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礼拜二午睡时刻不应忽视的几个细处浙江丽水市教育局教研室 应慈军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礼拜二午睡时刻 ,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 (人教 版)“情感”单元里的一篇“略读”课文。从教学情况看,发现很少有学生会在初读这个文本时喜欢上它。在指导“略读” ,甚至 以其为“精读”课文进行教学后,很多学生还是没能喜欢上这篇小说,因为故事还是那个故 事,景物还是那些景物。至于那母爱的伟大,母亲情感表达的克制,作者的悲悯情怀,教师 不“指导”、不实施教学,他们也知道得差不离。但我们若能带着 “疑” 的精神和姿态来细读这篇小说, 就会发现不少细处值得咀嚼和玩 味, 如以其为教学资源,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情筛选而成
2、教学内容, 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法实 施教学(或指导略读) ,当能让学生感觉到这篇小说还真有些意思,其文章的内涵远比自己 知道的要深刻。一、女孩的脱鞋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女孩子解开左脚上的鞋扣, 把鞋褪下一半, 用脚后跟踩在鞋后帮上。 然后把右脚的鞋扣 解开,也用脚趿拉着鞋。教师教学用书作了这样的说明: “神父的脸红、冒汗,小女孩看似无聊地把鞋脱去的细 节,都在暗示着母亲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 ”女孩脱鞋怎么就暗示了母亲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教师教学用书未作任何解释。 女孩脱 鞋,文中共三次写到,这里是第二次。第一次提及, 是母女俩在火车上。 她们衣衫褴褛乘坐着简陋的三等车厢, 所携皮包漆皮 剥落,
3、鲜花枯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越来越热,小姑娘“脱掉鞋子,然后到卫生间去, 把那束枯萎的鲜花浸在水里” 。从文本描述的情形看,小姑娘脱鞋,赤脚行走,或用脚趿拉着鞋,最直接的原因应该是 天太热, 脚有些难受。 稍作推论则可知其乃家贫所致, 她那个哥哥被打死时还 “光着脚” 呢。 女孩平时少鞋穿而少穿鞋,因而有了习惯性的“光脚”行为。在经过了“两个一模一样的镇” 、“和前两个镇子一模一样”的镇子后,那位母亲要求小 女孩“把鞋穿上! ”“梳梳头!”“往后就是渴死了,你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 ”因为她们此 行的终点快到了。母亲这些坚定却略显粗鲁的话语, 传达的是作为人的尊严。 而十二岁的小女孩并不解母
4、 亲的意图,在神父家里终于还是因为天热、无聊、习惯而脱鞋。小女孩的脱鞋、 穿鞋, 不经意间透露了母亲一家的艰难境况, 也为表现母亲的的严格教 子(其有效性虽值得怀疑) 而设置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 小女孩的第二次脱鞋还暗示了 母亲在神父家所待的时间有些长, 即意味着母亲更多的难堪和痛苦, 因为母亲并不想把自己 的情况诉诸于人。就结构而言,显示了作者思虑的缜密,没有火车上脱鞋的铺垫,其后的脱 鞋就有些突兀, 就会显出女孩的缺教养。 教师教学用书所谓的 “暗示着母亲内心难以忍受的 痛苦”,与学生答卷中的那种理据分裂的套话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二、时间的精确与模糊母亲选择当地人的“午睡时刻”去给儿子
5、上坟,欲轻轻的来轻轻的走。 我们大都会注意分析母亲选定这个时间段去上坟的意图。但对于作者反复强调的时间, 则不太会去作专门的研讨。母女俩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时候, “天气还不太热” ,“这时候正是上午十一点” ;待我们看 清了母女俩的外貌后,时间已到“十二点,天气热起来了” ,而火车“在一个荒凉的车站上 停了十分钟,加足了水” ;火车经过三个“一模一样”的镇子后继续前行,开进了一个比前 面几个大一些的“然而也更凄凉的镇子” ,她们下了车,走在树阴下的便道上,那时“快两 点了”,“镇上的居民都困乏得睡午觉去了” :好一个炎热而安静的世界!时间由清晰而逐渐模糊: 我们不知道母女俩到神父家里是几点钟,
