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消化和吸收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2/27ed750d-d6ce-4a79-b6d5-ada4e1c4d8c1/27ed750d-d6ce-4a79-b6d5-ada4e1c4d8c11.gif)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2/27ed750d-d6ce-4a79-b6d5-ada4e1c4d8c1/27ed750d-d6ce-4a79-b6d5-ada4e1c4d8c12.gif)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2/27ed750d-d6ce-4a79-b6d5-ada4e1c4d8c1/27ed750d-d6ce-4a79-b6d5-ada4e1c4d8c13.gif)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2/27ed750d-d6ce-4a79-b6d5-ada4e1c4d8c1/27ed750d-d6ce-4a79-b6d5-ada4e1c4d8c14.gif)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2/27ed750d-d6ce-4a79-b6d5-ada4e1c4d8c1/27ed750d-d6ce-4a79-b6d5-ada4e1c4d8c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消消 化化 与与 吸吸 收收一、一、 消化、吸收的概念消化、吸收的概念食物构成:蛋白、脂肪、淀粉、糖、维生素食物构成:蛋白、脂肪、淀粉、糖、维生素 矿物质及纤维素矿物质及纤维素消化:食物在消化道被加工、分解为小分子消化:食物在消化道被加工、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的过程。例如:蛋白质例如:蛋白质氨基酸和多肽;氨基酸和多肽; 糖类糖类葡萄糖或果糖;葡萄糖或果糖; 脂肪脂肪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和脂肪酸。 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以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以及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透过消化道粘膜及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进入血液和淋 巴循环的过程。巴循环的过程。消化的两种
2、方式(同时存在、相互配合、消化的两种方式(同时存在、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相互影响) 机械性消化机械性消化:消化道肌肉舒缩运动,:消化道肌肉舒缩运动,将食物磨碎、与消化液混合、搅拌,并向将食物磨碎、与消化液混合、搅拌,并向消化管远端推送的过程消化管远端推送的过程 化学性消化化学性消化:消化液中的酶,分解蛋:消化液中的酶,分解蛋白、脂肪、糖等,使其成为可吸收的小分白、脂肪、糖等,使其成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子物质的过程一一 、消化管各段的消化功能、消化管各段的消化功能口腔内消化口腔内消化三对唾液腺三对唾液腺: 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1 1)唾液的性质和成分)唾液的
3、性质和成分 近中性,约近中性,约99%99%为水;有粘蛋白、还有球蛋为水;有粘蛋白、还有球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等;无机物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等;无机物nana+ +、k k+ +、hcohco- -3 3、cici- -和一些气体分子。和一些气体分子。(2)唾液的作用)唾液的作用1 清洁、湿润口腔;清洁、湿润口腔; 2 润滑食物便于吞咽;润滑食物便于吞咽; 3 溶解有味物质以便产生味觉;溶解有味物质以便产生味觉; 4 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为麦芽糖;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为麦芽糖; 5 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二二 咀咀 嚼嚼 咀嚼咀嚼 是由咀嚼肌按一定顺序协同收缩是由咀嚼肌按一
