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原理复习题_第1页
文学原理复习题_第2页
文学原理复习题_第3页
文学原理复习题_第4页
文学原理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文学原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终极关怀(P260)终极关怀是文学精神的最大体现。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对人类整体目标即精神彼岸的自由王国所展开的向往、叩问与追寻。从两方面体现一是文学对哲学的借助与依凭,二是体现在文学的艺术化行为本身产生的一些看似“无形”的方面。2.共鸣共鸣本是一个声学术语,原义是声波作用所引起的共振现象,运用到欣赏之中,是指读者的思想情感同文本的思想情感因相通或相似而导致的情绪激动。它是欣赏中情感活动最强烈的境界。3. 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

2、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外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的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分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三个层次。4.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他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5.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是西方现代主义是十九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之间的一种文学潮流,是现代西方文学许多流派的总称。它主要是指以非理性主义为标志的各种文化思潮和哲学思潮影响下所形成的文学流派,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新小说派、荒诞派、黑色幽默等。 6. 文学风格文

3、学风格主要指作家和作品的风格,既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稳定的标志,又是其语言和文体成熟的体现,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徽记或指纹。文学风格既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言语形式,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关系。文学风格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它是作家成熟的标志,是作家刻印在自己作品上面区别于其他作家的徽章。7. 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式,实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8.文学形态文学形态是由文学本体所决定的体现本体世界的物质实体,是可为他人所感知的艺术符号系统。构成文学形态最重

4、要的物质手段是语言,其次是承载语言的具体物质。就文学形体而言,语言构成形象体系,形象饱和意蕴。言、象、意是文学形态的重要因素。9.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或抛弃。 10.文学本体是作家从文学特定的审美角度对世界的理解、思考和创造性把握。它以观念的方式存在于人的思维中,但可以以特定物质即语言为手段形成物质实体,呈现为可被他人所感知的艺术符号系统。(要注意的是,这个外在的物质实体或艺术符号系统不是文学本体,而是文学形态。在物化的文学作品中,本体退隐为不可直

5、观的潜在状态。)二、论答1.决定先锋与通俗的三类因素1)人类需求层次与文本先锋性的对应关系。2)对主流文化的不同态度而形成的先锋与通俗。对主流文化的两种态度:认同与否定 笑傲江湖对主流文化的态度基本上是肯定的,同时又是在这认同的基础上以拨乱反正的方式对主流价值观念的一次纯化演历。它模拟现实设置了一种虚伪的善恶表象,然后通过情节的展开对之进行颠覆,在这一虚拟情境中上演的依然是人们童话般的梦想:善良战胜邪恶。而其中的善与恶都是主流文化中的既成概念。务虚笔记是从生命困惑开始其否定历程的 :LZFO一些关键性质疑:时间、“我”、爱情、叛徒3)先锋与通俗在处理现实与虚拟关系上的两种不同取向:通俗文本倾向

6、于创造一个幻美世界来安慰痛苦现实,或以刺激性因素刺激读者的无聊与麻木;先锋倾向于直视日常生命的荒谬和残酷而表现出绝望情绪或更加激起征服的热情。郭先红征途务虚笔记2.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答:现代主义文学各流派在艺术技巧上有许多重要开拓,丰富了文学的艺术表现力,然而,现代主义文学往往有极端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等倾向,同时又过分强调非理性、自我表现,散布着悲观、绝望、颓废的情绪和危机感。对传统文学的颠覆:内容上“向内转”:表现对象转向人的心理生活、思想生活乃至潜意识心理和非理性的世界,认为它们更能揭示人性和人生的真实。如追忆逝水年华墙上的斑点表现上的隐喻性:用间接的、暗示的、象征

7、的表现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作品和形象所蕴涵的意义不是其本身的意义,而是一种引申的、隐含的或象征的意义。如豹青鸟文学形象的符号化:它并不是某个现实形象的直接摹写,而是一个具有指代意义的符号,隐喻、象征着形象之外的某种观念或意义,具有抽象意味。如城堡等待戈多卡夫卡的作品中有很多就直接用K先生“异化”主题的发现和开拓: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 、人与自然关系的四重异化。如秃头歌女局外人犀牛椅子艺术形式特征:形式标新立异、实验性。如等待戈多3.几种文学类型的比较:XXX与区别(1)现实型文学侧重于再现客观现实,理想型文学侧重于表现主观理想,而象征型文学侧重寄寓某种审美意蕴。这种意蕴或侧重

