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rowing up is a game against yourself. dont worry that others will do better than you. you just need to do better every day than the day before.(页眉可删)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分清课文的主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议花生”部分。【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落花生)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这一课。二、自读课文学习质疑、学生自学课文。问:你读懂了什么?
2、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划一划,写下来。、同桌互读,相互讨论。、指名汇报,全班交流:问:先说说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师记在黑板上) 就词质疑:如“居然”: “居然”是什么意思? “我们”辛辛苦苦种花生为的就是能收花生,现在收获了为什么用“居然”而不用“果然”呢? 用“居然”说明落花生有什么特点呢? 就句质疑:如“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父亲为什么也来了? 父亲和孩子一起吃饭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是“难得”“很难得”“实在很难得”? 父亲很难得回来吃饭就是为了品尝我们种的新花生吗? 就段质疑:如父亲介绍落花生特点的一段话: 花生的好处很多,为什么父亲只说花生埋在
3、地下这一点是最可贵的呢? 父亲为什么把落花生和苹果、石榴作比较呢? 苹果、石榴是不是只炫耀自己而没有实用呢?三、抓住重点学习课文、课件出示父亲介绍落花生特点的一段话: 指名学生读这段话,思考:落花生和苹果、石榴有哪些不同呢?(出示课件。)给作者的印象是什么? 从刚才的对比中,你体会出落花生有什么特点?(生回答。)可贵在什么地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件出示父亲告诉我们做人道理的一段话: “你们要像花生,他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问:你怎么理解父亲所说的话? 学习重点句:“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体面”是什么意思? “讲体
4、面”是什么意思? “只讲体面”又是什么意思?生活中有没有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师:我们到底该做怎样的人?老师觉得:不管你想做怎样的人,首要的是现在好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做一名对人类有用的人,将来才能有所作为。、他们还谈论花生的什么?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叙述部分,其他孩子边听边勾画,他们各自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四、小结、让我们齐读_的最后一自然段。、是的,父亲的话深深的印在许地山的心里,也印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使我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板书设计】落花生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落花生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通过阅
5、读教学,理清_的结构层次,历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课文“种花生”与“过收获节”、“吃花生”与“谈花生”的比较中,比较详略抓重点;“我们谈”与“父亲谈”,比较内容抓重点;在“赞花生”和“学花生”两点中,比较目的抓重点。2、通过落花生与石榴、苹果、桃在位置、外表、印象三方面的对比,理解父亲与家人的话: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等。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深刻的含义,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以及详略得当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父亲与家人的话: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通
6、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落花生一课是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这节课我们和许地山一家共同来议花生。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品词析句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许地山一家议花生的部分,边读边想他们都谈到了花生有哪些好处?2、学生自读并思考。3、汇报:(1)从父亲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2)(课件出示图片)看见它们高高的挂在枝头,你有什么感受?你此时的心情用文中的哪个词形容最恰当?(理解“爱慕之心”)(3)再读一读父亲的这段话,细细地品味,然后完成表格。(4)学生完成表格后汇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5)小结写作方法:作者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表达,就能对其中一种事物的特点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所以,我们在今后的习作
7、时也可以学着这样去表达。(6)父亲这段朴实的话里充满了对花生无比的赞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7)有三位同学读了这段话后他们是这样理解的,你们看对不对?(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谈自己的体会,并作小结:父亲用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质,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吗?4、父亲给孩子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出示句子)(1)指生读,谈体会。(2)父亲在说这句话时用了“虽然可是”这一关联词,在好看与有用这两方面着重强调了后者。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用到这个关联词,能举几个例子吗?(
8、3)再用心地读一读这句话。5、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我说的话)(1)你明白了吗?谈体会。(2)理解“体面”“讲体面”与“只讲体面”。(3)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4)看来同学们也明白了父亲的话,所以,我们也说(引读“我”说的话。)6、父亲这看似平常的话却饱含着对儿女的殷切希望。(出示最后一句话)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记在了我的心上。(1)比较“记”与“印”哪个好?(2)小结:看来准确用词的用处这么大,我们今后可得注意恰当用词呀。三、品析技巧1、大家知道,从种花生到收获花生需要经历几个月的时间,而吃花生、议花生只经历了一个晚上。那么为什么作者在写课文
