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_第1页
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_第2页
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_第3页
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_第4页
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生命活动的能量“通货”ATP 第 课时上课时间编号主备人张延审核人刘继恒使用人教学目标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4了解并理会ATP的形成途径,掌握ATP是新陈代谢的直接能源,并理解ATP作为能量“通货”的含义。教学重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教学难点ATP中的能量获得机制及能量的来源和去路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述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复 备 栏新课引入我们熟悉日常生活中的商品交换,商品交换需要(即钞票),有了通货商品交换更为便利。细胞中不断进行能量的交换,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不断地消耗能量,ATP就是细胞中能量交换的“

2、通货”,ATP是各种生命活动都能直接消耗的能量“通货”,有了ATP细胞就能更为快捷地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一、生命活动的能量“通货”ATP1认识ATP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学生阅读教材:检查学生对ATP的掌握情况:ATP是什么的英文名称缩写?(腺嘌呤核苷三磷酸或三磷酸腺苷) A代表什么含义?T代表什么含义?P代表什么含义? (A代表腺嘌呤核苷,T代表三,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ATP结构简式是什么?代表什么?(TPPP,代表高能磷酸键)ATP分子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何处?(高能磷酸键中)ATP的生理功能是什么?(直接能源物质)ATP分子中含有几个高能磷酸键?为什么说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

3、磷酸化合物?(二个高能磷酸键)教师讲述:ATP并不是什么抽象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临床上ATP制剂除了能作为抢救危重病人的辅助药品外,还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肾炎、心肌炎、冠状动脉硬化、进行性肌肉萎缩、再生障碍性贫血、风湿性关节炎、耳聋、耳鸣等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使用ATP制剂有针剂和片剂两种制剂形式,是医院配制能量合剂的主要成份之一。 2ATP和ADP的相互转化ADP展示:多媒体课件ATP末端的高能磷酸键相当脆弱,水解时容易断裂,生成腺嘌呤核苷二磷酸(ADP)和无机磷酸(Pi),同时释放能量。(1)ATPADPPi能量讨论问题: ATP转化为ADP释放的能量的去向是什么?学生观看多媒体

4、课件并阅读教材。教师小结:ATP的用途(能量去向)肌肉收缩 生物发电、发光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主动运输 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等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直接消耗ATP,ATP为什么不会被耗尽?(2)ADPPi能量ATP 讨论问题:ADP转化为ATP需要能量,能量的来源是什么?(生物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我们学过糖类、脂肪、蛋白质是能源物质,其中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它们与ATP是什么关系?(糖类等能源物质不能直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不是直接能源物质,而ATP是直接能源物质,ATP中的能量才能直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但ATP生成,即ADP转化ATP所需要的能量正是来源于糖类等能源物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

5、) ADP转化为ATP看上去是的ATP转化为ADP的可逆反应,是吗?为什么? (不是。因为反应条件不同,ATP的合成与分解分别由合成酶与水解酶催化;反应场所不同,ATP的合成发生在细胞质的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而分解发生在细胞质膜、叶绿体的基质、细胞质的基质、细胞核等等; ATP合成所需的能量与ATP水解释放出的能量形式不同。)师生共同总结:(1)ATP转化成ADP:释放能量,能量用于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2)ADP转化成ATP:需要能量,能量来源于糖类等能源物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3)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有些是吸能反应,有些是放能反应。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供能;

6、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4)对细胞的正常生活来说,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定量测定表明,细胞内ATP的含量是比较平稳的,这种相对稳定的浓度如何满足细胞对ATP的大量需要?这就要求ATP和ADP转换速度能够随着细胞活动的需要而不断变化。细胞合成ATP的速度受细胞消耗ATP的速度的调控,ADP的含量对ATP的合成速度起直接的调控调控作用。细胞内有一系列的调节系统,一方面提供细胞所需的ATP,另一方面使ATP仍能维持相对恒定的水平,这就是动态平衡。(5)在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反应中,物质可逆,酶、场所、能量不可逆。布

