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13-352-2021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鉴定标准_第1页
DBJ-T13-352-2021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鉴定标准_第2页
DBJ-T13-352-2021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鉴定标准_第3页
DBJ-T13-352-2021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鉴定标准_第4页
DBJ-T13-352-2021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鉴定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鉴定标准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火灾后混凝土结构鉴定标准StandardforAssessmen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352-202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5759-2021批准部门: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城镇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等9项闽建科〔2021〕2号各设区市建设局,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与建设局,各有关单位:由省厅下达的《城镇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等9项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以下简称“省标”),经组织审查,批准为福建上述省标由省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附件: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发布项目(9项)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1年03月11日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发布项目(9项)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备注1城镇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福建博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限公司2021年6月1日原《城镇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程》DBJ132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检测标准限公司福建省建设工程质量安2021年6月1日起重机械安全DBJ/T13-67-3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训基地建设标准发展中心福建工程学院限公司2021年6月1日4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技能标准福建工程学院发展中心限公司2021年5火灾后混凝土结构鉴定标准华侨大学健研检测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6月1日6房地产估价行业电准厦门云评众联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工程学院2021年6月1日7既有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排查技术标准华侨大学福建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总站福建新华夏建工有限公司2021年8术标准福建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总站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1年6月1日9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标准福州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大学限公司2021年6月1日于印发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2019年第三批科学技术项目计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本标准共8章和9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材料特性;5.调查与检测;6.火灾后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7.火灾后整体结构分析;8.火灾后结及时反馈给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350001)和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址:厦门市集美大道668号,邮编:361021),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组织单位:厦门市建设局健研检测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建设科技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厦门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泉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福建省永正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徐玉野林晓康侯晓萌毓王卫华张大山邱发强林峰毅陈亚亮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卢伟煌廖文彬林金宗丁立群陈周与 2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33基本规定 63.1一般要求 63.2鉴定程序和工作内容 63.3火灾后结构构件的鉴定评级原则 93.4火灾后结构的鉴定评级原则 4材料特性 4.1普通钢筋 4.2预应力钢筋 4.3普通混凝土 4.4高强混凝土 4.5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强度 4.6砌体材料 5调查与检测 285.1一般规定 5.2火作用调查与分析 5.3结构构件现状检测 6火灾后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6.1一般规定 6.4剪力墙 7火灾后整体结构分析 7.1一般规定 7.2火灾后结构过火温度场计算 7.3火灾后结构的内力分析 8火灾后结构构件鉴定评级 8.1一般规定 8.2火灾后结构构件的鉴定评级 8.3火灾后混凝土构件的详细鉴定评级 8.4加固混凝土构件火灾后鉴定评级原则 附录A常见材料变态温度、燃点和热工参数 附录B混凝土颜色、裂损剥落、锤击反应、爆裂与温度关系 56附录C砌块材料表面特征与温度的关系 附录D混凝土构件截面在标准升温条件下温度场曲线 附录E常见可燃物发生轰燃情况下当量标准升温时间的确定 附录F火灾后混凝土构件材料微观分析 附录G烧失量法确定混凝土过火温度的方法 附录H混凝土构件火灾后正截面承载力简化计算 附录I火灾后砌体结构的鉴定 本标准用词说明 2 1 