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专业论文题目:大学生网络成瘾成因及对策分析姓名:董杰锋年级:2010级专业:应用心理学号:20103410日期:2011年7月23日目录摘要 关键词 31 网络成瘾基本理论 31.1 概念 31.2 现及症状 . 31.3 诊断标准 . 31.4 分类 41.5 成因分析 . 41.5.1 网络特性 41.5.2 个体自身因素 41.5.3 外部客观因素 52 网络成瘾治疗方法 62.1 心理治疗方法【 8】 . 62.1.1 认知疗法 . 62.1 2 行为疗法 . 62.1.3 团体心理辅导 62.1.4 其他心理辅助方法与技术 72.2 药物治疗方法 . 72.3
2、 整合治疗单元 . 72.4 家庭治疗 . 72 5 社会支持疗法 . 83 讨论与建议 83.1加强网络成瘾基础理论的研究 83.2开展各种治疗方法的广泛研究 83.3 心理学治疗方法应用 83.4 加强临床实证研究 8参考文献 9摘要:21 实际的网络的普及与发展中,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影响也日益的增大。 网络是现实的反映, 虽然这种反映有正确和扭曲之分, 但网络的基 础仍是现实社会。 网瘾这种现象既是个体的心理不健康表现, 也是社会的一些畸态发展状况。 网络成瘾可分为网络特性、 个体本身因素和外部客观因素。 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 习和生活 , 甚至导
3、致他们走上犯罪道路。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在无 数家庭饱尝子女深陷网络的痛楚之时, 网瘾治疗成为一个新兴行业。 那网络成瘾的治疗有怎 样呢? 关键词:网络成瘾 成因剖析 治疗 大学生目前,我国网瘾现象尤其是青少年网瘾问题尤为突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1】 : 截至2005 年12 月31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 1. 11 亿,30 岁以下网民比例为 82. 6 % , 学生所占比例超过了总网民的 1/ 3 , 达到了 35. 1 % 。同时有研究表明【 2】 , 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 ) 是网络成瘾的易 患高发
4、人群,上网成瘾比例高达10 %15 %。是什么原因让大学生将他们的宝贵的青春时间 用于网络?1 网络成瘾基本理论1. 1 概念网络成瘾有多种学术概念 ,1994 年美国纽约精神病医生 Goldberg 借用美国精神疾病 分类与诊断手册 DSM - IV 中关于药物成瘾的判断标准 , 提出了“网络成瘾综合症” ( Internet Addic2tion Disorder , IAD) , 或称“网络依赖” ; 匹兹堡大学的 KimberlyYoung 则从 DSM- IV 对病理性赌博的判断标准中发展出“病态网络使用”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PIU) 的概念 ;
5、其他学者提出了“网络行为依赖” ( Internet Behavior Dependence ; IBD) 。这些概念名称不同 , 但其内涵基本相同 , 都强调了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个体明显 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损害。1. 2 表现及症状(1) 突显性:网络成瘾者的思维、 情感和行为都被上网这一活动所控制 ,上网成为其主要活动 在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到强烈的渴望。(2) 情绪改变 : 如果停止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激惹、焦躁和紧张等情绪体验。(3) 耐受性 : 成瘾者必须逐渐增加上网时间和投入程度 , 才能获得以前曾有的满足感。(4) 戒断反应 : 在不能上网的情况下 , 会产生烦躁不安等情绪体验
6、。(5) 冲突:网络成瘾行为会导致成瘾者与周围环境的冲突 ,如与家庭、朋友关系淡漠 ,工作、 学习成绩下降等 ;会导致成瘾行为与其他活动的冲突 ,比如与学习、工作等社会活动和其他爱 好等的冲突 ; 会导致成瘾者内心对成瘾行为的矛盾心态 , 即意识到过度上网的危害但又不愿放 弃上网带来的各种精神满足的冲突 3 。1. 3 诊断标准美国精神病协会 1994 年发布的精神病诊断及统计手册 (第四版 ) (DSM - IV) 没有收 录“网络成瘾症” , 因为这个概念出现在它发布之后。目前, 学术界使用较多的是美国KimberlyYoung 教授设计的一种测评方法。 这个方法是由 10 个问题构成 ,
7、 每题 1 分 , 最后得 分5 分以上(包括5 分) 判定为网络成瘾。国内著名学者陶宏开教授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提 出了网络成瘾的 10 个等级。 5 级以上 , 就可判定为网络成瘾 ,8 级以上是程度严重的成瘾。 Kimberly Young 教授的测评方法更具有普遍性 , 既可以对成年人 , 也可以对青少年。结合我 国网民中网络成瘾的实际情况 , 陶教授的鉴别标准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符合我国的实 际情况。1. 4 分类 由于网络本身所固有的虚拟性、广泛性、交互性等, 加之网民主体的复杂性和兴趣的广泛性 ,所以网络成瘾的类型也很多。学界基本的概括有以下几种 :(1) 网络色情成瘾 ;
