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小学生评语50条_第1页
二年级小学生评语50条_第2页
二年级小学生评语50条_第3页
二年级小学生评语50条_第4页
二年级小学生评语50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化学竞赛计算题各类方法集合 一、差量法差量法是常用的解题技巧之一,它是根据物质反应前后质量(或气体体积、物质的量等)的变化,利用差量和反应过程中的其他量一样,受反应体系的控制,与其他量一样有正比例的关系来解题。解题的关键是做到明察秋毫,抓住造成差量的实质,即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值”,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出答案。在一个反应中可能找到多个化学量的差值,差量法的优点是:思路明确、步骤简单、过程简捷。 解题指导 例题1:有NaCl和NaBr的混合物16.14g,溶解于水中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33.14g沉淀,则原混合物中的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 ) A28.5% B50% C52.8% D82.5% 【思路点拨】该反应及两个反应:NaCl + AgNO AgCl + NaNO,NaBr + AgNO AgBr 333+ NaNO。即NaCl AgCl NaCl AgBr中的银元素替换成了钠元素,因此沉淀相比原混合物3的增重部分就是银元素相比钠元素的增重部分。 设Na元素的质量为a Na Ag m 23 108 108-23=85 A 33.14g-16.14g=17g 231084.6 = 解得a=4.6g 所以Na% = 100% = 28.5% 1716.14a【答案】A 例题2: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盛有等质量、等溶

3、质质量分数足量稀硫酸的烧杯,待天平平衡后,想烧杯中分别加入铁和镁,若要使天平仍保持平衡,求所加铁和镁的质量比为 。 【思路点拨】本题因硫酸足量,故铁和镁全参加反应: Fe + HSO H + FeSO , Mg + HSO H + FeSO 44224224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影响天平两端质量变化的因素是加入的金属和生成的氢气。分别敬爱如铁和镁后,只有当天平两端增加的质量相同时,天平才仍能保持平衡。 Fe + HSO H + FeSO m 4224 56 2 56-2=54 x a Mg + HSO H + FeSOm 424224 2 24-2=22 y a 56a56a24a77x 54

4、=x=即: y= a24y815422 22二、极值法(极端分析法) 所谓极值发,就是对数据不足、无从下手的计算或混合物的组成的判断,极端假设恰好为某一成分,或者极端假设恰好为完全反应,以确定混合物各成分的名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的解题方法。运用此方法解题,可收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 例题3:8.1g碱金属R及其氧化物RO组成的混合物与水充分反应后,蒸发反应后的溶液得到212g无水晶体,通过计算确定该金属的名称。 【思路点拨】该题若用常规方法很难完成,而用极端分析法则可以事半功倍。 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假设8.1g全为碱金属或全为氧化物,有如下关系: 2R + 2HO 2ROH +

5、H RO + HO 2ROH 22222M 2(M+17) 2M+16 2(M+17) 8.1g 12g 8.1g 12g 得M=35.3 M=10.7 因为混合物由碱金属和其氧化物组成,故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应介于10.7和35.3之间,因此该金属是钠。 例题4:t时CuSO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5g,将32gCuSO白色粉末加入mg水中形成饱和CuSO444溶液并有CuSO5HO晶体析出,则m的取值范围是( ) 24A18m128 B38m180 C18m128 D36m180 【思路点拨】该题中CuSO溶于水时形成饱和溶液且有部分晶体析出,即它处于饱和溶液和晶4体之间,用极端分析法解此题可带来

6、很大方便。假设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根据溶解度有如下关系:100:25=m:32,解得m=128g 假设恰好全部形成晶体,则有:CuSO + 5HO CiSO5HO 2244 160 90 32g mg 解得:m=18 由于两种假设都处于极端状态,而题目所给的情况是介于两者之间,不包括两个极端值,故m应为18m128。 三、估算法所谓估算法,就是根据有关的化学只是、抓住试题的某些特点或本质,对数据进行近似处理或心算而获得结果的一种解题方法。估算法是一种应用范围极广的简单方法,估算法在化学计算型选择题的解答中尤其重要。如果选择题的四个选项的数值有明显的悬殊,一般可用估算法。 例题5:温度为t和t时某

