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II汇总_第1页
最新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II汇总_第2页
最新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II汇总_第3页
最新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II汇总_第4页
最新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II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9 7 3 年 国 际 防 止 船 舶 造 成 污 染 公 约 附 则 I I精品资料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U控制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山附则H 控制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颁布日期】1973-11-02【生效日期】1987-04-06第1条定义就本附则而言:(1) 化学品液货船”系指建造为或改建为主要用于装运散装有毒液体物质货物的船舶,并包括本 公约附则I定义的用于装运全部或部分散装有毒液体物质货物的油船。(2) 清洁压载”系指在这样一个舱内压载,该舱自上次装载A、E、C或D类物质的货物以来, 已予彻底清洗,所产生的残余物也已按本附

2、则的相应要求全部排空。(3) 专舱压载”系指装入这样一个舱内的压载水,该舱与货物和燃油系统完全隔绝并固定用于装 载压载水、或固定用于装载本公约诸附则中所定义的各种油类或有毒液体物质以外的压载水或货物。(4) 最近陆地”,其定义如本公约附则H的第1条(9)所述。(5) 液体物质”系指那些在温度为3 7.8C时蒸气压力不超过2.8kp/平方米的物质。(6) 有毒液体物质系指本附则附录H中所指明的,或按第3条(4)的经暂时评定为A、E、 C或D类的任何物质。(7) 特殊区域”系指这样的一个海域,在该海域中,涉及其海洋学的和生态学的情况以及其运输 的特殊性质等公认的技术原因,要求采取特殊强制办法以防止

3、有毒液体物质污染海洋。特殊区域为:(a) 波罗的海区域,和(b) 黑海区域。(8) 波罗的海区域,其界限如本公约附则I的第10条(1 )(b )所述。(9) 黑海区域,其界限如本公约附则I第10条(1 )(c )所述。(10) 国际散化规则”系指由本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以及MEPC19(2 2 )决议通过的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该则可由本组织予以修正,如果此项修正系按本公约第十六条关于附则附录修正程序予以通过和生效。(11) 散化规则”系指由本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以MEPC 2 02 2 )决议通过的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该规则可由本组织予以修正,如果此

4、项修正系按照本公约第十六条关于附则附录修正程序予以通过和生效。(12) 建造的船舶”系指安放龙骨或处于相似建造阶段的船舶。船舶改建为化学品液货船时,不 管其建造日期为何时,开始改建的日期应作为化学品液货船的建造日期。但此改建规定不适用于符合下 列全部条件的船舶改装:(a) 1 9 8 6年7月1日以前建造的船舶;和(b) 根据散化规则此船已证明为仅装运由该规则确认为只有污染危害的物质。(13) 相似建造阶段”系指这样一个阶段:(a) 可以辩别岀具体船舶的建造开始;以及(b) 该船的装配已经开始,装配量至少有50吨或占全部建造材料质量估算值的1%(以小者为准)。第2条适用范围(1) 除另有明文规

5、定者外,本附则各项规定适用于所有运输散装有毒液体物质的船舶。(2) 如化学品液货船的装货处所装载有关本公约附则I所涉及的货物时,则还应适用本公约附则 I的相应要求。(3) 就控制排放而言,本附则第13条仅适用于装运分类为A、E或C类物质的船舶。(4) 对1 986年7月1日以前建造的船舶,本附则第5条中关于水线下排放及船尾迹流最大浓 度的要求,将于1 9 8 8年1月1日起适用。(5) 主管机关可允许在船上安装任何装置、材料、设备或器械代替本附则所要求者,如果此种装 置、材料、设备或器械与本附则所要求者至少同样有效。主管机关的此种权力不能扩大到以操作方法来 达到控制有毒液体物质的排放,作为本附

6、则所规定的设计和结构特征的等效措施。(6) 主管机关根据本条(5)允许以某种装置、材料、设备或器械来代替本附则要求者,应将有 关细节通知本组织,以便转发各缔约国,使其知道和采取适当的行动。第3条有毒液体物质的分类和名单(1) 就本附则而言,有毒液体物质应分为以下四类:(a) A类这类有毒液体物质,如从洗舱或卸载作业中排放入海,将对海洋资源或人类健康产 生重大危害,或对海上的休憩环境或其他合法利用造成严重损害,因而有必要对其采取严格的防污措施。(b) B类 这类有毒液体物质,如从洗舱或卸载作业中排放入海,将对海洋资源或人类健康产 生危害,或对海上休憩环境或其他合法利用造成损害,因而有必要对其采取

