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与液体治疗总结(完整版)_第1页
液体与液体治疗总结(完整版)_第2页
液体与液体治疗总结(完整版)_第3页
液体与液体治疗总结(完整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液体与液体治疗总结(全文)基础对于机体来讲,体重的 60% 是水,其中 2/3 是细胞内液, 1/3 是 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是组织间液体,只有 15-20% 是血液和血 浆,由此可见,血液仅占机体液体的很少一部分。但就是这一少部 分的血容量, 对机体来说异常重要, 是维持循环和组织灌注的基础。对患者来说,维持适宜的水含量和电解质是最基础的,治疗过程中 要防范两点: 1. 避免不足或或液体过负荷; 2.避免电解质紊乱如低 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和高氯性酸中毒。液体不足可导致循环低灌注,从而引起组织缺血缺氧。液体过负荷 又会出现组织水肿,从而出现脏器功能障碍如 AKI 、肝衰竭、

2、胃肠 道功能障碍(肠梗阻、肠源性感染)、脑损伤(脑水肿引起昏迷) 等。根据机体缺水类型,可分为:细胞内缺水(缺少水)、组织间 隙缺水(缺少水和电解质)、血管内缺水(缺少血浆或者红细胞)。液体平衡 液体平衡的维持取决于摄入和排出(肾脏、消化道、皮肤的不显性 失水和肺)。正常健康人平均需要水: 25-35mL/kg/day ;钠:约 1mmol/kg/day; 钾 :约 1mmol/kg/day。而机 体 可 通过 肾脏、 胃肠道、胆道、空回肠(造瘘或肠瘘)等丢失液体,其中为了保持机体电解质平衡,尿量需要保持500ml/day呕吐会丢失大量钾离子、氯离子,引起低氯血症(低钾血症)性代谢性碱中毒晶体

3、液与胶体液复苏、补液、维持机体需求所需要的液体主要分为两大类,也就是 晶体和胶体。晶体液的电解质溶解在水中,如生理盐水、乳酸钠林 格、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混合糖电解质、醋酸钠林格等,一般 来讲价格便宜。但输注的晶体液会渗透到组织间隙,大约只有 25-30%能用来血管内容量。晶体液中的生理盐水氯离子含量是154mmol/L ,比血浆氯含量100 T10mmol/L高得多,使用生理盐水能够补充大量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然而如果清除能力下降,就会引起高氯血症,从而出现代 谢性酸中毒, 影响肾脏血流,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引起胃肠道梗阻。平衡液是另一种晶体液,内含有各种电解质的溶液(钠离子、钾离 子、钙离子

4、、镁离子和相对于生理盐水更低浓度的氯离子),平衡 液能够产生相似的扩容效果,在理论上降低高氯性酸中毒的风险, 但需要更多的试验来证实。糖水能够提供水分,对于不需要扩充血 容量的患者来说,单独使用其治疗脱水有一定的效果,并,这时候 不需要去扩充血管内容量(一旦糖被分解,自由水就会在整个机体进行分布,扩容作用微不足道)O胶体内含有分子量较大的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在血管内停留更长时间,临床研究中并没有证实胶体液能够改善临床预后。胶体中的白蛋白是天然形成的蛋白,高浓度低氯蛋白(20-25% 的白蛋白)理论上能够减轻组织水肿,使用白蛋白可降低补液量。对颅脑外伤的研究发现,白蛋白组死亡率更高,目前不推荐使用

5、白蛋白对脑外伤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明胶是人工胶体,能够增加出血和输血的风险,但无法明确这到底是因为血液稀释或者明胶本身的作用导致的。右旋糖酐是有效的扩容剂,但它影响交叉配血、凝血功能。当外周灌注受到影响的时候,微循环供血不足,可以使用右旋糖酐来抗血栓和抗血液瘀滞。羟乙基淀粉使用频率越来越低,鉴于各种研究的不一致性,不推荐使用羟乙基淀粉。液体管理对于ARDS的患者来说, 尽量保持肺部干燥(只要能够保证组织灌注);对于脓毒症、休克等患者来说,早期足够的液体能够降低死 亡率。在液体复苏中,可首先选择晶体液,避免使用羟乙基淀粉, 如果患者血容量需要持续的晶体输注,此时可补充白蛋白。容量反应性容量反应性指

6、心脏对静脉输液的反应,定义为通过输注500ml晶体,心输出量可以增加 10%以上。研究显示,重症患者仅有约 50%的患者有容量反应。如果患者没有容量反应性,那么液体复苏就会导致组织水肿,增加血管和组织之间的距离,加重病情。由此可见,容量反应性是液体复苏的基础。但反过来,有容量反应性却不一定 需要扩容补液治疗。只有临床上出现需要补液扩容的切入点比如低血压、少尿、花斑、乳酸增高等,且患者具有容量反应性,才可以 进行液体复苏。何评估患者的容量反应性呢?可以通过快速补液试验、被动抬腿试验、下腔静脉变异度来评估容量反应性。那如果临 床无法监测 CO呢?可以使用其他替代方法,比如:1.HR下降15% ;

7、2.SBP 增加15% ; 3.PP 增加20% ; 4.Scvo2 增加5%。 快速补液试验指的是静脉输注500ml晶体(30min ),如果输液后心输出量增加10%,则定义为患者容量有反应,如果心输出量增加15% ,称为容量反应性良好。被动抬腿试验Passive legraisi ng( PLR )指的是通过抬高患者的双下肢,可以使得双下肢的血液回流至心脏,增加心脏前负荷。具体方法为:基础体位为45。的半卧位,然后改为平卧位并抬高双下肢至45。,维持至少1分钟。被动抬腿试验鉴于对患者体位的改变,可导致交感兴奋。如 果患者在 PLR期间,心率增加10%,认为患者存在交感兴奋,会影响判定结果。

8、液体治疗的时效性液体反应性是生理状态,只有当血流动力学获益可能大于累积的液体正平衡带来的风险的时候,才可以快速输液。容量反应性消失的时候,患者不应该再进行快速输液。补液之后患者CI增加,但输液结束30分钟之后,患者的CI就可恢复到基线水平。诸多临床试验表明,对于低血压、循环性休克和少尿患者而言,快速输液常常 是无效的。这并不是要让临床医生不去补液,而是强调容量负荷的 时效性。在补液的时候,要尽量避免液体再分布引起严重的组织水 肿,导致患者氧输送距离增加,加重病情。层次与阶段液体治疗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必须要很好的理解液体治疗的层次。一般来讲,可分为三层。1.液体应该要增加心输出量;2.增加的CI必须转换为改善了的氧供;3.改善的氧供需要改善氧利用。如果在输注液体之后,患者尿量没有增加、乳酸反而上升、皮肤花斑更加 严重、肢体水肿更加明显、氧合下降、呼吸窘迫加重等,均提示患 者液体耐受性很差,输液带来了不良效果。为了避免液体过负荷,有学者建议将液体治疗进行阶段划分。也就是:抢救阶段、优化阶段、稳定阶段、撤离阶段。在紧急抢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