7、物质的溶解度为30g和154g,现将t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131g212冷却到t,析出晶体的质量为(不含结晶水)( ) 1 A63.7g B74.6g C92.7g D104.1g 【思路点拨】如果t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有254g(t时154g溶质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的22饱和溶液),从t冷却到t析出的晶体有154g-30g=124g,现有t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212131g,比254g的一半稍多些,根据饱和溶液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成正比,则131g t2的饱和溶液冷却到了t,析出晶体也比124g的一半稍多。【答案】A 1四、平均值法 平均值法是依据MMM,只要求出(或已知)平均值M,就可以

8、判断M和M的取值范围,2121从而巧妙且快速的解出答案。混合物的计算是化学计算中常见的比较复杂的题型,有些混合物的计算用平均值法,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体积平均值、组成平均值来确定混合物的组成,则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进而提高解这类题的能力。 例题6:铝、锌组成的混合物和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0.25g,则混合物的质量可能为( ) A2g B4g C8.5g D10g 【思路点拨】这是典型的平均值法题型,一定要注意方法。分别计算出生成0.25g氢气需要单独的铝、锌各多少,最后选两个数值的平均值。 2Al + 6HCl 2AlCl + 3H Zn + 2HCl ZnCl +

9、H 223254 6 65 2 x 0.25g y 0.25g 解得:x=2.25g y=8.125g 则混合物的质量为2.25g8.125g。 五、等效法 对于一些用常规方法不易解决的问题,通过变换思维角度,作适当假设,进行适当代换等,使问题得以解决,称为等效思维法。等效思维法的关键在于其思维的等效性,即所设的假设、代换都必须符合原题意。等效思维法是一种解题技巧,有些题只有此法可解决,有些题用此可解得更巧、更快。 例题7:在320时,某+1价金属的硫酸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3%,向此溶液中投入2.6g该无水硫酸盐,结果析出组成为RSO10HO的晶体21.3g。求此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10、。 224 【思路点拨】由题意可构造如图所示加入26g无水硫酸盐?晶体 剩余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析出的饱和溶液由等效法可知,析出的21.3g晶体由2.6g.无水硫酸盐和18.7g饱和溶液组成,根据题目条件可求出18.7g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8.7g36.3%=6.8g,溶剂质量为18.7g-6.8g=11.9g,所以21.3g晶体中含(6.8+2.6)gRSO、11.9g结晶水,再根据下列关系式求解相对原子质量。 42设金属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 RSO 10HO 2242M+96 180 2M?96180 = )(6.8+2.6g 11.9g ,解得M = 23 2.611.96.8?

11、六、整体法所谓整体法,是指将化学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对问题的整体结构、形式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抓住构成问题的各个子因素与整体之间的联系及他们在整体中的作用,对题设进行变形、转代,以达到简化思维程序、简化答题过程的目的。在化学竞赛中,要延伸和拓展的重要 方式是运用富含一定思维容量的理论和试验试题,突破化学竞赛中的难点。,O CaCO+ NaOH + H)8:已知酸式盐可以和碱发生化学反应Ca(OH + NaHCO 例题2233 ,把它们溶于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组成的混合物27.2gNaOHCONa、NaHCO、CaO和由323-2+2-均转化为沉淀,将反应容器内的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体

12、物质共HCOCa溶液中、CO、2 )29g,则原混合物中含NaCO的质量是( 32 5.3g C15.9g D无法确定A10.6g B【思路点拨】本题涉及的反应多,题目所提供的数据都是混合物的量,如果逐一分析每个反应显得非常复杂,若从整体分析则一目了然。从整个反应的过程看,生成的白色固体质量比物质恰好为参与反应的水的质量。,多出来的1.8g=1.8g反应前的混合物质量多了(29g-27.2g) 分析NaHCO反应的原理:3 CaCO,CaO + HO Ca(OH)Ca(OH) + NaHCO + NaOH + HO。223322水无关。把转化为沉淀最终和1.8g得CaO + NaHCO CaC