7、置作业板书设计生命活动的能量“通货”ATP一、ATP的分子结构简式:TPPP二、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肌肉收缩生物发电、发光ATPADPPi能量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主动运输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等ADPPi能量ATP 生物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课后反思课题:酶和酶促反应 第 1 课时上课时间编号主备人张延审核人刘继恒使用人教学目标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概念、本质和特性。2通过实验,了解酶在细胞代谢中作用催化性。3通过实验和图解,理解酶的催化作用具有特异性。4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教学难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实验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

8、学 过 程复 备 栏新课引入化学中的一些反应,要想加快这些反应的反应速度,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加温、加压、加催化剂)生物体的细胞生活在比较温和的环境中,在细胞内部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为什么这些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就能够迅速有规律地进行呢?这都与酶有关。酶和酶促反应1认识酶说到酶,大家并不陌生,(展示日常生活中有关酶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消化不良时可以服用多酶片;含酶牙膏可以分解细菌,使牙齿亮洁,口气清新;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有更强的去污能力。等等。酶是活动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又称为生物催化剂。2实验探究酶的催化性学生阅读酶具有催化性并实验。讨论问题:你所做的

9、实验现象是什么?(1号试管加新鲜酵母菌液的1号试管中,产生的气泡多,能使点燃而无火焰的卫生香复燃。) 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新鲜酵母菌液中含有什么促进过氧化氢分解的物质? (O2,新鲜酵母菌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酶具有催化性。)实验中设置了加蒸馏水的2号试管是否有必要?起什么作用?(有必要,起对照作用。)3探究酶的特异性(1)实验探究师生分析:淀粉和蔗糖同属非还原性糖。它们在酶的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性糖。还原性糖可以用什么试剂来检测?现象是什么?(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的水解反应,再用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糖,就可看出淀粉酶能催化哪种糖水解。小组讨

10、论实验步骤设计。进行实验。讨论问题:实验的哪一支试管中出现了砖红色沉淀?这说明了什么(1号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2号试管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这说明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水解蔗糖的水解。)实验结果说明了酶具有什么特性?(酶具有特异性,又称专一性。)该实验中能否将斐林试剂改为碘液?(不能。因为淀粉的水解产物和蔗糖遇碘都不变蓝。)有没有哪个小组的2号试管中也产生了砖红色沉淀?如果有,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可能的原因有:a蔗糖溶液放置的时间过长,蔗糖被溶液中的微生物等水解为还原糖。b试管没洗干净。如果上一个班的同学做完实验后没能将试管清洗干净,试管内本来就粘有一些还原糖。教育学生实

11、验结束后一定要把试管洗干净。c蔗糖本身可能不纯净。市场上的蔗糖如果不纯,可能含有葡萄糖、果糖的还原糖。)酶为什么会具有特异性? (2)理论探究: 一种酶只能对一定的底物发生催化作用,这与酶的活性中心有关。 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或课本P57图44) 讨论问题:通过观察,你发现酶在什么情况下能催化底物的合成或分解?(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相匹配、相吻合时,酶才能与底物结合而发生催化作用。)根据这种匹配关系,举例说明酶的特异性。(淀粉分子的空间结构与淀粉酶的活性中心相匹配,淀粉酶与淀粉分子相结合,淀粉被催化水解。蔗糖分子的空间结构与淀粉酶的活性中心不匹配,淀粉酶不能与蔗糖分子相结合,因

12、些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分子水解。)3探究酶的高效性 酶在常温、常压、适宜的Ph等温和条件下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即高效性。 学生阅读:知识海洋 讨论问题:酶为什么具有催化作用?为什么说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教师小结: 酶催化作用的实质在于它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一般催化剂也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酶能把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降得更低。就像一堵高墙,能爬过去的人很少,如果降低墙的高度就会有很多人爬过去,而酶能“使墙降得更低”,能爬过去的人更多,所以酶具有高效性。 总结: 由酶催化的化学反应称为酶促反应。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的活性。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特异性(又叫专一性)。酶还有什么特性