8、主观,或侧重客观,但都具有某种超出具体现象的抽象性。(2)现实型文学和理想型文学的再现与表现都具有直接性。再现是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表现是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情感态度。象征型文学则以暗示的方法间接地传达某种概念。(3)现实型文学和理想型文学的思想内容、情感意义是相对明确的,而象征型文学的审美意蕴则是朦胧、多义和含蓄的。(4)现实型文学侧重从现实中取材,逼真地描绘客观事物,强调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理想型文学侧重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取材,并充分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不求生活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象征型文学则从现实中取材,或虚构事物形象,但这些形象都经过加工处理,成为概括性、虚拟

9、性很强的假定性形象。4.“艺术家不应在他的作品里露面,就像上帝不该在生活里露面一样。” 这是福楼拜对哪种文学类型的阐释。试结合具体作品简述这种文学类型的特点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再现客观现实,这是现实型文学的主旨二是采用写实的方式。这是现实型文学的主要艺术手段。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具有再现性和逼真性的特点。如鲁迅的小说直面人生的。池莉的小说都市人的生活烦恼。1、再现性:再现(representation),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忠于现实,再现生活原貌,遵循客观规律,倾向的隐蔽性。(对待现实的态度)现实型文学的最基本的

10、特征是再现性。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并忠实于现实生活,而不是绕开现实,躲避现实。 (创作中主客体的关系)现实型文学在再现现实时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反对主观随意性。在人物塑造方面,力求揭示人物性格形成的客观原因。现实型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反映形态,同样包含着对现实生活的情感评价。不过,与理想型文学直抒胸臆的表现不同,现实型文学的主观情感态度融合会在客观再现之中,渗透在情节、场面、人物的描绘刻画之中。作家不直接出面在作品中表露自己的主观倾向,是现实型文学创。2、逼真性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注重写实白描和细节刻画,客观事物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

11、是它的特色。如巴尔扎克:“小说在细节上不是真实的话,它就毫无足取了。”(作品形成后的状态)由于重视生活画面的逼真再现,所以现实型文学以描写见长。描写中尽量达到酷似对象,让读者感到这里没有夸张变形。 现实型文学从现实生活实际出发,描写生活里本来就有的事物。 如药片段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 “这老东西。”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我们要求的不是生活的理想,而是生活本身,像它原来的

12、那样。不管好还是坏,我们不想装饰它”,现实主义文学的“显著特点在于毫无假借的直率,生活表现得赤裸裸到令人害羞的程度,把全部可怕的丑恶和全部庄严的美一起揭发出来,好像用解剖刀切开一样。”5.文学鉴赏的过程1 、感性阶段:对象确定、审美感知、接受想象。读者主体首先要确定对象,然后才能对之进行审美感知。没有审美感知,读者不能与文本发生任何实质性XXX。接受感知与创造感知最大不同是针对文学符号而不是现实现象。接受想象的两个基本功能:一是是使文本中的形象复活,即把符号还原为形象。二是对形象进行增补,即读者通过想象把自己的审美经验、审美理想转化文本形象之中,再创造出独特的新形象,使读者直观形象仿佛是在直观

13、自己,产生设身处地的参与感。2 、理性阶段:情感判断、共鸣、玩味理解情感判断情感判断。情感本是感性因素,为何在欣赏中成了理性角色?根本原因在于读者因文本符号所引发的情感活动并不是一种纯然的情感活动,它体现着十分强烈的判断性质传达出对文学形象的认可或拒斥的读者主体信息。读者的情感往往以两种方式流露出:其一、与作家的情感状态和文本的情感状态一致,被其引发被其感染,如果达强烈的程度,则形成共鸣。其二、与文本的情感指向相反,以故意的“对抗”姿态出现。共鸣本是一个声学术语,原义是声波作用所引起的共振现象,运用到欣赏之中,是指读者的思想情感同文本的思想情感因相通或相似而导致的情绪激动。它是欣赏中情感活动最

