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第六章_第1页
房屋建筑学第六章_第2页
房屋建筑学第六章_第3页
房屋建筑学第六章_第4页
房屋建筑学第六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第六章 屋顶屋顶 了解民用建筑屋顶的类型、作用和要求; 掌握平屋顶的组成、特点和排水组织方法; 熟练掌握平屋顶的防水、泛水构造方法和保温与隔 热措施; 了解坡屋顶的类型、组成、特点以及屋顶承重结构 的布置; 熟练掌握坡屋顶的常见坡面形式、屋面防水、泛水 构造和保温与隔热措施。 6.1屋顶的作用、类型和要求屋顶的作用、类型和要求 6.2平屋顶的构造平屋顶的构造 6.3坡屋顶的构造坡屋顶的构造 6.1 6.1屋顶的作用、类型和要求屋顶的作用、类型和要求 屋顶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最上部的外 围护和承重构件,其主要作用有三方面: 一是围护建筑空间,隔绝风霜雨雪、太阳辐射、温湿 度等自然

2、界的影响,为室内空间创造良好的使用环境; 二是作为建筑顶部的水平构件,承受和传递屋顶上各 种荷载,对房屋起着水平支撑作用,以保证房屋具有良 好的刚度、强度和整体稳定性; 三是在许多建筑中,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中,屋顶的 色彩及造型等对建筑的体型和艺术风格有着十分重要的 影响,是建筑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章 屋顶 鉴于以上作用,人们对屋顶提出如下要求: (1) 结构布置合理,坚固耐久,整体性好; (2) 具有良好的防水、保温、隔热、隔声等性能,能 够抵御自然界对室内空间的影响; (3) 构造简单、施工和维修方便、自重轻、取材方便、 经济合理; (4) 具有良好的色彩和造型,满足建筑艺术要求。

3、第六章 屋顶 屋顶按其坡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平屋顶、坡屋顶、 曲面屋顶等三类(图6.1) 第六章 屋顶 图6.1屋面的形式 平屋顶的形式 (a)挑檐;(b)女儿墙;(c)挑檐女儿墙;(d)盝(盒)顶 坡屋顶的形式 (a)单坡顶;(b)硬山两坡顶;(c)悬山两坡顶;(d)四坡顶; (e)卷棚顶;(f)庑殿顶;(g)歇山顶;(h)圆攒尖顶 (a)双曲拱屋顶;(b)砖石拱屋顶;(c)球形网壳屋顶;(d) V形网壳屋顶; (e)筒壳屋顶;(f)扁壳屋顶;(g)车轮形悬索屋顶;(h)鞍形悬索屋顶 建筑中的屋顶由于排水和防水需要,均要有一定的 坡度。屋顶的坡度常用单位高度和相应长度的比值来标 定,如1/2

4、、1/5、1/10 等,也有用角度( 如30、 50等)和百分比(如2%、5%等)来表示在实际工程中 多用后者来描述屋面的坡度。习惯上把坡度小于10%的 屋顶称为平屋顶(多用% %),坡度大于10%的称 为坡屋顶。在实际工程中,影响屋顶坡度的主要因素有 屋面防水材料、屋顶结构形式、地理气候条件、施工方 法及建筑造型要求等方面。 第六章 屋顶 不同的屋面防水材料有各自的适宜排水坡度范围(6.2) 第六章 屋顶 图6.2屋面坡度范围 6.2平屋顶的构造平屋顶的构造 6.2.1 组成和特点 平屋顶的构造层次较多,但主要可以分成结 构层、保温层等隔绝层、防水层三部分,另外 还有保护层、结合层、找平层、

