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贵:当制度与文化相遇_第1页
李希贵:当制度与文化相遇_第2页
李希贵:当制度与文化相遇_第3页
李希贵:当制度与文化相遇_第4页
李希贵:当制度与文化相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李希贵学校变革沉思录:一切皆有可能尊敬的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在十一学校校园里有好多好多大杨树和银杏树,这似乎是一种象征。记得我2007年来十一学校做校长的时候,我的前任校长语重心长地给我一个嘱托,他说:“十一学校经过过去的努力,我们已经把它变成了一棵大杨树,希望你在任期能够把它变成一棵银杏树。”我知道十一学校那个时候已经不仅是一棵大杨树,我更知道在我的手上,它也很难马上变成一棵银杏树,我想,甚至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嘱托我的后人。但是,从我内心还是认可十一学校未来能有这样一种转变,就是怎么样把它变成银杏树。但是,这样一个银杏树的选择,你就必须接受好多好多银杏树的特质,你就不能够期待着它汲取大杨树那

2、种特别有旺盛生命力的东西。所以,它的生长一定是慢的,它一定是没有杨树旺盛的生命力,但它却有着不同寻常的生命周期。所以,我们选择了这样的一个价值观:我们把过去的十年树木,慢慢演化为百年树木,我们希望教育能够慢一点、再慢一点,不要有过高的目标、不要有太多的期待。我们希望更加注重学校内涵的发展,而真正昭示学校内涵的东西是学生,学生好了、学校才会好。不是按照传统意义上的办好学校,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我非常感谢2001年我们国家启动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正是这样一种课程改革,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给我们长期在学校里工作的老师,心中树起了一个宏大的理想。我也特别幸运,十一学校一贯的价值观、十一

3、学校的使命就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我非常庆幸我自己的选择,但是这样的选择也不简单,现在在十一学校7年的时间里,我在思考我遇到了哪些挑战?第一个挑战就是,当制度和文化相遇。当我来到这个学校的时候,我遇到的第一个纠结就是,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有好多老师批改作业,负责考勤的老师和主管考勤的干部找到我,说这件事怎么办?他们希望制定更加严格的制度来管理这件事、来杜绝这件事。但是,在十一学校的价值观里,我们始终是这样说的:“把学校办成教职工心灵的栖息之所,教职工的幸福家园。”我们还不断地在说:“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当时,我就跟他们商量,我说:“我们能不能把每一个星期的会减少?

4、”他们非常有顾虑,说你一旦减下来,以后再想增加就很难了。我说:“为什么要增加?”就是说,当我们的制度和文化冲突的时候,我们到底要什么?这件事还没完,第二件事又来了,就是电梯问题。一个六层的教学楼可以装2000学生,但是只有两部电梯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非常纠结,孩子从内心感觉到这个电梯应该他坐,我们的老师有时候长期处在这样一个氛围里,大家就感觉需要更多的制度来约束。比如说,拿出专门的人员来检查乘坐电梯的情况;比如说,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安一个刷卡机,老师刷卡才能坐。这些事都可以解决,但是解决不了的是我们内心的纠结。我们有一个班主任老师,实在跟开不了口说学生不能坐电梯,只能老师坐,他班上有一个学生就

5、是要跟学校较劲,不仅偏要坐电梯,还当着老师的面去坐。所以,这个班主任老师给他开了一个长期的病号请假条,有了这个条,他就可以长期坐电梯。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不能坐电梯?而且,我们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在笼子里出生的鸟,认为飞翔就是一种病。如果我们真的认为师生平等的话,应该是先到先得,谁先来了谁先坐,这才叫平等。当学生发生不当行为的时候,恰恰是我们教育的机会。我们在冲突之中引导着学生怎么尊重别人、怎么尊重长者,我觉得这都是教育的机会,这些是靠制度解决不了的。我遇到第三个难题就是资源的分享,有很多老师手中有非常优秀的教育资源,我们非常希望老师们能够分享,但实际上做不到。我们能不能细化评价,

