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实践研究(共10篇)_第1页
大学体育教学实践研究(共10篇)_第2页
大学体育教学实践研究(共10篇)_第3页
大学体育教学实践研究(共10篇)_第4页
大学体育教学实践研究(共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体育教学实践研究(共10篇) 第一篇:大学体育分层教学法实践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 根据大学生身体素质划分不同层级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定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和台阶实验的相关数据,据此了解学生的体质状况和运动能力水平。在此前提下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具体可以分为个层级:身体素质好、运动技能比较熟练的体育特长生;身体素质较好、学习和领悟相关运动项目内容较快的学生;学习积极主动但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一般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且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一般的学生;身体素质不好、运动技能差的学生。 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水平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

2、,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并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集中讲解,让学生了解分组训练和各级对抗的具体方法,具体包括课前准备活动的游戏对抗、教学技能掌握对抗、专项对抗和比赛对抗种形式。首先安排能力相互接近的队伍进行竞赛,再结合运动项目和不同队伍中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展开个人对抗。通过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的目的。 制定不同层级学生的教学评价标准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制定相应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例如,对具有较高运动能力的学生应采用竞赛对抗方式作为考核方法,对运动水平较差的同学则应以激励方式为主。总之,制定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的目

3、的是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并通过努力尽可能进入更高层级,从而感受到成功的体验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 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正确选择是上好一堂高质量大学体育课的基本要求。以足球课为例,足球运动注重团队和个人技术紧密结合,其中个人技术需要自身努力学习获得,团队配合则直接关系到整场比赛的成败。为此,要求教师在足球教学中合理安排个人技术学习与团队集体配合练习的内容。教师应结合授课时长重点讲解在比赛中应用比较多的个人技术,如脚内侧传球、正脚背踢球、弧线球、开大脚球、头球以及胸部停球等,然后让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同时,团队配合的重点主要是斜传直插、直传斜插等多人配合战术,教

4、师在教学中应特别加以关注。 实施效果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形式不同,体育课教学是动态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法时,通过精心设计和实施教学内容,同时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功能,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刻苦训练来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例如在足球课中,学生在练习个人技术和团队配合后,教师先让同层级的学生进行小组比赛,由此加强对相关学习的理解和体验。在此基础上,再让不同层级的学生分别组队后进行对抗训练。为了争取比赛的胜利,同层级的学生组成的团队中每个成员学生会竭尽全力在场上积极奔跑、互相鼓励,并由此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方式。因此,通过上述教学活动,既增强了体育课

5、的趣味性,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能够优化教学效果 在体育课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时,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与学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来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要求,这样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从而有利于教学方案的实施。此外,体育课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后,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层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具体而言,对较高层级的学生,应要求其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掌握技术难度较大的相关运动项目及其动作要领;对较低层级的学生,应要求其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掌握技术难度较小的相关运动项目及其动作要领。在实施教学安排下,不同层级的学生不

6、会产生畏难心理,能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来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最终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第二篇:大学体育教学资源设计 1移动学习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 1.1移动学习定义 移动学习是移动计算、计算机网络和宽带等多媒体通信技术在学习中的实际应用,是数字化学习的一种延伸和扩展,也是泛在学习的一种方式。无线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移动教育日趋成熟,促使人们学习中的非正式学习形式逐渐引起教育界的关注。泛在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泛在性和情境感知,泛在是指表面上学习无形,它们交织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人们很难察觉出它们的存在;情境感知意味着能够从学习者的周围手机环境信息和工具设备信息,并为学习者提供与情境相

7、关的学习活动和内容1。移动终端的便携性、实时性、交互性、易用性等特点,使得移动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人们能够利用无线技术和移动设备,在不受时空限制的条件下获取所需信息、资源和服务等来促进学习。移动学习具有知识碎片性的特点,学习者利用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可以在零碎的时间中选择完成学习活动。 1.2移动学习有利于满足学习者体育学习需求 传统的体育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的资源有限,其教学方式也不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大学生是具有独立思想和学习选择自主权的群体,信息化时代,他们期待着新的教育形式,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过程主动建

