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1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2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3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4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一、单项选择题1.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物质是变化的。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燃放烟花 B.篝火燃烧C.冰雪融化 D.葡萄酿酒2.树立环保意识,践行环境友好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坚持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 B.垃圾分类回收,减少资源浪费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工业废水直排,降低经济成本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CO气体中毒C.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松软的糕点D.用沉降、过滤等方法初步净化天然水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操作中,符合规范的是A.气密性检查B.加热液体C.验满CO2D.稀释浓硫酸5.某同学从衡阳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发现从衡阳带来的密封饼干包装袋鼓起了。包装袋鼓起的原因是()A.袋内饼干的体积变大 B.袋内气体分子的体积变大C.袋内气体分子个数增多 D.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变大6.有“锂”走遍天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锂电池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锂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C.锂原子核电荷数为3 D.锂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7.化学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化学反应可以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更多C.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性质决定其用途D.不同元素种类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8.归纳整理有助于所学知识的系统化。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中,不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家与贡献B.化学用语与意义①屠呦呦一发现并提取青蒿素②门捷列夫一制作元素周期表①2H一表示两个氢原子②3H2O一表示三个水分子C.实验数据与记录D.物质组成与分类①用托盘天平称量6.24g氯化钠②用100mL量筒量取7.2mL盐酸①常见的混合物—空气、溶液②常见的氧化物—水、氧化铁A.A B.B C.C D.D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Ca2+、Mg2+、OH-、NO3− B.Fe3+、Na+、C.K+、H+、CO32−、SO42− D.Ba2+10.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图是实验室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对比实验设计,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使铁钉与空气隔绝B.对比甲、乙可探究:接触水是否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C.对比乙、丙可探究:接触空气是否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D.对比丙、丁可探究:接触食盐溶液是否能加速铁的锈蚀二、多项选择题11.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B.物质甲属于氧化物C.反应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2D.图中x的数值为312.推理与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D.活泼金属与酸反应能生成气体,所以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13.为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采用的相应除杂方案中,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方案AN2O2通过足量灼热的木炭BCaOCaCO3高温煅烧,充分反应CFeCl3溶液HCl加入适量NaOH溶液DNaCl溶液Na2SO4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A.A B.B C.C D.D14.向一定量的Cu(NO3)2溶液中加入银粉和铁粉的混合物ag,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Ag+ B.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C.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 D.滤液一定是浅绿色溶液15.现有甲烷(CH4)和氢气的混合气体2g,为测定其组成,通入足量氧气,将其充分燃烧后测得生成水的质量为7.2g。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氧气的总质量为9.6gB.燃烧时发生的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C.混合气体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8gD.混合物中甲烷与氢气的质量比为2:1三、非选择题16.按要求从氯化钾、硫酸、氧化镁、铝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1)①一种金属单质。②一种不易挥发的酸。③一种可溶的盐。④一种金属氧化物。(2)2023年10月29日,济南(泉城)马拉松在大明湖胖鸣枪开跑,约3万名马拉松爱好者在泉城如诗如画的赛道上一展英姿。试回答:①运动员剧烈运动后会感到肌肉酸痛,是因为体内产生大量乳酸(C3H6O3)的缘故。一个乳酸分子中,共含有个原子,乳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②为助力马拉松赛事,济南公交开通8条临时免费摆渡线,保障市民乘客正常出行。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济南市纯电动公交车常用的电池,在磷酸亚铁锂中,锂元素(Li)的化合价为+1,则磷元素(P)的化合价为。③马拉松比赛奖牌的设计充满了济南特色,一幅“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城市画卷在奖牌之上生动展现。奖牌为锌合金材质结合电镀工艺,锌合金具有比纯锌的硬度更(填“大”或“小”)的特点。④运动员赛事包中除常规物资外还配备了能量胶、盐丸等特色补给物资。果糖(C6H12O6)是能量胶的主要成分之一。试计算18g果糖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g(计算结果精确至0.1g)。17.2023年10月15日是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二十周年纪念日。航天梦,照亮中国科技兴国路。试回答:(1)①宇航员在太空呼吸所用的氧气一部分来自于水的电解,电解水时氧气在与电源(填“正”或“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②偏二甲肼(C2H8N2)是载人火箭常用的燃料之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③在航天探测器的控制系统中采用了导电性优良的金属铜。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湿法炼铜”的方法:“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试写出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氨气(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通常状况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显碱性。工业上合成NH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①根据上述信息写出NH3在通常状况下的一条物理性质。②合成NH3需要大量的氮气作原料,工业上主要是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得氮气。已知氧气沸点是-183℃,氮气沸点是-196℃,则先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气体是(填化学式)。③焦炭(C)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填“分解化合”“复分解”“置换”之一)反应。④写出合成塔中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18.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和收集实验的部分仪器。(1)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①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氧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上述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可制取Cl2,同时生成MnCl2和H2O。用该方法制取Cl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仪器序号字母),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填“催化剂”或“反应物”)。(2)已知某混合气体由CO、CO2和H2O三种气体组成,化学实验小组为验证三种气体的存在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①能证明混合气体中存在CO2的实验现象是。②仪器C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③根据实验目的分析,该实验设计存在的明显不足是。④若反应后仪器D的质量相比于反应前增加ag,则仪器C处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为g(结果用代数式表示)。19.小东和小丽两同学在观察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发现反应产生大量无色气体。他们对生成的气体很感兴趣,展开了下列探究。(1)【作出猜想】根据元素守恒,对气体成分猜想如下:猜想1:O2;猜想2:SO2:猜想3:H2。【查阅资料】常温下,SO2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探究】小东和小丽收集了该无色气体,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扇闻气体,发现该气体无明显气味;实验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不复燃:实验三:将气体点燃,火焰为淡蓝色,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结论分析】实验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填写“1”“2”“3”之一)是否正确。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推断,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无色气体是(填化学式)。【查阅资料】部分盐溶于水后,能与水分子作用解离出H+或OH-,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深入探究】小东和小丽分别测量上述CuSO4溶液和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Na2SO4溶液的pH,发现CuSO4溶液的pH=4,Na2SO4溶液的pH=7。由此推断,CuSO4溶液显酸性,是由于(填离子符号)与水分子相互作用的结果。(2)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a2CO3、NaCl、BaSO4、CuCl2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①气体A的化学式为,沉淀E的颜色为色。②溶液D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③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④写出过程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0.无明显现象反应的可视化是一项重要的课题。(1)某化学研究小组以“探究CO2与NaOH是否反应”为主题展开化学反应可视化研究,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一:将一支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观察试管中的液面变化情况。实验二:向两个装湖CO2的同样规格的瓶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水和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观察U形管(装有红墨水)两端液面的变化情况。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在实验中,需要提前配制NaOH溶液并制备CO2。配制NaOH溶液时,若不慎将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填“碳酸氢钠”“硼酸”“硫酸”之一)溶液;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实验二中若观察到U型管(填“左”或“右”)端液面升高,则证明溶液中的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③与实验一相比,小组同学认为实验二更合理,因为它排除了(填化学式)对实验的干扰。(2)为测定某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小组同学取100g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7.1%的Ba(OH)2溶液,反应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①当加入Ba(OH)2溶液120g时(即B点),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填化学式)。②当加入Ba(OH)2溶液100g时(即A点),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求所取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A.燃放烟花包含着物质与氧气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篝火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D.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2.【答案】D【解析】【解答】A.坚持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B.垃圾分类回收,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直排,降低经济成本,会污染水资源,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分析。3.【答案】B【解析】【解答】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达到隔绝空气灭火的目的,故合理,不符合题意;