6、让老师把手里的资源交出来?这在制度上很容易,但在我们的评价体系当中很难,如果我们把一个学科的老师非要评出个12345678,那她永远不会拿出来,因为老师之间是竞争关系,而不是一个团队。当评价仅仅是为了区分、为了甄别到时候,往往有很多诟病。这是文化当中的冲突。当制度与文化冲突的时候,我们往往先考虑的是改变制度。包括,我们教育教学调查的诊断,不再合并十个指标作为一个总分,而是在每一个指标,你是优秀、还是良好、还是一般,没有较差,因为我们认为学校里没有较差的老师,所以我们没有设这个指标。这样一来,每一个老师看到这10个指标,我有8个是优秀、两个是良好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哪里。经过3

7、年的努力,我们慢慢在调整我们学校文化和制度的关系,慢慢在各个领域,大家共同形成了我们的价值目标,我们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追求,也就是学校行动纲要,这个纲要成为了我们日后制定新的学校制度的依据,也成了我们调整一段时期,有些过渡性制度,在校园里和一些新生的事物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到底选择什么样的方向。在这样一场制度和文化相遇的过程之中,作为一个管理者,需要随时调整管理与文化的冲突。这种冲突有时候可能没有显现到决策层面,它天天发生在老师和学生、老师和家长、老师和领导、老师和老师之间,需要我们天天去深入到火热的第一线的师生生活之中,去发现这些冲突、管理这些冲突。再一个,尽量选择以文化的力量推动工作,就是当

8、我们有一些新的领域、我们还完全吃不准的时候,不要急于定新的制度,因为这样的制度有可能使你的工作扭曲。所以,一段时间,我们有一种文化来推动这件事情往前去延伸,像十一学校走班上课之后,教学班变成了不超过24个学生,这样在不增加老师编制的时候,过去教两个班的数学课,在今天十一学校需要教三个、四个、甚至五个语文教育班,才能够完成这样的教学任务,因为学生没减、老师没加。刚刚推进这项改革的时候,我们没有在工作量的问题上跟老师们斤斤计较,因为十一学校的文化就是不计较,学校不要和老师去计较,不要因为这个老师少了一点工作量就怎么样,反过来也一样,老师也不要计较。我们慢慢弄清了到底应该怎么走,也就慢慢形成了一个适

9、合的制度。作为一个管理者还需要不断假设新的校园文化。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组织结构的调整一定会产生新的文化,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地去归纳、总结、提倡,这种文化可能会迷茫,甚至会走到岔道上去。所以说,我们怎么样及时抓住一些苗头、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提炼出新的学校文化来慢慢让大家能够去接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管理者的任务。比如说,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处理学生,就是我们当时的高二年级主任总结出来的。有一个学生因为和老师发生了一点误会,就在网上骂老师,有好多话非常出格,后来被发现,按照校规需要处分。但是,这个学生尽管想通了,他还向老师提出了要求,说能不能过两个星期再处罚我?因为他妈妈正在住院,他爸爸是军人,脾气

10、非常暴躁。“等我妈妈出了院,你一块儿跟我父母谈话,这样我会有好日子过。”我们觉得非常有道理,就接受了这个学生的建议。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学生也非常棒了。过去的经验解决不了新的问题,当我们没有行政班、没有班主任的时候,有好多事没有经验,过去的经验没法解决新的问题。比如说学生的储物柜怎么分配?过去很简单,分到这个班外面去分配。分配这个概念在我们脑子里根深蒂固。我们习惯于按照分配的思路往前去想。但事实上,学生一概不喜欢这种分配的思路,他喜欢的是选择。把所有的柜子号给大家在网上公布出来,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有些学生想做实验的就选择化学实验室旁边的柜子,有几个学生都是篮球队的,他们希望在一层的某个地方找一个