13、?我们下节课再探究。布置作业板书设计酶和酶促反应一、酶的概念酶是活动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又称为生物催化剂。二、酶的特性 催化性 特异性(专一性) 高效性课后反思课题:酶和酶促反应 第 2 课时上课时间编号主备人张延审核人刘继恒使用人教学目标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2尝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养成学生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3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各种因素。(温度、pH、酶的浓度、反应物浓度) 教学重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教学难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述法、实验法教学

14、媒体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复 备 栏新课引入复习:什么是酶? 酶具有什么特性?引入:酶生物催化剂,具有催化性、特异性(专一性)、高效性。另外,酶的催化作用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1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展示:pH对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和几种酶的适宜pH(1)提出问题:根据这个材料,学生讨论并提出一个相关的探究问题。如,pH真的对酶的活性有影响吗?pH对酶的活性有的影响有什么特点? 不同的酶的适宜pH是否不同?等作出假设:如,pH真的对酶的活性有影响(2)实验预期:如,同一种酶在不同的pH下催化活性不同。在适宜pH的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率最高,高于或低于适宜pH酶促反应的速率都会逐渐降低。pH

15、过高或过低酶的活性都会丧失。(3)设计实验:小组讨论研究实验方案步骤。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怎样控制自变量?(自变量是溶液的pH。) 实验的因变量是什么?怎样观察和检测因变量?(因变量是H2O2分解速率的快慢,即产生O2的速率。可以通过观察各滤纸片烧杯的底部浮出水面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长短来进行检测。)怎样设置对照组?无关变量有哪些?怎样控制?(4)进行实验: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完成实验后小结:哪支试管中酶的活性最高?你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实验结果与你预期的结果是否一致?你作出的假设是否得到了确认?通过这个探究,你们小组的结论是什么?请尝试用酶的化学本质的知识解释本小组的结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

16、绘出pH值变化与酶活性的关系大致变化曲线图。用语言来描述pH值变化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的变化特征。教师总结:pH对酶促反应速率有影响。在一定的pH下,酶表现出最大活性,称为酶的最适pH,高于或低于最适pH,活性均降低。讨论问题: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和酶主要是蛋白质这个特点,想一想,如果pH过大或过小,酶的活性还能否恢复?为什么? 展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 讨论问题: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规律。温度过高或过低对酶活性的影响是否相同?展示:酶的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反应速率酶的浓度讨论问题:酶的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成正比例关系,需要什么条件?展示: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 BA

17、C反应速率底物浓度讨论问题:在底物浓度较低时,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是什么关系?当底物的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再增加底物的浓度,不再增加,为什么?师生总结:酶促反应速率受温度、pH、酶的浓度和底物浓度的影响。 学生阅读:酶与疾病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一、实验探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结果预期设计实验得出结论,。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度pH酶的浓度底物浓度课后反思课题:酶和酶促反应 第 2 课时上课时间编号主备人张延审核人刘继恒使用人教学目标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2尝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养成学生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

18、神与态度。 3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各种因素。(温度、pH、酶的浓度、反应物浓度) 教学重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教学难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述法、实验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复 备 栏新课引入复习:什么是酶? 酶具有什么特性?引入:酶生物催化剂,具有催化性、特异性(专一性)、高效性。另外,酶的催化作用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1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展示:pH对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和几种酶的适宜pH(1)提出问题:根据这个材料,学生讨论并提出一个相关的探究问题。如,pH真的对酶的活性有影响吗?pH对酶的活性有的影响有什么特点? 不同的酶的适宜pH

