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 环境风险 评价11.1 评价原则11.1.1 评价目的1. 结合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及有 害因素,判别本项目火灾、爆炸、泄漏等风险的种类、发生原因及几率。2. 根据本项目所采用生产工艺,涉及物料的性质及成份,以及产品 特点等因素,识别本项目风险评价重点和主要风险评价因子。3. 计算主要事故污染物排放量,预测环境风险的影响程度和范围。4. 针对本工程总图布置及生产操作情况和周边环境概况,特别是敏 感因素分布情况,提出相应可行的风险防范、应急和减缓措施。11.1.2 评价重点本次风险评价重点关注工程潜在风险事故的出现对厂址周围厂界外 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并与
2、正常生产相比,说明环境影响的变化 程度,提出可行的防护措施。11.2 风险识别11.2.1 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本次评价风险识别范围主要从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 的物质风险识别两方面着手。其中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包括主要生产装置 和贮运系统两部分。其中,主要生产装置包括液化天然气的脱碳单元、 脱水脱汞单元、液化单元以及冷剂循环系统,以及加气站的LNG 潜液泵撬装置、加气机。贮运系统包括原料和产品两方面。物质风险识别着重 于原料煤层气、冷剂 (乙烯、丙烷、异戊烷) 、产品液化天然气( LNG) 和重烃。通过对主要生产装置、生产过程的分析,结合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物性及特点,本项目常见
3、的风险类型主要包括火灾、爆炸和泄 漏三种类型。生产设施物质风险识别的具体分析结果详见表11.2-1。1122物质危险性识别根据风险评价导则,综合考虑本项目涉及物质特性,最终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因子为LNG和异戊烷。本项目主要物料的性质与火灾危险性类别见表11.2-2,主要物料的理化性质、毒性及危害性见表11.2-3。表11.2-1风险识别范围及类型分析表序 号生产设施风险 识别范围物质风险识别范围风险类别1脱碳单元CHi、Hg、重烃爆炸、火灾、泄漏2生 产 装 置液化脱水脱汞单元CH4、Hg爆炸、火灾、泄漏3天然气液化单元CH4、C5及以上重烃爆炸、火灾、泄漏4冷剂循环系统LNG、乙烯、丙烷
4、、异戊烷爆炸、火灾、泄漏5加气站LNG潜液泵撬 装置LNG爆炸、火灾、泄漏6加气机LNG爆炸、火灾、泄漏7LNG储罐LNG爆炸、火灾、泄漏8贮 运 系 统液化乙烯储罐乙烯爆炸、火灾、泄漏9天然气丙烷储罐丙烷爆炸、火灾、泄漏10异戊烷储罐异戊烷爆炸、火灾、泄漏11加气站LNG储罐LNG爆炸、火灾、泄漏12原料气输送管线直径300 ,长度1.5km煤层气爆炸、火灾、泄漏表11.2-2 主要物料燃烧性质与火灾危险性物质名称爆炸极限(%)爆炸危险度自燃点(C)火灾危险性分类下限上限甲烷5.014.82.0538甲类乙烯2.736.09.6425甲类丙烷2.19.53.5450甲类异戊烷1.47.64.