4、定顺序协同收缩而实现反射活动。而实现反射活动。 其作用:其作用: 1 1 切碎食物;切碎食物; 2 2 将食物与唾液混合,便于吞咽;将食物与唾液混合,便于吞咽; 3 3 使食物与唾液淀粉酶充分接触而产生化使食物与唾液淀粉酶充分接触而产生化 学消化作用;学消化作用; 4 4 刺激口腔内感受器反射性的引起胃、胰、刺激口腔内感受器反射性的引起胃、胰、 肝、胆囊等活动加强。肝、胆囊等活动加强。三三 吞吞 咽咽吞咽是一系列动作组成的反射活吞咽是一系列动作组成的反射活动基本中枢位于延髓。动基本中枢位于延髓。 分为三期:分为三期: 口腔口腔咽,咽, 咽咽食管上端食管上端胃。胃。 蠕动蠕动是消化道的基本运动是
5、消化道的基本运动形式,是由神经介导形式,是由神经介导的,可使消化道内容的,可使消化道内容物向下推进的反射活物向下推进的反射活动。动。 组成组成: 食物团块后面食物团块后面收缩收缩 食物团块前面食物团块前面舒张舒张 第三节第三节 胃内消化胃内消化一一 胃的分泌胃的分泌二二 胃的运动胃的运动 1、消化期的运动、消化期的运动 2、消化间期的运动、消化间期的运动呕吐呕吐 胃胃成人的容量约为成人的容量约为1-2l1-2l,具有暂时贮存食物的功,具有暂时贮存食物的功能。食物入胃后,还受到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和能。食物入胃后,还受到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和胃壁肌肉运动的机械性消化成为食糜,排入十胃壁肌肉运动的机械性消
6、化成为食糜,排入十二指肠二指肠(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后作用(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后作用纯净的胃液是一种纯净的胃液是一种phph为为0.91.50.91.5无色的液无色的液体。体。 正常人每日分泌的胃液量约为正常人每日分泌的胃液量约为1.52.5l1.52.5l。 胃液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如盐酸、钠和钾胃液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如盐酸、钠和钾的氯化物等,以及有机物如粘蛋白、消的氯化物等,以及有机物如粘蛋白、消化酶等。化酶等。1、 盐酸盐酸 也称胃酸(也称胃酸(壁细胞分泌)。壁细胞分泌)。正常人空腹正常人空腹时盐酸排出量(基础酸排出量)约为时盐酸排出量(基础酸排出量)约为0-5mmol/h。正常人的盐酸最大
7、排出量可达。正常人的盐酸最大排出量可达20-25mmol/h。男性的酸分泌多于女性;。男性的酸分泌多于女性;它主要取决于壁细胞的数量,但也与壁细它主要取决于壁细胞的数量,但也与壁细胞的功能状态有关。胞的功能状态有关。(2 2)盐酸的作用)盐酸的作用杀灭细菌;杀灭细菌; 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境; 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分泌; 有利于铁和钙吸收。有利于铁和钙吸收。 盐酸过多侵蚀粘膜作用,是溃疡病发病的重盐酸过多侵蚀粘膜作用,是溃疡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原因之一。2、 胃蛋白酶原
8、胃蛋白酶原 来源:主细胞分泌(主要)来源:主细胞分泌(主要) 作用:作用: 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 水解蛋白水解蛋白 特点:特点: 始无活性;始无活性; 最适最适ph2.0,ph5.0则失活;则失活; 对蛋白消化并非必需;对蛋白消化并非必需; 安静时:少量、恒定的速率分泌;安静时:少量、恒定的速率分泌; 刺激时:大量、迅速分泌。刺激时:大量、迅速分泌。胃胃酸酸3 3、胃粘液、碳酸氢盐、胃粘液、碳酸氢盐来源:来源: 胃粘液:胃粘膜胃粘液:胃粘膜上皮细胞上皮细胞、泌酸腺、泌酸腺粘液粘液 颈细胞颈细胞、喷门腺和幽门腺、喷门腺和幽门腺 碳酸氢盐:胃粘膜非泌酸细胞碳酸氢盐:胃粘膜非泌酸细胞 成分、特点:成
