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一座深藏在乡间的古桥 位於浙江省奉化溪口_第1页
寻觅一座深藏在乡间的古桥 位於浙江省奉化溪口_第2页
寻觅一座深藏在乡间的古桥 位於浙江省奉化溪口_第3页
寻觅一座深藏在乡间的古桥 位於浙江省奉化溪口_第4页
寻觅一座深藏在乡间的古桥 位於浙江省奉化溪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摄影、制作:王旭东 配乐:海上花 2016年5月9日 寻觅一座深藏在乡间的古桥 宁波老外滩坐落于宁波市三江口北岸的江北区,老外滩于1844年开埠,地处宁波市中心。 老外滩位于甬江、奉化江和余姚江的三江汇流之地,唐宋以来就是最繁华的港口之一。 这儿曾是“五口通商“中最早的对外开放埠区,比上海还早20年。 既然到了宁波,也就顺带一游。 也许这些仿西洋式街景并不是我们的兴趣点 我们此行的真正目的地是奉化溪口,之前我们还有一个探幽访古之处广济桥。 这是一个旅行团队从不去的地方。我们导游和司机在这座古桥附近转了好几圈才找到它。 它是如此简朴地隐匿在宁静的小村庄中。默默无闻地为村民们服务了上千年。 广济桥

2、,始建于宋,为驿道遗迹。驿道,也称之为古驿道,是中国古代陆地交通转输粮 草物资的主通道,是当时重要的军事设施之一。 然而当我们走近古桥,我们被它的古朴之美给深深震撼了! 广济桥位于浙东古驿道上,通过这条驿道,将“海上丝绸之路”与陆路紧密相连,使这 条东西方贸易与文化交流的航线向大陆腹地延伸。 广济桥横亘于奉化县江下游,上接惠政(即奉化大桥),下连太平(方桥)。据记载: 县江,古称镇亭溪,干流全长77公里,源于奉化董李的第一尖,流经奉化市区,经南渡、方 桥与源于四明的剡(shan)溪相汇合,即甬江的上游。 桥面曾建廊屋,八架梁用六柱,梁架为穿斗与抬梁相结合,上覆小青瓦。至今仍是当 地村民的重要通

3、道,只不过已经早已不容许重载车辆通过了,只是一座行人步行桥。 在古时,皆会在车船、骑马通行的驿道上,沿途隔距设置一些驿站。广济桥,也曾是 奉化三大水路交通要道之一,上通台温,下达宁绍,为商旅过往的必经要驿。 广济桥位于奉化南渡古村,现属宁波奉化市,位于江口街道东20里之处。自唐代起, 此地便设立了驿站,当时并无桥,全靠渡船往来,故名南渡。 宋宝庆四明志载: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2年),僧师悟始在南渡造“土桥”,其 后邑士余覃易之以木。公元1051年,县令王泌重建,长3百尺,阔3丈。公元1192年,邑人 汪伋又再建,并修筑堤岸,立石柱,上架梁板,复以屋,高广坚丽,履之如平地,望之若晴 虹。此即“

4、南渡桥”的当时规模和样式。 奉化的“南渡”与原鄞县南乡的“北渡”,历史上皆为浙东水陆通道的重要枢纽。古 桥“广济桥”就坐落于南渡古村之中,曾以渡为名又叫南渡桥。 能找到这地方不容易,能亲眼看到这种廊桥更是不虚此行,当然要合影留念。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鸡鸣茅 店月,人迹板桥霜”,这儿的乡亲们是否还能够过这样诗情画意的生活呢? 自古以来,桥总以别样的风情出现于文学作品中,也因此在其担当的建筑意义之外, 更增添了情感的承载。 宁波多水,江河溪流纵横交错,蜿蜒曲折。为启通途,宁波的先祖们取木石为基,架 桥为渡,千百年来,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桥梁文化。

5、它是浙江省内唯一的一座元代廊屋式桥,也是浙东沿海南北交通干线古驿道中唯一遗 留下来的一座古桥。 “广济桥”,寓意“广济诸众生和同舟共济”。 该桥为木石结构四孔廊屋式平桥,东西向横跨于河面上,桥长51.68米,宽6.60米,桥 面上有廊屋11间,两边引桥各有廊屋2间。 桥上内四界,供通行,两侧柱之间置坐槛,供行人小憩。桥栏板由木板拼成。桥面亦铺 设木板,引桥铺青砖,置条石台阶。 整座廊桥全部用木榫头衔接咬合,不用一根钉子。 桥东西两侧又有平屋三间,明间为通道,西侧两次间内立建桥碑、禁约碑及茶碑等六通 石碑。东侧一次间为消防用房,置有洋龙一台。 南北建有碑亭。其中一间亭屋存放了块一屋高、稍稍有点缺

6、损的古石碑,碑上分别记 载了广济桥的修缮历史和密密麻麻的捐造者名单及捐款额。 明洪武中县丞乔鉴对桥进行了修缮,天启年间又进行了整修。 清雍正九年(1731)县令 王玮进行修理,乾隆三十七年(1772)、嘉庆十二年(1807)都进行了修缮。 坐在长长的木条凳上,仿佛又回到了那久远的年代。 廊桥最大的特色,就是浙东独一无二的元代直柱石墩即采用了长条石柱作桥墩, 直墩由石柱并排组成,成梯形直接插入江底,且上下都各有带榫孔的锁石。 桥墩由长条石并列而成,五墩四孔,每墩用条石六根,上下做榫,均有侧脚,柱下部用 整块基石固定,上部用锁石(横楣梁)锁住,用来承托木梁。 广济桥始建于宋,元23年(1286年)重建,明清几度重修,但桥墩基本未动。其中桥 墩条石上刻有“至元廿三岁在丙戌四月廿九日乙丑甲时重建。”等字样。 据说如果将根石条锁牢,就可避免被洪水冲垮桥墩之虞。而石柱与石柱之间的空隙, 呈八字形斜开之势,是为了提高抗洪承载的能力,节省石材和增大跨度。 当地村民在桥旁溪水中洗衣服,仍然改不了在青石板上用棒棒槌衣的习惯。 这座古廊桥深藏在乡间田园之中,可能也是它能够得以保存到现在的原因吧。 广济桥可谓浙东地区一处重要文化遗产。上世纪80年代,已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为我们的祖先的精湛造桥工艺和智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们为其能够躲过历代的战乱和浩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