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错. 误!未定义书签。一、项目情况说明 错. 误!未定义书签。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项目建设背景 错. 误!未定义书签。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错. 误!未定义书签。一、项目区生猪养殖和养殖粪污的利用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禽畜粪污产量、沼气及沼肥产量调查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20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养殖场概况 错. 误!未定义书签。二、资产状况 错
2、. 误!未定义书签。三、经营状况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错. 误!未定义书签一、选址原则 错. 误!未定义书签二、项目选点 错. 误!未定义书签三、项目区建设条件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 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错. 误!未定义书签一、污水处理模式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处理工艺的选择 错. 误!未定义书签三、项目工艺流程 错. 误!未定义书签四、主要技术参数 错. 误!未定义书签五、主要设备选型 错. 误!未定义书签错. 误!未定义书签。 错. 误!未定义书签。 错. 误!未定义书签。 错. 误!未定义书签。 .错. 误!未定义书签。 .错. 误!未定义书签。 错.
3、 误!未定义书签。 错. 误!未定义书签。 错. 误!未定义书签。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项目建设目标 一、项目建设目标 二、项目建设规模 第八章项目建设内容 一、建安工程 二、仪器设备 第九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的范围 .二、投资估算的依据 .三、投资估算 四、资金使用计划 错. 误!未定义书签五、资金筹措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项目建设期限 错. 误!未定义书签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章土地、规划和环保 错. 误!未定义书签一、土地与规划 错. 误!未定义书签二、环境保护 错. 误!未定义书签三、安全防护
4、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二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项目建设组织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项目运行费用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三章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经济效益分析 错. 误!未定义书签二、项目风险评价 错. 误!未定义书签三、生态效益 错. 误!未定义书签四、社会效益 错. 误!未定义书签五、附表 错. 误!未定义书签第十四章招标方案 错. 误!未定义书签一、编制依据 错. 误!未定义书签二、招标范围 错. 误!未定义书签三、招标方式 错. 误!未定义书签四、招标组织形式 错. 误!未定义书签有关证明材料及附件 错
5、. 误!未定义书签2第一章 项目概要1.1 项目名称平利县 2 万亩油桐基地建设1.2 项目主管单位平利县林业局1.3 组织实施单位平利县林业局1.4 项目建设单位平利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1.5 项目性质新建1.6 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 1 年( 2012年)1.7 项目规模新建良种油桐基地 2 万亩。1.8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新建良种油桐基地 2 万亩。1.9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 1832.6 元,其中:直接费用 1540 万元,间接费用 292.6 万元。资金来源: 国家投资 1466.08 万元,占总投资的 80%,地方自筹 366.52万元,占总投资的 20%。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
6、要性2.1 项目背景油桐属于大戟科油桐属多年生乔木,是我国特有的工业木本油料树种, 在我国利用栽培油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油桐种仁所榨出的油,称为桐油。 桐油是最好的天然干性油,具有干燥成膜快,防水性能好,耐酸、碱、盐 的腐蚀和电绝缘等优良性能。桐油又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物资,历史上 与丝、茶并列为我国三大出口商品。桐油的副产品桐壳含有丰富的钾,可 制成高级肥料 - 磷酸二氢钾;桐饼也是优质肥料;油桐木材纹理通直、色 浅、容易加工,是制作家具的理想材料和生物添加剂,油桐全身都是宝, 用途非常广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地位, 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破除城乡二
