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点考点1 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例1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DH=-57.3 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DH=2(-57.3)kJ mol-1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为CO(g)+1/2O2(g)=CO2(g)DH=-283.0 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B 【解析】 本题考查热化学有关概念等,中等难度。中和热是指稀强酸与稀强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
2、O时放出的热量,故A项错;燃烧热是指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故B项正确;加热是反应条件,与反应是否为吸热反应无关;甲烷的燃烧热是指1 mol 甲烷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考点考点2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1装置图如下:2注意事项(1)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及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防止热量的散失。(2)为保证酸、碱完全中和,常采用其中一种稍稍过量。(3)实验中若使用弱酸或弱碱,因中和过程中电离吸热,会使测得数值偏低;若使用浓硫酸,因溶于水时放热,会使测得数值偏高;碱若使用氢氧化钠固体,因溶于水时放热,会使测得数值偏高。3中和热测定的实验步骤(1)组装量
3、热器:保温隔热效果一定要好。小烧杯口要与大烧杯口相平,以减少热量损失。烧杯间要填加隔热材料,提高保温隔热效果。(2)量取一定量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定并记录盐酸温度。温度计上的酸要用蒸馏水冲洗干净,且冲洗液要转移到小烧杯中。盐酸浓度宜小不宜大。(3)量取定量氢氧化钠溶液,测定并记录氢氧化钠溶液温度。碱液要稍过量,以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碱液浓度宜小不宜大。(4)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搅拌,充分反应后,测定并记录混合液的最高温度。氢氧化钠溶液要一次性快速倒入小烧杯中,且不能洒在外面。要用环形玻璃棒轻轻搅动溶液,使酸碱充分反应。实验操作时动作要快,尽量减少热量散失。重复实验两次。(5)计算。例例
4、2 某实验小组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步骤如下:准备反应装置。配制100 mL 0.50 mol/L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18 g/mL的浓盐酸_mL。用一个50 mL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录。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用另一个50 mL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录。4.2 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_。根
5、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请回答下列问题:(1)就步骤进行计算,并补充步骤。计录实验过程中的最高温度,重复操作23次(2)近似认为50 mL 0.50 mol/L盐酸和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的密度都是1 g/mL,且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为4.18 J/(g),起始平均温度为24 ,反应后平均最高温度为27 ,则中和热DH=_。(3)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如下操作,对实验放出的热量的影响为(填“偏高”、“偏低”、“无影响”)。a第步量取浓盐酸时俯视量筒刻度线()b第步未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温度计上的盐酸,而直接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c第步用少量蒸馏水清洗量
6、筒并注入小烧杯()d用环形铜质搅拌棒替代环形玻璃搅拌棒()e用50 mL 0.50 mol/L醋酸溶液替换50mL 0.50 mol/L盐酸()50.16 kJ/mol 偏低偏高偏低偏低偏低 【解析】 溶液配制依据溶液物质的量不变,用 4.2 mL。计算中和热,可先利用Q=cmDt,再用中和热= 计算。 VHCl= 比较反应热大小时,反应热所带“+”“-”均具有数学意义,参与大小比较。对于中和热、燃烧热,由于它们的反应热是确定的,所描述中不带“-”,但是其焓变正为负值。不要忽略弱电解质的电离、水解吸热,浓硫酸的稀释、氢氧化钠固体的溶解放热等都对反应热有影响。1.(2011江苏卷江苏卷)化学与人
7、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化技术;田间焚烧秸秆;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A B C DB 【解析】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要求。化石燃料的开采使用是导致酸雨和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不利于保护环境;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降低农药残留,有利于保护环境; 【解析】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要求。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化技术,减小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田间焚烧秸秆,浪费能源并导致空气污染;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8、。2.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DH=-12.1 kJmol-1;HCl(aq)与NaOH(aq)反应的DH=-55.6 kJmol-1,则HCN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的DH等于( ) A-67.7 kJmol-1 B-43.5 kJmol-1 C+43.5 kJmol-1 D+67.7 kJmol-1C 【解析】 本题以酸碱中和反应为知识载体,主要考查有关反应热的知识。弱酸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由题意可知HCN(aq)+OH-(aq)=H2O(l)+CN-(aq) DH=-12.1 kJmol-1;H+(aq)+OH-(aq)=H2O(l)DH=-55.6 kJmol-1。 对
9、比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比反应放热少的原因是HCN是弱酸,电离过程吸热。1 mol HCN比1 mol HCl与NaOH反应时少放出43.5 kJ的热量,故HCN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的DH等于+43.5 kJmol-1,所以选C。3. 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 CuSO4(s)+5H2O(l)DH=+Q1 kJ/mol室温下,若将1 mol无水硫酸铜溶解为溶液时放热Q2 kJ,则Q1与Q2的关系为( ) AQ1Q2 BQ1=Q2 CQ1Q2 D无法比较A4. 已知:NH3H2O(aq)与H2SO4(aq)反应生成1 mol正盐的DH=-2
10、4.2 kJmol-1;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DH=-57.3 kJmol-1。则NH3H2O在水溶液中电离的DH等于( )A-69.4 kJmol-1 B-45.2 kJmol-1C+69.4 kJmol-1 D+45.2 kJmol-1D【解析】 根据题意先写出热化学离子方程式:5.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DH=-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B.由C(石墨)=C(金刚石)DH=+1.90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
11、墨稳定C.相同温度下,pH=5的NH4Cl溶液、pH=4的稀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H+):c(CH3COO-)A6. 下列过程都与热量变化有关,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表示CO(g)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O2(g)=CO2(g)DH=-283.0 kJ/molB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则表示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DH=-57.3 kJ/molC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足够的热量才能使反应发生D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增大、pH减小B 22442 HaqSOaqBaaqOHaqBaSOsH O l57.3 kJ / molHD 稀硫酸与稀氢氧化【解析】钡溶液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 程式应为:。7. 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 化合物燃烧热/kJmol -1化合物燃烧热/kJmol -1甲烷8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波工程学院《古典油画技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复旦大学《证券投资技术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大学《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师范大学《JavaScrpt应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与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曲靖师范学院《证券投资技术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电路与电子技术B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美术学院《建筑类专业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太阳能及其利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电信职业学院《企业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DBJ50-T-271-2017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检测监测技术标准
- (高清版)TDT 1090-2023 国土空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指南
- 全新养猪代养协议范本
- 冀教版(冀人版)二年级下册小学美术全册教案
- DZ∕T 0207-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硅质原料类(正式版)
- 数字贸易学 课件 第1-3章 导论、数字贸易的产生与发展;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
- 《飞向太空的航程》基础字词梳理
- 追觅入职测评题库
- 宁德时代入职测评试题答案
- 人教版PEP六年级英语下册课件unit1
-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