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科技导论-李梅-第2章 自动识别技术_第1页
物联网科技导论-李梅-第2章 自动识别技术_第2页
物联网科技导论-李梅-第2章 自动识别技术_第3页
物联网科技导论-李梅-第2章 自动识别技术_第4页
物联网科技导论-李梅-第2章 自动识别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范东琦 物联网三层架构物联网三层架构 1、条码识别技术 2、语音识别技术 3、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4、磁识别和IC卡技术 1、条码识别技术、条码识别技术 2、语音识别技术 3、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4、磁识别和IC卡技术 一维条码技术 20世纪20年代 约翰科芒德(John Kermode) 对邮政单据实现自动分检 发展历史发展历史 在信封上做条码标记,条码中的信息是收信人的地址 随着零售业和消费市场的飞速扩大和发展,也促进 了条码标签业务的增长。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条码已 经在全球零售业得到了小范围的应用,而现如今,条码和 自动识别系统和数据采集技术依然在全球范围发挥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发展前

2、景发展前景 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 每天需要运用到条码扫描的 次数已经超过上亿次,其应 用范围也涉及到各个领域和 行业,其中包括物流、仓储, 图书馆,银行,pos收银系 统,医疗卫生、零售商品、 服装、食品服务以及高科技 电子产品等等,而目 前仍然 会在每天都在一些新增加的 项目上持续的用到条码应用 领域。 发展前景发展前景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一维条码一维条码条形码是由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条形码是由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 空,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码制)编制成的,用以表达空,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码制)编制成的,用以表达 一组数字或字母符号信息的图形标识符一组数字或字母符号信息的图形标识

3、符 条形码是一组粗细不同,条形码是一组粗细不同, 按照一定的规则安排间距的按照一定的规则安排间距的 平行线条图形常见的条形平行线条图形常见的条形 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 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 空)组成的。空)组成的。 一个完整的条码的组成次序依次为:静区(前)、起始 符、数据符、终止符、静区(后)。 唯一性唯一性:同种规格同种产品对应同一个产品代码,同种产 品不同规格应对应不同的产品代码。根据产品的不同性质, 如:重量、包装、规格、气味、颜色、形状等等,赋予不 同的商品代码。 永久性永久性:产品代码一经分配,就不再更改,并且是终身的。 当此

4、种产品不再生产时,其对应的产品代码只能搁置起来, 不得重复起用再分配给其它的商品。 无含义无含义:为了保证代码有足够的容量以适应产品频繁的更 新换代的需要,最好采用无含义的顺序码。 编码规则编码规则 UPC码是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制定的一种商品用条 码,主要用于美国和加拿大地区,我们在美国进口的商品 上可以看到。 UPC码(Universal Product Code)是最早大规模应用 的条码,其特性是一种长度固定、连续性的条码,目前主 要在美国和加拿大使用,由于其应用范围广泛,故又被称 万用条码。 UPC码仅可用来表示数字,故其字码集为数 字09。 UPC码码 EAN码是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制定的

5、一种商品用条 码,通用于全世界。EAN码符号有标准版(EAN-13)和 缩短版(EAN-8)两种标准版表示13位数字,又称为 EAN13码,缩短版表示8位数字,又称EAN8。 EAN码(英文全称:European Article Number)由 前缀码、厂商识别码、商品项目代码和校验码组成。 EAN码码 厂商识别码、商品项目代码和校验码厂商识别码、商品项目代码和校验码 几种码制几种码制 条形码校验码条形码校验码 校验码用来防止条码被误读,如果读出的条码数据与其应对应的校验码不匹配, 则系统将认为你的条码有问题。 条形码校验码公式: 1、首先,把条形码从右往左依次编序号为1,2,3,4 2、从

