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研究的客观主义与解释主义范式及方法述评_第1页
大学文化研究的客观主义与解释主义范式及方法述评_第2页
大学文化研究的客观主义与解释主义范式及方法述评_第3页
大学文化研究的客观主义与解释主义范式及方法述评_第4页
大学文化研究的客观主义与解释主义范式及方法述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文化研究的客观主义与解释主义范式及方法述评 摘要:大学文化研究从客观主义向解释主义范式与方法的转移,对于大学文化研究者和大学管理者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结合马林诺斯基的文化静态论、文化动态论,以及我国学者对高校社会作用的描述的“适应说”与“引领说”,大学文化在社会文化大环境包围之下,应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所为有所不为,创造性应对社会文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管理者还应当高度重视倾听广大师生的心声,凝聚共识,尊重差异,共同建构开放、包容、多元、和谐的大学文化。 关键词:大学文化;客观主义;解释主义;范式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1-0

2、105-05 收稿日期:2013-9-17 基金项目:2012年教育部社科司重大委托项目“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研究”(12jzdw008)。 作者简介:于京燕(1963-),女,河南西平人,理学硕士,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气象学教育教学研究。 一、客观主义和解释主义立场的差异 组织行为学家们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是,组织环境是客观的,还是社会建构的现象1(p9)。持客观主义立场的学者认为,组织成员把环境视为消费者复杂的、不断变化的偏好,要求组织通过行动与环境达到平衡。其基本假设是,组织是理性的、客观的、真实的实体。而环境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因此组织也要相应变化。所以管理者的责任是理

3、解环境的变化,帮助组织适应环境的新需求。管理者面临真实的问题,需要真实的解决方案。如果失败了,那是因为组织没有理解环境的变化,或者没有成功适应环境的需要。持社会建构立场的学者们则认为,组织成员创造他们自己的环境。组织领导人可以定义和解释组织的意义。组织及其环境之间的边界从来不像有些组织理论家所想象的那么清晰、那么稳定。这些边界可能会变动、消失,甚至是人为划分的。其基本假设是,组织参与者基于组织的历史传统、目前的状况和个人观念,社会建构了组织的文化,形成对组织性质的解释。组织文化的重点是,参与者形成对组织环境的多种模式、多种意义的理解。 持客观主义立场的研究者认为环境是一组综合的、客观的、棘手的

4、事实。与之不同的是,建构主义者虽然也承认引起组织关注的事实,但排除那些没有引起注意的事实。组织有很大的能力通过选择性的注意和解释来构建自己的环境。组织文化由丰富的人类经验构成,不可能还原为预先确定的要素或价值。高等教育组织成为一种社会建构的体系,既不可能避免外部的干预,在一种科学控制的环境中来研究,也不能把环境设想为具体的事物。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行为都存在于文化世界中,存在于我们自己构建的意义之网中。 因此,现实不是某种外在于参与者的客观,而是通过社会交流,对观点不断确认、修正或取代的过程。这种解释论的立场对高等教育具有深远意义。例如,面对传统大学生生源市场人数的下降,管理者未必要适应环境。他

5、们也许注意到企业界要求加强某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但他们不把这种要求看作紧迫的课程改革任务。相反,大学特别是大学校长可能基于各自的文化,以独特的、创造性的方式来解释环境。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被支配的、微弱的、还是选择性的?公立大学面对公众的时候,是基于院校传奇,还是有待占领的市场观念?不同的解释构建不同的环境观点。 二、解释主义取向的研究范式和方法 所谓研究范式,“是指公认的科学成就。在某一段期间内,它们对于科学家社群而言,是研究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与解答的范例”(程树德译本把“paradigm”译为“典范”,把“thomas s. kuhn”译为孔恩,这里依照大陆学者的习惯译法,分别译成“范式

6、”、“库恩”)2。长期以来,学者们更多从客观主义立场研究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及其行为,把组织研究看成是实证研究。但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到以格尔兹为代表的解释主义立场的文化人类学家的影响,在美国社会科学和人文学者中发生了“解释主义转向”的研究范式的转移3。格尔兹引用马克斯韦伯的话指出:“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因此,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4。 著名组织行为学家彼得森把这种新的解释主义范式概括为:研究那些主观的、需要进行解释的组织要素,而且主要依靠组织行为者自身来进行解释5。这种研究范式及其方

7、法的特征是,研究者运用整体性的研究设计和分析,强调把组织看成是文化意义之网。研究者力图通过调查揭示组织参与者是怎样理解和构建组织现实及其环境的。 解释性研究设计包括如下三个组成部分1(p14): 1.使用多种质性研究方法,探索组织现实中起作用的多种观念 组织成员共同持有的价值、行为和符号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其次,要寻求理解组织中个体层次的思想和行为,不能靠抽象的、总合的统计数字,也不能靠定量调查,而要依靠对组织生活密切的日常接触和了解。一般可使用各种质性研究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多种形式的“细节访谈方法”,包括结构式访谈、开放式访谈、跟踪访谈等。从跟踪访谈可以检查先前访谈结论的有效性,