9、时只用了一个自然段来写种花生和收花生,却用了十几个自然段来写吃花生、议花生呢?2、这就叫详略得当。我们在习作时也应这样,重点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次要的部分就可以作简单的介绍。3、课文写的是“落花生”,你有什么启示?(做人)像落花生这类课文,由写一种事物进而引申到谈怎样做人,突出了_的中心,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做“借物喻人”。四、拓展延伸1、我们在许地山的笔下品味出了落花生的深刻内涵,同样还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也以落花生为题写了一篇_。(出示老舍的落花生选段)从中你又品味出了什么?2、作者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他父亲的教诲和希望,后来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终于成为一位著
10、名的作家。让我们也以他的这句话来勉励自己(出示许地山的话,全班齐读)五、作业1、推荐阅读_:白杨礼赞、荔枝蜜。2、小练笔:仿照_借物喻人的手法写一篇练笔。落花生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二、过程与方法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三、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重点、难点1、_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理解爸爸说的“所以你们要
11、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上,由落花生的特点体会做人的道理。2、教学难点是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活动1导入新课:大家平时在家里都吃过花生,有的同学家里也种有花生,花生的作用很多,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一篇关于花生的_落花生。看看花生有哪些好处。再看看作者从花生身上学到了什么品质。教学活动2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 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2) 种花生、
12、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教学活动31、学习字词。亩 尝 吩 咐 茅 榨 榴2、学习词语:开辟:开拓发展。课文中指把原来荒着的地,开垦出来。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收获:农作物成熟时,收取果实。也用来比喻心得、战果,课文中指前者。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榨:翘舌音,第四声。用力压出物体里的汁液。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分辨:辨别。体面:(相貌、样子或穿着)好看;有气派。教学活动41、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本课通过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个方面,写出了作者从花生身上体会到的人生哲理。第二课时:教学活动1理解句子,体会花生的好处。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
13、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是父亲对花生的第一次议论。“爱慕之心”,心中产生喜爱、羡慕的感情。这里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的美丽,它却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其中“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和“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是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很可贵。不过父亲只提出对桃子、
14、石榴、苹果的客观印象,只是从外表方面将两者做了比较,并没有对其作评价,教学中不要把桃子、石榴、苹果推到另一个极端,作为反面例子来对待。在领会了课文的主旨之后,可以允许学生对事物作出自己的评价。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从表面看很简单,但联系上文,学生会产生疑问:“要像花生”?那像“桃子、石榴、苹果”岂不更好?学生容易把两者对立起来。的确,桃子、石榴、苹果并非只有让人产生爱慕之心的外表,而实际没有什么用。以现代人的观点看,既外表好看,又有用,当然更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外表美毕竟不能与内心美相提并论,更看重的当然应该是内心美,更看重能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一个外表不怎
15、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的人更难,但如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去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教学这句话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分寸,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受到的感悟。作者当时虽然年纪还小,但从父亲对花生的评议中,已经体会到了父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并非针对桃子、石榴、苹果等);而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教学活动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
16、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课文却只用了“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收获”几个词一笔带过,而过花生节,只是一个晚上的事,但在课文中却占了很大的篇幅。那天晚上一家人边吃花生、便议论花生,可_一字未提用花生做成的食品味道怎样,他们又是怎样吃的,只是在_最后提了一句“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好处?可以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对_的主次,详略有具体的感受,懂得_主次、详略,是从中心思想的表达需要出发,进行剪裁的。体会恰当安排详略可以使_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教学活动3借物喻人的写法。
17、_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学时应突出这一特点。在充分接触文本后可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讨论:作者借落花生比喻做怎样的人?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地作奉献?通过联系实际,能认识到自己身边的,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作贡献的普通劳动者,就像落花生一样,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许并不令人羡慕,他们的劳动成果也许并不引人注目,但他们切切实实在为大家服务,例如,清洁工、送报人、修理工,他们是有用的,是值得我们敬重的。我们学习落花生,不仅不要看不起外表不美,但实际有用的人,而且自己也要甘愿像落花生那样,做普普通通的人,干实实在在的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别人带去更多的好处。总结:_
