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博客(Blog)开展“前移后续”式教研活动的探索_第1页
利用博客(Blog)开展“前移后续”式教研活动的探索_第2页
利用博客(Blog)开展“前移后续”式教研活动的探索_第3页
利用博客(Blog)开展“前移后续”式教研活动的探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利用博客(blog)开展“前移后续”式教研活动的探索摘要博客(blog或weblog),即网络日记,是一种网络交流方式;“前移后续”式教研是一种注重课前集体备课、课后评课研讨的新型教研模式。利用博客进行网络式教研活动是新时代学习型组织的一种新形式、新发展。关键词博客(blog)前移后续教研活动1博客教研博客(blog或weblog),即网络日记,网络日记的应用人群被称为blogger,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就是以网络日记为表达方式,把个人所想的东西即兴地发表出来,与他人分享、交流。博客具有促进学习型组织建立的作用,为教师交流、互动提供平台和空间,是教

2、育者积累教学资源的数字仓库和记录专业成长的电子档案,是进行教学研究与教学反思的媒体,是利用网络进行教研活动的一种新形式、新发展。目前,有些学校已经开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上海复旦初中在一年级开展教育博客等,但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全日制中小学利用博客开展师生互动式教学还不现实,推广难度较大。相比之下,应用于远程教育、大学课堂教学和中小学教师的教研活动还是相当有前景,较为成功的例子有吉林大学文学院木斋教授的“木斋文学”博客。中小学教研组的建设和备课组活动的开展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学术水平、教师素质和专业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教研活动的优点在于面对面直接交流,短时间内动态反馈

3、迅速,其不足在于: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较大、碍于“面子”在评价时常常“扬长避短”、记载难和保留性差等。而博客象一张活动的写字台,能超越时空局限,校园内网博客的半虚拟空间使参与教师变得心态开放,网络又具有监督检查的功能,能极大地唤醒教师的主题意识,网络教研有聚合作用,扩大了教研的范围,网络教研能及时完整地记录教师的成长过程等等。因此,博客已日益成为教师每天教学、研究、交流、学习、思考的重要平台,是开展网络教研的得力工具,是检查督促教师专业成长的优秀平台。2“前移后续”式教研“前移后续”式教研是一种注重课前集体备课、课后评课研讨的新型教研模式,课前与课后的时间要几倍于课堂实践的时间,它强调同一备课组

4、内每一位教师的参与性、注重教研的过程与经验积累,其核心在于课前准备和课后研讨,其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1在前移中促成每位教师的参与前移即抓住各类研讨课、评教课的研究资源,所有教师参与研讨课前的资源搜集、合作教学设计,对研讨课进行先行研究,从而让所有备课组教师提前介入整个研讨活动,并将教学设计初稿发布于博客平台上。前移的研究优势有以下两点:一是改变了管理层的管理理念。各学科教导不再把管理的重心放在解决一个一个“教学任务”上,而是把“研讨课”作为学校群体教师共同发展的切入口,真正地把“做成某项事情”与“实现人的转变和发展”结合起来,努力为每一位处在不同梯队的教师提供成长的

5、空间。二是激发了教师们的研究热情,每一位教师明确了研究的任务,改变了以往“一人上课一人忙”的点状化研究方式。实践中倡导“一课多案”的研究形式,即针对同一课,每位教师自主备课,形成个性化的有特色的教学方案。在“一课多案”的准备过程中,一些骨干教师把自己的教学特色融进教案,自主地担任课堂的教学实践,使原来仅有某一位教师享有的研究资源产生横向的扩大化效应,也是研讨课永远充满教师集体创造的智慧和精华。2.2在后续中促成每位教师的反思后续即通过研讨课的真实案例,以备课组为单位就整个研讨活动结合每位教师自己的学习和日常工作,再次进行后续的研讨和反思,力争充分用好整个研讨资源,让每一位备课组教师能有所收获。

6、“后续”活动有以下特点:在后续活动中理解消化新型的教学理念。教研组活动中,要选择适合教师、学科的典型案例,集中学习。但是离开实际而空谈理论,是不利于对理论的把握和理解的。在后续的研讨活动中,把先进的理念与实际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赋予理念以实践,让广大的教师深化了解。在后续研讨中还要注重提升教师的思维品质,教师受专业限制,往往对自身思维品质的要求较低。头脑风暴式的交流,可以使各位教师充分领略其他教师的所思所想,在了解他人思维结果中体验他人的思维模式,进而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更为可贵的是,“多层后续”为充分利用研究资源提供了模式:第一层后续:参加完听课活动后,鼓励各梯队教师即兴整理,在博客上发表自

