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门县红十字会医院石门县红十字会医院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简单介绍医院感染相关情况简单介绍医院感染相关情况 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医院感染基本知识 传染病基本知识传染病基本知识 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消毒、隔离、灭菌、无菌技术以及标准预防与消毒、隔离、灭菌、无菌技术以及标准预防与 个人防护个人防护 加强手卫生和医疗废物管理加强手卫生和医疗废物管理 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理 建无烟医院建无烟医院 医院感染无处不在医院感染无处不在 深圳妇儿医院切口感染事件深圳妇儿医院切口感染事件 19981998年年4 4月至月至5 5月,深圳妇儿
2、医院发生严月,深圳妇儿医院发生严 重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在该院接受手术的重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在该院接受手术的 292292例病人中发生术后伤口龟型结核分枝例病人中发生术后伤口龟型结核分枝 杆菌感染杆菌感染166166例,切口感染率达例,切口感染率达56.85%56.85%。 原因原因: :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分支杆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分支杆 菌污染,从而引起切口感染。菌污染,从而引起切口感染。 安徽宿州安徽宿州“眼球事件眼球事件” 给予宿州市卫生局局长杨立瑾行政记大过处分,分管副局 长宋天祥行政处分,撤销宿州市市立医院院长郝朝春党内 外一切职务,给予宿州市是立医院副院长邵正明党内严重
3、 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宿州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张 邦圣党内警告,行政警告处分,安徽省卫生厅取消宿州市 市立医院二级甲等医院的称号,责令该医院立即终止合作、 停止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没收非法所得31万余元、并与 罚款3万元,宿州市市立医院眼科3名医师被处停止执业活 动9个月,手术室一名护士被处中止执业活动一年,对医 院原眼科主任及2名医师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医务科科 长等6名相关人员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事件处理 11 11天天8 8名新生儿死亡惊动卫生部名新生儿死亡惊动卫生部 原卫生部部长陈竺、党组书记高强和陕西省委书 记赵乐际、省长袁纯清立即作出指示,要求采取应 急处置措施,稳妥处理,保
4、护儿童健康。 卫生部和陕西省卫生厅成立联合调查小组,于23日 晚进驻该院全面调查死亡原因。 9月24日晚,陕西省副省长郑小明立即赶回西安, 连夜召开紧急会议, 要求对新生儿病房立即关闭、 消毒,对全院进行彻底检查,以防新的病例发生。 南丁格尔:医院不能给病人带来南丁格尔:医院不能给病人带来 伤害,这是医疗活动的底线。伤害,这是医疗活动的底线。 什么是什么是 医院感染医院感染 什么是医院感染?什么是医院感染? 完整定义应包括三个方面:完整定义应包括三个方面: 1. 1. 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经 开始或者入院时已经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开始或者入院
5、时已经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无明确潜伏期:住院超过无明确潜伏期:住院超过4848小时小时以后发生;以后发生; 有明确潜伏期:住院时间超过平均潜伏期。有明确潜伏期:住院时间超过平均潜伏期。 什么是医院感染?什么是医院感染? 2.2. 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才发生的感染。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才发生的感染。 无植入物术后无植入物术后3030天以内;天以内; 有植入物术后有植入物术后一年一年以内。以内。 3.3. 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性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性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如如SARSSARS、HBVHBV、HCVHCV、HIVHIV感染等。感染等。 v 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在医疗机构或
6、其科室的患者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 中,短时间内发生中,短时间内发生3 3例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 例的现象。例的现象。 v 重大医院感染事件:重大医院感染事件:5 5例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或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由或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由 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 3人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医院感染的医院感染的3 3种主要传播途径种主要传播途径 直接直接间接间接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 飞沫传播飞沫传播 空气传播空气传播 医院感染的常见临床类型医院感染的常见临床类型 v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 v下下呼吸道感
7、染(呼吸道感染(SSISSI) v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感染 v胃肠道感染胃肠道感染 v手术部位感染手术部位感染 v血液感染(血液感染(BSIBSI) v根据病原体来源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根据病原体来源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v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体 外,即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陪护家属及外,即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陪护家属及 医院环境、诊疗器械、制剂的污染造成的医院医院环境、诊疗器械、制剂的污染造成的医院 感染。感染。 v外源性感染可呈医院感染暴发。外源性感染可呈医院感染暴发。 v外源性感染可通过加强清洁、消毒、灭菌、隔外源性
8、感染可通过加强清洁、消毒、灭菌、隔 离等措施得以预防。离等措施得以预防。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分类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分类 v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自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自 身,储菌库的正常菌丛或外来的已定植菌。当身,储菌库的正常菌丛或外来的已定植菌。当 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体内生态环境失衡或发生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体内生态环境失衡或发生 细菌移位时即可发生感染。细菌移位时即可发生感染。 v内源性感染可呈医院感染散发。内源性感染可呈医院感染散发。 v内源性感染可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内源性感染可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 剂和减少侵入性诊疗来降低剂和减少侵入性诊疗