5、6420甲类表11.2-3 主要物质的物化性质、毒性及危害性物料 名称理化性质毒性及危害性甲烷无色无臭气体, 蒸汽 压:53.32kPa/-168.8C ,闪点: -188 C ,沸点: -161.5 C,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 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急性毒性:小鼠吸入42%浓度X 60分钟,麻醉作用;兔吸入 42%浓度X 60分钟,麻醉作用。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 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 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爆 炸上限为15.0%,爆炸下限为 5.0%。燃
6、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丙烷无色气体,纯品 无臭,蒸汽压:,53.32kPa/-55.6 C ,闪 点:-104 C ,沸 点:-42.1 C,相 对密度:0.5853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有单纯性窒息及麻醉作用。人短暂接触 1%丙烷,不引起症状;10%以下的浓度,只引起轻度头 晕;接触高浓度时可出现麻醉状态、意识丧失;极高浓 度时可致窒息。危险特性: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 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异戊 烷无
7、色透明的易 挥发液体,|相对密度(水=1):0.62蒸汽压:79.31kPa/21.1 C ,闪点:-56 C, 沸点:27.8 C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主要有麻醉及轻度刺激作用。可引起眼和呼吸道的刺激症状,重者有麻醉症状,甚至意识丧失。慢性影响: 眼和呼吸道的轻度刺激。皮肤长期接触可发生轻度皮炎 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 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 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烯无色稍有气味 的气体,相
8、对密度:(水=1) : 0.91蒸汽 压:4083.4kPa/0 C ,沸点:-103.9 C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 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急性毒性:吸入高浓度乙烯可立即引起意识丧失,无明显的兴奋期,但吸入新鲜空气后,可很快苏醒。对眼及呼 吸道粘膜有轻微刺激性。液态乙烯可致皮肤冻伤。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 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汞常温下为银白 色液体液体金 属,凝固点-38.8 C 沸点356.7 C密 度 13.6g/cm 3水银是常温下惟一呈液态的金属,含有它的用品一旦被 打
9、碎,水银就会蒸发。而且,它的吸附性特别好。水银 蒸气易被墙壁和衣物等吸附,成为不断污染空气的源头。虽然少量吸入它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危害,但长期大 量吸入,则会造成汞中毒。汞中毒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中毒有腹痛、腹泻、血尿等症状;慢性中毒主要表 现为口腔发炎、肌肉震颤和精神失常等。1123生产设施风险识别1123.1爆炸事故风险识别爆炸事故多发生在贮存或运输高压高温物料的设备,因爆炸后设备 中贮存的物料将在短时间内释放,会形成瞬间高浓度区,对周围环境和 人群健康威胁较大;就排放量而言,爆炸后外排污染物数量和组成视发 生爆炸设备的部位不同而不同,即使是同一设备事故,也可因不同的操 作状况而产生
10、不同的影响。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由于生产过程中可燃物料在操作不当混入空气后,造成可燃物料 在设备或管道内的爆炸事故;2. 可燃物料泄漏时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或因气体高速喷出摩擦产生 静电而导致火灾或爆炸发生;3设备老化、维修不善和违章操作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4.生产过程中反应器操作温度控制不当,设备超压后卸压不及时也 会引起生产装置的爆炸事故发生。根据国外对化工生产事故的多年统计资料分析,化工生产中极端事故发生概率相对较小,极端事故概况统计见表11.2-4表11.2-4极端事故概率表事故原因事故级别事故概率持续时间(min)次/30年次/年设备及操作不正当大80.26