14、强烈的境界。3、玩味理解在欣赏的高层次,审美具有双重特性即寻乐和求知。很少有人不作这种追求。欣赏接受总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如果没有感性阶段对形象的感受(体现为不知不觉的吸引),那么理性分析就不可能实现(或向反方向发展),如果没有理性分析,只停留于形象感受之上(体现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所谓欣赏接受只能是低层次的表浅的。 理性思考在接受中重要的原因,因为优秀文本深刻的主题、思想和作家独特的人生感受,总是隐藏于情节、场面、形象之中,接受者除了用理性去发掘之外,是无法直接获得的。6. 经典的特质经典是数代人驻留过后造成的群体共同表象,人们以此表达共同的生命真理感,而对这一公共表象的掌握也就

15、变成了个体进入人群整体的一种仪式。经典指一个文化所拥有的我们可以从中进行选择的全部精神宝藏,文学经典是精选出来的一些著名作品,很有价值,用于教育,而且起到了为文学批评提供参照系的作用。a、经典文本中的公共性的世界 世界作为一种极致的假设是无限的,人面对的世界却是有限的,它往往是人面对的问题的总和。 如果经典文本的功能是容易被社会实践所替代的,经典文本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 只有抽象的象征性的世界才具有公共性。 “艺术创造活动通过它产生或重视的有限的几个对象,实际上却以完整地重新把握世界作为它努力的目标。” 象征性把握公共性世界的整体,是经典文本战胜其他把握世界局部的文本、以及战胜对克服局部困

16、境具有优越性的实践的竞争的一个必要条件。b、经典文本中世界之上的人性色彩和形象亲和性人类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超越 人类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超越 作为一种确信和理解,宗教和哲学文本背后也满含着人类的理想、激情和焦虑,但它们是隐藏着的,甚至是表面上排斥着它们的,哲学和宗教文本努力声明着,它们所把握的是“是其所是”的世界的本来面目,自己的真理与“真”相连。 文学文本则不同,它“把存在的整体归还给人,并用人性去包笼世界”,无论世界的真相如何,人性的理想、激情、焦虑都是正当的,都是包笼着世界的,而不是像在哲学里那样被世界所规约着的。 哲学文本中的世界是经过艰苦的思想努力缔建的抽象的世界,它不是人类以自身的自然方

17、式直接面对的世界,所以文学文本给人以自由自在的亲和感,而哲学文本却是生硬的。 宗教虽然也以形象来把握世界,但它的形象是信仰的对象,人在其面前丧失了主动性,而文学文本中的形象是人自己创造的,人在其中享受着人自身的主动性。 文学文本的非理性倾向导致了它对于实践以及宗教、哲学文本的优越性。因为理性往往与克制、约束相连,而非理性往往与人自身的情感和愿望相连。在此意义上说,强调非理性的文学文本构成了对既有文化的永不停歇的超越。 c、经典文本中的巅峰人物和巅峰情境 文学文本所用来把握世界的,是有限的几个对象。人们在文学文本中寻找的,不是用其一生的实践去把握世界的感觉,而是从一个短暂的阅读过程中就要实现的把

18、握感,而且希望是一劳永逸的把握感。所以文学文本只能以有限的几个对象把握世界。 与世界的宽广及与此宽广相连的丰富比较起来,有限的几个对象有其明显的不足之处。所以就只能把这几个对象设定在最高峰或最幽微之处,给它以最激越的情境落差、以最尖锐的提问,以求得用人物和情境的极致来对世界进行象征性把握。 流传千百年的往往是王子和公主的传说,才子佳人的故事,即使是平庸卑微的人物,也应该平庸卑微到极致的程度,或者被平庸卑微压迫致死的程度。它们要面对的往往是“生存还是死亡”的拷问、阅尽女色顿悟色空的悲凉、变成甲壳虫被冷落致死的伤感。对真实生活的几个平常片断的描摹无法满足读者对文本的世界性提问。 7.在接受理论中,

19、文学文本和文学作品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1)文本是指作家创造的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的作品本身的自在状态;作品是指与读者构成对象性关系的东西,它已经突破了孤立的存在,融会了读者即审美主体的经验、情感和艺术趣味的审美对象。(2)文本是以文字符号的形式储存着多种多样审美信息的硬载体;作品则是在具有鉴赏力读者的阅读中,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审美信息的软载体。(3)文本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在,它独立于接受主体的感知之外,其存在不依赖于接受主体的审美经验,其结构形态也不会因事而发生变化;作品则依赖接受主体的积极介入,它只存在于读者的审美观照和感受中,受接受主体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结构的左右支配,是一种相对的具体的存

