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组织与结构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织物组织与结构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织物组织与结构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织物组织与结构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织物组织与结构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联合组织1. 条格组织 (1)构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并列配置(左右、上下)或成格型间跳或纵横条联合。 条格组织外观效应形成原理:由于组织不同,织物表面对光线的反射不同,从而使织物表面呈现清晰的条格效应。因此,为使效应明显,关键在于两种组织配置得当。 (2)条格组织分类:条纹组织(纵条纹和横条纹)、格组织(方格组织和格子组织) (3)设计要点 基础组织选择恰当(经面纬面、平纹斜纹、缎纹并列等) 两条纹的分界处界限分明: 分界处两经纱经纬组织点配置一般采用“底片翻转法” 在两条纹间添加一根另一组织或另一颜色的纱线,但不可因此而增加综页数。如:2/2 与5/2经缎并列,加一根2/2经重平组

2、织的纱线 各条子经纱的织缩率尽量接近 交错次数和纱线粗细不能相差太大,否则会给织造造成困难(这时需采用双轴制织)。为了省去采用两轴的麻烦,一般有下列办法:1、调整经纱密度( 即组织紧的穿入数小,组织松的穿入数大) 如 平纹 + 缎纹 2入 4入 2、变化织前准备工序中经纱张力 (即组织松的 张力大 组织紧的 张力小)2、方格组织 (Square Weave) 织物外观呈现方格效应,选用经面或纬面组织为基础组织,沿着经向和纬向间隔配置而获得格形,所表现方格大小可相等,也可不等。构成:利用经面和纬面两种组织沿经向和纬向成格形间跳配置而成特点:处于对角位置的两部分配置相同的组织设计要求: 经纱交织次

3、数不宜相差太大; 界限分明:相邻两格子交换处的组织点相反; 组织连续:沿对角线排列的方格组织其起始 点相同,保持组织连续,花纹清晰。组织图绘作: 填绘组织,采用底片翻转法,首先画出基础组织,然后分别以经向和纬向为轴进行翻转而成。 组织起始点的选择 ?3、 格子组织(check weave)构成:由纵条纹组织和横条纹组织联合 组织安排:地组织(即大面积出现的组织)尽量选择简单组织,如平纹 纵条组织使用较多的是四枚经面破斜纹或六枚经面破斜纹、五枚经面缎纹 横条组织与纵条相对应的纬面组织设计要点 纵条盖横条,即纵条是连续的 纵、横交错的地方用重纬缎。 因为在横条交错的地方纬密大于别处,故经浮长相应缩

4、短,使纵条在外观上出现断痕,使用重纬缎后可使经浮长增加,接近于其他地方的浮长。另外,交错处的紧度较大(Pj、Pw大),采用重纬可使紧度减小。上机 用综:考虑地组织与横条组织的配合及纵条组织所需的综页数如:五枚缎纹与平纹组织需10页(地、横的最小公倍数)+5(纵条)=15穿筘:纵条宽度在1cm以上时,为使条子明显些,经纱密度要增加,采用花穿。(在1cm以下,由于地组织紧,条组织松,自然可突出条子)卷取:在卷取时,地组织与横条纹组织的卷取不同(因Pw不同)在横条织完,接织地组织时,应停卷,因横条密度大,紧度大,采用停卷以免出现稀弄。 4、绉组织(crepe weave)使织物表面起绉的方法一般有三

5、:化学法 用化学方法对织物进行后整理,如丝织物的酸缩处理工艺法 即在工艺上采取特殊的措施,如泡泡纱、双绉(纬强捻)、乔其纱、在经纬纱中加弹力纱(如纬41) 组织法 即利用经纬纱交织的方法特征 利用经纬度纱不等浮长的交错排列,使织物表面形成分散且规律不明显的细小颗粒花纹,织物表面微呈凹凸起绉,好似在平坦地面上的泥沙而略呈起伏,其手感柔软、厚实有弹性而光泽暗淡柔和,故又称之为泥地组织。 形成原理: 织物结构上的松紧差异 设计要点(1)不同长度的经、纬浮点沿各个方向均匀配置,切忌使织物表面呈现出明显的纵、横、斜向纹路或其他规律出现。 (2)在一个组织循环内,各根经纱与纬纱的交织次数应尽量接近,相差不