11、735国内企业爆炸事故统计结果见表11.2-5。表11.2-5着火爆炸事故分析表火源种类产生原因发生率(%)合计(%)明火火电焊22.5047.50加热用火18.75机械火星6.25赤露咼压蒸汽5.0030.00冋温表面及冋热物自身温度咼22.50静电火花电收尘静电火花8.7510.00摇表静电火花2.25摩擦盲板与法兰摩擦2.505.00钻头钻眼2.50电气火花电机不防爆1.255.00灯泡不防爆1.25起火雷电起火2.502.2511.2.3.2物料泄漏风险识别根据生产物质危险性分析和以往事故调查,物料输送管路系统及贮 运系统是最有可能发生泄漏的地方。物料泄漏产生的直接后果为泄漏物 料通过
12、蒸发扩散至外环境,处理事故时泄漏的液体进入水体等,这些情 况都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危害,甚至威胁到周边居民的安全。1.煤层气输送管路系统事故 煤层气送管道与设备相连接的法兰、接头、弯头产生松动、脱落或 管口焊缝开裂造成的泄漏。2.储运系统事故 主要包括贮存容器破裂造成的泄漏,各类接头破裂产生的泄漏。罐 体和罐区是重点防范的主要区域。罐体发生泄漏、爆炸的原因有以下几 个方面:罐体较大泄漏、爆炸:由于罐体锈蚀、地震或其它自然原因造成罐 体变形泄漏,有可能造成对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危及当地人畜的健康 和安全,甚至可能发生爆炸和火灾,造成重大损失。当人为管理不当或 疏忽时也可能造成上述后果。发生此类
13、事故持续时间较短、源强较大。 类比国内外其他生产厂家,该种事故发生概率极小。罐体较小泄漏:贮存过程造成的污染,主要为贮罐破损或装罐过程 产生的污染。在加强管理和定期检查的情况下,贮罐破损事故可基本消 除,但装罐过程泄漏现象不可避免。因此装罐过程中的泄漏是主要的泄 漏源,主要产生于管理不当或罐体老化在管道接口处有较小泄漏,会对 生产工人造成危害,严重者中毒。罐区事故风险: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设备失修、意外跳闸、 仪表失灵、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可能有个别处发生跑冒滴漏现象,会对 工人有不利影响, 甚至引发中毒, 也可能在某死角集聚发生火灾或爆炸。11.2.3.3 废水事故排放废水事故排放主要表现
14、在 3 个方面:1.废水处理装置故障无法处理生产废水,导致污水超标排放;2.初期雨水未经收集处理便直接外排;3. 发生火灾时大量消防废水外排。11.3 重大危险源判定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附录A1表2、表3、表4,对本工程潜在的危险单元进行判断,确定 LNG储罐和异戊烷储罐为重大危险单元,分析内 容见表11.3-1。表11.3-1重大危险源分析表单元设备物质名称临界量t本工程用量t结论储运 系统液化天 然气LNG储罐LNG504370重大危险源异戊烷储罐异戊烷1012.4重大危险源乙烯储罐乙烯5045.5一般危险源丙烷储罐丙烷50
15、11.7一般危险源加气站LNG储罐LNG5026.22一般危险源煤层气输送管道天然气505.19一般危险源11.4区域环境敏感特征识别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有关环境敏感地区 的特征描述,结合本工程环境风险评价区域范围的环境特征,对区域环 境敏感因素特征进行分析并予以识别。识别结果见表 11.4-1。表11.4-1区域环境敏感特征分析与识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疋的敏感区区域敏感特 征识别结 果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 源保护区无无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
16、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 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无无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 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 义的保护地近距离村庄居住区由上表可知,本工程区域环境风险关注的环境敏感因素包括厂址周 边村庄等人口密集区,主要涉及大气环境和地表水环境的敏感问题。为 此,环境风险评价主要针对大气环境和地表水环境展开11.5评价等级与范围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规定,依据项目涉及的有毒及易燃易爆物质危险性识别,本项目的液化天