2 2 3 6 6 63.3PrincipleofAssessmentRankingofStructural 93.4PrincipleofAssessmentRankingofStruc 4MaterialsPro 4.3Normal-strength 4.4High-strengthConcrete 5.2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FireAct 5.3In-placeInvestigationofStructura 3 7.2CalculationofOverfireTemperatureFieldofPos 7.3InternalForceAnalysisofPost-fireStructures 8AssessmentRankingof 8.2AssessmentRanking 8.3DetailedAssessmentRankingofConc 8.4PrincipleofAssessmentRankingofStrengthenedCon ParametersofCommonMaterials SpallingofConcrete peratureofBlockMaterials AppendixDSectionalTemperatureFie4AppendixFMicro-analysisofConcreteMembersafterFire f CapacityofConcreteMembersafterFire AppendixIAssessmentofMasonryStructureafterFire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 ListofQuotedStanda Addition:Explanation 5确保质量、便于操作,制定本标准。的整体可靠性鉴定还应依据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为评估火灾后结构的安全性而进行的检测鉴定工作。火场单位建筑面积可燃物的发热量。根据构件和防火层表面受热作用和构件材料热工性能确定构独立区段为对象,对火的直接作用效应和间接作用效应,如内力、火灾作用达到的最高温度相当于采用ISO834标准升温曲线进行标准火灾试验达到相同温度所对应的升温时间。2指自身失效将影响或危及承重结构整体或局部安全工作或直接影响结构整体正常使用的构件。结构整体安全工作或不直接影响结构整体正常使用的构件。根据被鉴定建筑物的受火情况、构造特点和承重体系的种类,强度等级不低于C50的混凝土。3fT-材料的温度,或构件受火时环境最高温度;45构件及附属物,应通知委托方及时采取防护措施。于采用砌体或其他耐火墙体材料分割的小房间建筑,经初步调查确认,允许仅将火灾影响区域范围内的结构或构件列为鉴定对象。影响进行安全性分析为主。火灾后建筑结构的鉴定,宜按图3.2.11当仅需鉴定火灾影响范围及程度时,可仅做初步鉴定。解起火原因、火灾(含扑救)过程、猛烈燃烧(轰燃)的特征和时缝、变形等观察结构损伤的严重程度,了解结构现状概况和荷载变2查阅火灾报告和图纸资料。查阅消防部门的6明确鉴定目的、范围和内容明确鉴定目的、范围和内容制定鉴定方案●结构现状调查与检测●初步鉴定评级●火场温度及构件温度场分析●结构构件专项检测鉴定●整体结构分析与构件校核●详细鉴定评级编制鉴定报告图3.2.1火灾后建筑结构的鉴定程序结构使用及改造历史、实际使用状况,对结构能够承受火灾作用的2检测鉴定的目的、依据和范围。3调查与检测的工作内容、方法和设备。括调查火灾过程、火场残留物状况及火灾影响区域等。2结构现状调查与检测,应检查结构构件受火灾的损伤程度,步鉴定评级,对危险区和危险构件提出处理意见和安全应急措施;区域火灾温度-时间曲线,并可结合材料微观特征等,判断构件受受火结构构件的材质性能、结构变形、节点连接、结构构件承载能4构件详细鉴定评级应根据结构分析计算和构件校核分析结果等,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进行构件的安全性鉴定评级或可靠5整体结构的鉴定评级应根据结构构件的详细鉴定评级结果和需要,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进行结构整体的安全性鉴定评级82鉴定的目的、范围、内容、依据以及检测方法和仪器。2鉴定报告中应明确处理对象,对初步鉴定评为Ⅱ,级、Ⅲ级和IV级构件及详细鉴定评为c级或d级构件的数量、所处位置应作3当需要对火灾后工程结构的整体安全性或可靠性进行评估观、变形、裂缝(断裂)等不同,可评为:[级未遭受烧灼作用,未发现火灾及高温造成的损伤,构件材料、性能及安全状况未受到火灾影响,不必采取措施。I。级轻微烧灼,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未受或仅受轻微影响,没有降低构件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的缺陷和损伤,可能影9Ib级——轻度烧灼,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受轻度影响,没有明显降低构件承载能力的缺陷和损伤,但可能引起耐久性的降低,全,可正常使用,不必采取措施。b级受火灾影响,或略低于国家现行标准安全性要求,不影响安全,可正常使用,宜采取适当措施。c级-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安全性要求,影响安全和正常使2根据火灾后构件的详细评定结果,确定单个构件等级。3根据子单元各检查项目及各种构件的评定4根据各子单元的评定结果,确定鉴定单元等级。4材料特性4.1普通钢筋4.1.1高温下普通钢筋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密度和泊松比按表符号数值单位热传导系数比热容密度泊松比4.1.2高温下普通钢筋的热膨胀应变随温度的变化按下式计算:T-高温下普通钢筋的温度。fT-高温下普通钢筋的屈服强度;T-普通钢筋的温度。ET高温下普通钢筋的弹性模量;T——普通钢筋的温度。fsTo高温后普通钢筋的屈服强度;T——普通钢筋曾经历的最高温度。4.1.6高温后普通钢筋的弹性模量折减系数ETO/E按下式计算:式中,E、——常温下普通钢筋的弹性模量;ETO高温后普通钢筋的弹性模量;T——普通钢筋曾经历的最高温度。4.2预应力钢筋4.2.1高温下预应力钢筋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密度和泊松比采用表4.1.1中普通钢筋的对应参数。4.2.2高温下预应力钢筋的热膨胀应变按下式计算:T——高温下预应力钢筋的温度。T预应力钢筋的温度。fp——高温下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T——预应力钢筋的温度。4.2.5高温下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折减系数按下式计算:Ep——高温下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T——预应力钢筋的温度。4.2.6高温下预应力钢筋的短期高温应力松弛损失按下式计算:T——预应力钢筋的温度,20℃≤T≤550℃。4.2.7高温下预应力钢筋的蠕变应变按下式计算:0pr——高温下预应力钢筋的应力;fo常温下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T预应力钢筋的温度; 按下式计算:4.2.8高温后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折减系数按下式计算:T预应力钢筋曾经历的最高温度。4.3普通混凝土4.3.1高温下普通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和密度分别按下式计Cr——高温下普通混凝土的比热容,单位:J/kg·℃):Per——高温下普通混凝土的密度,单位:kg/m²;pe——常温下普通混凝土的密度,单位:kg/m³;T普通混凝土的温度。4.3.2高温下普通混凝土的热膨胀应变按下式计算:硅质骨料:钙质骨料:T——普通混凝土的温度。4.3.3高温下普通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折减系数fT/f按下式计式中,fe——常温下普通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确定;fcT高温下普通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T——普通混凝土的温度。