6、要过大,以使每根经纱的缩率趋于均匀。 (3)经纬浮长不宜过长(织物上一般不超过2mm,有特殊要求的除外),因为太长的浮线会破坏织物表面均匀细微的颗粒状外观。不应有大群相同的组织点(经或纬)集聚在一起,以免影响起绉与光泽的效果。绉组织的构作方法1. 增点法 以原组织或变化组织为基础,按另一组织的规律增加组织点构成绉组织。 2. 以一种组织纱线移绘到另一种组织纱线间 将一种组织的经(或纬)纱,按一定的比例(11、12),移绘到另一种组织的经(或纬)纱线间。3. 调整同一种组织的纱线次序构成绉组织 用这种方法绘作绉组织时,一般是以变化组织为基础组织,然后变更基础组织的经(纬)纱排列次序而成。 4.

7、旋转法 选用一个组织为基础,使其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组合构成绉组织。 省综设计法 省综设计法设计方法及步骤:(1)确定采用的综片数,一般综片数为48片;(2)确定组织循环图的范围(如6040);(3)确定每次提升的综页数;(4)确定每片综的提升规律(即画出纹板图)每根经纱上连续经(或纬)组织点不要太多(2)。每根经纱的交织次数应尽量一致。每根经纱上的经组织点数与纬组织点数尽量相等(5)画穿综图和组织图。首先把经纱循环数分成若干组,每一组的经纱数等于综片数,按不同排列顺序穿综。注意:每根纬纱上连续的纬(或经)组织点数不要过多,一般3,同一页综必须最少间隔3根经纱。5、 透孔组织(Mock Len

8、o Weave) 构成:由平纹组织与重平组织联合构成。表面特点:在织物表面具有均匀分布的小孔。形成原理 在一个组织循环内,有组织的松紧差异;2.有切线存在,使切线两边的纱线不易靠拢 ;3.有长浮线的集束作用。设计和织造透孔织物的注意点1 浮长线选择合适;2织物密度不宜太大;3穿筘时应将成束的经纱穿入同一筘齿,纬向可采用间歇卷取的方法;4穿综可采用间断穿法。绘作简单的透孔组织1、确定其组织循环纱线数。2、在意匠纸上画出组织图的范围。3、在组织图的左下填绘基础组织 4、按照底片翻转的关系画出其余的组织点。6、蜂巢组织(Honeycomb Weave) 织物表面具有规则的四方形凹凸花纹,形如蜂巢,故

9、称蜂巢组织。织物手感松软、丰厚,缩水率较大。它常用于衣料、披巾、茶巾等。 构成及织物表面特点 在纬面菱形斜纹组织的上下(或左右)两处逐渐填绘经组织点并与原来的菱形斜纹之间空一个组织点而成。形成蜂巢外观的原因在蜂巢组织的一个组织循环内,有紧组织和松组织,且二者逐渐过渡相间配置。浮线短的组织(平纹)处织物薄,形成织物的凹洼部分(呈凹的方向看它周围的浮长线是浮在织物的一面就被带向哪一面),浮线长的松组织处织物厚,形成四周高的部分。设计要点:保证中间组织紧,边部组织松,在两两相对的部分中,一组经组织点占优势,另一组纬组织点占优势。蜂巢组织的常用构作方法以单一经浮点构成菱形斜纹为基础,把整个组织分成四个

10、部分,在上下或左右两部分的三角形内,填绘经组织点,并与原来的菱形斜纹线之间空一个组织点而成。 变化蜂巢组织斜纹线顶点错开格 这种蜂巢组织有长方形的蜂巢外观 顶点隔开 增加斜纹线根数 7、 凸条组织(Cord Weave)织物外观呈现纵向、横向或斜向的灯芯条,而反面呈纬浮线或经浮线的效应。构成及织物表面特点由浮长线较长的重平组织和另一种起固结浮长线作用的简单组织联合而成。 (即在经或纬重平组织正面的长浮线上构作“加固组织”而构成)凸条形成的原因在凸条组织内,由于每根经纱或纬纱的一部分交织成固结组织,成为较紧的结构呈现在织物的表面,而另一部分沉在织物的反面成为长浮线而没被固结,这样在一根纱上一处紧