18、通过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告诉我们要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还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落花生教学设计4一、导入新课1指名三位学生上台写下自己的姓名并说出名字的含义。2教师板书作者笔名“落华生”并请学生猜想它的含义。3教师把“落华生”改写为“落花生”并介绍作者许地山。设问:许地山为什么把自己的笔名叫作“落华生”呢?以此导入新课。二、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2同桌互读,相互指正。3指名串读,全班交流,说长论短。三、给课文分段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19、联系课后练习1)(板书: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2、根据板书给课文分段四、学习重点段,明白道理1默读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姐姐说味美,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埋在地里。)把三姐妹说的花生的好处用上关联词说上一句话。2、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进而说明做人的道理。)(板书:花生 桃子 石榴 苹果)(1)读一读第一处议论,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学习小组讨论。(
20、2)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四人小组讨论。(3)学生交流。适时理解: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落花生赛讲教学设计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的东西都是不好的。c、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果实最大的区别是什么?d、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花生最可贵的一点是什么?你能用一个简单的词来概括吗?(板书:藏而不露)(4)让我们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读父亲的话。(5)父亲向我们将花生藏而不露的品质是为了什么?出示父亲的第二句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父亲的话是不是说不需要外表美?(父亲强调的是人要实用,要有内在的美。)父亲的话我们
21、明白了吗?出示“我”的话:“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理解“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是怎样的人?。(6)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五、提供辩题练口才1在现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请各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实话实说。2请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上台,想做苹果那样的人坐在下面,分成两个阵营展开辩论,教师做主持人。3在充分辩议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以“我要做那样的人”为题写一二段话,要求实话实说,有真情实感。(整理资料还看到了这个,不知道是谁写
22、的,也有可能是被我改过了的,忘了,记得也开过这堂课,可教学设计实在不知道放哪了?各位将就着看吧!)落花生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2、在学习中,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3、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第10自然段。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由表及里的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2、分清_的主次,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重点内容(出示实物花生)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花生)花生又叫什么?(落花生)板书课题:落花生普普通通的话引出了一家人的许
23、多话题,使我们也对花生产了兴趣。作者一家人到底议论花生的什么?他们借花生又要告诉我们什么?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第三段议花生二、重点学习议花生,感悟做人道理1、分角色朗读课文问:姐弟们谈论出了花生的那些好处?父亲的观点是什么?(姐弟谈:味儿美、榨油、便宜。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他的果实埋在地里)2、赞花生(出示句子)“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想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的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的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他又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1)读一读,思考:父亲是怎样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父亲把花
24、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通过果实的样子,“矮矮地”与“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进行比较,果实结出时的位置“埋在地里”与“挂在枝头”形成鲜明的对比,即使花生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需要别人去挖掘、发现,因此父亲才得出以上的结论。)(2)父亲想借用两类事物的生长特点告诉我们花生什么可贵的品质?(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3)有感情的朗读句子。(4)出示带有填空的父亲的话,尝试背诵。3、学花生(出示句子)“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他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1)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谈一谈父亲的第二次议论是什么意思?(父亲教育子女做心灵美的人,能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2)教师点
25、拨。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想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的人更难,但如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的去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3)有感情的朗读句子。4、做有用的人(出示句子)“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1)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作者的话的理解。(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得到的感悟。虽然作者年纪还小,但已经体会到了父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对他人和社会没有好处及贡献。)(2)感悟作者的理解。5、指导背诵有哲理