8、构的过程。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教育信息的加工者、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能够让学生牢固掌握并应用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教师或其他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等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教师提供自己的知识经验和适宜的外界环境,学生便在这样的环境下通过提供的有效手段来获得知识,自我建构知识。移动学习能够为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创造学习情境。学习者利用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进行知识的获取、学习,在无线网络覆盖的条件下能够进行在线学习;在没有网络覆盖的条件下,也能够利用已经下载到设备中的资

9、源进行离线学习。网络信息通讯的快速发展为资源的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移动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2数字化学习资源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1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体育课堂互动教学 体育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体育理论的研究要立足于实践,而要做到理论联系实践,需要认真学习理论。可见,体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样重要。体育理论课是体育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传统的体育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多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利用挂图、录像等常规媒体来辅助教学,因而教师在备课时会感到信息量有限,且常规媒体在使用时并不方便,不能灵活运用,而单调的理论教学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对教学活动

10、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产生了一定的阻碍2。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能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运行、使用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和课件等,且不同的资源之间进行组合可以形成新的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类型众多,信息量大,具有多样性、可共享性、交互性等特征。教学人员通过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创意,将课程教学内容与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媒体素材相结合,在时间和空间上加以组合形成独特的、形象生动且具有交互性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丰富的表现力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可共享性、交互性也有利于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通过移动智

11、能终端,课堂上学生可以接受教师分发的学习资源,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分享,随时进行沟通。移动智能终端同时也为创建虚拟课堂提供了条件,即使是不能亲自参加到课堂中的学习者也可以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连接到课程平台中进行同步学习。 2.2数字化资源在解决体育教学重难点问题中的优势 体育课堂上,教师会亲自示范动作,学生通过观察、模仿逐步掌握技术动作,这是传统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教师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动作表象,还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动作的美,如形体美、力度美,并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此相反,如果体育教师动作示范出现问题,不但会使

12、学生形成错误的动作表象,还可能因教师示范动作的失败而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这不但会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对学生日后的体育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教师的动作示范不仅要正确、有效,还需要与讲解相结合,比如将动作分解开,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做分解动作示范,每个环节都要注意讲解。这样,教师需要顾及的教学步骤比较多,如果其中一个步骤漏掉了,必然会对学生学习动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设计制作好的数字化资源如图片、视频、动画等来讲解知识的重、难点,其直观、形象、生动的表示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加工,巩固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心理学家克雷克与洛

13、克哈特认为,记忆是随着加工深度而增长的,只有那些经过比较精致复杂的或较深层次的认知分析的产物,才容易得到贮存,信息保持基本上是随着刺激加工的深度而变化的,而加工的深度是同外来刺激与分析的结构之间的和谐性相关联的,例如,像图片之类的刺激,一般很快就会在较深的水平上得到加工,这样,通过图片、动画等媒体素材传递的知识就比较容易保持住,因为这些媒体素材本身就包括比较有意义的刺激3。因此,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体育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向学生展示准确的动作示范、传递正确的信息,还有利于刺激学生对知识进行组织加工,形成记忆。另外,一些复杂性过高的动作,教师很难示范清楚其中的某些高难度的技术环节,而利用多媒体技术

14、,教师可以制作逐帧动画,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知动作。例如一些空中动作的示范,教师无法定格在空中跟学生讲解动作要领,但通过逐帧动画的播放,结合教师对动作的分解讲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此外,利用数字化资源来辅助教师做动作示范还有一大特点,即可以进行反面教学,如果教师亲自进行错误动作技术的示范,则容易发生危险。教师可以通过动画等将错误的动作技术与正确的动作技术进行示范比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检查自身的错误动作并找出原因,达到纠正错误动作的效果。 3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大学体育学习资源的设计 3.1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大学体育学习资源设计要求 (1)以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为依据设计学习资

15、源。大学体育学习资源的设计者需要根据学习者的需求来设计合理的学习资源,调查了解学习者在移动学习资源内容、数字资源形式、期望学习时间长度等方面的需求以及学习者具体的学习需求。例如,在设计“羽毛球”课相关学习资源时,考虑初学者需要学习打球时的站姿、步伐、基本步法等,而另一些学习者需要学习发球、接球技巧,还有一些学习者想要学习打羽毛球时的战术等。针对需求调查分析结果,选择设计学习资源内容,并关注学习者个体间的差异性,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学习内容资源。 (2)学习资源的设计应结合大学体育教学大纲。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是开展移动学习活动的基础,因此,移动学习强调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保证移动学习活

