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发展航天器的历史_第1页
世界各国发展航天器的历史_第2页
世界各国发展航天器的历史_第3页
世界各国发展航天器的历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者xxxx-日期xxxx世界各国发展航天器的历史【精品文档】世界各国发展航天器的历史 在21世纪的现代,人们喜欢说世界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而就航空、军事面,人们则说它是一个太空时代。21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快速发展。生物、航空、新能源等无论哪方面各国都大力发展。而现在在航空方面最突出。如:太空站、探月之行、载人飞船等。 而在当今世界上航空技术发展较好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中国等。而航天器发展的历史也有一百多年,中国的只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齐奥尔科斯基、戈尔德、奥博特的研究,为航天器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1957年10月14日,苏联终于把世界上第一颗人

2、造卫星送上太空,开辟了人类航空的新纪元。而后在美苏争霸的背景下,航天器的迅速发展使进了快车道。就美俄来说她们的航空快速发展。 俄罗斯发展航天其最早。1958年6月5日,苏联科学院院士、火箭飞船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在为政府起草的开发宇宙空间的远景工作中提出19611965年完成研制载人飞船,1962年开始建造空间站。1960年1月,苏联成功发射了两艘无人的卫星式飞船。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遨游太空的航天员1963年6月16日,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中尉驾驶苏联“东方”6号飞船进入太空。1968年4月14日,苏联发射宇宙2

3、12号无人飞船。飞船在轨运行中与后来发射的宇宙213号无人飞船自动对接。这是苏联完成的第一次空间对接。1986年2月20日,苏联发射了第三代长期载人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的核心舱1998年11月20日,俄罗斯用“质子”K火箭将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部件“曙光”号多功能舱送入太空,建造国际空间站的宏伟而艰巨的任务从此拉开了帷幕。 在俄罗斯发展航天器时期美国也紧随其后。1958年10月7日,美国航宇局正式批准“水星”号载人飞船工程。1961年5月5日,美国因此成为继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具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1962年2月20日,美国发射载人飞船“水星”6号,航天员格伦驾驶“水星”6号飞船绕地球飞行。

4、格伦因此成为美国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人。1966年3月16日,美国发射的“双子星座”8号,首次实现载人飞船与一个名叫“阿金纳”的对接舱体对接。这是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空间对接。1969年7月16日,美国发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第一次把人送上月球,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人 2001年4月28日,世界上首位太空游客蒂托搭TM32号飞船到国际空间站上旅游观光8天,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航天技术也有一定的发展,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我国

5、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返 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并成功回收。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 1990年4月7日,中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亚洲一号通信卫星,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国外卫星,使我国在世界航天商业发射服务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9年10月,我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顺利升空,并正常运行,这是我国首次在空间技术领域进行的全面国际合作。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并圆满回收,

6、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3年12月和2004年7月,我国与欧洲空间局联合研制并发射了“探测一号”和“探测二号”科学卫星,“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取得圆满成功。 2004年1月23日,我国绕月探测工程正式由国务院批准立项。2005年10月12日神舟 六 号。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升空,翟志刚是第一个真正太空漫步的中国人,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发射。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并建立首个空间站。从美国、俄罗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