9、分、特点: 胃粘液主要成分:糖蛋白胃粘液主要成分:糖蛋白 特点:粘滞性(水特点:粘滞性(水30-26030-260倍)、可以形倍)、可以形 成凝胶。成凝胶。形成形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粘液碳酸氢盐屏障,保护胃粘膜。保护胃粘膜。4内因子内因子 内因子可与进入胃内的维生素内因子可与进入胃内的维生素b12结合结合而促进其吸收。而促进其吸收。壁细胞壁细胞盐酸、内因子。盐酸、内因子。 二二 胃的运动胃的运动胃运动的三大功能:容纳大量的食胃运动的三大功能:容纳大量的食物;进行机械性消化;向十二指肠物;进行机械性消化;向十二指肠排出食糜。排出食糜。 胃底和胃体运动较弱,主要是容纳胃底和胃体运动较弱,主要是容纳
10、食物。胃体的远端和胃窦则有较明食物。胃体的远端和胃窦则有较明显的运动。显的运动。胃的运动的形式胃的运动的形式 容受性舒张容受性舒张 蠕动蠕动 紧张性收缩紧张性收缩 容受性舒张容受性舒张 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咽、食管等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的处感受器的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的引起胃底和胃体部舒张,容纳大量的食引起胃底和胃体部舒张,容纳大量的食物,而胃内压变化不大。物,而胃内压变化不大。 蠕蠕 动动 食后食后5分种左右,起始于胃的中部,约分种左右,起始于胃的中部,约3次次/分,从胃的中部到幽门部蠕动波的幅分,从胃的中部到幽门部蠕动波的幅度和速度逐渐增强,
11、近幽门明显加强将度和速度逐渐增强,近幽门明显加强将一部分食物排入十二指肠。一部分食物排入十二指肠。 紧张性收缩紧张性收缩 胃壁平滑肌缓慢而持续的收缩。维持胃胃壁平滑肌缓慢而持续的收缩。维持胃的正常位置和形态。如果紧张性过低则的正常位置和形态。如果紧张性过低则出现胃下垂及胃扩张出现胃下垂及胃扩张 胃排空及其控制胃排空及其控制 概念:概念: 胃排空是胃内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胃排空是胃内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混合食物为的过程。混合食物为46小时。小时。 影响胃排空的因素:影响胃排空的因素: 食糜的理化性状和化学组成:食糜的理化性状和化学组成: 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 十二指肠内抑
12、制排空的因素:十二指肠内抑制排空的因素: 三三 呕呕 吐吐呕吐是将胃及肠容物从口腔强力驱出的动作。是一种呕吐是将胃及肠容物从口腔强力驱出的动作。是一种反射性活动,具有保护性的防御反射。反射性活动,具有保护性的防御反射。 第四节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小肠内消化一一 胰液的分泌胰液的分泌1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胰液的成分和作用(1 1)性质和成分: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性质和成分: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每日分泌量每日分泌量12l12l。hcohco3 3- -、h h2 2o o、无机盐和各种、无机盐和各种消化酶。消化酶。 (2 2)作用:)作用: 碳酸氢盐:碳酸氢盐: 中和胃酸,保护肠粘膜免遭强中和
13、胃酸,保护肠粘膜免遭强酸侵蚀;为多种消化酶提供硷性的适宜环境。酸侵蚀;为多种消化酶提供硷性的适宜环境。 胰淀粉酶:是一种胰淀粉酶:是一种-淀粉酶,淀粉淀粉酶,淀粉糊精、糊精、买芽糖及买芽寡糖;买芽糖及买芽寡糖; 胰脂肪酶:脂肪胰脂肪酶:脂肪脂肪酸脂肪酸+ +甘油甘油+ +甘油一酯;甘油一酯;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是蛋白质水解酶,无活性形式存在。是蛋白质水解酶,无活性形式存在。 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小肠液、胰蛋胰蛋白酶;小肠液、胰蛋白酶本身也可激活。白酶本身也可激活。 蛋白质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多肽和氨基酸。 胰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能力最强的一种胰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能