9、来降低。 医院感染诊断医院感染诊断 v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入院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入院4848小时小时后的感染为医后的感染为医 院感染;有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院感染;有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 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v本次医院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本次医院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v在原有感染的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感染(脓毒在原有感染的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感染(脓毒 血症迁延灶除外),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的血症迁延灶除外),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的 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有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有 的混
10、合感染的混合感染) )。 v新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v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 v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基本职责基本职责 v医务人员职责医务人员职责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 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 使用。使用。 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
11、。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 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感染因素,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感染因素, 有的放矢地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的有的放矢地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的 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并如实填报医院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并如实填报医院 感染病例报告卡。感染病例报告卡。 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于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于2424小时小时内报送至内报送至 医院感染管理科或当班通过院内网络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或当班通过院内网络报告; ; 发现医院感染暴发发现医院感染暴发( (暴发趋势暴发趋势) )于于2 2小时小时内报告;内报告; 发现发现5
12、5例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 接导致患者死亡接导致患者死亡/ /导致导致3 3人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立即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立即 报告报告; ; 发现发现1010例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发生特殊病原发生特殊病原 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可能造成重大公共 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按照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按照国家突发公国家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的要求进行报告;的要求进行报告; 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
13、法定传染病的,应当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 按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和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的规 定进行报告。定进行报告。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报告 经治医生负责制经治医生负责制。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未 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或者发生医院感染未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或者发生医院感染未 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造成医院感染暴发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造成医院感染暴发 、传染病传播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传染病传播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 有责任的
14、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降 级级、撤职撤职、开除开除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 依照传染病防治法。依照传染病防治法。 第六十九条规定,可以依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可以依法吊销吊销有关责任有关责任 人员的人员的执业证书执业证书;构成;构成犯罪犯罪的,依法追究的,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刑事责任。 传染传染病基本概念病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1. 1.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引起的 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 2.2.重大传染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重大传染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