7、己的听课感受,提高教师思维的灵敏度。骨干教师在点评中充分展示骨干的丰厚学科素养,一般教师真实地交流所思所感,新教师也要畅所欲言,发表听课收获。第二层后续:开展“一案多课”的实践。执教教师尝试重建后的教案设计教学,通过对比,改进先前教案的不足。同一年级其他教师也尝试同一教案,进一步体会优秀教学设计的精妙之处,这层后续,对新教师尤为意义重大,在完成后续课后,新教师能明显感受到自己在课堂把握、学生调动、师生互动上的缺陷,进而有目的地改进自己的教学。第三层后续:让教师们把研讨活动后所感在博客上写成随笔札记,以电子文本的形式记录思维的过程。第四层后续:进行随笔点评,各教研组推荐每月优秀随笔,把优秀随笔充

8、实到学校的内网或内部刊物上,使更多教师能从他人的字里行间感受教学研究工作的快乐。3利用博客开展“前移后续”式教研的可行性分析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利用博客开展“前移后续”式教研已经具备了硬件、软件和潜件等三大条件。3.1硬件条件“校校通”的建设使绝大多数的学校建成了标准较高的校园网,而且都通过教科网光缆接入到因特网,在校内,许多学校都为每位教师配备了个人计算机(pc)、为每间普通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施。3.2软件条件随着信息处、现代教育技术小组、信息技术教研组等职能部门和专业小组的成立,通过购买和自行开发,在校园网服务器上架设各种供教学应用的软件平台已非常普遍,这有利于

9、促进教学的现代化,提高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使用效率和实效。3.3潜件条件潜件即指学校和教师对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的重视以及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素养和应用能力。目前,加强教研组建设,注重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的实效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增长点”。另一方面,在几年前,潜件是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的“瓶颈”,而现在,通过培训考级、专业骨干带领和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绝大多数的教师能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资源搜集、多媒体教学等,尝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4利用博客开展的“前移后续”式教研流程经过近几年“前移后续”式教研活动的探索和近一年的博客平台尝试,整理了利用博

10、客开展“前移后续”式教研活动的流程(以4人为一个备课组):顺序流程参与者平台说明1确定主题备课组长博客2设计教案全体教师博客搜集资料3发布教案a全体教师博客共有4个由每位教师设计的教案a144教案研讨全体教师博客全方位的交流与研讨5整合教案b新教师博客经共同交流和研讨,由一位新教师负责整理,整合成一个蕴含集体智慧的教案b6课堂实践新教师课堂由该新教师对整合教案b付诸于课堂教学实践,其他教师参与听课7评课研讨全体教师博客反思,执教教师发布心得、听课教师发布点评意见等8修整教案c备课组长或老教师博客经上述评课,由备课组长或老教师对整合教案进行修整,重组形成修整教案c9课堂实践备课组长或老教师课堂再

11、次付诸于课堂教学实践,其他教师参与听课10评课研讨全体教师博客反思,执教教师发布心得、执教过的新教师发布心得、其他教师发布点评意见等11典型案例d一位教师博客综合全过程,汇编成较为成功的典型案例d12记录心得全体教师博客反思,全体教师发布心得从擦出火花、激烈碰撞,经淬火、再碰撞,到锤炼成钢,对新教师的成长来说实在是太有促进作用了,“太有成就感了!”这是一位新教师在经历第一次此类教研活动之后的感叹。其实对老教师来说又何尝没有这种感觉呢!这样的一次教研活动大概需要2周时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讲究快慢结合,如前期可放宽时间,而从“整合教案b”进行“课堂实践”到“评课研讨”只安排一天,从“修整教案c

12、”进行“课堂实践”到“评课研讨”并最终形成“典型案例d”也安排一天,且这些过程必须集中在二天内完成,这样更具时效,也更容易落实。当然,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开展“前移后续”式教研活动宜精不宜多,特别在要典型案例上下功夫,关键在于扎扎实实地实施,注重过程,注重参与和提高。但是,博客的利用却是越频繁则对积累和提高越有利,是实现教案电子化、备课无纸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优秀平台。5利用博客开展“前移后续”式教研的限制因素教师群体年龄结构复杂性、知识层次多样性、博客平台的半虚拟性和计算机图文输入与排版的专业性是主要的限制因素。例如,部分教师还不能较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各种图表和符号输入需借助第三方工具等。要使利用博客开展“前移后续”式教研活动取得成效,需要解决和注意“三个结合”:一是做到学校资金投入保障软件平台正常运行与提高教师的信息技能相结合;二是做到博客教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