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岩周边位移测量实施细则_第1页
围岩周边位移测量实施细则_第2页
围岩周边位移测量实施细则_第3页
围岩周边位移测量实施细则_第4页
围岩周边位移测量实施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交三公局(北京)工程试验检测 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SJSY-C-A-020 第 1 版 第 0 次 修订 实施细则发布日期 2011 年 6 月 20 日 页 码 第 1 页 共 19 页 SJSY-C-A-020 围岩周边位移测量实施细则 1、 适用范围 本试验实施细则适用的检测项目/参数为:围岩周边位移。 2、 仪器设备 JSS30A 数显式收敛计。 3、 量测断面间距及测点数量 表 3-1 量测断面间距和每断面测点数量 围岩级别 断面间距(m) 每断面测点数量 净空变化 II 3050 1 条基线 IV 1030 1 条基线 V VI 10 512 条基线 注:、III 级围岩可按工程

2、类比初步选定允许值范围。 收敛测线的布置形式见下图,在洞口段、浅埋段,量测断面间距及测点数量与III 类围岩相同。 图 2-56-1 收敛测线布置 4、 量测频率 量测频率可根据位移速度和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按以下两表确定,宜取两表中量测频率较高者作为实施的量测频率。 中交三公局(北京)工程试验检测 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SJSY-C-A-020 第 1 版 第 0 次 修订 实施细则发布日期 2011 年 6 月 20 日 页 码 第 2 页 共 19 页 表 3-2 量测频率 位移速(mm/d)量测频率 量测断面距开挖 断面距离(m)量测频率 5 23 次/d 01)B (2 次/d 15

3、1 次/d )B (121 次/2d 0.51 次 1/23d ) (25B 1 次/23d 0.20.5 1 次/3d 5B 1 次/37d 5B 1 次/37d 0 拱顶上移;C0 拱顶上移;C0 拱顶下沉。 (3) 收敛计时采用 SJSY-C-A-020.5 进行温度修正。 中交三公局(北京)工程试验检测 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SJSY-C-A-021 第 1 版 第 0 次 修订 实施细则发布日期 2011 年 6 月 20 日 页 码 第 6 页 共 19 页 7、 量测资料整理 a) 原始记录表及实际开挖测点布置图; b) 位移随时间及开挖断面距离的变化图; c) 位移速度、位移加速度

4、随时间及开挖断面距离的变化图。 在上述图标中应同时计入开挖、喷射混凝土、锚杆施工工序和时间,并将位移警戒线 和极限值算出来。 中交三公局(北京)工程试验检测 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SJSY-C-A-022 第 1 版 第 0 次 修订 实施细则发布日期 2011 年 6 月 20 日 页 码 第 7 页 共 19 页 SJSY-C-A-022 围岩内部位移测量实施细则 1、 适用范围 本试验实施细则适用的检测项目/围岩内部位移。 2、 使用仪器 采用多点位移计。 3、 量测方法 (1) 量测断面的选取 量测断面应设在代表性的地质地段,每个代表性地段选取 12 个断面每个断面37 个钻孔。 (2)

5、测点的布置 在隧道量测跨度最大的部位进行围岩内部位移测试,同净空收敛量测布置在同一断面。测试全断面围岩松弛范围,可在拱顶、两侧拱腰、两侧供脚、和两侧边墙等 7 个部位埋设围岩内部位移量测元件。 (3) 位移计的埋设 采用风钻钻直径 4050mm、长度较位移计略长 50100mm 的钻孔,清除钻孔中岩渣和积水,灌入水泥砂浆或锚固剂,注满全孔后,将杆式位移计插入钻孔中,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将孔口定位体与周围岩体固结牢靠,待水泥砂浆固结后进行初始读数。 4、 量测频率 测量频率与同一断面其他项目量测频率相同。 5、 绝对位移计算方法 (1) 设在隧道围岩埋设三套杆式四点位移计,A 埋设在左帮,B 埋设在

6、拱顶中央,C 埋设在右帮,如图所示。Ua.i,Ub.i,Uc.i(i=1、2、3、4),分别代表各位移计(A、B、C)个测点的绝对位移值。 中交三公局(北京)工程试验检测 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SJSY-C-A-022 第 1 版 第 0 次 修订 实施细则发布日期 2011 年 6 月 20 日 页 码 第 8 页 共 19 页 U44U3Ub.44U2Ub.33Ub.22U1U21U3Ub.1BU4bcb1c1Ub.1Uc.1Uc.2Ua.2Ua.3Uc.3Ua.4Uc.4AC123414213 b1b Ua1.2,Ua1.3,Ua1.4,Ub1.2,b1.3,b1.4,c1.2,c1.3,c