17、然气和 异戊烷属于“导则”附录A中表3所列的易燃易爆物质,结合项目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将环境风险评价 工作确定为一级。确定本次工程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为以LNG储罐为中心,距离5.0km范围。11.6源项分析11.6.1风险源项通过对国内外同类装置事故统计资料的分析,类比确定本工程可能 发生的事故类型、发生概率和事故源强。11.6.2可能产生的事故及原因简析本项目主要风险类型及原因见表11.6-1。表11.6-1本项目主要风险类型及原因表工艺环节风险类型事故危害原因简析生产装置泄漏火灾爆炸 人体健康 工艺设计不合理,操作中关键参数控制要 求不严格; 设备本身缺陷,材
18、料及安装质量未达到标 准要求; 违章操作、误操作、缺少必要的安全生产 和冈位技能知识; 外来物体的打击、碰撞。火灾、爆炸财产损失 人员死亡 环境污染储运系统泄漏火灾爆炸 人体健康 储罐及其连接管道、阀门破裂; 储罐冒顶跑气; 误操作火灾、爆炸财产损失 人员死亡 环境污染 物料泄漏,油气大量挥发; 高温明火引燃天然气,着火爆炸; 机械、电气等引天然气,着火爆炸11.6.3最大可信事故分析及确定LNG储存场地随着防灾技术的不断提高,事故率及作业伤亡人数在 不断降低。以一亿工作小时事故死亡人数比较,远低于建筑业和矿业等。虽然如此,因燃料引发的事故发生率仍然较高。储罐区是事故较常发生 的地方。储罐区的
19、事故主要是因泄漏和火灾等。根据国内外储罐事故概 率分析,储罐及储存物质发生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的概率为8.7 X 10次/年。根据以上,确定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为一一LNG泄漏后引起的火灾爆炸影响,通过事件概率类比,确定LNG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概率为8.7 X 10次/年。本工程最大可信事故类型及概率见表11.6-2。表11.6-2 最大可信事故及发生的概率装置事故类型概率次/年LNG储罐泄漏引起火灾8.7 X 10-511.6.4泄漏液体计算h LNG储罐泄漏本次项目拟建设 2台5000m3LNG储罐,在此设想储罐发生破裂泄漏, 泄漏时间为10分钟。只要储罐区周围按规范要求设有防火堤和分隔堤,
20、而且堤内体积大于对应储罐的容积,所有泄漏物品将会限制在防火堤内,可以全部截留和回收,不会进入雨水管道或外泄入地表水体从而危害水 环境。因此罐区泄漏事故的可能影响的对象是大气环境质量。本工程贮存的LNG在10kPa下贮存,其状态为液态,由于液化天然 气的泄漏往往发生在贮罐的液相空间,这将导致气、液两相泄漏。泄漏 速度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附录A2.1公式计算:Qlg二CdA2 p m(P-Pc)1/2式中:Qlg两相流泄漏速率,kg/s;Cd 两相流泄漏系数,可取 A裂口面积,m2;0.8;P操作压力或容器压力,Pa;Pc临界压力,Pa,可取Pc=0.55P;p m两相混合的平均密度,k
21、g/m 3,由下式计算:p m1F v1 - F vp 1 p 2式中:P 1 液体蒸发的蒸汽密度, p 2液体密度,kg/m3;kg/m 3;Fv蒸发的液体占液体总量的比例,由下式计算:p tlg tcFvCp T式中:HCp两相混合物的定压比热,J/ ( kg K);Tlg两相混合物的温度,K;Tc液体在临界压力下的沸点,K;H 液体的气化热,J/kg。由以上公式计算出的LNG:Q_G=8.8kg/s。LNG储罐泄漏源强参数列于表11.6-3表11.6-3 LNG储罐泄漏源强参数一览表序号源强参数LNG储罐1Cd 两相流泄漏系数,0.8;2A裂口面积,m2;0.007853P操作压力或容器
22、压力,Pa;10000 :4Pc临界压力,Pa,0.555P 1液体蒸发的蒸汽密度,kg/m 3;P0.711156P 2液体密度,kg/m 3;4347Cp两相混合物的定压比热,J/ ( kg K);r4.68Tlg两相混合物的温度,C259Tc液体在临界压力下的沸点,Cr-161.510H-液体的气化热,J/kg。531109.72异戊烷储罐泄漏本工程贮存的异戊烷贮存压力为0.7MPa,异戊烷在常温下为液体,故贮罐泄漏为液体泄漏,液体泄漏速度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 导则附录A2.1公式计算:Ql Cd A2(P P0)2ghPa; m/s2;kg/m3;式中:Ql液体泄漏速率,kg/s
