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_第1页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_第2页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_第3页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 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 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贏得优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排在 “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并且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 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 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一、创新为何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S这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创新在国家经济社 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全新概括。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下好科 技创新的

2、先手棋,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 础上形成的,凝聚着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 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1. 创新是新科技革命和全球变革的大势所趋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赴北京中关村集体调研学习 时特别指岀,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这个大势,就是全球正在兴起的新一轮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一方面,科学前沿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昭示着科技革命加速到来。随 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人类的生产方式、经济结构乃至治理结构都将发生深刻

3、改 变。另一方面,全球产业变革不断深入,直接冲击全球经济体系。当前,新能源、 信息网络、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等重大创新正在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一是能源革 命加快推进。以石油、煤炭为基础的化石能源正在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低碳绿色的清洁能源所代替,分布式、智能化、绿色环保将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重 要特征和主要方向。二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广泛渗透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产业与 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众多领域发生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为 特征的产业变革,商业、物流、金融等多个领域的新业态出现爆发式增长。三是 新材料技术与信息网络技术、数字制造技术互动融合,改变制造业的传统形态, 智能制造正成为制造

4、业新的强大生长点。四是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能源、制造、 农业、环境、医疗健康等领域,开辟岀新的发展空间。2.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形势所迫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经济 总量跃居美元。但同时,产业层次低、内部结构不合理、转型升级8000接近GDP 世界第二,人均.缓慢、技术创新能力差、发展不平衡以及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增强等矛盾愈加凸显, 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紧要关头。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原有经济增长动力减弱,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益已明显降低,出口拉动作用受国 际金融危机影响而明显不足,内需市场迟迟未能释放。同时,我国产业发展已经 没有了当年发达国

5、家起步时所拥有的良好环境承载力,必须走一条更节省资源能 源、环境友好程度更高的新型产业发展之路。“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X关键在 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益型集 约增长转变。3 创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运所系从人类发展进程看,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史。一个国家是 否强大不仅取决于经济总量、领土幅员和人口规模,更取决于其科技水平的高低 和经济结构的优劣。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中心儿度转移,其中有一条清晰的脉络, 就是科技中心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转移的强大力量。领先科技和尖端人才

6、流 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争力就转向哪里。近500年来,世界经历了数 次科技革命,一些欧美国家抓住了蒸汽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等重大机 遇,一跃而成为世界大国和世界强国。相形之下,曾经是全球经济规模最大国家 的中国,山于儿次都与世界科技革命失之交臂,最终不幸沦为了落后挨打的半殖 民地半封建国家。历史经验充分证明,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没有 创新驱动发展,我们将难以实现经济强国梦,也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不小,但要真正成为经济强国,就 必须在科技水平和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取得大的进步。二、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关键支撑党中央高

7、度重视科技创新,在“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围绕科技创 新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 心的全面创新,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显着增强,涌现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支撑引 领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着,我国整体科技实力与主要发达国家不断接近,部分领 域形成局部优势,一些方面开始从“跟跑者”变为“并行者S其至成为“领跑 者S科技改革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为国家长期发展奠定了重 要基础。1 战略高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战略高技术是关系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十二五”期间 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战略高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有力提升了国家竞争力,极大 振奋了

8、民族精神。.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神舟八号.九号、十号成功飞天,实现 对接和天海对话,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 手控交会对接成功。载人深潜和自动深潜器创造新纪录。载人深潜成功冲击7000米,标志着我 国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当“蛟龙号”在大洋深处向 太空深处的神舟九号发出问候的时候,我国被世界舆论认为“取得了无可争议的 胜利”,且“同时在宇宙和海洋上演大国崛起”。天基工程带动经济社会发展。风云气象卫星覆盖全球,提供近中远期气象预 报。高分系列卫星在国土资源、环境和农业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效果。基于北 斗导航系统的开发应用已广泛服

9、务于测绘、城建、水利、交通、旅游和应急救灾 等领域。超级计算机占领国际制高点。我国于2013年5月研制成功世界上首台5亿亿次 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S它具有高性能、高能效、自主可控的技术特点,既能 用于科学计算,也能进行大数据处理的显着优势。移动通信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实现“2G跟随”“3G突破”“4G 同步”的跨越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华为、中兴等骨干企业国际竞争力。我国提出 的5G关键指标参数被国际标准组织采纳。2 基础研究涌现一批世界前沿成果生命科学领域。发现化学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为再生医学治疗重大疾病开 辟全新途径。发现热休克蛋口 90。肿瘤标志物,为抗肿瘤药物研究开辟新途

10、径。 H7N9禽流感病原学取得突破,整体提升我国应对突发传染病和临床诊治硏究的 能力。解析“剪接体”结构取得新进展,获得分辨率高达36埃米剪接体三维结 构,并阐述了剪接体基本工作机理,破解了结构生物学最大难题之一。量子科学领域。中国科大一清华大学联合研究小组实现16公里的世界上最 远距离的量子隐形传态,比此前的世界纪录提高了 20多倍。在磁性掺杂的拓扑 绝缘体薄膜中,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在世界上首先 确认了反应堆中微子振荡并精确测量振荡参数。这些成果代表了当代量子科学研 究的最新进展。新材料领域。首先发现了转变温度40K以上的铁基超导体,以及系列的50K 以上的铁基超导

