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创新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三单元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第10讲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2019版高考生物创新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三单元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第10讲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2019版高考生物创新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三单元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第10讲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2019版高考生物创新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三单元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第10讲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2019版高考生物创新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三单元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第10讲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0讲光合作用最新考纲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n)o 2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考点一 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5年6考)|考克自主様理|夯1!囚木提粕华1.实验原理两叙绿叶中的色索能够落解亦有机俳剂无水乙醉中血不擀 選蚁于水町用无水乙靜提取色素訴种色型在层析液屮殛度不同.溶筛度亦的师层析 反之则罐.从丽便备科邑盍相2.实验流程粽|应试对接高割命题角度|fel取和分硏声 在倚林屮加畑叶盼述需IlllSiOi. CaCO,.过程一!2亠-无氷Zm一1+刖单肚尼吃帝过滤 选曲.耶側色倉量 加无点吧伽色秦 业竺阳止邑臺威职坏 耶心研懈充分 址剪去两角的獗板糸一端Mm址用铅范画缆f呆证色

2、誓耙滤纸上扩散均匀,否別会弔应孤陀帝1-画滤液过网川毛跚勺中硬观包肅滤诫沿梆港夕狀纣画一荼 湛液细绳勞湛補干后N国-两衣J的订滤液细纯鉴細、玄一 2 I:操后虫虹画-两択,庚俺酒细鍛吒弄较参的 色掛-瓦使备色索扩散的起点和同将适址広析腋恻人试肆亠捕衔堪纸糸+棉垂 墜留试昏口严*陟出折诫捧笈 盘寰备防止色躺解至壮折液中色素种类色索 籬色色素泡解度ns速度玄胡驻卜我翻色较少匕叶好初蓝绿色斟1t山叶探索h苛-嵯色感悟高考找规律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2013海南卷,8)关于叶绿素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A .菠菜绿叶可被用作叶绿素提取的材料B. 加入少许CaCO3能避免叶绿素被破坏C. 用乙醇提取

3、的叶绿体色素中无胡萝卜素D. 研磨时加入石英砂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解析 菠菜绿叶富含叶绿素,可用作提取叶绿素的材料,A正确;加入碳酸钙可 避免研磨过程中液泡中的有机酸等物质对叶绿素的破坏, B正确;用乙醇提取到 的叶绿体色素含有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叶绿素b,C错误;研磨加石 英砂的目的是为了研磨更充分,D正确。答案 CI归纳提升|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分离异常现象分析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原因 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 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 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提取浓度太低(正确做法: 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 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滤纸条色素带

4、重叠原因滤液细线不直;滤液细线过粗滤纸条无色素带原因 忘记画滤液细线 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即学即练】(2017河北冀州中学第二次段考,41)如图表示用韭菜宿根进行的相关对照实验流 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提取色素时,要加入 SiO2和CaCO3进行充分研磨B. 色素在滤纸条上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C 实验结果可说明叶绿素合成需要光照D.实验结果表明韭菜中提取的色素吸收光的种类更多解析提取色素时加入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充分,而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色素 被破坏,A正确;色素在滤纸条上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 同,B错误;

5、实验结果色素带不同,可说明叶绿素合成需要光照,C正确;实 验结果表明韭菜中提取的色素吸收光的种类更多, D正确。答案 B考点二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及光合作用探究历程|考点自主栋理|务基固本提精华色素种类及特点叶绿素(约占3/4)类胡萝卜素(约占1/4)1 .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和功能叶绿素a(蓝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素b(黄绿色)叶黄素(黄色)保护叶绿素的作用胡萝卜素(橙黄色) 主要吸收蓝紫光,且有功能吸收、传递(四种色素)和转换光能(只有少量叶绿素a)吸收光谱图示及说明km图示说明】阳此经三塚段折射腐辩成不同波栓和额色的光素涯潘时部分比襯吸收必;色累对红光和菱鬻光吸收较 釦僮两光区呈2

6、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1)结构模式图Sr产外膜、内膜a 充足不爲cr( CH,0 ) - 合成応一 UvJH. ATP时间教材VS高考1. 真题重组判断正误(1) 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2017全国卷川,2B)(V)(2) 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2017全国卷川,6B)(V)(3) 硝化细菌主要从硝酸还原成氨的过程中获取能量 (2017海南卷,5D)( X) 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016全国卷I , 1D)( X )(5) 照光培养一段时间的绿藻,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CO2的固定加快(201

