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hat are you afraid of starting from a low starting point, the big deal is to redouble your efforts.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瀑布形态声音的特点,感受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3、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并由此理清_脉络。4、运用专题学习,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重点:借助专题学习,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课文重点段落瀑布的壮美和谷底时的感受。教
2、学难点:引导学生揣摩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词语及短语,体会其表达效果,品味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2、学生:搜集有关瀑布的图片资料,复习学过的或收集未学的赞美瀑布的诗歌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特别高兴,因为我们将会一睹中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的风采!你们高兴吗?二、新授a:声响师:lets go 让我们用心去好好感受吧!生:听课文录音,读课文师: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你首先感受到的是什么?(声音)(1)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生:“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师:从远处飘来、渐近渐响那是什么感觉?谁来读读?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生: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
3、织布机的大合奏。师:你们所听到的声音一样吗?(不一样)能模拟一下吗?仔细聆听!生读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怎么样?生:分小组读1句和2句(2)师:还有谁听到其它的声音吗?(指名说)生: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师:这是你在哪儿听到的?“雷声轰鸣,山回谷应”?所有的男生一起,让我们感受一下那如雷般的声响,女声则坐在谷底享受一番吧!(男生读第一句话,女生读第二句话。)师:女同学们,把你听到乐曲与我们分享一下吧!(指名哼唱、模拟)“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
4、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师:愿意再听一下这渐近渐响、如此美妙的瀑布声吗?闭上眼,让我们用心去倾听这似天籁般的声音吧!多媒体使用:倾听瀑布声b、形态导入:声音虽美,但如果来到黄果树瀑布风景区只听其声,未免太遗憾了吧!你们看到“黄果树瀑布”了吗?什么样?师:用括号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好好读读。a、(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寛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b、(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撒金街”的奇景。)黄果树瀑布的水,随季节变换出种种迷人奇观。冬春
5、季节水小时,瀑布铺展在整个崖壁上,不失其“阔而大“的气势,游人赞美它如银丝飘洒,豪放不失秀美;秋、夏水大时,如银河倾泻,奔腾浩荡,势不可挡,瀑布激起的水雾,飞溅一百多米高。飘洒在黄果树街上,又有“银雨洒金街”的美称。c、(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得多,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师:说说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文中哪儿感受到的?(白、宽、美)多媒体展示画面c、感受师:我现在有一种冲动,想亲手触摸一下,你们想不想?快速地阅读课文第五小节,告诉我你的感受?“凉丝丝的,舒服极了!”想想,你什么时候有过这种感觉?师:带着这样的感觉把课文美美的再读一遍。指名读说说你此时的
6、感受d、回顾师:聆听着这天籁般的声音,欣赏着这如画般的美景,游历过祖国许多名山大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沉醉了!(陶醉行不行?)(此时此刻的我们也沉醉了!)让我们发自内心的赞美它吧!“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小组朗读,三组分层朗读画面回味,配以音乐三、作业:1、将你所到之处的美丽用笔描绘出来,并收集有关景点的照片,和大家一起分享,准备在下次的班队会上来个交流!2、讨论我们为保护这美丽的景观可以做些什么。设计思想:新课程改革要求把学生放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以人为本。语文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去“感受”、“感悟”、“积累”与“运用”。在学习黄果树瀑布一文中,就要通过对瀑布
7、声形色艺术形象的感受,缩短学生与瀑布之间的心理距离;通过对描写瀑布相关语言文字的感悟,加深对瀑布的认知和对精准的语言文字的体会;通过对优美词句的积累,强化学生对美的事物的领略和为学生的语言创造提供模式;通过运用,最终实现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一、导入1、我们学过哪些描写瀑布的诗?谁来朗诵一下。学生只会背李白望庐山瀑布,今后要多训练他们围绕某个主题收集、背诵诗词的习惯2、谁看到过叶圣陶的现代诗瀑布?听老师朗诵一下。3、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高,有气势,很美。)4、揭示课题。5、教师简单介绍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