11、五个柜子连在一块儿的,他们好一块去玩篮球。选择就会带来双方都比较高兴的一个状态。所以我们有好多事情用过去的路径没法实现的时候,我们必须用新的方式去思考,包括不要把学生之间的好感当早恋,倾听就是对双方关系的最好投资;当我们不错的时候,我们也不一是对的,等等这样的文化价值观,我们是通过一件一件事情、一个一个故事,我们慢慢把它提炼出来的,把它假设为新的学校文化。当然,我们不希望用文化解决所有的问题。第二,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当成长与管控冲撞”。特别是新的学校形态,学生走班上课,每一个学生有自己不同的方向、每一个学生自主管理自己的时间和学生生活的时候,跟管理的冲撞就处处都是。这种冲撞有时候发生在表面上

12、,事实上还是在我们内心。我想举一些例子,当我们第一届走班上课的时候,事实上我们还想并行着班主任和导师,我们还想保留着行政班。当我们保留着这个班主任,班主任的烦恼其实很多很多。比如说,他要想的是:早读读什么?中午的时间干什么?课外活动要不要集体组织?因为他是这个班的班主任,特别是一上课,当他这个班40个学生全都到了不同的教室的时候,甚至到20多个教室去上课的时候,他可能一个星期都没有见到那些学生。但是,他是班主任,班主任的职责,他非常清楚,甚至教导处对班主任的要求也很多。这个时候,他没有办法在见不到学生的时候履行他的职责。所以,班主任的内心非常焦虑甚至非常痛苦。而且,导师也因为有班主任,他们做起

13、事情来躲躲闪闪。在和班主任的对阵中,导师一般是往后退。这个时候,怎么办?我去年接触到欧洲留学回来的一个初中学生,他在那儿有一年的时间。当我请教他,欧洲的学校跟中国的学校最大区别的时候,他想了想说:“尽管区别有很多很多,最大的区别还是信任。”他在德国那个学校里,学校和老师什么事都信任他,当他离开老师视线的时候,老师以为他去做好事了。他没有说后半篇,我已经明白了,当我们的老师见不到学生的时候,我们就认为他犯罪了。那么,我们怎么样跳出管控这样一个思维方式,把学生成长的线理得更清,我们去欣赏这条成长之线,来帮助学生解决成长链条上每一个环节遇到的问题。终于,我记得10月份我们正在吉林开会,会议结束的时候

14、,我跟当时的年级主任商量,我说:“大家这么痛苦、这么纠结,我们有没有可能取消班主任?”他没有答应我,他说让我想想,让我跟老师们商量一下。坐飞机回到首都机场,我们在取行李的时候,他跑到我面前说:“校长,就这样吧!”他跟好多好多老师谈话,最后他感觉到利弊都有,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学生成长的角度,利还是更大一些,取消班主任。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所以这个年级想开一个家长会、开一个年级学生大会,来跟大家说清楚为什么取消行政班的班主任。不想,学生看得很简单:“说了半天不就是这事,早就该取消了。”所以,当我们放在学生成长这样一个价值追求上的时候,我们很多事是可以调整的。每一个老师都有一个学科教室,在学科教室里

15、,他天天在影响着他的学生。但是,这样的学科教室又让老师很纠结,为什么?平等了之后、没有了班主任的学生显得很开放,显得很自由,他们只要不违背校规就是自由的。但是,每一个学生都有个性、都有脾气,都有或多或少让你厌烦的小毛病,尽管不是大事。但是,我们常常把这些当大事。有好多老师看不惯很多学生,有学生对其他学生的行为不满意。这个事情让我们一段时间很纠结,因为无论是从老师还是学生。对一个老师来说,这种内心还是很纠结的。为什么?你这样设想一下,让你天天坐在教室里,面对着你没法接受的很多个性,有时候我们内心有一个东西也确实想跳出来,让他变得一样、让他变得能够掌控,特别是有些学生都提出来,应该评价学科教室每一

16、个学生的行为。可是,我们再想一想,如果我们真的去评价的时候,我们还能够看到真实的学生吗?所以,我们不能对学生的常规进行评价。尽管我们可以影响他、教育他、批评他,但是我们不能把他拿到一个高利害的评价的篮子里,那样你就看不到真实的学生。于是,你就丧失了教育的起点,你也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就是在你面对的形形色色不一样的学生,你面对这些把他的全部袒露无疑地表现出来的时候,真正的教育才会产生。还有一个,有好多朋友一直在问我另一个问题:“你们有200多个社团,哪儿有那么多指导老师?”我说:“我们不仅没有那么多指导老师,我们还不允许设置专门的指导老师。为什么?不仅仅是因为老师的工作量太大,而且设置了专门的指