23、;Cd液体泄漏系数,此值常用0.60.64;A裂口面积,m2;P容器内介质压力,Pa;Po-环境压力,g重力加速度,液体的密度,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由以上公式计算出的 QL=6.77kg/s。 异戊烷储罐泄漏源强参数列于表11.6-4表11.6-4 异戊烷储罐泄漏源强参数一览表序号源强参数LNG储罐1Cd液体泄漏系数,0.62A裂口面积,m2 ;0.007853P容器内介质压力,Pa;17700004P)环境压力,Pa;1013255g重力加速度,m/s2;9.86p-液体的密度,kg/m 3;0.627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411.6.5泄漏液体蒸发量计算h LNG贮罐泄漏由于LNG
24、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一旦泄漏到空气中会在常压下迅速 蒸发,并扩散到大的空间范围,因此假定LNG在泄漏时全部蒸发,而不考虑形成液池。2.异戊烷贮罐泄漏于异戊烷的沸点咼于环境境温度( 量蒸发速度按下式计算:2Q3a p M / R T0a异戊烷常温常压为液体,发生泄漏后,受围堰阻挡,形成液池。由 20C),故蒸发时只考虑质量蒸发。质/ 2 n4 n / 2 nr式中: Q3 质量蒸发速度,kg/s;a ,n大气稳定度系数,见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附录表A2-2;p液体表面蒸气压,Pa;R气体常数;J/mol k;To 环境温度,k; u风速,m/s;r液池半径,m。由以上公式计算出的异戊烷
25、:Q3=1.6kg/s。1166事故伴生/次生污染分析由于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且无毒类的物质,所以本次风险预测主要 考虑LNG储罐泄漏后遇明火引起火灾所产生的次生灾害对环境的影响, 本次LNG储量为4370吨,储量较大,因此发生火灾事故在氧气缺少的 情况下,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而本次预测主要考虑不 完全燃烧产生 CO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计算式LNG储罐泄漏面积按管径彻底断裂计算。面积为 78.5cm2。火灾伴生/次生中一氧化碳产量的计算:Gco=2330qC式中:Gco氧化碳的产生量,g/kg ;C物质中碳的质量百分比含量,%;q化学不完全燃烧值,。取5%-20%o本次计算化学不完
26、全燃烧值 q取20%,根据以上两公式计算得出 CO 的泄漏速率为: QLG=3.08kg/s。11.7后果计算11.7.1预测模式气体扩散采用导则(HJ/T2.2-93)中的模式,t时刻地面任何一点(X,Y)的浓度为:C x, y,o2Q3/2exp2xX。exp2y y。exp式中:C x.y.o -下风向地面(x,y)坐标处的空气中污染物浓度(mg.m-3);xo,yo,z。-烟团中心坐标;Q-事故期间烟团的排放量;(TX、。y、 Z-为X、Y、Z方向的扩散参数(m )。常取 X =。Y对于瞬时或短时间事故,可采用下述变天条件下多烟团模式:c: X, y,o,tw2Q3/2exp(x, e
27、ff y,eff z,effHe2 X,eff)exp(x x:)22x,eff(y y:)22爲式中:C: x,y,o,t:-第i个烟团在tw时刻(即第w时段)在点(x,y,O)产生的地面浓度;Q -烟团排放量(mg), Q Q t;Q为释放率(mg.s-1), t为时段长 度(s);x,eff、y,eff、z,eff-烟团在w时段沿x、y和z方向的等效扩散参数(m), 可由下式估算:w22j,effj,k(J x, y,z)k 1式中:2J,k2,k(tk)J,k (tk1)Xw和yw第w时段结束时第i烟团质心的x和y坐标,由下述两式计算:w 1xwu x,w (ttw 1 )Ux,k(t
28、kk 1tk 1 )w 1ywU y,w (ttw 1 )Uy,k(tkk 1tk 1 )各个烟团对某个关心点t小时的浓度贡献,按下式计算:nC(x, y,0,t)Ci(x, y,0, t)i 1式中n为需要跟踪的烟团数,可由下式确定:nCn 1(x,y,0, t) f Ci(x, y,0,t)i 1式中,f为小于1的系数,可根据计算要求确定11.7.2 预测结果预测结果见表 11.7-1 和表 11.7-2表11.7-1事故状态下LNG储罐泄漏时排放甲烷的小时轴线浓度(mg/Nm3)风速05mfs25r/s55mfs距离3mn5mn10mn3mn5mn10mn2mn3mr)5mn10mn2m
29、n100235.596386.256423.351135.0199864.677864.677864.67701064.6771064.6771064.67702006.50643.312102.7170.6272272.22272.22272.220301.77301.77301.7703000.103.79620.84461.08478.33496.0508102.05040198.156198.156198.15604000.000.1566.84253.12540.31066735.017272.81440141.34141.388141.38805000.000.0231.9535.