5、隔气层、平顶 装修等构造层次 。 内墙内墙 第六章 屋顶 第六章 屋顶 图6.3卷材防水和刚性防水屋面组成示意图 622排水组织排水组织 平屋顶的排水组织主要应解决屋顶的排水坡度和 排水组织方式两个问题。 1.排水坡度 平屋顶的排水坡度主要取决于排水要求、防水 材料、屋顶使用要求和屋面坡度形成方式等因素。 第六章 屋顶 图6.4屋面坡度的形成 1、材料找坡 (1)形成:指屋顶坡度由垫坡材料形成。 (2)特点:排水坡度小,结构层(天棚面)底部平整 ,易于装修,但材料找坡增加屋面荷载,材料和人工消 耗较多。 (3)找坡材料:如水泥炉渣、石灰炉渣等。 (4)找坡层的厚度:最薄处不小于20mm 。 (

6、5)坡度:宜为2%。 2、结构找坡 (1)形成:屋顶结构自身带有排水坡度 (2)特点:无须在屋面上另加找坡材料,构造简单, 不增加荷载,但天棚顶倾斜,室内空间不够规整。 (3)坡度:大于3。 2.排水组织方式排水组织方式 屋面排水方式有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两大类图(6.5) 第六章 屋顶 图6.5屋面排水方式 (1)无组织排水 无组织排水又称自由落水。其排水组织形式是 屋面雨顺屋面坡度排至檐口处自由滴落。 这种做法构造简单、经济,但雨水下落时对外 墙面、地面以及建筑立面处理均有一定影响,常用 于建筑标准较低的低层建筑或雨水较少的地区。 (2)有组织排水 屋面四周或长边设置0.5% 1%纵向坡

7、度的檐沟 或天沟,雨水顺坡汇集于檐沟或天沟内,沿纵坡集 中至雨水口,经雨水管排至地面或地下排水管网时 称为有组织排水。 第六章 屋顶 6.2.36.2.3防水构造防水构造 平屋顶防水主要有铺贴卷材柔性防水和整浇混凝土 刚性防水两类。 1.柔性防水屋面 柔性防水屋面是将防水卷材相互搭接粘贴在屋面基 层上形成的,由于卷材有一定的柔性,所以称为柔性防 水屋面(也称卷材防水屋面)。目前比较常用的屋面防 水卷材有SBS、聚氯乙烯、氯丁橡胶、APP 改性沥青卷 材、三元乙丙橡胶等。 第六章 屋顶 屋面面层 基层防水层结合层保护层 第六章 屋顶 (1)屋面面层 (2)油毡防水屋面的檐口及泛水构造 油毡防水屋

8、面的檐口一般有自由落水、挑檐沟、女儿墙 带檐沟、女儿墙外排水、女儿墙内排水等形式。其构造处 理关键是油毡在檐口处的收头处理和雨水口处构造, 应 按照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 构造方案,严格施工。构造处理分别见图6.9 图6.12。 第六章 屋顶 第六章 屋顶 图6.7油毡鼓泡原因 第六章 屋顶 图6.8屋面排气孔 第六章 屋顶 图6.9自由落水檐口卷材防水构造 第六章 屋顶 图6.10卷材防水挑檐沟构造 第六章 屋顶 图6.11女儿墙檐沟卷材防水构造 第六章 屋顶 图6.12卷材防水女儿墙构造 第六章 屋顶 图6.13油毡的泛水构造 泛水主要指屋面防水层与垂直墙面交接处的

9、防水构造处理。 第六章 屋顶 2.2.刚性防水屋面刚性防水屋面 刚性防水屋面以密实性混凝土或防水砂浆等刚性材料 作为屋面防水层。 (1)细石混凝土防水层 目前在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是用35 40 mm厚C20 混凝 土整浇密实并出浆抹光,配4 200 双向钢筋的 做法。细石混凝土屋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防水层施工完毕 后易出现裂缝而造成屋面渗漏,其原因较多,但主要是以 下几方面原因:一是细石混凝土由于温差影响而热胀冷缩; 二是受建筑使用过程中屋面板变形的影响;三是防水层在 养护过程中的干缩;四是受建筑沉降等原因产生变形的影 响。针对上述原因,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其防水性 能。 (2) 刚性防水屋面