11、,另一处松,紧处必然向松处扩展,从而使在反面的浮长线呈绷紧状态,尤其是在织物下机后,因不受外界张力的拉伸,沉在织物反面的长浮线产生收缩(缩短)大于固结组织部分的收缩,致使长浮线以内的正面紧密的固结组织凸起;又在浮长线与固结组织的交接处,组织点有交错,织物在该处显薄而凹下,这样一凸一凹便形成了明显的凸条。设计方法:选择基础组织、固结组织。 Rj基础组织循环经纱数 RwRw基础组织固结组织的组织循环纬纱数8、网目组织(Spider Weave or Linear Zigzag Weave)织物表面具有扭曲网络状外观,又称蛛网组织构成及织物表面特点:由简单地组织(如平纹、三枚斜纹等)与浮在地布上的曲

12、折经纬浮长线构成。网目纱:呈曲折网络状的纱线 牵引纱:在网目纱曲折转向处起牵引作用的纱网目组织 经网目由经纱曲折而成 纬网目由纬纱曲折而成网目效应的形成原理 第一、七根纬纱在织物表面存在纬浮长线,对第 4、第10两根经纱有拉拢作用,这两根纬纱叫做牵引纬;而被拉拢的两根经纱叫做网目经。 若网目纱是经(纬)纱,则牵引纱必定为纬(经)纱。简单网目组织的构作方法 在平纹组织中,选取适当位置的纱线改为网目、牵引纱 1确定组织循环大小。2在组织循环内先作平纹组织。3确定网目经与牵引纬的位置。4在网目经上增加经组织点,形成网目经上的经浮长线;同时,在牵引纬上去掉部分经组织点,形成纬浮长线。选择时应使网目纱与

13、邻纱在牵引纬处有切点。对单起平纹若选偶数序号的经纱为网目经,则应选奇数序号的纬纱为牵引纬;对双起平纹相反,即若选偶(奇)数序号的经纱为网目经,则应选偶(奇)数序号的纬纱为牵引纬。例:绘作以平纹为基础,Rj = 12 Rw = 16 的网目组织增强网目效应的措施 网目纱和牵引纱采用与地组织纱颜色对比较大的纱线,使网目清晰明显网目纱比地组织纱粗,使其网目立体感增强增加牵引点左右或上下(纬网目)组织松紧差异的程度, 牵引纱上下去掉些经组织点(见例图)增加牵引纱(见例图)对于经网目,增加网目经纱部位的每筘穿入数,并将网目经纱夹在两边相邻地经纱中间穿入同一筘齿,以利网目经纱的抬起和移动,穿入数大于5效果

14、更好。网目组织一般采用单轴织造,网目经交织数少,张力松,正好容易被拉动曲折,但交织次数相差太大,上机时要采取一定措施。可在被拉拢经(纬)纱的牵引纬(经)取消部分经、纬纱的交织点。网目组织设计要点制织网目组织时,两网目经纬纱间至少要间隔5根地部纱线。 穿筘时要将网目经纱夹在地经之间穿入同一筘齿。 网目组织常与其他组织联合用于织制服装及装饰用织物。9、 小提花组织设计要点1花、地组织配合时,花、地交接要清楚,使得花纹清晰不变形;2起花部分的浮长线不要太长,一般经纱浮长不超过35个组织点;3起花部分的经纱与平纹的交织次数不要相差太大,一般经纱平均浮长应控制在11.3,以保证用单轴织造;4 每次开口提

15、综数尽可能均匀,因此花型配置应相对均匀分散;5 因起花部分只起点缀的作用,所以织物的密度一般可与平纹组织相同,采用平筘穿法。10、色纱与组织的配合所谓色纱与组织的配合,即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经纱和纬纱与各种织物组织相配合,使织物表面产生各种变化;(1) 连续一种颜色的纱线根数大于组织循环纱线数或当经纬纱中有一种呈一色时,则以色纱为主,而组织不起主导作用,只起衬托作用,织物表面形成条子或格子。(2) 当经纬异色时,在织物表面呈现由组织形成的织纹,色纱只起衬托作用,使织纹更明显,而且有闪光效应。(3) 当连续排列的一种颜色纱线根数小于或等于组织循环纱线数时,显示的效应由色纱和组织联合作用,形成由

16、不同颜色构成的花纹配色花纹(配色模纹)配色模纹形成原理由于色经色纬相交织时互相有覆盖作用,当织物正面呈现经浮点时,织物表面即呈现该经纱的颜色;当织物某一部分呈现纬浮点时,织物表面则呈现该种色纬的颜色。 注意配色花纹的经(纬)纱循环数是组织图组织循环数与色纱循环数的最小公倍数;色经(纬)循环色经(纬)排列顺序重复一次所需经(纬)纱数;在配色花纹图上小方格中的符号,只表示某种色经(纬)浮点所显现的效应,而不是经纬组织点第五章 复杂组织在构成织物的经、纬纱中,至少有一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的纱线组成。表组织从织物正面看,表经与表纬纱交织的组织里组织从织物正面看,里经与里纬纱交织的组织里反组织从织物