13、O + NaOH,可知NaHCO+332NaOH。CaCO + + OH,(O CO同样分析Na反应的原理:CaO + H CaOH)Ca() NaCO 32332222 O + Na+得CaO + HCO转化为沉淀正好消耗CO1.8g水。Na + 2NaOH,可知 CaCO322233x 的质量为设混合物中含NaCO32 O NaHCO32218 106 18106 = 1.8g x ,解得x=10.6g x1.8 思维拓展训练 组A 1现有混合气体由SO、 SO、O中的两种物质组成,则该混合气体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不223可能是( ) A40% B45% C30% D70% 230时一定量

14、的硫酸铜溶液,若温度保持不变,加入25g胆矾或蒸发掉55g水均可得到饱和溶液。则30时CuSO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4 A20% B40% C60% D80% 点燃点燃? 3Mg + N 2MgO。则24g;MgN2Mg + O 3镁在空气中燃烧发生如下反应:2322 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质量可能是( )30g 54g D A40g B35g CA34.4%。若,B中含X为两种化合物,均由X、Y两元素组成,已知A中含X为44%有4A、B ),则B的分子式为(的分子式为XY2Y XY CXY D AXY BX332剩余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收集到他所需的氧气后停止加热,高锰酸钾

15、未完全分解。5 )的固体混合物中锰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不可能是( 64 55:551:1 C:62 D9 A:8 B氢气,则这两种金属可10g,投入到足量的盐酸中,共产生1g6已知两种活泼金属的混合物 能是( ) D铁和钠镁和铁 B镁和铝 C铁和锌 A加热后产物若干克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加热,7 ) 的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则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80% 40% C50.4% DA20% B同时测定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克质量分数为向1003.65的盐酸中,8 溶液的有关数据,则以每次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横坐标的下列函数图象,基

16、本正确的是 9锶(元素符号为Sr)的化学性质和钙相似。用同一浓度的稀盐酸分别溶解相同质量的SrO和FeO,当依次滴入稀盐酸体积比约为1:2时,两种氧化物都恰好完全反应。则可断定SrO32和FeO相对分子之比约是 。 32 10把盛有等质量盐酸的两个等质量的烧杯分别置于托盘天平的两端,分别在两烧杯中各放入一定量的铁粉和碳酸钙粉末,完全溶解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则所加入的铁粉和碳酸钙粉末的质量比是 。 B组 1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烃,碳原子在4以下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通常为气体,常温常压下时有CH和另一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则混入的烃可能是42( ) ACH BCH CC

17、H DCH 84438822两种氧化物的混合物共5.6g跟浓度为7.3%的盐酸100g完全反应,则混合物可能是( ) AMgO和ZnO BCaO和CuO CMgO和CuO DCaO和MgO 3将一严重锈蚀而部分变成铜绿Cu(OH)CO的铜块研磨成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成CuO,322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可能是( ) A增重30% B增重25% C增重10% D减轻30% 4在托盘天平上分别放有盛有等质量的足量稀盐酸的烧杯,调整天平至平衡。向左边烧杯中加入10.8g镁条,向右边烧杯中加入10.8g铝条(两金属外形相同,表面均经过砂纸打磨处理)。反应过程中指针偏转情况可能正确的是( ) A先偏左,最

18、后偏右 B先偏右,最后偏左C先偏左,最后平衡 D先偏右,最后平衡 5在t时,向质量分数a%的CuSO饱和溶液中加入mgCuSO,同温下析出mg晶体。则从饱和44溶液中析出CuSO的质量为( ) 4 A(n-m)g Bna%g C(n-m)a%g D无法确定 6在FeO、FeO、CaCO的混合物中,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则CaCO的质量分数可能3332为( ) A25% B10% C30% D35% 7有一空气中暴露过的NaOH固体,分析测知含水6.62%、NaCO2.38%、NaOH91%的样品1g加到346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中,过量的盐酸用质量分数为4.43%的NaOH溶液