6、序号二开始把所有奇数序号位上的数相加求和,用求出的和乘 3、再把所有偶数序号上的数相加求和,用求出的和加上刚才奇数序 号上的数的和乘3的积,然后得出和。 4、再用大于或等于这个和的最小的10的倍数减去这个和,就得出校 验码。 举个例子: 此条形码为:977167121601X(X为校验码)。 1.1+6+2+7+1+7=24 2.243=72 3.0+1+1+6+7+9=24 4.72+24=96 5.100-96=4 所以最后校验码X=4。此条形码为9771671216014 识别原理识别原理 由于不同颜色的物体,其反射的可见光的波 长不同,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可见光, 黑色物体则吸收各

7、种波长的可见光 为了阅读出条形码所代表的信息,需要一套条形为了阅读出条形码所代表的信息,需要一套条形 码识别系统,它由条形码扫描器、放大整形电路、码识别系统,它由条形码扫描器、放大整形电路、 译码接口电路和计算机系统等部分组成。译码接口电路和计算机系统等部分组成。 当条形码扫描器光源发出的光经光阑及凸透镜1后,照射到黑白 相间的条形码上时,反射光经凸透镜2聚焦后,照射到光电转换 器上,于是光电转换器接收到与白条和黑条相应的强弱不同的 反射光信号,并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到放大整形电路,整 形电路把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电信号,再经译码接口电路译成 数字字符信息。 白条、黑条的宽度不同,相应的电信号

8、持续时间长短也不 同但是,由光电转换器输出的与条形码的条和空相应的电信 号一般仅10mV左右,不能直接使用,因而先要将光电转换器输 出的电信号送放大器放大放大后的电信号仍然是一个模拟电 信号,为了避免由条形码中的疵点和污点导致错误信号,在放 大电路后需加一整形电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电信号,以 便计算机系统能准确判读。 整形电路的脉冲数字信号经译码器译成数字、字符信息它通过识别起 始、终止字符来判别出条形码符号的码制及扫描方向;通过测量脉冲数字电 信号0、1的数目来判别出条和空的数目通过测量0、1信号持续的时间来判 别条和空的宽度这样便得到了被辩读的条形码符号的条和空的数目及相应 的宽度和所

9、用码制,根据码制所对应的编码规则,便可将条形符号换成相应 的数字、字符信息,通过接口电路送给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与管理,便 完成了条形码辨读的全过程。 二维码技术二维码技术 二维码是一种比一维码更高级的条码格式。一维码只 能在一个方向(一般是水平方向)上表达信息,而二 维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可以存储信息。一维码只能 由数字和字母组成,而二维码能存储汉字、数字和图 片等信息,因此二维码的应用领域要广得多。 一位科幻小说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zimov)在 他的赤裸的太阳(The Naked Sun)一书中讲述了 使用信息编码的新方法实现自动识别的事例。那时人们 觉得此书中的条形码符

10、号看上去象是一个方格子的棋盘, 但是今天的条形码专业人士马上会意识到这是一个二维 矩阵条形码符号。 发展历史发展历史 二维码的起源是日本,原本是Denso Wave公司为了追踪 汽车零部件而设计的一种条码。 二维条码/二维码(英文名:QR Code) 是用某种特定 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分布的黑白相 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 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 “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 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 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同时还具有对 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

11、特点。 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应用催生了之前并不被看 好的二维码应用,大家竞相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研发。 二维码的应用,似乎一夜之间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 面面,地铁广告、报纸、火车票、飞机票、快餐店、电影 院、团购网站以及各类商品外包装上。作为物联网浪潮产 业中的一个环节,二维码的应用从未这么受到关注,有专 家甚至预测,将在两三年内形成上千亿的市场空间。 随着国内物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相信更多的二维码 技术应用解决方案被开发出来,应用到各行各业的日常经 营生活中来,届时,二维码成为移动互联网入口真正成为 现实。 发展应用发展应用 1、条码识别技术 2、语音识别技术、语音识别

