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债权让与特约的效力_第1页
禁止债权让与特约的效力_第2页
禁止债权让与特约的效力_第3页
禁止债权让与特约的效力_第4页
禁止债权让与特约的效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禁止债权让与特约的效力关键词:禁止债权让与特约;相对效力;约定无效主义;约定对抗主义内容提要:债权让与制度已为各国或地区法律广泛承认 ,但是债权毕竟 不同于物权、知识产权等绝对权,其首先为当事人双方所创造,其次债权的让与亦 可能涉及债权内容的改变。故怎样平衡原合同当事人双方意思自由与债权自由转 让之间的关系,成为债权让与理论中的重要问题。尤其当合同中约定禁止转让时, 债权的自由流转是否应受限制这一问题,各国立法或学说,甚至德国民法典和 德国商法典的规定都不相同,主要可以概括为绝对效力、相对效力、约定无 效和约定对抗等模式。债权让与制度之设计应关注债权之自由流通和债务人利益 相对效力更好地兼顾了

2、债务人与受让人之间利益的平衡,更为可取。罗马法上,债权被认为具有强烈的人身特性,除可依继承移转外,不能以 其他方式在不同人之间相互移转,然而面对贸易对债权移转的需要,罗马人采用 诉讼代理的方式使这一不得让与的原则得到变通。近代以来,人们认识到债权的 财产属性及其利用价值,逐渐使债权脱离了人身性而成为可以交易的客体,各国 民法也相继承认了债权的可移转性。但不同于物权,债权建立在债权债务人关系 之基础上,内容并不因法定而特定,债权让与有可能关涉债权人利益,“例如排他 性地向原来的债权人履行其债务方面,债务人还是有相当利益的,因此,在确定债 权流通过程及其最后归属时亦必须考虑第三方一债务人一的利益,

3、债务人有时会 为了保护自己,通过在合同中约定债权的不可让与以达到防止变更债权人的目 的。”此种情况下,如果承认禁止让与特约的对外效力,债权将失去流通性;而 否定其效力则侵害了合同自由原则,可见,对这种约定的效力采取不同态度会影 响到相关者具体的权利义务。各国或地区针对这一问题采用的立法模式各不相同 而我国合同法并未明确禁止让与特约对债权让与本身的效力,解释上存在不同,适用上存在矛盾,学理上亦存在分歧。因此,有必要比较各国或地区立法模式 之优劣,为我国合同法之解释提供借鉴意义。一、德国民法典的绝对效力模式德国民法典第9条规定:“不变更债权的内容就不能向原债权人以外 的人进行给付,或与债务人达成的

4、协议已排除让与的,不得让与债权。”此种禁止 债权让与的协议不只是产生不为债权让与的合同义务,以致于发生损害时,债权人必须要向债务人赔偿因违背合同义务而发生的损害,而且禁止让与的约定还使让与本身不生效力。但是,德国民法典第137条却规定:“处分可让与权利的 权能,不得以法律行为排除或限制之。不处分此种权利的义务的有效性,不因前句 的规定而受影响。”第9条显然是以法律行为排除或限制处分的效力,如果因此 排除让与本身的效力,应为137条所禁止,可见,两法条的适用存在矛盾。合同作 为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产物应允许约定债权不得让与 ,但是否有必要完全否定 让与本身的效力以致产生法律体系的不和谐仍存疑问。

5、(一)禁止让与约定的目的一般来说,不具有人身性质的债权,对债务人无利益可言,债权让与不会 对债务人的法律地位产生任何影响,因此,债权具有一定的自由流通性质,债务人 通常应当承受因债权人变更而给自己带来的不适。 但是债权终究为双方当事人意 思的产物,本无涉第三人,尤其当合同双方当事人预先约定债权不得让与的情况 下,债务人不与原债权人外的第三人发生关系而只向原债权人履行的固有利益应 该受到保护。况且,债权让与并非完全与债务人利益无关,例如,债务人害怕簿记 工作或因变更长期委托而产生额外努力,债务人因债权人变更而付出更大努力。 因此,法律承认禁止让与约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债务人利益。(二)对德国民

