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课 音乐与戏剧课 题:音乐与戏剧教学目的: 一、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综合艺术,它涉及文学(剧本唱词)、音乐、表演、美术、武术等诸多的艺术领域,主体是戏剧与音乐的结合。通过本课的欣赏教学,可使学生初步领略用富有民族特色的戏曲来表现戏剧故事的风貌。 二、音乐风格的差异是不同剧种相互区别的鲜明标志。通过本课选听的京剧、豫剧、评剧、黄梅戏四个唱段,是学生领略不同剧种的音乐特色。教学内容: 一、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京剧红灯记选段】 二、谁说女子不如男 【豫剧花木兰花木兰唱段】三、巧儿我自幼许配赵家 【评剧刘巧儿唱段】 四、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黄梅戏天仙配唱段】 教学重点:一、介绍京剧及京剧红灯记唱段。
2、 二、理解本课四个剧种唱段在表达人物情感方面的风格特征。教学难点:一、对戏剧音乐的把握。 二、教学内容较多与课时的有限发生矛盾,教师应该做到合理安排。课 时: 一课时课前准备:一、录音机、录音带。 二、有关戏曲唱段的录像带。 三、有光戏曲脸谱、伴奏乐器、挂图、照片等。教材分析: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中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烘托舞台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也是区别不同剧种的重要标志。戏曲音乐来源于民歌、曲艺、歌舞、器乐等多种音乐成分,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两大部分。声乐部分主要是唱腔和念白,器乐部分包括不同乐器组的小型管弦乐(文场)和打击乐(武场)。戏曲的演唱与
3、行当的划分关系密切。各剧种对不同的行当在音色、音量、音域以及曲调诸方面均有不同的要求和区别。如京剧就有生腔和旦腔两大类,演唱要求也不同。老生要求刚柔兼备,朴实而响亮;老旦要求苍劲圆润;文小生用旦腔,以假嗓演唱;武小生用生腔,以本嗓演唱;青衣要求音色优美,庄重而华丽;净角要求粗犷洪亮。戏曲演唱,不仅要求有优美纯正的声音,而且要表现出唱腔的内在感情,成为声情并茂的动人之曲,“字正腔圆”则是戏曲演唱总的要求:吐字清楚、四声准确、行腔圆润、板眼无误。器乐在戏曲中不仅用语唱腔的伴奏,不要配合舞蹈,武打表演,并有控制舞台节奏,渲染戏剧环境气氛的重要作用,一出戏的前后连贯,也与器乐有着直接的关系。伴奏对唱腔
4、 着引、承、抚、帮的作用。演唱与伴奏结合有五种方式:1、演奏结合2、加花衬垫3、模拟唱腔4、间隙拖腔5、代替帮腔。戏剧中的打击乐作用重要,有“一台锣鼓半台戏”之说,它能使表演动作有鲜明的节奏感,善于烘托人物的性格和气质,并能造成欢乐、热烈、喜庆、紧张、阴暗、伤感等各种舞台气氛,还能象征性地表现更鼓声、风声、水声、两声、敲门声等等,在武打戏中,打击乐更是主要的音乐表现手段。一、本课涉及的主要剧种简介1、京剧京剧是以皮黄腔为主的全国性戏曲剧种之一,约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因形成与北京而得名。皮黄腔,由不同来源的西皮与二黄两种声腔而成。西皮腔是源于甘肃、陕西一带的秦腔流传到湖北襄阳地区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
5、合演变而成的。二黄腔形成于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1790年起,四大徽班先后抵京,带进了二黄腔;19世纪初,湖北汉戏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一系列改革,使自己在艺术上渐趋成熟。京剧正式形成约在1840年以后,其唱腔板式基本完备。语言也形成自声的特点。2、豫剧原名“河南梆子”,又叫“河南高调”。一般认为,河南梆子系明末清初时秦腔传入河南后,与本地民间音乐(民歌、河南曲子等)相结合过程中逐渐蜕变而成的。据记载、乾隆年间(18世纪七、八十年代)梆子腔在此十分流行了,可以估计,豫约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今日的豫剧发展很快,影响很大,这在梆子腔系统的剧种是很突出的。由于地方色彩,方言语言的不同,豫剧在河南各地也