7、4全国I卷,2B)( X )(6) 温度和光照会影响CO2的同化速率(2016海南卷,10A)( V)主土匚以上内容源自苏教版必修一P72P78,有关光合作用的原理、过程相关的知识。2. (苏教必修一 P79T6改编)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在适宜的温度下,以葡萄为材料 所做的几组实验(假设该植物在24 h内呼吸速率不变),结果记录如下,请回答:种植贏屣5,带 曽呂轻-,5-24时|用因二(1)据图一结果推测,栽培农作物时,密度是否越小越好?图中哪点对应的“密 度”最合理?0(2)经检测,葡萄植株一昼夜的 C02净吸收量为250 mg,图二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C02吸收量应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8、 )250 mg。图二曲线中能制造有机物的区段是,能积累有机物的时段是0提示(1)不是,要合理密植B (2)大于 (3)BH CG应试|对接高割感悟高考找规律命题角盛n光合作用过程分析1. (2015安徽卷,2)右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 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 化学能B. C0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C. 被还原的C3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 C5D. 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解析 由图解可知,光反应产生的 ATP和H参与C3的还原,而不参与C02的固定,A、B错误;被还原的C

9、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一部分合成了 (CH20), 另一部分又形成了 C5, C正确;光照强度变弱时,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减少, C3的还原过程减弱,故短时间内 C5含量会降低,D错误。答案 C2. 如图所示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A、B代表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光 A .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B. 上产生的B物质移动到参与C3的还原C. 中产生的NADP +移动到上参与水的光解D 上产生的A物质可用于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解析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 在有机物中,A正确;类囊体膜上产生的B物质H移动到叶绿体基质

10、中, 参与C3的还原,形成糖类等有机物,B正确;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NADP +移 动到类囊体薄膜上参与水的光解,C正确;类囊体薄膜上产生的A物质ATP 可用于C3的还原,而CO2的固定不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答案 DI易错警示|突破光合作用过程的4个误区(1) 绿色植物中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只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液泡中的色 素不参与光合作用。(2) 绿色植物中参与光合作用的酶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3) 不要认为暗反应不需要光。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光反应和暗反应。前者在光下才能进行,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 后 者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都可以进

11、行,但需要光反应的产物 H和ATP,因此在 无光条件下不可以长期进行。(4) 叶绿体并不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场所: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含叶绿 体,如蓝藻、光合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叶绿体。命题角度环境因素骤变对光合作用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典例】(2011全国卷I )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 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 CO2浓度为0.003%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 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1)图中物质A是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将C0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3) 若使该植物继续处

12、于 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傾“低”或“高”)。(4) 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填“低”或“高”),其原因是。解析(1)CO2浓度降低后,直接影响暗反应中 CO2的固定,导致C3的量减少, 确定物质A是C3,物质B是C5。(2)CO2浓度为1%时,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 已达到稳定,即C3和C5的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C3的分子数是C5的2倍;当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5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 致C5积累。(3)CO2浓度为0.003%时,C3和C

13、5的浓度保持稳定后,暗反应保持 稳定,此时根据暗反应中CO2的固定的反应式确定,C3分子数应是C5分子数的 2倍。CO2浓度降低,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所需的光照强度降低,因库暗反应 减弱,所需的ATP和H减少,光反应强度减弱。答案(1)C3 (2)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C3和C5的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 C3的分子数是C5的2倍当CO2浓度突然降低时, C5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 C5积累(3)高(4)低 CO2浓度低 时,暗反应强度低,所需 ATP和H少【即学即练】(2017河北衡水中学二调,21)如图表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植物细胞内 C3和C5的 相对含量随

14、一种环境因素改变的变化情况,下列对这一环境因素改变的分析正确 的是()CHGI时间改变条件A 突然停止光照B 突然增加C02浓度C.降低环境温度D.增加光照强度解析 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被还原的C3减少,生成的 C5减少,而C0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C3的相对含量将增加、C5的 相对含量将减少,A错误;突然增加C02浓度,C02被C5固定形成C3的量增加、 消耗的C5量增加、C3还原速率不变,植物细胞内 C3相对含量增加、C5相对含 量减少,B错误;降低环境温度,C02固定速率和C3还原速率均下降,C5的相 对含量不会大幅度地增加,C错误;增加光照强度,光反应

