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最新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梳理大全_第1页
高二最新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梳理大全_第2页
高二最新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梳理大全_第3页
高二最新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梳理大全_第4页
高二最新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梳理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最新化学必考学问点归纳梳理大全 只有高效的学习方法,才可以很快的把握学问的重难点。有效的读书方式依据规律把握方法,不要一来就死记硬背,先找规律,再记忆,然后再学习,就能很快的把握学问。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化学学问点,期望大能关怀到大家! 高二化学学问点1 1.原电池的定义 电能的把化学能转变为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还原剂失去的电子经过导线传给氧化剂,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从而形成电流。 3.构成条件 两极、一液(电解质溶液)、一回路(闭合回路)、一反应(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4.正负极推断 负极:电子流出的极为负极,发生氧

2、化反应,一般较活泼的金属做负极 正极:电子流入的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一般较不活泼金属做正极 推断方法: 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电极材料推断:一般是活泼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留意:cu-fe(al)与浓hno3组成的原电池以及mg-al与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例外。 依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淌方向推断:电流是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流淌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 依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推断:原电池的负极总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正极总是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依据现象推断:溶解的电极为负极,增重或有气泡放出的电极为正极 依据离子的流淌方向推断:在原电池内的电解质溶液,阳

3、离子移向的极是正极,阴离子移向的极是负极。 5.电子、电流、离子的移动方向 电子:负极流向正极 电流:正极流向负极 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6.电极反应式(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负极(zn):zn-2e-=zn2+(氧化反应) 正极(cu):cu2+2e-=cu(还原反应) 总反应:zn+cu2+=zn2+cu 7.原电池的改进 一般原电池的缺点:正负极反应相互干扰;原电池的电流损耗快。 改进方法: 使正负极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让原电池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开进行反应,用导体(盐桥)将两部分连接起来。 盐桥: 把装有饱和kcl溶液和琼脂制成的胶冻的玻璃管叫做盐桥。胶冻的作用是防止管中

4、溶液流出。 盐桥的作用: 盐桥是沟通原电池两部分溶液的桥梁。盐桥保障了电子通过外电路从锌到铜的不断转移,使锌的溶解和铜的析出过程得以连续进行。导线的作用是传递电子,沟通外电路。而盐桥的作用则是沟通内电路。 a.盐桥中的电解质溶液使原电池的两部分连成一个通路,形成闭合回路 b.平衡电荷,使原电池不断产生电流 盐桥的工作原理: 当接通电路之后,锌电极失去电子产生锌离子进入溶液,电子通过导线流向铜电极,并在铜电极表面将电子传给铜离子,铜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铜原子。锌盐溶液会由于锌溶解成为zn2+而带上正电,铜盐溶液会由于铜的析出削减了cu2+而带上了负电,从而阻挡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导致原电池不产生电流

5、。 盐桥中的钾离子进入硫酸铜溶液,盐桥中的氯离子进入硫酸锌溶液,使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锌溶液均保持电中性,使氧化还原反应得以持续进行,从而使原电池不断产生电流。 【说明】盐桥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氯化钾的流失,需要在饱和氯化钾溶液中浸泡,以补充流失的氯化钾,然后才能正常反复使用。 原电池组成的变化: 原电池变化:改进后的原电池由两个半电池组成,电解质溶液在两个半电池中不同,两个半电池中间通过盐桥连接。 改进后电池的优点:原电池能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 高二化学学问点2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ca(oh)2+co2=caco3+h2o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学问点:

6、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不用它检验,caco3+co2+h2o=ca(hco3)2沉淀消逝,可用ba(oh)2溶液。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mg+o2=2mgo 现象:镁在空气中猛烈燃烧,放热,发出刺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学问点: (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 (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 (3)镁可做照明弹; (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 (5)镁很活泼,为了疼惜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疼惜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洁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 2h2o=2h2+o2 现象:通电后,电

7、极上消逝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相关学问点: (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加水的导电性; (4)电源为直流电。 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 cao+h2o=ca(oh)2 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关学问点: (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 (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 (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 (4)发出大量的热。 5.试验室制取氧气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 2kclo3=mno2(作催化剂

8、)=2kcl+3o2 相关学问点: (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 (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转变; (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别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 2kmno4=k2mno4+mno2+o2 相关学问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开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分解反应) 2h2o2=mno2(作催化剂)=2h2o+o2 共同学问点: (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 (2)试验结束要先撤导

9、管,后撤酒精灯,避开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 (3)加热时试管要略向下倾斜,避开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再收集; (5)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满,伸入瓶中检验是否是氧气。 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充分燃烧:c+o2=co2 不充分燃烧:2c+o2=2co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相关学问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7.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s+o2=so2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光明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

10、激性气体。 高二化学学问点3 氧族元素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o2 2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so2(颜色可复现)、cl2(颜色不行复现)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so2 4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难挥发 5检查肠胃用作“钡餐”的baso4 6检验so先加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 7某溶液加入盐酸产生刺激气味气体,该溶液中定含有: 8引发酸雨的污染物so2 高二化学学问点4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当化学反应在确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取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

11、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 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依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 q=-c(t2-t1) 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试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 (1)反应焓变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h表示。 (2)反应焓变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

12、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h0,反应吸取能量,为吸热反应。 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 o2(g)=h2o(l);h(298k)=-285.8kjmol-1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留意以下几点: 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 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h,h的单位是jmol-1或kjmol-1

13、,且h后注明反应温度。 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3、反应焓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一样,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2)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焓变的计算。 常见题型是给出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合并出题目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依据盖斯定律可知,该方程式的h为上述各热化学方程式的h的代数和。 (3)依据标准摩尔生成焓,fhm计算反应焓变h。 对任意反应:aa+bb=cc+dd h=cfhm(c)+dfhm(d)-afhm(a)+bfhm(b) 高二化学学问点5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

14、内反应物浓度的削减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 单位:mol/(ls)或mol/(lmin) 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重要规律: 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与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打算的(主要因素)。 外因:温度:上升温度,增大速率 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 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

15、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转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在确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转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只转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通常把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行能为0。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逆:化学平衡争辩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