7、特殊的防污措施。(c) C类 这类有毒液体物质,如从洗舱或卸载作业中排放入海,将对海洋资源或人类健康产 生较小的危害,或对海上的休憩环境或其他合法利用造成较小的损害,因而要求特殊的操作条件。(d) D类 这类有毒液体物质,如从洗舱或卸载作业中排放入海,将对海洋资源或人类健康产 生可察觉的危害,或对海上的休憩环境或其他合法利用造成轻微的损害,因而要求对其操作条件给予适 当的注意。(2) 对有毒液体物质进行分类的准则,已列入本附则附录I中。(3) 属本附则规定的以散装运输并经分类的有毒液体物质名单,已列入本附则附录H中。(4) 如拟散装运输的液体物质,尚未按本条(1)予以分类,也未按本附则第4条(

8、1)予以评 定,则与该作业有关的缔约国政府,就以本条(2)所述的准则为基础商定一个暂定的类别。在各有关 政府之间未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之前,这种物质应按所提岀的最为严格的条件装运。在初次装运这种物 质之后,有关主管机关应尽速(最晚不得超过9 0天)通知本组织,并提供这种物质的细节和暂定的类 别,以便尽快转发所有缔约国使其知道和考虑。各缔约国政府应在9 0天内向本组织提岀评定该物质类 别的意见。第4条其他液体物质(1) 本附则附录山所列的物质,经评定认为不能列入本附则第3条(1)所规定的A、B、C及 D类之内,因为这些物质如从洗舱或卸载作业中排放入海,目前认为对人类健康、海洋资源、海上休憩 环境或

9、其它合法的利用并无危害。(2) 排放仅含有本附则附录山所列物质的舱底水或压载水或其他残余物或混合物,不受本附则任 何要求的约束。(3) 排放清洁压载或专舱压载入海,不受本附则任何要求的约束。第5条有毒液体物质的排放在特殊区域外的A、B和C类物质,以及在一切区域内的D类物质除本附则第6条所述情况外,(1) 本附则第3条(1)(a)定义的A类物质,或暂定为A类的物质,或含有这类物质的压载 水、洗舱水、或其残余物或混合物,应禁止排放入海。如果要清洗含有这类物质或混合物的液货舱,其 所产生的残余物应排入接收设备,直至排往接收设备的排岀物中的物质浓度等于或低于本附则附录H第 山栏对该物质所规定的剩余浓度

10、,并直至该液货舱排空。随后加入该舱的任何水,如能满足下列所有条 件时,可排放入海:(a) 船舶正在航行途中,如系自航船航速至少为7节,如系非自航船航速至少为4节;(b) 在水线以下进行排放,但应注意海水进口的位置;以及(c) 距最近陆地不少于12海里和水深不少于25米处排放。(2) 本附则第3条(1)(b)定义的E类物质,或暂定为E类的物质,或含有这类物质的压载 水、洗舱水、或其他残余物或混合物,应禁止排放入海,但如能满足下列所有条件者除外:(a) 船舶正在航行途中,如系自航船航速至少为7节,如系非自航船航速至少为4节;(b) 排放的程序和布置系经主管机关所批准。这种程序和布置应以本组织所制订

11、的标准为基础, 并应保证排出物的浓度和排放率能使在船尾迹流中该物质的浓度不超过1ppm;(c) 从每一液货舱及其附属管路所排放的货物最大数量不超过按本款(b)所述程序批准的最大 数量,该数量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下述两者中之大者:1立方米或液货舱容量(立方米)的1/3 0 0 0;(d) 在水线以下进行排放,但应注意海水进口的位置;以及(e) 距最近陆地不少于12海里和水深不少于25米处排放。(3) 本附则第3条(1 )(c )定义的C类物质,或暂定为C类物质,或含有这类物质的压载 水、洗舱水、或其他残余物或混合物,应禁止排放入海,但如能满足下列所有条件者除外:(a) 船舶正在航行途中,如系自航

