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犊牛腹泻的防治_第1页
新生犊牛腹泻的防治_第2页
新生犊牛腹泻的防治_第3页
新生犊牛腹泻的防治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生犊牛腹泻的防治 犊牛腹泻是指新生10日龄左右的犊牛肠蠕动亢进,肠内吸收不全或者困难,致使肠内容与多量水分被排出体外的一种犊牛疾病。其临床症状是粪呈稀糖或水样,酸中毒,死亡较快。腹泻在犊牛中发病率极高,是小牛死亡的最常见病因。犊牛腹泻是伴随一系列严重病理反应的新生犊牛肠道感染性疾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而以秋末、初春为最多,且发病迅速、病程短促、死亡率高,随着日龄的增长,发病率明显减少。 一、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因 1.非感染性因素 主要表现为管理不当导致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或者营养不良性腹泻,近几年,我地区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硕县养牛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但是有些养殖户养牛知识缺乏,给犊牛单独喂饲大量的

2、精料,导致犊牛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另外犊牛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免疫力极低,需要依靠初乳提供基本抗体,以防犊牛产生应激反应和疾病发生,但是很多地区生产实践中或初乳饲喂实践过晚、喂量过少、或者根本不喂,导致犊牛不能获得母源抗体而使免疫力降低,导致腹泻发生。 2.细菌性犊牛腹泻 这种类型临床最为常见。主要由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引起。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在健康犊 牛肠道内大量存在,但因厩舍卫生条件差或寒冷因素作用使犊牛抵抗力下降时发病。 3.寄生虫性腹泻 由于养殖户养牛知识欠缺、厩舍卫生条件差及没有预防性驱虫等,使犊牛因感染寄生虫而导致腹泻。其中,以感染线虫最为多见。 二、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 腹泻时粪便含有

3、过量水分,通常是正常犊牛的710倍,粪便有异味,颜色呈黄色或白色、灰白色。生后1周龄以内的犊牛出现腹泻时,突然发病,排出白色水样粪便,大约23天死亡;生后10日龄左右犊牛症状较轻,多呈慢性经过。粪便初呈水样,食欲减退或废绝,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鼻粘膜干燥,皮肤弹力下降,眼球凹陷,出现脱水症状,不久体温降低呈虚脱状态,并发呼吸道疾病而死亡。一般认为犊牛中毒性腹泻90%与大肠杆菌有关,其它大都是几种病毒混合感染。沙门氏杆菌引起的腹泻,多见于生后23周龄犊牛,其感染力极强,死亡率高。其特征为:突然发病,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到40左右,排出有粘液和血液的粪便,也有引起脑炎出现神经症状,由于严重脱水和虚脱,

4、经56d死亡。 剖检犊牛腹泻死亡的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变化。皱胃黏膜充血水肿,覆有胶状液体,胃内有大量的凝乳块。小肠黏膜充血、出血和水肿。肠内混有血液和气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或充血。肝脏、肾脏苍白,有时有出血点。胆囊充满粘稠暗绿色的胆汁,心内膜有出血点。病程稍长的病例有肺炎和关节炎病变。 三、治疗 治疗原则是健胃,消炎,防止续发感染和脱水。 1.减少喂奶量或绝食,通常可以减少正常乳量的1/3或1/2,减少乳量用温开水代替,绝食24小时可喂给补液盐,当腹泻减轻,在逐渐喂给正常乳量。 2.药物治疗:腹泻而又食欲者,用乳酶生1g、磺胺米4g、酵母片3g,一次喂服,连用3d。对腹泻带血者,首

5、先应清理肠道,用液体石蜡油150200ml,一次灌服。次日可用磺胺米和碳酸氢钠各4g,一次喂服,日服3次,连用23d。对腹泻伴有胃肠臌胀者,应消除臌胀,可用磺胺米5g、碳酸氢钠5g、氧化镁2g,一次喂服。对腹泻而脱水者,应尽快补充等渗电解质溶液,增加血容量。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15002500ml、20%葡萄糖液250500ml、5%碳酸氢钠250300ml一次性静脉注射,日补23次。对腹泻而伴有体温升高者,除内服健胃、消炎药外,全身可用青霉素80万16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一次肌肉注射。每日23次,连注射23d。对寄生虫感染的腹泻用伊维菌素进行定期驱虫。 四、预防 加强干奶牛母牛的饲

6、养干奶母牛的饲养不仅影响母牛本身的健康和产后乳产量的高低,也影响到犊牛的健康。 1.严格控制清料喂量,防止母牛过肥和产后酮病的发生,以减少犊牛中毒性腹泻的发生。 2.产前8d,肌肉注射链霉素,每日200万300万iu,每日一次,连续注射57d。加强产前消毒卫生母牛预产期前15d进产房。产房要宽敞、通风、干燥;阳光充足。消毒卫生应经常持久。 3.产床、运动场要及时清扫,粪便、褥草应及时清除。 4.牛舍地面每日应用清水冲洗1或2次,每隔710d,要用碱水冲洗食槽和地面。 5.凡进入产房的牛,每日刷拭牛体1或2次,用1%来苏尔液每日刷拭后驱及牛尾1或2次,使牛体清洁。 6.犊牛出生后擦干全身,脐带距腹部约5cm处剪断,断端应在10%碘酊内浸泡0.51min。 7.及时饲喂初乳。出生后0.51h内喂上初乳,每次喂量2kg。 8.新生犊牛单圈饲养。其优点:犊牛出生到断奶,单独饲养在同一牛栏内,避免相互吸吮,相互接触的机会,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可降低犊牛发病率。圈舍通风、空气新鲜、光线充足,运动自由,可提高犊牛的体质和抗病力。能保证每头犊牛的进食量,避免集中混群饲养抢食而造成犊牛进食不足的现象。便于发现病牛,也便于治疗和观察,能到隔离病牛的作用,圈舍小,便于消毒,有利于对疾病的控制。一旦圈舍被病原菌污染,圈舍内结构简单,便于移动,有利于犊牛饲养场的更新。 五、总结 从犊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