19、是否不同?等作出假设:如,pH真的对酶的活性有影响(2)实验预期:如,同一种酶在不同的pH下催化活性不同。在适宜pH的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率最高,高于或低于适宜pH酶促反应的速率都会逐渐降低。pH过高或过低酶的活性都会丧失。(3)设计实验:小组讨论研究实验方案步骤。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怎样控制自变量?(自变量是溶液的pH。) 实验的因变量是什么?怎样观察和检测因变量?(因变量是H2O2分解速率的快慢,即产生O2的速率。可以通过观察各滤纸片烧杯的底部浮出水面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长短来进行检测。)怎样设置对照组?无关变量有哪些?怎样控制?(4)进行实验: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完成实验后小结:哪支试管中酶的

20、活性最高?你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实验结果与你预期的结果是否一致?你作出的假设是否得到了确认?通过这个探究,你们小组的结论是什么?请尝试用酶的化学本质的知识解释本小组的结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绘出pH值变化与酶活性的关系大致变化曲线图。用语言来描述pH值变化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的变化特征。教师总结:pH对酶促反应速率有影响。在一定的pH下,酶表现出最大活性,称为酶的最适pH,高于或低于最适pH,活性均降低。讨论问题: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和酶主要是蛋白质这个特点,想一想,如果pH过大或过小,酶的活性还能否恢复?为什么? 展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 讨论问题: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规律。温度过

21、高或过低对酶活性的影响是否相同?展示:酶的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反应速率酶的浓度讨论问题:酶的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成正比例关系,需要什么条件?展示: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 BAC反应速率底物浓度讨论问题:在底物浓度较低时,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是什么关系?当底物的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再增加底物的浓度,不再增加,为什么?师生总结:酶促反应速率受温度、pH、酶的浓度和底物浓度的影响。 学生阅读:酶与疾病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一、实验探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结果预期设计实验得出结论,。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度pH酶的浓度底物浓度课后反思课题:光合作用解开光合作用之

22、迷 第 1 课时上课时间编号主备人刘继恒审核人祁红霞使用人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2.通过研究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和方法,使学生能够体会和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3.通过体验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发现过程及实验的研究思路和方2. 解释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法教学难点阐明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教学方法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总结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复 备 栏新课引入 用课件展示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快速过程,出示植物生长的养料是从哪里来的,所需的条件等。很早以前人们是如何探究植物光合作用

23、条件、原料及产物的?进行新课 解开光合作用之迷1. 电脑演示海尔蒙特研究过程:思考:1)这个试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该实验有何不足之处?讲述:但是人们在十八世纪中期以前一直没有考虑植物能否从空气中获得什么2. 录像演示普里斯特利实验过程思考:1)为什么B钟罩内的小白鼠没有死亡?2)植物从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教师指出:当其它人重复该实验时候,有的成功,有的总是失败。于是他们认为植物一样能使空气变污浊。猜测:其他人重复该实验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小结:但是当时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普利斯特利仅仅联想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但不知道是空气中的哪种成分在起作用,也没有认识到光在其中的关键作用。讲述: 直到1

24、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证实了普里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获得成功,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实验过程:扬英根豪斯把带叶的枝条放到水里。这些叶在阳光下产生O2,在暗处并不产生O2。扬英根豪斯认为植物需要阳光才能制造出O2。思考:将带叶枝条放到水里的目的是什么?该实验能说明什么?3. 课件演示萨克斯研究过程: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让一个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部分无颜色变化,曝光部分则呈深蓝色。思考:(1)为什么对于天竺葵先进行暗处理?(2)为什么让叶片的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3)这个实验

25、的结果说明了什么?总结:暗处理是为了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是为了进行对照;碘遇淀粉变蓝,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4.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1)课件:演示水绵的结构讲解:水绵是常见的淡水藻类,每条水绵由许多个结构相同的长筒状细胞连接而成。水绵的叶绿体呈带状,螺旋排列在细胞里。2)课件:演示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的实验。思考:恩吉尔曼的实验巧妙在哪里?(1)实验中选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的目的是什么?(2)先选极细光束,用好氧细菌检测,作用是什么?(3)而后用完全曝光的水绵与之做对照,从而证明了实验结果是什么?5.课件:演示鲁宾和卡门同位素标记法实验讲述:用氧的同位