6、法典规定的分析1. 第三人主张让与无效的合理性质疑德国民法典9条的规定通常被认为是让与绝对无效,即禁止让与约定 不仅对债权人有效,而且对受让人来说亦产生法律约束力,故可称为约定的绝对 效力。但是笔者认为,此种立法模式并不合理,不符合民法之基本理论。首先,本条规定让与绝对无效的理由并不是因为违背禁止让与约定的让 与违反了善良风俗原则或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等,只是为了保护债务人利益。但是, 按照法律行为瑕疵补救规则,完全否定让与的效力并不是保护债务人的有效途径 因为只有债务人明晰自己利益是否受损,例如,欺诈合同行为并非是无效法律行 为,而是授予被欺诈人撤销权。故此,完全可由债务人权衡自己利益后决定让与

7、是 否有效,绝对否定让与的效力不符合法律行为效力的判断规则。其次,按照德国民法典的规定,既然违反约定的让与绝对无效,禁止条 款当然可由第三人援引,通常情况下,让与并没有改变债务人的法律地位,承受让 与有效不利益的并非债务人,而是让与人的债权人,其因自己债务人财产的减少 承担间接的不利益,因此合同中的禁止条款一般不是由债务人来援引,而是由让与人的债权人援引,他们希望取得优先于受让人的债权。但是由第三人宣布让与 的无效可能侵害债务人之利益,例如,债务人同意债权让与,并向受让人履行完毕 仍然支持第三人的援引,与保护债务人的立法目的相悖。可见,债务人与债权人关 于债权不得让与的约定并非为保护债务人之外

8、其他人的利益,由让与人的债权人 决定是否有效不但阻碍了债权的自由流通而且不符合 9条的立法目的。2. 信赖证书的受让人与信赖不存在禁止让与特约的善意受让人区别对待 的必要性依据德国民法典第405条的规定,对于在出示证书情况下的债权让与, 如果受让人信赖由债务人出具的证书,而从该证书中不能够辨识禁止让与的内容 则债务人不得援用第9条第2项的规定主张让与无效。第405条的规定是为了保 护信赖不存在债权让与相反约定的受让人 ,但是其将信赖证书独立规定,而对未 出具证书的信赖不做保护,不甚合理。因为证书仅仅是证明债权的一种方式,并不 具有票据那样严格的形式特征和广泛的流通性,而且证书并不具备任何公示的

9、效 力,信赖证书能否排除当事人的主观恶意尚存疑问。既然在债权让与中存在信赖 保护的条款,排除对不存在证书情况下善意受让人的保护亦并非合理。由此可见,在债权领域,证书的效力并没有达到如此强的对抗力以至于需要将信赖证书的受 让人与信赖不存在禁止让与特约的善意受让人截然分开。可见,德国民法典以保护债务人为理由的让与绝对无效理论已经突破 了保护债务人利益的设定宗旨,根据债权的相对性,由第三人援引禁止条款主张 让与无效并没有足够的理由,且在善意受让人的判断上,证书亦不能成为判断让 与人是否善意的唯一标准。二、德国商法典的相对效力主义德国商法典第354a条规定:“如果某金钱债权的让与已经通过与债 务人的商

10、议依照民法典第 9条而排除,并且设定此债权的法律行为对双方均 系商行为,或者债务人系公法人或公法特别财产,则有关让与仍然有效。但债务人 可以对原债权人给付,并具有免责的效力。对此另行约定的无效。”1.与德国民法典第9条效果的区别德国商法典创制了一个让与绝对有效和债务人广泛保护的新型结合,不但规定了相对于债务人的让与相对无效,而且规定了相对于任何人的绝对有 效。首先,基于德国商法典第354a条的规定,债权让与对除债务人外的任 何人来说都是有效的,债权已经归属于受让人,受让人可以行使债权包括请求债 务人履行,并且对债权主张的诉权归属于受让人,即诉讼中,其可以自己名义主张 债权。其次,债务人可以根据

11、德国商法典354a条第2句的规定,选择向原债 权人或受让人履行,与德国民法典第407条不同,即使债务人知悉让与,仍然 可以向原债权人给付,并具有免责的效力,此规定“不限制的保护债务人能够不出现在变动的债权人面前,并保持与原债权人的结算及支付约定的利益。”最后,若债务人直接向原债权人履行,受让人只能依据民法典第 816 条第2款的规定行使不当得利请求权。这种情况下看似与让与绝对无效相同,因为在让与绝对无效的情况下,受让人完全可以根据其与让与人的合同约定请求让 与人给付债务人的履行。但是两种模式中债权归属之主体不同,集中表现在破产或支付不能情况下,若采绝对效力模式,此债权将作为让与人的支付不能财产