式中,f——常温下普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按《混凝土结构设计fT——高温下普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T——普通混凝土的温度。4.3.5高温下普通混凝土的初始弹性模量折减系数ET/E。按下式式中,Ee——常温下普通混凝土的初始弹性模量;ETe高温下普通混凝土的初始弹性模量;T-普通混凝土的温度。4.3.6高温下普通混凝土的受压应力一应变关系按下式计算:式中,σ——应力;E——应变;f¹-高温下普通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e₀——高温下普通混凝土的峰值应变;e₀——常温下普通混凝土的峰值应变,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确定;T普通混凝土的温度。4.3.7高温下普通混凝土的瞬态热应变按下式计算:Cc高温下普通混凝土的应力;fe常温下普通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确定;T普通混凝土的温度。4.3.8高温后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折减系数fT⁰t按下式计算:式中,f.常温下普通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确定;fT⁰-高温后普通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T——普通混凝土曾经历的最高温度。4.3.9高温后普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折减系数fTf按下式计算:当20℃≤T≤800℃且自然冷却时:当20℃≤T≤800℃且喷水冷却时:当800℃<T≤1000℃时:式中,f;——常温下普通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确定;fTO高温后普通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T普通混凝土曾经历的最高温度。4.3.10高温后普通混凝土的受压应力一应变关系按下式计算:其中:式中,σ——应力;E——应变;f₈T⁰.高温后普通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ef⁰—高温后普通混凝土的峰值应变;常温下普通混凝土的峰值应变,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确定;T普通混凝土曾经历的最高温度。4.3.11高温自然冷却后混凝土弹性模量折减系数按表4.3.11确定。温度(℃)常温折减系数4.4高强混凝土4.4.1高温下高强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密度和热膨胀应变分别采用4.3.1条和4.3.2条中普通混凝土的相应取值。式中,f常温下高强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确定;fT——高温下高强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T高强混凝土的温度。4.4.3高温下高强混凝土的初始弹性模量折减系数E₂T/E。按下式式中,Ee——常温下高强混凝土的初始弹性模量;E,I高温下高强混凝土的初始弹性模量;T-高强混凝土的温度。4.4.4高温下高强混凝土的应力一应变关系按下式计算:式中,σ——应力;feT-高温下高强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eī——高温下高强混凝土的峰值应变;e₀——常温下高强混凝土的峰值应变,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确定;T——高强混凝土的温度。4.4.5高温下高强混凝土的瞬态热应变按下式计算:Cc高温下高强混凝土的应力;fe——常温下高强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按《混凝土结构T——高强混凝土的温度。4.4.6高温后高强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折减系数按下式计算:式中,fe——常温下高强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按《混凝土结构T高强混凝土曾经历的最高温度。4.4.7高温后高强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按下式计算:式中,f——常温下高强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确定;T-高强混凝土曾经历的最高温度。4.4.8高温后高强混凝土的应力一应变关系按下式计算:fT⁰.高温后高强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eī⁰——高温后高强混凝土的峰值应变;e₀·常温下高强混凝土的峰值应变,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确定;hsy——箍筋的配箍特征值;Psv混凝土的体积配箍率;fy-常温下箍筋的屈服强度;fe常温下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T高强混凝土曾经历的最高温度。4.4.9高温后高强混凝土的初始弹性模量折减系数按下式计算:式中,Ee——常温下高强混凝土的初始弹性模量;E₆T⁰——高温下高强混凝土的初始弹性模量;T——高强混凝土曾经历的最高温度。4.5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强度4.5.1高温自然冷却后混凝土与钢筋粘结强度折减系数按表4.5.1确定。温度(℃)常温光圆钢筋HRB335钢筋HRB400钢筋、HRB500钢筋4.6砌体材料4.6.1高温下粘土砖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和密度分别按下式计算:其中:λ,常温下粘土砖的导热系数;c——高温下粘土砖的比热容;c₄——常温下粘土砖的比热容;p₄——高温下粘土砖的密度;pa——常温下粘土砖的密度;T——粘土砖的温度。4.6.2高温下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和密度分别按下式计算:其中:λ₄常温下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的导热系数;c-高温下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的比热容;Ca常温下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的比热容;P₄常温下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的密度;T-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的温度。4.6.3高温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比热容、密度和导热系数分别按下λ,常温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导热系数;c-高温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比热容;c₄——常温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比热容;p₂——高温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密度;Pa常温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密度;T——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温度。