15、间内 发生、涉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发生、涉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 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的发病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的发病 率水平的情况。率水平的情况。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3. 3.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 :是指全球首次发现的传染病是指全球首次发现的传染病。 4. 4.传染病死灰复燃(燃烧后的余灰重新燃起比喻传染病死灰复燃(燃烧后的余灰重新燃起比喻 失势者重新得势):是指已经控制得很好的传染失势者重新得势):是指已经控制得很好的传染 病又重新对人类构成危胁(如结核病)病又重新对人类构成危胁(如结核病)。 基本知识基本知识 1. 1.传染病监测:是指对特定人群进行流
16、行病学、传染病监测:是指对特定人群进行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以及其他有关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临床症状以及其他有关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及及 时发现传染病疫情和预测有关传染病的发生、发时发现传染病疫情和预测有关传染病的发生、发 展和流行,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展和流行,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 依据(流感样病例,发热病例,腹泻病例,不明依据(流感样病例,发热病例,腹泻病例,不明 原因肺炎和死亡病例)。原因肺炎和死亡病例)。 2. 2.传染病预防:是在尚未出现传染病疫情之传染病预防:是在尚未出现传染病疫情之 前,针对可能存在病原体的环境、物品、前,针对可能存在病原体的环境、物品、 动物
17、动物、媒介等采取的措施或对可能受病原媒介等采取的措施或对可能受病原 体威胁的人群所采取的措施(体威胁的人群所采取的措施(管理传染源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和和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 3.3.传染病疫情报告:发现法定传染病疫情或传染病疫情报告:发现法定传染病疫情或 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 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 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内容、 程序、方式程序、方式和和时限时限报告。报告。 (1 1)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
18、机构执行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执行职 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必须按照传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必须按照传 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在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在首次首次 诊断诊断传染病病人后,传染病病人后,立即填报立即填报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报告 卡,履行卡,履行法定法定报告义务。报告义务。 (2 2)报告内容报告内容: 根据根据19891989年国家颁布的年国家颁布的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 法定报告的病种分甲类、乙类和丙类,共法定报告的病种分甲类、乙类和丙类,共 计计3737种。种。20082008月月5 5月月1313日及日及20132013年年1010月月2828 日日国家
19、卫计委经国务院批准将国家卫计委经国务院批准将手足口纳入手足口纳入 丙类传病、人感染丙类传病、人感染H7N9H7N9禽流感纳入乙类传禽流感纳入乙类传 染病,染病,共计共计3939种。种。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共计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共计2种。种。 乙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 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 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 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和阿米巴性
20、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 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 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人感染人感染H7N9H7N9禽流感禽流感共计共计2626种。种。 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 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 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丝虫病,除霍乱、细菌
21、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 口共计口共计11 11种。种。 性病专报系统要求报告的性病是指:生殖器性病专报系统要求报告的性病是指:生殖器 疱疹、尖锐湿疣、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疱疹、尖锐湿疣、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3 3)报告时限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 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 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 2小时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内将传染病报 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并电话报告传染病管理科。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并
22、电话报告传染病管理科。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 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 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进行网络报告。 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 发疫情,按发疫情,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 范范要求报告。要求报告。 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 传染病患者分类收治,并按要求做好以下消毒工作:传染病患者分类收治,并按要求做好以下消毒工作