12、船航速至少为7节,如系非自航船航速至少为4节;(b) 排放入海的程序和布置系经主管机关所批准。这种程序和布置应以本组织所制订的标准为基 础,并应保证排出物的浓度和排放率能使在船尾迹流中该物质的浓度不超过10ppm;(c) 从每一液货舱及其附属管路所排放的货物最大数量,不超过按本款(b)所述程序批准的最 大数量,该数量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下述两者中之大者:3立方米或液货舱容量(立方米)的1/1 0 0 0;(d) 在水线以下进行排放,但应注意海水进口的位置;以及(e) 距最近陆地不少于12海里和水深不少于25米处排放。(4) 本附则第3条(1 )(d )定义的D类物质,或暂定为D类的物质,或含有

13、这类物质的压载 水、洗舱水、或其他残余物或混合物,应禁止排放入海,但如能满足下列所有条件者除外:(a) 船舶正在航行途中,如系自航船航速至少为7节,如系非自航船航速至少为4节;(b) 这种混合物的浓度即该物质与水之比不大于1:10;以及(c) 距最近陆地不少于12海里处排放。(5) 经主管机关批准的通风程序,可用于清除液货舱内的货物残余。这种程序应以本组织制订的 标准为基础。随后注入液货舱的任何水应视作清洁水,并不再受本条(1)、(2)、(3 )或(4) 的限制。(6) 凡未经分类、或未经暂时分类,或未按本附则第4条(1)予以评定的物质,或含有这种物 质的压载水、洗舱水、或其他残余物或混合物,

14、应禁止排放入海。在特殊区域内的A、E和C类物质除本附则第6条的所述情况外,(7) 本附则第3条(1)(a)定义的A类物质,或暂定为A类的物质,或含有这类物质的压载 水、洗舱水、或其他残余物或混合物,应禁止排放入海。如果要清洗含有这类物质或混合物的液货舱, 其所产生的残余物应排入与该特殊区域相邻接国家按本附则第7条规定所设置的接收设备,直至排往接 收设备的排岀物中的物质浓度等于或低于本附则附录H第W栏对该物质所规定的剩余浓度,并直至该液 货舱排空。随后注入该舱的任何水如能满足下列所有条件时,可排放入海:(a) 船舶正在途中航行,如系自航船航速至少为7节,如系非自航船航速至少为4节;(b) 在水线

15、以下进行排放,但应注意海水进口的位置;以及(c) 距最近陆地不少于12海里和水深不小于25米处排放。(8) 本附则第3条(1 )(b )定义的E类物质,或暂定为E类的物质,或含有这类物质的压载 水、洗舱水、或其他残余物或混合物,应禁止排放入海,但如能满足下列所有条件者除外:(a) 液货舱已经过预洗,预洗程序是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基础并经主管机关批准,产生的洗舱 水业已排入接收设备;(b) 船舶正在航行途中,如系自航船航速至少为7节,如系非自航船航速至少为4节;(c) 排放和清洗的程序和布置系经主管机关所批准。这种程序和布置应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基 础,并应保证排出物的浓度和排放率能使在船尾迹流

16、中该物质的浓度不超过1ppm;(d) 在水线以下进行排放,但应注意海水进口的位置;以及(e) 距最近陆地不少于12海里和水深不少于25米处排放。(9) 本附则第3条(1)(c)定义的C类物质,或暂定为C类的物质,或含有这类物质的压载 水、洗舱水、或其他残余物或混合物,应禁止排放入海,但如能满足下列所有条件者除外:(a) 船舶正在航行途中,如系自航船航速至少为7节,如系非自航船航速至少为4节;(b) 排放的程序和布置系经主管机关所批准。这种程序和布置应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基础,并 应保证排出物的浓度和排放率能使在船尾迹流中该物质的浓度不超过1ppm;(c) 从每一液货舱及其附连的管系所排放的货物

17、最大数量不超过按照本款(b)所述程序批准的 最大数量,该数量不得超过下述两者中之大者:1立方米或液货舱容量立方米的1 / 3 0 0 0;(d) 在水线以下进行排放,但应注意海水进口的位置;以及(e) 距最近陆地不少于12海里和水深不少于25米处排放。(10) 经主管机关批准的通风程序,可用于清除液货舱内的货物残余。这种程序应以本组织所制 订的标准为基础。随后注入液货舱内的任何水应视作清洁水,并不再受本条(7)、(8 )或(9)的 限制。(11) 凡未经分类、或未经暂时分类、或未按本附则第4条(1)予以评定的物质,或含有这种 物质的压载水、洗舱水、或其他残余物或混合物,应禁止排放入海。(12