4.6.4火灾后砂浆强度和块材强度的均值可采用现场检测的方法检测,也可以根据4.6.5条推算,还可以根据火场温度及构件截面温度场分析结果结合4.6.6和4.6.7条的高温后材料特性计算砂浆和块材强度的均值。4.6.5火灾后240mm厚砖砌体中水泥砂浆和黏土红砖抗压强度折减系数与墙体表面受火温度的对应关系见表4.6.5。墙体表面受火温度水泥砂浆折减系数黏土砖折减系数一面受火两面受火一面受火两面受火4.6.6高温后砂浆的强度折减系数见表4.6.6。砂浆温度砂浆温度0000000注:中间可以插值;浇水冷却后表中系数还应乘0.83的折减系数。4.6.7黏土砖受火后强度折减系数,当过火温度不大于1.0,过火温度大于900℃时取0.75,中间按线性插值。测对象也可仅考虑火灾影响区域范围内的结构或构件。5.1.2火灾后建筑结构现场调查和检测的内容应包括建筑物概况调查、火作用调查与分析、结构现状调查与检测。火灾温度分布判断、构件表面温度及结构内部温度推定。5.2.2火灾现场调查宜收集消防部门的火灾灾情鉴定报告和火灾责任认定报告,目测调查或摄影记录残留物和结构受损外观。1火灾过程调查,包括起火时间、部位、蔓延路径,燃烧特点2火灾荷载调查,包括可燃物种类、特性、数量、分布等。3火场环境调查,包括消防措施、燃烧环境、通风条件,受火4火场残留物状况调查,包括火场残留物种类和烧损状况等。5火灾影响区域调查与确定,应根据火灾过程,现场残留物状5.2.6构件表面曾经达到的温度及作用范围可根据火场残留物形态和分布、烧损外观和程度等,按照附录A推断。5.2.7火灾中直接受火烧灼的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曾经达到的温度及作用范围也可根据混凝土表面颜色、裂损剥落、锤击反应等,围可根据砖、水泥砂浆表面颜色和裂缝情况等按照附录C进行推5.2.9火灾后结构构件截面内部各点曾经达到的温度可根据火场温度过程、构件受火状况、构件材料热工特性、热传导规律等按有限单元法分析推断,有限元数值计算中宜考虑降温段影响。据当量标准升温时间te按附录D推断。当量标准升温时间te按下1当发生轰燃且主要可燃物为纤维类物品时,当量标准升温时2当未曾发生猛烈大火时,当量标准升温时间te可根据构件表3对于直接受火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可根据构件表面颜色、裂损状况、锤击声音等特征,按附录B中表B-2确定当量标准升温时间te。5.2.11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构件截面内部曾经达到的温度,也可根据混凝土材料分层切片的微观分析结果按照附录F推断。5.2.12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构件截面内部曾经达到的温度,也可按照附录G烧失量法确定混凝土材料的过火温度。5.2.13当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构件或节点区温度场时,一般室内火灾的空气温度可采用如下标准火灾升降温曲线计算。升温过程:降温过程:式中,T火灾发生后的室内空气温度,单位:℃;To——火灾发生前的室内空气温度,单位:℃;t——火灾发生后时间,单位:min;Tn——升温段的最高温度,单位:℃;th火灾发生后达到升温段最高温度所对应时间,可取前述5.2.10条的当量标准升温时间te,单位:min。5.2.14当构件表面设置有非燃饰面层时,可将该饰面层厚度折算成混凝土厚度,再按第5.2.9和5.2.10条确定构件温度场。折算厚度按下式计算:式中,do非燃饰面层折算成混凝土的厚度;d₁-非燃饰面层的实际厚度;Pi、C1、λi非燃饰面层的密度、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对于常用非燃饰面层可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5.2.15火作用现场调查时,当发现火灾后混凝土构件沿长度方向损伤不一致时,应根据不同的承载性能需求取该构件损伤最严重的3烧灼损伤状况调查,包括受损构件外观与裂缝检测等;4温度作用损伤调查,包括火灾后结构构件变形检测等;挖探槽(孔)等手段检查。3对于重要构件或节点,宜通过材料微观分析按本标准附录F判断,或通过烧失量法按本标准附录G判断。件及连接节点的变形、裂损状况。结构构件检测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预应力锚具和预应力筋经历温型钢暴露情况、混凝土与型钢之间的连接情况等。合分析给出检测结果。可供选择的现场检测方法参见表5.3检测内容仪器设备混凝土构件烧伤深度非金属超声仪钻芯机、锤子、凿子、酚酞溶液及碳化仪混凝土爆裂外观检查(目测记录、拍卷尺、直尺、游标卡尺、摄像机混凝土裂缝(1)外观检测法(2)超声法非金属超声仪、裂缝测宽仪、刻度放大镜、裂缝对比卡、直尺检测内容仪器设备混凝土强度(1)敲击法(2)回弹法(3)超声法(4)拔出法、后锚固法(5)钻芯法(6)超声回弹综合法小锤回弹仪非金属超声仪拔出仪钻芯机非金属超声仪和回弹仪强度(1)现场取样法(2)化学分析法(3)电镜观察法万能试验机电子显微镜构件变形(1)水准仪、经纬仪法(2)标杆法(3)拉线法水准仪、经纬仪、激光仪、标杆砌体爆裂外观检查(目测记录、拍卷尺、直尺、游标卡尺、摄像机砌体裂缝外观检测法裂缝测宽仪、刻度放大镜、裂缝对比卡、直尺砌筑砂浆强度贯入法、回弹法砂浆贯入仪、砂浆回弹仪进行分类检测。对于局部烧灼损伤的结构构件,宜分段检测烧灼损体要求参照《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384执行。式中,fa采用薄芯样法测得的火灾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P薄芯样试件抗压试验测得的最大压力;k非标准高度的薄芯样的混凝土检测强度修正系数,其值与芯样的高径比H/D有关,当0.25≤H/D<1.0时,按式(5.3.9-1)计算。当k的计算值大于1.0时取1.0。5.3.10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裂缝检测时应注意区分受力引起的的裂缝和表面温度应力损伤引起的裂缝,应主要量测受力引起的裂缝,作为后续是否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重要标志。对受力引起的裂缝,应根据构件所在截面的受力类型,量测在对应受力类型情况下裂缝:(1)对于受拉、受弯和受压构件,量测受拉主筋处最大裂缝宽(2)对于受剪、受扭构件,量测腹部最大斜裂缝宽度;(3)对于梁柱节点区,量测节点区可见最大裂缝宽度。5.3.11火灾后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剩余应力可采用钢绞线偏轴应变放松法测量。对火灾后预应力钢绞线,剔除钢绞线周边混凝土,暴露出1根钢绞线,将应变片沿外表面钢丝方向粘贴。切断粘贴应变片的钢绞线,钢绞线释放应力,测量其偏轴应变绝对值ε',e'乘以1.1,转化为轴向应变绝对值E。火灾后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弹性模量可认为与常温的E,相同,则可按下式计算:火灾后预应力钢绞线剩余应力;E,常温下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弹性模量,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相关规定取6火灾后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态的材料力学性能实测值或根据构件截面温度场按本标准第4节结构实际的变形、偏差以及裂缝、损伤等影响。6.1.4火灾后混凝土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可以在缩减后有效减后等效截面的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参见附录H。ISO834标准火灾后剩余受压承载力可近似按下式计算:式中:P——剩余受压承载力设计值,k β₀——β,=c₆b+c₇;λ₁——λ₁=c₄Le/bp+csλ—λ₂=ci₆tL/bp+ci₇。G₁~c₇——具体取值见表6.2.1。