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S数据处理系统使用要点.doc_第1页
DPS数据处理系统使用要点.doc_第2页
DPS数据处理系统使用要点.doc_第3页
DPS数据处理系统使用要点.doc_第4页
DPS数据处理系统使用要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PS 数据处理系统使用要点一 .基本参数估计、异常值检基本参数估计将数据在电子表格区(即数据编辑器)输入后,定义成数据块,然后点数据分析基本参数估计。就会立即得到基本参数。异常值检验先将待检验数据输入定义为数据块点数据分析点异常值检验。如果有异常数据,则异常数据就会变为红色。(异常值检验)二、次数分布及t 检验1样本次数分布DPS 作次数分布表步骤:(1)输入数据并定义成数据块(2)试验统计次数分布及平均数比较次数分布OK 输出样本次数分布表结果2单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 检验步骤:按行输入 7 个数,第二行输入总体平均数定义数据块选试验统计单样本平均数检验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总体平均数

2、OK (不能做)3配对样本 t 检验步骤:输入数据定义数据块选试验统计 两样本比较配对两处理t 检验输出结果配对样本 t 检验(不能做)4两样本均值差异t 检验方法:(1)将两个处理的样本观察值分两行输入,并定义成数据块。(2)试验统计次数分布及平均数比较student t 检验输出结果(两样本 t 检验)5小样本均值差异检验方法:(1)输入数据,并定义成数据块1(2)试验统计次数分布及平均数比较样本较少时平均数差异检验输出(显示)结果。三、试验设计及统计分析一)全面试验设计(一)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1试验方案设计用 DPS 系统产生随机数:为安排试验中所有试验次数的试验随机顺序,DPS 系统操

3、作步骤如下:试验设计完全随机及随机区组设计完全随机分组弹出 “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对话框输入“实验样本数”和“分组组数”确认后就输出要试验的次数的随机顺序。 (样本数和分组数一般是一样的 )DPS 单因素试验设计步骤 (可以不看 )因素水平按列排列A1A2.Am定义数据块试验设计完全随机及随机区组设计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弹出对话框中输入重复数OK2统计分析 (方差分析方法 )用 DPS 对单因素试验资料分析步骤数据输入格式在数据编辑器中按规定格式将试验资料整理表中的数据输入。对a 个水平,m 个重复的数据资料,其数据排列顺序为:重 复x11x12x1m1 水平的 m 个重复数据水x22x2 m2

4、 水平的 m 个重复数据x21平xa1xa2xama 水平的 m 个重复数据 将 x11x12x1m , x21x22x2 m , xa1xa2xam2待分析数据定义成数据块。点试验统计完全随机设计单因素试验统计分析在弹出的“方差分析”参数设置对话框中设置好三种参数点确定即可得结果数据转换方式LSD 法最小显著性差异法多重比较方法Duncan s新复极差法各个处理名称 分析所得结果(单因素 n 水平 m 重复)(二)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1试验方案完全随机区组单因素试验方案区组因素 BB1(甲)B2(乙)B3(丙)试A 1A 2A 4验A 4A 5A 1因A 5A 1A 2A 2A 3A 5素A

5、3A 4A 3A2统计分析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DPS 分析步骤数据输入格式在数据编辑器中, 按规定格式将试验数据资料整理表中数据输入,对 a 个水平 m 个重复测量的数据,其数据排列顺序与整理表相同。区组B因素 A区组 1区组 2区组 j区组 m水1x11x12x1 jx1m2x21x22x2 jx2m3平ixi1xi 2xijximaxa1xa 2xajxam将 x11 xam 待分析数据定义成数据块。点试验统计随机区组设计单因素试验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参数设置对话框中选定参数确定显示分析结果。分析所得结果。(三)二因素无重复完全随机设计(组内无重复)二因素无重复完全随机设计方案及数据表因素 A因

6、素 BB2BjBbB1A1x11x12x1 jx1bAx21x22x2 jx2b2Aixi 1xi 2xijxibAaxa1xa 2xajxab二因素无重复 DPS 分析步骤1) 按上表的格式输入数据2)将 x11 xab 待分析数据定义为数据块3)选试验统计完全随机设计二因素无重复试验统计分析不转换OK选多重比较方法确定可得分析结果。(二因素无重复)(四)二因素有重复完全随机设计41. DPSA1B1A2B2.AmBn试验设计完全随机及随机区组设计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弹出对话框中输入重复数OK可得随机试验方案2AB1x111x112x113x11x11n12x121x122x123x12nbx