8、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欣赏图片)二、初读课文1、检查预习中朗读课文的情况。同桌每人一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给予评价。2、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全班学生强化。(学生说到“撩”、“挟”,顺便用演示动作法理解字义。)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讨论理解:漫天浮游,让学生想象生活中看到的类似情景:大雾,大雪,喷水浇花凝神谛听:集中注意力仔细地听。喧嚣:声音杂乱,不清楚。訇然:形容声音很大。人喧马嘶:形容大声喧闹,马在嘶鸣,比较热闹的样子。4、教师提出一些词语让学生讨论理解
9、:杰作、山回谷应、掩映,是什么映衬着什么?人喧马嘶,生活中有这样的情景吗?(集市、闹市)任何时候都要让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5、说一说,课文按游览顺序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第一段(第1自然段):指出黄果树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第二段(第28自然段):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6、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站在哪些点来观察黄果树瀑布的?(刚进入风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来到谷底,登上平台)每一个观察点看到的景象都不同,这就是游记中的“移步换景”。这一个教学环节可以放在第二课时三、学习生字1、同桌讨论生字的读音、部首、写法、词义、形近词和扩词。学生之间资源共享
10、,提高了生字学习的效率。2、用钢笔描红、临写。3、完成“读一读,再抄写”。四、作业1、书写生字、词语。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导入1、背诵望庐山瀑布。2、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出示幻灯片2、3)3、这节课我们就去游览黄果树瀑布。二、走近黄果树瀑布,读出印象,读出感受。1、如果说庐山瀑布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入九天”而令人惊叹的话,那黄果树瀑布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美好的印象呢?(结合课题板书句式:黄果树瀑布真_!生:默读课文后回答:黄果树瀑布真壮观 、美丽、宽、气势非凡、雄伟)(出示幻灯片4)2、黄果树瀑布是如此壮观雄伟、气势非凡,用一个字概括就是?( 生:接答:美!)(出示幻灯片
11、513)3、 它到底美在哪儿呢?请大家轻声地读读课文,用你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仔细地找一找,用你敏锐的心灵触角尽情地品一品。(学生自读课文后交流)(生1: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生2: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生3: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
12、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生4: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3、过渡:看来,黄果树瀑布确实给大家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其实作者就是从“声音、形态”(板书)两个方面,写出了黄果树瀑布的美。(出示幻灯片1521)二、走进黄果树瀑布,读出方法,品出韵味。1、一篇_要写得好写得美,得讲究方法。平时你写作文时,一般会用什么方法呢?(生1:我会用上比喻、拟人等方法,让我的_更加生动。)(生2:我会用上名人名言、歇后语等
13、,显得我很有水平。)2、作者笔下的黄果树瀑布是如此栩栩如生,让我们如临其境,他也用了许多巧妙的方法,你发现了吗?请大家默读课文,就这一问题思考思考。(学生默读课文后交流)(生1:我发现作者用了比喻:“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把瀑布比成宽幅白练,使我的脑海里一下子就跳出了黄果树瀑布的样子,很形象。)(出示幻灯片23)(生2:我也发现了比喻:“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作者先把瀑布的声音比作微风拂过树梢般轻
14、柔,再把它比作潮水涌上岸滩的喧嚣汹涌,使我仿佛听到了那渐近渐响的“哗哗”声。)(出示幻灯片24)3、作者对瀑布声音的比喻可不止这一处,你发现了吗?(生1:“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生2:“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4、为什么同样的瀑布声,作者会作出不同的比喻呢?(学生思考后交流)(生1:我觉得是瀑布的声音发生了变化。)(生2:我认为是作者听瀑布的位置变化了,所以听到的声音也变化了。)(出示幻灯片25)5、小结:是啊,比喻要用的准确、巧妙,才能让人有如身临其境。6、作者还使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呢?(出示幻灯片26、)(生1:我发现作者使用了夸张的方法:“瀑