8、 (2) 网络交际成瘾 ; (3) 网络信息成瘾 ; (4) 计算机成瘾 ; (5) 网 络强迫行为。1. 5 成因分析 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5. 1 网络特性【 3】网络的“去抑制性” 等成瘾特性 ; 网络能满足人们的交往、 归属和尊重等基本需要 ;网络 可能是其他成瘾行为的一个中介媒体等。1. 5. 2 个体自身因素 求知欲, 强烈的好奇心, 探索新的知识与认知水平的矛盾影响 【 4】,即信息需求量大, 而传统的信息获取通道无法满足引起的心理作用。 青少年认知活动的自觉性及思维活动品质 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 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加之在网络上, 能最大限度地调动 和满足人
9、们的求知渴望。 网络是一位百问不厌的教师, 是一座全天候的图书馆。 网络的功能 齐全、信息丰富、雅俗共赏、自由开放等特性正好可以满足大学生的求知需要。此外, 计算 机和网络世界具有较大的操作性和互动性, 硬件、软件和网络世界的某些内容都可以根据自 己的需要进行调整、 设置和管理,有一定的挑战性,故而可以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 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吸引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计算机性能或网络世界的优 化升级, 网络内容包罗万象, 可以满足多种青少年对任何信息的探究需要。 它们可以帮助你 及时解决求知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多种难题, 且呈现方式易于为青少年理解和接受。 因而许多 青少年经常
10、访问大量网站获取多种信息, 并参加一些兴趣话题的讨论。 同时, 也由于青少年 认知发展的不成熟性,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往往不加选择地接受,这样就走入了误区。 。 如果过度迷恋这些活动,就会导致网络成瘾。 性心理与社会及自身自制力下的性好奇。 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 性意识从萌芽到日渐 成熟的阶段,生理上的变化, 引起心理上的变化。 再加上当前学校对性教育没有足够的认识, 教育渠道不畅,青少年往往对性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理。我国大学生年龄基本在 17-24 岁, 处于青春中后期,生理发育已成熟, 对性充满好奇,渴望与异性交往。 高中阶段由于高考压 力,忽略了对异性的交往,大学阶段相对自由,加上思想活
11、跃,受西方文化和多种媒体如电 影、电视、 书刊等的影响较多, 潜意识中对异性的渴求尤为强烈。 网络的开放性与匿名性可 以为在网上吸引异性的注意力、 获取异性的好感、 直接对异性表达爱意提供极大的便利。 因 此,谈情说爱往往成为许多大学生上网聊天的主要内容, 而一旦发展成网恋, 往往就会沉溺 其中无法自拔。此外,网络上有很多色情内容,网络群体的匿名、开放与便利也为一些大学生满足性的好奇并从中获得某些生理上的满足, 提供了十分方便的机会。 有些学生由于认知 力和自制力较差, 无法正确对待这一看似便利实则危险的生理满足方式, 而将其经常化甚至 沉溺其中。 强烈的交友愿望与心理封闭下的情感缺失。 网络
12、可以相对安全地以比较低的交际成本来满足人们的社会交际的需要。对于一些性格内向、 不善现实交际的同学而言,在虚拟世界里,他们可以重新塑造一个形象, 一个隐藏自身缺点、增加更多优点、能够吸引他人的形象, 可以抛开现实生活中他们对社会交际的焦虑。一些调查研究表明,社交焦虑越高的大学生其网络成瘾的倾向性越高【5】。通过网络聊天、网上交友、组织社团、做论坛版主、博客圈主等人际交往的行为,不仅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释放心理压力的要求,而且在精神交流中获得人际交往的快乐;由于网上身份的隐秘性强,人们在从事网上活动的时候安全需要也同样获得高度满足,甚至于较现实世界的复杂来说更容易找到自己的群体,获得集体的归属感;
13、网上人与人更容易打开心灵之窗,直抒胸臆,达到现实世界无法企及的情感需要的瞬间满足。 现实与理想下的幻想。 青少年由于向往未来, 想象比较丰富,往往离开自己的现实条 件构想未来的前景,其理想与实现差距过大,或求之过急,两者处于矛盾之中,无法自拔。 从众【6】。由于在同辈群体当中,青少年的地位、年龄、价值观和人的生活都十分接青少年时期还没有形成稳由于网络的广泛普及,各如果对此一无所知或没有随大漉”于是也开始了近,因而大多数人的行为和观点在此群体中便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定、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行为很容易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种娱乐节目和精彩的网络游戏便成了同学之间交流和议论的主题。 兴趣,就会发觉自
14、己不能与同学之间正常交流,越发觉孤立。为了解网络,由于盲目的涉猎网络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就会易被网络中的消极内容所吸引。由于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和鉴别能力,在大多数人的影响下逐渐地上网成瘾,甚至一发 而不可收。 逆反心理。青年时期,由于正处于自我意识和心理发育的成熟阶段,追求独立个性和自由的空间,青少年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表现尤为突出。现实生活中,忽视自由、平 等和个性展现的教条式管制和 教育方式,已明显不适应青少年阶段自身 发展的规律。生活和 学习的压力越大,这种逆反心理就越强烈, 使得青少年极易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寻求解脱与 满足。网络因此为青少年展现自我提供了平台,充分满足了对于自