8、补充追问此前访谈中没有问到的问题。此外,还可以使用直接观察方法。研究组织成员的语言习惯、书面表达形式,各种会议的议程和互动形式等。 个别访谈:个别访谈是发现某些现象的理想工具,这些现象通过直接观察和文本分析难以了解6。例如可以揭示组织成员对某些人为现象或事物意义的看法,形成某些特定假设的理由,以及价值取向是否与怎样影响个人行为。访谈的结构化程度取决于研究者希望获取的信息。高度结构化访谈的好处是能够保证获得所想要获得的信息,而非结构化访谈则可以使得研究者获得对某些重要现象的意外认识。半结构化访谈则可以较平衡地达到上述两个目的。个别访谈的一个内在局限性是过于依赖被访谈者个人的认识。这种特定个人的认

9、识不能推广概括为大多数人的看法。 讨论组访谈:讨论组访谈是对某个小组人群就特定话题开展访谈。小组成员的互动能够增强所收集数据的质量,也能够使得研究者了解到小组成员对特定问题看法一致或差异的程度。研究还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讨论组中比在接受个别访谈时更愿意发表意见。讨论组更接近反映真实世界中的对话。但这种访谈也有局限性,首先是参与者可能由于压力只好发表大家都能够接受的看法,因此可能改变了可能收集到的数据的性质;其次参与者可能担心自己的意见受到多数人的反对,因此压制自己的真实态度和信念。 文本分析:通过文本分析可以获得通过观察得不到的信息,以及组织成员不了解的信息。具体来说,文本分析可以使得研究者获

10、得之前发生的事件的信息,以及未公开发表或不容易获得的决策或决定的信息,此外,还可以获得那些不直接参与调查的组织成员的信息。 直接观察:直接观察是把握组织成员互动情境的基本工具,能够形成对所研究现象的完整理解;也是不依赖组织成员意识、相对比较客观的数据来源(严格来说,直接观察方法属于客观主义的立场;从解释主义立场出发,直接观察方法是一种补充方法而不像实证主义立场,将之视为一种主要方法),能够获得对院校文化缄默知识或难以捉摸要素的认识(组织成员当局者迷的事情),以及组织成员不愿意或不能谈论的事情的认识。最后,使得研究者可以使用个人知识、印象和感受。 但无论是文本分析还是直接观察,一个重要的局限性也

11、在于研究者作用的加强。研究者常常会影响到定性数据的收集和解释。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制约的话,就可能抓不住组织成员对各种组织现象的认识。 2. 开展历时性分析和历史分析 为了避免对一所高校只做某个时间点的快照式的描述,需要开展历时性的分析。所谓历时性方法是指从发展的观念着手,从事组织文化的研究,强调研究组织发展史。这样可以把人物和事件置于历史背景之中,观察人物和事件随时间发生的变化,以及所研究的问题与其它组织成分的关系。解释性模式假定,现在的行为不仅与过去的事件相联系,而且与内部、外部的需求和变化相联系。 为了使对组织的描述具有意义,必须有血有肉、细致入微。最好是观察组织生活的整个周期,例如一个学

12、年。这样才能够了解所研究的问题随着时间发生的变化。 3. 刻画组织的肖像 由于高校并非两个维度的机构,而是由复杂的、具有相互紧密联系的人群组成,研究者应当呈现给读者人种志式的肖像深描7。不但要向读者报告事件;而且应该解释这些事件。不但要呈现信息,而且要引用组织成员的原话、刻画组织的肖像。既要报告需要勇气的决定,也要报告平凡的生活。研究者的观察要来自组织成员集体对组织自身所做的素描。既要避免不准确地把个人描述成为英雄,也要避免描述成为毫无权力、职能性的、静态的角色等。 三、对大学管理者的意义 解释主义立场使得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大学管理者的角色。如果说,客观主义立场假定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管理者必须收

13、集数据、对客观存在的环境做出唯一正确的理解的话,解释主义立场则认为,战略管理者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艺术表现力”,通过对所处情境做出解释,产生组织行为。领导人不但要带来物质空间的变化,更要促进观念的变革。因为环境的变化不是线性的、可预测的,而是复杂的、自发的、分叉的。从解释主义立场出发,大学管理至少应当注意做如下四件事情: 1. 寻找组织内部不一致之处 言行不一致既是个人,也是组织常见的特征。沙因(schein)的组织文化定义包括人为现象或事物、价值、假设等三种要素。他尤其强调后两者之间的不一致之处,提醒人们需特别注意。价值指公开宣称的价值观(反映在组织的制度规定和组织结构之中),可能与