18、)本条并不禁止船舶将E类或C类货物残余留存船上,也并不禁止在特殊区域外分别按本条(2) 或(3)的规定排放入海。(13)(a)海岸线与某一特殊区域相邻接的各缔约国政府,应共同商定一个日期,由此日起本 附则第7条(1)的要求将予满足,本条(7)、(8)、(9 )和(10)对该地区的要求应予准备 就绪,并至少在6个月前将该日期通知本组织。本组织应即将该日期通知所有缔约国。(b) 如本公约的生效日期早于本款(a)所定的日期,则这一阶段本条(1)、(2 )和(3) 的要求应予适用。第5A条泵吸、管路和卸货布置( 1 ) 1 9 8 6年7月1日或以后建造的每艘船舶,对每一指定载运E类物质的液货舱,应设

19、置泵 吸和管路设施,经过在有利的泵吸条件下的试验,保证液货舱的附属管路内及直接相邻该液货舱吸口点 处留存的残余量不超过0.1立方米。(2) (a )除本款(b)规定外,1 9 8 6年7月1日之前建造的每艘船舶,对每一指定载运E 类物质的液货舱,应设置泵吸和管路设施,经过在有利的泵吸条件下的试验,保证液货舱的附属管路内 及直接相邻该液货舱吸口点处留存的残余量不超过0.3立方米。(b)到1 9 9 4年10月2日止,本款(a)所述船舶如仍未满足该项要求,则对第一指定载运 E类物质的液货舱,至少应设置泵吸和管路设施,经过在有利的泵吸条件下的试验和表面残余物的确 定,保证该液货舱及其附属管路内留存的

20、残余量不超过1立方米或液货舱容量(立方米)1/300 0,取其大者。( 3 ) 1 9 8 6年7月1日或以后建造的每艘船舶,对每一指定载运C类物质的液货舱,应设置泵 吸和管路设施,经过在有利的泵吸条件下的试验,保证液货舱的附属管路内及直接相邻该液货舱吸口点 处留存的残余量不超过0.3立方米。(4) (a )附本款(b)规定外,1 9 8 6年7月1日之前建造的每艘船舶,对每一指定载运C 类物质的液货舱,应设置泵吸和管路设施,经过在有利的泵吸条件下的试验,保证液货舱的附属管路内 及直接相邻该液货舱吸口点处留存的残余量不超过0.9立方米。(b)到1 9 9 4年10月2日止,本款(a)中所述船舶

21、如仍未满足该项要求,则对每一指定载 运C类物质的液货舱,至少应设置泵吸和管路设施,经过在有利的泵吸条件下的试验和表面残余物的确 定,保证液货舱及其附属管路内留存的残余量不超过3立方米或液货舱容量(立方米)的1/10 0 0,取其大者。(5) 本条(1)、(2)、(3 )及(4)所述的泵吸条件”应经主管机关批准,并应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基础。本条(1)、(2)、(3 )及(4)所述的泵吸效能试验应以水作试验介质,试验应经主管机关批准并应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基础。本条(2)(b)和(4)(b)所述的液货舱 表面残余物的确定,应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基础。(6) (a )除本款(b)的规定外,本条(2

22、)和(4)规定不需适用于1 9 8 6年7月1日之 前建造的船舶,并由主管机关确定为航行于下列港口或装卸站之间的限制航线:(I) 本公约缔约国国内港口或装卸站;或(II) 本公约缔约国之间的港口或装卸站。(b)本款(a)的规定仅适用于1 9 8 6年7月1日之前建造的船舶,如果:(I) 每次含有E类或C类物质或其混合物的液货舱进行清洗或压载时,洗舱系按主管机关批准的 预洗程序进行,并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基础,洗舱水排至接收设备;(II) 随后的洗舱水或压载水排入接收设备或按本附则其他规定排放入海;(III) 上述港口或装卸站的接收设备的适应程度就本款而言,由这些港口或装卸站所在的本公 约缔约国