15、我的认识和因为叛逆而带来了快乐体验,使青少年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1.5. 3外部客观因素 家庭因素。【6】(一)、父母本身品行,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父母有着不良的行为,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孩子天生就有极强的模仿能力, 家长不良的平行和生活作风就会潜移 默化的灌输到孩子的头脑当中。 这样久而久之,逐渐承载的青少年已不满足这种压抑的家庭 环境,就容易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家庭的温馨和朋友的关爱。(二)、家庭和谐与否。父母关系不和,经常吵架,甚至会把孩子作为发泄不良情绪的对象。这种不协调的关系破坏了青少年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和谐的家庭气氛,使其难以在家庭成员中进行正常的沟通与交流,性格上
16、也会变得自卑、 内向,只能在网络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成就感,这为孩子沉迷于网络提供了机会。而离异家庭。与不和谐的家庭氛围相比,离异家庭对青少年的心灵打击和伤害更为严重。父母离婚对孩子的消极影响,不仅仅是离异行为本身产生的,而主要是在整个离异过程中造成的。无休止的吵闹与争执, 使孩子产生了苦闷、烦恼、紧张、畏惧等不良情绪,精神也受到了极大的刺激,行为很容易出现偏差。生长 于不健全家庭中的孩子,由于父母离异、情感出现危机:他们在家中往往得不到足够的理解和关爱,很容易产生孤僻的性格,这也极大地增加了其网络被害的机会。(三)、过度控制家庭, 教育方式不当,而导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畅;因为独生子女与同龄
17、伙伴交流相对较少,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中国父母倾向于将子女视为他们的私有物和附属品,而对子女具有更明显的操纵、控制和惩罚行为。在这种控制性家庭中,家长习惯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交友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自主性得不到发挥, 长期被压抑的情感在一定的情况 下就会爆发,产生抵抗和报复心理。 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极易导致抑郁情绪产生、网络成 瘾,甚至会发生极端行为。(四) 、过度放纵家庭,父母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任意放纵 其行为。这种家庭的孩子从 农村 来讲主要指那些留守儿童、青少年。在城市当中, 一些父母 由
18、于忙于工作、 应酬等无暇顾及其他。 这样无形中放任了子女的 教育 。在这种长期成长的环 境中, 使子女与父母之间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心灵的沟通,也无法得到父母做人、行为等方面应有的教育和引导, 久而久之, 父母与子女之间就形成一种隔膜与冷漠的状态。 生活在 这种家庭中的孩子由于得不到应有的关爱, 在行为上往往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 便常常会想 外界寻求寄托和帮助,他们极易沉迷于网上聊天或受到其不良影响而误入歧途。 学校因素【7】。良好的电脑和网络设施、学生可自带电脑在宿舍上网等,在给学生 带来方便的同时, 也为上网成瘾提供了客观条件; 电脑和网络已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工 具,但缺乏有效指导等原
19、因, 很多学生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种娱乐工具; 当学生在学习上或 交往中遭受挫折时, 得不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为宣泄心中的苦闷, 逃避不愿面对的 现实,往往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以宣泄平时的压抑情绪。 社会因素【7】。目前网吧遍布大街小巷, 高职学生又是成年人, 进出网吧随心所欲,富有互动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室等等对学生有着强大诱惑,促使他们将网吧当作乐土,而逐渐成上瘾。2 网络成瘾治疗方法2. 1 心理治疗方法【 8】2. 1. 1 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是美国学者贝克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该疗法认为心理紊乱是由患者错误或不 合理的信念和看法引起的 , 通过现实的评价 ,并矫
20、正其歪曲的或功能障碍的想法 ,可以达到 情绪和行为上的改善。 认知疗法过程主要包括认知重建、 自我辩论、 自我暗示、 自我激励等。 张朝、于宗富个案报道采用以认知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网络成瘾患者, 经过认知治疗后 , 患者领悟到了自己过度上网来自于错误的认知,并且建立起了正确的认知方式,取得了一定效果。高磊 , 李振涛采用李振涛教授所创立的内观 - 认知疗法治疗患者 , 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文 章完成法 (SCT) 、容纳他人量表、 SCL - 90 、 EPQ 等测查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 7 天后 ,患者 各项测查减分明显。结论是内观认知疗法对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障碍问题, 有确切、良好疗效。2.