26、的语句。三、拓展延伸,体会写作方法1、作者借落花生比喻做人的道理,这种写作方法称什么?(借物喻人)2、我们曾经还学习过哪些借物喻人的_?(如:梅花魂)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和事,让我们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道理。你能举出例子来说一说吗?然后结合课后的“小练笔”写一写。(如:清洁工、送报人、修理工、蜡烛)附:课堂小练笔的题目设计:(1)直抒胸怀。赞美你,()(赞美周围像花生那样的人)(2)借物喻人。()颂(如,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落花生教学设计6一、激趣导入昨天我看了实话实说,主持人讲述的是一个小孩偷钱被农民父亲狠狠地褊了一顿的事
27、。今天我们要实话实说落花生。师板题:落花生本课作者许地山,他不仅写了落花生的_,而且还以落华生做笔名。他为什么对花生有如此感情呢?下面学课文。二、初读感知课文1、检查预习:谁知道_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指名上黑板写写。2、请其他同学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段是主要的?3、引导学生回答: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次要) (主要)我们先学议花生这部分。三、细读探究课文1、请5名学生分角色读“议花生”这部分,把你认为最精彩的对话画出来。2、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对话,并说理由。(教师引导理解“它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体会苹果炫耀自己,而花生默默奉贤。)3、出示小黑板:读下面句子
28、,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你们要像花生,虽然外表不好看,却很有用。不像那些外表好看,而没实用的东西。 所以,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好处的人。引导学生懂得要做很有用的人,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如雷锋四、回读课文深化认识1、你们喜欢花生吗?全班分角色读全文2、读完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鼓励学生质疑解疑。)读完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鼓励学生质疑解疑。)3、在现代社会,你是想做落花生式的人?还是苹果式的人?请你实话实说。(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4、很多事物的某一特点都告诉我们道理,大家去观察,并写下来。落花生教学设计7教材分析落花生是著名作家许地山的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讲
29、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尽管_篇幅很短,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和深奥的语言,但是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学生在中年级就学习了抓住关键的词句,理解_内容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并在本册的第四组中的前两篇课文中(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学习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因此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应该继续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抓住语言文字体会_的思
30、想感情,为六年级继续学习“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做准备。引导学生初步领悟_的表达特点,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借物喻人)运用到自己的习作练习中去,也是本课的训练重点。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会读“播种、吩咐、便宜、石榴、茅亭、榨油”等词语,理解“居然”的意思。2.能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和全家人议论花生的相关段落。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4.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5.初步了解
31、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2.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教学难点1.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课时安排教学资源准备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或事物,让你感动的人或者物品,举一、二件和同学交流
32、。教师:教学仪器设计思想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提出的学习目标,经过三、四年级系统的阅读训练,学生现阶段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有感情朗读、初步学会默读;初步把握_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对课文中不理解地方提出疑问等等。根据教材特点,本课在教学中除继续运用以上学习方法外,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理解程度的能力,以及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刻句子的方法,并初步领悟_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质疑课题,引发学生思考1.猜谜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落”字故意写的比“花生”大)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
33、现课题书写的特点。3.引导学生猜测为什么要这样写课题?(学生畅所欲言)预设1:学生可能会猜测:这个“落“字一定有它的含义。预设2:这个“落”字可能说明了落花生的特点。4.教师讲解花生结果的奥秘。(一个“落”字,准确地概括了花生这种植物的生长特点。)二、结合预习,学习生字、新词。结合预习,考查学生朗读词语和课文的情况。三、整体感知,初读课文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2.学生交流各部分的小标题。教师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3.默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交流:预设:有的学生概括为:这篇课文讲了作者家后园有半亩空地,一家人开辟出来种花生,买种,翻地,播种,浇
34、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花生。父亲借花生教育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有的学生概括为:这篇课文重点写了过花生收获节时一家人谈论花生的好处,父亲借花生教育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4.引导学生比较、讨论,认识详略得当。通过交流,学生明确:虽然种花生、收花生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但是作者用寥寥数语就一笔带过了,而是用了13个自然段来重点写议花生这一部分。议花生这一部分是_的主要内容、重点内容。5.教师小结。重点部分写得详细具体,次要内容写得简略。这样安排就叫做有详有略,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呢?相信同学
