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的温度与深度_第1页
历史课堂的温度与深度_第2页
历史课堂的温度与深度_第3页
历史课堂的温度与深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历史课堂的温度与深度 2014年11月,笔者参加了一次校优质课评比后,通过自己备课、打磨课、正式讲课学到了很多知识。后来,笔者听到了评课收获就更多了,对很多平时没有思考过的方向也有了认识。现在,笔者把这次上课后的反思进行了整理,收获最大的一句话就是:“历史课堂不仅需要温度更需要深度。”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思考 以前,笔者一直有一个误区:认为就初中历史课堂来说,形式热闹,学生发言踊跃的课就成功了一大半。于是这次优质课,笔者在备课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选择了多媒体教学,运用大量视频、动态地图来帮助学生了解红军的经过,但为了能让学生敢于回答问题、笔者提出的问题简单

2、浅显。而对于重难点的突破,笔者又不够信任学生,很多时候学生讨论之后的回答令笔者不满意,笔者就直接自己分析。整堂课下来,看似十分热闹,过后再考察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情况,结果却并不让笔者满意。此后,笔者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历史课才是一堂好课?”笔者觉得,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课堂的温度与深度之间的把握和控制。 听了很多各种形式的课,总觉得许多课堂上,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起来了,但仔细地观察便会发现这些课尽管温度很高,但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为活动而活动,学生的思维力度明显不够。在课后与教师的交流中,发现下面的观点很有代表性:深度就是传统教学的应试产物,在新课程中应坚决抛

3、弃;如果上课时的深度一大,就会影响整堂课的气氛,新课程的理念就难于体现。难道有深度就是指传统课堂的上法吗?难道温度和深度真的这样水火不容吗?下面,笔者根据本次上课听课的一些体验,就教学的深度和温度问题谈一些初步的看法和思考,与同行共同商榷。 思考与对策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面向全体学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所以,新课程更倡导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乐意学,这就决定了新课程的课堂必须要有一定的温度。但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的分组、交流、讨论都是“学生说的都是书上有的,深层次的东西还得靠老师”,因而看不到这种合作的必要,感觉学生的自主仅仅是在书上找答案而已。于是课堂就

4、表现为“肤浅的活跃”。 但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并不是没有压力、没有负担、没有深度的教育。片面的追求温度,必定无法达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是温度和深度的统一体 我们不能把新课程的理念简单化;合作学习也好,小组讨论也好,关键要看学生参与的情绪状态即参与度,更要看学生对学习投入的情感及思维的正确度和深刻性即有效度。一味追求课堂的表面温度,反而会与新课程的理念背道而驰。课堂教学中温度和深度是可以统一的,也必须统一的。当然,适宜于“合作、讨论、探究”的问题应该是学生单独难于解决的问题。有深度的问题需要教师的引导、铺垫、激发来维持温度。正如有些教师所言,当一个有深度的问题提出后,课堂有可能

5、出现冷场的局面。教师应在教学预设时充分考虑到这种情况,并通过恰当的提问来引导学生的思维,使之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温度之上。始终使思维层次处于学生“跳一跳,摘到桃”的水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兴趣,探究的热情,有效的维持了学生思维的温度并指向深度。同时,为了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和有效思维中来,我们要注重教师对问题评价的延缓性和开放性,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在课堂设计和教学中,只有建立在深度之上的温度,才可能持久并有效。新课程的课堂,应该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维持适宜的温度是指向思维深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新课程课堂的深度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与传统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最大的

6、亮点是提出“三维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新课程的深度应该注重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去挖掘和体现。在教学中,对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对双基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加深。有时课后,笔者会布置一些历史小论文,让有兴趣的同学完成。对深度的把握既应该根据新课程的标准,也偶尔可以针对课堂上学生特别热烈的反应加深。这样的深度,既不会让学生反感和畏惧,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可以达成三维目标,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把握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评价 课堂上,一个有深度的问题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回答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能见到这样的场面:一个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时,大部分学生往往回答错误,偶尔有位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就急于做出肯定的评价,及时地表扬。这样其实就间接剥夺其他学生继续思考的权利。可能大部分学生会想“既然有人回答出正确的答案了,笔者还想什么呢?”在这种场合,教师应该采用“是这样吗?”“会不会呢?”等非肯定的语言,以鼓励其他同学的思考与质疑。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来说,其实学科内在的驱动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