6、也不知道她们几点走 出神父的家门,只知道那时的天空是“万里无云的明朗的” ,会把她们“晒坏的” ,只知道她 们是要坐“三点半就要开”的火车返回的。精确的时间,是在火车行驶中,十一点,十二点。物理时间的前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但火车前行途中的风景并没有随时间的改变和空间的转移而发生什么变化, 火车穿行在 “一望无际、两边对称的香蕉林带” ,所停靠车站的小镇“一模一样”地荒凉,只有热度在 上升。而在母亲这边,母亲应该关注到时间了, “十一点” ,“十二点”,母亲这边的时间犹如那 火车“慢腾腾地行驶着” 。这应该是为表现母亲时间太慢、路途太远、见子心切的焦虑感的。 读完全文后应该能作出这样的判断
7、。从作者对空旷、荒凉、炎热的时空描写里感觉到母亲的悲情; (苦人的眼里不会有美丽 可爱的风景)关注这个时间段里母亲的装束、简洁而略显粗暴的话语,感觉到她的贫困、她 的自尊与自爱。两点以后,时间便模糊起来,景物让位于面见神父、面临围观等主要事件。母亲要做的 事情是办好相应手续去墓地,给儿子上坟,乘上三点半返程的火车。她有些急,不再像火车 上那样等待着终点的到来,给她的时间只有一个半小时。而时间的模糊, 则减缓了时间对于母亲的紧迫感, 母亲内心的焦急消解在与神父的并不 怎么焦急的对话中,情节的发展延续着慢节奏。时间模糊着, 但母亲的形象却逐渐清晰起来。 在母亲与神父的对答里, 在毅然决然走向 围观
8、的行为中,我们能够读出她的痛苦、焦急、坚定,读出她的勇敢的母爱以及对于神父兄 妹的影响,读出这其中所寓含的作者的悲悯情怀和对世俗道德观的批判。精确时间向模糊时间的转化, 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读者对于母亲情感特征和形象的 认识也由模糊转向具体而清晰,亦见出逐渐明朗的作者的情感倾向。三、小偷的名字作者未给出场人物母亲及女儿、 神父及妹妹以姓名, 却给了未出场的 “小偷” 和打死“小 偷”的寡妇。据说“上礼拜一凌晨三点钟” ,“在细雨的淅沥声中雷薇卡太太听见有人从外边撬临街的 门”,于是雷薇卡太太“摸着黑从衣箱里拿出一支老式手枪” ,打出了她生平的第一枪,结束 了卡洛斯森特诺年轻而痛苦的生命。卡
9、洛斯森特诺可能是小偷。小偷,是为人所不齿的,尽管母亲始终认为儿子“是一个 非常好的人” ,她还是“悄悄地走进小镇,尽量不去惊扰别人的午睡” 。但母亲要去墓地看儿子,需要登记填表,她就得亲口向神父说出“卡洛斯森特诺”。而神父并不知道这个名字,在母亲“重复了一遍”后,神父还是“听不明白”。于是母亲不动声色地说, “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 ,“我是他母亲。 ”按通常的道德判断, 母亲应该带着羞愧和不安, 带着一种负罪的心情而来, 因为她的儿 子做了小偷。神父的“您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他引上正道吗”正代表了这种通常的世俗判断。 但是,作者从来没有让这位“身材矮小残弱”且显老的母亲流露出半点的
10、羞愧。她在不卑不 亢地表明自己是小偷母亲的身份时, “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地盯着神父”的举动,似在言说 “我儿子该死吗?” 这是对世俗道德观的一种示威和抗议! 作者赋予小偷名字是为了表 现母亲的痛和勇。雷薇卡太太,是本镇上的人,她打死了小偷,在镇上的人(包括神父)看来是那么的理 所当然,而“小偷”并没有偷到什么。小偷是谁,为何而偷,小镇的人全然不知,也或许已 经忘了他曾经出现过。文中也没有透露卡洛斯森特诺是如何被弄到公墓地安葬的。无名的小偷,因为母亲的到来而有了名字,他是为他勇敢和慈爱的母亲而设的;而“母 亲”“神父”却被作者“节制”掉了名字,而母亲的光辉和神父的普世精神在自我表现中闪 烁。可以
11、这样说,卡洛斯森特诺因为“小偷”而成了叙事的出发点,母亲、神父形象因其而丰满, 小说的主题因其而出, 以其为原点而衍生出的事件给了世人以深思, 虽然他在这个 世界是那么的无足轻重。当然, 作者完全可以给母亲、 神父一个姓名, 但作者好像只想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言行来 表现性格特点、思想情感和对世事的态度。这样,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唯有小偷和打 死小偷的人的名字,有被说了出来的必要。由此看来,人物名字的赋予与否,要看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的需要,与 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追求有关。四、无始无终的情节这篇小说, 留给我们太多的想象内容。 无始无终的情节及其运营方式, 更扩大了想象的 空间。
12、我们在教学指导时, 大多会把主要精力投在小说人物形象及情感表达方法的研讨上,而对于文本那无始无终的情节内容则缺少关注。本文的故事情节,始于母女俩的所坐火车“从隧道里开出来”,终于母亲不顾神父的劝阻冒着被镇民围观的尴尬“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 。但是,这衣衫褴褛的母女俩从何 处来,母亲是如何得知儿子被枪杀的消息,初闻噩耗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如何突破围观,来 到墓地时的境况又是怎样的?我们一概不知。如若补出这些内容, 且不说篇幅的增加, 内容的老套, 就是文章的主体写法情感抒 发的节制,也恐怕无法继续,本已单调的情节内容可能真会了无趣味。在情节安排上, 若按正常的运营方式来编排内容,小偷行窃乃是
