王渔洋与清词之发轫_第1页
王渔洋与清词之发轫_第2页
王渔洋与清词之发轫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王渔洋与清词之发轫 王渔洋的诗和神韵诗论在顺、康之际风靡海内,其地位和重要性已为学术界所公认,渔洋在词学方面的业绩有着决不亚于诗学的重要性。因此,就 目前 的 研究 状况而言,渔洋的词学活动及其意义还是个有待展开的论题。 从现有资料看,渔洋在清初不仅是个极为时辈推崇的词作家,同时也是个活跃的词学批评家、填词倡导者。在某种意义上,他甚至可以说是导致清词中兴的关键人物。 一、“诗余之人”与“诗余之地”:王渔洋的词学活动 赵宋以后,元代时兴北曲,导致宋代词乐有所失坠,以至到渔洋生活的 时代 ,较他稍长的前辈还没有专门的填词大家, 社会 上作词的人则更少。 顺治前期的十年,填词一道还是颇为萧条的,其勃

2、然中兴乃是此后30年间的事。如果这一年代推断大致不错,那么我们就要问,什么是当时词学中兴的契机呢?我的结论是渔洋在广陵的词学活动。渔洋在广陵数年的倚声酬唱以及与邹祗谟同操选政,不仅是渔洋毕生文学活动中最独特的部分,也是整个清初词坛最值得重视的事件。 据顾贞观所述,清初领袖词坛的名家为龚鼎孳、曹溶,继而“吴越操觚家闻风竞起”。尽管在这批词家中,后来衍生出 影响 极大的阳羡派和浙派,但那已是康熙七、八年以后的事了,而填词的时兴乃是在顺、康之交。正是王渔洋直接扇起的填词风气,引发了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词派的群体创作,并同时在 艺术 精神上启迪了以朱彝尊为首的浙派的审美倾向。 当时社会上虽已颇盛行填词之

3、风,但毕生肆力于词的专门名家并不多见。王渔洋也无非如此。这种状况理所当然地就造成当时填词总体水平的低下。我们谈论清初的填词,首先必须明确这样一个创作偶然性、业余性的大背景。 掌握上述词学史的背景,渔洋词学活动的性质就比较容易把握了。他毕生的词学活动,从主观上说纯属“余事”,而从客观上说则可以说是偶然。 纵观渔洋一生,填词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顺治十一年家居时的独自创作与司李扬州五年的游宴唱和,而他的词学活动却一直延续到康熙二十八年他56岁时。 当顺治十一年他撰成极为时辈推崇的阮亭诗余时,陈维崧还只是偶尔在酒酣耳热之际戏为一二小词;而朱彝尊在顺治十年与陈维崧定交 时尚 “未解作词”,于是渔洋客

4、观上就成了连接由明入清的三大家(吴伟业、龚鼎孳、曹溶)与陈(维崧)朱(彝尊)双雄的桥梁。 历史 选择了他,天时、地利、人和的绮城扬州造就了他,把他推到一个独领清初词坛风骚的位置。 自隋代大运河开通以来,广陵就成为水陆要津,渔洋赴任的顺、康之交,扬州城内包括附近郊县寓居着一批相当有名的风雅才俊之士,在他们的眼中,这里的一切古迹、名胜,哪怕只是一点隐约的遗址,都会引发他的感触,令他怀想、玩味这“诗余之地”上曾经存在过的柳蹙花颦、浅斟低唱。渔洋的地望,才华,不俗的胸襟,他当时对填词的浓厚兴趣,都使他 自然 地成了广陵填词活动的核心人物。渔洋终于以他广陵几年的词学活动,拉开了康熙朝填词中兴的序幕。 频

5、繁的唱和赋咏,充分显示出渔洋在扬州词学活动中所起的倡导作用。不过,我觉得这些活动还是较表面的现象,真正在词史 发展 上具有重要意义且体现渔洋在清词中兴中所起的关键作用的,是新词学观念的确立。 二、传统的重新确认:渔洋的词学观念 明代文学各种体裁都有收获,独于词学无所发展。于是到清初,就出现“词学少新传,作者皆于暗中摸索”的局面。词学 理论 中的一些基本 问题 ,诸如辨体、选调、本色、用韵、咏物等等,实际上也正是因此才得到认真讨论的。但这类学理上的探讨还无关乎词风的转变,真正引起词风变革的,是对词学传统的重新确认。这一工作虽非完成于王渔洋之手,但却发轫于他的词学活动中,并由他的词学理论和词学批评

6、奠定基础。 我们知道,明清之际的词坛完全处在云间词派的笼罩下,因此,渔洋词学明显具有以花间草堂为正宗,肯定“词为艳科”的传统色彩。转贴于 但需要指出的是,他对花间草堂风度的赞赏主要是着眼于它们的 自然 真率,他认为那是诗余的本色当行。渔洋词学虽出于花草金粉,却已显示出要超越它们的意向。这种意向,其动机来自他对花间 艺术 特征的一种价值判断。渔洋论词有着与论诗相同的宗旨,即他屡屡称道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他论词同样也用“神韵”的范畴来指称这种艺术境界。由于神韵主要是及物的概念,所以渔洋对咏物有较多阐述,他推崇“传神写照”,“不取形而取神”的表现方式。这与他论咏物诗主张不粘不脱正相表里,他的词

7、学 影响 康熙一朝词史的方向。 渔洋的神韵说是用以论词在前,用以论诗在后,因论词主神韵而影响到论诗。也就是说,渔洋词学中的神韵论不是移植于诗学,而是基于对词的独立的理解。这是首先应该明确的。 词体“要眇宜修”、婉曲柔媚的赋性,天然具有偏于神韵的倾向。故而在这个 问题 上,渔洋并没有什么可以发挥、建树的余地。也就是说,神韵的概念不会像在诗学中那样给人们提供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新范畴。而事实上,渔洋词论 发展 的方向,决不是衍绪云间的“崇神韵”;并且他对当时词坛的影响,也决不在神韵之说。作为对云间派的反拨,渔洋的词论率先表现出融会南北宋、超越婉约豪放之争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渔洋对南宋词的价值重估不仅

8、开推崇南宋词的先声,同时也得到同辈作家的赞许和首肯,对词坛产生了影响。 渔洋对向来对立的婉约、豪放二派采取了通达的态度。虽然推婉约派为不祧之宗,但也不鄙薄、排斥豪放派。他着眼于词史自身的发展,重视事实的认识甚于重视工拙的价值判断,不仅显示出精湛的文学史见识,同时也大大丰富了词学传统的内涵,可以说间接地为词坛指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途径,因而极为时人赞许。渔洋对李清照、辛弃疾这两位乡先辈格外推崇,分别将他们作为婉约和豪放两派的代表词家。二安并举不仅消解了婉约、豪放两种风格的对立,融合两派艺术之精神,同时也令对南北两宋词的价值判断达成同一,从而使词的传统变得愈益丰富而清晰,为清词最终走出花间轻艳绮靡之谷廓清了道路。 三、结论:渔洋词学的影响 渔洋词学的影响总括而言,就是扩展眼界,超越花草,重建传统,再兴填词。在观念上改变了人们对南宋词的态度;直接激起不少文士填词的兴趣。 渔洋在扬州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