B.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CO气体中毒,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故不合理,符合题意;

C.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松软的糕点,小苏打是碳酸氢钠,能与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合理,不符合题意;

D.用沉降、过滤等方法初步净化天然水,故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灭火的原理、方法分析。

B、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分析。

C、根据碳酸氢钠的性质分析。

D、根据水的净化分析。4.【答案】A【解析】【解答】A.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为: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正确;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且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错误;

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入瓶内,故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大气压原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气体的验满操作应该在集气瓶口进行分析。

D、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5.【答案】D【解析】【解答】将方便面从衡阳带到西藏,西藏属于高原地区,气压低,故饼干包装袋内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而饼干的体积、气体分子的体积和个数不会变化。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间存在间隔分析。6.【答案】B【解析】【解答】A.锂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元素名称的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故错误,符合题意;

C.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的锂离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7.【答案】C【解析】【解答】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利用化学反应不能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故错误;

B.没有指明温度和溶液的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更多,故错误;

C.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性质决定其用途,故正确;

D.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元素种类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分析。

B、根据没有指明温度和溶液的质量分析。

C、根据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分析。

D、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8.【答案】C【解析】【解答】A.①屠呦呦发现并提取青蒿素;②门捷列夫制作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A归纳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①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2H表示两个氢原子;②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则3H2O表示三个水分子,故B归纳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C.①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则用托盘天平不能称量6.24g氯化钠;②用10mL量筒量取7.2mL盐酸,故C归纳错误,符合题意;

D.①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溶液是由溶质与溶剂组成的,都属于混合物;②水和氧化铁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均为氧化物,故D归纳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化学史的知识分析。

B、根据化学用语的意义分析。

C、根据实验数据的记录方法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分析。9.【答案】D【解析】【解答】A.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Fe3+的水溶液显黄色,故不符合题意;

C.氢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所谓离子共存实质上就是看离子间是否发生反应。若离子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或水,就不能共存。

铁盐溶液显黄色,亚铁盐溶液显浅绿色,铜盐溶液显蓝色。10.【答案】B【解析】【解答】A.乙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使铁钉与空气隔绝,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甲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乙试管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两支试管的铁钉均没有生锈,不能探究接触水是否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故错误,符合题意;