16、动的顺利开展。而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大学体育学习资源的建设,目的是通过移动学习方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大学体育知识。所以,设计学习资源应该从实际出发,注重资源的实效原则,要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选择,保证学习资源内容的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系统性和连贯性。 (3)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媒体呈现形式。移动学习资源的媒体形式、种类繁多,不同的媒体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在呈现信息方面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如图片在表现色彩、场景创设与再现方面具有优势,视频、动画在立体感、表现运动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在设计资源时,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分析其在移动智能终端上的最佳呈现形式。

17、此外,设计时注意资源要符合不同移动智能终端的特性,媒体的格式和文件大小问题都需要考虑。 3.2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大学体育学习资源设计模式 设计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大学体育学习资源,要符合上文提到的设计要求,从学习者需求分析、教学设计、整合体育课程资源、资源开发、资源微型化、终端测试应用以及评价、修改等方面进行移动学习资源设计,设计模式如图2所示。首先要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在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以及对教学大纲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整合体育课程资源,将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开发移动学习资源。资源开发过程中注意资源的格式、大小要能够兼容大部分的移动智能终端,要符合移动学习碎片化、非线性

18、的特征,要方便学习者对资源进行下载、存储到终端。在资源开发完成后,还需要将资源应用到移动终端进行测试,请学习者对学习资源进行评价,设计者和开发者再根据反馈意见对资源进行修改,逐步完善移动学习资源。 第三篇: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反思 1、影响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的因素 从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划分,影响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的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 1.1、主题元素不和谐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教育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统一于课堂中,是大学体育教学这个生态系统的主体元素。教师希望通过体育教学,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让学生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进行学习。而学生只是将体育作为一种可上可

19、不上的“编外课程”,对体育学习没有任何目标。教师和学生的不和谐,造成整个体育教学生态系统的不稳定。 1.2、教学设施不完善 有些大学对体育不够重视,体育场地有限,体育器材比较单一陈旧,不能满足学生正常的上课需要,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打击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不利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更不用说提高教学水平。 1.3、教师鼓励不够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半放手教学,即只要学生按时去上课,不在课堂上扰乱教学秩序,其他可以自己安排。一部分大学体育教师在上课时,要么让学生自由结合打篮球,要么打乒乓球或排球,教师很少进行专业上的指导,对于学生取得的进步毫无察觉,更不用说

20、进行鼓励,久而久之,造成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甚至厌烦,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2、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的缺失 2.1、大学生体育意识集体失衡 众所周知,我们的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所开展的课程,都是为高考服务,甚至很多体育课经常被高科学科挤占,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在这样的体育实践中,学生逐渐对体育产生了消极意识和价值观念,甚至产生了厌烦情绪,主要表现为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和激情。进入大学后,这种意识也很难得以改变。另一方面,大学生认为体育在整个学习中属于可有可无的课程,一点儿都不重要。甚至很多大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除了必须要考试的科目之外,和其他的体育项目几乎绝缘,身体素质下降在

21、所难免。我们用生态学的概念进行分析,大学体育教学是一个整体生态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健康和谐发展。具体到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就是,如果教师情绪饱满,充满热情的去授课,学生的情绪也会随之高亢激昂;反之,如果学生情绪低落,教师也会失去教学的热情。大学生体育意识集体失衡,不仅使课堂气氛沉闷、枯燥,还使作为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严重的被动状态,严重影响了大学体育这个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影响了大学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阻碍了大学体育的健康发展。 2.2、严重滞后的体育价值观 虽然,教学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强调体育在大学课程中的重要性,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还是将科技文化和组织文化

22、放在首位。很多大学表面上重视体育教学,但是并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体育教师的职称、待遇等也远不及其他科教师,体育教学课题研究批准难度大,经费不足等问题严重,这都严重影响着大学体育教学。可以说,严重滞后的体育价值观,让大学体育课堂呈现出沉闷、压抑、窒息的感觉,难以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3、体育课堂缺乏教学动态平衡 我们常说,发展需要在动态平衡中才能实现。但目前的大学体育教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手段、方法等基本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输入给学生知识和技术、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并加工,堂堂如此,没有任何创新和变革。这种教学生态环境,让教师和学生长期保