23、: 1、空气消毒、空气消毒 (1)开窗通风换气,每次通风时间在30分钟以上。 (2)每日用多功能动态消毒机消毒2次或紫外线灯照 射消毒1-2次; (3)用1500mg/L的含氯消毒剂,用量为20-30ml/m3 进行喷雾、熏蒸或擦拭环境表面后门窗关闭30分钟 后开窗通风。 2、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 (1)清洁卫生工具严格分开使用,有明显标识。每次 使用后浸于高效消毒液中消毒1小时以上,洗净悬挂 晾干备用。有独立卫生间的,每个病房固定一个拖把; (2)地面:病房、走廊、检查室、治疗室、医护人员 办公室等场所地面使用有效氯10002000mg/L喷洒、 湿式拖扫,每日1-2次;
24、(3)物体擦拭: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 病历夹等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日1-2 次; (4)担架车、轮椅及运载病人的交通工具,应立即用 有效氯1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作用30分 钟。 3、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的处理、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的处理 :对病人 的排泄物、分泌物要及时消毒处理。使用 1500mg/L-2500mg/L有效含氯消毒液,随 时消毒,作用时间30-60分钟; 4、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病人使用的被服、 口罩要定时消毒,可用1000mg/L有效氯消 毒液浸泡30分钟。病人的生活垃圾要用双 层垃圾袋盛装及时有效处理(送医疗
25、垃圾 站或焚烧),避免污染的发生。便器、浴 盆的消毒可用有效氯1500 mg/L的含氯消毒 液浸泡30分钟; 5、呼吸治疗装置、呼吸治疗装置 :在使用前应进行灭菌或高水平 消毒。建议尽量使用一次性管道,重复使用的各 种管道应在使用后立即用2000 mg/L有效氯消毒 液浸泡30分钟再清洗,然后进行灭菌消毒处理。 6、医疗用品消毒、医疗用品消毒 : (1)体温计一人一用一消毒。注射、抽血一人一针 一巾一根止血带。 (2)血压计袖带隔离垫片采用一次性用品,袖带每 天用有效氯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 清洗、晾干。血压计和听诊器每次使用后即用75 酒精擦拭消毒。 (3)监护仪用有效氯10
26、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 (4)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所有废弃物,分类 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焚烧。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 关键措施是什么关键措施是什么 WHOWHO提出的关键措施提出的关键措施 消消毒毒、灭菌灭菌、无菌技术无菌技术、隔离隔离、加加 强手卫生强手卫生和和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管理、合合理使用理使用 抗抗生素生素、监测监测以及以及建立健全医院感染建立健全医院感染 管理体系管理体系,规范规范和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 达到无害化的处理。达到无
27、害化的处理。 灭菌:灭菌:灭菌是绝对的,是严格的消毒灭菌是绝对的,是严格的消毒,就是杀灭或,就是杀灭或 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的处理。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灭菌 要求。要求。 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一人一用一灭菌。 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消毒要求。要求。 消毒与灭菌消毒与灭菌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技术过程,防止一切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技术过程,防止一切 微生物浸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无
28、菌区域不被微生物浸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 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识别无菌包识别无菌包 有效期有效期 包装是否破损包装是否破损 灭菌标识是否合格灭菌标识是否合格 包内物品是否整洁包内物品是否整洁 无菌技术无菌技术 识别无菌包识别无菌包 “消毒”不是“清洁清洁”的替代过 程 感染控制政策感染控制政策 手卫生制度手卫生制度 卫生卫生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洗手洗手、卫生手消毒卫生手消毒和和外科手消外科手消 毒毒的总称。的总称。 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 实例1 急诊科的某医生 一边看病人一边看病人 一边接
29、电话一边接电话 乍一看,这真是一个简单也没有技术含量的问乍一看,这真是一个简单也没有技术含量的问 题。如果与同行进行讨论或者认真反思,才感题。如果与同行进行讨论或者认真反思,才感 到有些复杂和难办。到有些复杂和难办。 使用甩手处理,大部分都是使用甩手处理,大部分都是“甩手掌柜!甩手掌柜!” 问及答曰问及答曰“甩干,搓干甩干,搓干”。 实例2 干手的方式 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 大部分确实是用白大褂 的背部擦干的! 白大褂是首选白大褂是首选 甩手运动第二甩手运动第二 重复毛巾是摆样子重复毛巾是摆样子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忙忙!” 其实,洗手的依从性护士比医生要
30、好得其实,洗手的依从性护士比医生要好得 多。多。 实例3 不能做到接诊一位患者一洗手的原因 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 一感染办工作人员到手术室做现况调查,一感染办工作人员到手术室做现况调查, 亲眼目睹了个别外科医生洗手的全过程,亲眼目睹了个别外科医生洗手的全过程, 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用一个字形容就是“快快”。 实例4 个别外科医生洗手速度 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 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医生的手连续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医生的手连续三 次微生物检测均为次微生物检测均为“细菌无法计数细菌无法计数”。 究其原因,他自己说:我每天只洗两次究其原因,他自己说:我每天
31、只洗两次 手,中午吃饭前一次,下午下班前一次。手,中午吃饭前一次,下午下班前一次。 实例实例5 5 看看这位医生看看这位医生 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 有些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 : 1.下班后都会洗手. 2.采血时都会戴手套,但不会换 3.打电话时,都会戴手套或用手套套住手机 4.喝水、上卫生间前都会洗手 5.脱手套后基本不洗手 6.总是叫自己的孩子在医院别到处乱摸,却从 不在乎自己在医院到处乱摸 保护病人保护病人, ,保护自己保护自己, ,保护亲人保护亲人 你做到了吗?你做到了吗? 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认识手卫 生 2003年SARS在我国暴发流