7、元结构,形成城乡经 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陕西省委、省政府又提出了陕南要突破发展、 必须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美,生物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建设绿色产 业为重点。县委、县政府抢抓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木本油料树 种,实现平利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平利历来有种植油桐的传统习惯,经过 认真地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明确提出充分利用平利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 位优势,加快油桐产业发展,既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特色产业,为 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来源,实现生态、经济双盈,又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推动平利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2.2 发展油桐产业的必要性2.2.1 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油桐原产我国,约有 1
8、200 多年的栽培历史。以油桐树种子榨出的桐油 是油漆、油墨和电子工业等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也是加工生物柴油的重 要原料,也是我国出口创汇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享有盛名,产品销售供不 应求。油桐的根、叶、花、果有消肿、杀虫作用,木材可制作家具等,树 皮可提供栲胶,果壳可提取碳酸钾等化工原料,桐饼是良好的有机肥料, 它不仅肥效时间长,而且可以改良土壤,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能力。随着科 学技术的发展和传统工艺的延伸,国内外能源价格走高,油桐产品市场前 景更加广阔。2.2.2 是实现平利县经济腾飞,建设绿色产业的必然选择绿色产业是平利县实现突破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兴平富民的希望所在, 县委、县政府把建设绿色产
9、业突破发展放在全县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油 桐又是平利的传统项目,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大力发展油桐产业,提高油 桐产量和质量,增加山区农民的收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农村 落后面貌,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促进平利县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都具有 重要意义。2.2.3 发展油桐产业是发挥我县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 我县土地资源广阔,以山地为主,林业用地面积比重大。农村经济发 展潜力在山,希望也在山,经济突破发展的基础也在山。平利属亚热带湿 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土壤呈中性或 弱酸性;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适合于油桐的栽培和生长,是油桐树的适生区,大力发展油桐产业是充分发挥我县资
10、源优势的必然选择。2.2.4 发展油桐产业是生态立县的需要。平利县所处的安康市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的重要水源地,大力营 造水源涵养林,改善生态环境,确保一江清水供北京,实现安康可持续发 展,加快西部建设的步伐,是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重要举措。油 桐适应性强、耐瘠薄、抗干旱,是典型的生态经济兼用树种。油桐树具有 较强的抗污染能力;油桐树冠圆整,叶大荫浓,花大而美丽、花期长,具 有观赏价值。还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靓化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 和谐发展。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1 符合地方的产业方向和政策平利县委、市政府确立的“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战略,并提出了“围 绕资源搞开发,紧扣市
11、场找出路”的发展思路,找到了资源型产业转化的 模式,并且制定了一系列资源型产业开发的措施,坚持大力发展区域特色 经济基本路子,突出 农业抓产业、工业抓特色、基础抓三通 、全局抓项 目的工作重点,把握解放思路、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加快产 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把平利经济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的总体要求,使得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战略构思目标更加明晰可行。油桐 良种基地建设不仅可为今后产业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可带来可观的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而且有利于科技进步、产业创新,贸易出口,项 目完全符合我县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3.2 国内、国际市场油桐是国内外需要的短缺物资,销路广
12、、价值高。油桐主要产品为桐 油、桐饼、桐壳和木材均有较高价值。桐油是一种天然涂料,除作建筑材 料的涂料外,已广泛用于国防、机械、石油、化工、采矿、等工业部门的 防腐蚀涂料。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外对油桐的需求量逐 年剧增,也是出口的畅销物资,出口一吨油桐,可换取外汇 2 万多美元。 同时木材耐腐、耐湿、虫害少,也是坑木、家俱以及高级建筑用材。具有 广阔的市场前景。3.3 自然条件 拟定的项目建设区地处平利县、城关镇、长安镇、大贵、老县镇、西河乡、兴隆镇,地理座标位于东经108 58 109 20 ,北纬315732。12之间。东邻湖北竹溪县、西接岚皋县、南与镇坪县及重庆市的城口县接