12、并 可对其变价,受让人仅能作为普通债权人参与对让与人财产的分配。但是基于第 354a条的规定,债权属于受让人的财产,受让人可以主张取回权和别除权。也就 是说,债权作为财产的样态已经远远超出其为请求权的作用,债权并非仅具有相 对性的请求权,其作为财产的归属在债权让与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明确。2.与预告登记中相对效力的区别预告登记是基于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分离,为担保物权移转前买受人的 请求权而创立的制度,使买受人在出卖人违反义务进行处分的情况下仍能取得物 权。但是预告登记并非剥夺权利人的处分权,物权人仍可以处分且接受处分之人 取得有效的物权,只是妨害预告登记请求权的处分相对于预告登记权利人无效,对预告

13、登记权利人来说,权利人仍是原权利人。与德国商法典第354a条规定 的法律效果类似,违反禁止让与约定的转让仍能使受让人取得债权,只是不能强 制债务人履行债务。对债务人来说,让与人仍然是债权人,对让与人的履行仍产生 债务履行的效果。但是与预告登记不同,债务人不能改变作为财产属性的债权的 归属,受让人确定地取得了债权,而预告登记权利人取得物权后,之前接受处分的 权利人即失去物权。德国商法典上的相对效力只是保护债务人的履行利益而 不干预债权归属的效果,债权让与的效果对债务人来说仍然是有效力的 ,只是债 务人相对于债权人的履行仍可产生债务消灭的效力。三、其他国家或地区立法例(一)约定无效主义法国是不承认

14、禁止转让特约效力的代表,其民法典仿法学阶梯的体例, 不存在物债二分,债权被认为是买卖的标的,法国民法典第1598条规定:“凡 属商业交易之内的物,特别法不禁止出让者,均得买卖之。”即使双方当事人签订 了禁止让与特约,但它对让与人违反约定而进行的让与的效力不发生影响。在美国,大多数法院支持禁止让与条款的效力。然而他们常被认为是课以 了让与人不得转让的责任,而并不认为他能直接导致让与人和受让人之间的让与 无效。即合同中不得让与的词语仅被解释为不得让与的允诺 ,违反之,原则上将导 致损害赔偿,但并不能解释为让与本身无效。统一商法典第九编即明确规定 “不得协议禁止金钱权利的转让”,其主要理由在于:市场

15、经济有两条基本的法 律原则,一是合同自由,二是财产处分自由,包括自由转让合同权利。如果当事人 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这两条原则就会发生冲突。在美国,这种情况下,合同自 由原则服从于财产自由原则。可见,约定无效主义并不是禁止债权让与的约定不具任何效力,而只是对受让人来说不具有约束力。但是,约定无效主义忽视了债权作为财产之 一种与物的不同,考虑到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债务人甚至无法避免与自己未预料 到的第三人发生关系,并且债权让与对债务人的利益并非丝毫无涉,债务人甚至不能通过自己与债权人的预先约定控制债权让与可能带来的风险。(二)约定对抗主义意大利民法典第1260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得排除债权的转让;

16、但 是,如果不能证明受让人在受让时知道该排除的,则该协议不得对抗受让人。”日本民法典第466条第2项规定:“当事人禁止让与的特约有效,但 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关于禁止让与特约的效力,在日本民法学说上产生了“物权效力说”和“债权效力说”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我妻荣认为:“禁止让与的约定有物权效力,即违反约定让与债权,不仅发生债权人的违反义务,而且同 时也不产生让与的效力,但非让与性不是绝对的,善意的第三人受让时,债权发生 转移。这是为了协调债权的财产性和其所创造的在交易中的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受让人是否受到保护应以无过失为要件较妥当,因为这是一项为保护信赖表见交 易的安全制度。”11而债权效力说认