23、政府批准;(IV) 在船舶航行于本公约其他缔约国管辖的港口或装卸站的情况下,主管机关将免除的细节通 知本组织,以便转发公约各缔约国,使其知道和采取适当行动(如有时);以及(v)根据本附则要求的证书经签署阐明该船仅航行于此种限制航线。(7) 船舶由于结构上和作业上的特点,液货舱无需压载,并仅在修理或进坞时才要求洗舱,如果 符合下列所有条件,主管机关可允许免除本条(1)、(2)、(3)及(4)的规定:(a) 船舶的设计、构造和设备,已经主管机关按其用途予以批准;(b) 在修理或进坞之前可能进行的洗舱,所产生的任何污液排至接收设备,该设备的适应程度由 主管机关确定;(c) 按本附则要求的证书表明:(

24、I) 每一液货舱只载运一种指定的物质;以及(II) 免除的细节;(d) 船舶备有一份经主管机关批准适用的操作手册;(e) 在船舶航行于本公约其他缔约国管辖的港口或装卸站的情况下,主管机关将免除的细节通知 本组织,以便转发公约各缔约国使其知道和采取适当的行动(如有时)。第6条例外本附则第5条不适用于下述情况:(a) 有毒液体物质或含有这种物质的混合物排放入海,系为保障船舶安全或救护海上人命所需 者;或(b) 由于船舶或其设备损坏而导致有毒液体物质或含有这种物质的混合物排放入海:(I) 如果在发生损坏或发现排放后,为防止排放或使排放减至最低限度,已采取了一切合理的预 防措施;和(II) 但是,如果

25、船东或船长故意地造成损坏,或轻率行事而又知道可能会招致损坏,则不在此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5精品资料例;或(c) 将有毒液体物质或含有这种物质的混合物排放入海,经主管机关批准用以与特殊的污染事故 作斗争,使污染损害减至最低限度。但任何这种排放,均需经拟进行排放所在地区的管辖政府批准。第7条接收设备和卸货站设施(1) 每一缔约国政府,按照船舶使用港口、装卸站或修理港的需要,承担供应使用接收设备如 下:(a) 货物装卸港、站,应设有足够的设备,以接收船舶由于执行本附则而留待处理的含有有毒液 体物质的残余物和混合物,并不使船舶造成不当延误。(b) 从事化学品液货船修理的船舶修理

26、港,应设有足够设备,以接收含有有毒液体物质的残余物 和混合物。(2) 每一缔约国政府应确定在其领土内的每一货物装卸港、站和船舶修理港为执行本条(1)所 提供的设置型式,并通知本组织。(3) 本公约的每一缔约国政府应承担保证在卸货站提供设施,以便利在这些站卸载有毒液体物质 的船舶进行液货舱的扫舱。装卸站的货物软管及管路内由船上卸岀供接收的有毒液体物质不得返回船 上。(4) 每一缔约国应将对本条(1)所要求的设备或(3)所要求的设施宣称不足的任何情况通知 本组织,以便转告各有关缔约国。第8条控制措施(1) (a)为履行本条的目的,本公约每一缔约国政府应指定或授权若干检查员。检查员应按照 本组织制定

27、的控制程序来执行控制。(b) 载运散装有毒液体物质船舶的船长应确保该船已符合第5条和本条的规定,并且每当遇有本 附则第9条所述的作业,均按该条填写货物记录簿。(c) 对航行在本公约其他缔约国管辖的港口或装卸站的船舶,只有接收方的政府可以同意本条(2) (b),(5)(b),(6)(c),或(7)(c )中所述的免除。如未给予此种免除,应在货物记录簿内作相应的记载,并由本款(a)所指的检查员签署。在一切区域内的A类物质(2) 对A类物质,下列规定适用于一切区域:(a) 已卸货的液货舱,除本款(b)规定者外,应在船舶驶离卸货港之前,遵照本条(3)或(4)要求清洗。(b) 若满足下述条件,应船长的申

28、请,接收方政府可对该船免除本款(a)的要求:(I) 卸货后液货舱再次装载相同的物质或装载与前一种物质相容的另一种物质,且在装货前,不 予清洗或不用作压载;或(II) 卸货后的液货舱,在海上既不清洗也不作压载,且在另一港口符合本条(3)或(4)的 规定,如已书面确认该港设有接收设备,且足以用于此种接收;或(III) 液货残余将由主管机关批准的通风程序予以清除,该程序系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基 础。(3) 如果液货舱按本条(2)(a )予以清洗,洗舱作业产生的排岀物,在排岀物浓度降低至本 附则附录H所规定的残液浓度之前,应排入接收设备。排出物浓度应由检查员所取的样水分析确定。当 已达到所要求的残液浓