13、壤,北与安康汉滨区毗邻。正处在我国油桐分布区域的中心。年平均温度:川道丘陵地区为 14.5 15.7 C,秦岭为12.2 C,巴山区12.0 -15.0 C。极端最高温度42.6 C,极端最低温度7.6 -10.3 C之间,无 霜期217 271天,10C的积温3617.0 4968.9 C,年平均降雨量为910 毫米,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0左右, 年日照时数在 1468 1850 小时。土壤 为黄沙土、沙土、石油渣土和黄棕壤土各处均有大面积,PH值多为5.6 7.6 之间。这些均为适宜于油桐的优生条件, 也是被长期实践栽培结果所证 实的。同时在全县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在这些范围
14、内有很多 区域完全适宜营造油桐林。3.4 品种资源丰富,且品种优良据调查,我县油桐共有大米桐、小米桐、对年桐、葡萄桐、柴桐等主 要品种,适于我市不同海拔高度栽培,同时在全国推广的油桐良种中,有 一个属我县乡土良种,丰富的油桐种质资源和优良品种,是建立我县油桐 良种基地的物质保证。3.5 悠久的生产历史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平利县所处的安康市是油桐生产的老区,广大桐农积累了丰富的生产 经营技术,同时党和政府为大力发展油桐,成立了两个油桐实验站和十一 个林业技术推广单位,从事油桐方面研究和技术推广的干部 120 余人,其 中高级职称 12人,中级职称 45人,初级职称 60 余人,已取得显著成绩, 为发
15、展油桐良种基地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保障。3.6 劳动力资源充裕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退耕还林工作的推进,农村富裕劳动力不断 增加,农民渴望科技致富,经过一定的培训就会形成一支懂技术、会操作、 能实干的油桐发展队伍,保障油桐良种基地建设对劳动力的需求。第四章 平利县油桐发展的历史与现状4.1 发展历史 据安康地理志和安康林业志介绍,油桐在我县人工栽培已有一千多年 的历史。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桐油已成为我县林特产品大宗商品。 抗日战争前期最高产量曾达 60 万公斤,大部分通过汉江运到武汉,再转销 国内外。抗战时期,产量大幅度减少。解放时,全县桐油年产量只有 40 万公斤。解放后,迅速发展,上世纪
16、五十年代中期达到 65 万公斤。五十年代 末期产量又大幅度下降,油桐树被砍伐近半数,桐油最低年产量减到20 万公斤左右。平利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又开始的大面积发展油桐。4.2 油桐林现状 近十多年来,原有油桐林面积又迅速下降,一是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 外出务工,未能及时进行抚育管护,荒芜死亡现象严重;二是由于没有收 购网点和加工企业,经济效益低,农民营造油桐林的积极性不高,出现毁 桐现象,致使油桐面积锐减,三是病虫严重,特别是蛀杆害虫橙斑白条天 牛,造成大片桐林枯死,全市现有油桐林面积大约在 10 万亩左右,主要分 布在汉滨、旬阳、白河、紫阳、平利等县区。第五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5.1
17、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 , 以省 委、省政府实现陕南突破发展思路为依据 , 以市场为导向,增加农民收入 为目标,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建设为突破口,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依靠 科技进步,从抓好现有资源培育入手,大力营造油桐基地建设,不断提高 经营管理水平,逐步建成新型的工业油料基地。以企业为龙头带动基地发 展, 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共赢。5.2 基本原则(1)科学规划。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尊重规律,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2)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高质量、高标准规范化建园的 原则。(3)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加工企业为龙头,逐步形成公
18、司加农户的产 业化发展的原则。(4)坚持市场为主导,国家政策扶持,农民积极参与,合力推进的原 则。第六章 项目建设目标、内容、地点和期限6.1 项目建设目标新建良种油桐基地 2万亩;培训农民技术人员 0.9 万人次。6.2 项目建设地点 按照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土层深厚肥沃、集中连片、适地适树、 海拔 800米以下,重点安排在城关镇 0.4 万亩、长安镇 0.4 万亩、大贵 0.2 万亩、老县镇 0.2 万亩、西河乡 0.4 万亩、兴隆镇 0.4 万亩,上述乡镇共 建设油桐基地 2 万亩。6.3 项目建设年限平利县油桐基地建设分一年施完成,即 2012年新建 2 万亩。 科技培训分三年完成
19、,每年培训 0.3 万人次,培训农民技术人员 0.9 万人次。6.4 建设内容6.4.1 油桐基地建设 良种油桐基地是本项目建设的主要任务,规划用一年时间在平利县六 个乡镇建成油桐基地 2 万亩,把我县建设成高标准的国家级油桐示范基地。6.4.1.1 加快良种引进和选育。 一是在全国油桐主产区,引进含油率高、产量高、抗逆性强的优良品 种,力争良种使用率达到 95以上;二是加快优良品种的选育。在充分调 查我县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培育含油量高、丰 产优质抗性强的优良品种。6.4.1.2 加快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一要实行多个品种混交栽植,确保油桐林有较高的授粉率和座果率,
20、 达到高产的目的。二要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三要认真总结推广管 用、简便、易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应用统一的技术规程,实现种苗良种化、 整地规范化、种植科学化、管理集约化,生产标准化,实现油桐丰产优质 高效。6.4.1.3 加强幼林抚育管理。 三年桐幼林要推行绿肥间作或矮杆作物套种的方式,结合对农作物的 中耕除草、施肥,同时进行抚育。没有间作的幼林,每年 4-5 月和 7-8 月 间分别进行中耕除草,并施氮、磷、钾肥或桐饼等混合肥料,以促进幼树 骨架形成和花芽分化,提早结果。6.4.1.4 加强桐林的复垦。 复垦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可以清洁环境,消灭在土壤中化蛹的害虫, 促进油桐林健壮生长,提