17、为,禁止让与特约仅在当事人间发生不得让与的不作为义务,只对已知此事实的第三人基于恶意产生抗辩权,可主张让与 行为无效。日本通说要求只要第三人有过失,不论是重过失还是轻过失,都不予保 护。12台湾地区“民法”第294条规定:“债权人得将债权让与于第三人。但下 列债权,不在此限:一、依债权之性质,不得让与者;二、依当事人之特约,不得让 与者;三、债权禁止扣押者。前项第二款不得让与之特约,不得以之对抗善意第三 人。”台湾地区的判例认为,在债权人和债务人约定不得让与债权时,若债权人违 反此约定将债权让与给第三人的,如果第三人明知有此特约而受让该债权的,其 让与无效;如果第三人不知有此特约的,无论其不知

18、有无过失,其受让均属有效。 13约定对抗主义区分了禁止让与约定对善意受让人与恶意受让人的不同,符合保护交易安全之要求,但是仍与民法之相关理论存在矛盾,另在判断是否善 意之问题上又存在诸多分歧,适用上仍需按照不同理论进行解释,从而造成理论 研究的复杂。1. 与债权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相矛盾禁止让与之债权辗转让与时,第一之受让人虽为恶意,尔后之受让人为善 意时,则该受让人有效取得债权。14第一受让人为恶意,根据台湾地区民法第 294条的规定让与无效,第一受让人未取得债权,其后向第二受让人转让属于无 权处分,尔后之受让人为善意时可有效取得债权,若如此所述意味着承认了债权的善意取得。但是按照民法之一般原

19、理,债权领域不存在善意取得制度适用的问 题。一方面是由于债权为无形财产且缺乏公示的手段,在判断是否善意的问题上缺乏充分的信赖标准;另一方面,债权在法律上缺乏公示对抗第三人的能力,即使 其内容根据登记或证书等形式确定下来,但仍不像物权公示一样具有公信力。可 见,约定对抗主义与善意取得之基本理论是矛盾的。2. 依据受让人的主观状态决定债权让与的效力不符合禁止让与约定的目 的之所以承认禁止让与特约的效力是为了尊重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意思,保护债务人利益,而约定对抗主义设立的理由主要在于保护信赖表见交易的第三方 只是从受让人的角度观察债权让与之效力,对债务人不予考虑。当第三人为善意 时,债务人在合同中的固

20、有利益无法得到保护。 可见,约定对抗主义意在平衡债务 人与受让人的利益,但实质上更为重视交易安全,对债务人保护让位于交易安全, 此价值取向的实现建立在牺牲债务人利益的基础上,故此种立法模式未能达到对 债务人利益与受让人利益的双重保护。3. 可否因债务人事后追认使让与有效邱聪智教授认为,债权禁止让与特约,旨在保护相对人(债务人),尚非违 反公序良俗,其意旨与无权处分相似,解释上似应类推适用我国台湾地区“民 法”第118条的规定,解释为让与本身为效力待定,或较符合债权人及债务人利 益。15因此,即使与善意取得制度类似,在适用善意取得前,无权处分行为并非 当然无效,所有权人仍可采取追认的补救方式使让

21、与有效,对恶意受让人来说亦 不能直接否定债权让与这一处分行为的效力,对处分权受到限制的债权让与亦应 被视为效力待定。可见,约定对抗主义存在不足之处,其为了平衡受让人与债务人的利益, 引入了善意判断规则,但是在债权让与领域,区分善意与恶意并不符合民法之一 般原理,因为在缺乏公示制度之情形下,区别对待善意受让人与恶意受让人缺乏 正当理由。况且当受让人恶意时,完全否定让与的效力亦非是对债务人保护的有 效形式,因为债务人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选择承认债权让与的效力,此一问题与绝对效力模式类似,为了单方当事人利益完全否定让与的效力,不符合法律行为的瑕疵判断规则,不符合意思自治原则。四、相对效力的合理性德国

22、商法典第354a条创立了完全不同于德国民法典和其他国家 或地区的相对效力模式,区分债务人的履行利益和受让人的权利归属利益,可实现债权流通价值与契约自由间的平衡。(一)保护了债务人的履行利益债务人之所以作出禁止债权让与的约定,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债务人 不愿意同非原始合同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发生关系;二是债务人想保留对原始合 同债权人的抗辩权,使自己的利益不因让与而受损。16相对效力的构架完全可 以消除债务人在履行方面的顾虑,对债权让与来说,债务人与第三人的主要关系 在于债务人的履行,德国商法典345 a条的规定使债务人可以选择是否与第 三人发生关系,若向受让人的履行对债务人不利,其仍可向原债权