15、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从中我知道了瀑布的声音非常之响。)(生2:“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这里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黄果树瀑布的宽。)7、同学们交流的都很好,听老师来读读这段文字,你来看看这是什么方法?(读课文最后一小节。)这一小节中既没有对瀑布声音的描写,也没有形态的描写,它是如何表达瀑布之美的呢?(学生思考不出,教师加以点拨)(出示幻灯片27)徐霞客何许人也?(生: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他在遥望瀑布时,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他仿佛听到“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生2:他仿佛听到“如雷声轰鸣
16、”般的哗哗声。)(生3:他仿佛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8、小结:这样一位伟大的侠客,他见过的美景千千万万,可是在黄果树瀑布前,他“凝神谛听(生接读)”,他“完全沉醉(生接读)”了。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方法就叫“衬托”。9、过渡:如果说好词佳句是散落在文中闪亮的珍珠的话,那么写作的顺序就是将这些珍珠串成精美项链的丝线,_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呢?请大家迅速地浏览文本,想一想。(学生浏览全文)(出示幻灯片28)(生:课文是按照“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来到谷底、离开潭边”这样的顺序来写的。)10、小结:作者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
17、感受着,这样的写作方法叫“移步换景”。三、走出黄果树瀑布,谈出印象,写出感受。黄果树瀑布如此壮美,面对此情此景,如果你就是那位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你想对黄果树瀑布、自己、后人说些什么呢?请用三五句话写下来。(学生思考后写话)(出示幻灯片29)四、课后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结合课文以及搜集的资料以“我眼中的黄果树瀑布”为题写一篇_。3、利用搜集的资料写一篇介绍瀑布知识的_。板书设计:形态 宽17、黄果树瀑布声响 大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
18、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教学重点、难点: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教学准备:黄果树瀑布资料、图片、幻灯片教学课时:两课时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3【教学要求】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意;2、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3、 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指名说说你学习了烟台的海一文后,对大自然有什么认识;今天我们再领略一下大自然,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无限魅力,出示课题。出示中国地图,指出黄果树
19、瀑布风景区所在的地理位置。二、初读,整体感悟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想知了解的?(为什么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2、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句子,了解每一自然段的内容,初步感受一下大自然的这一杰作。3、 检查交流:出示“人喧马嘶、喧嚣、撩过来、挟来、掩映、聆听、悬挂、胸膛、山回谷应”指名认读,结合句子说说词意;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指导读好长句;小组讨论:在不同的地方所听到的黄果树瀑布的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准文中的用词(渐近渐响、喧嚣、大合奏、山回谷应、訇然作响)归纳中心:课文具体描写了_,赞颂了_。观录相、听范读、集体朗读全文第二课时一、阅读全文,说说课文写
20、法上有什么特点,主要写了什么?二、小组学习第25自然段1、 哪几个小节写瀑布声,哪几个小节写水的形态;2、 作者在哪几个地方听了瀑布声,声音各有什么特点,作者的感受是什么;3、 作者在哪几个地方观察了瀑布水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作者的感受是什么;4、 小组集体读课文,把作者的感受读出来;5、 班上交流,班上读书比赛,看看哪组最好。6、 集体朗读。三、自学第6-7自然段1、 自由读;2、 哪几个词是写瀑布的,哪几个词是写人的感受的;3、 想一想,你觉得瀑布的声响与人的感受有什么联系,大自然与人的生命力有什么联系;4、 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推出说得最好的在班上交流一下。四、学习第8自然段1、朗读;4
21、、 结合前文,看看画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注:课外进行一次小练笔,学习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一写游周庄的某一景点,注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4 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22、。难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2、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4、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你们想去吗?揭题5、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景象?看录像欣赏。由古诗导入主题,再借助录像向学生介绍黄果树瀑布,让学生对这一自然