26、素18O分别标记 H2O和CO2,使它分别成为H218O和C18O2,然后进行两组光合作用的实验:第一组向绿色植物提供H218O和CO2;第二组向同种绿色植物提供H2O和 C18O2。在相同的条件下,对两组光合作用实验释放出的氧进行分析。结果:第一组释放的氧全部是18O2,第二组释效的氧全部是O2。结论:这个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6.简介:美国科学家卡尔文(M.Calvin)的实验1)时间: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用了十年时间研究发现的。2)方法:同位素标记法。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出现在哪些部分、哪种物质中。3)结果:最终探明了

27、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小结:在整个探索过程中,你认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产物是什么?场所在哪里?对光合作用的整个过程还有那些疑问?利用课件将整个探索过程进行总结了解了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从这几百年的科研过程和科学家的身上我们能学到哪些科学精神,哪些实验方法?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解开光合作用之迷1. 海尔蒙特研究过程2. 普里斯特利实验过程3. 萨克斯研究过程4. 演示鲁宾和卡门同位素标记法实验5. 美国科学家卡尔文(M.Calvin)的实验课后反思课题:光合作用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 第 2 课时上课时间编号主备人刘继恒审核人祁红霞使用人教学目标1

28、、使学生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其吸收的光谱。2、初步学习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滤纸上的分布。3、通过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室操作技能及相关仪器、药品的使用能力。教学重点1、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其吸收的光谱。2、 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滤纸上的分布。教学难点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滤纸上的分布。教学方法引导、讨论、启发、实验。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复 备 栏新课引入 回顾:1.绿色植物体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哪些? 2.叶绿素主要存在哪种细胞器中? 3.叶绿体的形态、结构怎样?(多媒体演示叶绿体的结构,要求学生指出其结构的各部分名称,说出色

29、素存在的部位) 讨论:叶绿体中只有一种叶绿素吗?要想获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怎么办?进行新课 (一)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问: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水吗?如果不能,又是为什么?答:估计不能;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根据化学知识可以知道,有机物一般是不溶解于无机溶剂的。讨论1:假如我们要从叶绿体中提取色素,可以选取什么溶剂呢?(提示:酒精、丙酮、石油醚等都是有机溶剂,均可作为本实验中提取叶绿素的溶剂。)讨论2:用什么样的植物叶片来提取叶绿素呢?(主要原则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丰富;叶片肉质,易于提取色素;易于获取。如菠菜、蚕豆叶片等。)讨论3:假如叶绿体中存在两种以上的色素,如何从提取液中分

30、离已经提取的色素呢?媒体呈示情景:利用多媒体呈示“萃取、分液和层析分离有机物的方法”等情景。注重利用Flash分步、动态展示色素随着层析液的上升而在干燥的定性滤纸上扩散的过程。讲述:纸层析法的主要原理是当层析液在干燥的定性滤纸上扩散时,会带动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中的色素上升,由于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随层析液向上扩散的速度也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向上扩散的速度快,溶解度小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向上扩散的速度慢,这样就可以把提取液中的色素分离开来。引导:我们了解了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原理,那么,该如何来进行实验操作呢?呈示媒体信息:以视频形式向学生展示一段预先摄制好的录像“叶

31、绿素的研磨与提取”的演示。讨论4:研磨中加入的提取液的量一般是多少?丙酮有毒,一般具挥发性,假如用丙酮作提取液的话,你如何保护自己?如何使叶片研磨得更充分、省力?研磨中色素是否会破坏?如果会,又该怎么办?如何控制有机溶剂的量并防止它的挥发?提示:1)一般为2 g剪碎的菠菜叶片中加入5 mL的丙酮作提取液;在研磨过程中,要注意开窗,还要在研钵上面加一张滤纸以减少丙酮的挥发。实验结束后及时洗手。2)研磨中加入SiO2可以使得更充分、省力。3)研磨过程中加入适量的CaCO3,防止色素被破坏。呈示媒体信息:展示一组事先摄制好的纸层析操作实验过程,对“制作滤纸条、画滤液细线”等关键步骤作特效分析。问:色