19、中和,用去NaOH溶液20.59g,蒸干中和后的溶液,可能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 A1.33g B2.69g C3.34g D无法确定 8小王和小张两位同学对化学计算很有心得。以下是他们解答一道计算题的实录,请你一起参与研究并完成相关问题。(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题目:将15g氯酸钾和3g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大试管中加热,收集所需氧气后,停止加热让试管冷却。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8g,求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1)小王很快的到(15g+3g-10.8g)是 (填化学式)的质量,进而求出KCl的质 量是 。 (2)小张依据上述计算的结果发现题目数据有问题。请你说明他发现的问题 。 (3

20、)想要更正此题数据有很多方法,如将题目中“15g氯酸钾”改为“ag氯酸钾”,其他物质的质量不变,则a的取值范围为 。 9将一定量的NaHCO和Cu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发现加热前后固体质量不3变。求原混合物中Cu的质量分数。 10不纯的NaCl样品中可能含有KCl、MgCl、NaNO中的一种或几种。称取11.7g样品加到水32中,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AgNO溶液,得到28.7g白色沉淀。则NaCl样品可能组3成有哪些?(有几种情况就填几种) 11现有氧化铜和碳粉的混合物共mg,将它们隔绝空气加热,反应后完全冷却,得到残留固体。 (1)写出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若

21、碳与氧化铜在混合物中的质量比为x,则当x取值范围不同时,残留固体为何物? 12agZn、Mg、Fe、Al的混合物可与一定量的浓度为25%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发掉水分后可得到bg固体C(不含结晶水)。求反应过程中生成了多少克氢气?所需稀硫酸的质量是多少克? 13在一烧杯中盛有22.3gNaCO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制成溶液。向其32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 g。 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B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 。 质是(写化学式) ,

22、烧杯中为A点时)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 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 该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后,24g组成,取某固体物质由MgSO和NaOH144发现沉淀mL),1.09g15向所得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的硫酸(密度为MgSO求该固体混合物中X量Y与加入的硫酸体积有如右图表示的关系。4) 1? (NaOH和的质量各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位小数 15由于保存不妥,将mg生石灰(CaO)露置空气中发生变化,质量变为1.2mg,为测定此生石灰中CaO的质量分数,按下列过程进行试验和计算回答有关问题: 通过足量石灰水溶于盐酸?通过浓硫酸?CaO(mg)粉末A(1.2mg)气体B气体C沉mg)

23、淀D( 4(1)判断粉末A、气体B、气体C的成分; (2)求粉末A中CaO的质量分数。 16由某物质R和NaSO组成的混合固体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4211.65g,经试验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滤液呈碱性。加入稀盐酸中和滤液,当加入146g浓度为5%的盐酸时溶液恰好成中性。求混合物中R的质量。 思维拓展训练参考答案 A组 1.D 2. A 3.B 4.A 5.AD 6.B 7.A 8.D 9. 2:3 10. 假设Fe为a,CaCO为b 3Fe HCaCO CO 2 2 3 56 2100 44 a a/28 b 11b/25 质量差为27a/28 质量差为14b/25

24、 则27a/28=14b/25 解得a:b=392:675 B组 1. D 的相对原子质R,RO恰好完全反应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100g的盐酸7.3%(提示:设跟2. AC 量为x,则化学方程式为: RO + 2HCl = RCl+ HO 22 x+16 73 5.6g 7.3%100g x+1673=5.6g7.3%100g 解之得:x=40, 故两种氧化物中,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应该一个大于40,一个小于40 故选AC) 3. C (提示:此题为化学计算中的极值算法应用。因其中存在铜单质(部分变质);且有铜绿(有变质的部分)。算时,假设一:全部为铜。则加热变为氧化铜,会增重氧元素的质量,相当于