11、体。首次合成硬度超过金刚石的立方氮化硼新材料;成功研制出 国际上最长的55cm碳纳米管;高质量石墨烯制备等新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新 型基础微电子器件半浮栅晶体管研制成功,标志着尖端集成电路技术创新的重大 突破。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40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23个;上海光源、正负电子对撞机等一批大科学装置有力支撑科学研究。.国际大科学工程。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平方公里阵 列射电望远镜(SKA)、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GE0SS)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在 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科学难题上贡献中国力量。科学论文。2010年以来中国科学家发表的国际论文稳居世界第

12、2位,国际科学 论文总被引用次数的国际排名从2004年的第18名上升至2014年的第4位。 特别值得自豪的是,2015年10月5日,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 医学奖,实现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零的突破。3. 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十二五”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为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民生改善 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多个领域培育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点。企业的装备制造能 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一些技术和产品已经国际领先并走向世界。新一代高速列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时速380公里,达 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高铁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截至2015

13、 年底,中国已经拥有全球规模最大、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网,高铁总里程达 到1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的60%以上。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是我国能源领域自主创新、世界首创、拥 有国际标准主导权和较强竞争优势的重大技术,也是国家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 重要标志。经过近十年的研究与实践,我国已经全面掌握了特高压输变电的核心 技术,在特高压核心技术领域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如今,我国特高压交直流 设备国产化率均超过90%打破了欧美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并成 功进入拉美、欧洲市场。2013年9月24 0,在徳国举行的国际智能电网论坛上, 中国的特高压输变电技术成为国际标准。装

14、备制造。突破了大直径硬岩、软土等复杂地质掘进装备(TBM)、千吨级履 带起重机、300t自卸车和薄煤层高效成套釆煤装备设计、制造、控制与系统集 成关键和共性技术。完成了样机研制及示范应用,实现了该类型设备的国产化, 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行列。光伏和风电产业。短短10年时间,中国已经成为光伏、风电技术创新和生 产大国,形成国际竞争能力。2014年我国风电新增18GW,累计装机98GW;光伏 新增15GW,累计装机28GWo半导体照明(LED)o LED产业迅速发展,白光LED芯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 逐步减小,蓝宝石衬底技术路线已接近1601m/W的国际先进水平。“十城万盏” 37个试点城市中,L

15、ED灯具应用超过1400万盏,年节电达到600亿度,减少碳 排放4680亿吨。2014亿元人民币,保持高速增长态势。3307年,我国半导体 照明产业整体规模达到.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实 现总装下线。我国科技工作者历经儿十年奋斗,终于圆了 “大飞机梦S这也意 味着我们自己的大飞机翱翔蓝天将指日可待。4. 科技创新打造发展新机遇新空间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国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增 长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0年的50. 9%提升到2014年的54%, 我国的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跨上一个新台阶,支撑引领经

16、济社会发展取得显着 成效。U前,自主创新成为发展战略的核心,全国各方面关注创新、支持创新、 参与创新,中国科技具备了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条件,到了可以有所作为、乘势 而上的重要跃升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在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 界先进水平,某些领域正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完全有能 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现在 已经取得很好的成绩,实践证明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是现代化建设最可依靠的支 撑点。我国跨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具有重要 影响的最大新兴经济体和世界制造业大国。新科技革命、全球产业变

17、革与我国经 济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产业变革为我国提供了重大机遇,展示了巨大的发 展空间。只要找准突破口,抓住机遇,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四化同步发展,我们 完全有能力破解当前发展难题,走上创新驱动的良性发展轨道。三、如何把握未来创新发展的着力点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动力转换的巨大挑战,要突破瓶颈、解决 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黑科技力量。1. 突破制约创新的瓶颈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必须以解决动力转换的关键问题为导向,着力 突破以下制约创新发展的瓶颈。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缺乏。我国科技人员总量虽居世界第一, 但就业人口中研发人员比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18、,特别是人才结构与欧美等创新强 国差距巨大。从全球顶尖科学家分布看,美国以52. 9%的比例占有绝对优势,英、 徳随后占据近15%的份额,我国仅占4. 7%o二是技术创新主体能力不强。企业尚未成为研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主体和 人才集聚主体,总体上还不能发挥动力转换主力军作用。三是创新成果转化不畅。以人才为本的技术、资本.企业有机融合的创新生 态系统尚未形成,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携手转化的机制尚不健全。.四是创新和产业化环境不优。宏观管理体制不顺,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管 理方式尚未形成。科技管理中重物轻人的倾向没有根本改变,科技成果转化的政 策支撑依然不足。2. 破除束缚创新的壁垒一是加强科技创新的持续支持和超前部署。二是培育创新型企业群体。三是促进 区域协同创新。3. 构建激励创新的机制一是加快实现发展驱动力转换,打造先发优势。二是加快推动以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