15、产生的H和ATP增 多,被还原的C3增多,生成的C5增多,而C0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 故C3的相对含量将减少、C5的相对含量将增加,D正确。答案 D易错防范清零易错清零易错点1混淆塑料大棚中“塑料颜色”与“补光类型”的选择点拨 为提高光能利用率,塑料大棚栽培时常选择“无色塑料”以便透过各色光, 这是因为太阳的全色光透过时各种色的光均可被作物吸收(尽管黄绿色吸收量较 小),而阴天或夜间给温室大棚 “人工补光”时,则宜选择植物吸收利用效率最 高的“红光或蓝紫光”灯泡。因为若利用白炽灯,则其发出的光中“黄、绿光”利用率极低,从节省能源(节电、节省成本)角度讲,用红灯泡、紫灯泡效率最高。

16、易错点2误认为只能是光反应制约暗反应,暗反应不会制约光反应,从而认为 停止C02供应时,不影响02产生点拨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故光反应停止时,暗反应无法进行,然 而光反应也需暗反应为之提供 ADP、Pi和NADP +等,故暗反应停止(如撤掉C02 供应)时,光反应也将受制约,从而导致 02产生速率下降。易错点3误认为温室生产中昼夜温差越大,作物产量越高点拨 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或增加 CO2浓度,可有利于提高光合产量,夜晚不进 行光合作用,适当降低温度可降低呼吸速率从而减少有机物消耗, 故适当提高昼 夜温差可提高作物有机物积累量, 从而提高作物产量。然而,昼夜温差并非越大 越好,因为夜

17、晚温度过低时,呼吸酶活性过小,当呼吸作用被过度抑制时,必将 减弱矿质离子的吸收等代谢过程,从而制约次日的光合作用,这对作物生长显然 不利。规范答题甲图是生物兴趣小组在密闭的玻璃容器内进行的实验示意图 (CO2传感器用于测 量装置内CO2的含量),乙图表示在夏季晴朗的一天甲图所示密闭玻璃容器内 24 h的CO2浓度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传感器 L隘度i十2 4 6 H ID 12 14 16 IH2O22 24时间巾豐縣QOM菇第馆%(1)甲图所示实验中对光照强度的控制可通过调节灯泡的亮度来实现,也可通过调节来实现,装置中热屏障的作用是乙图中代表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的点是此时叶肉细胞

18、内的代谢状况应为下列中的 c乙图中FG段相比EF段CO2浓度下降趋缓的原因是工0,gCQyTJo.-广A- 6推测此时段叶肉细胞内光反应速率应变”),原因是(4)为提高光合效率农民采用玻璃温室栽培蔬菜,最好采用 璃(填“无色” “红色”或“蓝色”),若遇到阴雨天气,室内常需补光,贝愎好选用填“白炽”“红色与蓝紫色”或“绿色”)灯泡用以室内照光答卷采样错因分析e护也帝松兴悴凉班*器勺丄i押砸厮涯抚?SJB世U.I4IH4 A:理1.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用层析液将绿叶中的色素 分离。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高,在滤纸条上随层析液扩 散得越快。2 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溥膜上,包括叶绿素

19、和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主要吸收波长较短的蓝紫光和波长较长 的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3. 暗反应过程是在叶绿体基质内,在多种酶催化下完成的, 包括CO2 的固定和C3的-还原等过程。4. 生物体中的能量转化:光能一电能一 ATP中的活跃化学能一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亡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被组织 细胞利用)。随堂真题&预测1. (2017海南卷,10)将叶绿体悬浮液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氧气放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离体叶绿体在自然光下能将水分解产生氧气B. 若将叶绿体置于红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C. 若将叶绿体置于蓝紫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D. 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

20、需要 ATP提供能量解析 叶绿体中含有的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蓝紫光,用来进行光反应;一方面光解水产生02、H,另一方面促使 ADP、Pi合成ATP。答案 A2. (2016四川卷,5)三倍体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无籽,备受人们青睐。下图是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Pn,以CO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 化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9: 11-孕”EEJUJm誓圏也宰更A .与11: 00时相比,13: 00时叶绿体中合成C3的速率相对较咼B. 14: 00后叶片的Pn下降,导致植株积累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C. 17: 00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导致叶片暗反应速率远高于光反应速率

21、D. 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 CO2浓度和光照强度解析 与11: 00相比,13: 00时Ci低,CO2固定减弱,C3合成速率相对较低,A错误;14: 00后Pn下降,有机物的合成速率下降,但有机物仍有积累,B错误;17: 00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是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的原故,光反应与暗 反应相互制约,不会形成速率差别很大,C错误;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第一次是气孔关闭,CO2浓度下降引起,第二次是光照强度减弱引起光反应速率降低导致的,D正确答案 D3. (2017天津卷,6)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下图显示两者在