7、1.4 分别为 A、B、C 位移计第 2、3、4 点对第 1 点的相对位移增量。 (2) 计算隧道两帮 A、C 位移计个点的绝对位移值 当 AC 两点的收敛值 Uac 已测得时,可按 A 点与 C 点相对位移值大小按比例分配收敛值。 (3) 计算拱顶 B 点位移计个点绝对位移值 ? 设位移计的 ABC 三个点在同一垂直平面内,A 和 C 的位移计在同一水平上。 ? 设 A、C 点只存在水平向位移,B 点只有垂直向位移。 由于三个位移计 A、B、C 的表面点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其边长 a1b1c1 为测点则为初始距离。abc 之间收敛后的距离,B 与 A,A 与 C,C 与 B 中交三公局(北

8、京)工程试验检测 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SJSY-C-A-023 第 1 版 第 0 次 修订 实施细则发布日期 2011 年 6 月 20 日 页 码 第 9 页 共 19 页 SJSY-C-A-023 锚杆轴力测量实施细则 1、 适用范围 本试验实施细则适用的检测项目/参数为:锚杆轴力测量。 2、 量测仪器 钢筋计。 3、 测力锚杆的布置 在每一监测断面内一般布置 37 个量测位置(孔) ,每一量测位置的钻孔内设测点 24 个(根据量测深度和所选的量测锚杆决定)钢筋计。具体布置是在拱顶中央 1 个,在拱基线上(或拱基线上方 1.5m 处)左右各设一个,在两侧墙最大跨度处各设一个,如下图。具体部

9、位也可根据岩性及现场情况适当调整。 图 3-1 量测锚杆的布置形式 4、 测力锚杆的埋设 量测锚杆在埋设前必须钻孔,所有的孔位应布置在同一垂直断面内;水平钻孔倾斜角度在垂直断面内不超过 5o,水平面内钻孔与隧道壁面交角应在 85o90o之间。钻孔时孔径应比量测锚杆杆体直径大 2030mm,扩孔深为 200250mm。为了保证量测锚杆的施工质量,须注意以下几点: (1) 为保证量测锚杆与孔壁的胶结质量,钻孔完成后,要求吹干,然后往空那注满水泥砂浆,注意要均匀地填满全孔长; (2) 随后将量测锚杆插入注满砂浆的孔内,务必使锚杆端部与围岩壁面保持在同 一平面内,不平之处,用砂浆抹平整,待砂浆凝固后即

10、可开始初测。 中交三公局(北京)工程试验检测 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SJSY-C-A-023 第 1 版 第 0 次 修订 实施细则发布日期 2011 年 6 月 20 日 页 码 第 10 页 共 19 页 (3) 水泥砂浆拌和要求:水泥标号不小于 32.5 级,砂粒径为 03mm,质量配比为:水泥:砂:水1:1:0.4。 (4) 在埋设时要缓慢顺势向钻内推进,不可锤击,以免损坏元件和测线。 5、 测力锚杆的量测 锚杆轴力量测频率可按如下进行:即在埋设后 115d 内每天测 12 次,1630d 次。13 后可每月测 90d 次,12 以后可每周测 30d 每两天测一次, 中交三公局(北京)工程

11、试验检测 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SJSY-C-A-024 第 1 版 第 0 次 修订 实施细则发布日期 2011 年 6 月 20 日 页 码 第 11 页 共 19 页 SJSY-C-A-024 围岩及支护间压力测量实施细则 1、 适用范围 本试验实施细则适用的检测项目/参数为:围岩及支护间压力测量。 2、 仪器设备 围岩压力测量,通常情况下指围岩与支护或喷层与二次衬砌混凝土间的接触压力的测试。方法为在围岩与支护、两次支护之间埋设钢弦式压力盒。 3、 操作方法 (1) 压力盒标定 压力盒标定指在室内测定每个压力盒频率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并绘出它们的关系特性曲线,以便现场测试使用。标定在压力缸