7、1b1x1b 2x1b3x1bn1x211x212x213x21n22bx2b1x2b 2x2b3x2bn12 b1xa11xa12xa13xa1na2 5bxab1xab2xab3xabn3.DPS 分析(二因素重复)步骤输入数据,定义数据块点试验统计完全随机设计二因素有重复试验统计分析在弹出的 “输入各处理个数(水平数) ”对话框中输入 A 因素水平数 (a)和 B 因素水平数( b)弹出转换对话框选“不转换” OK 在多重比较方法选择中选一多重比较方法确定可得分析结果分析结果(二因素重复)(五)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1试验方案及数据表格式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方案及数据表格式A 因素B 因素区组

8、12n1x111x112x11x11n12x121x122x12nbx1b1x1b2x1bn1x211x212x21n22x221x222x22nbx2b1x2b2x2bn126b1xa11xa12xa1n2xa21xa 22xa2 nabxab1xab2xabn2 DPS 二因素随机区组分析步骤1)输入数据,定义数据块2)点试验统计随机区组设计二因素统计分析弹出输入各个处理个数对话框并输 A 、B 水平个数确认多重比较方法选择确定显示结果。3)分析结果(二因素随机区组分析 )二)正交试验设计1试验方案设计试验因素水平表水平因素ABn1A 1B1n12A 2B2n23A 3B3n3正交试验最少

9、试验次数确定:最少试验次数Tf i1fi 正交表中各因素自由度(iA, B,n )各因素的自由度:fi =因素 i 的水平数 1如果考虑交互作用,如A , B 交互作用的自由度为f A Bf Af B( A水平数 1 ) (B 水平数 1)2正交设计统计分析方法1)极差分析L4 (23)7试验结果分析试验号因素YABC1111Y 12122Y 23212Y 34221Y 4K 1Y1Y2Y1Y3Y1Y4TY1Y2Y3 Y4K 2Y3Y4Y2Y4Y2Y3K 1Y1Y2Y1Y3Y1Y4222K 2Y3Y4Y2Y4Y2Y3222RK i =各因素第 i 个水平对应的试验结果之和均值: K iK i极

10、差: Rmax(K i) min( K i)水平 i的试验次数2)方差分析L ( mk ) 正交表及计算表nABCkYiY 2i11Y1Y 2121Y2Y 22nmYnY2nK 1 jK11nK12K13K1kTYi1iK 2 jK 21K 22KK 2kn2T223STYini1Q j1 mK ij2ri 1K mjK m1K m2K m3K mkS jQ jT 2n22222K 1 jKK 11K1213K1k822222K 2 jK 21K 22K 23K 2k22222K mjK m1K m2K m3K mkSjSASBSCSkjA, B, k (即列号)r 为各水平重复数m 水平个数

11、SeS jf ef jfT n 1f j m 1k空k空3. DPS 正交设计试验结果分析方法及步骤1)先将相应正交表调入数据编辑器。 (试验设计 -正交设计 -正交设计表)2)将试验所得数据结果按列输入正交表右边。3)将正交表和试验结果(一个或几个)一起定义成数据矩阵。4)点试验统计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弹出输入处理和空闲因子总数对话框(系统一般能自动识别出来)点 OK 输入空列列号 OK 选多重比较方法确定可得结果(正交设计)三)正交回归组合设计正交回归组合设计包括: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正交回归设计的试验设计方法基本相同。下面介绍试验设计方法。1

12、因素及水平确定考察 P 个因素,分别以 z1, z2 , z p 表示,每个因素分上、 下两个水平。 上水平以 z2 j 表示,下水平以 z1 j 表示( j1,2, p),那么各个处理的零水平( z0 j ) 为z1 jz2 jz0 j2各因素的变化区间j。z2 jz0 jj星号臂,查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参数表(见下表)。2因素编码目的是为了消除自然因素单位和取值对所求的回归系数的影响,使求得的回9归系数的大小直接反映该因素作用的大小。因素 z j 与规范变量 x j 变换公式为:z jz0 jx jjz j 是问题中的各变量,x j 是 DPS 中的规范变量,求出回归方程后,要将此式代入方