12、技术 3、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4、磁识别和IC卡技术 语音识别的由来其实是和计算机的发展同步的。早 在 1952 年,贝尔实验室的 Davis 等人成功研究出世界上 第一个能识别 10 个英文数字发音的实验系统。大规模的 语音识别研究是始于上世纪 70 年代,此后,语音识别技 术在孤立词和小词汇量句子的识别方面取得突破。 就像一头隐藏在野马群之中的隐形大象,语音 技术前进的步伐比较缓慢,尤其相对于过去几十年都 处在高速发展状态的计算机行业而言,我们很容易忽 视这些变化:在多年前,IBM 的语音识别软件在 PC 上就有不错的识别率了,而微软名为 Tellme 的项目 也持续多年。两年前更新的腾讯

13、QQ2011 版就开始 支持语音输入。 语音识别技术,其目标是将人类的语音中的词汇内容 转换为计算机可读的输入,例如按键、二进制编码或者字 符序列。与说话人识别及说话人确认不同,后者尝试识别 或确认发出语音的说话人而非其中所包含的词汇内容。 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包括语音拨号、语音导航、室内 设备控制、语音文档检索、简单的听写数据录入等。语音 识别技术与其他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如机器翻译及语音合成 技术相结合,可以构建出更加复杂的应用,例如语音到语 音的翻译。 语音识别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信号处理、模式识 别、概率论和信息论、发声机理和听觉机理、人工智能等 等。 一般来说,语音识别的方法有三种: 基

14、于声道模型和语音知识的方法:该方法起步较早,在语音识别 技术提出的开始,就有了这方面的研究,但由于其模型及语音知识过于复杂, 现阶段没有达到实用的阶段 模板匹配的方法:方法发展比较成熟,目前已达到了实用阶段。在模 板匹配方法中,要经过四个步骤:特征提取、模板训练、模板分类、判决。 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是80年代末期提出的 一种新的语音识别方法。由于存在训练、识别时间太长的缺点,目前仍处于 实验探索阶段。 。 一个完整的基于统计的语音识别系统: (1)语音信号预处理与特征提取; (2)声学模型与模式匹配; (3)语言模型与语言处理。 对于语音识别操控技术的下一阶段发展,搜狗

15、 CEO 王小川曾表示,需要几个方面的配合: 一是对自然语言理解,归纳为“懂”; 二是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需要反问确认来降低误 差,这个过程称为“问”; 三是人机交互还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和推测, 这可以理解为“猜”; 除此之外,整个软件系统还需要具备持续的学习能 力和良好的扩展能力。 1、条码识别技术 2、语音识别技术 3、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4、磁识别和IC卡技术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如何准确鉴定一个人的身份、保护 信息安全,已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关键社会问题。传统 的身份认证由于极易伪造和丢失,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 的需求,目前最为便捷与安全的解决方案无疑就是生物 识别技术。

16、它不但简洁快速,而且利用它进行身份的认 定,安全、可靠、准确。同时更易于配合电脑和安全、 监控、管理系统整合,实现自动化管理。由于其广阔的 应用前景、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引起各国的 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每个个体都有唯一的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和验证的生 理特性或行为方式,即生物特征。它可划分为生理特征 (如指纹、面像、虹膜、掌纹等)和行为特征(如步态、 声音、笔迹等)。生物识别就是依据每个个体之间独一 无二的生物特征对其进行识别与身份的认证。他的主要 内容是生物识别技术和生物识别系统 生物识别技术(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是指利用人体生物

17、特征进行身份认证 的一种技术。更具体一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就是 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 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 理特性和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生物识别系统是对生物特征进行取样,提取其 唯一的特征并且转化成数字代码,并进一步将这些 代码组合而成的特征模板。人们同识别系统交互进 行身份认证时,识别系统获取其特征并与数据可中 的特征模板进行比对,以确定是否匹配,从而决定 接受或拒绝该人。 基本定义基本定义 指纹识别 从实用角度看,指纹识别是优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 身份鉴别方法。因为指纹具有各不相同、终生基本不 变的特点,且目前的指纹识别系统已达到