23、景观先有个直观印象。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读,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解决。2、检查自学:(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齐读。s xio lio lng tng d人喧马嘶 喧嚣 撩过来 聆听 胸膛 谛听(2)指名读通课文,评价纠正。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住。(3)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3、轻声读生字,想想主要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除了写瀑布外,还写了什么?瀑布:声音、水花散落在黄果树小镇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底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4、交流:瀑布:声音、样子、水花散落再小镇上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地时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5、分小组讨论,课文
24、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哪几段?三、分段朗读课文。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教师检查初读的情况,帮助正音并疏通课文,再按游览顺序尝试划分段落层次,最后指名逐段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课文是精读感悟的基础,教师应舍得花时间进行指导。理清课文条理,感受游览顺序也是指导写作的有利依托。四、细读第一段。1 指名读,理解“杰作”。2 这一句该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3 再次出示录像,让学生整体感知黄果树瀑布的景观的壮美。过渡: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布置学生进一步熟读课文,下节课重点探讨。五、指导写字。1 出示生字,读一读。2 说一说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 用钢笔描红、临写。第二课时一、
25、复习检查。1 听写词语。(课后练习2)2 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3 齐读第一自然段。二、细读第二四自然段。1 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2 讨论交流自然段段意。3 默读课文,思考: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用“”划下来。出示写黄果树瀑布形态和声响特点的有关语句。(1)“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2)“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3)“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4 指导学生反复练读这三句话,说说它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这些句子与一般句子
26、相比较好在哪里?从而体会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宽及声响的大。板书(声响大 形态宽)5 大声练读这三节,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6 指名有感情地读自己最喜欢地那一段,并说说为什么。7听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形态的宽、声响的大及瀑布激出的水花化为“银雨撒全街”的情景。本课重在朗读感悟,我借助电教手段,如图片、配乐朗读等,帮助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以在头脑里形成这一“大自然的杰作”的具体表象,建文字符号所表现的黄果树瀑布的立体画面,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所以,我按游览顺序展开教学,先建立表象,后领悟意义,步步深入地进行精读感悟。三、导读第五自然段。1 指名读第5节并思考黄果
27、树瀑布泻落在什么地方?我们来到谷地有什么感受?2 讨论交流。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着重体会“群山环抱”的意境,为下文“圆形的乐池”、“四周乐声奏鸣”的理解作铺垫。感受是“那道瀑布”离我们“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撩”在文中的意思,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瀑布泻入谷地溅出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3 听录音,让学生获得那种舒服极了的真实感受。4 小结节意并指导朗读。瀑布泻入谷底,“我们”也来到谷底,先前是远望,现在是近观,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希望透过朗读交流去触摸语言文字的亲切自然,如“撩过来洗脸”、“凉丝丝的”,只觉飞珠扑脸,人与瀑布融为一体,体
28、会到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四、布置作业。1 摘录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并仿写一句。2 熟读第二至四自然段。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 齐读课文第五自然段。2 指名说说第五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二、精读指导。1 导读第六、七自然段。(1)轻声读课文67自然段,说说哪些句子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还读不懂。(2)出示句子,着重理解这两句话:a “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灌:浇,灌注。乐声奏鸣、声浪各指什么?指瀑布的声响大,最后让学生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b “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挟:夹在胳膊下,然后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3)反复练读,让学生体会自然景观