32、行,我国SARS病 例占全球的92%,某些医院成为SARS的重要传 染源,导致医院感染的暴发。 结果:医务人员在救治SARS患者的过程中发 生大量的感染,最高的地区医务人员感染占 SARS临床确诊病例的38% 暴露的问题:医疗机构手卫生意识差、知识 欠缺、设施不足及洗手与手消毒方法不规范 2008年西安发生新生儿严重医 院感染事件,导致9名新生儿 发病,其中8名死亡。 处理:撤销西安交大一附院院 长和主管副院长职务,新生儿 科主任、护士长职务,医务部、 护理部、质控办、感染办等有 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职务。陕西 省卫生厅已将该事件通报全省。 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认识手卫 生 医疗环境中的污染无
33、处无时不在医疗环境中的污染无处无时不在 所有的医疗护理服务均离不开手的服务所有的医疗护理服务均离不开手的服务 手的污染随时随地发生手的污染随时随地发生 不卫生的手可能是不卫生的手可能是“罪恶罪恶”之手之手 手卫生不良的双重伤害手卫生不良的双重伤害害人害己害人害己 试问:我们能不保持“纯净”的双手吗? 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认识手卫 生 v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 v手部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手部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 v手部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指甲装饰物手部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指甲装饰物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十个十个指征指征 与病人长时与病人长时 间和密切接间和
34、密切接 触后触后 进行诊疗、护理操进行诊疗、护理操 作前后作前后 使用厕所后使用厕所后 进入和离开病房前进入和离开病房前 接接触干净或无菌物品前触干净或无菌物品前 十个十个指征指征 在同一病人当从在同一病人当从 污染操作转为清污染操作转为清 洁操作之间洁操作之间 穿隔离衣前穿隔离衣前 在病区中由污染区进在病区中由污染区进 入清洁区之前入清洁区之前 接触接触 不同病人前后不同病人前后 戴口罩及取下口罩前戴口罩及取下口罩前 七字口诀七字口诀 内(掌心)、外(掌背)、夹(交内(掌心)、外(掌背)、夹(交 叉)、弓(掌弓)、大(大拇指)、叉)、弓(掌弓)、大(大拇指)、 指(指尖)、丸(腕)指(指尖)
35、、丸(腕) 内外夹弓大指丸内外夹弓大指丸 干手措施干手措施 手消毒 22降到降到3 1867年英国外科医师Lister(利斯特)的 研究中,用石炭酸溶液消毒医务人员的手, 使截肢手术的病死率从45.7%降到15%。 由此可见,洗手可以显著的减少手上携带的潜在病原菌,从而降 低院内感染的几率。 控制医院感染控制医院感染 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方法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方法 感染控制政策感染控制政策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感染性废物: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 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2.病理性废物
36、: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 学实验动物尸体。学实验动物尸体。 3.损伤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 用锐器。用锐器。 4.药物性废物: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 弃的药品。弃的药品。 5.化学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 废弃的化学物品。废弃的化学物品。 医医疗废物的分类疗废物的分类 使用分色垃圾袋、密闭转运使用分色垃圾袋、密闭转运 黑色收集黑色收集生活垃圾生活垃圾 黄色黄色收集收集医疗垃圾医疗垃圾
37、 红色红色收集收集放射性和其他毒性垃圾放射性和其他毒性垃圾 医疗废物的收集医疗废物的收集 锐器盒锐器盒 v损伤性废物应放入标准损伤性废物应放入标准 利器盒内收集,以防污利器盒内收集,以防污 染利器损伤。染利器损伤。 v装载量不能过满,应不装载量不能过满,应不 超过容器超过容器3/43/4。 v如:各类注射缝合穿刺如:各类注射缝合穿刺 针尖、载玻片、刀片、针尖、载玻片、刀片、 受污染的碎玻片、碎玻受污染的碎玻片、碎玻 璃试管吸管等璃试管吸管等。 医疗废物袋的使用医疗废物袋的使用 感染性废物和病理性废物应丢弃至黄黄 色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内,盛装的医 疗废物达到包装物的3/43/4时,医疗废物 产
38、生地医务人员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 方式,包装袋可采用“鹅颈结鹅颈结”,确 保封口紧实、严密。 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如何处置?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如何处置? 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 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 和处置。 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 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 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 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 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 及时密封。 感染控制政策感染控制政策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根据指南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术
39、前0.51小时使用抗生素 24小时内停用抗生素 正确选择抗生素品种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前言 .指导原则对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细菌 性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抗菌药物治疗及预防应 用指征以及合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原则进行阐述, 并列出常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各种 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疗,以期达到提高我国 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 发展,降低医药费用的目的。 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方法:在手术前30-60分钟,静脉给予一个 剂量的抗菌药物,若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 或手术中失血多于1500ml,可以根据所使用 药物的半减期,及手术时间的长短,再