C.乙试管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丙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一段时间后,丙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乙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可探究接触空气是否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对比丙、丁,丁中铁钉锈蚀的更严重,可探究接触食盐溶液是否能加速铁的锈蚀,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11.【答案】A,D【解析】【解答】由变化过程的微粒结构以及变化过程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F2=催化剂N2+6HF。

12.【答案】A,B,D【解析】【解答】A.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混合物,不是溶液,故错误,符合题意;

B.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错误,符合题意;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故推理正确,不符合题意;

D.活泼金属与酸反应能生成气体,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D。

【分析】A、根据溶液的特征分析。

B、根据燃烧的特征分析。

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D、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13.【答案】B【解析】【解答】A.氧气与炽热的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方案错误;

B.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方案正确;

C.HCl和FeCl3溶液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方案错误;

D.Na2SO4能与过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方案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除杂的原则:1、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反应;2、不能引入新杂质;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14.【答案】B,C,D【解析】【解答】将Fe、Ag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铁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和硝酸亚铁,银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铁有剩余,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2+,故错误;

B、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故正确;

C、每56份质量的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64份质量的铜,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故正确;

D、铁有剩余,硝酸铜完全反应,所以滤液一定是浅绿色溶液,故正确;

故答案为:BCD。

【分析】根据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铁>铜>银,铁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和硝酸亚铁,银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铁有剩余分析。15.【答案】A,C【解析】【解答】设混合气体中甲烷的质量为x,则氢气的质量为2g-x,CH4+2O2=点燃CO22H2O1636x9x2H2+O2=2H2O4362g-x9×(2g-x)

9x4+9×(2g-x)=7.2g

x=1.6g

则甲烷的质量为1.6g,氢气的质量=2g-1.6g=0.4g。

A、设与1.6g甲烷反应需要氧气的质量为m,与0.4g氢气反应需要氧气的质量为n,

CH4+2O2=点燃CO2+2H216641.6gm

1664=2H2+O2=点燃2H24320.4gn

432=0.4gn

n=3.2g

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总质量为6.4g+3.2g=9.6g,故正确;

B.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是化合反应,故错误;

C.混合气体中氢元素完全转化到水中,质量=7.2g×218×100%=0.8g,故正确;

16.【答案】(1)Al;H2SO4;KCl;MgO(2)12;6:1;+5;大;7.2【解析】【解答】(1)①铝是一种金属单质,其化学式为Al。

②硫酸是一种不易挥发的酸,其化学式为H2SO4。

③氯化钾是一种可溶性的盐,其化学式为KCl。

④氧化镁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其化学式为MgO。

(2)①每个乳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每个乳酸分子中含有原子的个数=3+6+3=12个;

乳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3):(1×6)=6:1。

②已知在磷酸亚铁锂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磷元素的化合价为y,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

(+1)+(+2)+(-2)×4+y=0,

y=+5,

即磷酸亚铁锂中P化合价为+5。

③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金属的硬度,锌合金具有比金属锌硬度大的优点。

④18g果糖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18g×12×612×6+12+16×6×100%=7.2g。

【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分析。

(2)①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②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

③根据合金的性质分析。

④17.【答案】(1)正;N2O4;6;Fe+CuS(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合理即可);N2;置换;N【解析】【解答】(1)①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②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XC2H8N2+2N2O4=点燃3N2+4H22CO26088x8.8g

6088=x8.8g

x=6g

③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2)①由题意,可知氨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或能溶于水)。

②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液氮的沸点低,首先蒸发出来。

③碳与水蒸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④合成塔中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分析】(1)①根据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分析。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

③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18.【答案】(1)ADE;2H(2)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e2【解析】【解答】(1)①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氧气,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反应装置A,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氧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氧气,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收集装置E,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DE。

上述方法制取氧气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__2H2O+O2↑。

②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可制取Cl2,同时生成MnCl2和H2O。用该方法制取Cl2的反应原理属于固液加热型,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反应物。

(2)①能证明混合气体中存在CO2Fe2O3+3CO2=高温3CO2反应后固体质量的减少量3×443×16agx

3×443×16=agx

x=411a。

【分析】(1)①根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氧气,反应原理,氧气的物理性质分析。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②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固体在加热下反应生成Cl2、MnCl2和H2O。

根据实验室制取Cl2的反应原理属于固液加热型,选择发生装置。

(2)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②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③检验混合物中水,需要先检查。

19.【答案】(1)1;H2;Cu2+(2)CO2;白;Na+;Na2CO3、BaSO4;NaCl+AgNO3=NaNO3+AgCl↓【解析】【解答】(1)【结论分析】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实验二是为了检验生成气体是否为氧气,因为木条不复燃,所以猜想1不正确,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实验一扇闻气体发现没有气味,所以猜想2也不正确,将气体点燃,火焰为淡蓝色,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气体是氢气,则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无色气体是H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