14、实际奉行(下意识和潜在的假设,指导实际发生的组织行为)的不一致。这是一种符合实际的、有智慧的观察和分析。例如,有些大学招收成人学生,但很少提供晚上的课程,晚间服务。再比如,大学声称以教师熟练的教学技能为自豪,但教师晋升主要考虑研究发表成果等等。 发现组织内部不一致之处,可以使得大学领导者预先注意到未来可能发生的困难,了解到所期望的变革可能只有部分实现,因此还要做出哪些努力等等。 2. 认清组织身份 影响组织身份的因素,既包括组织使命、历史积淀,也包括当前组织成员的品质等。使命陈述表达组织的核心价值,许多高校的使命陈述都很相似,例如所有高校都重视培养学生的智力。但也有些价值是特有一类高校特别强调

15、的。例如公立大学承诺为来自低收入家庭学生提供受教育机会。 强烈的身份感具有两个重要目的:第一是促进组织的文化整合;第二是指引组织行为的方向。组织身份感使得组织成员认识到,大家都处在同一条船上,船会开往哪里去。由于每年都有新教师加入,因此组织身份感需要培养、维护、修订。动态的身份感可以使得组织从环境中选择或拒绝某些事情,把握自身命运。 为了形成组织身份感,应当促进大学认同。联系、合作、爱慕、忠诚构成院校认同。人们必须先了解一所院校是做什么的,然后才可能与之认同。为了形成组织身份感,还应当加强学校品牌建设。品牌资产是指名称或符号所具有的价值,这一名称或符号将其所指称的机构提供的服务与另外一个机构所

16、提供的服务区别开来。品牌资产与形象、声誉、地位、声望等观念密切相关。形象和现实应当相互对应。形象应当反映文化,应当与一所院校的使命、愿景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市场倾向于偏好那种将自己与别人区分开来的院校(与众不同的形象)。 要利用院校认同与品牌资产,为整个院校的使命和理想提供支持。院校文化的目的,不只是院校成员拥有它,而且是使人们愿意与这所高校发生联系,参与、奉献和支持院校的事业,包括学费、捐赠和拨款等有形的支持。 3. 在多样化、变化的前沿采取行动 大学每年的工作重点可能都会不同。今年可能是学生招生,明年可能是学生服务、募捐、晋升等等。环境条件在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尽可能对每

17、个问题寻找多种解决方案,直到找到最佳方案。预防预想不到、事与愿违的结果。注意某些问题解决方案和行动引起的变化,也许会损害组织核心价值等等。 4. 加强沟通 口头和书面形式、正式和非正式渠道、等级的与扁平的结构等多种形式的沟通是形成对组织身份理解的途径。报告、政策文件是沟通,从组织行为和事件透露出的信息也是一种沟通。应当努力传达一种具体的、协调一致的对组织生活和环境的看法。既注重决策过程和内容,也注重结果和后果的沟通。 四、总结及讨论 总之,采用解释论立场的研究者将抛弃“未来环境将会怎样”的预测模式,以及组织和环境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决定论观点。取而代之的是,研究者将对组织的环境观点、决策后果进行

18、“深描”。历时性研究将取代“快照”式的描述,以呈现组织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决策的长期后果。 我国著名社会学、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在谈到阅读马林诺斯基遗著文化动态论时指出,马林诺斯基早期根据文化静态分析提出功能主义的基本理论,强调文化整体观和文化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凡是在人们生活上发生作用的文化都是有用的,因之有它存在的价值,也可说都是合理的。相互关联的文化各方面所形成的文化体系,也是个相互和谐协调的整体。马林诺斯基晚年提出“文化动态论”解释了受到欧洲入侵的非洲殖民地文化变迁。他认为相应研究对象应当包括:西方文化、本土文化和两者冲撞着的变动中的殖民地文化。文化动态实际上发生在第三方面,即前两方面发生冲

19、撞的结果。 马林诺斯基还指出,“社会变动是社会存在的状况,包括社会精神和物质的文化,从一种形式向另外一种形式转变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不论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在人类文化中经常发生由于西方文化正在大规模的扩散,非洲所见到的文化变动,和欧洲的那些比较不发达的还按着传统方式生活的农村转变成和工业发达地区相近的形式的过程,实质上并没有深刻的不同”8。 笔者认为,如果说功能论的文化静态论更多是站在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立场的话,文化动态论则是更多采取解释主义的立场。马林诺斯基在分析非洲土著面临殖民化过程中,发现他们并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要对土人部落文化进行重构,土人还有自发的整合和反应的力量等。 需要说明的是,采取

20、解释主义立场,并不是要否认客观主义研究的价值,也不否认多种认识论立场的必要性。实际上,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研究设计,对研究问题的不同解释会提供不同的洞察力。 与西方这两种认识论立场相对应的,我国学者对高校社会作用的描述也使用了“适应”与“引领”两个不同的词。可以说“适应”说大致对应于客观主义的认识论立场,“引领”说大致对应于解释主义的认识论立场。与“适应”观点相比,“引领”观点无疑更主动、更积极,更能够发挥高校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更符合当今时代精神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william g. tierney. the impact of culture on organizational decision making-theory and practice in higher educationm.virginia: stylus publishing. llc, 2008:9. 2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程树德,等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38. 3 rabinow, p, & sullivan, w. eds. the interpretive turn: emergence of an approach, interpretive soci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