40、给 予1-2个剂量的抗菌药物,一般情况下用药 时间不超过24小时。 目的:预防手术过程中切口感染。 感染控制政策感染控制政策 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监测 v 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监测:是指系统地收集一定人群中:是指系统地收集一定人群中 的医院感染发生和分布及其各种影响因素的的医院感染发生和分布及其各种影响因素的 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以便采取和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以便采取和 改进防控措施,并对防治措施进行评价。分改进防控措施,并对防治措施进行评价。分 为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监测。为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监测。 v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v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监测重点
41、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监测 1、手术部位感染、手术部位感染 2、医院内肺炎感染、医院内肺炎感染 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4、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v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v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v抗生素临床合理使用监测抗生素临床合理使用监测 v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 vICUICU、新生儿科目标性监测、新生儿科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与防控手术部位感染监测与防控 v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清洁、清洁清洁、清洁-污染、污染、感染切口污染、污染、感染切口。 v
42、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分为切口浅部组织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切口深部组织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器官/腔隙腔隙感染。 (一)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浅部组织感染:手术后30天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 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 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 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下列情形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1.针眼处脓点(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2.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 3
43、.感染的烧伤创面,及溶痂的、度烧伤创面。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监测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监测 (二)切口深部组织感染(二)切口深部组织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天 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 软组织(如筋膜和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 件之一: 1.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 自器官/腔隙部分。 2.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 切口。同时,患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 括局部发热,肿胀及疼痛。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者影像 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者其他感染证 据。同时累
44、及切口浅部组织和深部组织的感染归 为切口深部组织感染;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腔隙 感染,无须再次手术归为深部组织感染。 (三)器官(三)器官/腔隙感染:腔隙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天 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术 中解剖部位(如器官或者腔隙)的感染,并符 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器官或者腔隙穿刺引流或穿刺出脓液。 2.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 出致病菌。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 检查,发现器官或者腔隙脓肿或者其他器官或 者腔隙感染的证据。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 1、尽量
45、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 2、有效控制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血糖水平。 3、避免不必要的术前备皮,毛发不影响手术视野避免不必要的术前备皮,毛发不影响手术视野 时不需备皮时不需备皮。如果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 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如:剪毛、化学性脱毛 剂。使用常规备皮方法时必须采用一次性刀片, 并在在手术当日进行。 4、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 3030分钟分钟2 2小时内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 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1 1、 对存在对存在HAP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使用含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使用含0 02 2的氯己的氯己 定定( (洗