14、力最强的一种消化液。消化液。二二 胆汁的分泌与排出胆汁的分泌与排出胆汁由肝细胞分泌,不含消化酶胆汁由肝细胞分泌,不含消化酶 在消化期间(肝胆汁)在消化期间(肝胆汁)十二指十二指肠;在非消化期间肠;在非消化期间胆囊(胆囊胆囊(胆囊胆汁)胆汁)排出排出。1胆汁的性质和成分胆汁的性质和成分 成人每天分泌胆汁约为成人每天分泌胆汁约为6001000ml6001000ml。肝胆汁呈金黄色或桔棕色,胆囊胆汁色更肝胆汁呈金黄色或桔棕色,胆囊胆汁色更深,味苦。成分很复杂除了无机盐成分外。深,味苦。成分很复杂除了无机盐成分外。 其有机成分有胆汁酸、胆色素、脂肪其有机成分有胆汁酸、胆色素、脂肪酸、胆固醇、卵磷脂和粘
15、蛋白等。无消化酸、胆固醇、卵磷脂和粘蛋白等。无消化酶。酶。2 胆汁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的作用的作用 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都可作为乳化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都可作为乳化剂,减少脂肪的表面张力,易形成脂肪微滴,增加剂,减少脂肪的表面张力,易形成脂肪微滴,增加了脂肪酶作用的面积,加速脂肪的分解。了脂肪酶作用的面积,加速脂肪的分解。 胆盐聚合形成的微胶粒可溶解脂肪酸、甘油一酯胆盐聚合形成的微胶粒可溶解脂肪酸、甘油一酯而形成水容性复合物,把脂肪分解产物运送到肠粘而形成水容性复合物,把脂肪分解产物运送到肠粘 膜表面,促进它们的吸收;膜表面,促进它们的吸收; 促进脂溶性
16、维生素(促进脂溶性维生素(vita、d、e、k)的吸收;)的吸收; 胆汁在十二指肠中还可中和一部分胃酸;胆汁在十二指肠中还可中和一部分胃酸; 三、小肠液的分泌三、小肠液的分泌 小肠的腺体:小肠的腺体: 十二指肠腺(勃氏腺)在粘摸下层,分十二指肠腺(勃氏腺)在粘摸下层,分泌泌碱性液体碱性液体,含粘蛋白;,含粘蛋白; 小肠腺(李氏腺)在全部的小肠粘摸,小肠腺(李氏腺)在全部的小肠粘摸,分泌分泌小肠液小肠液,是主要部分。,是主要部分。 1、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小肠液是碱性液体,小肠液是碱性液体,ph8.2-9.3,与血浆等,与血浆等渗。分泌量变化很大,成人每日分泌量为渗。分
17、泌量变化很大,成人每日分泌量为1-3l。小肠液可以稀释消化产物,使其渗透。小肠液可以稀释消化产物,使其渗透压降低,有利于吸收。主要成分是肠致活压降低,有利于吸收。主要成分是肠致活酶,可激活胰蛋白酶。酶,可激活胰蛋白酶。 紧张性收缩紧张性收缩 是其他运动形式的基础。紧是其他运动形式的基础。紧张性降低张性降低肠腔易扩张肠腔易扩张食糜混合和转运减食糜混合和转运减慢;反之,则加快。慢;反之,则加快。 分节运动分节运动 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其生理意义:促使食糜与收缩和舒张运动。其生理意义:促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便于化学性消化;增加食消化液充分混合,便于
18、化学性消化;增加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有利于营养成分吸收;能糜与肠壁紧密接触有利于营养成分吸收;能挤压肠壁,有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挤压肠壁,有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 小肠的运动小肠的运动 蠕动蠕动 蠕动可由蠕动可由 吞咽动作或食糜进入十吞咽动作或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引起。小肠蠕动的速度很慢,每个蠕二指肠引起。小肠蠕动的速度很慢,每个蠕动波只能将食糜推进数厘米后消失。动波只能将食糜推进数厘米后消失。 意义:分节运动后的食糜向前运动,到达新意义:分节运动后的食糜向前运动,到达新的肠断,再分节运动。小肠进行速度快、传的肠断,再分节运动。小肠进行速度快、传播距离远的蠕动,称为蠕动冲。播距离远的蠕动,称为蠕动