18、操作方便、 准确可靠、价格适中的阶段,正逐步应用于民用市场。 指纹识别的处理流程: 通过特殊的光电转换设备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 活体指纹进行采集、分析和比对,可以迅速、准确地 鉴别出个人身份。系统一般主要包括对指纹图像采集、 指纹图像处理、特征提取、特征值的比对与匹配等过 程。 指纹识别系统指纹识别系统 指纹识别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模式识别系统,包括指纹图 像获取、处理、特征提取和比对等模块。 指纹图像获取:通过专门的指纹采集仪可以采集指纹图像。指纹图像获取:通过专门的指纹采集仪可以采集指纹图像。 指纹采集仪用到的指纹传感器按采集方式主要分为划擦式指纹采集仪用到的指纹传感器按采集方式主要分为划

19、擦式 和按压式两种,按信号采集原理目前有光学式、压敏式、和按压式两种,按信号采集原理目前有光学式、压敏式、 电容式、电感式、热敏式和超声波式等。另外,也可以通电容式、电感式、热敏式和超声波式等。另外,也可以通 过扫描仪、数字相机等获取指纹图像。对于分辨率和采集过扫描仪、数字相机等获取指纹图像。对于分辨率和采集 面积等技术指标,公安行业已经形成了国际和国内标准,面积等技术指标,公安行业已经形成了国际和国内标准, 但其他行业还缺少统一标准。根据采集指纹面积大体可以但其他行业还缺少统一标准。根据采集指纹面积大体可以 分为滚动捺印指纹和平面捺印指纹,公安行业普遍采用滚分为滚动捺印指纹和平面捺印指纹,公

20、安行业普遍采用滚 动捺印指纹。动捺印指纹。 指纹图像处理:包括指纹区域检测、图像质量判断、方向指纹图像处理:包括指纹区域检测、图像质量判断、方向 图和频率估计、图像增强、指纹图像二值化和细化等。图和频率估计、图像增强、指纹图像二值化和细化等。 指纹特征提取:从预处理后的图像中提取指纹的特征点信指纹特征提取:从预处理后的图像中提取指纹的特征点信 息(终结点、分叉点息(终结点、分叉点.).),信息主要包括类型、坐标、方,信息主要包括类型、坐标、方 向等参数。向等参数。 指纹图像压缩:大容量的指纹数据库必须经过压缩后存储,指纹图像压缩:大容量的指纹数据库必须经过压缩后存储, 以减少存储空间。以减少存

21、储空间。 指纹特征匹配:计算特征提取结果与已存储的特征模板的指纹特征匹配:计算特征提取结果与已存储的特征模板的 相似程度。相似程度。 应用领域应用领域 其他识别 静脉识别,生物识别的一种。静脉识 别系统就是首先通过静脉识别仪取得 个人静脉分布图,从静脉分布图依据 专用比对算法提取特征值,通过红外 线 CCD摄像头获取手指、手掌、手背 静脉的图像,将静脉的数字图像存贮 在计算机系统中,将特征值存储。静 脉比对时,实时采取静脉图,提取特 征值,运用先进的滤波、图像二值化、 细化手段对数字图像提取特征,同存 储在主机中静脉特征值比对,采用复 杂的匹配算法对静脉特征进行匹配, 从而对个人进行身份鉴定,

22、确认身份。 在包括指纹在内的所有生物识别技术中, 虹膜识别是当前应用最为方便和精确的 一种。虹膜识别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二十 一世纪最具有发展前途的生物认证技术, 未来的安防、国防、电子商务等多种领 域的应用,也必然的会以虹膜识别技术 为重点。这种趋势已经在全球各地的各 种应用中逐渐开始显现出来,市场应用 前景非常广阔。 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 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 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 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 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 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以 貌 识 人 步态识别是一种新兴的生物特征 识别技术,旨在