35、们学完课文后,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四、学习第一、二部分内容。(一)学习第一部分:1.指读。2.教师相机指导:“种”是个多音字。买种、播种的“种”都读三声。生通过交流明确:播种“bzhn”是种植植物的全过程,包括买种啊,翻地啊,浇水啊,施肥啊,收割啊等等几个环节,而播种“bzhn”仅仅是种花生的一个环节,即播撒种子,根据这段话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在这里应该读“bzhn”。3.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4.说说种植花生的.过程。5.讨论“居然”的意思,体会花生收获后家人的惊喜之情。当我们种花生的时候,就知道一定能收获花生吗?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学生联系上下文,相互补充、交流,明确从以下三方面
36、可以看出作者和他的家人没有想到花生收获了。理由1:因为没过几个月,竟然收获了。这个时间比他们想的短。理由2:因为它本身是亩荒田,开辟出来种花生,收获了。理由3:这是他们姐弟几个第一次种花生,竟然收获了,意想不到。6.大家试试看,用“居然”说个句子。7.通过齐读方式指导学生带着收获之后的惊喜来读读这段话。(二)学习第二部分:在第一自然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收获了新的知识。回到课文,同样有收获的,便是作者许地山和他的家人。当他们收获了花生后,母亲提议说要过一个(收获节。)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既然是过收获节,我们的心情会是(开心、高兴!)好,哪我们就满心欢
37、喜地来读读第二自然段吧。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练习生字词。板书设计15.落花生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落花生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亩、播”等8个字,会写“播种、浇水”等6个词语。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3.理解父亲借花生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字词的理解,了解花生的特点和围绕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弄清课文的主次。2.难点是想紧扣爸爸说的一段话展开朗读体会,让学生认识到_借物喻人的写法及其所蕴
38、含的道理。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常识的资料。2.教师准备落花生和其他果实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和生字卡片。3.ppt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说一说你对课文中哪些词语还不理解 。2._中有哪些句子你还不理解?3整体把握_:齐读课题,请同学说一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4.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花生的特别。这一课我们要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感受花生的特点及爸爸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二、精读课文,体会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1.默读课文,你认为哪一部分是详写?哪一部分是略写?(议花生是详写。)思考:收获花生后,全家人
39、的心情怎样?(抓住“居然”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2.小组讨论:花生的特点是什么?(1)文中写了花生的哪些用处。答:花生味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ppt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ppt出示图表(在同学自由读之后填表)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花生 桃子、石榴、苹果位置埋在地里 高高地挂在枝头外表矮矮的 鲜红嫩绿有无果实挖起来才知道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2)出示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的图片,同桌对比着读。一个读桃子、石榴、苹果,一个读花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桃子、石榴、苹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再次读,看看你对花生又有
40、什么新的认识?(引导学生体会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默默地为人类奉献。)(4)ppt出示下面两句话,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体会父亲对孩子的希望“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两句话意思不一样,“只”是单单的意思,爸爸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体面,更希望我们做一个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名利,像花生一样的对别人有用的人。)(5)出示父亲的话,启发思考:父亲借落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个什么样的人?引导感悟借物喻人的写法。(齐读父亲的话,感悟借物喻人的写法。)(6)像_这种借物喻人的写法你在哪些
41、课文中还学到过?请同学来说一说。三、回顾课文,开展活动 。1.总结全文、深化中心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小练笔: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地作着贡献的人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你发现了吗?请用一段话写写你身边这样的人。3.学完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呢?请同学说一说。落花生教学设计9【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会用居然造句。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3、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能背诵课文重点语句。4
4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能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教学难点】体会赞颂花生顽强生命力的语句。【教学准备】老舍的落花生和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梅花魂等_;演示文稿。【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类比导入,揭示主题梅花、竹子历来被中国人所喜爱,他们的清高、淡雅和