20、在。由文本到作品的转变,是审美感知的结果。也就是说,作品是被审美主体感知、规定和创造的文本。8.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这三种种文学类型的XXX与区别。(1)现实型文学侧重于再现客观现实,理想型文学侧重于表现主观理想,而象征型文学侧重寄寓某种审美意蕴。这种意蕴或侧重主观,或侧重客观,但都具有某种超出具体现象的抽象性。(2) 现实型文学和理想型文学的再现与表现都具有直接性。再现是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表现是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情感态度。象征型文学则以暗示的方法间接地传达某种概念。(3)现实型文学和理想型文学的思想内容、情感意义是相对明确的,而象征型文学的审美意蕴则是朦胧、多义

21、和含蓄的。(4)现实型文学侧重从现实中取材,逼真地描绘客观事物,强调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理想型文学侧重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取材,并充分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不求生活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象征型文学则从现实中取材,或虚构事物形象,但这些形象都经过加工处理,成为概括性、虚拟性很强的假定性形象。10.什么是文学的终极关怀?它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绿P161)“终极关怀”,就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对人类整体目标即精神彼岸的自由王国所展开的向往、叩问与追寻。体现:1、文学对哲学的借助与依凭2、体现在文学的多种艺术化行为之中 11.文学与宗教相通相异之处在哪里?(红第六章)相通:1)、文学与宗教的表

22、面关联是一个直观的现象。 2)、宗教与文学建构自我世界的方式有共通之处,即它们都要运用想象来塑造形象。3)、历史上许多宗教作品、宗教经典本身就是优美的文学作品。圣经相异:1、宗教是支配着人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而优秀文学通过把宗教的精神方式在人类的终极关怀前提下加以放大,使人们对神的信仰变换成对人自身的信仰。便可从宗教中借助到信仰的力量、灵感和哲理,使自身世界变得更为深邃开阔,在精神层次上与宗教产生一种文化呼应与XXX。2、文学的信仰方式是通过求真向善来构建飘逸但并不虚幻的美的世界。这种信仰以强化人自身的主体意识为旨归,与宗教那种通过对神的信仰来取消人的主体地位刚好

23、相反。3、在宗教高度异化、高度黑暗的时代,文学就成了宗教最有力的批判力量,它揭露宗教的伪善与残暴,把被蒙蔽的良知从宗教迷途中拯救出来。文学创造是一种具有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的基础上,力图揭示人的丰富性,弘扬人的价值,是要导向能充分地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力量。宗教是建立在对世界的颠倒的认识和虚幻的唯心主义臆想的基础上,以虚无的情感去祈求彼岸世界的幸福,通过对神的虚无世界的歌颂把人引向不可知的彼岸,使人忘却现实世界和否定人自身价值,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形态,是要导向超验的彼岸世界。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的原因:文学创造属于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始终

24、保持着“精神的自律”,表现为“精神个体性的形式”有利于个体的自由创造。并且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作品都表现出个人对生活独特感受和创作个性。所以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12. 什么是话语蕴藉?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红P69)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13.什么是游戏?游戏与文学的娱乐性关系如何?(绿P248)答:游戏是人受到外

25、在物质世界和内在精神束缚得不到自由时,利用闲暇与剩余精力创造一个自由天地的想象性具体活动。文学游戏的特性具有生理满足意义,娱乐必须有益智特色,娱乐必须最终指向高雅的格调,有整体的升华。14.有人说西游记是以通俗形态出现却暗含高雅的文本,也有人认为它有高雅诗词,却还是通俗文本,你如何认为?1,从题材上看。高雅小说的主题不一定属于母题,但通俗小说的主题必定是母题的一种。母题指的是在千年来的文学史上反复出现的惯例或程式,比如王子娶了公主,英雄历经磨难终返家园等等。因此不管故事有多少跌宕起伏的情节,主题却是“老一套”,普通读者容易理解。相反,高雅小说因为更注重思辨,主题可能会更私人一些,也就和传统的母