13、故事的发生, 当置行文之首,然后才有了母亲的行向小镇公墓。若这样,小说的情节发展也就没有了悬念,大段的 写景恐怕就成了累赘, 人物情感表达的克制也很困难,也就没有了上面所说的可以咀嚼的内容和趣味。由此看来, 这无始无终的情节与结构安排, 是作者节制情感抒发的需要; 而这也是作者 有意隐藏的内容,需要读者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去推断,从而获得阅读的乐趣。二、原稿神父的毛发、小偷的名字及其他教学礼拜二午睡时刻不应忽视的几个细处浙江丽水市教育局教研室 应慈军(323000 yingcijun )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礼拜二午睡时刻 ,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 (人教 版)“情感
14、”单元里的一篇“略读”课文。从教学情况看,发现没有几个学生会在初读这个文本时喜欢上它。因为:1小说描述的故事没什么意思:炎热八月的某个礼拜二,拉美某地的一位身着丧服的 母亲携女儿乘坐火车,去某镇公墓地哀悼被当做“小偷”打死的儿子,母亲到神父那里办妥 了手续并面临被当地人围观的窘境坚定地走向墓地。这实在没什么,表达了母爱而已。2冗长的景物描写。全文共 4500 字不到,开头部分写景的文字却有 1600 多,多为火 车沿途的景物,显得拉美地区的农村很荒凉,很单调。除了描述有些烦人,没什么吸引处。指导“略读” ,甚至以其为“精读”课文进行教学后,很多学生还是没能喜欢上这篇小 说,因为故事还是那个故事
15、, 景物还是那些景物。 至于那母爱的伟大, 母亲情感表达的克制, 作者的悲悯情怀,教师不“指导” 、不实施教学,他们也知道得差不离。但我们若能带着 “疑” 的精神和姿态来细读这篇小说, 就会发现不少细处值得咀嚼和玩 味, 如以其为教学资源,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情筛选而成教学内容, 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法实 施教学(或指导略读) ,当能让学生感觉到这篇小说还真有些意思,其文章的内涵远比自己 知道的要深刻。一、神父的毛发母亲去墓地哀悼儿子,须到神父那里登记,拿到进入墓地的钥匙。神父是这样出场的:神父从栏杆里面走出来, 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皮面笔记本、 一支蘸水钢笔和一瓶墨水, 然 后坐在桌子旁边。他的头已
16、经谢顶了,两手却 是毛茸茸的。这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 但这里的 “却”好像戏谑味很重: 这神父该长毛的地方不长, 不该长的地方还长得不少呢。这不会是随便写写的吧?带着疑问往下读, 我们就会发现作者的用心。 当神父问清楚母亲此行的缘由, 就有些吃 不住“那个女人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地盯着神父”,就“脸刷的一下子红了” 。待他“一边 填表一边询问那个女人的姓名、住址等情况,她毫不迟疑地、详尽准确地作了回答,仿佛是 在念一份写好的材料”后, “头上开始冒汗了” 。原来作者写“他的头已经谢顶了”意在让神父“冒汗”呢,令人意外的小小伏笔!假设 神父一头茂密之发, 我们如何见得他的“冒汗”?也许神父为自己
17、以世俗的眼光来审视这位 与众不同的母亲而感到不好意思,内心的不安作用于表象, “脸红”直至“冒汗”。研读这 一些与“毛发”相关的文字,我们便能从神父情感表达的克制中见得他的良善、怜悯心与道 德观, 见出母亲的镇定、 坚强及由此而生的给予神父的影响力。 于是我们就得佩服作者形象 设计、 情感抒发节制的技巧, 让神父的体态而非语言, 亦非故事叙述者用心理描述的方 法来表达其当时的心境。这是一个比较隐蔽地体现了文章最主要写法的细节, 用以为教学资料, 见微而知著, 有 意思且有意义, 忽略了未免可惜。 但如果我们关注了这样的材料却未能对其作出合理的阐释, 将自己没有想清楚的教与学生, 那可能会成为一