29、度时,剩余洗舱水仍应继续排入接收设备,直至该舱排空。这些作业应在货物 记录簿内作相应的记载,并由本条(1)(a)所指的检查员签署。(4) 如果接收方的缔约国政府确信,测量排岀物中的物质浓度,不可能不造成船舶的延误时,该 缔约国可接受一种替代程序作为本条(3)的等效措施,如果:(a) 液货舱是按主管机关批准的程序进行预洗,且该程序系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基础;以及(b) 本条(1 )(a )所指的检查员在货物记录簿内证明:(I) 液货舱、泵和管路均已排空;并(II) 已按主管机关批准的预洗程序对该舱和该物质进行了预洗;以及(III) 由这种预洗所产生的洗舱水已排入接收设备,且该船业已排空。在特殊区

30、域外的E类和C类物质(5) 对于E类和C类物质,下列规定适用于特殊区域外:(a) 卸货后的液货舱,除本款(b)规定者外,须在该船驶离卸货港之前进行预洗,每当:(I) 卸货后剩余货物的数量,按本组织制订的标准判明,已超过本附则第5条(2)或(3)分 别规定的E类或C类物质可以排放入海的最大数量时;或(II) 卸货未按本附则第5A条(5)的要求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基础并在主管机关批准的泵 吸条件下进行,但采取使本条(1 )(a )所指的检查员满意的替代措施从船上清除液货残余,达到本 附则第5A条所适用的规定数量者除外。所采用预洗程序应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基础并经主管机关批 准,所产生的洗舱水应排入

31、卸货港接收设备。(b) 应船长的申请,若满足下述条件,接收方政府可对该船免除本款(a)的要求:(I) 卸货后液货舱再次装载相同的物质或装载与前一种物质相容的另一种物质,且在装货前,不 予清洗或不用作压载;或(II) 卸货后的液货舱,在海上既不清洗也不作压载,但液货舱按照经主管机关批准的程序进行 预洗,预洗程序是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基础,以及预洗产生的洗舱水在另一港口排入接收设备,如已 书面确认该港设有接收设备,且足以用于此种接收;或(III) 液货残余将用由主管机关批准并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基础的通风程序予以清除。在特殊区域内的E类物质(6) 对E类物质,下列规定适用于特殊区域内(a) 卸货后

32、的液货舱,除本款(b)和(c)规定者外,须在该船驶离卸货港之前进行预洗,所 采用预洗程序应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基础并经主管机关批准,预洗产生的洗舱水应排入卸货港接收设 备。(b) 满足下列所有条件时,本款(a)的要求不适用:(I) 卸货后,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判明E类物质的残余数量未超过本附则第5条(2)规定可以 排入特殊区域外海域的最大数量,该残余物留存在船上,随后按照本附则第5条(2)规定在特殊区域 外排放入海;以及(II) 卸货系按本附则第5A条(5)的要求、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基础,并在主管机关批准 的泵吸条件下进行,或虽未符合批准的泵吸条件,但采取应使本条(1 )(a )所述的检查员满

33、意的替 代措施清除船上的液货残余,其数量符合本附则第5A条所适用的规定。(c) 应船长的申请,若满足下述条件,接收方政府可对该船免除本款(a)的要求:(I) 卸货后液货舱再次装载相同的物质或装载与前一种物质相容的另一种物质,且该舱在装货前 不予清洗或不用作压载;或(II) 卸货后的液货舱,在海上既不清洗也不压载,但液货舱按经主管机关批准的程序进行预 洗,预洗程序是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基础,以及预洗产生的洗舱水在另一港口排入接收设备,如已书 面确认该港设有接收设备,且足以用于此种接收;或(III) 液货残余将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基础的并由主管机关批准的通风程序予以清除。在特殊的区域内的C类物质(

34、7) 对C类物质,下列规定适用于特殊区域内:(a)卸货后的液货舱,除本款(b)和(c)规定者外,在船舶驶离卸货港之前,须进行预洗, 即:(I) 卸货后,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判明C类物质的残余数量已超过本附则第5条(9)规定可以 排放入海的最大数量时;或(II) 卸货未按本附则第5A条(5)的要求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基础并在主管机关批准的泵 吸条件下进行,除非采取替代措施清除液货残余,达到符合本附则第5A条所适用的规定数量。该替代 措施应使本条(1)(a)所述的检查员满意。所用预洗程序应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基础,并经主管机关批准。预洗产生的洗舱水应排入卸货港 接收设备。(b) 满足下列所有条件时,