23、人履行并且取 得清偿的效力,包括抵销在内的其他清偿替代方式同样适用。三是债务人是想将 禁止让与条款作为激励债权人履行对债务人合同义务的经济手段。17但是,从法律上来看,债权让与转让的是债权,而与债务之履行无关,即使承认债权让与的 效力,债权人仍应按照合同规定履行义务,债权的让与不会赋予债权人在义务履 行方面的优势地位。相反,债权让与的担保功能可增加债权人的责任财产,提高其 履行能力。可见,德国民法典第354a条已经给与了债务人最佳的保护,因为对债 务人来说,主要利益在于履行方面,相对效力的模式并未排除直接向让与人履行 的效力,让与前后债务人的法律地位未发生明显变化。另外,德国商法典甚至提供了比

24、德国民法典更优的保护方式,因为对转让的知悉根本不会使其承担 不利益,而根据德国民法典第407条的规定,18若债务人知悉了债权让与后 仍向原债权人的履行不能达到清偿的效果。(二)激励债权担保、融资功能的发挥近代法上的债权逐步实现了非人格化。19债权失去了其人身色彩而表 现为纯粹的经济关系,并且具有财产价值,因此,近代法逐渐承认了债权转让的可 能性,但是增加债权财产性质的重要之点,是完善其转让可能性。20故此,欲发 挥债权的财产价值应建立完善的债权让与制度,保障债权的自由流通。从经济角度观察,债权是否容易转让,债权转让是否有法律障碍并非决定 因素,保障受让人安全地位的法律规定才是决定性因素。为了便

25、利债权流转,19世纪欧洲国家制定了许多法规,创设了许多制度,但仔细观察就可以知道,这些均 非单纯以转让手续简化为目的,至少同时又以确保受让人地位为目的。把债权的 转让性、转让的经济价值作为决定因素来考察时,与其主要从转让人一侧以转让 可能、手续难易为中心来考察债权转让制度,不如主要从受让人一侧以如何保障 其地位为中心来考察。21即使存在禁止转让的特约,在不损害债务人实质利益 的情况下确定受让人取得债权,才能更好地保护受让人的利益,以实现债权的财 产价值。另外,采纳相对效力模式可有效实现债权让与的担保功能。与物的担保相同,在债权让与担保中,被担保人关心的并非是债权请求权的实际行使,而在于其 能否

26、为自己的债务提供担保,甚至接受债权让与担保的受让人不会亲自请求履行 而只看重债权的财产价值。故承认禁止让与特约的相对效力,能够在不妨害债务 人履行利益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债权的经济价值,实现了债权的担保、融资功能。(三)关注了债权归属与债务履行对债务人发生效力两个层面债权让与由于并不改变债务人的法律地位 ,不需要债务人的同意即可生 效,通知债务人仅仅是债权让与对债务人发生效力的条件,可见,即使具有完全让与性的债权在让与时亦区分对第三人效力和对债务人效力。让与人和受让人达成 债权让与合意,债权就发生了转移,并成为受让人的责任财产,但若未通知债务人 债务人仍可向让与人给付以消灭债务,这可谓对债务人没有

27、发生效力。22德 国商法典第354a条的规定亦是对两者的区分,只是即使在债务人知悉的情况下 由于其事先排除了债权让与因此仍可由其自己决定是否向受让人履行,但是赋予债务人选择权并不能改变债权权利归属的效果。(四)绝对效力主义的非合理性仅从价值判断(实现债权担保功能及自由流通)的角度否定德国民法典 第9条的规定未免理由过分强烈而不具论证之价值,因为若任何政策考量都足以 修改法律规定的话,势必破坏法律的稳定及其目的的独立性,况且是对合同自由 的限制。但以内部体系观之,禁止让与约定产生对抗第三人的物权效力并不具有 充足的理由,债权债务关系一般只在双方当事人间产生约束力,即使欲产生物权化的效力,应当辅之

28、以取得物权效力的制度设计。虽然逐渐产生了物权债权界限 模糊化的趋向,甚至部分债权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排他效力 ,但是排他效力的产生 仍然需要法律技术一公示一的支持,未进行公示的债权约定取得对抗第三人的效 力缺乏正当理由。即使为了维护交易安全,赋予本为债权债务性质的约定取得对 抗第三人的效力,也应该进行公示在取得合理的程序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即使可将公示效力与登记等公示手段紧密,并非任何经过登记的权利即 可取得对抗第三人的物权效力,若如此则更加模糊了物权与债权的界限,依德国 民法典892条的规定,具备登记能力者主要是物权性权利或与物权性权利相关之处分限制。23因此,债权债务关系即使予以登记,囿于不具备

