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和氏献璧课文同步练习】 _1_第1页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和氏献璧课文同步练习】 _1_第2页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和氏献璧课文同步练习】 _1_第3页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和氏献璧课文同步练习】 _1_第4页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和氏献璧课文同步练习】 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和氏献璧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热词搜索: 和氏献璧是一篇主体课文全文以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为主, 语言较浅显易懂, 又简练, 人物的心情和满腔热忱尽在其中.我在此整理了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和氏献璧课文同步练习,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和氏献璧课文-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仞rn冀州 j豫南 y山北之塞 s b、魁父ku渤海 b叩石ku孀妻弱子 shung c、匮乏ku始龀ch箕畚bn一厝朔东cu d、陇断1ng智叟su荷

2、担h出入之迂y 2、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2021年安徽省中考题)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曹操观沧海) (2)万里赴戎机,_。(北朝民歌木兰诗) (3)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5)沉舟侧畔千帆过,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 (7)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8)子曰:敏而好学,_,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3、按提示默写诗文名句。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能给我们丰厚的精神滋养。请写出两句表现奉献精神的名句:_,_。 再写出两句表现爱国精神的名句:_,_。(课内

3、外均可) 4、填空完成下列成语,然后指出它们各出自哪一篇课文。 一()作气出自_ 门()若市出自_ ()公移山出自_ 5、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忌不自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b、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d、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后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 (2)结合诗的意境,分析首句和末句的诗眼是什么

4、。 _ 二、阅读理解 (一)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说明这两座山有何特点? _ 2、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这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 3、用原文填空。 愚公决心移山的原因是;( ) 愚公认为山可以移走的原因是;( ) 愚公移山的目标是;( ) 解决焉置土石的办法是;( ) 说明了运土的艰苦。( ) 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 ) 智叟认为愚公不能移山的原因是;( ) 表明愚公取得辩论胜利的句子是;( ) 4

6、、下列四种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b、遗男跳往助之,其母居然同意,说明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遗男的母亲。 c、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情节的出现,含义在于愚公移山的事业受到众人的拥护。 d、选文第二段叙述的是愚公决心移山,但其妻对他移山的行动表示反对。 5、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何作用? _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和氏献璧课文-原文 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在楚山得到了一块石头.凭经验,他断定石头里面有美玉,便去献给楚厉王. 厉王见这块石头很平常,就命令玉匠去鉴别.玉匠仔细端详了一番,说:这只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卞和急切地解释说:这块石头虽然外表一般,但它的内里却藏着稀世珍宝!玉匠无知,您不能听信

7、!厉王见卞和顶撞,大怒,下令砍去了他的左脚. 待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位,卞和又把那块石头献给武王.武王还是让玉匠鉴别,玉匠不屑地说:这不过是块普通的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去他的右脚. 失去了双脚的卞和,捧着那块石头泪流满面.他想:这无价之宝难道真的要永远被埋没吗? 武王死后,文王登位.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双眼泪尽,血都流了出来. 文王听到这件事后,派人前去查询.那人问卞和: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你哭得这么悲伤呢?卞和回答: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 文王听到回报,便叫玉匠整治那块石头.

8、经过仔细打磨,玉匠把一块温润澄净的美玉呈献上来,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于是,文王下令将这块价值连城的美玉命名为和氏璧.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和氏献璧课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2、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 课型:课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直接导入,揭示课题:和氏献璧。(齐读课题两遍

9、) 2、理解献、璧的意思。 (1)、指名说说:献、璧两个字的意思。 (2)、教师小结。 二、新课: (一)、质疑: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指名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并指名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汇报。 3、指名说说:和氏献了几次璧玉?(三次) (三)、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次献璧。(第1自然段) (1)、自愿起立读第1自然段。 (2)、指名说说:卞和第一次献璧,结果如何? (3)、指名回答。(欺君之罪,砍去左脚) 2、学习第二次献璧。(第2自然段) (1)、自愿起立读第2自然段。 (2)、指名说说:卞和第二次献璧,结果如何

10、? (3)、指名回答。(欺君之罪,砍去右脚) 3、齐读第1、2自然段。 4、学习第三次献璧。(35自然段) (1)、指名接读35自然段。 (2)、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3)、小组讨论: 、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 a、互相交流,读一读。 b、指名汇报。 c、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理解捧在这句话中的含义。 a、将捧字换成抱字理解。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卞和抱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b、指名说说:用哪个字好?为什么? *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 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理解卞和说的话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a、谈谈你怎样理解他说的话。 b、指名汇报。 5、齐读第35自然段。 6、讨论:和氏献璧他献出的是什么? 并指名说说。 7、齐读课文(有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