13、程,将方程中的x j 换成 z j 。对每个因素 z j 的各水平按 x j 变换式进行线性代换,可列出因素水平编码表如下。因素水平编码表x jZ1Z 2Z pZ 21Z 22Z2 p+1Z011Z 022Z0 pp0Z 01Z 02Z0 p1Z011Z 022Z0 ppZ11Z12Z1 p附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参数表因素数 pmcmrm0N( 试验数 )回归方程系数个数2448161.41463869231.68210416812362.000155(1/2)161010362.000215(1/2) 表示半实施,因为全因子试验时mc 为 25=32,按半实施时就成为mc16 。3列出试验

14、方案根据因素水平编码,查合适的设计表,再将因素水平值填入设计表中的x1 , x2 , x3 等列,即得试验方案。步骤为: 试验设计正交回归组合设计二次回归 (正交 )旋转组合设计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确定因素数确定得设计表。再将上、二次回归正交设计下水平、零水平、值对号入座就成为试验方案。如下表形式:10(通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案及结果试验号x1x2x3Y11()1( )1Y12111()Y231 1()1Y3mc41 1 1Y451()11Y5611 1Y671 11Y781 1 191.682( )0( )0( )101.682()00mr110()1.6

15、82( )0120 1.682( )013001.682( )1400 1.682( )15000m0000200004统计分析根据试验方案具体完成试验后, 将所获得的结果数值输入试验方案表右边一列进行统计分析。DPS 统计分析步骤如下 :调出相应试验设计表在表头输入规范变量x1 , x2 , , xp 在表右侧列输入Y 值将 Y 指标值定义成数据块选试验统计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弹出的“选择对应的试验方案” 对话框中选对应因素个数确定弹出 “请输入指标临界值”对话框(可不改系统自认值) OK 可得分析结果。(通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四)线性回归分析1一元线性回归分析11

16、回归方程的形式:y?b0bx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方程形式:y?b0b1x1 b2 x2bp x p3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用方差分析法(即F 检查), DPS 系统除给出方程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外,还同时给出回归系数的显著性。DPS 输出结果中,显著性检验是用p 值法,P拒绝 H 0 , 表示在显著性水平之下 , y与xi 之间存在着为著的线性回归 关系 参数xi在方程中.应保留 .若P 接受 H 0 , 即在 水平下 , y与xi的线性回归关系不显著 , 表示参数 xi 对 y无影响 , xi 可从回归方程中剔除 .原假设为:H 0 :12p0即原假设回归系数为0。4 DPS

17、 线性回归分析线性回归 DPS 分析步骤 (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步骤相同)在数据编辑器里输入上表数据将 x,y 两列数据定义为数据块多元分析回归分析线性回归系统给出线性回归操作界面 (见下面) 在线性回归操作界面操作完成后点击“返回编辑”会给出分析全部结果。(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步骤相同)五)非线性回归分析1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 (由试验数据点曲线来拟合合适的模型及参数估计)用 DPS 进行一元非线性回归的方法。1)建立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前,先按系统要求输入数据,即以行为样本,列为变量的方式输入数据。定义数据块时要注意, 一元非线性回归只允许定义2 列数据;第一列为自变量,第

18、 2 列为因变量。2)定义数据块数学模型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出现初始界面。3)在初始界面中选择模型,估计参数,最后输出结果。数据输入格式 :12XYX1Y1X2Y2X3Y3XmYn2非线性回归分析(由专业已知所研究问题的数学模型,用试验数据来拟合估计模型参数)1)普通非线性模型这类模型一般不含指数或复杂的数学函数。这类模型建模时,先将希望建立的数学模型(公式)进行编辑定义,再将试验数据编辑定。一般不需给出各个参数的初值(因系统默认各个参数的初值为0.01)就可以使用麦夸特法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 快速地求出模型中的各个参数。DPS 处理步骤:1先在公式编辑器中输入要估计参数的数学模型(公式)并定义成公式块。编辑公式时所有变量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