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电动自行车工程项目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_第1页
增程式电动自行车工程项目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_第2页
增程式电动自行车工程项目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_第3页
增程式电动自行车工程项目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_第4页
增程式电动自行车工程项目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泓域咨询/增程式电动自行车工程项目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增程式电动自行车工程项目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一、 项目背景分析增程式电动汽车技术最初于20世纪初引入,并在若干海外市场上成功应用。例如,日产Note系列是2018年日本最畅销的乘用车,在日销量达13.6万辆,其中增程式电动汽车车型e-Power占65.6%。LEVCTX系列出租车是另一款于2018年1月成功推出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已于欧洲搭载超1300万名乘客,并帮助出租车司机每周节省约100英镑。此外,与其他动力汽车不同,增程式电动汽车可提供卓越、持续的驾驶体验、更平稳的加速以及更佳的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表

2、现。增程式电动汽车于中国的总销量从2016年的14辆增至2020年的33356辆,年复合增长率为598.7%。以增程式电动汽车于中国的总销量除以新能源汽车于中国的总销量计算,增程式电动汽车于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0.005%增至2020年的2.8%。在利好政策及先进推进技术推动解决里程焦虑痛点的情况下,预计2021年增程式电动汽车销量将进一步增至约7.1万辆。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增程式电动汽车生产、推广及研发得到政府利好政策的支持。增程式电动汽车属于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分类,因此可以享受与中国其他类型新能源汽车相当的大部分政府优惠鼓励及补贴,例如免征车辆购置税、一次性政府补贴、获得及计算新能源

3、汽车积分的优惠待遇、于上海及北京以外的若干城市不限制牌照。对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其他政府优惠激励政策和补贴预期在可预见未来还将增加,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为其快速发展的提供了有利契机。新能源汽车在乘用车销售市场的渗透率不断提高,表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然而,由于目前基础设施不足,等待及充电时间长,纯电动汽车无法满足客户长途旅行的需求。凭借技术优势,对于偏爱新能源汽车且对长途旅行有强烈需求的客户,增程式电动汽车可为其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长途用车的需求得到解决,这推动本行业的持续增长。增程式电动动力系统和电池技术的进步推动增程式电动汽车市场发展,因为它优化了增程系统的效率和控制

4、算法。通过提供更佳的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表现、驾驶体验以及能源消耗效率,改进技术,提升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性能。技术提升为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二、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增程式电动自行车工程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有限责任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三、 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占地面积约29.00亩。(二)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三)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4435.1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1483.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55%;建设期利

5、息328.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7%;流动资金2623.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17%。(四)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4435.12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7736.36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6698.76万元。(五)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307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23943.05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4946.85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6.96%。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38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

6、:10889.59万元(产值)。(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19333.00约29.00亩1.1总建筑面积32484.64容积率1.681.2基底面积11986.46建筑系数62.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78.662总投资万元14435.122.1建设投资万元11483.572.1.1工程费用万元9859.91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367.942.1.3预备费万元255.722.2建设期利息万元328.242.3流动资金万元2623.313资金筹措万元14435.123.1自筹资金万元7736.363.2银行贷款万元6698.764营业

7、收入万元307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23943.056利润总额万元6595.807净利润万元4946.858所得税万元1648.959增值税万元1342.8910税金及附加万元161.1511纳税总额万元3152.9912工业增加值万元10458.4513盈亏平衡点万元10889.59产值14回收期年5.38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6.96%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1161.96所得税后四、 PEST分析(一)政治环境分析政治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行政体制、法律法规等,具体指标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制、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政府补贴水

8、平、民众对政治的参与度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我国大量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其他区域国家设厂投资,在进行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时,要加强所在国的政治环境分析,高度重视各国政治环境的特殊性,因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制度对组织活动有不同的限制和要求,即使在同一国家,由于执政党的不同,其政府的施政方针对组织活动的态度和影响也是不断变化的。由此可以看出,政治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具有直接性、难预测性和不可控制等特点,这些因素常常制约、影响企业的经营行为,尤其是影响企业较长期的投资行为。因此,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或进行境外投资时,需要掌握大量的、充分的相

9、关资料,对政治环境的长期性和短期性的判断与预测十分重要。(二)经济环境分析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内容。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微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企业所在地区或所服务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决定着企业目前及未来的市场大小。(三)社会自然环境分析社会自然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点、价值观念等,其中文化水平会影响居民的需求层次;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10、会禁止或抵制某些活动的进行;价值观念会影响居民对组织目标、组织活动以及组织存在本身的认可与否;审美观点则会影响人们对组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以及活动成果的态度。自然环境包括土地、生物、矿产、能源、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四)技术环境分析技术环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不断的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极大地影响了市场竞争的格局。随着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生命周期愈来愈短,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技术研发作为企业的生存之道。技术环境分析是要分析本企业的产品有关的科学技术的现有水平、发展趋势及发展速度,跟踪掌握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分析对产品生命周期、生

11、产成本以及竞争格局的影响。五、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综合指标体系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区域上各种因素对承载能力的综合体现,因而必然表现为各单一方面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作用效果的科学叠加,反映区域内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总体状况。因此,资源环境承载力在综合评价指标是由上述的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等指标体系,根据评价对象功能要求和资源环境特征,选择相关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能够全面满足评价对象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求。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要注意几个原则:一是要注重科学性和可对比性相统一的原则。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严格按照资源环境的科学内涵,能够对资源环境的数量和质量作出合理的描述

12、。同时评价方法要注重与国内外和区域间的可对比性,具有纵向、横向比较和可推广与应用。二是要注重描述性指标与评价性指标相统一原则。描述性指标即资源和环境两大系统的发展状态指标;评价性指标即评价各系统相互联系与协调程度的指标。二者的统一,将在时间上反映发展的速度和趋向,在空间上反映其整体布局和结构,在数量上反映其规模,在层次上反映功能和水平。三是要注重最大限制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可能把所有的因素都列出,客观上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所有因素全部用指标描述出来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指标体系要反映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主导因素的全貌,用对资源环境

13、承载力产生最大限制性的主导因素的指标体系来描述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才能把握资源环境承载力最本质的、最基本的特征。同时,要达到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避免以往在研究制定指标体系要么指标体系过于庞杂、无法操作,要么把握不了主要的因素,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最本质的、最基本的特征缺乏全面反映、表征、度量。因此,研究和制定指标体系要注重最大限制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根据水桶原理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指标有限,在选取最大限制性主导因素的前提下,尽量使指标少而精,资料易取得,方法易掌握,而不必面面俱到,使最大限制性和可操作性相互统一,这样才能够有利于研究顺利进行。六、 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一)土地资

14、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主要用地类型、面积及其分布,土地资源利用上线及开发利用状况,土地资源重点管控区域等。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分析需要考虑土地对人口的承载、土地对经济社会的承载,以及土地与人口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匹配协调程度。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建设用地、土地利用率、单位土地产出、规划人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禁建区比例等。(二)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水资源总量及其时空分布,水资源利用上线及开发利用状况和耗用状况(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与再生水利用状况,水资源重点管控区等。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人均水资源量、单位土地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