18、种误导而贻害, 良好的教学资源因此而惨遭 了蹂躏。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女孩子解开左脚上的鞋扣, 把鞋褪下一半, 用脚后跟踩在鞋后帮上。 然后把右脚的鞋扣 解开,也用脚趿拉着鞋。这“脱鞋” 发生在神父开始冒汗后。 某著名出版社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作了这样的说明: “神父的脸红、 冒汗, 小女孩看似无聊地把鞋脱去的细节, 都在暗示着母亲内心难以忍受的 痛苦。”女孩脱鞋怎么就暗示了母亲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教师教学用书未作任何解释。 教师若 将这样的解读结果交与学生,学生自当一头雾水。女孩脱鞋,文中共三次写到,这里是第二次。第一次提及, 是母女俩在火车上。 她们衣衫褴褛乘坐着简陋的三等车厢, 所携皮包漆
19、皮 剥落,鲜花枯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越来越热,小姑娘“脱掉鞋子,然后到卫生间去, 把那束枯萎的鲜花浸在水里” 。从文本描述的情形看,小姑娘脱鞋,赤脚行走,或用脚趿拉着鞋,最直接的原因应该是 天太热, 脚有些难受。 稍作推论则可知其乃家贫所致, 她那个哥哥被打死时还 “光着脚” 呢。 女孩平时少鞋穿而少穿鞋,因而有了习惯性的“光脚”行为。在经过了“两个一模一样的镇” 、“和前两个镇子一模一样”的镇子后,那位母亲要求小 女孩“把鞋穿上! ”“梳梳头!”“往后就是渴死了,你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 ”因为她们此 行的终点快到了。母亲这些坚定却略显粗鲁的话语, 传达的是作为人的尊严。 而十二岁的小女
20、孩并不解母 亲的意图,在神父家里终于还是因为天热、无聊、习惯而脱鞋。小女孩的脱鞋、 穿鞋, 不经意间透露了母亲一家的艰难境况, 也为表现母亲的的严格教 子(其有效性虽值得怀疑) 而设置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 小女孩的第二次脱鞋还暗示了 母亲在神父家所待的时间有些长, 即意味着母亲更多的难堪和痛苦, 因为母亲并不想把自己 的情况诉诸于人。就结构而言,显示了作者思虑的缜密,没有火车上脱鞋的铺垫,其后的脱 鞋就有些突兀, 就会显出女孩的缺教养。 教师教学用书所谓的 “暗示着母亲内心难以忍受的 痛苦”,与学生答卷中的那种理据分裂的套话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二、时间的精确与模糊 母亲选择当地人的“午睡时
21、刻”去给儿子上坟,欲轻轻的来轻轻的走。 我们大都会注意分析母亲选定这个时间段去上坟的意图。但对于作者反复强调的时间, 则不太会去作专门的研讨。母女俩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时候, “天气还不太热” ,“这时候正是上午十一点” ;待我们看 清了母女俩的外貌后,时间已到“十二点,天气热起来了” ,而火车“在一个荒凉的车站上 停了十分钟,加足了水” ;火车经过三个“一模一样”的镇子后继续前行,开进了一个比前 面几个大一些的“然而也更凄凉的镇子” ,她们下了车,走在树阴下的便道上,那时“快两 点了”,“镇上的居民都困乏得睡午觉去了” :好一个炎热而安静的世界!时间由清晰而逐渐模糊: 我们不知道母女俩到神父家里
22、是几点钟, 也不知道她们几点走 出神父的家门,只知道那时的天空是“万里无云的明朗的” ,会把她们“晒坏的” ,只知道她 们是要坐“三点半就要开”的火车返回的。精确的时间,是在火车行驶中,十一点,十二点。物理时间的前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但火车前行途中的风景并没有随时间的改变和空间的转移而发生什么变化, 火车穿行在 “一望无际、两边对称的香蕉林带” ,所停靠车站的小镇“一模一样”地荒凉,只有热度在 上升。而在母亲这边,母亲应该关注到时间了, “十一点” ,“十二点”,母亲这边的时间犹如那 火车“慢腾腾地行驶着” 。这应该是为表现母亲时间太慢、路途太远、见子心切的焦虑感的。 读完全文后应该能作
23、出这样的判断。读完全文, 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回过头来研读这个时间段有关景物描写的文字, 从作者 对空旷、 荒凉、 炎热的时空描写里感觉到母亲的悲情; (苦人的眼里不会有美丽可爱的风景) 关注这个时间段里母亲的装束、 简洁而略显粗暴的话语, 感觉到她的贫困、 她的自尊与自爱。两点以后,时间便模糊起来,景物让位于面见神父、面临围观等主要事件。母亲要做的 事情是办好相应手续去墓地,给儿子上坟,乘上三点半返程的火车。她有些急,不再像火车 上那样等待着终点的到来,给她的时间只有一个半小时。而时间的模糊, 则减缓了时间对于母亲的紧迫感, 母亲内心的焦急消解在与神父的并不 怎么焦急的对话中,情节的发展延续着
