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二次手术_第1页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二次手术_第2页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二次手术_第3页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二次手术_第4页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二次手术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二次手术(作者:单位:邮编:)【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二次手术甲状腺癌首次诊治时常因误诊,而致首次手术不当,多需二期颈 清扫术。我院对8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行二期颈清扫术,占同期甲状 癌根治术的39.8 % (86/216),现统计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75例。年龄13-64岁,两次手术 时间隔15天24例;15-30天24例;1-3个月5例;6-12个月29例; 1年4例。病理类型:全组病例均为乳头状腺癌;合并甲状腺良性病共13例,其中桥本氏病6例、甲亢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以 Stata7.0做X2检验

2、和生存分析。1.2 手术方式1.2.1 第一次手术方式:甲状腺肿块切除74例,甲状腺次全切除6例;患侧腺叶切除6例。1.2.2 二期手术方式:经典颈清扫术44 例;功能性清扫术42 例; 颈部复发肿物摘除术4例(颈淋巴结清扫术后3例、甲状腺肿物切除 术后1例)。术后服用甲状腺素片。1.3 随诊与统计216例中失随15例,失随者按死亡计算。生存 率按直接法计算。组间对比作X2检验。2结果二期手术后病理检查:癌组织残留16例(18 . 6%);颈淋巴结转 移46例(53.5 %)。5年生存率89.39 % (59 /66),与一期颈清扫术5 年生存 率(96.73 %, 89/ 92)比较无显 著

3、性 差异(X2=0 . 4973, P=0.062) , 10年生存率88.23 % (15 /17),与一期颈清扫术 10年生 存率(93 %,35/ 38)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 . 2123,P=0. 645),经 典与功能性清扫术后的5年生存率比较亦无显著差异(X2=0. 0993, P=0.753)。二期术后复发4例,其中一例术后1年半术侧淋巴结除复发并对 侧转移行患侧淋巴结摘除加对侧改良式颈清扫术,术后甲减以甲状腺素片维持甲状腺功能。其余三例均为术侧淋巴结复发,时间分别为3年4个月、4年和8年,在物理学检查、B超或CT检查无其他淋巴结 肿大或对侧转移后行淋巴结摘除术,术后未再复

4、发。术后并发症:颈 淋巴漏2例、喉返神经损伤3例,未有低钙抽搐。3 讨论3.1甲状腺癌的误诊与首次手术甲状腺癌术前确诊较困难,尤其是单发甲状腺结节往往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由于对甲状腺癌的首次诊断不当,往往造成第一次手术方式的选择错误。本组按良性甲状腺肿瘤行甲状腺肿物切除术86. 5% (74/86),为二期手术的最主要原 因。虽然本组资料提示甲状腺癌行一期颈清扫术和二期颈清扫术的效果相当,但二期手术毕竟增加了手术创伤和病人的经济负担,因此, 减少甲状腺癌的误诊,降低二期手术率仍是临床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 题,甲状腺癌的误诊的原因除其无典型临床表现,缺乏必要的检查设备以及经验外,该病的认识不足也是

5、其中之一,通常认为多发甲状腺 结节少有恶性病变,其实多发结节也可能有恶变;甲状腺囊腺瘤或甲 亢中也可能合并甲状腺癌;本组资料也说明甲状腺良性病变合并恶性 病变的并非少见。另外,病理冰冻切片或细针穿刺细胞诊断对分化好 的甲状腺滤泡癌的诊断亦存在一定的困难。随着影像学和细针穿刺细胞诊断技术的进步,甲状腺癌术前的确诊率也在不断的提高。本组同期的甲状腺癌216例,其中术前B超检 查诊为甲状腺癌12例,全部与术后病理诊断相符合;术前细针穿刺 12例,与病理诊断相符11例;而192例未行此两项检查的甲状腺结 节中,只有23例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和术后诊断相符,差异非常显 著(X2=89. 746,P0. 0