30、25630.0113335.768454.90880102.388106.62106.6206000.000.000.46621.92410.0006670.6143.0428057.33683.64683.64607000.000.000.09211.57280.000.055633.76040.03420.00267.60267.60208000.000.000.0162.81360.000.005222.8981.05484.73655.8555.91809000.000.000.0020.2440.000.000411.6025.90040.88846.01247.174010000.
31、000.000.000.1160.000.004.365212.69320.14634.73640.502011000.000.000.000.0540.000.001.30216.49360.02421.65435.212012000.000.000.000.0240.000.000.332416.83160.00410.78630.938013000.000.000.000.010.000.000.077215.60120.004.40427.432014000.000.000.000.0040.000.000.016814.04880.001.54224.516015000.000.00
32、0.000.0020.000.000.003612.5840.000.48422.064016000.000.000.000.000.000.000.000811.18880.000.14219.978017000.000.000.000.000.000.000.00049.64040.000.0418.184018000.000.000.000.000.000.000.007.7660.000.0116.6020.00419000.000.000.000.000.000.000.005.68240.001240.415.1080.03820000.000.000.000.000.000.00
33、0.003.73360.000.0011.710.1822000.000.000.000.000.000.000.001.20080.000.007.2341.4522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8160.000.003.3264.23826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40.000.001.1726.78228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20.000.000.3367.816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20.000.000.01
34、7.7183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6.29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0584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644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672表11.7-2事故状态下LNG储罐泄漏发生火灾时排放 CO的小时轴线浓度(mg/Nm3)风速C5m/s25r/s55mS距离3mn5mn10mh2Clmr)3mh5mn10mh20mn3mn5
35、mn10mn2Cmn1002388.7693296.0883612.433669.5382650.486 :2650.4862650.4862650.486759.2259759.2259759.2259759.2259:20069.6681497.7199879.6254959.33671666.4681670.2971670.2971670.297524.0144524.0144524.0144524.01443000.277460.2872323.2563417.9328837.6661152.8321152.8321152.832385.1517385.1517385.1517385.
36、15174000.00013.764127.3921223.5939146.9514:846.8785847.3339847.3339296.1714296.1723296.1723296.172350000.103147.1474131.928612.237614.4927651.5791651.5791235.1093235.5825235.5825235.582560000.001215.323781.51040.7985316.8594518.2816518.2816181.395192.3601192.3601192.3601700004.209551.17920.052895.92
37、19423.1922423.1922112.2246160.3771160.3771160.3771800000.954732.03640.003919.5921352.8297352.829749.1118136.1526136.1527136.1527900000.176119.73040.00033.2144299.5117299.535915.7747117.4946117.5017117.50171000000.026111.84280.4707257.6622258.50374.061102.3768102.5918102.5918:1100000.00316.87940 10.0
38、668217.8332225.70190.910688.437490.467790.4677)1200000.00033.846800.0096168.487199.02890.189271.959580.463680.463613000002.06220.0015110.951259.00950.03851.787372.103372.1033:14000001.056400.000260.726853.81920.007631.878565.038565.0385)15000000.51580028.076521.92410.001516.816859.009559.00951600000