19、冲。 肠蠕动时,肠内容物被推动产生声音,称为肠蠕动时,肠内容物被推动产生声音,称为肠鸣音,每分钟肠鸣音,每分钟3-5次次大肠的功能大肠的功能 食物经过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后,剩余的残食物经过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后,剩余的残渣进入大肠。渣进入大肠。 人类的大肠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其主要人类的大肠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暂时储存食物残渣、形功能是吸收水分、暂时储存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并参与排便反射。成粪便并参与排便反射。(一)、大肠液及大肠内细菌的作用一)、大肠液及大肠内细菌的作用 1、大肠液、大肠液 由大肠腺和黏膜杯状细胞分泌,呈碱性,由大肠腺和黏膜杯状细胞分泌,呈碱性,ph为为8.3-
20、8.4,主要成分是黏液,具有保护,主要成分是黏液,具有保护肠黏膜、润滑粪便的作用。肠黏膜、润滑粪便的作用。 2、大肠内有许多细菌,占粪便固体总量的、大肠内有许多细菌,占粪便固体总量的20%-30%。细菌主要来自空气和食物。细。细菌主要来自空气和食物。细菌中的酶能对食物残渣进行分解,还可利菌中的酶能对食物残渣进行分解,还可利用肠内某些简单物质合成用肠内某些简单物质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族维生素和维生素生素k,它们可被机体吸收利用。,它们可被机体吸收利用。(二)大肠的运动形式(二)大肠的运动形式大肠的运动特点大肠的运动特点1、大肠的运动少而慢、大肠的运动少而慢 2、对刺激的反应较迟钝、对刺激的反应较迟
21、钝 这些特点有利于吸收水分和储存粪便。这些特点有利于吸收水分和储存粪便。大肠的运大肠的运动少而慢,动少而慢,对刺激反对刺激反应也较迟应也较迟缓,适合缓,适合大肠暂时大肠暂时贮存粪便。贮存粪便。 运动形式:运动形式: 1、袋状往返运动、袋状往返运动 由环形肌的不规则收缩引起,使结肠袋中由环形肌的不规则收缩引起,使结肠袋中的内容物向两个方向做短距离移动,但不的内容物向两个方向做短距离移动,但不向前推进。向前推进。 这是空腹时最多见的一种结肠运动形式。这是空腹时最多见的一种结肠运动形式。 2、多袋推进运动、多袋推进运动 由一个或一段结肠袋收缩,可使内容物向由一个或一段结肠袋收缩,可使内容物向前推进。
22、前推进。进食后这种运动增加。进食后这种运动增加。 3、蠕动、蠕动由一些稳定向前的收缩波组成。由一些稳定向前的收缩波组成。 集团蠕动:大肠还有一种进行速度快而传集团蠕动:大肠还有一种进行速度快而传播距离远的蠕动,称为集团蠕动。通常开播距离远的蠕动,称为集团蠕动。通常开始于横结肠,可将大肠内容物快速推送到始于横结肠,可将大肠内容物快速推送到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降结肠或乙状结肠。 集团蠕动常发生在进食后,可能是食物进集团蠕动常发生在进食后,可能是食物进入十二指肠,由十二指肠入十二指肠,由十二指肠-结肠反射引起。结肠反射引起。(三)排便(三)排便 食物残渣在大肠内一般停留食物残渣在大肠内一般停留10h以
23、上。以上。 食物残渣、脱落的肠上皮细胞、大量细菌食物残渣、脱落的肠上皮细胞、大量细菌以及由肝排出的胆色素衍生物等,组成了以及由肝排出的胆色素衍生物等,组成了粪便。粪便。排便是一种反射动作。排便是一种反射动作。粪便进入直肠(集团蠕动)、直肠内压升高粪便进入直肠(集团蠕动)、直肠内压升高 直肠壁内的感受器直肠壁内的感受器 初级排便中枢初级排便中枢 经脊髓上传经脊髓上传 大脑皮质大脑皮质 便意便意 如果条件许可,即可发生排便反射如果条件许可,即可发生排便反射降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乙状结肠 收缩收缩 直肠直肠 排便排便肛门括约肌肛门括约肌 舒张舒张膈肌、腹肌收缩,可增加腹内压,协助排便膈肌、腹肌收缩,可
24、增加腹内压,协助排便 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分吸收过多而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分吸收过多而变得干硬,引起排便困难,这是产生便秘变得干硬,引起排便困难,这是产生便秘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如果脊髓腰骶段与大脑皮质之间的神经联如果脊髓腰骶段与大脑皮质之间的神经联系中断,排便的意思控制作用丧失,一旦系中断,排便的意思控制作用丧失,一旦直肠充盈,即可引起排便反射,称为大便直肠充盈,即可引起排便反射,称为大便失禁。失禁。四四 食物中纤维素对肠道功能的影响食物中纤维素对肠道功能的影响 主要有:大部分多糖纤维素能与水结合主要有:大部分多糖纤维素能与水结合而形成凝胶,从而限制水的吸收,并使肠
