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银发同居”_第1页
众说“银发同居”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4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加速,现实生活中的丧偶、离异老年人比例也越来越高,有关调查报告显示 6060 岁以上的人口中,单身比例是30.6%30.6%。然而,在老年人中,不婚而伴、不婚而居的所谓“银发同居 ”现象正悄然流行。所谓“银发同居 ”是指:两个无配偶异性老人,不以生育为目的,为共度晚年摆脱孤独寂寞,在生 活上相互照顾,在情感上互相慰藉的不婚同居。幸福版:我们 xxxx 如“夫妻”讲述人:XXXX 教师 6060 岁20012001 年,丈夫因患骨癌撇下我匆匆离开人世。他去世后,女儿大学毕业后 一直留在青岛发展。我独自在北京生活,生活笼罩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我遇到张

2、凯,我的母亲曾是他的大学导师,他中年 离异后一直未再婚。我对张凯各方面都很满意,但他在陕西居住,而我则常年 在青岛居住,考虑到两人生活圈子的巨大差异,我一直犹豫着没敢答应他的求 婚。张凯安慰我说:“你如果有顾虑,我们可以不办证,先一起生活,让我照顾你吧。 ”张凯的 话打动了我,年近花甲的我何尝不想身边有个知冷热的人呀!张凯毅然搬到我在青岛的家里,我跟他的子女约定,他和我的结合只是为 了互相照顾,以后绝不参与他的财产分割。我给张凯的儿女吃了一颗定心丸, 他们对我俩的选择表示支持。但我的女儿却不同意, 她说怕我被人欺骗了感情, 也怕亲友笑话她没能 力, 把母亲 “推”出去和别人 “同居 ”。我反驳

3、她,我们只希望有一点实实在在的贴 心关爱,再婚也好,同居也罢,都是我们自己的事,只要过得幸福,形式上的东西都不重要。见我如此坚决,女儿没过分反对,可总是尽量减少和张凯照面 的机会。我和张凯俨然恩爱 “夫妻 ”。我们一起买菜,一起种花,清早双双去晨练, 傍晚手挽2/ 4手去散步,在一起总有唠不完的家常。我和张凯的子女也相处得非常 好。他们也 “王姨”、“王姨 ”地叫得十分自然。那次,在家打扫卫生,擦窗时我不小心从椅子上摔下来,腕骨骨折。张凯 急坏了,他包揽了所有家务活。每天为我熬龙骨汤。一个星期下来,整个人明 显瘦了一圈。女儿回来看望我,看到张凯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终于不再反对 我和张凯的 “同

4、居生活 ”。烦恼版:从终点又回到起点讲述人:XXXX 工程师 7272 岁妻子患胰腺癌撒手人寰后,两个儿子分别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家。退休 后,清闲下来的我萌发了找个老伴的想法。经人介绍,和离异的陈女士交往几个月后,我跟她商量再婚。她却认为我 们不必办结婚手续,一起搭伴过日子,合得来就一起生活,合不来就分开。我 觉得她说得有道理就没反对。刚开始我们相处得挺好,但陈女士喜静,觉得房间太小,提出换一套住 房。这套房子刚装修没多久,花了不少钱,一时不可能再买房,我便没听从陈 女士的安排。陈女士觉得我心里没有她,一气之下搬走了。她不但取走我存折 上几千块钱,还趁我不在家时把我新添置的一台彩电及一辆女式摩

5、托车带走。 无论我怎么劝说,她都不肯再回来。虽然她的做法有些过分,但我和她同居半 年多也建立了一定感情,便没找她归还那些钱财。后来我又认识了蒋女士。有了上次不愉快的经历,这次我主动提出只同居 不结婚。蒋女士非常能干。但她没啥文化,和我聊不到一块儿,我心里不免有 些失落。前年春节,我独自回了趟老家,意外地与初恋女友阿芹重逢。阿芹的 老伴也已去世,一双儿女已在外地成家立业。虽然两鬓斑白,但阿芹仍保持着 优雅的体态和举止。这次重逢拨动了我的心弦,我觉得还是阿芹最合我意,渴 望与她重温旧梦。回家后,我不顾女儿女婿的反对,执意与蒋女士分手,作为补偿,我给了 她 50005000 元钱。为了不影响我和阿芹

6、的生活,我还卖掉老房子,又添钱买了一套 大一点的二手房,当成我和阿芹的新居。3/ 4我和阿芹谁也没提办结婚证的事。同居后我很快发现我们性格一点也合不 来。阿芹很挑剔,我只好尽量迁就她,但她对我一点也不体贴。我血压升高, 她也像往常那样去广场跳舞。后来我住院,她没等我病好便回了老家。阿芹说我身体不好,怕自己以后 伺候不了,提出与我分手。3 3 年时间我就换了 3 3 个同居老伴,掏空了家里的存款,最后却落个孤家寡 人。亲朋好友都认为我比年轻人还新潮,儿子也常埋怨我瞎折腾。其实谁不渴 望拥有一份持久稳定的感情呀?也许正是因为从一开始,就抱着好则合不好则 分的心态同居,才会让我的 3 3 段银发恋都

7、以失败告终吧!子女心声:理解、善待长辈XXXX (私营业主 3636 岁):我觉得这种同居的方式挺好的,两个老年人能够互相关心照顾,同时又没 触及双方子女的利益,一般子女都能接受,是处理老人情感的一种双赢的方 式。xxxx (公务员 4343 岁):老年丧偶的岳父先后与好几位女士同过居。每次在同居对象身上都花了不 少钱,我们都认为,岳父不如找个适合的老伴正式结婚。这样双方才会有一致 的打算,也会更投入共同的感情和生活,我们子女也可少担一点心。XXXX (自由撰稿人 3333 岁):失败的婚姻给母亲的心里留下了很大的创伤,现在她只愿同居而不愿结 婚,这我能理解。作为子女,应该善待长辈的 “同居

8、”问题,尊重他们自己对情 感和婚姻的选择,并在经济上为他们创造条件。专家观点:谨慎同居重约定江西省社科院社会学专家郝明美认为, “银发同居 ”是大多数老年人的无奈 选择。一是因为子女对老人再婚的强烈反对 担心父母的老本被对方花光或 是年龄大的另一方会需4/ 4要长期照顾等,还有遗产分割的问题。二是部分老年人 由于不幸的婚史,对再婚抱有悲观的想法,总抱着合则聚不合则散的想法。三 是社会政策方面的障碍。如某些地方遗孀政策规定,老干部遗孀如果再婚,就 不能继续享受遗孀待遇(如住房、补贴等)。加上现在社会对老年人同居包容 度越来越大,使 “银发同居 ”有了较宽松的现实环境。心理专家杜新科认为,同居的形式使老人家庭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使 “临时夫妻 ”们在家庭生活投入上持保留态度,让 “夕阳恋”失去了患难与共的基 础。但若是双方对同居期间投入不均,一旦发生纠纷,又不利于维护弱势方的 权益。同时, “银发同居 ”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如果双方处理得好,它也能解 决老年人照料和情感需求等养老问题,但是另一方面也容易给一些 “感情骗子 可乘之机。因此面对 “银发同居 ”,老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