39、0.23950011.322311.57280.00037.764753.819253.819217000000.105604.11732.81360.00013.222436.53149.315818000000.0442001.391.120901.232931.976745.380819000000.0175000.44610.005300.446229.455142.079520000000.0066000.1392000.052327.70736.53422000000.0008000.013000.005725.865930.078524000000.0001000.0012000
40、.000611.572828.438126000000000000.00022.813626.861280000000000000.001224.10013000000000000000350000000000000040000000000000004500000000000000500000000000000011.8风险计算和评价11.8.1事故风险影响评价标准任何一种毒物泄漏,从吸入途径造成的效应包括:感观刺激或轻度 伤害、确定性效应(急性致死)、随机效应(致癌或非致癌等效致死率) 事故排放情况下,人群接触毒物的特点表现为急性、高浓度、短时间接 触。因此,采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41、(GBZ2-2002)规定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作为风险评价标准。同时,本次评价考虑事故对 周围环境造成的急性危害,采用LC(50脓度来分析毒性影响。评价标准见表 11.8-1 和 11.8-2。表11.8-1 风险评价标准标准CO 浓度(mg/m 3)GBZ2-2002职业接触限值30LC50 (半致死浓度)LC50: 2069 mg/m 3 4小时(大鼠吸入)表11.8-2 风险评价标准标准甲烷浓度(mg/m 3)中国MAC职业接触限值25011.8.2环境空气风险评价h LNG储罐发生泄漏影响分析由表11.7-1可知,LNG在0.5m/s风速段的最大值为 423.351mg/m3, 出现于
42、距源强100m处、10分钟左右,超标倍数1.69倍;2.5m/s风速段 的LNG的最大值为864.677mg/m3,出现于距源100m处、3至10分钟 之间,超标倍数3.45倍;5.5m/s风速段的最大值为1064.677mg/m 3,超 标倍数4.26倍,出现于距源100m处、3至10分钟左右。以上分析说明, 在LNG罐发生突爆泄漏时,若得不到迅速有效的控制,罐区周围将存在LNG高浓度区。在 0.5m/s、2.5m/s、5.5m/s三个风速段下,LNG分别在 10min、10min、10min时间段下,距离源点 100m、200m、200m外才能 达标。详见表11.8-3。由表11.6-3可
43、见,LNG泄漏事故在最不利气象条件下,一旦发生此 类事故将波及200m范围内的人员。因此在生产中要严格管理、加强事 故防范,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尽可能杜绝事故的发生,降低其 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危害程度。表11.8-3 发生LNG泄漏时的事故风险影响分析项目风速(m/s)浓度大于250mg/m 3时间(mi n)最远距离(m)0.5101002.5102005.5102002. LNG发生火灾爆炸产生 CO时的事故风险影响分析根据上述预测模式,在风速分别为0.5m/s(小风)、2.5m/s(平均风速)、5.5m/s (大风)下,计算在最多稳定度D、最多风向N下,距离源点不同距离处CO地面一次
44、轴线浓度分布值,详见表 11.7-1。由表可知,在事故发生的持续排放时间内,最大浓度出现在近距离 范围内,随着扩散时间的增加,最大浓度出现的距离由近而远,浓度也 急剧减少,即扩散时间越长,最大浓度越小,出现距离越远。由表11.7-2可知,在同一风速段下,随着事故排放时间的延续,污 染范围逐渐扩大,并达到污染物浓度极值。在不同风速段下,污染物的 一次轴线浓度最大预测值将会有所不同。LNG泄漏遇明发生火灾排放的CO在0.5m/s风速段的最大值为 3669.538mg/m 3,出现于距源强100 m 处、20min左右,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的短时间 接触容许浓度相比超标122.3倍;2
45、.5m/s风速段最大值为 2650.486mg/m 3,出现于距源100m处、3至20分钟之间,超标88.34倍; 5.5m/s风速段的最大值为 759.2259mg/m 3,出现于距源100m处、3至 20分钟之间,超标 25.3倍。在0.5m/s、2.5m/s、5.5m/s三个风速段下, CO分别在20min、10min、10min时间段下,距离源点 800m、1300m、 1800m外才能达到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的短时间接 触容许浓度值。表11.8-4 发生LNG火灾爆炸产生CO时的事故风险影响分析 项一浓度大于 30mg/m 3 浓度大于 2069mg/m 3死亡人数风速(
46、m/SL、时间(min)最远距离(m)时间(min)最远距离(m)0.5208002010012.51013001010015.5101800101001由表11.8-4看出,LNG火灾爆炸产生的CO事故影响范围较大,在最 不利气象条件下,一旦发生此类事故将波及1800m范围内的人员。事故发生时,CO浓度超过半致死浓度值 Lc(50)的范围为100m,可能引起 人员死亡的范围一般限于厂区内。因此在生产中要严格管理、加强事故 防范,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尽可能杜绝事故的发生,降低其对 周围环境空气的危害程度。储罐泄漏遇明火发生火灾产生CO事故影响范围图见图11.8-1。11.8.3地表水环境