25、而形成凝胶,从而限制水的吸收,并使肠内容物容积膨胀;能刺激肠运动,缩短粪内容物容积膨胀;能刺激肠运动,缩短粪便在肠内停留的时间;便在肠内停留的时间; 可降低食物中热量的比率,减慢含能食物可降低食物中热量的比率,减慢含能食物的摄取,有助于纠正不正常的肥胖。的摄取,有助于纠正不正常的肥胖。 在消化管的不同部位,对食物的吸收情况在消化管的不同部位,对食物的吸收情况不同,这与消化管粘膜的结构特点、食物不同,这与消化管粘膜的结构特点、食物被消化的程度以及在消化管停留的时间密被消化的程度以及在消化管停留的时间密切相关切相关 第二节第二节 吸吸 收收 口腔和食道内,实际上不吸收;口腔和食道内,实际上不吸收;
26、 胃内可吸收酒精和水;胃内可吸收酒精和水;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结肠可吸收进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结肠可吸收进入体内入体内80%的水,的水,90%na+、ci-;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糖、脂肪和蛋白质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的分解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回肠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回肠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1、吸收面积大,小肠长大约、吸收面积大,小肠长大约5-7米,有皱襞米,有皱襞及绒毛和微绒毛,使得吸收面积达及绒毛和微绒毛,使得吸收面积达200-250m2 2、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
27、细血管和毛细淋巴、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 3、在小肠内,三大营养物质已经被消化成可、在小肠内,三大营养物质已经被消化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4、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能被充分、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能被充分吸收吸收2 吸收机制吸收机制 被动转运:水的吸收;主动转运如糖、被动转运:水的吸收;主动转运如糖、蛋白质、脂肪的分解产物;胞饮作用如蛋白质、脂肪的分解产物;胞饮作用如大分子物或团快。大分子物或团快。 3 吸收途径:吸收途径: 血液和淋巴液。血液和淋巴液。 1)糖类的吸收,分解为单糖被吸收,主要)糖类的吸收,分解为单糖被吸收,主要是葡萄糖。其中半乳糖和葡萄糖吸收最快,是葡萄糖。其中半乳糖和葡萄糖吸收最快,果糖次之。果糖次之。 吸收方式吸收方式 主动转运。通过小肠粘膜上皮主动转运。通过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载体蛋白转运,需要能量,主要通细胞的载体蛋白转运,需要能量,主要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4 三大营养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借款合同范本-短期贷款版
- 人事外包服务合同协议
- 三方劳动合同范本:就业合同详解
- 股权更替协议合法性审查2025年
- 中小企业员工劳动合同管理规定
- 2025年共办美容院的合同协议书
- -2025年长期维修零星工程项目合同
- 个人小额短期贷款合同模板
- 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合同
- 专业解析:A股股票发行承销合同条款
- 施工现场人力资源施工机具材料设备等管理计划
- 第八章《运动和力》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民办幼儿园务工作计划
- 2025年华侨港澳台生联招考试高考地理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全文)
- 高考英语课外积累:Hello,China《你好中国》1-20词块摘录课件
- 茶文化与茶健康教学课件
- 降水预报思路和方法
- 虚位移原理PPT
- QE工程师简历
- 2021年酒店餐饮传菜员岗位职责与奖罚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