参数6.2.2四面受火后普通混凝土方形柱表面未发生明显爆裂时,其受ISO834标准火灾后剩余受剪承载力可近似按下式计算:式中:Vu——剩余受剪承载力设计值;ff常温下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v常温下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λ-偏心受压构件计算截面的剪跨比;ke——火灾后截面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平均折减系数,与当量标准升温时间te有关,可按表6.2.2取值;b——柱截面的宽度;ho——柱截面的有效高度;s——箍筋间距;N与剪力设计值V相应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当N>0.3kfcA时,取N=0.3kcfcA,此处,A为构件的截面积。6.2.3三面受火后普通混凝土方形柱表面未发生明显爆裂时,其受ISO834标准火灾后剩余受剪承载力可近似按下式计算:式中:Vu——剩余受剪承载力设计值;f——常温下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w常温下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λ——偏心受压构件计算截面的剪跨比;ke三面受火后柱截面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平均折减系数,与当量标准升温时间te有关,可按表6.2.3取值;b——柱截面的宽度;ho——柱截面的有效高度;Asv——配箍面积;s——箍筋间距;N与剪力设计值V相应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当N>6.3.1三面受火后普通混凝土梁表面未发生明显爆裂时,其受ISO834标准火灾后剩余受剪承载力可近似按下式计算:式中:V——剩余受剪承载力设计值;do-斜截面混凝土受剪承载力系数,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计算;f——常温下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v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与当量标准升温时间te有关,按表6.3.1采用,表中续表6.3.16.4剪力墙6.4.1四周受火后普通混凝土剪力墙表面未发生明显爆裂时,其受ISO834标准火灾后剩余受剪承载力可近似按下式计算:式中:Vr剩余受剪承载力设计值;λ——剪跨比,λ小于1.5时取1.5,λ大于2.2时取2.2;f——常温下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bw——墙肢截面厚度;hw墙肢截面有效高度;fsh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b斜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剪力墙全截面面积;Aw——为剪力墙腹板的面积,矩形截面时取A;Ash-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全部截面面积;Asb与斜裂缝相交的斜筋总面积;a-斜筋与水平面的夹角;s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间距;N——剪力墙截面轴向压力设计值,当N>0.2fbwhw时,取kr四周受火后墙肢腹板横截面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平均折通过查阅附录D或利用有限元程序等可获得第i个面个网格火灾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f;,然后按下式计1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有关规2结构上的作用与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规定取值偏差较大者,应按实际情况确定。3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未作规定或7.1.5对于高度大于200米的火灾后高层混凝土结构以及安全等7.1.6除第7.1.4条以外的火灾后一般单层和多高层混凝土建筑情况沿长度分段,各分段的截面温度场相同。7.2.2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整体内力分析中梁柱节点可按未受火情的影响,且过火温度场宜按三维温度场分析,考凝土梁、填充墙等对节点核心区的防火保护作用。后15min,爆裂深度取实际爆裂深度的平均值。7.3.1结构内力分析可根据结构概念和工程鉴定的需要在满足安2支座没有明显变位的连续结构(板、梁、框架等)可不考虑降温全过程下最高过火温度,根据混凝土构件火灾后网格划分,基于平截面假定进行截面分析得到。8.1.1火灾后结构构件的初步鉴定评级应根据评级要素中规定的项目评定,并取其中的最不利等级作为结构构件的损伤状态等级。详细鉴定评级可直接评为d级,不必再进行承载力评级;对初步鉴定评级为Ⅱ,级、Ⅲ级的结构构件,应进行详细鉴定评级。作为评级的重要依据,而不再进行火灾后结构内力分析。件的初步鉴定评级应按本标准表8.2.1进行,并按各项所评定的损难以加固修复,需要拆除或更换时,该构件初步鉴定可评为IV级。等级评级要素各级损伤等级状态特征I油烟和烟灰局部有(面积比小于20%)大面积有或局部被烧光(面积比20%~50%)大面积被烧光(面积比大于50%)混凝土颜色改变基本未变或被黑色覆盖粉红土黄色或灰白色火灾裂缝无火灾裂缝粗裂缝锤击反应声音响亮,混凝土声音较响或较闷,混凝士表面留下较明显痕迹或局部混凝土粉碎声音发闷,混凝土粉碎或塌落混凝土脱落实心板无<5处,且每处面积>5处或单处面积>100cm²,或穿透或全面脱落肋形板无肋部有,锚固区无;板中个别处有,但脱落面积不大于20%且不在跨中锚固区有,板有贯通,脱落面积大于20%,或穿过跨中梁无下表面局部脱落或少量局部露筋跨中和锚固区单排钢筋保护层脱落,或多排钢筋大面积深度烧伤柱无局部混凝土脱落大部分混凝土脱落墙无脱落面积小于50×50cm²,且为表面剥落最大块脱落面积大于50×50cm2,或大面积剥落续表8.2.1等级评级要素各级损伤等级状态特征Ⅲ受力钢筋露筋板无跨的20%,且锚固区未露筋大面积露筋,露筋长度大于板跨的20%,或锚固区露筋梁无梁计算跨度的30%,单排钢筋不多于1根,多排筋不多于2根受力钢筋外露长度大于梁计算跨度的30%,或单排钢筋多于1根,多排钢筋多于2根柱无露筋多于1根,或露筋长度大于柱高或层墙无有露筋,露筋长度不大于墙高的10%且锚固区未露筋大面积露筋,露筋长度大于墙高的10%,或锚固区露筋受力钢筋粘结性能无影响响降低严重变形无明显变形略有变形较大变形预应力锚具封锚混凝土近表面历经最高温度不高于200℃高温度超过200℃,但不超过250℃封锚混凝土近表面历经最高温度超过等级评级要素各级损伤等级状态特征Ⅲ预应力筋1跨中为控制截面时,混凝土表面历经最高温度不大于2支座为控制截面时,混凝土表面历经最高温度不大于3当既有跨中截面又有支座截面时,取两者较严重的进行评级1跨中为控制截面时,混凝土表面历经最高温度大于200℃、不大于300℃;2支座为控制截面时,混凝土表面历经最高温度大于100℃、不大于150℃;3当既有跨中截面又有支座截面时,取两者较严重的进行评级混凝土表面历经最高温度大于300℃;2支座为控制截面时,混凝土表面历经最高温度超过150℃;3当既有跨中截面又有支座截面时,取两者较严重的进行评级栓钉等连接件无轻度残余变形,对承载力无明显影响有较明显的变形注:1混凝土楼板包含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楼板、屋面板。2梁包括钢筋混凝土梁、预应力混凝土梁和型钢混凝土梁。3柱包括钢筋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4墙包括普通混凝土墙、型钢混凝土墙。5截面小于等于400mm×400mm的柱,火灾后鉴定评级宜从严。料热工性能、构件表面最高温度和火灾持续时间。混凝土柱、梁、板的火灾截面温度场可参照本标准附录D判定。2火灾后普通和高强混凝土、普通钢筋和型钢力按本标准的第4节判定。火灾后钢材和混凝土弹性模量、钢筋与混据构件截面温度场按本标准第4节判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等按表8.3.1进行鉴定评级。当未进行火灾后结构内力分析时,结构内力可近似取受火前对应截面的内力。