32、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可以分为几个主要步骤?答:5个步骤,包括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分离色素观察与记录。讨论5:制备滤纸条时,为何要将定性滤纸的一端剪去两个角?为何用铅笔在距该端1 cm处画一细线?(提示:由于滤纸条边缘的色素扩散速度快,位于中间的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慢,剪去两个角可以让色素带在滤纸上均匀分离。用铅笔在距该端1 cm处画一细线的目的是可以为下一步画滤液细线作一个参照。)思考:画滤液细线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1.画滤液细线一定要均匀,前后几次所画的滤液细线要细、齐、平;2.一般要等上一次所画的滤液细线干燥后,再画下一次的滤液细线。)讨论6:分离色素时需要注意什么问

33、题?(1.不能使层析液的液面没及滤液细线。因为这样会使滤液细线中的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而使得实验现象不明显。2.要注意安全,将烧杯加一个玻璃盖,可以减少层析液的挥发。)实验操作学生分组实验开始,要求操作规范,但鼓励学生创新;允许实验失败,但要求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要求自主完成,但鼓励合作与交流。教师及时使巡视,注意对实验的操作技能的指导,引导学生创新,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实验结束:整理实验器材,洗手,整理实验数据。实验数据分享:实验结束后,由实验小组展示实验现象,并指出滤纸条上的色素带所代表色素的名称。对于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小组,要求对此作出一定的分析。问:在你的滤纸条上出现了几条色素带?每条色

34、素带各是什么颜色?哪一种色素带最宽?说明绿色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几种? 答:4条;从上到下其颜色分别为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蓝绿色的色素带最宽;各色素带颜色并不相同,据此可以推断绿色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有4种。(二) 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1.太阳光到达地面时为混合可见光(看起来是白色的),通过三棱镜时就会分成红、橙、黄、绿、蓝、青、紫7色连续光谱,波长在380760nm之间思考: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苹果是红色的?看到的桑叶是绿色的?这说明色素有什么作用?2.色素的功能媒体呈示:叶绿素的吸收光谱比较:叶绿素a、叶绿素b吸收光谱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结论:叶绿素的主要作用能有效地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讨

35、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有何作用?小结本节内容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第二节 光合作用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一)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1.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2. 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3. 色素的种类、颜色、化学式(二) 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1.吸收光谱 2.色素的功能课后反思课题:光合作用的过程 第 3 课时上课时间编号主备人刘继恒审核人祁红霞使用人教学目标1. 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总反应式、光反应、暗反应的具体过程、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2. 通过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具体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3. 借助光合作用的物质和结构及动态变化全过程的分析,认识普遍联系、运动变

36、化、内因与外因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光反应、暗反应的具体过程。2. 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的区别和联系3. 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教学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2. 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的区别和联系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型与师生共同探究型相结合(含自学、谈话、讨论和讲授等)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复 备 栏新课引入回顾:前面我们已经对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进行了探究,请思考:整个光合作用的过程所需的原料是什么?产物有哪些?场所在哪里?条件是什么?你能用一个反应式描述光合作用反应总过程吗?(学生板演) 分

37、析板演结果,纠偏,总结。 设问:在纷繁复杂的植物界,光合作用的过程就如此简单吗?进行新课 光合作用的过程 讲述:实际上,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将这些化学反应概括地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小组研讨:学习教材相关光合作用过程的知识,并总结归纳出知识结构表。A.请某些小组派代表展示学习所得,介绍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B.请某些小组派代表阐述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并分别分析下列情况:如果光照强度减弱,如果CO2的摄入量减少,如果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导致植物气孔关闭,如果植物体内H2O的供应量减少,(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短时间内下表中各物质的量将如何变化? 条件HATPAD