21、1. 2 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以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为基础,坚持效仿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把人的行为和外在的环境视为考察对象。 行为疗法主要包括行为契约法、 强化法、厌恶法、 惩罚法、 示范法和暴露法等。 杨容、邵智等采用系统的认知疗法、 行为治疗等心理方法对 20 例 IAD 中 学生患者网络成瘾症进行临床矫治研究 , 认为系统的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对中学 生网络成瘾的戒除有着显著效果。 另外他们还揭示强制性措施对于戒除网瘾有一定程度的疗 效。2. 1. 3团体心理辅导提出的心理场理论, 也对存在地问题容易团体心理辅导是建立在德国心理学家勒温 ( Kurt lewen ,189
22、0 - 1947) 的基础之上。 在网络成瘾者中 , 他们对网络有着共同的心理体验和认知 产生共鸣 ,这样,在心理辅导时就容易产生 “向心力”和心理场。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杨 彦平、崔丽娟等利用团体心理辅导 , 采取“认知行为”模式设计了咨询过程 , 对 20 位网 络成瘾者的 3 个月近 20 次的团体辅导 , 使上网成瘾者在生活无序感、心理防御机制和人际 关系方面得到显著改进 , 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干预网络成瘾者对网络的依恋时有着显著性成 效。崔丽娟另外的研究表明 ( 崔丽娟 . 网络成瘾中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 .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 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4. ) : 采取实验研究方
23、式 ,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采取“认知 - 行为”模 式,对15名初中学生进行为期 3 个月的团体辅导后 ,实验对象在自我灵活性、 人性哲学和网 络依赖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改进。2. 1. 4 其他心理辅助方法与技术 还有一些辅助方法与技术均对矫治网络成瘾症很有帮助, 也有一定的疗效【 9】。例如转移注意法、计划时间表、循序渐进法、生理反馈法、日记法、社会支持法等 , 这些方法不易明确 归为认知治疗或行为治疗。2. 2 药物治疗方法 对于网络成瘾是否需要药物治疗 , 专家对此意见不一。一些专家认为网瘾只是心理存在一定 问题 ,只需心理治疗 ,因此对采用药物治疗提出质疑。 宁波戒毒研究中心的杨国栋、 刘
24、悦等认 为网瘾是一种行为依赖 ,长期上网通过奖赏或适应等机制使机体 (包含脑 ) 产生复杂的生理 生化的变化 , 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降低 , 因此需要药物干预 , 但 不是用抗焦虑药、抗抑郁药。他们提出了药物干预加心理疏导的治疗理念 , 免费为二十名网 瘾患者提供住院治疗。其初步临床研究证实药物干预加心理疏导治疗网瘾具有一定的疗效 , 治疗前景乐观 , 但远期效果还无法评价。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陶然也认为网络 成瘾不只是一种心理疾病 , 准确说是一种内分泌紊乱的精神类疾病。 需要通过有效的药物和 心理治疗进行综合治疗。 他们采取的是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 心
25、理疏导外加物理疗法相结 合的治疗方法。据他们自己介绍从 2001 年底到现在 , 中心共治疗 364 个孩子 ,其中 100 %都 有效,85 %基本治愈 ,有2 例反复现象。但文献检索未见其学术报道。2. 3 整合治疗单元 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率先提出网络成瘾治疗单元这一全新治疗理念【10】, 即提供一种有诊疗规范和明确治疗目标的多学科融合的住院治疗单元 , 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健康素质教育和物理治疗等。网络成瘾住院单元需要内科医生、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药 剂师、护理人员、素质教育者的介入 , 是多学科合作和整合的医疗模式。但未见其临床治疗 及效果的文献报道。2. 4 家庭治疗