构件种类abCd民用建筑主要构件及一般构件工业建筑重要构件次要构件8.4.1对于采用钢板和纤维聚合物材料加固(如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和粘贴纤维增强聚合物加固法)后的混凝土结构构导系数无限大,取对应的未加固构件按照本标准第8.2条~8.3条8.4.2对于采用混凝土材料加固(如加大截面加固法和加固法)后的混凝土结构构件,构件火灾截面温度场取决于加固后间,将加固后构件作为一个整体按照本标准第8.2条~8.3条的筋胶受火灾高温影响导致的粘结性能衰减对构件承载力影响。分类名称代表制品形态温度/℃玻璃模制玻璃璃装饰物软化或粘着边角变圆流动片状玻璃玻璃软化或粘着边角变圆流动金属铅锐边变圆,有滴状物形成锌有滴状物形成铝及其合金具有滴状物形成银装饰物、餐具、银币锐边变圆,有滴状物形成黄铜门拉手、锁、小五金等锐边变圆,有滴状物形成青铜窗框、装饰物、电线等锐边变圆,有滴状物形成紫铜电线、铜币方角变圆,有滴状物形成等有滴状物形成低碳钢管子、家具、支架等弯曲、扭曲等变形建筑聚乙烯地面、壁纸等软化聚丙烯软化聚苯乙烯防热材料软化硅基防水剂防水材料软化氟化塑料配管软化聚乙烯隔热、防潮材料软化聚酯树脂软化聚氨脂防水、热材料,涂料软化环氧树脂软化材料名称燃点温度/℃材料名称燃点温度/℃木材聚氯乙烯纸粘胶纤维棉花涤纶纤维棉布橡胶麻绒尼龙酚醛树脂聚四氟乙烯聚乙烯乙烯丙烯共聚赛璐璐蜡烛麦草醛木炭褐煤沥青煤无烟煤半成焦炭瓦斯焦炭香油煤油汽油温度/℃烧损状况一般调和漆表面附着黑烟有裂缝和脱皮脱落烧光防锈油漆完好完好变色烧光表A-4常用建筑材料常温下热工参数材料名称干密度p₁导热系数λ₁比热容c膨胀矿渣珠混凝土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灰砂砖砌体材料名称于密度p导热系数λ₁比热容c建筑钢材石棉水泥板矿棉、岩棉、玻璃棉板纯石膏板水泥膨胀珍珠岩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石灰砂浆花岗岩、玄武岩大理石附录B混凝土颜色、裂损剥落、锤击反应、爆裂与温度关系B.0.1火灾后的混凝土表面颜色、裂损剥落、锤击反应与温度的关系可按表B.0.1进行判定。温度表面颜色爆裂、剥落开裂锤击反应表面附黑烟或近似正常无无声音响亮,表面不留下明显痕迹灰色略带浅暗红色局部粉刷层轻微损坏表面有微裂纹产生,少且极细,肉眼难以观察声音清脆(响亮),表面留下较明显痕迹,凿除处损伤层呈微红色粉红色局部粉刷层发生爆裂,深度不超过表面有微细裂缝,数量增多,密集,紊乱,无明确方向性声音稍闷,出现空鼓现象,敲击可打落浅粉色至棕色部分棱角剥落,掉皮疏松较明显裂缝量明显增加,宽度增大,角部出现裂缝声音发闷,混凝土粉碎和脱落,凿除处损伤层呈微红色色,显浅红或浅黄色大量爆裂,30mm,脱落较严重,有明显的疏松裂缝宽且多,无定向构件空鼓现象严重,敲击声音发闷,混凝土粉碎和脱落灰白色为主,显浅黄色混凝土严重爆裂剥落,表面混凝土爆裂深度达30mm以上裂纹宽、多且密声音混浊,极易产生砸痕,混凝土大量粉碎和脱落续表B.0.1温度表面颜色爆裂、剥落开裂锤击反应淡黄色到灰白混凝土表层极易脱落整体疏裂破碎表面布满裂纹,有贯穿裂纹声音发哑,混凝土严重塌落浅黄并呈白色有约50~60mm疏松层大量贯穿裂纹声音发哑,混凝土严重塌落B.0.2标准耐火试验中混凝土楼板的颜色及外观特征可按表B.0.2当量标准升温时间炉温外观特征声音颜色表面裂纹疏松脱落露筋浅灰白,略显黄色有少许细裂纹无无响亮浅灰白,略显浅黄色有较多细裂纹表面疏松,棱角处有轻度脱落无较响亮灰白,显浅黄色有较多细裂纹并伴有少量贯穿裂纹表面起鼓,棱角处轻度脱落,部分石子石灰化无沉闷浅黄色贯穿裂纹增多表面起鼓,棱角处严重脱落无声哑浅黄色贯穿裂纹增多表面起鼓,棱角处脱落较重露筋声哑浅黄显白色贯穿裂纹增多表面严重脱落,棱角处露筋露筋声哑续表B.0.2当量标准升温时间炉温外观特征声音颜色表面裂纹疏松脱落露筋浅黄显白色贯穿裂纹较多表面全部脱落,棱角处严重露筋声哑B.0.3火灾后发生爆裂的混凝土,可按表B.0.3常温下混凝土强度表B.0.3混凝土爆裂临界温度混凝土强度等级爆裂临界温度/℃B.0.3-1由表B.0.3确定混凝土爆裂临界温度后,可由实际火灾升时,可由“附录D混凝土构件在标准升温条件下温度场实用曲线图”推断混凝土发生爆裂的时刻,也可近似取为15min。B.0.3-2以混凝土发生爆裂的时刻为分界线,爆裂前,可按全截面计算温度场;爆裂后,可按爆裂后的剩余截面计算温度场。附录C砌块材料表面特征与温度的关系C.0.1火灾后混凝土砌块和砖、黏土砖、水泥砂浆抹面和石灰砂浆抹面的表面颜色和裂损与温度的关系可按表C.0.1进行判定。表面最高温度外观特征混凝土砌块和砖黏土砖水泥砂浆抹面石灰砂浆抹面颜色裂损颜色裂损颜色裂损颜色裂损200以下不变无裂缝不变无裂缝不变无裂缝不变无裂缝微粉色无裂缝不变无裂缝不变无裂缝不变无裂缝粉红见灰白出现裂缝不变出现表面细裂缝玫瑰色出现细小裂缝初现灰黄色薄层煤烟分层灰白出现许多裂缝不变表面裂缝增多浅灰色出现裂缝浅黄色出现裂缝浅黄色裂缝增大不变表面裂缝增多浅灰色裂缝增多浅黄色裂缝增多浅黄色贯通裂缝颜色转淡表面裂缝增多浅黄色表面剥落浅灰色脱落980以上白色贯通裂缝增多颜色转淡严重裂缝白色表面剥落白色脱落附录D混凝土构件截面在标准升温条件下温度场曲线D.0.1实心板(一侧受火)说明:图中给出了板厚为80mm、100mm、120mm、150mm、200mm共5种规格。图中温度值是厚为1cm区间中点处的温度,以℃计。至受火面的距离(包括构件表面抹灰厚度),mm;图中时间te是指当量标准升至受火面距离/mm至受火面距离/mm至受火面距离/mm至受火面距离/mm说明:柱截面半径为150mm、170mm、200mm、220mm、250mm、270mm、300mm、320mm、350mm共9种。温度值是厚为1cm的圆环中点处的温度,以℃计。迎火距离,即所求点到柱外表面的距离(包括构件表面抹灰厚度),mm;图中时间te为当量标准升温时间,min。至受火面距离/mm图D.0.2-1柱截面半径R=150mm图D.0.2-2柱截面半径R=170mm至受火面距离/mm至受火面距离/mm图D.0.2-4柱截面半径R=220mm至受火面距离/mm至受火面距离/mm温度值/℃至受火面距离/mm至受火面距离/mmD.0.3矩形截面(四面受火;考虑对称性,图中仅给出1/4截面)说明:图中给出了矩形截面宽度b=200mm~400mm、其截面下部200mm范围内对称轴左侧的温度。在受火2.0h内,如宽度大于400mm、(下部大于200mm)仍采用400mm时的温度值。但把对称轴边上的数值重复外推、直至所需要的宽度为止。图中温度单位以℃计,当量标准升温时间,以min计。确定截面温度时应考虑构件表面抹灰厚度。(a)te=60min(b)te=70min图D.0.3.1-1柱截面宽度b=200mm(标准升温60min、70min和80min)(a)te=90min(a)te=60min(b)te=70min(a)te=60minmmmm图D.0.3.3-2柱截面宽度b=280mm(标准升温80min和90min)(a)te=60min(a)te=80min(a)te=60min图D.0.3.6-1柱截面宽度b=400mm(标准升温60min和70min)(a)te=80min图D.0.3.6-2柱截面宽度b=4(a)te=100minD.0.4对于其他截面尺寸和受火方式下截面温度场,可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著作和论文等文献给出的图表。附录E常见可燃物发生轰燃情况下当量标准升温时间的确定E.0.1常见可燃物发生轰燃后当量标准升温时间可按下列步骤确1调查确定在火灾中房间烧掉的可燃物的种类和数量;2按式(E.0.1-1)计算室内实耗可燃物总热值Q:式中:mi实际烧掉的第i种可燃物质量,kg;取值。名称h名称h名称h无烟煤橡胶轮胎聚苯乙烯石油沥青丝绸石油纸及制品稻草泡沫塑料炭木材聚碳酸酯衣服羊毛聚丙烯煤、焦炭合成板聚氨酯软木聚氯乙烯棉花聚丙烯甲醛树脂谷物赛璐珞汽油油脂环氧树脂柴油厨房废料三聚氰胺树脂亚麻籽油皮革苯酚甲醛煤油油毡聚酯焦油泡沫橡胶聚酯纤维苯异戊二烯橡胶聚乙烯甲醇石蜡甲醛泡沫塑料乙醇34按式(E.0.1-2)计算房间火灾荷载密度:qr——房间火灾荷载密度,MJ/m²;Ar——房间六壁表面面积(包括窗),m²。按式(E.0.1-3)计算房间的通风系数:5查表E.0.1-2确定当量标准升温时间。E.0.2当火灾发生后室内空气的最高温度、全盛期火灾持时等参数能较好被调查、检测或估计时,当量标准升温时间也可按式(E.0.2-1)式中:te——当量标准升温时间,min;Tgo-火灾发生前的室内空气温度,℃;Tgm-火灾发生后室内空气的最高温度,℃;r全盛期火灾持时,min。火灾发生后室内空气的最高温度、全盛期火灾持时可按下述方法估算,并与调查和检测的结果进行比对。