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析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5/19d4a939-e2a1-4efb-a269-d9a4c7b2e737/19d4a939-e2a1-4efb-a269-d9a4c7b2e7371.gif)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析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5/19d4a939-e2a1-4efb-a269-d9a4c7b2e737/19d4a939-e2a1-4efb-a269-d9a4c7b2e7372.gif)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析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5/19d4a939-e2a1-4efb-a269-d9a4c7b2e737/19d4a939-e2a1-4efb-a269-d9a4c7b2e7373.gif)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析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5/19d4a939-e2a1-4efb-a269-d9a4c7b2e737/19d4a939-e2a1-4efb-a269-d9a4c7b2e7374.gif)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析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5/19d4a939-e2a1-4efb-a269-d9a4c7b2e737/19d4a939-e2a1-4efb-a269-d9a4c7b2e73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第 1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概述.1 1.1 变动成本法的概述及理论依据 .1 1.2 完全成本法概述及理论依据 .2 第 2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析.3 2.1 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3 2.2 存货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4 2.3 各期损益不同 .4 第 3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优劣.9 3.1 变动成本法的优势和劣势 .9 3.2 完全成本法的优劣和劣势 .11 第 4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运用.12 4.1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12 4
2、.2 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的两种方法的结合 .12 4.3 在完全成本法的基础上的两种方法的结合 .14 结 论.17 参考文献.18 致 谢.19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摘 要 由于经济全球化,我国企业遭遇到来自发达国家的市场竞争。现代企业对我国 传统的计算成本的方法越来越不满意。因此,需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计算成本的 方法,即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最开始缘由于美国,随后再被西方企业大范围使 用。本文就首先以变动成本法及完全成本法的概念为出发点,通过它们的概念发现 它们的基本理论。其次从产品成本构成、存货成本构成以及各期损益这三个角度, 来论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差别。
3、并且运用举例说明的方法来检验结论的正 确性跟科学性。再从上文三个角度的差别获悉这两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并且一 一进行归纳。最后通过这两种方法的优劣势让我国企业领导人明白两种方法结合使 用的重要性。 关键词: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优缺点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abstarct i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suffered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in market competition .and methods of c
4、alculating the cost of our country tradition of modern enterprises is not satisfied. therefore,methods of calculation the cost needs to introduce the advanced developed countries, namely the variable cost method. the variable cost method in beginning american ,then by the use of western enterprises.
5、in this paper, from the concept of variable cost method and full cost method.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concept of variable cost method and full cost method of, the basic theory is obtained through their concept.secondly,from the composition of product cost,inventory cost composition and each perio
6、d and the three aspects,to 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ariable costing and the complete costing.and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examples to verify the conclusion is correct and scientific.from the comparison of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in that the two methods.finally, through these the analysi
7、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method for a leader know the importance of combined the two methods. keywords: variable costing ;absorption cost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概述 0 第 1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概述 完全成本法是我国习惯的计算成本核算的办法,而变动成本法则曾被西方国家 大范围使用
8、。要想探讨这两种方法的不同,就必须从这两种方法的概念出发。本章 就从变动成本和完全成本的基本定义跟理论根据进行简易的概述。 1.1 变动成本法的概述及理论依据 本节首先简述变动成本法的定义,再使用定义来推导出它的理论依据。 1.1.1 变动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直接的材料、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而期间 成本则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和三大期间费用。而财务、销售、管理费用就是会计中 的三大期间费用。 经过上文的文字介绍,可以用表格形式的方式清晰明了的展现出来。 产品成本 直接人工 直接材料 变动性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1.1.2 变动成
9、本法的理论依据 由上述表格分析得知,期间成本蕴含了固定性制造费用。因为固定制造费用是 指为生产产品所支出的固定成本费用,所以它是企业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跟企业生 产出的物品的数量没有直接的联系,它不会因企业生产出的物品的数量的变动而变 动,只与企业销售出物品的数量相关。所以企业的固定制造费用是计入企业的期间 费用,而期间费用则在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这个账户。等到年末时,再转入“利 润分配”账户。所以固定性制造费用在月末是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只有在年末 时才转入“利润分配”账户,最终转到“利润表”,从而来冲消当期利润。1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概述
