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技术交流培训课件_第1页
隧道施工技术交流培训课件_第2页
隧道施工技术交流培训课件_第3页
隧道施工技术交流培训课件_第4页
隧道施工技术交流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路隧道建设宽度分级公路隧道建设宽度分级预留核心土七步开挖法预留核心土七步开挖法 适用于地层较稳定,但掌子面可能坍塌而引起前方围岩适用于地层较稳定,但掌子面可能坍塌而引起前方围岩失稳,其实际为台阶法的一种,拱部采用环形导坑开挖,利失稳,其实际为台阶法的一种,拱部采用环形导坑开挖,利用核心土施压掌子面,下部开挖也是先开挖两侧,保持中部用核心土施压掌子面,下部开挖也是先开挖两侧,保持中部岩柱不动,岩柱不动,其核心是保持掌子面稳定。其核心是保持掌子面稳定。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双线黄土隧道和公路隧道的施工,其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双线黄土隧道和公路隧道的施工,其特点工序简单,施工进度快,但对大跨隧道和新黄土隧

2、道有特点工序简单,施工进度快,但对大跨隧道和新黄土隧道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一定的安全风险。111234576663 m 5 m3 m3 m3 m3 m4 m 6 m166623457短 台 阶 七 步 开 挖 法 开 挖 步 序 图核 心 土3 m 8 m仰 拱 栈 桥预留核心土七步开挖法步距图:预留核心土七步开挖法步距图: 洞身开挖采用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是指在隧道开挖过程洞身开挖采用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是指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分七个开挖面,以前后七个不同的位置相互错开同时开挖,中,分七个开挖面,以前后七个不同的位置相互错开同时开挖,然后分部同时支护,形成支护整体,缩短作业循环时间,逐步然后分部

3、同时支护,形成支护整体,缩短作业循环时间,逐步向纵深推进的作业方法。向纵深推进的作业方法。 第第1步:拱部进行超前支护后,采取上弧导预留核心土短步:拱部进行超前支护后,采取上弧导预留核心土短台阶开挖。开挖后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架设工字台阶开挖。开挖后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架设工字钢架并复喷至设计厚度,形成较稳定的承载拱。钢架并复喷至设计厚度,形成较稳定的承载拱。 第第2、3步:在承载拱的支护下,分别开挖中导左右边墙,步:在承载拱的支护下,分别开挖中导左右边墙,以一定的时间差进行中导边墙初期支护,使同一断面处暴露以一定的时间差进行中导边墙初期支护,使同一断面处暴露开挖面仅限于一侧。

4、开挖面仅限于一侧。 第第4、5步:在完成上中导支护后,分段左右开挖下导,步:在完成上中导支护后,分段左右开挖下导,以一定的时间差施作下导初期支护。以一定的时间差施作下导初期支护。 第第6步:开挖中部上中下台阶预留土。步:开挖中部上中下台阶预留土。 第第7步:下台阶开挖落底并及时施作仰拱初期支护及仰拱步:下台阶开挖落底并及时施作仰拱初期支护及仰拱砼,及早封闭成环。砼,及早封闭成环。围岩量测不到位,使得横撑补强不及时,围岩量测不到位,使得横撑补强不及时,导致弯曲导致弯曲超前地质预报未实施和围岩量测不超前地质预报未实施和围岩量测不到位,致使错过了处理洞口坍塌的到位,致使错过了处理洞口坍塌的时机时机

5、假喷混凝土违规用碎石回填衬砌渗水衬砌渗水二、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特点和要点炮眼残留率 硬岩80% 中硬岩 60%干拌和物成品混凝土成品混凝土压缩空气速凝剂水稀薄流干拌和物稀薄流成品混凝土稠密流成品混凝土速凝剂填充段长度 lcm抗拔力 kN(砂浆在孔口)抗拔力 kN(砂浆在孔底)03038.881839.06256064.345765.00009076.943478.125012082.412184.375015084.609486.250018085.000087.500021085.625087.500024085.625087.500027085.625087.500030085.625087.5000ll粘结物填充长度对抗拔力的影响不密实充填物衬砌厚度衬砌厚度一、隧道断面设计标 准 断 面紧急停车带 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