23、持一种静态的平衡和适应关系,不利于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学习的进步。 3、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缺失的反思 (1)体育教师和学生是大学体育教学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有通过交往、沟通、对话,才能获得精神层面上互通和理解,互相包容、互相体谅,进而实现民主,保证生态化师生关系的建立,也是教学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有力保障。 (2)大学体育教学基本是室外教学,所以室外教学设施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大学必须具备先进体育场和专业体育场馆,保证体育教学活动可以顺利进行。同样,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到的各种器械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要对这些器械进行及时的购买和维护更新。总之,大

24、学体育实行生态化教学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学校应给予重视和支持,体育教师应树立生态化的教学思想,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各种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正面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大学体育教学质量。 第四篇:大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1大学体育课堂实施项目教学策略的现实意义 (1)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化,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所面临的毕业和就业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也普遍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因此如何有效地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解决其日益增多的心理问题,不断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塑造乐观、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品质等是大学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而体育教育作为素质

25、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也是培养其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基础。项目教学策略在大学体育课堂中的有效实施,将学生作为核心和根本,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强健体魄和健康内心,项目教学策略是实现大学生素质目标和终身学习的必须途径。此外,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奋进、合作的意识,培养其健康乐观的综合素质,促使大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 (2)据相关数据分析显示,针对身体素质并相对于高中阶段来说,大学生的各项指标除了立定跳远成绩有所提高外,其他几乎都处在相同水平之上。大学体育教学效果甚微,其主要表

26、现在:一方面,内容只停留在初中、高中阶段,大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变化较小;高校大都缺乏体育保健知识,且健身方法不合理;大学生也未能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缺少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另一方面,当前我国高校体育的教学体系主要是一田径单项为住,技术教学模式比较受重视且占有很大的比例。近几年的相关数据分析显示:大学生体质健康总水平进步的同时,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却有所下降,肺活量及体重指标数也呈现下降趋势。而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状况,为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体育必须不断创新和突破,寻找并探求不足之处,不断改革。 2大学体育课堂中项目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分析 2.1讲述体育课的意义,以激发学生的

27、学习兴趣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形成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向往之情,才能促使体育课发挥最大的效果。而作为一名大学体育课老师,应为学生充分讲述体育课的意义,善于用发掘的眼光发现学生的特点和长处,善于观察细节,依据学生外部特征、性格类型等,综合性的深入挖掘体育教育的意义。同时,采取相对自由选择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正视自身的缺点或有点。大学体育教学所设置的项目是非常多样且丰富的,如田径类,包含了长跑、短跑;球类,包含了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此外,还有包括健美操、形体、武术及舞蹈等。所以为了适应不同大学生的不同爱好与需求,积极

28、讲解各个项目的教学类型及详细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深入理解体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有效实施项目教学策略,在兴趣的驱动下,将最初的体育活动与终身体育相辅相成,发挥大学体育的一种启蒙作用。 2.2转变观念,不断完善并创新项目教学策略 体育项目教学是当前高等院校的精神面貌和体育文化氛围的一个亮点,更关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性格品质的塑造。为适应不断发展的新时期的任务和要求,大学体育教师应不断转变体育教学观念,重视每个大学生的个性、爱好与特长等,全方位的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多方位、个性化发展;学校也应不断强化体育教学管理机制,依据公共体育课培养人才的目标和需要,尽量制定适合本身发展的体育项

29、目目录,不断组织并丰富体育项目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项目教学的优势和效果,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培养其极强的个人能力等。 2.3体育项目训练教学中教师应善于采用风趣的语言 体育项目的训练与教学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过程。而要想达到学生喜欢体育、主动完成各个项目训练的目的,体育教师就应巧妙的使用语言,有效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将课堂变成幽默感十足的场所,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感情的升华,活跃课堂气氛,最终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师应不怒而自威,在干脆、直接且严厉的语言教学之余,时不时说出几句幽默感十足的话,带给学生笑声的同时,学生也会爱上体育课,喜欢上各