43、坚贞往往被用来比喻有气节、有骨气、有灵魂的人。比如诗人郑燮在竹石中描写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此抒发自己不畏磨难的铮铮铁骨。比如陈慧英的梅花魂中外公说: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腰。他们就像梅花一样!这些诗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似状物,实则是写人,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这就是借物喻人或借物喻理。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这样的_落花生,看看作者许地山是如何通过写落花生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把课文读正确。)1、学生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2、检查朗读,提示重点
44、字词的读音与结构,如茅、榨、榴等。(要求会书写,会组词。)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1、你对课文哪一部分最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文的学习。2、集体读第一段,了解种花生、收花生。重点体会居然一词: 读出花生收获后一家人的意外、惊喜。联系生活,会用居然造句。 种了就是想收的,为什么收了却又说没想到?没想到什么?为什么没想到?感悟、体会花生顽强的生命力。四、品读课文,研析重点1、花生顽强的生命力令我们惊喜、赞叹,同样也让母亲高兴。在第二段中有一句话表现了母亲的高兴,谁能帮我们找出来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么?过渡:是啊,一次没想到的收获,也要过个节来庆祝
45、,可见这一家人对生活是多么的热爱。这收获的哪里是花生,分明收获的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啊!2、读一读415段,看看这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一家人是如何边吃边议论花生的?读吃花生、议花生的内容。过渡: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视的特点,而这容易被人忽视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贵的好处。3、默读父亲的话:(出示演示文稿父亲的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要求:读这段话,你能读懂什么?还有没有不懂的? 根据你对父亲的话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比较花生苹果、石榴、桃子 不同点 相同点 启 示 反复读一读我说的话: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46、的人。联系生活,先想一想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的各自含义,再深入体会父亲对我们的期望。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朗读最后一段,找一找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父亲的话给我很深印象。体会印字用得准确,体会父亲的话对我一生的影响。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长大后他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他说过的这句话:出示演示文稿:我要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六、作
47、业语文能力的提高仅凭课堂上的学习和看几本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更多的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老师推荐几篇_和几首乐曲,希望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认真读一读,听一听,相信你一定能从中享受到书籍和音乐带给你的震撼、快乐以及幸福。书籍(_)。老舍的落花生、茅盾的白杨礼赞、陶铸的松树的风格、陈慧英的梅花魂、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一读这些_,把点明中心的句子画出来。乐曲:小草、劳动者之歌。第二课时一、检查听写,复习积累1、听写生字、词语。2、熟读课文,并能积累居然、开辟、成熟、吩咐等词语和有深刻含义的句子。3、抄写第
48、10段父亲的话并能背诵。二、回顾全文,总结写法1、分角色朗读课文。2、根据学习,引导学生概括总结_简写和详写。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样写的好处。三、拓展提高,深化主题联系生活想一想,像落花生这样的事物还有哪些?它们各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仿照落花生的写法,试着从身边的事物中选择一种写一写,尽可能做到详略得当。题目自拟。(教师可以提示:粉笔、蜡烛表现一种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青松、荷花表现做人的清高和坚贞不屈等)。四、交流评价,习作修改1、自己先把自己的小习作轻声读两遍,争取用修改符号至少修改两处。2、自己给自己评价等级星。3、个别学生展示朗读自己的习作。五、作业1、运用详略得当的写法,完成课
49、堂小练笔。2、继续完成第一课时的阅读作业,并结合生活实践,写出对你的启发。落花生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掌握本课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
50、,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
51、或读破句的地方。、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种花生、收花生。 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 吃花生时的议论。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质疑、解疑: “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指导感情朗读。四、布置作业
52、、熟读课文。、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交待探究目标、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父亲的话中提到了 、 、 、 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 、 、 让人一见就 ,但是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后房屋赠与协议书范文
- 检测框架合作协议书范本
- 赠与阅览室图书合同
- 二手电动车购买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标准合同终止协议电子范本
- 2025家居装修维修合同样本
- 法院调解私下协议书
- 财产和解协议书范本
- 2025年03月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助理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四川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 消防更换设备方案范本
- 2024年环境影响评估试题及答案
- 【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nbt10096-2018)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湖南省2025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家具全屋定制的成本核算示例-成本实操
- 在线预订平台在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深度研究
- 晕针晕血的处理及预防
- 《实验室仪器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