17、反面看到的是里组织的反面组织,这个组织就是里反组织(或反面组织)形态特征:形成空间结构,如二重、双层组织 形成毛圈、毛绒,如毛巾、长毛绒、平绒经纱相互交叉扭绞,如纱罗特点:增重、增厚,提高织物牢度和保暖性。如毛毯用纬二重(经纱用棉纱,纬纱用毛纱)使织物正反两面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花纹或局部起花纹,如织锦缎、软缎使织物表面具有特殊的结构形态,如表面起毛、起毛圈、稳定的孔眼等。适应某些特殊的使用要求,如人造血管、水管、滤尘布等复杂组织的上机对于经纱是两个系统以上的织物,由于经纱的号数、种类、张力有可能不同,故一般要采用双轴及双轴以上的多轴织造。对于纬纱是两个系统及以上的织物,一般要采用多梭箱织机织造。

18、纱罗组织织物需特殊的绞综装置。1、 重组织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经纱与一组纬纱交织,或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纬纱与一组经纱交织而成二重或二重以上的经重叠或纬重叠组织称重组织。纬二重 由两个系统的纬纱(即表纬和里纬)和一个系统的经纱交织而成。设计要点(1)正确选择表里组织并合理配置 表组织选纬面组织,里组织选经面组织遮盖最佳,即里纬的短纬浮长应配置在相邻表纬的两长浮线之间。2)合理选择表里纬纱排列比:主要考虑设备可行性和遮盖(表里纬线密度和基础组织特征)(3)经纬纱密度配置恰当:Pj应小些,否则纬纱难以打紧表里交换纬二重组织即沿织物纬向,表、里纬进行交替,可使织物在不同部位显示不同颜色。PS,详情关注P

19、PT第五章29页 经二重2、 双层组织由两个系统各自独立的经纱和纬纱分别形成织物的上下两层的组织。用途 增加织物的重量、厚度和弹性 由于比重组织织物多用了一组纱线,因而当其采用多种色彩及多种原料作经纬纱时,织物表面就可显示出更为丰富多彩的花纹表里层用不同缩率的原料,能织出高花效应的织物(高花效应:即具有浮雕立体感,且有绣花、贴花效果的特殊风格) 用一般的织机(非圆型)可制作管状织物在窄幅织机上可生产阔幅织物织造原理织上层投表纬时,里经必须全部留在梭口下部 织下层投里纬时,表经必须全部上升绘作方法:1)确定表组织、里组织。 2)确定表里经、表里纬之比。3)确定组织循环,并按排列比标出表里经和表里

20、纬的序号。4) 填绘组织图。5)表经与里纬相交处填入分层点(提综符号)因为织下层投里纬时,表经必须全部上升。6)上机图:穿综图采用分区穿法,表经在前,里经在后。表、里经纱穿在同一筘中。根据双层组织织物上下层联系方法不同(所谓“联系”即使互相分离的两层结合成一个整体),亦即接结位置的不同分为 管状织物; 双幅织织物;表里换层织物;接结双层织物(1)管状组织 (Tubular weaves) 结构特点可以看成由两组经纱与一组纬纱交织而成 与经二重不同的是,这组纬纱既作表纬又兼作里纬,起着 两组纬纱的作用,它往复循环于表里两层之间。 该组织的表里两层仅在两侧边缘相连接而中间截然分离。 表里两层的经纱

21、呈平行排列,而表里两层的纬纱则呈螺旋形状态。设计要求 织物表面四周均匀无缝,即表组织的正面与里组织的反面应相同且连续。基础组织的选择 根据织物用途和外观,一般表里两层选同一简单组织,少数可选变化组织。 首先根据织物用途和外观,选择合适的表组织。表反两面选同一简单组织,里组则为表面组织的反面组织,可采用“底片反转法”确定。参数修正 Mj= RjZSw式中: Rj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 Sw 基础组织的纬向飞数。 Z 表、里层基础组织的总个数, 根据初算的总经根数确定 当逆时钟方向投纬时,算式取 +Sw;当顺时钟方向投纬时,算式取 -Sw表里组织的配合 主要是合理选择里层基础组织的起点位置,它可