10、 1 1.2 完全成本法概述及理论依据 上面一节阐发的是变动成本法,这节则来剖析我国习惯的成本法,即完全成本 法。利用相同的步骤来解释完全成本法。 1.2.1 完全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在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全部的制造费用,直接人工、材料。而期间成 本则包括三大期间费用(财务、销售、管理)。 经过这些文字介绍也可以用格式的形式表示出来。2 产品成本 全部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 1.2.2 完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从上面表格中晓得,在完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与变动性 制造费用。所以完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固定制造费用是为企业生产产品的
11、过程 中而发生的,所以在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是企业的销售出去的货 物跟存放在仓库中的货物之间进行分配的一种传统方法。 经过对这两种方法定义的叙述可以知道:变动成本法因为把固定制造费用计入 期间费用,于是冲消的是当期的利润。所以用完全成本法得出的利润大于用变动成 本法得出的利润,这样促使用完全成本法来成本核算的企业更轻易为普通人接受, 更能引起投资人的注意,也更快速寻找到投资人。当企业出现资金短缺的危机时, 更容易取得投资人的支持。 1 王变梅 变动成本法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d 山西财经大学 2012(03) 2 魏蓉 浅议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j 经营管理者 2013(0
12、4)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2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 析 2 第 2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析 从上章介绍的两种方法的定义可以明白,两者之间的差异就在于对固定制造费 用的解决方式的不同。所以产生一连串的差异。本章从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存货 成本的构成,以及各期损益这三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2.1 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变动成本法把成本根据成本的习性可以区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包含变动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变动管理、销售费用。 而固定成本包括固定制造、销售、管理费用,这些固定成本都是计入期间成本。 完全成本法把成本依
13、据用途区分为生产领域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全部 的制造费用)、销售领域成本(全部销售费用)、管理领域成本(全部管理费用)。 3 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在成本划分及产品成本包含内容的差别 区别标准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 成本划分的 标准 按成本习性划分按成本用途划分 成本划分类 别 变动生产 直接人工 成本 直接材料 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 变动销售费用 变动管理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成本 固定销售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直接材料 生产领域成本 直接人工 全部制造费用 销售领域成本全部销售费用 管理领域成本全部管理费用 产品成本包 含的 内容 直接材料 变动生产成本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 完全
14、生产成本 直接人工 全部制造费用 3 王颖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运用j 冶金财会 2012(04)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2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 析 3 现在举例说明两种成本计算法下产品成本计算的差异。 例 1 假设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有关资料在下面的表格里。 基本资料成本资料 本年生产量 6000 件直接人工 80,000 元 期初库存量 0 件直接材料 140,000 元 本年销售量 5200 件 变动制造费用 20,000 元 制造费用 80,000 元 固定制造费用 60,000 元 期末存库量 800 件销售费用 60,000 元 销售单价
15、80 元管理费用 20,000 元 用两种方法计算这两种产品的产品成本。 成本项目 产品总成本 (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 单位变动成本 (产品总成本生产量) 变动成本法 240,000 (80,000+140,000+20,000) 40 (240,0006000) 完全成本法 300,000 (80,000+140,000+80,000) 50 (3000,0006000) 2.2 存货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由于这两种方法下产品成本组成内容不同,从而导致存货成本的组成内容不同。 在变动成本法下,包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人工,变动制造费用),不包含固定 制造费用。而完全成本法下,由于全部
16、制造费用分派到正在生产的产品、已经销售 出去的产品和还在仓库中的商品,所以期末在已经生产成成功的商品与正在生产的 产品存货中不仅包括变动性成本,最重要的是包括固定生产成本。所以完全成本法 大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 依照例 1 的资料,求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对期末产成本存货的影响?(以下单位 均元) 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 期末存货成本 (单位产品成本期末存货数量) 32,000 (40800) 40,000 (50800)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2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 析 4 2.3 各期损益不同 这两种方法最首要的差别是对固定制造费用解决方式不同,这样就造成了对
17、各 期损益的影响。 变动成本法对各期损益的计算主要是:首先通过销售收入与变动成本的差,从 而得出边际贡献。然后用边际贡献来弥补固定成本,从而得出营业利润。这就是变 动成本法下计算各期损益的程序。4 完全成本法的计算比变动成本法更简单一些,首先用公式求得销售收入,而销 售收入=售价销售量。然后计算全部的成本,其中包括生产成本与期间成本。最后 再求得利润,利润=销售收入成本。因为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对各期损益的作 用很广大,为了更好的解释这两种方法对损益的研究,所以就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2.3.1 期初无存货情况 例 2 某企业月初没有存货,当月制造 100 件,销售出去 80 件。月末还剩
18、20 件。 成本项目单位产品成本项目总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性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400 80 20 20,000 8,000 2,000 2,000 8,000 3.000 假设每件卖出去的价格为 680 元;销售费用中含有变动性费用,且每销售出去 一件商品含有的变动性销售费用为 20 元。分别采用运用成本法计算税前利润和完全 成本法计算税前利润。(以下单位均元) 1.变动成本法 销售收入 (售价销售量) 54,400 (68080) 变动成本 (生产成本+变动销售费用) 41,600 (400+80+20)80+2080 4 邹丽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对