30、种体育项目,潜移默化的将体育知识传达给学生,增强其体能的训练,提高其中和素质。 2.4不断开创新颖的项目教学方法,增强体育教学效果 项目教学方法的新颖与否,对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新颖的事物才能在第一时间激发学生好奇与热情,人们也总是被创新的事物所吸引。体育项目的内容新颖,形势创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和选择。例如:田径类的体育项目由于内容比较重复,且缺乏新鲜感,所以并不被大多数的大学生所热衷,每个学期中选择田径项目的学生都比较少;而近些年来的大学校园中,艺术体操、气功、健美操等项目风靡一时,其主要原因就是比较新颖,能够给人较大的诱惑力。此外,男生一般喜欢比较激烈、强度大

31、的运动项目,而女生则倾向于协调性、柔韧性的运动项目,所以可依据这样的特点,创建轻松、活泼的氛围,灵活择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此,体育项目教学应不断打破旧规矩和旧观念,侧重于教学的创新和超前,以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动力。 2.5以体育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体育教育,不应只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增强其身体素质,还应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应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大学体育活动与项目训练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了解规则和要领的同时,不断培养并提高大学生的高度责任感、集体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例如:足球这项世界第一的运动,就是非常注重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的运动,被世界人民所推崇

32、。这个体育项目,对于大学生习作精神的培养、队员之间的协同合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训练和教育作用,只有协同作战,才能获得成功。此外,还可培养大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高贵品质,懂得接受困难与挫折,并勇于挑战。 3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一门重要课程,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体质的训练和强化,更应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素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大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项目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将现代化的素质教育理念作为教学基础,全面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等的多方面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全方面人才。项目教学策略,有效激发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对

33、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升华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其现实意义值得引起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 第五篇:大学体育拓展训练的建议 1拓展训练的内涵 所谓拓展训练是指以心理素质的挑战为重点,为了使被训练者达到“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砥砺心志”的目的,训练者利用自然环境或者人为设计的复杂环境对被训练者进行的富有挑战性与创新性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拓展训练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由于拓展训练课程方式的独特性,目前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我国很多所大学已经开展了这门课程,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目前每年参加此项训练的人数已经达到百万,特别是大学生参与者越来越多。 2开

34、展拓展训练的必要性 2.1拓展训练的开展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高校中,现代教育改革的理念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1)教学过程要面向所有学生,力争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2)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要把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即社会能力作为重点;(3)深层次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之间学会彼此尊重与理解,以便共同进步。现代教育提倡的就是一种让学生能够发现并且认识自己缺点,勇于面对一切挫折与挑战的自信人生观。而拓展训练正好可以增加学生的心理体验,增强其自信,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弥补了竞争环境下体育项目的缺憾。 2.2拓展训练的开展是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只有具有健康的身体,其它学科的素质教育才有实

35、现的可能,因此体育学科的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体育教学不仅要强调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这就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拓展训练作为一项糅合了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项学科的综合性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面对未来的各项事情。 2.3拓展训练的开展是社会需求的需要 当今社会,知识分子已经成为社会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知识分子的工作强调的就是高度的协作性,协调的足够完美,工作才会令人满意。而当今的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普遍缺乏合作精神,而拓展训练在培养人的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方面具有得天独厚

36、的优势,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纳入拓展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3开展拓展训练的建议 第一,在拓展训练的课程内容设置上,由于国外高校的拓展训练已经开展很多年,内容设置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系统,因此在设置训练项目时,可以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尝试着将其引入到我们的教学体系之中,然后根据我们大学生自身的身体以及心理特征,进行一些改良,使其适合我们的需要。 第二,使拓展训练真正的回归自然。拓展训练作为一项新型的培养学生体能与社会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等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灵活度以及适应能力,一般需要在室内、室外进行。由于其对于活动场地、训练器材以及训练设施的要求都不是很高,其操作成本一般来说比较低,因此,

37、在有条件且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应当让拓展训练的活动尽可能的回归自然,因为只有在真正自然的情况下,学生才可以得到完全的放松,潜力才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训练的效果才会达到最好。 第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让拓展训练的开展得到成功。无论对于任何一门课程,教师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拓展训练也是如此。要想成功的将拓展训练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以往的观念,重视拓展训练,发挥创新精神为学生尽可能营造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在训练的过程中给予学生适时的、准确的引导,唯有如此,师生一起努力,拓展训练在大学中的开展才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关注拓展训练的每一个细节,确保学生的安全。在开展拓展训练