23、通过人们走路的 姿态进行身份识别,与其他的生 物识别技术相比,步态识别具有 非接触远距离和不容易伪装的优 点。在智能视频监控领域,比面 像识别更具优势。 1、条码识别技术 2、语音识别技术 3、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4、磁识别和、磁识别和IC卡技术卡技术 磁卡磁卡 IC卡卡 磁识别技术 磁识别技术系列产品是集译码技术、数据 存贮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 使用磁卡作为信息录入手段。 将磁卡磁条上的信息感应成相应宽度的脉 冲数字信号,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采用微处 理方法对此脉冲数字信号进行接收、量化处 理然后再进行译码,解译成计算机可识读的 ASCII码、键盘扫描码,利用通讯技术传输给计

24、算机。 基本定义基本定义 磁卡磁卡是利用磁性载体记录英文与数字信息,用来 标识身份或其它用途的卡片。一种卡片状的磁性记 录介质,与各种读卡器配合作用。 磁卡是一种磁记录介质卡片。它由高强度、耐高温的塑料或 纸质涂覆塑料制成,能防潮、耐磨且有一定的柔韧性,携带方 便、使用较为稳定可靠。通常,磁卡的一面印刷有说明提示 性信息,如插卡方向;另一面则有磁层或磁条,具有2-3个磁 道以记录有关信息数据。 基本定义基本定义 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在记录时,磁卡的磁性面以一定的速度移动, 或记录磁头以一定的速度移动,并分别和记录磁 头的空隙或磁性面相接触。 磁头的线圈一旦 通上电流,空隙处就 产生与电流成比例的

25、 磁场,于是磁卡与空 隙接触部分的磁性体 就被磁化。 IC卡技术 IC卡 (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电路卡),也称智能 卡、智慧卡、微电路卡或微芯片卡等。它是将一个微电子芯 片嵌入标准的卡基中,做成卡片形式。 IC卡与读写器之间的通讯方式可以是接触式,也可以是 非接触式。根据通讯接口把IC卡分成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 IC和双界面卡(同时具备接触式与非接触式通讯接口)。 基本定义基本定义 IC卡卡:由持卡人掌管,记录持卡人特征代码、文件资料 的便携式信息载体。 接口设备接口设备:即IC卡读写器,是卡与PC信息交换的桥梁, 且常是IC卡的能量来源。核心为可靠的工业控制

26、单片机, 如Intel的51系列等。 PC:系统的核心,完成信息处理、报表生成输出和指令 发放、系统监控管理以及卡的发行与挂失、黑名单的建 立等。 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常用于金融服务等较大的系统 基本组成基本组成 分类分类 1、条码识别技术 2、语音识别技术 3、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4、磁识别和IC卡技术 内容回顾内容回顾 1、条码识别技术 2、语音识别技术 3、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4、磁识别和IC卡技术 内容回顾内容回顾 范东琦 1、RFIDRFID的历史和现状的历史和现状 2、RFID技术分析 3、标签冲突 4、RFID与物联网 RFID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27、Identification) 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 无接触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 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 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 或光学接触。 发展历史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发展历史 RFID是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自动识别技术,首先在欧洲 市场上得以使用,随后在世界范围内普及。 RFID较其它技术明显的优点是电子标签和阅读器无需接 触便可完成识别。射频识别技术改变了条形码依靠有形 的一维或二维几何图案来提供信息的方式,通过芯片来提 供存储在其中的数量巨大的无形信息。 1、RFID的历史和现状

28、2、RFID技术分析技术分析 3、标签冲突 4、RFID与物联网 基本组成 RFID系统由五个组件构成,包括:传送器、接收器、微处 理器、天线、标签。传送器、接收器和微处理器通常都被 封装在一起,又统称为阅读器(Reader),所以工业界经常将 RFID系统分为为阅读器、天线和标签三大组件,这三大组 件一般都可由不同的生厂商生产。 阅读器(读写器)阅读器(读写器)是RFID系统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一个 组件。因其工作模式一般是主动向标签询问标识信息,所以有 时又被称为询问器(Interrogator)。下图显示不同类型的阅 读器。阅读器可以通过标准网口、RS232串口或USB接口同主机 相连,通