10、节点构造 刚性防水屋面在檐墙处宜设挑檐构件,做挑檐沟排 水或自由落水。在构造处理时应注意避免在刚性防 水层和其基层的间隙渗水(图6.17、6.18) 第六章 屋顶 图6.17自由落水刚性防水屋面构造 第六章 屋顶 图6.18挑檐沟刚性防水屋面构造 图6.19刚性防水屋面泛水构造 第六章 屋顶 涂膜防水是将可塑性和粘结力较强的高分子防水涂 料直接涂刷在屋面基层上,形成一层满铺的不透水薄膜 层,以形成屋面的防水能力,主要有乳化沥青、氯丁橡 胶类、丙烯酸树脂类等。 3.涂膜防水屋面 第六章 屋顶 第六章 屋顶 图6.20涂膜防水屋面构造 为保持建筑室内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空间,避免外界 自然环境的影响

11、,建筑外围护构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建筑 热工性能。 屋顶的保温 平屋顶的保温措施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在屋顶 构造层次中设置实体保温层;二是屋顶结构层选用有较 好保温性能的材料(构件自保温)。 (1) 保温材料 保温材料要求密度小、孔隙多、导热系数小。目前 常用的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各类散状的保温材料,如 炉渣、矿渣等工业废料以及蛭石、膨胀珍珠岩等;第二 类是现浇轻骨料混凝土,如炉渣水泥、蛭石水泥、膨胀 珍珠岩水泥等; 6.2.4 6.2.4保温与隔热保温与隔热 第六章 屋顶 第三类是块状保温材料,如聚苯板、膨胀珍珠岩 混凝土预制块、加气混凝土块、泡沫塑料板等。第一 类质量轻、效果好,但整体性差,

12、施工操作较困难; 第二、三类较常用。 (2) 保温层构造 保温层厚度需由热工计算确定。保温层位置目前 主要有三种情况,最常见的是在防水层和结构层之间 设置保温层,如图6.3 所示。这种做法施工方便,还 可利用其进行屋面找坡。第二类是倒置式保温屋面, 其屋面防水效果和保温效果均较好,图6.21 为其中 一种做法。第三类是在结构层下室内设置保温层,如 做吊顶时在吊平顶上铺设保温层、在顶棚上贴保温板 材等,比较少见。 第六章 屋顶 图6.3卷材防水和刚性防水屋面组成示意图 第六章 屋顶 图6.21倒置式保温屋面做法 第六章 屋顶 (3)隔汽层 当在防水层下设置保温层时,为了防止室内湿汽进 入屋面保温

13、层,进而受热膨胀导致防水层破坏,需在保 温层下设置隔汽层,如图6.3 所示。目前常用做法有: 热沥青两道、一毡二油、二毡三油、玛碲脂两道以及改 性涂料等。 在设置隔汽层的同时,为了排除进入保温层的水汽, 可以沿屋脊每隔一段距离(一般在3m 左右)在保温层上 部或中部设置排气道,在屋顶上做排气孔,如图6.8 所 示。 第六章 屋顶 图6.8屋面排气孔 2.屋顶的隔热 我国南方地区的夏天由于太阳辐射强烈,屋 顶温度较高,因此需对屋顶进行隔热构造处理。 屋顶隔热常用方法有: (1)铺设实体材料进行隔热处理。如铺设混凝土 板或砾石屋面(图6.22);蓄水屋顶、屋顶堆土 植草等(图6.23)。也可以采用

14、保温屋面的做法, 但构造复杂、造价也高。 (2)在屋顶上设架空隔热板或构造层中设空气间 层,形成通风层屋顶(图6.24),也可以在结构 层下结合室内装修设吊平顶形成通风层。 第六章 屋顶 图6.22铺设实体材料保温屋面图6.23堆土植草屋 第六章 屋顶 图6.24通风屋顶 第六章 屋顶 6.36.3坡屋顶的构造坡屋顶的构造 6.3.1组成和特点 坡屋顶建筑为我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主要由屋面、 支承结构、顶棚等部分组成,往往还增加保温层、隔热 层等。 第六章 屋顶 图6.25坡屋顶的形式 6.3.2承重结构 坡屋顶的承重结构主要由椽子、檩条、屋面梁、屋 架等组成,承重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类。 山墙承重