29、对游人心情的影响,使其察觉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人的生命活力的联系,对人的身心的陶冶。(4)小结第二段段意:写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2 导读第八自然段。(1)齐读后,简介徐霞客的生平,说说“沉醉”的意思。(2)小结第三段段意:作者完全沉醉在美景中。第六自然段,叙写如在乐池的感受,需要深入领悟。抓住“气势非凡,雄伟壮观”和“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引导学生明白因为作者身在谷底,目睹瀑布气势,耳闻瀑布声响,这才产生有如置身圆形乐池的感受。三、总结全文。1 再次指名分段并用自己的话归纳段意。2 齐读第二段,分自然段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后,让学生说说作者为什么把黄果树瀑布称为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30、。学了_,学生一定会对大自然的杰作美丽壮观的黄果树瀑布产生浓厚的兴趣,获得美的感受。老师除了注意回归整体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谈体会,只要能谈出点点滴滴就应给予鼓励。四、作业。1 摘录文中描写瀑布形态和声响的有关语句,读一读,说说有什么特点。2 仿写一处景物,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板书设计:形态宽声响大黄果树瀑布 舒服极了感受 灌满活力挟来生机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瀑布形态声音的特点,感受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3、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并由此理清_脉络。4、运用专题学习,为学生创设
31、良好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重点:借助专题学习,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课文重点段落瀑布的壮美和谷底时的感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揣摩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词语及短语,体会其表达效果,品味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教学准备:搜索相关资料,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迁移导入1、师板书“瀑布”同学们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诗句呢?2、为什么这么多的文人墨客都被瀑布折服呢?我想这其中总有缘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果树瀑布,去寻找答案吧。(板书黄果树)二、初读感悟,领略壮观1、课件出示:看,这就是黄果树瀑布,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2、作者看了有怎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点击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把
32、写作者感受的句子多读几遍。并且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3、在读的过程中如果碰到了一些不理解的地方,同桌可以互相帮助。4、生自渎课文师巡视 了解学情 点拨帮助。5、交流:_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6、作者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受着,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移步换景”。三、走近瀑布,感受壮美读书要用心去读,用心去品,我们就能品出其中的韵味,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默读课文,看看谁能听到黄果树瀑布的声音,看到黄果树瀑布壮观的景象。(一)听瀑1、生默读,标出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2、汇报(1)、你“听”出什么来了?师引导: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不同的位置,所听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那作者又是在那些地
33、方听瀑的呢?分别听到怎样的声音?a 远处 b 近处 c谷底(2)、让我们也一起去听听,感受一下(点击感受声音)听了刚才的瀑布声,你对文中哪些词句感受更深了?指导生朗读:“渐近渐响”、“涌了过来”指导生用“好像又像”说话。(3)作者来到群山怀抱的谷地里,如此近距离地接触瀑布,又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呢?(理解难点乐池)(4)你看,这就是乐池(指导学生看图,了解乐池的形状),现在我们就是一名听众,我们一起走进乐声齐奏的乐池,置身其间,(点击感受乐池)(5)听了这交响乐团的演奏,我们不免心胸为之开阔,心情为之振奋,心中涌起无限豪迈,那作者来到谷底为什么也有这种感觉呢?看地形图,读课文相关段落,理解文中说的