29、登记能力仍然不 能产生对抗第三人的效力,甚至不能对抗知悉债权债务的恶意第三人。但同时债 权领域中确实存在债权对抗第三人的特例,例如“买卖不破租赁”、预告登记的 买卖请求权等,基于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的分离及抽象的制度,债权行为仅产生义务负担的效力,物权移转前,受让人处于不确定状态,为保护以物权变动为内容 之请求权免受债务人处分行为之妨害,24赋予买卖契约买受人债权以登记能力 登记后具有物权效力。在债权让与领域,首先债权属于无形财产,对其处分不需要 任何公示手段即可成立。其次,债权不具有登记能力,不存在买卖不动产一样的登记簿,亦无法对其处分的限制予以登记,故禁止债权让与约定不具备登记 能力,即使登

30、记亦不应取得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德国民法典9条的规定并不合 理,而相对效力理论恰可以避免禁止让与特约的物权效力及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 符合制度设计的简约化,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达到平衡债务人和受让人利益之效 果。五、结论德国商法典适用的扩张(一)适用条件依据德国商法典的规定,354a条规定的适用领域仅限于基于双方商 行为产生的债权,按照德国商法典343-345条对商行为的规定,商行为的成立 需要两个重要的构成要件:商人身份和有关行为属于经营商事营业。25由此可 见,第354a条只适用于商事领域,前提是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具有商人身份,民法 中引入此种模式是否会对民法的基本制度产生根本影响以致破坏民法体系的

31、和 谐成为此条扩张适用急需解决的问题。(二)适用的扩张基于民法与商法不同的价值理念以及商事领域交易快捷、便利的要求,商法对民法的一般规定作了一定改变,由于民法更为关注公平正义,故相比商事 规则,民法规则通常给与民事主体更多的保护,例如,在瑕疵担保责任这一制度中 对买受人的要求会因其是否为商人而不同。但是就某些规则而言,明显区分两者并非当然合理,特别是相比民事规则,商事规则能够为一方提供更充分的保护时, 更是如此。债权让与制度即为例证。第354a条之创立并不是为了满足商事效率、便捷的要求,亦不存在任何 商业惯例倾向于保护受让人的信赖利益,该规定只是为了实现债权作为一种财产 的流通价值。但是债权的

32、财产价值并非只在商事领域才被广泛利用,也应体现在 民事活动领域,故缺乏对两者区别对待的正当理由。卡纳里斯亦认为:第354a条的适用要求让与人的商人身份不具有合理性 因为此处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对商人和非商人不同对待的价值矛盾,对于不在商法规定领域的非商人,亦应满足其援用债权作为实现信贷和信贷担保的手段,同 样亦没有合理的理由通过对本来无限制的让与的禁止而剥夺雇员将其工资或酬 金请求权作为贷款担保的机会。商法典354a属于其合理内涵和基本思想不属 于商法典的那一类条款,而应该在民法典中找到自己实质和体系的合理位置。26故此,德国商法典354a条的规定应扩展适用于民事领域,不仅仅是因 为该规定不属于

33、本质只能为商事领域服务的条文,适用于民法并无障碍,而且更是因为该规定所创立的相对效力模式不妨碍民法典保护债务人利益的立法目的,反而协调了债务人利益保护与债权流通性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发挥债权的财产 价值。同时,该规定引入德国民法典可有效解决法典第 9条和第137条的矛 盾,实现民法体系的和谐。我国合同法第79条虽然做出了“按照当事人约定债权不得转让”的 规定,但并未涉及债权让与本身的效力问题,究竟应采绝对效力主义、约定无效主 义、约定对抗主义还是相对效力,仍需在学理上进行解释,不利于法律之适用,故 应参照德国商法典第354a条的相关规定,采纳相对效力之模式,一方面承认 受让人取得债权,另一方面保护债务人之履行利益。注释:参考周枏:罗马法原论(下),北京:商务出版社1994年版,第893-895 页。德海因?克茨着,周忠海等译:欧洲合同法(上),北京:法律出版社 20XX年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