46、必泰洗必泰) )漱口或口腔冲洗漱口或口腔冲洗,每,每2 26 h6 h一次。一次。 2 2、如无禁忌证,应将、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约床头抬高约3030。 3 3、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还应考虑以下几点:、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1)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 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2)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应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分泌 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可 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用水,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用水, 每天更换;每天更换; (3)每日停用镇静剂,评估是否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47、医院内肺炎监测与防控医院内肺炎监测与防控 v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 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 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 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 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 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v预防要点:预防要点: 1、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应首选锁 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 2、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 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要为预防感
48、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与防控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与防控 v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 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 染。 v 预防要点:预防要点: 1悬垂集尿袋,不应高于膀胱水平不应高于膀胱水平,并及时清空袋中尿 液。 2不应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不应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 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尿路感染。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尿路感染。 3疑似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不得冲洗。疑似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不得冲洗。 4、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定期
49、更换导 尿管可以预防导尿管相关感染,不提倡频繁更换导尿管。 建议更换频率可为导尿管建议更换频率可为导尿管2周周1次,普通集尿袋次,普通集尿袋2次周,次周, 精密集尿袋精密集尿袋1次周。次周。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监测与防控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监测与防控 v空气空气采样时间采样时间 选择消毒处理之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选择消毒处理之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v空气采样高度空气采样高度 与地面垂直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 v布点方法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室内面积30 ,设一条对角线上取,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点,即中心一点、两端 各距墙各距墙1m1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
50、积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 30 ,设东、西、南、,设东、西、南、 北、中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距墙点,其中东、西、南、北点距墙1m1m。 v空气采样方法空气采样方法 用用9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分钟后送检培养。分钟后送检培养。 环境卫生学的监测方法环境卫生学的监测方法 环境卫生学的监测方法环境卫生学的监测方法 医护人员手采样时间医护人员手采样时间 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医护人员手采样面积及方法医护人员手采样面积及方法 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 采样的棉
51、试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采样的棉试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根到 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一只手涂擦面积30c ),并随之转动采样棉试子,剪去手接触部并随之转动采样棉试子,剪去手接触部 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采样液的试管 内送检。内送检。 环境卫生学的监测方法环境卫生学的监测方法 医疗用品采样时间医疗用品采样时间 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 采样。采样。 使用中消毒剂采样量及方法使用中消毒剂采样量及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吸取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吸取1ml被被 检样液,加入检样液
52、,加入9ml稀释液中混匀,送检即可。稀释液中混匀,送检即可。 v1、多重耐药菌定义、多重耐药菌定义(卫生部卫生部“指南指南”):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 (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主 要是指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 现耐药的细菌。现耐药的细菌。 MDR,多重耐药;,多重耐药;XDR,广耐药、超耐药;广耐药、超耐药;PDR,泛耐药泛耐药 2、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易感染人群;各种植入、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易感染人群;各种植入 物和置入物;复杂的诊疗器械;各种侵入操作;复杂物和置入物
53、;复杂的诊疗器械;各种侵入操作;复杂 的感染源(空气、物表等);抗菌药物的使用。的感染源(空气、物表等);抗菌药物的使用。 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与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与防控 3、多重耐药菌的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控制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医务人员手卫生 规范规范。 (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3)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4)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三三)