对于通风控制型火灾,最高温度Tgm可按下式计算:Ar由墙和天花板(不包括开口)组成的散热表面积,m²;对于燃料表面控制型火灾,最高温度Tgm可按下式计算:对一般家具,0.1<φ<0.4m²/kg,最常见的在对于通风控制型火灾(当A√h/A₂<0.07时),全盛期火灾持t=0.175G₀/(A,√h对于燃料表面控制型火灾(当A√h/A₁≥0.07时),全盛期火r=2.52G₀/A(E.0.附录F火灾后混凝土构件材料微观分析F.0.1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构件截面内部的历经最高温度可根据火灾后混凝土材料X衍射或电镜分析的特征温度确定,分别按表F.0.1-1物相特征特征温度/℃水化物基本正常水泥水化产物水化铝酸三钙脱水水泥水化产物氢氧化钙脱水或砂石中α-石英发生变相物相特征特征温度/℃混凝土各骨料物相基本完整,水泥浆体较密实,连续性好裂纹石英晶体完整,水泥浆体中水化产物氢氧化钙脱水,浆体开始发现酥松,但仍较紧密,连续性好,氢氧化钙晶型缺损、有裂纹水泥浆体已脱水,收缩成为酥松体,氢氧化钙脱水、分并有少量氧化钙(CaO)生成,而吸收空气中水分产生膨胀水泥浆体已脱水,收缩成为酥松体,氢氧化钙脱水、分并有少量氧化钙(CaO)生成,而吸收空气中水分产生膨胀浆体脱水放出氧化钙(CaO)成为团聚体,浆体酥松、孔隙大水泥浆体成为不连续团块,孔隙很大,氧化钙(CaO)增加水泥浆体成为不连续的团块,孔隙很大,但石英晶体较完整方解石出现不规则小晶体,开始分解物相特征特征温度/℃方解石分解成长方形柱状体,浆体脱水、收缩后孔隙很大方解石分解成柱体状,浆体脱水、收缩后孔隙更大附录G烧失量法确定混凝土过火温度的方法G.0.1烧失量法确定混凝土最高受火温度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现场取样通过对火灾现场的观察,从过火构件的表面或内部钻取一定量过火混凝土样品,同时在该构件的未受火表面凿取一定量未过火混凝土样品。若该构件各个表面均已受火,则在同类其它未受火表面凿取一定量未过火混凝土样品。(2)剔除粗骨料由于粗骨料对混凝土烧失量的影响呈现出随温度的不规则变化,因此在烧失量试验之前应将其剔除。(3)未过火混凝土对应不同预处理温度的烧失量将未过火混凝土样品分成若干组,分别进行不同温度的高温预处理(每组对应一种预处理温度)。将瓷坩埚编号,在电热干燥箱烘干后,称取其重量为W。然后从经过预处理的每组中各取出一部分作为该组试样,盛于已编号称重的瓷坩锅中。将每组试样连同坩锅置于105℃的电热干燥箱中烘干24h后,移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总重量为Wios。然后将盛有试样的坩锅置于升温至1007℃的马弗炉中灼烧8h,灼烧结束后,取出坩埚,先在石棉垫上放冷1~3min,再移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冷却后分别称量瓷坩埚和试样的总重量为Wioo₇,精确至0.1mg。则每组试样对应的烧失量(IL)以百分含量表示,按下式计算:Wios——瓷坩埚和试样经105℃干燥后的重量,mg;Wioo?——瓷坩埚和试样经1007℃灼烧后的重量,mg。根据(G.0.1)式可得未过火混凝土对应不同预处理温度的烧(4)预处理温度与烧失量之间的回归关系析得到前者与后者之间的回归关系T=T(IL)。(5)过火混凝土的烧失量置于105℃的电热干燥箱中烘干24h后,移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总重量为Wlos;随后将盛有试样的坩锅置于升温至1007℃的马弗炉中灼烧8h,灼烧结束后,取出坩埚,先在石棉垫上放冷1~3min,再移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冷却后称量瓷坩埚和试样的总重量为Wioo₇,精确至0.1mg。则受火混凝土试样的烧失量IL可以(6)混凝土最高受火温度将IL代入回归方程T=T(IL),即可确定过火混凝土试样的最高附录H混凝土构件火灾后正截面承载力简化计算本附录采用200℃和700℃等温线法和条带法两种方法确定混土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火灾后混凝土构件承载力。H.0.1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1)本方法适用于标准升温后(即火灾升温过程遵循标准火灾升温曲线),或与标准升温条件产生的构件过火温度场相似的其它虑混凝土和钢筋的高温后强度进行综合分析。(2)简化计算方法基于缩减的构件截面尺寸进行计算,即将构H.0.2.1200℃和700℃等温线法火灾后普通混凝土构件缩减后的有效截面采用下述步骤获得:(1)确定构件截面上的200℃和700℃等温线;(2)将200℃和700℃等温线近似化整为矩形,等温线的圆角(3)保留200℃等温线以内的全部面积,忽略700℃等温线以外的全部面积,200℃和700℃等温线之间的部分宽度减半。假设温度大于700℃的混凝土对构件承载力没有贡献,温度不大于200℃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采用常温取值,200℃和700℃等温线之间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减半。图H.0.2.1分别举例给出了构件三面受火和四面受火时,根据上述步骤获得的有效截面。图中b₂oo和h₂o₀分别为与200℃等温线对应的近似矩形的宽度和高度,b₇oo和h7oo分别为与700℃等温线对应的近似矩形的宽度和高度,brn=b₂oo+0.5(b₇oo-b₂oo),br2=0.5broo。(a)三面受火(b)四面受火H.0.2.2条带法火灾后普通混凝土构件缩减后的有效截面采用下述步骤获得:网格尺寸为Dx×Dy;(3)根据受力相等的原则,条带的宽度可缩减为k;b,条带宽度折减系数k按下式计算:(4)同理对其他条带进行等效,图H.0.2.2以矩形截面为例,将火灾后混凝土强度不均匀的矩形截面等效成混凝土强度一致的阶梯形截面。H.0.3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1)有效截面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采用常温取值。原截面配置的钢筋在高温后构件承载力计算中均需考虑,钢筋强度根据其截面中心所在位置处的温度由式(4.1.5)逐一确定。(a)原矩形截面(b)缩减后阶梯形截面H.0.2.2条带法中有效截面的确定(2)假定原截面配置的钢筋与缩减后等效截面之间满足平截面假定,采用常温计算方法确定混凝土构件火灾后正截面的承载力。按表I.0.1-1进行评定,并按各项所评定损伤等级中的最严重级别等级评定要素各级损伤等级状态特征Ⅲ外观损伤无损伤、墙面或抹灰层有烟黑抹灰层有局部脱落,灰缝砂浆无明显烧伤抹灰层有局部脱落或脱落部位砂浆烧伤在15mm以内,块材表面尚未开裂变形变形裂缝壁柱墙无裂缝,略有灼有裂痕显示有裂缝,最大宽度wr独立柱无裂缝,略有灼无裂缝,有灼烧痕迹有裂痕壁柱墙无裂缝,略有灼个别块材有裂缝独立柱无裂缝,无灼烧痕迹个别块材有裂缝有裂缝贯通块材变形无明显变形略有变形较大变形注:1.对墙体裂缝有严格要求的工程结构,采2.表中适用于砖砌体结构,砌块砌体可按本标准第8.2.1条评级。火灾后砌体结构构件的详细鉴定评级应符合下列规定:行国家标准《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或《非烧3火灾后砖砌体块材和砂浆强度还可根据构件表面温度按照本标准第4.6.5条、第4.6.6条和第4.6.7条推定。当根据温度场推定火灾后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时,宜采用抽样试验进行修正。的计算可按本标准附录I.0.3条进行;也可根据推定的砌体抗压强度按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有关规定计《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有关规定取值,砂浆强度等级构构件承载能力和内力的计算结果,按表8.3.1的规定进行详细鉴定评级,评定为b级的重要构件宜采取加固处理措施。I.0.3.1火灾后砖砌体抗压强度平均值可按下式计算:fm=k₁(C₁fi)°(1+0.07C₂f₂)k₂(I.a-与砂浆强度有关的计算参数;k₁-不同类型砌体的块体形状、尺寸、砌筑方法等因素的影响系数;k₂——砂浆强度不同对砌体抗压强度的影响系数;Cu——火灾后砖抗压强度折减系数,详见表4.6.5;Cn火灾后砂浆抗压强度折减系数,详见表4.6.6。