6、01)。因此,应将影像学或细针穿刺列为甲状 腺结节术前和甲状腺癌术后随访的常规检查项目;有条件的情况下, 应将术中的冰冻病理检查也要列为常规; 对冰冻病理仍不能确定性质 的可加行同侧甲状腺周围淋巴结检查;对性质不明的甲状腺实性结节 应行患侧叶加峡叶切除,怀疑有淋巴结转移时,同期行同侧颈静脉内 侧淋巴结清扫;不行单纯甲状腺肿物切除或淋巴结节摘除术。3.2 关于二次手术文献报道二次手术的残癌率为42% -65 %。国内许坚等报道残癌率为57.1 %,邵冰峰报道为22.7 %,本组甲状腺 残癌率为18.6 %,颈部淋巴结残癌率为53.5 %。说明第二次手术的 必要性。有人认为如不手术,会造成半数以上

7、的病人复发。本组第一、 二次手术间隔超过一年的4例中有I例颈部复发性肿块复诊时已发现 肺部转移;而间隔少于3个月者只有1例发现颈部复发性肿块。两组 的淋巴结转移率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因此,第二次手术 不宜拖延过久,以不超过3个月为好。二次手术的方式:行颈淋巴结清扫术,这已为多数人所接受; 而对NO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则存有争论,主张对侵出包膜的NO甲状 腺癌做选择性颈清扫,其理由是:淋巴结转移癌是甲状腺乳头状腺 癌的致死因素之一;甲状腺乳头状癌较多发生淋巴结转移; 预防 性颈清扫术后标本证实,临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病理检查已有46% -71 . 2%发生颈淋巴结转移;预防性颈清

8、扫术相对容易,且损伤较 小;殷玉林等则不主张对 NO甲状腺乳头状癌做选择性颈清扫,而主 张随访观察,待颈部出现淋巴结再做治疗性颈清扫, 其理由根据乳 头状癌淋巴回流的特点,在处理原发肿瘤时做气管食管沟淋巴清扫及 切除纵隔前淋巴结,可阻断其向颈侧转移;颈部出现转移淋巴结时 行颈清扫术的5、10年生存率与预防性颈清扫术相比,无显著差异; 预防性颈清扫术仍会对病人造成一定的损伤。赵月姣等主张对NO腺内包膜内型的甲状腺癌随诊观察,发现颈淋巴结转移时做颈清扫 术;腺外型NO主张同期清扫,但对偏远地区医疗条件较差难以定期 复诊病,无论何型均行功能性颈清扫术。Arditoy主张对肿瘤不超过 1cm并已行甲状

9、腺叶切除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如无颈淋巴结转移证 据不做颈清扫术。本组资料多数病例首次手术多为单纯的甲状腺肿物 切除,术后有较高的残癌率,因此,我们主张二次手术的方应视病人 具体情况而定,如第一次手术仅为肿瘤切除,无论是包膜内或外型腺 癌都应行二期的选择性颈清扫术;对 NO包膜内型腺癌,如第一次手 术为腺叶切除,则不必急于行二期清扫术,应严密随诊观察,待颈部 出现转移病灶时,再行二期的颈淋巴结清扫术。定期的颈部多普勒超 声或CT检查对早期发现颈部转移病灶是一项安全有效和可行的选择3.3 颈淋巴结清扫术式选择经典的颈清扫虽具有手术彻底、切除 范围广、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但也存在创伤大、术后容貌毁损严

10、重 等缺点。功能型颈清扫保留了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畐U神经,且治疗效果不亚于经典型颈清扫,近年来作此术式者逐渐增多,可作为二 期颈清扫术的首选。如甲状腺癌已侵及颈带肌及周围组织、 颈淋巴结 转移成团、肿大淋巴结与周围组织有粘粘连等情况, 仍应作经典型颈 清扫,以达到彻底切除病灶的目的。3.4 颈清扫手术的注意点切口选择应使术野暴露良好,便于清除 颈部各区淋巴结兼顾功能和外观;应注意保护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 由于首次手术后组织粘连水肿、解剖变异,给操作带来一定困难,再 次手术最好在首次手术2-3w进行为宜,必要时术中先解剖喉返神经; 因甲状腺下血管多在首次手术中被结扎切断, 喉返神经失去解剖参照 物,加之组织粘连水肿、解剖变异,给操作带来一定困难,但认真解 剖仍可有较好的解剖层次,在甲状腺包膜下切除残余甲状腺组织可较 好地保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不受损伤;改良式颈清术应注意清扫乳 突端胸锁乳突肌深面淋巴结,本组4例二期术后复发均为该处淋巴结 复发。参考文献:1李正江,唐平章.甲状腺肿瘤的诊治进展J.中国临床医 生,20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