15、 山墙承重即在山墙上搁檩条、檩条上设椽子后再铺 屋面,也可在山墙上直接搁置挂瓦板、钢筋混凝土板等 形成屋面承重体系。山墙承重结构简单,构造和施工方 便,在小空间建筑中是一种合理和经济的承重方案。 屋架承重 屋架承重即在柱或墙上设屋架,再在屋架上放置檩 条及椽子而形成的屋顶结构形式。屋架由上弦杆、下弦 杆、腹杆组成。由于屋顶坡度较大,民用建筑一般采用 三角形屋架。 第六章 屋顶 第六章 屋顶 图6.28屋架的类型 为保证屋架承重结构坡屋顶的空间刚度和整体稳 定性,屋架间需设支撑。屋架承重结构适用于有较大 空间的建筑中。 第六章 屋顶 图6.29屋架、半屋架的布置方法 6.3.36.3.3排水组织

16、排水组织 坡屋顶是利用其屋面坡度自然进行排水的,排水 组织方式和平屋顶相同(图6.30)。 第六章 屋顶 图6.30坡屋顶排水组织 6.3.46.3.4屋面构造屋面构造 第六章 屋顶 图6.32常用坡屋顶的构造组成 1.檐口构造 坡屋顶檐口构造有挑檐无组织排水、檐沟有组织排 水和包檐有组织排水等几种类型。 2.山墙泛水构造 坡屋顶山墙处有硬山、悬山及山墙出屋顶等三种形式。 3.屋脊和斜天沟构造 坡屋顶屋脊(正脊或斜脊)一般采用1:2 水泥砂浆 或水泥纸筋石灰砂浆窝脊瓦(图6.38)。斜天沟采用镀锌 铁皮、铅合金皮等天沟构造( 图6.39)。 第六章 屋顶 坡屋顶的其他防水材料 坡屋顶除用水泥平

17、瓦防水外,还有以下几种瓦材: (1)彩色水泥瓦 其基本尺寸和构造同水泥平瓦,但为屋顶提供了 多种色彩,对立面造型有利。 (2)小青瓦 是我国民间常用的屋面瓦,由于其尺寸较小,要 求屋面坡度不小于1/2。小青瓦有盖瓦、底瓦、滴水瓦 之分,一般应搭七露三。筒瓦底瓦一般用砂条粘贴于 屋面基层上。 第六章 屋顶 (3) 琉璃瓦 有琉璃平瓦和琉璃筒瓦两类,并有绿、黄、紫红、 湖兰等各种颜色,其屋面构造与水泥平瓦相同。 (4) 彩色压型钢板瓦 是我国近年来普遍推广应用的新型屋面防水材料, 有彩色压型钢板波形瓦和压型 形或形瓦两类,一般 用自攻螺钉、拉铆钉或专用连接件固定于各类檩条上。 6.3.56.3.5

18、保温与隔热保温与隔热 提高坡屋顶热工性能的主要措施有两种常用方法: 屋顶檩条下加保温层。此时还能与屋顶间形成通风空 气夹层(图6.40),构造简单,效果良好,但自重较 大,耗材也多。 在屋顶下结合室内装修做吊平顶,吊顶做法参见楼地 面一章内容。 第六章 屋顶 图6.40坡屋顶通风屋顶 本章总结本章总结 1.屋顶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建筑形象要求 的日益提高,屋顶也逐步走出了“遮风避雨、保温隔热” 的传统领域,对外观形象的要求有了大的提高。 2.当前,柔性防水平屋面仍是民用建筑普遍采用的屋顶形 式,其防水层做法多种多样。 3.坡屋顶是我国传统建筑最具有标志性的部分之一,近年 来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推广和应用,新构造层出不穷。 4.屋面构造要求精细,而且和建筑所处环境及使用特点关 系密切,需要认真对待。 第六章 屋顶 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