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概念辨析_第1页
封建社会概念辨析_第2页
封建社会概念辨析_第3页
封建社会概念辨析_第4页
封建社会概念辨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封建社会概念辨析在中国史学界,长期以来一直有“封建社会”的称谓。大约从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大讨论开始,“封建社会”的提法在学界渐次普及。到 50年代,历史分期问题的研讨,也涉及到封建社会这一概念的内涵问题。近年 来,史学界对“封建” 一词的讨论再次受到关注,有助于深化这一问题的研究。一、“封建”争论的由来近年来关于“封建”争论的焦点,是西欧封建制、中国西周封建制、秦汉大一统封建制之间的交错和歧义问题。中国传统有“封建” 一词,其渊源来自商周。即所谓“封邦建国,以藩宗周”。说文释“封”曰:“从土,熏声”,“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土,从寸。寸,守其制度也。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2、”周初大分封为史学界所熟知,后来对中国历史影响重大的各诸侯国,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都出自周初大分封。而这种分 封,来自于商周时期的部族社会性质。如果要与西欧的封建制度比较,我们不难看出,西周分封制的建立,与生产 力的发展水平并无直接关联,尤其是生产工具,西周同商代相比,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来看,差异不大。所谓封 建,是周室分遣本族子弟统治四方的基本手段。简而言之,西周封建是以宗法制度为核心,把部族统治推向势力所 及地区的政治举措,其社会意义大于经济意义。对于这一点,学界已经有较多认识,其中许倬云西周史说之较 详。本文从略。1西欧的feudalism,有一个长期演化过程,同中国西周的封建制迥然

3、有别。对此,法国年鉴学派的马克布洛赫,在其名著封建社会一书中有着详尽的词源学考证。2Feudalism 来源于fief,即封土,其最主要的含义是产权。英语中的 fee , feoff , feu , feud , fie , field 等,都与fief 同源同根,而且含义互相交错。西方学者 多数认为,西欧的封建制,最初起源于罗马帝国和日耳曼部落的结合部,在法兰克王国得到了充分发展,诺曼征服 把这种封建制推广到了英伦三岛。这就是领主分封制。这种分封制的核心,是以产权界定领主与附庸的权利义务关 系,而同中国西周的宗法式分封完全不同。如果说中国西周的分封制是由政治出发而影响经济,那么欧洲的分封制

4、则是由经济出发而影响政治。所以,欧洲在很长时间内,feud属于与产权相关、进而与权利义务相关的法律用语。用布洛赫的话来说,就是属于“律师的行话”。到18世纪,feud在英国才演变出形容词feudal,用来指称政府或社会体制。19世纪,西方思想界进入了“建立体系的时代”,各种主义层出不穷,-ism成为流行时尚,feudalism最终形成。随着近代的西学东渐,最先把feudal翻译为“封建”的是日本学者。在1873年的英日词典英和字汇中,feudal的对应日文就是 “圭寸建的”。把圭寸建制这一词汇用在中国历史研究上,首推梁启超和严复。梁启超在1899年写了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1902年又写了中国

5、专制政治进化史论,采用了封建社会这一概念。他把中国社会历史的演变概括为四个时期,称:“自黄帝以至周初,为封建未定期。自周以至汉初,为封建全盛期。自汉景武以后至清初,为封建变相期。自康熙平定三藩以后,为封建全灭期。”在该文中,梁启超显然以欧洲范式对中国传统的“封建” 一词做了变通。他把汉代到清代的制度形式称为“封建变相期”,就说明他不是把封建看作单纯的西周式“封邦建国”,而是看作一种社会政治体制。对于为何中国封建起源远远早于欧洲而未能发展至近代,他的 解释是欧洲有市民自治而中国没有。他在该文附论中称:“封建之运,东西所同也。中国有之,日本有之,欧洲亦有之。然欧洲日本,封建灭而民权兴,中国封建灭而

6、军权强。何也?曰:欧洲有市府,而中国无有也;日本有士族, 而中国无有也。” 3梁启超的观点,可以看作中国现代通行的“封建社会”这一概念的滥觞。2正式把feudalism 翻译为封建制的,是严复。他对西学的精通程度远远高于梁启超,深知中西封建的不同。在所译原富的按语中,严复明确指出:“案考欧史,知欧洲诸种,大抵皆自西域安息流徙而西,其先皆游牧民,降而后有耕稼,随畜荐居,藩生日众。其建国本始之事如此,非必有锡土胙茅若中国也。”所以,以追求信雅达而著称的严复,在最初翻译feudal时,采用音译方式,译为“拂特”。到1903年翻译社会通诠时,开始以 “封第1页建”称之。可见,严复对中西“封建”的差异是