21、高单位面积产量,延长结果年限。桐农说: “一年 不挖林受荒,二年不挖减产量,三年不挖枝桠枯,四年不挖树死光” 。因 此,每年必须认真做好桐林的垦复,以改善土壤养分的供给。6.4.1.5 病虫害防治。 油桐的主要病害有十多种。在我县危害严重的病害有:枯萎病、黑疤 病、叶斑病、褐斑病等。油桐害虫有近百种,主要危害叶、枝干、花和果。 常见的虫害有 20 多种,对桐树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特 别是橙斑白条天牛、油桐尺蠖、吹绵介壳虫等,对油桐生产造成毁灭性灾 害,防治应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坚持做到“防小、防了” ,确保桐林的健壮生长。6.4.2 技术培
22、训 一要建立高产示范林,为广大农民学习油桐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示范样 板。二要组织专家编写油桐实用生产技术手册,分区域举办培训班,培训 技术骨干和农民科技示范户。三要组织油桐专家深入生产一线,针对油桐 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开展定期培训和服务,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 水平。第七章 投资估算7.1 投资估算依据油桐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主要依据:1、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建2007525 号)2、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新修订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会计核算办法林计发( 2004 223 号)。3、国家林业局造林技术经济指标 。4、陕西省人工造林技术经济指标
23、 。5、陕西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作业设计办法 (陕西省林 业厅 200272 号)。6、苗木和工价按当地市场价计算。7.2 投资估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指标7.2.1 人工造林每亩 770 元,其中:用工费:每亩 500.0 元(每亩造林需工日 10 个、每工日 50元,整地、 砍灌 3 个工日亩,栽植含补植 4 个工日亩,幼林抚育 2 个工日亩, 管护 1 个工日亩);种苗费:每亩20元(每亩点播2.5公斤,含补植苗木,密度3X 3株, 每公斤按 8 元计算);物料费:每亩 250元(含肥料、农药、保水剂等) ;7.2.2 其他费用科技支撑费按总投资的 5%规划设计费按总投资的2%工程
24、监理费按总投资的2%管理费按总投资的5%不可预见费按总投资的5%7.3 投资估算建成油桐基地建设 2万亩的任务,所需建设资金 1832.6 万元。其中直 接费用 1540 万元,占所需建设资金总额 84;其它费用 292.6 万元。占所 需建设资金总额的 16直接费用中:新造林 2 万亩,需投资 1540 万元。其中:用工费 1000 万元,种苗费 40 万元,物料费 500万元。其它费用 292.6 万元:设计费 30.8 万元,工程监理费 30.8 万元,管 理费 77 万元,科技支撑费(包括培训费) 77万元,不可预见费 77万元。资金来源: 国家投资 1466.08 万元,占总投资的
25、80%,地方自筹 366.52 万元,占总投资的 20%。7.4 效益评价7.4.1 经济效益项目建设完成后 , 我县油桐林质量得到全面提高,稳产后,三年挂果, 五年丰产,盛产期每亩产桐籽可达 250公斤,每公斤桐籽按 4 元计算,每 亩产值可达 1000 元。全县万亩可年产桐籽 500 万公斤,农民可增收 2000 万元。种子出油率按 30计,可产桐油 150 万公斤;桐油按销售价格每公 斤 8 元计算,年产值达 1200 万元;桐饼还可作肥料和生物添加剂,如能就 进行深加工,效益将更高。7.4.2 生态效益发展油桐产业除了可以提供桐油等产品,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外,同 时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26、油桐基地建设主要分布在汉江支流坝河、黄洋河 沿岸,属重要的水源涵养区,通过荒山荒地造林和对现有林分改造,有效增加区域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覆盖率,极大的改善了区域小气候,控制水土流失,为区域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 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7.4.3 社会效盖通过油桐产业的发展即可提高林地产出,满足市场需求,改善人民生 活,又能出口创汇,促进林业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实现“既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青山”发展目标。通过优化整合产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将 充分调动企业、社会和农民参与油桐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提高油桐产品的 产量、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建设油桐产业基 地,扩大油桐加工企业生产规模,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利于 安置社会闲散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同时,通过营建示范林和进行技术培训, 可大大提高林农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而且将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