38、PC5C3光强CO2气孔关闭H2O(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课件演示: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 回顾:1)色素在叶绿体的什么部位?它有什么作用? 2)光合作用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那些部位?它们的作用相同吗? 课件演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动态)引导学生总结:1光反应(1)部位:叶绿体片层结构薄膜上。(2)条件:需要光、H2O、色素分子和酶。(3)物质变化:水的光解:2H2O4H+O2(4)能量转换:光能ATP和H中的活泼的化学能2暗反应:(1)部位:叶绿体基质中。(2)条件:需要光反应的产物ATP、H、多种酶和CO2(3)物质变化:(4)能量转换:ATP、NADPH中的活泼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叶

39、绿体光能3.光合作用的反应式:4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1)区别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所需条件必须有光有光无光均可进行场所类囊体的薄膜上叶绿体内的基质中物质变化H2O分解成O2和H;形成ATP二氧化碳被固定;C3被H还原,最终形成糖类;ATP转化成ADP和Pi能量转换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ATP中ATP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糖类中储存的化学能(2).联系:物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在暗反应阶段用于还原C3;能量:光反应阶段生成的ATP,在暗反应阶段中将其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帮助C3形成糖类,ATP中的化学能则转化为储存在糖类中的化学能。 6.典例解析(略) 7.小

40、结本节内容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1)部位:叶绿体片层结构薄膜上。(2)条件:需要光、H2O、色素分子和酶。(3)物质变化:水的光解:2H2O4H+O2(4)能量转换:2暗反应:(1)部位:叶绿体基质中。(2)条件:需要光反应的产物ATP、H、多种酶和CO2(3)物质变化:(4)能量转换:ATP、NADPH中的活泼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叶绿体光能3.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课后反思课题: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第 4 课时上课时间编号主备人刘继恒审核人祁红霞使用人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2.关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讨论如何提高光合作用效率3.了解“精准

41、农业”的建立4.通过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提高作物产量”这一问题,加强对科学、技术、社会(STS)的关注教学重点1.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2.关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讨论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意义教学难点关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讨论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意义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为主、兼小结式讲述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复 备 栏新课引入 回顾:课件展示课本56页的光合作用图解1. 提问:1)什么是光合作用? 2)光反应和暗反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和条件各是什么?2.板演:1)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总式 2)画出光合作用过程图解3.讨论:影响光合

42、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哪些?进行新课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讲述:通过讨论,我们知道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很多,如,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矿质离子等等。那么,它们是如何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1. 光照强度课件展示:课本57页“光合作用速率和光照强度关系坐标图”(仔细观察)讨论: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有什么关系小结:CO2浓度保持不变时,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长,达到光饱和点以后,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不再增长。2. 二氧化碳浓度 课件展示:课本57页“光合作用速率和二氧化碳浓度关系坐标图”(仔细观察)讨论:二氧化碳浓度和光合作用速率有什么关系?小结:光照强度保持不变时

43、,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增长,达到CO2饱和点以后,CO2浓度增加,光合速率不再增长。3. 温度课件展示:部分植物光合作用的温度适应范围和最适温度数据项目烟草薄荷甘薯温度适应范围838高于01835最适温度252820302333讨论:温度和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小结:不同种的植物光合作用的温度适应范围和最适温度不同;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提高,光合作用加强;温度过高时也会影响酶的活性,使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结论: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引导学生分析上述环境因素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原因:光照强度 影响光反应产物(NADPH、ATP)的生成原因 CO2浓度 影

44、响暗反应中C3的生成. 适宜温度 影响酶促反应中酶的活性4. 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指导自学课本58页“建立精准农业”,思考讨论:1) 什么是“精准” 农业?2) 我们的祖先采取了那些耕作措施,来提高粮食作物产量?3) 根据你所学的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提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相关建议。4) 小结:“精准”农业是指:采用包括摇杆遥测在内的技术,自动、快速地监控和采集作物在田间的生长状况和趋势、环境条件的变化发展动向等信息,并根据有关信息作出生产管理决策,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农业生产中主要通过:(1)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如通过轮作、套种、间作,延长全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合理利用光的