7、清楚的,然而,在找不到更准确的名词时,他经过深思熟虑,多方推敲,最后采用了 “封建”这一译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 人们把“封建制”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给这一词汇注入了新的内涵。经过长期的讨论,现今学界所说的“封建社会”,其概念既不同于中国传统的西周封建制,也不同于欧洲中世纪的领主封建制。其命名逻辑,与梁启超、严复的考虑大体一致。有些论者不察,把“封建社会”的广泛使用单纯归之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影响,这有失偏颇。梁启超和严复,都不能说是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而采用这一词汇。而他们 不约而同都采用了这一译名。由此可见,把feudalism 翻译为封建主义,不完全是政治因素或者意识形态因

8、素决定的,其中有着学术性的考虑。在关于采用“封建”这一词汇的过程中,值得重视而且具有代表性的是严复的观点。他以甄克思的观点解释社会发展史,认为人类社会要经过图腾社会、宗法社会、军国社会几个阶段。4所谓图腾社会,与现今所说的原始社会大体相当;所谓军国社会,与现今所说的民族国家大体相当;惟有宗法社会,存在着较为复杂的情况。以甄克 思的逻辑推论,西欧的领主封建制,是由宗法社会转向军国社会的过渡形态。正是这一理论背景,促使严复采用了 封建社会这一词汇。因为在中国,商周尤其是西周,已经是典型的宗法社会。而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后,并未能完全 放弃宗法制,“家天下”正是宗法的表现形式。所以,严复认为,秦朝的体制

9、,宗法居其七,军国居其三。近代的 夏曾佑,更是把宗法制与君主专制紧密联系起来,称“君权存,宗法亦随之而存”(严译社会通诠夏曾佑序)。所以,严复最终采用的这一译名,恰恰包含了中国的君主专制社会形态。二、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采用封建社会这一词汇,并不表明我们就会完全接受西方的历史研究模式,恰恰相反,学术界经过多年讨论,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内涵和特点,有着较为一致和深刻的揭示。概括起来,中国封建社会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明显地反映出了中西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差异。1. 皇权专制和等级制度从西周的礼制开始,中国社会的等级制度就建立了起来。礼制有许多功用,划分社会等级并确定社会秩序就是其功用之一。即所谓“君

10、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史记礼书)这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一直到后来发展演变出来的纲常伦理,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体系。随着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形成,皇帝成为操纵一切、大权独揽的最高统治者,乾纲独断,凌驾于所有社 会等级之上,建立了世界历史上少见的集权制度。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而皇权则是这种社会形态 的支配力量。因此,中国封建社会的皇权主义成为它的特色之一。汉宣帝所谓的“以王霸之道杂之”,充分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这一特色。其中的王道来自于周公的制礼作乐,霸道来自于秦皇的君主独断。2. 社会的阶级与阶层结构中国封建社会

11、的阶级和阶层结构具有自己的特色。经过春秋战国的动荡变化,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士农工3商”四民,构成基本社会群体。梁漱溟把这种社会结构概括为“职业分途,伦理本位”。他的这种概括是为了彰显中国古代社会的自身特色,以“职业分途”对应西方的阶级对立,以 “伦理本位”对应西方的个人本位。这种概括并不完全符合实际,但其注重中国社会自身结构问题的思路,则为学界所普遍重视。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处 处可见地主与农民、 豪强和小民、士族和庶族、商贾和士人、缙绅和百姓的分野和冲突。 即使在某一社会群体内部, 也有着不同集团的交错变化。反映在政治上,表现为“朋党之争”和“清浊之辨”等等。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既有这

12、种群体与集团之间的冲突和斗争,又有其相互交织与融合。尤其是察举制、科举制等制度设置,为社会群体之 间的流动变化提供了途径,即“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经济上的析产继承制和产权交易,为社会财富的重新配置提供了条件,即俗语所谓 “富不过三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又从阶级对抗的角度对这种社会矛盾进行 了新的解析。新旧史学家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古代的阶级与等级问题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其中虽有分歧,但也有若 干相同点。中国历史上的阶级和阶层的自身特色,是中国历史与欧洲历史发展走向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3 政教分离和思想变化中国封建社会中,一般来说,政教分离,没有形成像西欧中世纪那样的宗教黑暗时期。因而,

13、中国的学术思想 以探究社会问题为主,具有明显的经世致用倾向。从汉代起,儒家的经学成为传统社会的主导思想。皇权统治以经 学作为武器,民间以经学作为维系社会关系的价值准则。历代的官方正版经籍、社会启蒙读本、民间乡约村规,在 思想观念上都同经学有关。经学自身也通过不同的注释和解读获得不断的发展。中国封建文化中既有维护皇权的正 宗思想,也有制约皇权的民本思想。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特点,在于其继承传统的同时通过不断予以新的阐释而加 以发展,同时又善于融合不同学派和异域的思想文化,由此形成思想文化上的繁荣局面。而且,政教分离使中国在 近代社会中有一点与西方存在重大差异,就是中国无需对封建社会的政教合一体制进