25、铜元素质量的16/64,即25%;假设二:全部为铜绿。加热后只余氧化铜,那么减轻的质量应为Cu(OH)CO中保留CuO部分外的质量,即(222-160)/222=27.9%。综上,因毕竟是两种322情况的混合物,所以真正的变化情况应是处于两者之间,也就是在增重25%与减轻27.9%之间 )的,故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C 4. B (提示:镁比铝活泼,所以镁的反应速度比铝快,即先向右偏。但铝最终产生的氢气比镁多,所以一段时间后会向左偏。 ) 5. C (提示:在析出的晶体中,除了硫酸铜外,还有水这些水与溶液中析出的硫酸铜正好形成饱和溶液(这里是关键),设析出的硫酸铜质量为x就有x/a% = n-m,

26、这里,n-m就相当于析出来的硫酸铜的饱和溶液质量解之,得x=(n-m)a%,故选C) 6. A (提示:假设混合物共100g,极端假设,设混合物只有FeO和CaCO,则含Fe56g,与3Fe结合的O应该是16g,余下的28g是CaCO;同理若为FeO和CaCO的混合物,则含Fe56g,3323与Fe结合的O应该是24g,应该含CaCO的质量为20g,介于20g和28g之间。20%-28%之间。3故选A) 7. B (提示:这样的题目不必麻烦的计算,只考虑最后结果即可。最后产物是氯化钠,全部氯元素都生成氯化钠。生成氯化钠质量=46g3.65%58.5/36.5=2.691g) 8 ()O;11.

27、18g 2()因为通过计算得出氯化钾的质量为11.18g,大于10.8g。 () .8 g a 12.83 g 9. 解:设NaHCO的质量为x,Cu的质量为y 32NaHCO CO 固体质量减少 Cu CuO 固体质量增加 23168 44 62 64 80 16 x 62x/168 y 16/64 y 62x/168=16/64 y Cu%= y/(x+y)=59.6% 10. 解:生成28.7克白色沉淀需要NaCl的质量为,则: NaCl+ AgNO=AgCl+NaNO 3358.5 143.5 28.7g 11.7g 结果和样品的质量一样,但是又已知NaCl不纯,则可推知混合物至少有种

28、物质氯的质量分数高于NaCl,且同时至少有种物质氯的质量分数低于NaCl。 氯含量比氯化钠少的为:KCl、NaNO 3氯含量比氯化钠多的为:MgCl 2它们的组合要使得氯含量刚好和氯化钠一样,其组合为: 第一种情况:NaCl、 KCl、MgCl; 2 第二种情况:NaCl、 MgCl 、 NaNO ; 3 2第三种情况:NaCl、 MgCl、KCl、 NaNO ; 3 2 2CO C+CO 2Cu+CO解:(11. 1)、2CuO+C 22 2CO 2CuO + C C+CO2Cu+CO、(2)2 2 160 12 CuO + C Cu+CO,得: + 80 12 当恰好按反应进行时,x=12

29、/160=3/40,这时残留固体只有Cu 当恰好按反应进行时,x=12/80=3/20,这时残留固体也只有Cu 当x3/40时,CuO过量,残留固体为CuO和Cu的混合物; x3/20时,C过量,残留固体为C和Cu的混合物 12. 解:固体C中包括ZnSO、MgSO、FeSO和Al(SO)。这些硫酸盐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即为反324444应前四种金属的质量(ag)。而(b-a)g即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与反应前金属的质量差则为硫酸中2-SO的质量。设生成的H的质量为x,则依 242- SO H 24 96 2 (b-a)g x 可解得x= (b-a)/48 g。进而可知稀硫酸中HSO的质量为:(b-a)

30、g+ (b-a)/48g =49 42(b-a)/48 g 稀硫酸的质量为 49 (b-a)/48g25%= 49 (b-a)/12 g O + CO H 2NaCl + 13. 解: NaCO+ 2HCl = 2 223 106 73 117 44 x 73g10% y z 106/x=73/7.3g=117/y=44/z x=10.6g y=11.7g z=4.4g (1)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 4.4g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NaCl HCl (3)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22.3g-10.6g+11.7g=23.4g 14. 解:设原固体中MgSO的质量为x, 4M(OH)+HSO =MgSO+2HO 2424298 120 (90mL-30ml)1.09g/mL15% x 24g-12g=12g 的质量为x=12g NaOH15. 解析:(1)CaO可吸收空气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