47、风险评价本项目储罐区直接风险主要为LNG、异戊烷储罐等泄漏可能引来的火灾爆炸事故,产生消防的事故废水。贮罐发生泄漏的处置过程中,水 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在未发生火灾时,由于装置区周边的防火堤可贮 存一定量的事故水,然后收集回用,一般不会影响周围其它设施和外部 环境。但若遇明火,发生火灾需消防扑救时,则应考虑泄漏物质的特性, 对不同的物质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本工程若发生火灾需消防处理时,事故废水量将大大增加。 根据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中国石化建标200643号)规定,本工程 拟在厂区西南污水处理装置旁建设一座3500 m3的事故水池,消防水全部由废水管道收集并贮存于事故水池内,再逐步送污
48、水处理装置处理, 以防止对周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及危害。11.8.4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本工程在建设期应加强全厂防渗工作,使工程生产不会对地下水造 成影响。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本工程在建设期应对生产装置区、各储罐区、 固废临时堆存点、污水处理装置区等进行防渗处理。同时,重视废水储存池和输送管道的防渗工作,保证渗透系数小于10-1cm/s,使工程生产不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防渗设计及施工应严格按照地下水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中有关规定实施。对装置区不敏感部位,应进行硬化 或绿化,保证工程建成后无裸露地坪。在加强各装置区防渗措施后,生产中无组织泄漏基本不会对地下水 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49、。11.9 事故防范与应急处理措施11.9.1 风险防范措施11.9.1.1 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1. 本项目厂址位于侯马市浍南工业园区高村片区内,新田乡白店村西北 800 米处。2. 全厂的总图布置应遵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规定和其它 安全卫生规范的有关规定,并充分考虑风向因素,安全防护距离和疏散 通道等。3. 根据本项目各单项工程的爆炸和火灾危险性定类,本工程消防设 计中各类专业均应按照国家防火防爆有关规范执行, 对有爆炸危险的甲、 乙类厂房采取防爆措施,各主要构件、装修材料的耐火性均应符合防火 规范内相应的耐火等级。对楼梯、出入口、防火防爆设计均按照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
50、定设置。11.9.1.2 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防范措施按照储罐区防火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罐区应设置防护围堤, 防火堤高度、有效容积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远离火种、热源,并设置防 日晒的固定式冷却水喷雾系统。防火堤、防火隔堤须采用不燃烧材料, 且必须密实闭合不渗漏。 同时加强罐区的防渗处理, 保证符合规范要求。罐外表面应涂银粉漆,以反射阳光,防止设备超温。贮罐的操作要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控制充装量,并经常保持液位计、温度表及报警设 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防火堤内设置集水设施, 并设置安全可靠的可控制开闭的排水设施。11.9.1.3 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1. 对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均有越限报警系统,自调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十一月份全屋降噪工程实施后录音棚租赁合同
- 语音练习的普通话考试试题及答案
- 小学安全教育教学课件
- 二零二四年份三月装修合同智能门锁应急供电接口条款
- 初中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
- 2025企业合同范本下载2
- 灭火器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商丘道路客货运输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下载
- 案防培顺课件
- 临时便道施工合同标准文本
- 武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下学期3月考七年级数学试题(含答案)
- 举升机每日维护检查表
- 装饰装修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文本表全套范例
- 益智区故事:小动物住几楼
- 医疗机构相关法律法规培训PPT课件(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医疗纠纷)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全套教学课件
- 餐饮业成本核算 全套课件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速度控制
- 供电所线损的基本概念和管理
- CNAS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 【实用版】GF-2013-020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