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维化工有限公司维尼纶厂8_第1页
广维化工有限公司维尼纶厂8_第2页
广维化工有限公司维尼纶厂8_第3页
广维化工有限公司维尼纶厂8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维化工有限公司维尼纶厂 8.26 事故简介2008年8月 26日 6时45分,维尼纶生产装置发生爆炸,将整个生产装置摧毁, 20名 工人罹难, 60人受伤,其中 6人重伤。事故未对水体和大气造成污染,8月27日 13时对大气和龙江河检测表明有害物质含量未超出相关规定的标准。一、广维化工有限公司维尼纶厂概况广维化工有限公司由广西维尼纶厂整体改制而成, 维尼纶厂位于广西宜州市西郊, 1972 年开工建设, 1980 年建成投产, 2001 年完成改造。现在具备的生产能力为:聚乙烯醇(维 尼纶) 3万吨/年,醋酸乙烯 6万吨/年,电石 8万吨/年,氧气 190万 m3/年。二、事故经过根据目击者介

2、绍和分析, 事故的经过可以这样描述: 首先储罐区的储槽内化学危险物质 发生爆燃、 爆炸,引起大量未燃未爆的化学物质泄漏、汽化和在空间扩散;储槽内化学危险物质发生爆燃、 爆炸造成附近蒸馏车间和合成车间生产设备和管道的损坏,同样引起生产设备和管道的化学险物质的泄漏和扩散, 并有可能与储罐区泄漏的的可燃可爆物质的蒸汽混合 在一起, 在生产车间区域内形成更大的可爆炸的云团; 可爆炸的云团在遇到足够引起爆炸的 条件,如变电所和配电室的电火花即引起爆炸。 爆炸又造成生产区域内更大规模的破坏和化 学危险品的泄漏, 乙炔气柜事故前存有 780m3 乙炔, 发生爆炸后存量接近为 0,从而造成整 个生产区的火灾与

3、多次爆炸。根据事故现场破坏情况分析, 威力最大的爆炸发生在两个地方: 一是合成车间, 它可能 是由于储罐区和合成、 蒸馏车间设备管道泄出的可燃可爆气体和蒸汽云团的爆炸, 目击者在 看见储罐区火光后听到的巨大爆炸声可能就是它造成的; 二是醇解车间, 它应是上述爆炸后 造成其它生产车间生产设备、 管道破坏, 化学危险品泄出形成的爆云团发生的爆炸, 是次生 的。三、事故原因分析是哪一个储罐,什么原因造成燃爆事故,分析讨论中有两种意见:一是编号 CC 604D 醋酸乙烯储槽,它容量为 400m3,存有物料约 325m3,它是供工 厂新建聚乙烯醇生产线用的中间产品, 新生产线己停产 6 天,故物料一直在

4、储罐内储存, 处 于静止状态。分析认为, 醋酸乙烯处于静止状态时会产生自聚,自聚过程放出热量,当能量 积聚造成(或局部)温升达到沸点( 72)时,大量蒸汽夹带着液体喷发出来,且其闪点很 低( 8),遇到适宜的条件, 就有可能发生爆燃。事故现场发现储罐的顶盖跌落在罐体一 侧,附近有大量聚合聚醋酸乙烯树脂散落。68%,醋酸二是编号 CC601A E 合成反应液储槽,槽内反应液主要成份为醋酸乙烯28%,乙醛 2%,乙块 2%。储槽容量为 100 m3,每个储槽的物料量约为 35m3。5 个储槽的 出料管相互连通, 排空管也连通在一起通过一冷凝器冷凝回收部分蒸汽后排空。 排空管道没 有液封和阻火器,储

5、槽设有充氮气的充气管, 间或向储槽内充氮气,槽体、 管道接地线腐蚀 严重。 分析认为由于储槽上部空间没有充氮气保护,排空管直通大气, 在液位变化和温度变化时,空气就会进入储槽上部空间, 与槽内危险化学品的蒸汽和气体形成具有爆炸性能的混 合气体,遇到适宜的条件,如静电积聚产生的火花等,就会引起爆燃、爆炸,并将火量化学 物质夹带喷出;或者反应物中进入水,加速其自聚过程,形成“爆聚” ,产生大量的热,达 到沸腾以后冲破顶盖喷放出来, 达到闪点或碰到火源而造成燃爆或爆炸。 合成反应液储槽为 铝制储槽,事故后储槽全部被毁,只剩槽底及小部槽体。有烧毁和爆炸撕裂的痕迹。从讨论分析情况来看,绝大部分人趋向笫二