38、时,要时刻把安全作为第一责任,要以专业的态度保证训练的每一个细节绝对的可靠,全部的项目都必须经过认真的设计、试验。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按照程序要求监督学生的活动,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另外,训练所用的器材和设备也要定时检修,以消除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加强拓展训练的师资力量也是十分重要的。 4结语 由于拓展训练的优越性,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开始在体育教学中纳入此项课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高校拓展训练的开展还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使拓展训练与现有的教学内容更加融合,为了发挥其最佳效果,在以后的体育教学中,我们体育工作者还是要多加思考,多多探索。 第六篇:

39、大学体育武术教学调查研究 1前言 武术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通过习练武术,人们不仅增强了体质,同时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熏陶。由于武术富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及特有的价值功能,一直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延安大学选项课是从第二学期开始,共三学期,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以身体素质锻炼为主,结合选项内容,使学生在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基础之上,掌握所选项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术,培养锻炼兴趣和习惯。随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选项课已成为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模式之一,在延安大学体育课中武术以选项课的形式列入教学大纲,武术选项课是根据延安大学体育课教学计划,为一年级下半学期和二年级喜欢武术运动的学生开设的

40、一门课程。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延安大学武术选项课的现状为研究对象,以2010级、2011级大学体育课武术项目的老师和选修武术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延安大学武术选项课的教学内容和时数、学生、教师、考核以及场地器材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回收299份(男139份女160份),其中有效问卷297份。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延安大学武术选项课学生基本情况 3.1.1学生选择武术选项课的动机 学生们学习的动机是学生选择选项课的重要因素,是激励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主观动因。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

41、调查显示,高达63.1%的学生选择武术选项课是为了拿学分,有16.5的学生选择武术选项课是为了进一步学习武术文化,有12.4的学生选择武术选项课的动机是为了健身和增强体质,仅5.2的学生学习武术主要是为了防身自卫,有2.8的学生因其它的原因选武术。可见,学生选修武术的动机呈多样性,但主要是为拿到必修课的学分而选修武术。 3.1.2学生对武术的认识程度 学生对武术的了解情况直接表现为学生的武术学习情况。通过对武术选项课学生对武术的了解情况的调查了解到,6.1%的学生对武术非常了解;10.1%的学生只是了解武术;66.3%的学生表示对武术略知一点;有17.5%的学生明确表示对武术不了解。能够得出武

42、术选项课在延安大学的普及情况不好。学生缺乏对武术的了解,这说明武术项目在本校开展力度不够。应该协调各武术协会与学校的合作,培养武术骨干,组织各种武术活动,加大校园宣传力度,在校园内营造一个知武、爱武、练武、比武的良好氛围。 3.1.3对学生武术学习基础的调查 学生的武术学习基础,是保证学生能否学好武术的间接条件。武术的学习基础也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条件,对延安大学武术选项课学生以前武术学习情况的程度调查表明,以前学习武术的情况不够理想,没学习过武术的同学高达87.2%,学习过1-2年的学生有11.1%,学习3-4年的学生只有1.7%,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基础,这样武术选项课教师不仅要加

43、强武术基础的教学,还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基础进行合理施教,这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 3.1.4学生课后进行武术练习的情况 俗话说“:拳不离手”,课后进行的练习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现在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让学生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调查可知,课后经常练习的学生仅有5.2%,而在考试前强化练习的竟高达83.5%,说明同学们在对待武术选项课的态度不是很认真,不利于武术技术的掌握,这也是武术选项课过程中教学效果不好,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和老师的进度相统一的原因。 3.2延安大学武术选项课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通过调查得知,延安大学武术选项课使用的大纲是在2009年9月新编写的大学体育教学大纲,选用

44、的教材是2010年由本校教师编写的大学体育教程,新大纲和教材符合二十一世纪大学生的兴趣与要求,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体现,一些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项目有所增加,体育课成绩评定趋于完整,增加了对学生的参与态度、进步及发展情况的评价。 3.3延安大学武术选项课的教学内容与时数 通过调查了解到,武术选项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实践部分由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武术套路、素质三部分组成。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有:武术的概述、长拳的基本功、初级长拳三路以及素质(50米、800米、1000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有:棍和刀的基本种类和规格,棍的基本功,初级棍术,以