12、或材料试验机上进行。 (2) 压力盒的布置与埋设 埋设压力盒的要求是:接触紧密和平稳,防止滑移,不损伤压力盒及引线,并且需要在上面盖一块厚 68mm、直径与压力盒直径大小相等的钢板。一般压力盒布置方式有以下几种: 图 2-63-1 压力盒的布置 4、 观测方法 压力盒按观测设计要求布置埋设好后,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观测室,将每个压力盒的电缆引线集中于室内,并按顺序编号,以防弄混。电缆线铺设一定要得当,且不可被压断、拉断。 观测时,根据具体情况及要求,定期进行测量;每次每个压力盒的测量应不少于次,力求测量数值可靠、稳定,并做好原始记录。3 中交三公局(北京)工程试验检测 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SJSY

13、-C-A-025 第 1 版 第 0 次 修订 实施细则发布日期 2011 年 6 月 20 日 页 码 第 12 页 共 19 页 SJSY-C-A-025 钢支撑(格栅)内力量测实施细则 1、 适用范围 本试验实施细则适用的检测项目/参数为:钢支撑(格栅)内力量测。 2、 仪器设备 钢筋计或测力计。 3、 测试目的 (1) 了解钢格栅应力的大小,为钢支撑选型与设计提供依据; (2) 根据钢支撑的受力状态,判断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3) 了解钢支撑的实际工作状态,保证隧道安全施工。 4、 应力、应变计的布置与埋设 监测时,选择与格栅主筋直径相同的钢筋计焊接到适当的部位,监测钢支撑应力、

14、应变的变化。应力、应变计在隧道周边的布置见下图: 图 2-64-1 应力、应变计在隧道周边的布置 在应力、应变计的安装时,应尽量使应立即与钢筋同心,防止钢筋计偏心或应变计受扭而影响元件的使用和数据的准确性。此外,将钢筋计焊接在格栅主筋时,要回足以给钢筋计降温,以防温度过高烧坏钢筋计的钢弦。 在埋设时,应注意对测试元件、测线的保护,防止由于埋设不当而使元件不能正常工作,或者埋设后测线被扯断。 5、 应力、应变计的观测方法 应力、应变计的观测一般在埋设初期观测频率较高,后期观测频率较低。观测时,力求测量次,3 每次每个测点的测量应不少于定期进行测量;根据具体情况及要求, 中交三公局(北京)工程试验

15、检测 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SJSY-C-A-025 第 1 版 第 0 次 修订 实施细则发布日期 2011 年 6 月 20 日 页 码 第 13 页 共 19 页 数值可靠、稳定,并做好原始记录。通过一段时间现场观测,就可以根据所获得的资 料进行整理分析。 中交三公局(北京)工程试验检测 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SJSY-C-A-027 第 1 版 第 0 次 修订 实施细则发布日期 2011 年 6 月 20 日 页 码 第 14 页 共 19 页 SJSY-C-A-026 照度检测实施细则 1、 适用范围 本试验实施细则适用的检测项目/参数为:照度检测。 2、 仪器设备 TES-1335 照度

16、计。 3、 洞口段照度检测 (1) 纵向照度曲线测试:第一测点可设在距洞口 10m 处,之后向内每米设一测点,测点深入中间段 10m。测试各点照度,并以隧道路面中线为横轴、以照度为纵轴绘制隧道纵向照度变化曲线。 (2) 横向照度曲线测试:洞口照明段分为入口段和过渡段,过渡段由TR1、TR2、TR3 三个照明段组成。测试横向照度时,可在各测区各设一条测线,该线位于各区段的中部。在各测线上,测点由中央向两边对称布置,间距0.5m。测取各点照度,并以各测线为横轴、以照度为纵轴,绘制隧道横向照度变化曲线。 4、 中间段路面平均照度检检测 (1) 取测点原则 视隧道长度不同,测区的总长度可占隧道总长度的

17、 510;各测区长度以20m 为宜,也可根据灯具间距适应调整。在各测区划分网格,使各单位长为2m,宽约 1m;给各单位编号,并测取各单元形心点的照度 Ei。 (2) 数据处理方法 n1 ,则该测区的平均照度为若某测区的单元数 nEE ini1对各测区均计算,得到各测区的平均照度,最后对各测区的照度再平均,即得全隧道基本段得平均照度。 中交三公局(北京)工程试验检测 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SJSY-C-A-027 第 1 版 第 0 次 修订 实施细则发布日期 2011 年 6 月 20 日 页 码 第 15 页 共 19 页 5、 测点的布置图 横断面测点布置 A 照明灯具对称布置路面照度测点布置