17、导老师,因为他强势的地位,这个社团的目标、这个的社团的活动,全都要请示老师了,很多想法都是老师的想法,这不是我们办社团的初衷。我们希望在这个社团里成为一个自组织,他们要有自己的主意、他们要有自己的摩擦和碰撞。”所以,有人问我,你们学校200多个社团,200多少呢?我说:“十一学校没有一个人知道。为什么?你刚刚说过,有一个社团就死掉了,有新社团又成立了。”有些人说:“你们的社团太随便了,办了半年时间就死掉了。”我要说的是:“死掉了也是一种财富。最后社团成员之间发生了很多冲突,分道扬镳,这是给他们提供了一次反思的机会。”我相信,他以后走上社会再去办公司的时候,他也需要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干什么?学校

18、可以干事情,你可以组建一个一个的社团联盟,也可以设置社团主力课程,还可以给中小社团设立奖金。再一个,我们每一个年级都有三四位咨询师,咨询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和人生规划、心理的辅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这个年级的每一个老师又是导师,导师和咨询师的工作是什么?我们认为,咨询师不能成为导师的领导,不能说咨询师安排导师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为什么?当我们这样本身是一种学术和专业领域,变成行政化领域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在乎学生成长的需求。十几个学生到底有什么区别?每一个导师应该去集中研究,把它弄清楚。从咨询师那里可以汲取营养,而且从其他的领域也可以汲取更多的经验,用在这十几个学生的需求上,而不是按照上级

19、领导的指示来研究满足这些学生的需求,这本身就是一个冲突。还有,不能为任何学生做选择,这是最大的忌讳,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困惑,因为他处在不同的时期,他心理的成熟度和对社会的理解都不一样,你可以给他分析、可以给他建议,但是你一定不要给他唯一的建议。因为,一切需要留给他自己思考的空间。当学生提出不上课、不作业、不考试的时候,怎么办?在十一学校,我现在面对最多的挑战就是,这些学生会找到我,说他找老师商量,希望这两个月不上课了,但是老师看上去不太同意。还有学生找到我,希望这个学期不做某学科的作业了,我跟老师商量,老师担心我。这样的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当一个学生出现的时候,自习时间不一样,尤其是今天互联网的影

20、响,他不仅仅靠一个渠道学习的时候。当他变得不一样的时候,我们有什么理由让他在课堂上做一样的作业、考一样的卷子。为什么?没有理由,就是习惯,就是制度、就是掌控。但是,要打破这个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我们如果真的要研究每一个学生成长链条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我们必须打破。我们发现,当我们研究不同类型学生学习链条的时候,我们的因材施教变得跟过去更不一样。过去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静态的学生,他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学习基础,所以我们要因材施教,尽管我们并没有完全实现。但今天我们在校园里见到这种学生不是静态的,在你教的这个知识本身、你教的这些学习领域本身,他已经有了一个学习的路径、已经形成了一套学习链。这个时候,你对每

21、一个学生的因材施教都因为这条链的不一样,而变得不一样。如果你还是按照常规,一样的上课内容、一样的作业和一样的考试,这样来掌控和管理学生,这个冲突就会变得非常激烈。所以,一个学生上学期找我,希望不学语文了,我看了他一些材料,他确实不需要在初二这个年级学习了,他确实是应该脱离这样的课堂了。我就鼓励他跟老师签一个协议,他告诉我谈成功了,他就可以一个学期不上这样的语文课,但是他可以上更好的语文。说实话,在这样的校园里,有时候学生会挑战你很多,他们最不喜欢的就是一刀切,他们特别热衷的就是选择。像我们现在正在高三的学生,给我写了一个万言书,而且设计出了一整套他们高一的课程,非常棒。于是,我们就采纳了。比如

