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放手的快乐_第1页
体验放手的快乐_第2页
体验放手的快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体验放手的快乐江玲曾几何,我认真地读着教参,小心翼翼地勾画着重难点,生怕漏掉一点儿。我习惯地打开语文课本,把刚刚在教参上捕捉到的信息一句一句一条一条地誊写到语文课本上,不会漏掉一点儿。我自信满满地走进教室走上讲台,把自己“研究”教参“抄写”教参的果实毫不保留地传输给我的学生,生怕漏掉一点儿。哪怕一个词语,一个标点,我都要苦口婆心地好意提醒我的学生;对于课文的条分缕析我更是迷恋,甚至为自己的深挖卓见而孤芳自赏。我想,像我这样良苦用心教学的老师能不是一个好老师吗?像我这样恨不能把教参上的东西统统灌输给学生的方法能让学生学不好吗?是的,我是一名教语文的老教师,在教坛上摸爬滚打将近20年;我是一名优质

2、骨干老师,在几次省市优质课大讲赛中拿过一等奖;我是一名有阅历的老师,走过中小学也教过乡下和城市的孩子;就考试而言,学生成绩也都次次名列前茅 可有时静下来,我用长远的眼光,用成长的眼光来打量一下我们的孩子,一二年级举手齐刷刷三四年级举手稀里哗啦五六年级举手屈指可数,七八九年级举手鸦雀无人。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孩子年龄越大知识越多却越不发言呢?很多老师把其原因归结到“孩子大了不好意思了”。这恐怕是我们当老师的自欺欺人吧。真正的原因原来在于我们很多老师更多的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学生该掌握什么就教什么,学生长期在我们的圈引下已经慢慢丧失了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已经慢慢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老师

3、怎么喂我就怎么吃。长此以往,学生不再有发言的激情和动力,甚至不会思考不会发言了。 这样的结果是学得好的结果吗?当然不是。这些问题究竟在哪儿呢?想想也是,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无人不晓,素质教育的呼声也响个不竭,为何还有我这样“以自我为中心”“执着认真教语文”的好老师呢?答案是:因为不舍,因为有负担。 我不舍。教参对课文精确到位的分析,我不舍得不讲给学生听;我多年积累下来的识字方法阅读技巧等等,我不舍得不教给学生记住;和课文相关的知识我恨不能统统告诉学生而这一切正好形成了我的负担。我怕因为自己的疏忽,哪一点没有讲到位没有讲透彻没有教给学生而让学生学得少了进而影响考试。所以我只好一味按照自

4、己的经验和意愿费尽心思地讲着,耳提面命地教着,还一直沉浸在自己设置的得意洋洋的保险中!只有这样,我才相信学生会考试了!但我们或许从来没有想过,我们培养出来会考试的孩子有多大用呢?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欲望不强烈,一直在一种被动状态下学习成长。 直到有一天,我读了人民教育里面关于“生本教育”的文章。这使我明白了生本的真正含义。傅国亮编辑,郭思乐教授,吴险峰校长,余同明校长等很多教育大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可以说他们给我上了一堂踏踏实实的“关于生本教育”的课,他们的教育理念以及他们列举的教学实例,给了我深深的启发。结合这些教育大家们的思想,我再次反思自己的教学路径,再次回顾自己的教学情景,我决定体验

5、下生本教育。 那天,教学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一课生字,是我初次有意对生本教育的尝试。这一课有20个要求学生会认的生字,像这样的一课就有较多让学生认字的课文在二年级课本中有不少,因为量大学生认起来比较困难。以往我总是先把所有生字板书在黑板上,再一个个地教读,带着孩子们一个个地观察它们的结构偏旁部件,提醒孩子们注意,并且手把手地教孩子们书写难写的容易出错的地方。一节课下来,我口干舌燥是小事,学生却也学得没精打采,想必是读了一节课,甚至节节语文课都要如此地读,他们也厌倦了吧。总之等到擦掉拼音认读卡片时不会认的字和不会认字的学生都不在少数。 生本教育从这里开始。我把20个生字板书在黑板上之后,没有着急教

6、孩子们,而是把任务抛给了孩子们让他们自由发挥。我说:“黑板上有20个字,你已经认识了几个,你是怎么记住它的?还有哪些不认识,你打算用什么办法记住它?比比看谁能用最少的时间记得最多。”我的话音刚落,很多孩子就迫不及待地举起了小手,他们有的用偏旁替换法,如“格”换掉“木”加上三点水就是“洛阳”的“洛”,(蝶与碟,猾与滑等等)用联想法“猫”来记住“喵”;用熟字相加法“木”加“巨”等于“柜”;最有意思的是学生自创自编谜语把本节课推向了高潮。几乎每一个字他们都能变着戏法的打谜语,也只有当大家能猜得出他打得是哪个字时谜语才算过关。如“不上不下”是“卡”,“二个小人”是“余”,“热气被土代替了”是“垫”,“