35、本款(a)的要求不适用:(I) 卸货后,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判明C类物质的残余数量未超过本附则第5条(3)所规定的 可以排入特殊区域外海域的最大数量,该残余物留存在船上,随后按照本附则第5条(3)规定在特殊 区域外排放入海;以及(II) 卸货系按本附则第5A条(5)的要求、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基础,并在主管机关批准 的泵吸条件下进行,或虽未符合批准的泵吸条件,但采取替代措施清除船上的液货残余,其数量符合本 附则第5A条所适用的规定。替代措施应使本条(1)(a)所指的检查员满意。(c) 应船长的申请,若满足下述条件,接收方政府可对该船免除本款(a)的要求:(I) 卸货后液货舱再次装载相同的物质或装

36、载与前一种物质相容的另一种物质,且该舱在装货前 将不予清洗或不用作压载;或(II) 卸货后的液货舱,在海上既不清洗也不压载,但液货舱按照由主管机关批准的程序进行预 洗,预洗程序是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基础以及预洗产生的洗舱水在另一港口排入接收设备,如已书面 确认该港设有接收设备,且足以用于此种接收;或(III) 液货残余将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基础的并由主管机关批准的通风程序予以清除。在一切区域内的D类物质(8) 对于D类物质,卸货后的液货舱应予清洗并将洗舱水排入接收设备,或者不予清洗而将舱内 残余物稀释并按本附则第5条(4)排放入海。从污液舱排放(9) 船上污液舱内留存的任何残余物,包括货泵舱舱

37、底的残余物,如果含有A类物质,或在特殊 区域内含有A类或E类物质,应按本附则第5条(1)、(7 )或(8)适用的规定排入接收设备。第9条货物记录簿(1) 凡本附则适用的船舶,应备有一本货物记录簿。该记录簿上不论是作为船舶正式航海 日志的一部分或作为其他文件,均应按本附则附录W所规定的格式。(2) 每当船舶进行下列任何一项有毒液体物质作业时,均应逐舱填入货物记录簿:(I) 装货;(II) 货物在船内的转驳;(III) 卸货;(1v)液货舱的清洗;(v)液货舱的压载;(V1)液货舱压载水的排放;(v11)残余物排至接收设备;(V111)残余物按本附则第5条规定排放入海或以通风清除残余物。(3) 任

38、何有毒液体物质或含有这种物质的混合物,如发生本公约第八条和本附则第6条所述的排 放时,不论为有意的还是意外的,均应记入货物记录簿,说明这种排放的情况和理由。(4) 缔约国政府按本公约规定指定或授权监督任何作业的检查员,在检查船舶后,应在货物记 录簿上作相应的记录。(5) 应及时将本条(2)和(3)所述的每项作业完整地记入货物记录簿,使相应该作业的 所有项目均有记录,每项记录应由负责该项作业的驾驶员签字,且每填完一页应由船长签字,货物记 录簿的记录,应使用船旗国的官方文字;对持有国际防止散装运输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证书或本附 则第12A条所述证书的船舶,则还应有英文或法文的记录。遇有争议或不相一致的

39、情况时,以船旗国 官方文字的记录为准。(6) 货物记录簿应存放于随时可以取来检查的地方,除了没有配备船员的被拖船只外,均应 存放在船上。货物记录簿在最后一次记录后应保留3年。(7) 缔约国政府的主管当局,可到适用本附则的在港任何船舶检查货物记录簿,并可将该记 录簿中的任何记录制成副本,并要求船长证明该副本是该项记录的正确副本。这样制成的副本,凡经船 长证明为船上货物记录簿中某项记录的正确副本者,得在任何法律诉讼中作为该项记录中所述事实 的证据。主管当局根据本款规定对货物记录簿的检查和制作确证无误的副本,应尽速进行,不使船 舶造成不当延误。第10条检验(1) 散装运输有毒液体物质的船舶,应遵守下