26、 陶然、李邦合提出了家庭治疗方法【 11】 , 他们认为医学治疗不是治本之策 , 家庭教育更重 要。其理论依据是网络成瘾症可能是家庭功能失调的表现。因此 , 家庭治疗所要处理的问题 就 是修正、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 , 通过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 , 改变网络成瘾症产生的家 庭动力机制 , 使症状消失。 家庭治疗的出发点是将家庭看成一个系统 , 这个系统成员所表现出 的行为 ,既影响其他成员 , 同时也受其他成员的影响。 家庭治疗可以说是心理治疗的一个种类 它是把整个家庭作为治疗对象。但文献未见家庭治疗的实证报道。2. 5 社会支持疗法 前述治疗方法不同程度地提及社会支持对网络成瘾治疗的作用
27、。 陶然等认为治疗网络成瘾症 光有家庭教育还不够 , 它还需要社会、学校等各个环节共同努力 , 缺一不可。崔丽娟指出 20 , 要使其成瘾症状完全到达戒断 , 还需要其自身的努力、 家庭的配合以及社会的监管等。 其他治疗方法 , 如物理疗法在文献报道中有所涉及。 物理疗法是采用物理仪器 ( 如多功能生理 平衡仪 ) , 调整患者体内的内分泌平衡 , 从而逐步恢复体内“奖赏系统”的平衡。3 讨论与建议3. 1 加强网络成瘾基础理论的研究网络成瘾的基本理论也只是处于探索阶段 , 尚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 特别是对网络成瘾 的病因学、发病学机理研究不够深入 , 机制尚未明确 , 在诊断和转归方面也没
28、有建立起国际公 认的标准。基础理论研究的缺乏不可避免地限制了治疗方法的研究 , 因此首先应加强网络成 瘾基础理论的研究。3. 2 开展各种治疗方法的广泛研究。网络成瘾治疗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 美国第一家治疗网络成瘾的医院 (哈佛大学医学院附 属 Mclean 医院 ) 也只是在 1996 年专门开设了治疗诊所 , 这提示我们我国对网络成瘾治疗 的研究与国际水平相比最多只有十年的差距。 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和医疗专家对对网络成瘾的 治疗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但总体来看 ,数量不多 ,成果较少。如前所述 ,国内研究治疗 网络成瘾的重要文献不足十篇 , 基本是以个案研究、 小样本的试验研究 , 而
29、且均集中在极少数 学校和医疗机构。面对难得的机遇和挑战 , 网络成瘾治疗方法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3. 3 心理学治疗方法应用深化和拓展心理学治疗方法现有研究表明 , 心理因素是导致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 心理学治疗方法对治疗网络成瘾有显著疗效。 但文献报道的心理学治疗方法仅仅局限于认知疗法、 行为疗法以及它们的一些辅助疗法和不同的形式(如团体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 ) , 其他心理学疗法未见报道。 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利用一些已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领域成功应用的其他治 疗方法 ,如积极心理治疗、 森田疗法、 催眠疗法等 ,深化和拓展心理学治疗方法。 依笔者管见 , 森田疗法和催眠疗法可能有比较好的效果。3. 4 加强临床实证研究。尽管基础理论研究的不足决定了治疗方法是具有试验性质的 , 但心理学和医学本身具有 很强的实践性。笔者认为有两方面值得重视 : 一方面 , 在基础理论研究 (特别是发病机理 ) 不 够充分的条件下 , 在研究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废渣合同范本
- 收购蜂蜜合同范本
- 船舶定做合同范本
- 佣金类合同范本
-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C语言程序设计真题(含答案)
- 生态农业示范园黑猪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机房服务合同范本
- 电缆建设合作协议2024模板
- 2024年铸件买卖协议模板
- 房屋装修协议:二手住宅改造详细条款
- 油漆作业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分级与控制措施一览表
- 空气栓塞培训课件
- 数据治理与数据中台建设方案
- HG∕T 5248-2017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用环氧结构胶粘剂
- 医院感染监测标准考试试题附有答案
- 高血压病三级预防策略 医学类模板 医学课件
- DL∕T 523-2017 化学清洗缓蚀剂应用性能评价指标及试验方法
- 食品营养学选择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大单元教学设计)
- 2024年入团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