45、及素质,第三学期的教学内容:散打运动的发展概述,比赛规则和裁判法,散打的基本功和素质。教学内容丰富,安排合理。武术选项课每周2个学时,每学期36学时,总学时为108学时。但通过调查,由于学生每学期的选项课重新进行选择,大部分学生通常会在不同的学期选择不同的选项课,武术教学的进度主要集中在第一学期,与大纲的规定完全不同。由于武术是基础性很强的项目,这么少的课时很难达到武术选项课的目的,学生认为武术选项课的学时较少。 3.4延安大学武术选项课的师资情况 通过调查和访问得知,延安大学武术选项课的教师共有6名,1名女教师,5名男教师;30岁以下的教师1人,30-45岁教师为5人,是一支充满朝气与活力、

46、比较年轻的教师队伍。在教师的学历方面,本科学历教师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为5人,4人为武术专业毕业老师,2人为其他专业。和教师的访谈中还发现教师外出进行培训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较少,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这说明延安大学武术选项课教师队伍年轻化,高学历的教师较多,专业性较强,但培训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较少。 3.5延安大学武术选项课的考核 根据调查了解到,武术选项课的考核内容包括技术考核、身体素质考核、平时成绩,其中技术考核占总成绩的30%,身体素质占60%,平时成绩占10%,身体素质比重较大。和教师访谈得知,身体素质所占比例较大主要是因为近几年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学校为引起学生重视而进行的改革

47、。在武术技术考核的评定中,教师主要依据学生对武术动作的掌握程度进行评定,可见在武术选项课考核中身体素质比重较大,教师的主观因素起到很大作用,忽视了学生的客观条件和学生的个体差异。 3.6延安大学武术选项课的教学场地和器械 对延安大学武术选项课的教学场地和器械的调查了解到,大学体育武术选项课的教学大多是在室外露天的田径场人工草坪和塑胶跑道进行,受其他课的干扰较大,遇到恶劣的天气情况时只能停课。在与体育器材管理的人员交谈中了解到现有的武术器械中,有刀300把,枪有35把,棍有450根,剑有300把,武术器材种类基本齐全,但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武术器械使用不当和年份过久等原因,部分器械存在不同程度

48、的破损。可见延安大学武术选项课的器械基本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但进行武术教学的场地条件较差。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延安大学武术选项课学生选修武术的动机呈多样性,但主要是为拿到必修课的学分,大部分学生对武术缺乏了解,学生的武术学习基础较差,很少有学生课后进行练习。(2)武术选项课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是近几年重新修订和选用的,主要教学内容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由于学生每学期进行选课的原因,武术教学的进度主要集中在第一学期。(3)武术选项课教师队伍年轻化,高学历的教师较多,专业性较强,培训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较少。(4)武术选项课考核中身体素质所占比重较大,教师的主观因素起到很大作用,忽视了学生的客

49、观条件和学生的个体差异。(5)武术选项课的器械基本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但进行武术教学的场地条件较差。 4.2建议 (1)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武术文化知识,设立武术协会,开展武术交流比赛,弘扬民族体育文化,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保证。(2)应重视武术课的教学改革,积极完善武术教学大纲,在武术的考核中应考虑学生的客观条件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评定学生学习成绩。(3)加快武术课场地设施建设,补充武术器械,为武术教学提供基础保证。(4)为武术教师积极创造外出学习交流机会,提升教师理论技术水平,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第七篇:普高体育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实证研究和

50、探索性研究等方法,对三峡大学体育学院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以此对三峡大学体育学院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目的、具体做法与过程和改革效果进行了研究和概括。 2结果与分析 2.1正确理解创业教育内涵,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的 创业教育是为学生更好的现实生存和未来发展空间,而进行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深层次综合素质教育过程。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创业实践能力的创业型人才,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和实际,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提出了“四全教育和双向适应”的创业教育工作思路和模式,“四全教育”是指我们的创业教育要全面面向每一位学生、贯穿学生在大学学习的全过程、融入大学教育与教学的每一个环

