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复习针对练习_第1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复习针对练习_第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复习针对练习_第3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复习针对练习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复习针对练习班级:_ 姓名:_1. 对比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一)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覆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花之歌节选)(二)你时而歌唱,欢笑;时而悲叹,哭号。我们能听见你的声音,却见不着你的面貌;对于你,我们能觉察出,但却看不到。你仿佛是爱情的海洋,淹没了我们的灵魂,抚慰着我们宁静的心。(啊!风节选)1这两个片段的相同之处是( )A.这两个片段都是散文诗,语言优美,情感浓重。B.这两个片段的作者都是黎巴嫩的纪伯伦。C.这两个片段都运

2、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D.以上都是2这两个片段分别写的是什么?片段(一)中“我”指的是_,表达了作者_之情。片段(二)中“你”指的是_,表达了作者_之情。2. 阅读专项训练。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1四时田园杂兴是一组大型田园诗,共60首,表现春夏秋冬四季的田园风光与生活。本诗写的是_(季节)的景象,从诗中的_、_、_、_等景物可以看出来。2用恰当的词语描写下面景物的特点。()的梅子()的杏子()的麦花()的菜花3有人评价前两句诗“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其中_、_是花,_、_是果,_、_写色,_、_写形。4细读本首诗,体会诗人看

3、到景物时的心情,以第一人称写出诗人在田间的所见、所想。_3.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临江仙送钱穆父宋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注释:都门:都城的城门。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春温:指春天般的温暖。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筠:竹。逆旅:旅店。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前三句写词人与朋友分别已久,历经世事沧桑,见面强颜欢笑。(_)第四、五句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淡泊、坚贞的品格。(_)2“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4、营造了一种_的氛围,表达了作者_的心情。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两句,有人认为是豪放达观,有人认为是失意惆怅,你的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_4. 阅读理解。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茅檐长扫净无苔(_)(2)两山排闼送青来(_)2下列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茅檐/长扫/净无苔B.花木/成畦/手自栽C.一水/护田/将绿绕D.两山排闼/送青来3湖阴先生家附近的环境怎样?_5. 读诗句,完成练习。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1)这两句诗紧扣早春的特色之物_和_,表达了诗人_之情。(2)请用优美的

5、语言描绘出这两句诗所展示的画面。_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1)结合语境给划线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凉月如眉挂柳湾。( )A圆圆的月亮。 B新月。越中山色镜中看。( )A越过中间。 B周代诸侯国名。兰溪三日桃花雨。( )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2)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_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_(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的正误。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

6、( )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 )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 )“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 )7.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练习。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春夜喜雨题目中的题眼是_(一个字)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填序号)A.诗人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因而喜爱春雨。B.“知时节”赋予了春雨人的生命和情感。C.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喜爱春雨之情。D.“花重”中“重”读“chng”。3在表

7、现春雨细腻轻盈特点的诗句下画横线。4朗读这首诗适宜用_语气朗读。A.激昂B.高亢C.赞美D.陶醉8.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_,_。_,_。_,_。_,_。注:题目居中写,上下阕之间空两格。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要正确,养成自我检视习惯。1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西江月”是词牌,“_”是词题。从“_”等词句,可以知道,写的是乡村夏夜美景。3词中,“路转溪桥忽见”的“见”同_,读音是_。4如果宿建德江所表达的情感用一个“_”字来表示,那这首词表达的情感就可以概括为一个“_”字。9.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农家望晴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

8、,麦场高处望云开。1“尝”的意思是_,“闻”的意思是_,“尝闻”写出了人们对_的关注。2“如鹤立”比喻白发老农_的站立姿态,形象地表现了他_的迫切心情。3农家望晴与江上渔者的共同点是:都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但在表达手法上有所不同,江上渔者主要运用_的手法,农家望晴主要运用了_的手法。4用自己的话写写第一、二句诗的意思。_10. 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成练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是由_代词人_所写的一首词。“_” 是词牌名,_是词题。2首词中“见”字的读音为_, 它的意思与“_”相同。3这

9、首词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从“_” “_”“_” 这些词语可以看得出来。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_,_。”从嗅觉和听觉描述了丰收在望的喜悦。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表达了词人对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的喜爱,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B.表达了词人旅途的忧愁孤寂、对家乡的思念之情。11. 课内阅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1采薇(节选)选自_。 “薇”指_。2给多音字组词。行走hng(_)xng(_)载重zi(_)zi(_)3“依依”在诗中有什么作用?_4这首诗表达了远征的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_

10、12. 古诗鉴赏。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统摄全诗内容的是哪一个字?_2写出诗中的对偶句,并作赏析。_3说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色?_4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乡愁的思路和手法。_5诗的第三、四句创造了怎样的意境?_6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_7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_13. 课内阅读。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月光、_、_、_等景物,渲染了_的气氛。2诗的前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

11、可以由“_”一词看出月色的_。这种景象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_,_。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景,又 烘托了月夜的寂静。B.“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这 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C.“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 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那里,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押a韵,韵脚分别是“鸦”“花”“家”。4“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 类似的诗词句有_,_。14.

12、阅读诗词,完成练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_。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1在横线上将词句补充完整。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题目中的“西江月”是词牌名。(_)(2)“夜行黄沙道中”的“夜”是地点,“黄沙”是时间,“行”交代事件。(_)(3)这首词的下片主要写词人找地方避雨的经过和感受。(_)3这首词和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结合下面的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我体会到诗人_的思想感情。(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体会到词人_之情。15. 古诗阅读。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注释)断桥残破的桥。无主无人过问。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一任任凭。零落凋谢。(注释)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