22、按所确定的表层基础组织和总经根数,通过做管状织物的横截面图中加以确定。管状组织上机要点穿综方法:常采用顺穿法和分区穿法两种 穿筘:每组表里经纱应穿入同一筘齿中在制织时,为防止两边缘处由于纬纱收缩引起的经密偏大,可用下列方法:轻薄之管状织物可采取逐渐减少边部筘齿穿入数的方法,如:中间经纱穿入数为4,则边缘经纱穿入数应为3、2、1,尽可能保持织物的中间和边缘密度一致。中厚型管状织物,则在管状组织边缘的两内侧各采用一根较粗及张力较大的特线(它不织入织物内,夹在表里层之间,可抽出) 使用特线达不到要求时,可以用“内撑幅器”(2)双幅织组织 (Double width weaves) 双幅及多幅织组织就

23、是能在窄幅织机上生产幅度宽一倍或多倍的织物的组织,这种组织的特殊点在于要使上、下两层或多层织物仅在一侧进行连续交织,而另一侧则是分开,那么,很显然下机展开后便得到比上机幅度宽若干倍的织物。设计要点表里组织的选择和配合 组织:一般以简单组织应用较多,且表、反面组织一样 配合:表面与反面组织要求一侧连续排列比 表里经纱排列比采用1:1或2:2 表里纬纱排列比必须是2:2如:1表 2里 1表 或1里 2表 1里 2表2里用得较少(因不是从布边开始投纬)特线与缝线的应用 特线与缝线是用来改善折幅处的外观,它们是织物不需要的。特线(A):又称抗幅线,穿在上下层织物连接之侧的外侧(如第一根经纱的左边),且

24、中间空一筘齿,它不与纬纱交织,位于两层织物的中间。缝线(B):用以将织物上的上下两层织物缝在一起,使织物在织机上平整,便于卷取;下机后需拆掉。上机要点 可用单轴织造,不一定要多梭箱织机,分区穿法或顺穿法(3)/表里换层双层组织设计要点表里组织的选择 一般采用简单的基础组织,如平纹、2/2斜纹及2/2方平,这样除可减少用综,便于上机外,还可使织物质地紧密,而且使花纹的变化范围大。显色组织 色纱排列不变,构成表层的经纬纱变化表里换层织物可具有多种颜色的花纹。经纬纱颜色越多,则织物的花纹变化也越为复杂。 经纬原料与排列比的确定A、为了使织物表面能形成不同外观的花纹,每层经纱与纬纱应配以不同颜色的纱线

25、,如经纱、纬纱均采用甲、乙两色,这样在甲经与甲纬交织时呈现出一种颜色,乙经与乙纬交织时呈现出另一种颜色,而不同色的经纱与纬纱交织时便又可形成另一种外观。B、不同色泽经纬纱的排列比可采用11,22或21,前两种采用较多。简单表里换层双层组织组织图的绘制 例1:设经、纬纱均有甲(黑1-8)乙(红-)两种颜色,表里组织选平纹。 图案为: 图中每小格代表甲、乙经纬纱各4根例2:设经、纬纱均有甲(黑1-8)乙(红-)两种颜色,表里组织选平纹。图中每小格代表甲、乙经纬纱各4根(横向剖面图时,先画经纱圈圈,组织图中1表示表面,表面是表组织所以画表组织,总之根据组织图画剖面图表里换层双层组织上机采用分区穿综法

26、,两种颜色的经纱分别穿入前后两区。 每筘齿穿入数宜大于2根经纱牙签条形成原理:利用不同捻向的纱线在织物表面反光的不同,形成的隐条效果。(4) 接结双层组织(Stitching Double Weave) 使互相分离的表里两层紧密地(是全幅性的)连接在一起的组织。常用于:鞋面布、厚呢、家具织物等表里两层的接结方法 第一类:附加线接结法 采用专门的接结纱线(经、纬均可)。可分为:接结经接结法和接结纬接结法 特点平整、接结紧,利于遮盖,但要增加一 组纱,使上机复杂,降低效率。此法用得较少。对于接结经接结法,因需上下穿行,接结经的张力大,且运动规律与上、下层经纱不一样,故需另用一织轴并增加综页数。 第