对于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它类型的砌体,参数按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有关规定取值。I.0.3.2火灾后砖砌体结构抗压强度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式中,f火灾后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火灾后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的调整系数Y按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有关规定取值。I.0.3.3火灾后砌体轴心抗拉强度平均值可按下式计算:k₃——系数,对于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砌体,取0.141,其它情况按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有关规定取值。I.0.3.4火灾后砌体弯曲抗拉强度平均值可按下式计算:(沿齿缝)和0.125(沿通缝),其它情况按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有关规定取值。I.0.3.5火灾后砌体抗剪强度平均值可按下式计算:ks——系数,对于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砌体,取0.125,其它情况按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有关规定取值。I.0.3.6火灾后砌体的抗拉、抗弯、抗剪强度的设计值可按下列规1抗拉强度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2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3抗剪强度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fí=0.42fcmI.0.3.7火灾后砌体结构构件受压承载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N¹≤φ'Af¹式中,Nt火灾后砌体结构轴心受压构件的轴向力设计值;φ火灾后砌体结构轴心受压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g与砂浆强度有关的系数,当砂浆强度等级大于M5时取0.0015;当砂浆强度等级为M2.5时取0.002;当砂浆强度等级为零时取0.009;火灾后砂浆的强度等I.0.3.8火灾后砌体结构构件其他承载能力计算,应按推定的火灾后砌体强度和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有本标准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引用标准名录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StandardforAssessmentofConcr制定说明《火灾后混凝土结构鉴定标准》DBJ/T13-352-2021经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于2021年3月11日以闽建科〔2021〕2定的调查研究,总结了福建省既有火灾后混凝土结构鉴定的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从而制定本标准。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程规定的参考。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2符号 3基本规定 3.1一般要求 3.2鉴定程序和工作内容 3.3火灾后结构构件的鉴定评级原则 3.4火灾后结构的鉴定评级原则 4材料特性 4.1普通钢筋 4.2预应力钢筋 4.3普通混凝土 4.4高强混凝土 4.5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强度 4.6砌体材料 51调查与检测 5.1一般规定 5.2火作用调查与分析 5.3结构构件现状检测 6火灾后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6.1一般规定 6.4剪力墙 7火灾后结构分析 7.1一般规定 7.2火灾后结构过火温度场计算 7.3火灾后结构的内力分析 8火灾后结构构件鉴定评级 8.1一般规定 8.2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鉴定评级 8.3火灾后混凝土构件的详细鉴定评级 8.4加固混凝土构件火灾后鉴定评级原则 附录A常见材料变态温度、燃点和热工参数 附录B混凝土颜色、裂损剥落、锤击反应、爆裂与温度关系140附录C砌块材料表面特征与温度的关系 附录D混凝土构件在标准升温条件下过火温度场实用曲线图143附录E常见可燃物发生轰燃情况下当量标准升温时间的确定144附录F火灾后混凝土构件材料微观分析 附录G烧失量法确定混凝土过火温度的方法 附录H混凝土构件火灾后正截面承载力简化计算 附录I火灾后砌体结构的鉴定 究、计算分析和调查研究,总结国内外火灾后混凝土定技术并借鉴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在可靠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的构、高强混凝土结构的鉴定外,还适用于和普通混凝土结构、高强混凝土结构具有相似火灾损伤特点的型钢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检测鉴定,其中砌体结构火灾后的鉴定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工业建GB50068等。此外,还需要区分由火灾及其他原因造成的结构安构和人员承担,必要时可对人员实施培训考核认证制度。1.0.5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鉴定尚应符合国家、福建省其他现行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和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火灾土受200℃~800℃高温后表面颜色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因此结构鉴损坏和温度应力作用损坏两个主要方面,直接烧灼损坏一般局限于度应力的作用区域的总称,火灾影响区应经过初步调查确定。准》T/CECS252分别规定了火灾后初步调查的基本工作内容、鉴定方案宜包括的基本内容、初步鉴定应包括的内容。2工程结构过火烧损非常轻微,仅仅是表皮损3工程结构烧损比较严重,修复费用超过拆除重建费用等。除此之外,大多数需要保留工程结构均宜进行详细鉴定。详细鉴定是根据结构上的作用及实测的结构参数进行定量的确性,以便获得正确的计算结果。对于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应详细检测构件的破坏、破损、应抽样检验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化学成分变化。位移、侧移或挠曲变形,必要时还应进行结构构件几何(包括截面)应有照片或其他影像记录资料。建议。如果可以继续使用时,应提出维护、修复和使用要求。3.2.6参照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火灾后工程结构鉴定标准》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和《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的有关规定,鉴定报告除本条文规定的内容外,还应包含标题、日期、委托人、承担鉴定的单位、签章、靠性评级、结论、建议和附录(包括相关照片、材质检测报告、证据资料等)内容。详细鉴定,应给出火场的火灾温度-时间曲线,以及结构内力行结构变形及轮廓尺寸复核检测结果。特点和持续时间、灭火方法和手段等。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