22、说,学校的校服,过去无论从我们管理者的角度还是家长的角度,我们都是希望提高校服的质量,但是我们没有想过的就是选择。无论怎么好看,我们都发现永远不会使所有学生都觉得好看。所以,校服就因为学生的原因,就变成了50个多品种供学生选择。英国一个非常典型的夏山学校的校长尼尔跟我说了这么一句:“对于人,我是没有统治欲的,要是你对人有统治欲,你就不适合做一个校长。”我们需要的素养就是,你要研究需求,你要关注成长,你要为他们提供帮助。这样的文化一旦形成了之后,整个学校有点失控,但是失控之后的学校,你也会非常欣慰地发现,它会诞生出一些自组织。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就接触到了七八个学生自组织来找我,其中有一个是选

23、修射箭课的学生,来找我说他们要组建一个射箭队。他们认为将近三个月的努力,他们的水平已经可以了,他们希望学校能够提供帮助,为他们选配一些器材,来参加一些射箭比赛。还有一帮喜欢音乐的学生找到我,他们要为一个信心不是特别足的学生举办一个音乐会,问我能不能买一些票送给好朋友?没有办法,我身上必须随时带着零钱。而且,他们找我说能不能支持一下这个慈善音乐会?因为他们所有的收入都要捐出去,我第一次扮演了圣诞老人。这样的自组织,学校里面一个一个冒出来。当没有那么多管控的时候,你同时会有好多好多这样让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十一学校,我们的管理模式是分布式领导。说实话,就在管理和领导这个概念上,我们用了两年的时间。

24、大家不时会认为是分布式管理,但是我们必须把它拧到一个分布式领导的这么一个方向上,我可以以年级的管理方式跟大家说。就是说,取消了行政班、没有了班主任之后,所有的事情都要做,谁来做?一个一个的项目组,这一个一个的项目组都非常有专业性、学术性,一个年级主任想囊括所有项目的智慧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如果我们以这样一种管理的图式,是会影响我们发展的,而且每一个项目组的组长也成不了领袖。我们把它变成这样一种管理图式,而每一个项目的主管就是这个年级在这个领域当中的最高领导。在这个问题上,年级主任也要听这个主管的,因为他是专家、他负责这个领域,慢慢他就成为领袖。就在上一个星期,十一学校刚刚通过了学校的章程,表面

25、看是我们今天刚刚制定的,实际上是我们一代一代十一人智慧的结晶。我们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把有些做法固定下来了,但是我们今天希望通过文字的形式把它形成学校的宪法,宪法之上没有任何人,包括校长。这个学校章程,我们最重要的是明确学校的治理结构,改变传统意义上制定学校最高权力是校长。为什么?因为我们希望有一个好的学校生态,这个生态一定是什么样的权力归到什么样的治理的主体,而不是谁的权力最大,谁就通吃一切、就可以给所有的事情决策,这样的决策很容易失误、很容易和老师和学生没有安全感。所以,我们就明确了在这个治理结构里面有很多的结构,防止某一方的权力过大。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教代会的权利,他要每年对校长进行信

26、任投票,而且必须无记名投票,这个章程明确规定不允许采用举手表决和鼓掌通过的方式,而且必须当场公布,达不到票数,第二天校长要下课。所以,这样的一个决定,我觉得从制度上就规定了校长要对老师好一点,而不是说这个人有修养、这个人脾气好,所以这个人对老师挺好。你火冒三丈的脾气,你到这个学校来要注意,你小心你的票,你想当校长吗?那你脾气好一点,这是治理结构起作用,而不是靠个人的修养。再比如说,我们学术委员会不允许有任何一个管理干部参加,全部是优秀老师组成学术委员会,由教职工代表投票,决定谁是学术委员会委员。其中有三个委员轮流担任,三年一届,每一届换掉三分之一,也是通过投票方式。学术委员会有什么权力呢?第一、评定职称,他们来最终决定,推荐特级教师,学术工作的研究项目招标,他们最终决定,名师工作室的设立、管理和评价,他们最终决定,他们决定了就是最结果,校长无权改变。这一切其实都是因为我们选择的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