51、节和素质教育全方位。“双向适应”即是指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要适应市场需求,用市场来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构建既科学合理又符合体育专业特点的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模式。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培养学生创业的意识、知识、能力、心理品质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自我发展、经营管理、团队领导、与人沟通的能力等,使学生成为一名具有扎实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和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复合式体育人才。 2.2加强组织领导,营造重视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为认真抓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学院成立了院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

52、,制定改革方案、制订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并组织实施。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还有利于学校和高校教师自身的发展。学院对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有关方针政策进行了宣传和学习;针对当前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下降的严峻现实,组织教师参与人才市场调查,深入了解供需矛盾,聘请有关单位劳动人事主管为体育专业学生进行现阶段的就业形势报告;分析某些高校体育院系对体育专业规模进行消减的案例,采用专业危机和职业危机教育等方法和措施。在多种教育途径和教学形式的过程中,使学院师生逐步认识到,只有把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当今社会所需的人才。 2.3构建创业教育实

53、践平台模式,为学生创业实践创造条件 创业教育的重点是实践环节,我们针对这一重点进行了实践模式创新,探寻创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完成了体育专业创业教育从校内到校外、从行业内到行业外、从低级到高级的“四级平台模块”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四级平台模块”中的四级是指:第一级为校园创业实践平台,由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运动训练、各类体育俱乐部、体育运动竞赛、体育相关课题研究、体育社团活动六模块组成;第二级为体育相关行业创业实践平台,即由各类实习基地、校企结合、学生到企业或单位顶岗实习、体育公共服务和体育属性企业五个模块组成;第三级为非体育相关行业创业实践平台,由非体育相关企业群体作为指导、非体育生产

54、企业、非体育服务企业以及非体育营销企业四个模块组成;第四级为个体自主创业实践平台,由小型体育指导、培训教育中心、体育用品商店、中小型体育俱乐部以及非体育小企业五个模块组成。从第一级到第四级的实践平台,整个过程呈现阶梯式的向上发展,前一平台是后一平台的基础,后一平台是前一平台的提升,彼此又相互促进和联系。校园创业实践平台是打牢基础阶段,行业创业实践平台是巩固提高阶段,非行业创业实践平台是锻造磨炼阶段,主创业实践平台是实际应用阶段。 2.4实施“双素质”培育工程,提升体育专业学生创业综合素质 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在校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我管理

55、、自主创业为目标的新型教育活动,是一种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更深层次的素质教育。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改革实践中,增设佳作赏析、基础写作、大学语文等有关课程于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引导体育专业学生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开展了“人文与体育素质提升工程”的相关实践活动,引导每一位学生在大学年写100篇左右的日记,听20余场报告,读50篇左右名著。 2.5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改革初见成效 围绕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研究,三峡大学体育学院专门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组成员先后公开发表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论文近40篇,其中包括12篇体育类核心期刊,有很多成员相继参加了国内

56、关于创业教育的高水平学术报告会,并在大会上做了交流。其中成果高校创业型体育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通过了省级专家鉴定,并成功获得了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专家由5位教育部体育指导委员会成员组成,他们一致认为该项成果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三峡大学体育学院在国内同类院校创业教育中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其中“体育专业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模式构建对国内高校在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空白进行了很好的填补。如何使创业教育有机地融入专业教育之中是本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创新,使创业教育融入体育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践证明,创业教育和体育专业教育融入在一起之后

57、,不仅专业教学没有受到影响,而且专业发展得到了很好的促进,同时也使创业教育获得了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时还产生了比单一形式更大的效应。我们在改革实践中,建立了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的两级实践教学基地,其中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包括课堂教学、课外体育运动训练、体育俱乐部、体育运动竞赛组织、体育相关课题研究、体育社团活动六个模块平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包括行业与非行业两大类,其中有校校基地、校社基地、校企基地、校政基地以及校军基地五大新模式,使创业教育实习基地单一、触及面狭窄等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突破了制约实践教学的瓶颈。近几年来,三峡大学体育学院大量的学生走进了我们建立的各种创业实践基地,对他们进行培训辅导、兼职挂职等多种形式和类型的活动,使他们的创业意识得到了增强,创新素质得到了提高。体育学院学生参与自主创业与课余创业实践的人数达到整个学院学生人数的85%,其中主动参与地方体育公共服务以及各种体育大型活动,学院学生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