34、“圆形的乐池”(6)在这圆形的乐池中,作者听到的是,感觉(每个细胞)引读课文相关片段这么磅礴的气势,这么雄浑的力量,你们想亲身感受一下吗,点击,听声音指导读好这一段话(就是人站在谷底的那几句)(7)的确,在谷底欣赏瀑布,真让人激动,叫人陶醉,令人振奋。同学们说得精彩,是不是也读得精彩呢!老师想先请几个小老师给大家一些建议。老师这里准备了几段音乐,作为对你们的奖励,自己选择一段自己喜欢的段落配上合适的音乐读一读。3、师小结,是啊!光听瀑布的声音,我们就感受到了瀑布的磅礴气势。看来(出示第一小节,齐读)(二)看瀑1、你还“看”出什么来了呢?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因季节而变化,冬天水小时,他妩媚秀丽,轻轻
35、下泻,到了夏天,水量大增,那撼天动地的磅礴气势,简直令人惊心动魄。(师述,并随境出示)读了这一段后,你觉得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黄果树瀑布的?为什么?(理解宽幅白练、泻下来、千万架织布机大合奏)是呀!黄果树瀑布真是气势磅礴,撼天动地啊!过渡:如果说:如宽幅白练般的瀑布给人以震撼,那“银雨撒金街”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用心去读第4小节。做下批注,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2、生自学3、交流,读了这一小节,你有什么感受?师评价:是呀,银雨撒金街真是远近闻名的一大奇观,他又让我们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的诗意美,也从另一个侧面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同一般。4、看瀑布又让我们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真是气势磅礴
36、,憾天动地呀,看来(出示第一小节,齐读)四、离开瀑布,拓展感悟1、不知不觉,已是日薄西山,作者不得不依依不舍地离开“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的黄果树瀑布。请大家默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主要描写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雄伟壮观”,为什么在_的最后还要描写徐霞客的塑像?而且写他“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呢?2、你们查阅过徐霞客的资料吗?徐霞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可以点击更多了解去寻找相关资料)3、他在遥望瀑布时,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他仿佛听到“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他仿佛听到“如雷声轰鸣”般的哗哗声。他仿佛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
37、织布机上泻下来。)4、这样一位伟大的侠客,他见过的美景千千万万,可是在黄果树瀑布前,他“凝神谛听(生接读)”,他“完全沉醉(生接读)”了。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方法就叫“衬托”。5、让我们再次沉醉在这大自然的杰作之中吧!(点击更多了解 欣赏黄果树瀑布及有关资料)6、面对此情此景,同学们一定是有许多话要说。a、完成句式:“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_。”用你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仔细地找一找,用你敏锐的心灵触角尽情地品一品。(点击阅读拓展)b、为黄果树瀑布设计一条广告语。c、你想对黄果树瀑布,或者后人说点什么,写一写。d、续写诗歌,用诗一样的语言将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 黄果树瀑布你那雄壮的身躯 让我感到
38、我是多么的渺小啊! 你那美妙的歌声 让我陶醉之中 你那非凡的气势 让我胆战心惊 你那. 让我.7、交流8、师总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许多多风景名胜,同学们要是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还可以学着_的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一写。(用风景的图片配上音乐,师总结)板书设计:形态 宽大黄果树瀑布 声响 巨大 感受 舒服 活力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6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及黄果树瀑布的知识。【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_思路;品味_酣畅的景物描写,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品味
39、文句,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难点】个别难理解的抒写情感体验的句子。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课之前同学们先来一起看一组我国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图片,俯仰高低角度不同大家看完的感受如何?老师听见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很壮观。的确,黄果树瀑布素有“天下奇观”的美名,图片旁有相应的资料大家可以看一看,好,看大家都很迫不及待的样子那咱们就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黄果树瀑布,看看作者笔下的瀑布是怎样的一番风景吧!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首先自由读文,扫清识字障碍,并用一句话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明确:_主要写作者以前对黄果树瀑布间接了解的印象和后来身临其境的情感。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游览黄果树瀑布