7、四人过除夕”是“罗”,“尸体差点掩盖了世界”是“屉”,“兔子差点不见了”是“免”,“湖水被大米替代了”是“糊”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谁也不甘示弱。还有的同学竟然饶有兴致地想要告诉大家他曾经在哪本书哪篇文章中见过某个字。看着同学们不亦乐乎的样子,看着同学们意犹未尽的样子,我都不忍打扰。检查的效果不用我说,小火车开得顺顺利利,读字的声音整齐响亮。不知不觉,一节课过去了,我精神倍儿好,孩子们也意犹未尽!原来这就是生本教育的课堂呀!它原来不像我想象得那么神秘那么高攀! 有了初次尝试的甜头,接下来的我稍显大胆了些。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方式读课文,只要端正读书姿势,站着或者坐着皆可;也不再像以前非要

8、学生大声朗读或默读或齐读了,哪种方法方式能读到心里就采用那种。后来也才渐渐明白原来齐读真的不是读书的最佳方法,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为何非要读得一致呢,齐读就用着锻炼下孩子的默契和团结了吧。读完之后或同桌或小组之间相互说说自己读懂些什么,哪些地方不懂,说说自己认为有趣的地方是什么孩子们也是吵得热火朝天。以往,我总希望看见有秩序有规矩的课堂,孩子们吵一吵我就非常担心,怕他们说闲话,而其实人人参与的小组活动哪怕是闲话也无可厚非,他们一定是由此及彼地去延伸了,只要规定了讨论的有效时间会适可而止的。今后我要多放手给孩子们自由发表的机会,激起孩子们发言也是求知的欲望,不能再让“安静”和“规矩”夺走了孩子的兴

9、趣,不能再让小组讨论流于形式,要相信生本教育的旨意兴趣和欲望远远比我们要教的那点知识重要! 如果说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以生为本的教育让我感受到教课的乐趣,那么同时身为班主任的我也体验到了以生为本的管理的价值! 过去的我身为班主任特别“霸气”。说一不二,即使我错了也不许学生当时反驳。班规班纪由我一人制定,学生只管执行即可。我从窗边过,学生见我立马一本正经,当然那是装的,可即便如此我也满足,毕竟学生怕我。学生见了我就像老鼠见了猫,我以为只有这样的班主任才有威信,也才能管理好整个班。 生本教育让我明白自己的思想行为曾是多么简单粗暴!一个以自己为中心,只考虑自己感受的班主任所带出来的班级能怎样呢?听话乖

10、巧是表象,死气沉沉刻板呆滞才是实质,或者人前敢怒不敢言人后怨声载道。显然这样环境下的孩子没有丝毫生机又谈何发展和前途呢? 生本教育让我知错就改。错误使人进步。在生本教育的启发下,今年开学初,前三天,整整三天我没有上一节语文课,我把所有的权利下放给了学生。三天6节语文课,学生自主发言自由结合,做班级的主人。他们自己推选满意的班干部,他们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自己制定班规,讨论奖惩措施。最让我感动和佩服的是,孩子们把班级的每一件事都确定落实到具体人,并规范达到的标准。班级69人,人人有事做,人人明了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且人人都有一个“头衔”,负责开关门的叫“门长”,擦黑板的叫“板长”,扫楼梯的叫“梯长

11、”,负责走廊的叫“廊长”,擦窗台的叫“台长”,收小组作业的叫“组长”,开关灯的叫灯长,放路队的叫“路队长”,带领跑步做操的叫“带长”,记载好人好事的叫“记好长”,记载不守纪律违规名字的叫“记违长”,打扫教室卫生的叫“室长”,负责桌椅摆放整齐的叫“齐长”,办板报的叫“报长”,课前三分钟起歌的叫“歌长”,整理清洁讲桌的叫“桌长”,管理图书借阅的叫“书长”,检查地上纸屑的叫“清理长”,制止打架调和同学矛盾的叫“和谐长”在学生的自我参与商讨中,人人都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与担子,人人都成了班级的主人,人人都必需也乐意努力为班级献出一份力。 过去我一个人几分钟就能宣布的“决定”,而今学生用了6节课的时间讨论出来的“结晶”,是没法比的。不是时间没法比,而是其中包含的尊重,自主,团结,智慧,力量,统统无法比较。我知道,这是放下的奇妙,这是放手的效果,大胆把班级管理交给学生,也可以达到和教学异曲同工之妙。 生本教育,解放教师,释放学生;生本教育,考验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