18、 照明灯具交叉布置路面照度测点布置 6、 数据处理 三次读数平均值为测试值 求测区个测试值的平均值=路面平均照度() LX 路面照度的总均匀度 UL/L 0AV MINL计算区域的平均亮度 AV L计算区域的最低亮度 MIN 路面照度的纵向均匀度 /L UL 1MAX MIN 中交三公局(北京)工程试验检测 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SJSY-C-A-027 第 1 版 第 0 次 修订 实施细则发布日期 2011 年 6 月 20 日 页 码 第 16 页 共 19 页 L路面中心的最小亮度 MIN L路面中心的最大亮度 MAX 7、 量测资料整理 a) 原始记录表及实际测点布置图; b) 计算值与

19、隧道纵断面、横断面变化图; 中交三公局(北京)工程试验检测 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SJSY-C-A-027 第 1 版 第 0 次 修订 实施细则发布日期 2011 年 6 月 20 日 页 码 第 17 页 共 19 页 SJSY-C-A-027 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实施细则 1、 适用范围 本试验实施细则适用的检测项目/参数为:一氧化碳浓度检测。 2、 量测仪器 一氧化碳检测仪器,利用控制电位电化学原理来检测一氧化碳浓度。 3、 检测原理 被测量的 CO 通过传感器聚四氟乙烯薄膜,扩散到工作电极 W,CO 在 W 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同时在电极 C 上发生还原反应。于是传感器电极 W 和 C 之间

20、,产生了微电流,其大小与 CO 浓度成比例。该电流放大后由电表指示出 CO 的浓度值。 4、 CO 允许浓度规定: 对于施工隧道:一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大于 30mg/m3;特殊情况下,施工人员必须进入工作面时,浓度可为 100mg/m3,但工作时间不超过 30min; 对于运营隧道:隧道内工作人员休息和控制室等人员长期停留的工作间为 24ppm;正常运营时为 150ppm,发生事故时短时间(15min)内为 250ppm。 5、 测点布置 隧道纵深方向按 50m100m,划分诺干区段,测点布置在每个区段中部,距地面 1.2m1.5m 处进行 co 浓度的测量。 6、 量测资料整理 a) 原始记

21、录表及实际测点布置图; b) 计算值与隧道纵断面变化图; 7、 注意事项 为保证仪器测量精度,使用一段时间后,要用标准气样校正。 中交三公局(北京)工程试验检测 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SJSY-C-A-028 第 1 版 第 0 次 修订 实施细则发布日期 2011 年 6 月 20 日 页 码 第 18 页 共 19 页 SJSY-C-A-028 隧道烟雾浓度检测实施细则 1、 适用范围 本试验实施细则适用的检测项目/参数为:隧道烟雾浓度检测。 2、 仪器设备 光透过率仪。 3、 测试原理 煤烟对空气的污染程度用烟雾浓度确定。光线在烟雾中的透过率用 表示: E E vEE同一光源通过污染空气和洁

22、净空气后的照度。式中: ,v与烟雾的厚度 L(m)有关: 1ln L烟雾吸光率系数。 式中:1lgln 0.4343k,则: 代入上式,令用0.43431lgk Lk,则 K,测定 L=100m 代替后确定 k,并用 k 称为烟雾浓度。取1lgK 100烟雾吸光率系数。 式中:4、 测试方法 隧道从纵深方向按 50m100m,划分诺干区段,测点布置在每个区段中部,距地面 1.3m1.5m 处进行测量。 5、 量测资料整理 原始记录表及实际测点布置图;计算值与隧道纵断面变化图; 中交三公局(北京)工程试验检测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SJSY-C-A-029 修订 第 0 次第 1 版 实施细则 发布

23、日期 日月 202011 年 6 码 页 19 页页 共 第 19 风速检测实施细则 SJSY-C-A-029 适用范围 1、本试验实施细则适用的检测项目/参数为:风速检测。 2、 仪器设备 手持式风速计。 3、 检测断面平均风速的线路 图 2-71-1 检测断面平均风速的线路 4、 检测方法 隧道从纵深方向按 50m100m,划分诺干区段,测点布置在每个区段中部,距地面 1.3m1.5m、距边墙不小于 1.0m 处进行测量。 (1) 迎面法 测风员面向风流站立,手持风表,手臂向正前方伸直,然后按一定的线路使风表均匀移动。由于人体位于风表的正后方,人体的正面阻力减低流经风表的流速。因此,用该法测得的风速 vs,需经校正后才是真实风速 v,v=1.14vs。 (2) 侧面法 测风员背向隧道站立,手持风表,手臂向风流垂直方向伸直,然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