6、形成了不同的声腔派别。大体可分为豫东调和豫西调两大系统。豫东调流行在开封、商丘等地,发声多用假嗓男声高亢激越,发声清丽清亮,旋律开朗热情,多花腔。豫西腔以洛阳为中心,发声用真嗓,男声苍劲深沉,多声较婉转圆润,旋律朴实无华。近年来,豫东调和豫西调已有逐渐融合,相互吸收的趋势,特别是豫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更是兼顾并蓄,将二者融合,根据戏剧表现需要转换自如,开创了一代豫剧唱腔的崭新风貌。3、评剧评剧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个剧种。它的形成年代很近(约于1910年左右),流传地区很广,华北、东北诸省及山西、山东等地有它的影响。评剧原名“评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子戏”。它的前身来自河北的对口
7、莲花落和东北二人转。再后又吸收京剧、皮影、大鼓等音乐和表演艺术,评剧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评剧的唱词通俗易懂,平易近人,唱腔自然流丽口语化。4、黄梅戏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采茶调,十八世纪传入安徽安庆一带,受青羊腔和徽调的影响逐步发展而成。1926年进入城市舞台,主要流传于安徽、湖北、江西等省。 二、部分 听曲目介绍 1、花木兰自豫剧花木兰,花木兰是建国以后整理改编的流传戏。取材于西北朝木兰词。写南北朝时延安人花弧、多病无子。当时边境战事起,朝延征兵、其女木兰乔妆男子代女出征,在军中屡建奇功,征战十二年,胜利归家,元帅贺廷玉奉旨到木兰家封赏,才知道木兰是女子。谁说女子不如男是乔妆打扮的花木兰,在奔赴
8、战场的途中,听到一位同行的壮士不愿打仗,认为天下苦事都给了男子,女子成天在家享清闲。木兰摆事实,讲道唱地唱出了“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的豪言状语,使同行壮士无言回答。 花木兰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唱香玉的代表剧目之一,她的延长热情奔放,有刚有柔,挥洒自如;做功刚健清新,优美大方。 2、巧儿我自幼许配赵家 刘巧儿原为陕北说书艺人韩起祥根据真人真事所编的刘巧儿团圆,50年代改编为评剧,由著名演员新凤霞演刘巧儿,大受欢迎曲调来自东北二人转。 曲调流畅,口语化。教学过程:一、上课 二、导入新课 三、简介戏曲 四、1、引入本文的4种剧目 2、讲述区分地方剧目的几个简单方法 3、先欣赏京剧 段设问:伴奏乐器?唱腔特点?及表现任务性格特点?欣赏总结,介绍京剧起源 4欣赏,豫剧要求唱介绍豫剧及常香玉5、越剧先听,提问:唱词属于哪个地方的方言?简介流传地区起源6、评剧听简介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智能小区全面保洁与绿化养护服务承包合同3篇
- 2025年度智能垃圾分类处理技术合作合同
- 2025年两间三层房屋建设合同简单版(三篇)
- 二零二四年影视作品制作与发行合同
- 2025年度水电站土方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拆迁工程承包与城市景观提升合同4篇
- 2025年度国际贸易风险管理:履行进口合同风险规避与应对合同
- 2025年出租车座套广告合作效益分析与评估合同3篇
- 2025年东莞生猪买卖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度化粪池清理与污水资源化利用承包合同
- 2023-2024年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综合题)
- 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6)-江西省(解析版)
- 招标采购基础知识培训
- 电力系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综述与展望
- 五年级口算题卡每天100题带答案
- 2024年贵州省中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 无人机技术与遥感
- 《幼儿园健康》课件精1
- 22S803 圆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
- 2023年开心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练习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1课孕妇旅客服务沟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