14、行世俗化改造,但却需要培育 认知世界、探究自然的理性意识。4.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中国封建社会同国家统一有密切关系,而民族之间的融合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早在先 秦,中国就形成了占据主流的大一统思想。从秦汉开始,中国走上了统一国家的道路。之后,尽管有战乱分裂,但 统一的背景下,不同民族追求和谐共处,在民族的融合中创造了具有特色的灿烂文明(包含政治文明)。这种民族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融合,既有战争与冲突,更有和平交往。历代封建王朝,既有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政权采取的 汉化措施,也有汉族政权对少数民族的特殊政策。在国家管理上,先后为民族融合创立了朝贡制度、羁縻制度、土 司制度等因地制

15、宜的统治方法。这些,都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依据以上简要的说明,可以看出,在 20世纪,当史学家(并不限于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运用“封建制度”这一范畴来思考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时,并没有和西方中世纪混同,反而彰显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特色。三、圭寸建制讨论中相关问题的探讨在关于封建制的讨论中, 有不少学者进行了广泛的资料爬梳,分析辩证。这对于深化学界的认识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我们认为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词汇中的“言不尽意”问题。语言文字是用来表达现实的,但是现实总有一些难以言说的东西,尤其是 人类的思想,抽象的概念,不可能得到充分完满的表达。“道可道,非常道”就是对言不尽意的最早表述,

16、庄子对此有进一步发挥。到了魏晋,言与意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玄学命题。在现代哲学中,言与意的关系依然是非常重4要的内容之一,有人把这一命题概括为“所指”和“能指”的关系问题。在关于封建制的讨论中,我们应当看到,循名责实、追求语言的逻辑一致性是必要的,但过分苛求就有可能背离讨论宗旨。我们所要追求的,是人们对封建 制这一词汇的理解和掌握,而不是追求这一词汇与历史现象掐尺等寸式的卯合。在关于封建制的讨论中,有些学者反复推敲“封建”的古义和西义,对西周封建制和西欧封建制都有较多的论证,而忽视了这一词汇经过学者的抽象后所具有的超越了具体封建形式的社会形态意义。第二,概念表达中的优化问题。由于抽象词汇的“言

17、不尽意”,所以,就有了改进和发展相应词汇概论的可能。如果我们能够找出更好的词汇来准确地表达相应概念,这当然是学术上的进步。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在各种主观 条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下,我们不是总能找到这一途径的。即便是一个已经有着缺陷的语句,当我们找不到比它更 好的语句时,则只能使用它。何况封建制这一词汇在现阶段并未页现出重大缺陷。所谓语言的重大缺陷,是指它在 使用中有可能产生或促成明显的误解。而在中国,人们很少对封建制这一词汇产生重大误解。稍有常识者,都不会 把中国封建社会等同于西欧的领主封建制,或者等同于西周的分封制。所以,贸然改变它反而有可引起混乱。一个 学科,没有习以为常的关键词汇就无法形成

18、规范的知识体系。封建制已经是现有历史学科的一个关键词汇,在没有 重大误解的前提下,除非学科体系发生根本性变化,不可能被轻易抛弃。即使这一词汇存在明显不足,如果加以改变,还要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替代词汇。从目前的学术讨论来看,在 相关论文和著作中, 那些不赞同封建社会一词的学者,所提出的替代性词汇, 尚无取代这一词汇的优势。 归纳起来,这些取代封建社会的提法,有中国传统社会、中世纪社会、宗法地主专制社会等等。但是仔细思考,这些词汇,反 而有可能引起学术界的混乱。例如,传统社会的提法,显然过于笼统,不足以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而中世 纪的概念,本身就是研究西方尤其是研究欧洲的一个专用词汇,是以希

19、腊罗马为代表的古典时代和文艺复兴以后的 近代作为参照体系的,移植到中国,缺乏西方式的参照系,会使其形成歧义。稍有不慎,还有可能产生把中国历史 同欧洲历史简单比附的现象。冯天瑜提出的宗法地主专制社会的5似乎考虑较为全面,但其核心在“地主” 一词,而且他提出可以把 “宗法地主专制社会”简称为“地主社会” 6。近代以来长期使用的地主一词是与农民相对的, 人们在使用习惯上,地主不包含普通农民。而要作出这样的解释和界定,又有可能带来新的争论。比如,为何不能 称为“农民社会” ?即使大家都接受了 “地主社会”的概念,能否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内容和特征?传统中 的“士农工商”,只强调“农”能否反映社会全貌?显然,在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的前提下,改变封建社会的 概念,并不能推动史学学科的发展。第三,学术发展中的继往开来问题。学术研究中,推陈出新、继往开来是学术生命力的表现。如果死守传统, 就会失去活力;而如果只强调创新,又可能迷失本原。“继往”同“开来”是相联系的,“推陈”和“出新”是相统一的。如果把二者对立起来,就会失去辩证法的本意。封建制这一词汇,从它的自身演变来看,也是在历史进程 中不断变化的。承认这种变化,在研究中不断赋予其符合时代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