24、慢节奏。时间模糊着, 但母亲的形象却逐渐清晰起来。 在母亲与神父的对答里, 在毅然决然走向 围观的行为中,我们能够读出她的痛苦、焦急、坚定,读出她的勇敢的母爱以及对于神父兄 妹的影响,读出这其中所寓含的作者的悲悯情怀和对世俗道德观的批判。精确时间向模糊时间的转化, 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读者对于母亲情感特征和形象的 认识也由模糊转向具体而清晰,亦见出逐渐明朗的作者的情感倾向。三、小偷的名字小说中的细处,不仅仅是细节描写。作者未给出场人物母亲及女儿、 神父及妹妹以姓名, 却给了未出场的 “小偷” 和打死“小 偷”的寡妇。据说“上礼拜一凌晨三点钟” ,“在细雨的淅沥声中雷薇卡太太听见有人从外边撬
25、临街的 门”,于是雷薇卡太太“摸着黑从衣箱里拿出一支老式手枪” ,打出了她生平的第一枪,结束 了卡洛斯森特诺年轻而痛苦的生命。卡洛斯森特诺可能是小偷。小偷,是为人所不齿的,尽管母亲始终认为儿子“是一个 非常好的人” ,她还是“悄悄地走进小镇,尽量不去惊扰别人的午睡” 。但母亲要去墓地看儿子,需要登记填表,她就得亲口向神父说出“卡洛斯森特诺”。而神父并不知道这个名字,在母亲“重复了一遍”后,神父还是“听不明白”。于是母亲不动声色地说, “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 ,“我是他母亲。 ”按通常的道德判断, 母亲应该带着羞愧和不安, 带着一种负罪的心情而来, 因为她的儿 子做了小偷。神父的
26、“您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他引上正道吗”正代表了这种通常的世俗判断。 但是,作者从来没有让这位“身材矮小残弱”且显老的母亲流露出半点的羞愧。她在不卑不 亢地表明自己是小偷母亲的身份时, “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地盯着神父”的举动,似在言说 “我儿子该死吗?” 这是对世俗道德观的一种示威和抗议! 作者赋予小偷名字是为了表 现母亲的痛和勇。雷薇卡太太,是本镇上的人,她打死了小偷,在镇上的人(包括神父)看来是那么的理 所当然,而“小偷”并没有偷到什么。小偷是谁,为何而偷,小镇的人全然不知,也或许已 经忘了他曾经出现过。 文中也没有透露卡洛斯 森特诺是如何被弄到公墓地安葬的。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被如此草率地结果和处理了,凸显了这个社会糟糕的法制。无名的小偷,因为母亲的到来而有了名字,他是为他勇敢和慈爱的母亲而设的;而“母 亲”“神父”却被作者“节制”掉了名字,而母亲的光辉和神父的普世精神在自我表现中闪 烁。可以这样说,卡洛斯森特诺因为“小偷”而成了叙事的出发点,母亲、神父形象因其 而丰满, 小说的主题因其而出, 以其为原点而衍生出的事件给了世人以深思, 虽然他在这个 世界是那么的无足轻重。当然, 作者完全可以给母亲、 神父一个姓名, 但作者好像只想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言行来 表现性格特点、思想情感和对世事的态度。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335-2-80:2024 CMV EN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2-80: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fans
- 淮阴工学院《统计学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5116T20-2024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
- 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 VIVO手机营销案例分析报告之欧阳语创编
- 时尚品牌与明星代言合作考核试卷
- 体育馆设施的维修与保养考核试卷
- 农业科学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建设考核试卷
- 物业管理与小区方案实施考核试卷
- 企业数字化时代的第三方合作伙伴安全考核试卷
- 新质生产力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Starter Unit 3 Section A(Pronunciation)课件人教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英语
- 学习动机的干预策略研究
- 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幻灯片
- 中医诊所一人一方代煎制粉丸委托书
- 2024年云南省中考英语试卷附答案
- 2024年保育员考试题库加解析答案
- 语文 职业模块语文综合实践教学课件(讲好劳模故事 学习劳模精神)
- 医院疏散逃生讲解
- 【短视频平台商品营销策略探究:以抖音为例8800字(论文)】
- 2024年保险考试-车险查勘定损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