40、述检验:(a) 初次检验,在船舶投入营运之前或在首次签发本附则第11条所要求的证书之前进行。就本 附则所涉及的船舶而言,初次检验应包括对船舶的结构、设备、系统、附件、布置及材料的全面检验。 此种检验应保证结构、设备、系统、附件、布置及材料完全符合本附则所适用的要求。(b) 定期检验,按主管机关规定的间隔期进行,但不得超过5年。此种检验应保证结构、设备、 系统、附件、布置和材料完全符合本附则的要求。(c) 期间检验,在证书有效期间内至少进行一次。此种检验应保证设备及附属的泵和管路完全符 合本附则所适用的要求,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如果在任何一次证书有效期内只进行一次此种检验, 则期间检验应在该证

41、书有效期中之日前后不迟于6个月内进行。此种期间检验,应在本附则第11条规 定签发的证书上签署。(d) 年度检验,在证书签发的具体日期(月、日)前后3个月内进行。此种检验包括保证结构、 附件、布置和材料等各个方面满足船舶拟定用途的总体检查。此种年度检验应在本附则第11条规定签 发的证书上签署。(2) (a)实施本附则规定的船舶检验,应由主管机关的官员进行。但主管机关可将这些检验委 托给为此目的而指定的验船师或为其认可的组织。(b) 主管机关指定验船师或认可的组织以执行本款(a)的检验和检查,至少应授给任何指定验 船师或认可的组织如下职权:(I) 要求船舶修理;以及(II) 在港口国主管当局提岀要

42、求时,执行检验和检查。主管机关应将代表指定的验船师或认可组织的当局的具体职责和条件通知本组织,以便转发本公约 各缔约国周知其官员。(c) 当指定的验船师或认可的组织确定船舶或其设备的状况实质上与证书所载细节不相符时,或 者该船没有理由对海洋环境不产生不当的有害威胁而不适于岀海时,此验船师或认可的组织应保证立即 采取纠正措施并及时通知主管机关,如未采取此种纠正措施,则应撤销证书并立即通知主管机关;如果 此时船舶在另一缔约国的港口,则亦应立即通知该港口国的主管当局。当主管机关的官员、指定的验船 师或认可的组织通知港口国的主管当局后,所涉及的港口国的政府应给此官员、验船师或认可的组织必 要的协助,使

43、其行使本条规定的职责。适当时,所涉及的港口国政府应采取步骤,以保证船舶岀海或驶 往最近的适当修船厂,不致对海洋环境产生不当有害威胁,才准其开航。(d) 在每一种情况下,所涉及的主管机关均应充分保证检验和检查的完整性及有效性,并应承担 为满足这一职责确保必要的安排。(3) (a)应维护船舶及其设备的状况符合本公约的规定,确保船舶在各个方面保持适合岀海航 行而对海上环境不岀现不合理的有害威胁。(b) 本条(1)规定的船舶检验完成后,未经主管机关的批准,不得变更本检验所包括的结构、 设备、系统、附件、布置或材料,但对此类设备或附件进行直接替换者不受此限。(c) 凡船舶发生事故或发现缺陷,对船舶的完整

44、性或对本附则所涉及的设备的效用或完整性有重 大影响时,船长或船东应尽快报告负责签发有关证书的主管机关、认可组织或指定的验船师,供其研 究,以确保是否需要进行本条(1)所要求的检验。如果此时船舶在另一缔约国的港口内,船长或船东 还应立即报告该港口国的主管当局,指定的验船师或认可的组织应查明该报告业已递交。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9精品资料第11条签发证书(1) 对航行前往本公约其他缔约国所辖的港口或装卸站的散装运输有毒液体物质的船舶,按本附 则第10条规定检验后,应发给国际防止散装运输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证书。(2) 这种证书应由主管机关或经其正式授权的任何人员或组织签发。不论那种情况,主管机关应 对证书负全部责任。(3) (a )本公约缔约国政府应主管机关的申请,可对船舶进行检验。如认为符合本附则的规 定,应按本附则发给或授权发给国际防止散装运输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证书。(b) 证书和检验报告的副本应尽速送交提岀申请的主管机关。(c) 这样签发的证书上应声明,该证书系根据主管机关的申请签发,并应与按本条(1)签发的 证书具有同等效力和得到同样承认。(d) 对于悬挂非缔约国国旗的船舶,不得签发国际防止散装运输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证书。(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