6、种意见。在事故讨论会上, 有类似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谈到, 事故是偶然发生的, 但有其必然性:1、硬件缺失,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甲乙类易燃液体储罐氮封虚设也没有呼吸阀,排 空管相连而没有阻火器; 储罐布局过于密集, 泵设置在防护堤内, 防护堤内排水管没设阀门 与其区域它排水管网隔断;设备、管道维不到位,接地装置不完善;变电所、配电室设在甲 乙类生产区域内 (或紧邻)而没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全厂没有可燃气体浓度检测仪表, 生产 过程工艺参数监控缺失,且没有联锁装置等。2、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据说合成工序不止出过一次燃爆事故,均因没造成伤亡而没 认真分析原因接受教训;生产装置内存放大量有毒物料(偶氮二

7、异丁腈) ;罐区泡沫消防设 施拆除后没有及时恢复等。3、广西安安全科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曾于2005年 11月和 2006年 6 月分别对该厂的罐场和聚乙醇生产线编制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可能由于到现场考查的人员经验不足, 有的安全 隐患没有向工厂提出整改建议:储存易挥发、 闪点低的储罐的氮封虚设、 储罐没有呼吸阀、 储罐相联的排气管没有 设置隔火器,拆除的泡沫消防设置没有恢复;物料输送泵设置储罐区的防火堤内, 防火堤的排水沟与厂区排水沟没有设置隔断阀 门;乙块储气柜与合成装置之间没有联锁装置;生产装置存有过量的有毒物料(偶氮二异丁腈) ,液氯罐贮存库紧靠储罐区, 2 号 变电所和配电室紧邻储罐区

8、。广维集团“ 8.26”爆炸事故技术分析情况汇报2008. 9. 17(一)事故发生时间及源点分析认定引发爆炸事故的源点是反应液 CC-601 系列储罐。从生产工艺、罐体破坏及燃烧痕迹等 情况分析判断, 是距 CC-601 系列尾气冷凝器最近的 CC-601C 储罐(冷凝液回流到 CC-601C ) 首先于 6:40 发生爆燃。理由如下:(1)据部分当班人员反映, 6: 40 左右听到发生爆燃(闷响) ,随后看到罐场的西部与 合成工段之间有白雾向厂区方扩散,并很快闻到强剌激性气味;(2)8月 26日零点班调度反映,到 6时, CC-601 系列储罐液位整体下降,导致罐内 形成负压,吸入空气;(

9、3)CC-601 系列储罐内存在乙炔、乙醛、醋酸乙烯等易燃易爆气体,较其它罐中物料化学活性高;(4)据现场爆炸碎片及燃烧痕迹分析,判定最先发生爆燃的是CC-601 系列储罐。(二)事故直接原因反应液 CC-601C 储罐气相部分是以乙炔为主的可燃气体, 与进入罐内的空气混合形成爆 炸性气体, 爆炸性气体从液位计钢丝绳孔逸出, 被钢丝绳与滑轮升降活动产生的静电火花引 燃导致罐内气体发生爆燃(闷爆) 。随后,大量可燃液体和乙炔漏出,形成蒸气云团,向厂区扩散,遇火源后发生波及全厂 的空间大爆炸和火灾。(三)事故间接原因1、CC-601 系列五个储罐并联使用,扩大了泄漏量;2、罐场设计不合理广维公司有

10、机厂于 1972 年进行施工设计,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设计所依据的标准 规范与现行标准规范相比要求较低,罐场平面布置及安全设施已不符合现行标准规范的要 求;没有可燃气体报警器3、设备安全管理混乱 2008 年 4 月更换 PU-601A 、B 泵时,对流量和扬程(压力)增大后可能带来的静电危 害性认识不足,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CC-601A 、C 罐顶盖腐蚀穿孔, 已列入 2008 年大修计划, 但在 4 月大修时未按计划进 行修补。 罐场原设计有泡沫灭火系统,但 1984年因缺乏维护无法使用, 1999 年将其拆除 储罐原设计有温度测量装置,但未按设计安装使用。 图为被封堵了的测温口4、工艺管理制度不健全罐场操作规程不完善,储罐的物料没有温度控制要求,液位控制指标不明确。5、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认真、不彻底,对企业危险因素认识不足五、防范措施(1)罐场应按现行标准规范进行总平布置调整;(2)冷凝器尾气的乙炔不能直接放空;(3)完善储罐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物料管道法兰应设防静电跨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