40、心情变化是什么?明确:心情变化:不激动无聊激动震撼赞美(三)深入研读1.作者在实地游览前的感受是什么,从_中何处体现?为什么要这么写?明确:开头两段写自己看到黄果树的图片并不激动,看到旅游纪念品会产生无聊感。因为这些统一制作的东西只是一种公共的概念,没有个人的、独特的体验,干瘪而空洞。这样写与下文那有声有形有生命的、具体生动的、震撼人心的实景形成反差,突出了作者的独特感受。2.作者实地游览后,对黄果树瀑布产生了哪些独特的感受?明确:(引导学生通过“抚摸”、“亲近”、“诞生”、“复活”等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去体会。)作者游览后的惊喜发现:瀑布是有声的、潮湿的;瀑布是立体的,可以抵达它的后面。有声的
41、瀑布令作者异常激动;潮湿的瀑布能把“我”淹没;立体的瀑布可与之亲密接触。从文中描写可见,作者沉浸在喜悦、欢乐和激动之中,感受到瀑布那具体的、强烈的生命,产生对瀑布的亲近感和崇高感。3.找出_当中富有哲理的句子。(1)“越走越近,我看见水柱像庞贝城在火山中毁灭时的大教堂的圆柱那样崩裂,轰隆倒塌,栽倒在水里,把水砸出了大坑。水在变形,在死亡,在合成,在毁灭,在诞生”(2)“这里是瀑布的声带,唯一的发言者是瀑布,除此之外,任何话都听不见,哪怕你在赞美,哪怕你像圣经那样说话。(3)“这可能意味着死亡,也可能意味着得救。”(四)巩固延伸_与站在黄果树瀑布上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你从比较中能得到哪
42、些写作上的启示?学生可各抒己见。于坚的_集中表现个人的独特感受,表达更形象,更有感染力,在艺术性、创造性上更胜一筹;吕游的_不少地方描写过于概括,如堆砌磅礴、大气、雄壮、神奇、壮观绝美等词,感染力较一般,但他另辟蹊径地写寻源所见,获得“平凡与伟大只差一瞬间”的人生感悟,这是可取之处。(五)小结作业1.师生共同总结2.写一篇黄果树瀑布的导游词四、板书设计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1、入请入境朗读课文,促进语言发展、2理解文本中的声响词、动词、比喻句子、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形态的特点、3、通过具体的语言,感受换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4、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引导学生走
43、向自然、教学重点:体会声响词、动词、比喻句子,理解优美的语言、教学法:谈话法情景体会法合作探究法入情朗诵法教具准备:幻灯片课件教学版块一、复习导入1、读新词二、入情品读感悟第二段1、以读促悟,学习表达方法2、联系生活品悟感受,获得美的体验、三、内化积累运用1当小导游2、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一、复习导入1、读新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请把书打开齐读课后第二题)二、入情品读感悟1、以读促悟,品读声、形、(1)、品读声响师:上节课我们已整体感知黄果实瀑布的雄伟壮观,今天让我们再随着作者走进黄果树瀑布风景区,听(出示黄果树瀑布声响)师:你听到了什么?(出示幻灯片3)引导理解声响词、你从这些声响词里感受
44、到了什么?板书:声响大入情朗读第二自然段师:作者为了表达瀑布声响的壮美,不仅使用了传神的响声词,还用了动词、比喻句来表达瀑声的伟大,神奇?(小组合作探究,默读第二自然段,用笔标注、找出引导学生从动词、比喻句来理解瀑布声响)(注重表达方法的指导)(出示幻灯片4)引导背诵第二自然段这里的声响在哪里听见的?入情朗诵作者还在哪里听到了声响?用横线画出来有感情读一读、(引导有感情读悟第三、六、七自段写声响的句子)(2)品悟形态师:刚才我们已通过黄果树瀑布的声响感受到它的雄伟壮观,那它的形也壮观吗?我们再随着作者向前走,透过树的缝隙,看(出示瀑布形幻灯片)看到了什么?你能读出它的形态美吗?(指导诵读理解)
45、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形态的句子?有感情朗诵、(品悟第四、五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的写形的句子、重点理解比喻句和”银雨洒金街”奇景)读到这里使我想到一位诗人写瀑布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学生接)这是写哪里的瀑布?有什么特点?(出示幻灯片5)黄果树瀑布的形又有什么特点?板书:形态宽(个性化朗读数遍)师:多美的境界、这不仅仅是对瀑布形态的描述,这是对瀑布的吟唱、是歌、是诗、作者的描述充满了瑰丽的想象、师:现在我们一起去欣赏那维妙维俏的瀑布声、形(播放第2、3、4朗读课件)(3)、内化运用积累假如一群游人来到黄果树瀑布,没有导游,想让我们给他们做导游,谁愿意?(注重实践体验,促进语言发展)2、联系生活品悟感受师
46、:平常你去过风景区吗?有什么感受?用词语概括、或句子描述、作者来到雄伟壮观的黄果树瀑布谷底,他的感受又是怎么样的呢?为什么?(默读57自然段)(出示幻灯片7)板书:感受爽师:是啊,黄果树瀑布能让人们心情豁然开朗,性情受到陶冶、还记得塞特凯达斯瀑布吗?那我们现在面对壮美的黄果树瀑布,该怎么做?(渗透环保意识)师:言由心生,如果心中无美,口就无情,黄果树瀑布壮美(板书:壮美)已成为你们关注的事物,对它产生了感情,于是有了许多美好的设想,那我们今后要努力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因为自然的美景能陶冶人的性情。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8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1)记忆本课中出现的
47、文言字词,识记作者袁宏道、袁中道、张岱。(2)能够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3)能够顺利地翻译课文,辨识常见的文言现象。(4)能够理解作者的心情对_内容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师友合作,通译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小组探究,比较两文景物描写的不同,探究心情对景色观察和景物选取的影响。(3)感受人物高尚的品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袁中道对安宁美好生活的热爱,对钻营仕途的厌烦。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导入:传说朱元璋手下谋士刘伯温奉命修建京城,把好山好水都搬到了北京,因此惹怒了掌管水系的龙神。龙神在大怒中将全城的水偷走,刘发现后派大将