27、二类:自身接结法里经接结法(下接上):投入表纬时,里经提升与表纬交织形成接结。表经接结法(上接下):投入里纬时,表经沉下与表纬交织形成接结。联合接结法:即有里经与表纬交织,又有表经与里纬交织,它们共同形成织物的接结。特点:简单(因是自身接结),但接结经纱屈曲较大,造成两种经纱缩率不同,有可能影响织物的外观(如不平整),甚至有漏底现象。接结点的选择 主要考虑两个因素:接结牢度及接结点对外观的影响 原则: 接结点分布均匀 满足其遮盖要求 从织物正面看, 接结经点:应位于左右表经长浮线之间,即 接结纬点:应位于上下表纬长浮线之间,即接结纱线的弯曲要小,避免因织缩率不同,造成织物不平整,影响外观接结点

28、的分布方向与织物的总体风格一致一般选择方法:表层组织是经面斜纹或经面缎纹选用里经接结法(里经与表纬交织,下接上)竖看经纱中插入接结经 纬面斜纹或纬面缎纹选用表经接结法(表经与里纬,上接下)横看纬纱插入接结经,保证遮盖好同面组织多选用里经接结法(因经密一般大于纬密,且经纱细而牢,接结经点易被表层经纱遮盖,接结也牢固)此法主要是考虑遮盖好。要增加接结牢度选用联合接结法当采用自身接结法不利于接结点的遮盖时附加线接结法(其接结纱可重叠在表里纱中间)如表层经、纬纱特数小于里层经、纬纱特数或表里层经、纬纱颜色相差悬殊时采用的附加线应细而坚牢,其色泽与表层经纬色相近。组织图的绘制步骤决定表里两层的基础组织,

29、然后按基础组织再决定接结组织决定排列比与Rj、Rw 如:经1:1,纬2: 2(1里 2表 1里) 分别标上表里经纬纱序号及填入表里层基础组织与接结组织画上提综符号 画纵横截面图以双层交织鞋面布为例 : 表组织为2/2方平;里组织为2/2;接结方法采用里经与表纬交织(下接上)穿综采取分区穿法:前区提升次数多的经纱如表经纱 后区穿里经纱纹板图:注意表经接结法的接结点是纬组织点,不需植纹钉穿筘:以一个或多个排列比之和的经纱穿入同一筘齿3、 起毛(绒)组织:在同方向的两组纱线中,其中的一组纱线通过织造和整理后在织物表面形成竖立的毛绒。 (1) 纬起毛(起绒)组织(Weft Pile Weave) 纬起

30、毛织物:利用特殊的织物组织和整理加工,使部分纬纱被切断而在织物表面形成毛绒的织物。1. 特点:由两组纬纱与一组经纱交织而成,是 一种特殊(不同于纬二重)的组织; 织物外观都带有绒毛 织物必须通过后加工 2. 后加工方法: 开毛法用割刀 拉绒法用拉毛滚筒(有一种刺果)3. 分类:灯芯绒、花式灯芯绒、纬平绒、拷花绒(一)灯芯绒组织 织物表面具有一定宽度的纵向绒条,绒条的中央高于两侧,外观圆润似灯芯状,纹路清晰,毛绒丰满。构成原理 在纬起绒组织中两组纬纱所起作用是不同的,其中一组称地纬,一组称绒纬。 地纬与经纱交织形成固结毛绒和决定织物坚牢度的地组织 绒纬与经纱交织,加工后形成毛绒 经纱虽只有一组,

31、但并不是每根经纱都同时与地纬、绒纬交织,因此它也有压绒经与地经之分。 压绒经(绒经)与绒纬交织的经纱(绒纬与绒经交织处就称为绒根)。 地经与地纬交织形成地组织地组织的选择 地组织的主要作用是固结毛绒及承受外力,一般选用紧而简单的组织,如平纹、2/1斜纹、变化平纹、2/2斜纹等。不同的地组织对织物的手感、纬密大小、毛绒固结程度及割绒难易均有不同的影响。一般采用平纹变化地组织较好。绒毛的固结形式 V型(松毛固结法):在绒根处绒纬只与经纱交织一次。特点:易打紧纬纱,但固结差,易脱毛,适合于绒毛短,纬密大的中细条灯芯绒。 W型(紧毛固结法):在一个经纱循环中绒纬与经纱交织2次。特点:不易打紧纬纱,但固