22、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叙述错误的是()A 光照强度低于B.光照强度高于C.光照强度低于D.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解析 由于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较少,由图可知,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合作用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 A正确;突变型水稻中固定 CO2酶的 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当光照强度高于 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 B正确;光照强度低于P时,光照强度没有达到光饱和点,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 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C正确

23、;对于突变型个体而言,P点光强未达到光 饱和点,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CO2浓度、光照强度,D错误答案 D4. (2019高考预测)某植物上有白斑和绿色两种叶片,在该植物上选取不同的叶 片测定其生理过程,如图1,甲、乙中的叶片生长状况相同,丙、丁叶片生长状 况相同,丙进行遮光处理,给丁提供一定浓度的 14CO2,回答下列相关问题:叶了-绿色部牛2 I(LIMhM.SiCO. Dk乞。L严5 Ju 15 2d图2(1)要利用该植物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选择图1中如填甲”或“丁”)装置中的叶片比较合适,一般常用的提取色素的试剂是(2) 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

24、对甲、乙两装置中的叶片进行实验,用碘蒸汽处理叶 片,结果只有乙装置内叶片上编号的部位变成蓝色,此实验说明14(3) 图2是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改变通入的CO2浓度测定的叶片中葡萄糖、C5和C3三种化合物的变化情况的实验结果。 图2中曲线a、b、c分别表示勺含量变化。 若在1% CO2浓度条件下,某一时刻突然增加光照,则短时间内曲线 b表示的物质在细胞中的变化情况是 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图2中在05分钟内,曲线a、b中的14C量保持不变,形成两曲线平行的原因是0解析(1)提取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应选择四种色素都含有且色素含量比较高的 叶片,因此应选择丁装置中的叶片,一般选用无水乙醇来提取绿叶

25、中的色素。(2) 甲装置中有NaOH溶液,因此该装置中的 CO2被NaOH溶液吸收,植物不能进 行光合作用,而乙装置中,编号的部位为叶子白色部分,该部位无叶绿体,编号的部位为叶子绿色部分,该部位有叶绿体,且不对乙装置进行遮光处理,而 在编号的部位能检测到光合作用的产物 一一淀粉,故该实验说明叶片进行光合 作用时需要CO2,叶肉细胞中需含有叶绿体。 由图可知,在适宜的光照条 件下,CO2浓度先降低后升高,由于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暗反应固定二氧化碳的 速率降低,所以C3的含量会下降,而C5消耗量降低,故C5的含量会升高;由 于光合作用一直进行,故其葡萄糖含量应一直增加,则曲线a表示的是C3的含量变化

26、,曲线b表示的是C5的含量变化,曲线c表示的是葡萄糖的含量变化。 突然增加光照强度,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的量增加,C3的还原速率增加, C5的再生增多,而 CO2固定过程中C5消耗速率不变,则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 C5的含量上升。由图2中可看出,在05分钟内,曲线a、b中的14c量保持 不变,形成两曲线平行的原因是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速率保持动态平衡。答案(1) 丁无水乙醇(2)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CO2,叶肉细胞中需含有叶绿体(合理即可)C3、C5、葡萄糖 增加 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多, C3还原速率增加,C5再生增多,而CO2固定过程中C5消耗速率不变(合理即可) 光

27、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速率保持动态平衡教师独具1. (2014全国卷I, 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02的产生停止B. C02的固定加快C. ATP/ADP比值下降D. NADPH/NADP +比值下降解析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说明绿藻可以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用黑布遮光后,改变了绿藻光合作用的条件,此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停止,光反 应的产物02、ATP和H(即NADPH)停止产生,所以A、C、D所叙述现象会发 生;光照停止,暗反应中 C3还原受影响,C5减少,C02的固定减慢,B所叙述 现象不会发

28、生。答案 B2. (2015海南卷,9)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 (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植物甲十怔物乙0 1525354555叶片温度A 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B. 叶温在3650 C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C. 叶温为25 C时,植物甲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D. 叶温为35 C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 0 解析 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来自太阳能, A正确;由题图可知: 叶温在3650 C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始终比植物乙的高, B正确;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总光合