26、题产生了距离,因此读者再阅读时往往产生“看不太懂”的感觉。2,从情节上来看高雅小说倾向于表达内心的情感,矛盾以及精神上的成长一类,因此它的主要情节往往很简单,复杂的是期间人物的心理。而通俗小说情节多由一个接一个的动作构成,这在西游记,七侠五义等中国传统小说上特别明显,因此人们喜欢用“热闹”来形容。3,从语言上来看高雅小说偏向书面语,通俗小说则更喜爱用口语和俚语进行表达,这也和通俗小说重行动和对话有很大的关系。4,从表达上来看高雅小说喜欢直接运用或化用典故进行含蓄的表达,而且这些典故并不仅仅是普通百姓耳熟能详的神化传说或英雄事迹,往往是来自其他高雅读物,这就对读者的阅读经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

27、就形成了圈内人心领神会,而一般人一头雾水的情况。5,从目标读者群来看高雅小说的写作对象是受过较多教育有良好文学修养的所谓上层读者,而通俗小说却是面向大众的。最后要指出的一点是:高雅通俗往往只是从形式上进行区分,但是否会成为经典却和形式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些高雅读物在几十年后即被人遗忘,只在某本更为高雅的书中提到它的名字,内容却已经无从知晓;而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小说却一直有着勃勃生机。15.以鸟笼为例,分析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红P51) 1.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2.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像、虚构和情感等特性3.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

28、整体4.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16.结合作品分析决定先锋与通俗的三类因素:(同T1)答:1、人类需求层次与文本先锋性的对应关系。 2、对主流文化的不同态度而形成的先锋与通俗。 对主流文化的两种态度:认同与否定 笑傲江湖对主流文化的态度基本上是肯定的,同时又是在这认同的基础上以拨乱反正的方式对主流价值观念的一次纯化演历。它模拟现实设置了一种虚伪的善恶表象,然后通过情节的展开对之进行颠覆,在这一虚拟情境中上演的依然是人们童话般的梦想:善良战胜邪恶。而其中的善与恶都是主流文化中的既成概念。 3、先锋与通俗在处理现实与虚拟关系上的两种不同取向: 通俗文本倾向于创造一个幻美世界来安慰痛苦现实,或

29、以刺激性因素刺激读者的无聊与麻木; 先锋倾向于直视日常生命的荒谬和残酷而表现出绝望情绪或更加激起征服的热情。17.谢榛四溟诗话载:“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时,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为什么司空曙的诗句最好?请用意境的有关原理说明之。意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其特征有1)虚实相生。意

30、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 “如在眼前 ”的较实的因素,称为 “实境 ”;一部分是 “见于言外 ”的较虚的部分,称为 “虚境”。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和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统帅地位。但是,虚境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以实境为载体,落实到实境的具体描绘上。总之,虚境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虚实相生 的意境的结构原理。意境的本质特征是“生命律动 ”,即展示生命本身的美。在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中,是把宇宙境界与艺术意境视为浑然一体的同构关系。由于宇宙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形式,诗人对宇宙境界的体验就是一种

31、生命律动的体验,而意境恰恰就是这种生命律动的表现。人心虽小,但可以装得下整个宇宙。诗人之心,本身就是宇宙的创化,他可以映射宇宙的诗心、宇宙的灵气。因此我们说,艺术意境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现象,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直接抒情,以我观物,故万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分过秋千去”。无我之境间接抒情,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意境的效果:引发读者的想像和思索。(4) 古典意境意象间的和谐整一与现代诗意象间的冲突性张力。(5)意境的三个层次:a、心灵对于印象的反映,如沙扬娜拉(徐志摩)。b、生命律动的传递,如烦忧(戴望舒)。C、人生意义的探寻,如饮酒(陶渊明)。“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老、秋直接道出,其XXX也直接道出。“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老、秋未直接道出,其XXX却直接道出。“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老、秋及其XXX都由意象直接出之。 18.19世纪法国学者布封提出“风格即人”,中国古代文论中有“文品即人品”、“文如其人”的观点。请用学过的相关原理论述之(红P283) 风格是作家的艺术个性和文体完全成熟的标志,是作家创作个性在作品有机整体中所显现出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