32、结牢,适合于对绒毛密度要求不高的细条灯芯绒。 两种形式联合:阔条灯芯绒地纬与绒纬排列比的选择 在织物原料组合相同,密度相同,组织相同的条件下,地纬与绒纬排列比越大:毛绒的稠密度越大,织物的柔软性、保暖性好,绒毛外观质量也能得到改善;但织物底板松驰,纬向强力低,毛绒固结牢度差。所以在满足绒毛密度的要求下,地纬与绒纬排列比不宜过大。 灯芯绒的地纬与绒纬排列比以12,13为多,比例过大,不仅纬纱用量增加,而且影响织物的牢度。(2) 花式灯芯绒组织 织物表面具有由绒毛形成的一定形状的花纹,但仍有刀路。构成方法: 可以改变绒组织,也可采用不同的整理加工方式。使部分绒纬不起毛:织入法、飞毛法 改变绒根分布

33、,但保持刀路。 采用不同的割绒方式(1)织物表面部分起绒 部分不起绒(2)改变绒根的布局:使绒毛长短发生变化,高度不齐,绒条按绒根分布成花型(3)采用不同的割绒方式:a.偏刀法(割成宽窄条):即用导针使割绒部位不在绒条正中 b.采用两次割绒,如特细条灯芯绒(三)纬平绒组织 纬平绒由一组经纱和两组纬纱(地纬和绒纬)交织而成。纬平绒与灯芯绒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绒纬的绒根组织点均匀分布于整个组织循环中,割绒时进刀位置不同。 设计要点1、纬平绒组织中各根绒纬上的固结点彼此错开,均匀分布,这一点是纬平绒组织区别于灯芯绒组织的一个显著特点,它有利于增加纬纱密度。2、绒毛以V形固结为好,采取依次开毛的方式,以便

34、形成均匀、稠密、平整的绒面。纬平绒是棉织物中的高档产品,工序复杂,要求高。(四)拷花呢组织 拷花呢织物是由位于其表面上的纬浮长线,经缩呢拉绒、松解成纤维束,再经剪毛与刷绒,使纤维毛绒凸起。(2)经起毛(起绒)组织(Warp Pile Weave) 特点: 起毛(起绒)纱线为经纱。 经起毛织物经纱有地经与毛经两种织造方法1. 单层织造法: 杆织法(织入起毛杆法) 绒经浮长通割法 双层织造分割法 2. 双层织造分割法:双层单梭口织造法 双层双梭口织造法 详见ppt第七章4、 毛巾组织 是由两个系统的经纱(即毛经与地经)与一个系统的纬纱交织而成的。毛经与纬纱交织构成的毛圈是附在地经与纬纱交织构成的地

35、布之上。 形成毛圈的必要条件1地组织与毛圈组织的正确配合2 特殊的打纬机构 有两种打纬动程的打纬机构,否则毛纱不会形成有一定高度的毛圈,它们称之为:短打纬(半打纬)筘前进到离织口若干距离处,不与织口接触 长打纬(全打纬)筘将纬纱一直推向织口3适当的经纱上机张力差 地经纱张力大,成为紧纱;毛经纱张力小,成为松纱;长打纬时,纬纱夹持松纱沿紧纱向织口移动形成毛圈。毛巾边上不起毛圈是因为组织不同; 毛巾两头不起毛圈是因为全采用长打纬;毛巾经纬向不能旋转180,它的方向性很强毛圈离开人而倒为正向(这主要与打纬机构有关)?地组织与毛圈组织的配合1、打纬阻力以小为宜 2、对毛经的夹持力要大3、 长打纬后,当

36、筘后退时,纬纱的反拨力要小。毛圈高度:由长短打纬相差的距离来决定上机要点 织轴双轴(毛经、地经各一轴) 穿综毛经要求上机张力小穿前区,地经穿后区 穿筘筘号不宜过高,因毛经松,会使织造困难;要求相邻一组地经与毛经穿入同一筘齿。5、 纱罗组织 纱罗织物表面呈现清晰而均匀分布的纱孔,经纬密度小,质地轻薄,结构稳定,透气性好。纱组织:当绞经每改变一次左右位置,织入一根纬纱称为纱组织。罗组织:当绞经每改变一次左右位置,织入三根或三根以上奇数纬纱的组织称为罗组织。有三梭罗、五梭罗 、七梭罗、九梭罗按其扭绞方向又可分为顺绞、对绞根据绞经在纬纱的上下位置可分为上口纱罗、下口纱罗。原理:在纱罗组织中,绞经之所以