48、高亮追赶。返回京城途中,龙神挣断绳索逃跑了,跑前将装水的水车推入长河,高亮畏罪跳入长河,从此京城外就有了一座高粱桥,高粱桥景色如何,我们一起随两位作家去看一看。预习准备:熟读课文,自学疑难字词,粗通全文,画出有疑问的地方。课堂交流:朗读课文,提示重点字读音。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师友互助教师提出合作要求:师学友合作,翻译两篇游高粱桥记。1、师学友小组合作翻译,明确重难点。2、课堂交流:介绍重难点,提出存疑。教师适时点拨。提高学生文言文解读能力。3、比较探究教师提出探究要求:1、两文写到的是同一处景色,又同是三月风光,所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2、为何同样的风景在两人眼中会有
49、这样多的不同,对景物的选择有什么不同?3、除了景物描写,两人还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1、学生按要求寻找关键词句进行罗列、对比、概括。2、课堂交流,教师适时点拨。(两人_都不以写景为目的,而是通过景物来表现自己特别的情趣、心情,因而对景物的感觉印象不同,取舍也不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4、课堂小结两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两个人,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自由表达。课时作业:背诵课文片段,完成作业中的字词训练部分。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导入教师谈话导入:钱塘看潮是一大盛事,那么,人们会怎样记录潮来的盛况呢?引入课文。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50、。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2、自主探究教师提出探究要求:1、小组合作理解_内容。2、张岱、周密、高濂三人对潮水的描写有什么区别?3、钟敬文这样写好吗,说说自己的理解。1、学生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解读_。2、对比分析三人描写的不同。3、课堂交流。提高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3、归纳总结这几篇小_与前两篇,哪个更打动人?学生自由谈。4、拓展提高写一些自己特别的心情,注意对环境的描写。学生练笔、互评。三、板书流急而清(侧面描写)袁宏道垂杨十余里游人如织美丽高雅的生活情趣丹楼珠塔西山设色尽兴而归甘之若饴游高粱桥记(对比)尘埃蔽天着重裘犹不能堪寒冷、恶劣自责嗜进袁中道狼狈沟渠间百苦乃至邸败兴而返向往安宁美
51、好口中含沙尚砾砾叫苦不迭张岱重点在写潮头变化,善以比喻写景,形象可感一别样样白洋潮周密重点写弄潮儿的勇猛和争相观潮的盛况景心物情高濂专写月下潮水奔涌的景色四、反思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声音的特点,2.细细品味,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阅读课文,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美。2.学习作者在写景中抒情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展示黄果树瀑布的形态与声音,填补学生经验的空白,让学生多感官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学生齐读课题)。2.通过
52、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态声音)二、紧扣重点,读悟瀑布形态的美1.快速阅读课文,用曲线划出写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的句子。指名交流(多媒体出示: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2.读悟句子,体会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1)认真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思考:从哪儿感受到了瀑布的飞流直下(2)指名交流。(师相机在多媒体上点红学生所讲的重点词:悬挂宽幅白练泻下来)(3)学生练读句子:再读读句子,读出飞流直下的气势。(4)指名读句子。(2人)(5)现在我们一起去欣赏一段录像,切身感受一下黄果树瀑布的飞流直下。(多媒体播放瀑布飞流直下的录像,教师范读句子)(6)再指名读句子:有了直观的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异位性皮炎免疫治疗护理
- 网格员防溺水培训课件
- 网格员疫情防控培训课件
- 小班安全保护自己
- 智慧城市行业可行性报告
- 物业常识测试题及答案
- 24、天平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四制)
- CPBA考试全景试题及答案
- 政策法规境内旅游
- 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GB/T 17376-2008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
- GB/T 14846-2008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
- 2011第六章-新乐府运动与白居易概述
- 2023年江苏吉尔多肽杯化学竞赛试题WORD版有答案
- 主动脉缩窄的介入治疗课件
- 细度(负压筛析法)试验考核表
- 云计算与智能交通课件
- 年处理量为2万吨丙烯-丙烷分离过程精馏塔设计
- 大跨与空间结构课件
- 设计合同封面
- 兵团精神讲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