29、过天线同RFID标签通信。有时为了方便,阅读器和天 线以及智能终端设备会集成在一起形成可移动的手持式阅读器。 天线天线同阅读器相连,用于在标签和阅读器之间传递射频信号。 阅读器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天线,但每次使用时只能激活一个 天线。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从低频到微波,这使得天线与标签 芯片之间的匹配问题变得很复杂。 标签(标签(TagTag)是由耦合元件、芯片及微型天线组成,每个标 签内部存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用来标识目标对 象。标签进入RFID阅读器扫描场以后,接收到阅读器发出的射 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电子 编码(被动式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

30、信号(主动式 标签)。 不同的电子标签及封装不同的电子标签及封装 无线无线RFID系统系统 无线无线RFID系统系统 读写器与应用系统读写器与应用系统 读写器与标签读写器与标签 读写器与标签读写器与标签 从概念上来讲,RFID类似于条码扫描,对 于条码技术而言,它是将已编码的条形码 附着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 用光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 器;而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 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利用频 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 器。 工作原理 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读写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 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

31、品信息,或者 由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读写器读取信息并解码 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技术指标 频率频率 RFID频率频率是RFID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指标,它决定了工 作原理、通信距离、设备成本、天线形状和应用领域等因素。 RFID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133KHz、13.56MHz、 27.12MHz、433MHz、860-960MHz、2.45GHz、5.8GHz等。按 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系统集中在低频、高频和超高频三个 区域 低频低频(LF)范围为30kHz-300kHz,RFID典型低频工作频 率有125kHz和133kHz两个,该频段的波长大约

32、为2500m。 低频标签一般都为无源标签,其工作能量通过电感耦合 的方式从阅读器耦合线圈的辐射场中获得,通信范围一 般小于1米。除金属材料影响外,低频信号一般能够穿过 任意材料的物品而不降低它的读取距离。 高频高频(HF)范围为3 MHz -30 MHz,RFID典型工作频率 为13.56MHz,该频率的波长大概为22米,通信距离一般也 小于1米。该频率的标签不再需要线圈绕制,可以通过腐 蚀活着印刷的方式制作标签内的天线,采用电感耦合的 方式从阅读器辐射场获取能量。 超高频超高频(UHF)范围为300MHz-3GHz,3GHz以上为微波范 围。采用超高频和微波的RFID系统一般统称为超高频 R

33、FID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为:433MHz,860-960MHz, 2.45GHz,5.8GHz,频率波长大概在30厘米左右。严格意 义上,2.45GHz和5.8GHz属于微波范围。 超高频标签可 以是有源标签与无源标签两种,通过电磁耦合方式同阅 读器通信。通信距离一般大于1米,典型情况为4-6米, 最大可超过10米。 1、RFID的历史和现状 2、RFID技术分析 3、标签冲突、标签冲突 4、RFID与物联网 标签(标签(TagTag)是由耦合元件、芯片及微型天线组成,每个标 签内部存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用来标识目标对 象。标签进入RFID阅读器扫描场以后,接收到阅读器发出的射

34、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电子 编码(被动式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主动式 标签)。 标签信号冲突:随着阅读器通信距离的增加其识别区域 的面积也逐渐增大,这常常会引发多个标签同时处于阅 读器的识别范围之内。但由于阅读器与所有标签共用一 个无线通道,当两个以上的标签同一时刻向阅读器发送 标识信号时,信号将产生叠加而导致阅读器不能正常解 析标签发送的信号。这个问题通常被称为标签信号冲突 问题(或碰撞问题),解决冲突问题的方法被称为防冲 突算法(或防碰撞算法,反冲突算法)。 现有的基于时分多址防冲突算法可以分为基 于ALOHA机制的算法和基于二进制树两种类 型,而这两种类型又包括若干种变体。 空分多路 缺点缺点 频分多路 缺点缺点 时分多路 基于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