37、能扭绞,就在于织造时,使用了特殊的绞综装置和穿综方法。1特殊的综绞综 金属绞综(金属钢片综) 线制绞综用于制织大提花纱罗织物 金属棒镀络绞综(针综)2、特殊的穿综方法 将绞经与地经分别穿入普通综,其中:绞经后综,地经地综 将每一绞组内的绞经穿入半综眼,地经跟随绞经从两基综之间穿过 按绞经与地经的相互位置不同分为: 右穿法(左绞)从机前看绞经在地经之右 左穿法(右绞)从机前看绞经在地经之左穿经方法1)右穿法(左绞穿法)从机前看,绞经在地经的右方穿入半综。机上经纱从左至右为第1根地经,第2根绞经。左侧基综在前,右侧基综在后。2)左穿法 从机前看,绞经在地经的左方穿入半综。机上经纱从左至右为第1根绞

38、经,第2根地经。右侧基综在前,左侧基综在后。上机图 组组图方格法:绞经在地经的左右两侧各占一纵行,并标以同样的序号。每绞组的经纱究竟占几纵行,需根据绞组结构而定(如一绞三,一绞组有1根绞经,3根地经,一个绞组需占5纵列。)穿综图 穿综方法的选择:一般是看绞经在哪边开口次数多,就把哪边作为开放梭口。(绞综在前面,后综与地综在后。)穿筘图 每一绞组必须穿入同一筘齿,否则无法织造。用两横行表示,连续涂绘的方格,代表该绞组内的经纱与地经穿入同一筘齿,并不代表经纱根数。纱罗组织的上机要点 双织轴 绞经与地经的组织结构不同,绞经张力大,应将地经与绞经分开,用两只织轴第10章 织物几何结构参数屈曲波高 经(

39、纬)纱屈曲的波峰与波谷的横截面中心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系统纱线的屈曲波高。织物的经纬纱屈曲波高无论怎样变化,其和为一常数,恒等于经、纬纱直径之和。hj+hw=dj+dw纱线的理论直径: 式中:d织物内纱线的计算直径,mm; kd织物内纱线的直径系数;Tt纱线的线密度,tex。纱线的直径系数:直径系数kd的大小,受纺纱方法、纤维品种、纤维表面形态等因素的影响。Lj(Lw)一个经纱(纬纱)组织循环所占有的距离,mm;hj(hw)经(纬)纱屈曲波高,用织物内经(纬)纱屈曲的波峰和波谷之间垂直于布面方向的距离表示,mm;dj(dw)经(纬)纱直径,mm。织物的厚度是指织物正、反面之间的距离,用(mm

40、)表示。织物的正反面与切面接触的纱线都为经纱,(极限情况=2dj+dw)这种织物称之为经支持面织物,如府绸、卡其织物的正反面与切面接触的纱线都为纬纱,(极限情况=dj+2dw)这种织物称之为纬支持面织物,如横贡、麻纱当织物正、反两面的经纬纱均与切面接触时,如=hw+dw=hj+dj=dj+dw 这种织物称之为经、纬同支持面织物,如平布经纬纱在织物中交织时的结构状态称为织物的结构相。织物结构相以经纱屈曲波高和纬纱屈曲波高的比值hT / hW 来描述经纬纱线在织物中的屈曲状态。第1结构相,hT=0,hW=2d,经纱伸直纬纱弯曲 第9结构相,hT=2d,hW=0,纬纱伸直经纱弯曲 第5结构相,hT=

41、hW, hT/hW=1 第0结构相,hT=dW,hW=dT, hT/hW=dW/dT 大于第五结果相为高相织物,经纱突出在织物表面,如府绸;小于第五结果相为低相织物,纬纱突出的织物表面,如麻纱。 织物紧度 织物的经向紧度Ej、纬向紧度Ew和织物的总紧度E,是以织物中的经纱或纬纱的覆盖面积,或经纬纱的总覆盖面积对织物全部面积的比值表示的。在织物组织相同的条件下,织物紧度越大,表示织物越紧密。织物分析织物分析 一、取样 二、确定织物的正反面 三、确定织物的经纬向 四、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 五、测定经纬纱缩率 六、测算经纬纱线密度七、鉴定经纬纱原料 八、概算织物质量 九、分析织物组织及色纱配合原组织的特性与比较 原组织包括 平纹、斜纹、缎纹 三种。 原组织的基本特征: (1)在一个组织循环中,组织点飞数是常数;(2)在一个组织循环中,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他均为纬(经)组织点。 在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