45、一项重要措施。(2)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合理密植是增加光合作用面积的一项重要措施。(3)适时播种:温室栽培植物时,可以适当提高室内温度。(4)用有机肥:温室栽培植物时,可以适当提高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典例精析:(略)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光照强度2.二氧化碳浓度 3.温度4.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课后反思课题:细胞的呼吸 第 1 课时上课时间编号主备人祁红霞审核人柏栋荫使用人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 有氧呼吸概念、场所、总反应式、生理意义。2说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3掌握有氧呼吸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变化。4通过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分析比较;尤其是物质代谢

46、与能量代谢相伴发生的理解,对学生渗透辩证唯物论的思想。5通过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讨论活动,学会与人交流,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生理过程。教学难点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物质与能量的变化特点。教学方法以启发式谈话法和引导对比法为主,兼用讲述法、归纳小结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复 备 栏复习巩固设问:奔驰的汽车靠什么提供能量?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什么来提供?设问:生物体的糖类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设问:糖类中的能量能直接用于生命活动吗?回答: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能量货币是ATP,所以糖类中的能量不能直接用于生命活动,要将它用于生命活

47、动,必须要经过一个重要的生理过程细胞呼吸。(演示ATP形成图解,引导学生回忆旧知)新课引入细胞呼吸与汽油燃烧有何异同?对生物生命活动如此重要的ATP从何而来呢?生物体内糖类等能源物质中的能量是如何转化成ATP?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能量主要由细胞 的呼吸提供。一.细胞呼吸产生能量自主学习1. 物质燃烧也是物质的氧化分解,燃烧和细胞的呼吸有何异同呢?2.细胞的呼吸能够像燃料在体外燃烧那么剧烈吗?3.你能尝试在回答问题2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什么叫细胞呼吸吗?4.在无氧的条件下,细胞还能进行呼吸作用吗?如果有,能释放能量吗?讨论归纳:1.共同点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都能产生CO2,都能

48、释放能量,不同点是体外燃烧的速度快,细胞呼吸在细胞内,速度慢。2.细胞的呼吸不能象燃料一样剧烈燃烧,否则会摧毁细胞结构。它是由一系列相对温和,能量逐步释放的氧化分解的化学反应所组成的,没有剧烈的发光发热现象。3.细胞的呼吸的定义:主要是指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活细胞内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或分解为一系列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且伴随着能量释放的过程。4.细胞的呼吸分成两种形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二.细胞呼吸的过程1.有氧呼吸二、细胞呼吸的过程讲述:细胞呼吸是由一系列化学反应组成的连续代谢过程,其中每一步化学反应都需要特定的酶参与下才能完成。根据反应中是否需要氧气,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1

49、、 有氧呼吸通过动画演示有氧呼吸的全过程。要了解细胞呼吸,我们必须得先了解一个与之密不可分的细胞器线粒体(一)线粒体通过动画展示线粒体在细胞中的分布通过图片、模型、动画 展示线粒体的结构 1让学生尝试画出线粒体结构示意图2.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结构的名称_(2)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存在_和_。(3)线粒体的功能_3.讨论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二)有氧呼吸的过程自主学习 (1).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反应场所是什么?(2).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反应场所是什么?(3).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反应场所是什么?尝试写出每个阶段的反应式:第一

50、阶段 + +少量ATP第二阶段 + + +少量ATP第三阶段:所有 + + +大量ATP归纳总结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的基质中,1mol葡萄糖分解形成2mol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的H和少量的ATPC6H12O6 2C3H4O3 + 4H + 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2分子丙酮酸和6分子H2O进一步分解形成CO2和H,同时产生少量的ATP第二阶段:2C3H4O3 + 6H2O 6CO2 + 20H + 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前两步反应产生的H在线粒体中和O2 结合,在产生H2O的同时形成大量的第三阶段:24H + 6O2 12H2O + 能量总反应式:思考讨论 启发学生回答1.怎样理解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让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在此基础上小结: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并不是全部在线粒体内完成的:第一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