5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与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与防控 感染控制政策感染控制政策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措施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措施 针对医院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采取的一组预防感 染措施。包括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手 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以及安全安全 注射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 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55、不包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 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 子的原则。子的原则。 标准预防标准预防 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 手套手套 口罩口罩 防护服与隔离衣防护服与隔离衣 眼罩与面罩眼罩与面罩 帽子帽子 长统胶靴长统胶靴/ /鞋套鞋套 手套的使用手套的使用 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部清洁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部清洁不论洗手或手消毒不论洗手或手消毒 在可能接触到血液或其它具有潜在的传染危险的物在可能接触到血液或其它具有潜在的传染危险的物 质、粘膜或皮肤破损处时须使用手套质、粘膜或皮肤破损处时须使用手套 在护理不同病人间要更换
56、手套在护理不同病人间要更换手套 在护理同一个病人时,如果要把手从一个污染的身在护理同一个病人时,如果要把手从一个污染的身 体部位移至清洁的部位时,必须更换或脱去手套体部位移至清洁的部位时,必须更换或脱去手套 手套不能重复手套不能重复使用使用 脱手套后应立即洗手或手消毒脱手套后应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如何正确的戴口罩如何正确的戴口罩 佩戴口罩前必须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清洁双手 口罩应完全覆盖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口鼻和和下巴下巴,与与面部吻合严密面部吻合严密 口罩口罩有颜色有颜色的一面向外的一面向外 将所有固定口罩的绳索系好,或将口罩的橡皮带固将所有固定口罩的绳索系好,或将口罩的橡皮带固 定在耳朵上定
57、在耳朵上 口罩藏有铁丝的一面要固定在鼻梁上,以防止漏气口罩藏有铁丝的一面要固定在鼻梁上,以防止漏气 口罩口罩受污染受污染时应立即更换时应立即更换 1. 1.将口罩戴上,金属软将口罩戴上,金属软 条应该向上条应该向上 2.2. 头带分别绑于头顶后头带分别绑于头顶后 及颈后及颈后 你会正确佩戴口罩吗?你会正确佩戴口罩吗? N95口罩佩戴方法口罩佩戴方法 1.1. 按面型选择普通按面型选择普通/ /细码型细码型 号,拉松头带。金属软号,拉松头带。金属软 条向上,将手穿过头带。条向上,将手穿过头带。 2.戴上口罩,头带分别置戴上口罩,头带分别置 於头顶後及颈後。於头顶後及颈後。 v在进行可能发生血液、
58、体液、分泌物或其他有潜在在进行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或其他有潜在 传染性物质飞溅到皮肤或衣服上时,应穿隔离衣。传染性物质飞溅到皮肤或衣服上时,应穿隔离衣。 v最好使用能防水的隔离衣。最好使用能防水的隔离衣。 v选择隔离衣时应注意保证能遮盖全部的衣服和外露选择隔离衣时应注意保证能遮盖全部的衣服和外露 的皮肤。的皮肤。 v保持隔离衣里面及领部清洁,穿隔离衣时勿接触面保持隔离衣里面及领部清洁,穿隔离衣时勿接触面 部等。部等。 v隔离衣污染时应立即更换。隔离衣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v不能重复使用一次性隔离衣。不能重复使用一次性隔离衣。 隔离衣隔离衣 不要接触到 v护目镜护目镜:防护眼睛防护眼睛 v面
59、面 罩:保护整个面部皮肤罩:保护整个面部皮肤 护目镜护目镜/面罩面罩 感染控制政策感染控制政策 隔离制度隔离制度 接触传播: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接触传播: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 感染等;感染等; 飞沫传播:如百日咳、白喉、流感、病毒性腮腺飞沫传播:如百日咳、白喉、流感、病毒性腮腺 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空气传播:如麻疹、水痘、肺结核、空气传播:如麻疹、水痘、肺结核、SARSSARS等。等。 隔离预防隔离预防 预防原则预防原则:在:在标准预防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的基础上,采取 相相应的应的隔离隔离与与预防预防 (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分开隔离,若条件
60、受限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分开隔离,若条件受限 制时,同种感染患者可集中安置)制时,同种感染患者可集中安置) 。 患者应患者应隔离隔离治疗,限制活动治疗,限制活动 悬挂悬挂隔离标识隔离标识 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 泄物等物质时,应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戴手套;手上有伤口时;手上有伤口时 应戴应戴双层手套双层手套 摘手套后,必须进行摘手套后,必须进行洗手和洗手和/ /或手消毒或手消毒 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 作时,应穿作时,应穿隔离衣隔离衣 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防护服防护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悬疑剧情短视频定制服务合同
- 兼职销售合同纠纷案例分析
- 广告位互换合同协议版
- 物流企业间合作合同样本
- 股东间合作发展合同书
- 兼职保密合同模板与范文
- 土地开发合同范本:施工细节
- 4 我们的公共生活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10日月潭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Unit 1 Making friends PartB Let's learn(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第四届档案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试题库资料-上(选择题)
- 文献研读课件
- 监理大纲工程监理方案技术标投标方案
- QBT 2460-1999 聚碳酸酯(PC)饮用水罐
- GA/T 1466.3-2023智能手机型移动警务终端第3部分:检测方法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课件
- 绿色供应链管理培训
- 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理
- 《常见的地貌类型》课件
- 幼儿园小班春季传染病预防
-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