29、速率 一呼吸速率二净光合速率,叶温为 25 C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小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所以C正确;同理,叶温为35 C时,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相同,但不为 0,D错误。答案 D3. (2015海南卷,24)将一株生长正常的某种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从照光开始,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直至为0,之后保持不变。在上述整个时间段内,玻璃容器内CO2浓度表现出的变化趋势是()A 降低至一定水平时再升高B. 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不变C. 持续保持相对稳定状态D. 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解析 由题意可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其中净光合速率不断下降,说明密闭容

30、 器中CO2的浓度逐渐下降,之后净光合速率降至为 0且保持不变,说明CO2的 浓度保持在一定水平不变。答案 B4. (2015重庆卷,4)将如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0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胞外CQ浓度冠内度、胞內5浓度J胞外Q浓度注:适宜条件下悬浮培养的水稻叶肉细胞示意图A .黑暗条件下,增大、减小B. 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增大C. 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保持不变D. 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减小、增大解析光补偿点是指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当光强低于光补偿 点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细胞吸收 02,释放CO2,

31、故增大、减小,B 错误。答案 B5. (2014海南卷,6)下列关于生长在同一植株上绿色叶片和黄绿色叶片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两种叶片都能吸收蓝紫光B. 两种叶片均含有类胡萝卜素C. 两种叶片的叶绿体中都含有叶绿素 aD 黄绿色叶片在光反应中不会产生 ATP解析叶片变黄的原因是叶绿素分解,显现出类胡萝卜素的颜色。两种叶片都能 吸收蓝紫光,A正确;生长在同一植株上绿色叶片和黄色叶片,都含有类胡萝卜 素,B正确;两种叶片的叶绿体中都含有叶绿素,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C正确;黄绿叶片的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在光反应中也会产生 ATP,D错误。答案 D6. (2017黑龙江哈尔滨模拟

32、)在深海中火山口周围的热泉的海水温度超过 300 C, 其中的硫细菌通过氧化硫获取能量来还原 CO2,制造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A .硫细菌合成有机物的方式为化能合成作用B. 能进行该过程的生物还有硝化细菌和蓝藻C. 在该环境下的生物所需的能量来自化学能D. 该环境中生物体内的酶具有耐高温的特点解析 硫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根据化能合成作用的定义可知,硫细菌通过氧化硫 获取能量来还原CO2,制造有机物的方式为化能合成作用,A正确;蓝藻细胞中 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 B错误;根据“硫细菌通 过氧化硫获取能量来还原 CO2,制造有机物”可推测,在该环境下的生物所需

33、的 能量来自化学能,C正确;由“热泉的海水温度超过300 C”可知,该环境中生 物体内的酶具有耐高温的特点,D正确。答案 B课后分层训练(时间:30分钟 满分:100分)基务基将媒速康 600齐燧做1. (2017吉林实验中学二模,22)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德国科学家梅耶根 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曾提出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量转化的假说。能证 明这一假说的实验是()A 英格豪斯证明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改变空气成分B. 恩格尔曼证明光合作用的有效光是红光和蓝紫光C. 萨克斯证明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D. 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解析英格豪斯在实验中证明了植物在光

34、照条件下可以改变空气成分,即氧气和二氧化碳,但是这两种气体中未涉及能量的转换,A错误;恩格尔曼证明光合作 用的有效光是红光和蓝紫光,但未能证明该光能是否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量,B错误;萨克斯的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的光能转化成了有机物(淀粉)中稳定的化学能,C正确;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只是证明了氧气的来源,而未涉及 能量的转换,D错误。答案 C2. (2017 山东济南期中,13)下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物质转换用实 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图中 ag为物质,为反应过程),下列判 断错误的是()A 绿色植物能利用a物质将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 c中B. e中不储存化学能,

35、所以e只能充当还原剂C 图中表示水分的吸收,表示水的光解D. 在g物质供应充足时,突然停止光照,C3的含量将会上升解析a为光合色素,能吸收、传递、转换光能到 ATP中,A正确;e为水光解 生成的NADPH,也含有活跃的化学能,参加暗反应 C3的还原,B错误;图中 表示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表示水的光解生成 NADPH和氧气,C正确;g 为二氧化碳,供应充足时,突然停止光照,生成 NADPH和ATP量下降,C3的 还原下降,C3的含量上升,D正确。答案 B3. (2017吉林二模)为研究光反应中ATP产生的原理,有科学家进行如下实验: 将叶绿体类囊体置于pH为4的琥珀酸溶液后,琥珀酸进入类囊体腔,腔内的pH 下降为4;然后把悬浮液的pH迅速上升为8,此时类囊体内pH为4,类囊体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