19、比分析j 商城现代化 2013(12)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2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 析 5 边际贡献 (销售收入边际成本) 12,800 (54,40041,600) 固定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固定销售费用) 11,400 2,000+8,000+(3,00016,00) 税前利润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1,400 (12,80011,400) 所以用变动成本法下计算得出的利润为盈利 1,400 元。 2.完全成本法 销售收入 (售价销售量) 54,400 (68080) 全部成本 (生产成本+期间成本) 52,600 (400+80+20+2000
20、100)80+(8,000+3,000) 利润 (销售收入全部成本) 1,800 (54,40052,600) 在完全成本法下计算出的利润为盈利 1,800 元。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使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为盈利 1,400 元,而用完全成 本计算的利润为盈利 1,800 元。这两种方法相差 400 元,这 400 元就是用完全成本法 计算时期末库存商品负担的固定性制造费用(200010020)。在变动成本法计算 时,这 400 元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是计入的期间费用,扣减了当期的损益,所以完全 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2.3.2 期初有存货情况 上文已经从期初没有存货情况来
21、进行分析,现在就从期初剩下来商品情况进行 分析。 例 3 某企业只制造一种产品,持续三年销售出去的数量都是 2000 件,而第一年 生产的数量为 2000 件,第二年生产出来的数量为 2400 件,第三年生产出来的数量 为 1600 件。资料如下图所示。 单位产品售价100 固定成本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60,000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2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 析 6 直接材料 单位变动成本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40 固定制造费用40,000 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计算各年的税前利润。(以下单位均为元) 1.变动成本法 销售收入 (售价销售量) 2
22、00,000 (1002000) 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80,000 (402000) 边际贡献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120,000 (200,00080,000) 固定成本 (固定管理、管理费用+固定制造费用) 100,000 (60,000+40,000) 税前利润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20,000 (120,000100,000) 因为各期的固定制造费用全部计入期间费用,进而进入当期损益。所以尽管各 期的生产出来的数量不同,但是按照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都是相同的。所以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税前利润均为 20,000 元。 2.完全成本法 销售收入=售价销售量 =1
23、002000 =200,000 因为这三年的销售出去的数量相同,而生产出来的产量不同,所以导致这三年 的销售成本也会存在差异。下面从这三年的销售成本一一分析。 第一年:(40+40,0002000)2000+60,000=180,000 第二年:(40+40,0002400)2000+60,000=173,333 第三年:(40+40,0002400)400+(40+40,0001600) 1600+60,000=186,667 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第一年:200,000180,000=20,000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2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 析 7 第二
24、年:200,000173,333=26,667 第三年:200,000186,667=13,333 由于各年的生产出来的产量不同,所以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各年税前利润也 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完全成本法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被企业生产的产品摊开了。从上 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第二年的税前利润比第一、第三年大,这是因为第二年的生产 出来的数量(2400 件)大于当年的销售出去的数量(2000 件),期末还剩下来的 (400 件)中负担了一定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6,667 元,从而导致当期的销售成本减少 6,667 元,所以税前利润相比于第一年的就多 6,667 元。第三年情况跟第二年相反, 第三年的销售成本不仅
25、包括第三年当年产品所承担的固定制造费用,还包括上年遗 存的存货成本,所以第三年的销售成本比第一年的多 6,667 元。 综上所述,根据生产出来的数量与销售出去的数量的关系,完全成本法与变动 成本法对各期损益的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当生产出来的数量与销售出去的数量相同时,如题目中第一年的完全成 本法与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都是 20,000 元。所以当它们相等时,完全成本法 等于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第二,当生产出来的数量大于销售出去的数量时,就像题目中第二年的情况, 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为 26,667 元,而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还是 20,000 元。所以完全成本法计
26、算的税前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 第三,当生产出来的数量小于销售出去的数量时,就像题目中第三年的情况, 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为 13,333 元,而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还是 20,000 元。所以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大于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3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优劣 8 第 3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优劣 上文已经经过这两种方法的对比来分析出来它们之间存在的差距,其实已经展 现出这两种方法各自优势与局限性。本章重点讲述它们各自的优势以及局限性。通 过了解这两种方法的优劣势,这样才能让这两种方法更好的在企业中使用
27、,为企业 赚到更多的收益。 3.1 变动成本法的优势和劣势 相对于传统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更符合现代企业的要求。所以本节先从变动成 本法的优劣进行分析。 3.1.1 变动成本法的优势 变动成本法最开始缘由于美国,然后到现在的被大范围使用,所以一定会有其 他不能比的地方,现在就从它的优点开始进行分析,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以使管理者在较短时间内制定决策计划。因为在较短的时间内,没有 涉及到生产能力、生产规模的变动,所以固定成本可以不探讨。在上文中已经提及, 用边际贡献(等于销售收入跟变动成本的差)的方式来获取变动成本法计算税前利 润。因此,变动成本法可以得到边际贡献的讯息。5 第二,使企业
28、管理者可以根据销售出去的数量来计算企业的生产出来的数量。 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被计入了期间费用,而固定制造费用是企业能够维 持正常生产商品的条件,这样才能够使企业顺利生产。它跟企业生产出来的数量没 有直接的联系,因而它不会因企业生产出来的数量的变动而变动,只跟有关企业销 售出去的数量有关。所以可以根据销售出去的数量来计算企业的生产出来的数量。 因此用变动成本法核算成本,可以避免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过多或不足的情况,能 够真实准确地展现企业的经营成果。 第三,有利于掌控产品的成本。完全成本法下,除了变动成本性制造费用,直 接材料、人工,还包括企业中生产过程中必要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而固定性制
29、造费 用是随企业生产出来的数量的变动而变动的,生产出来的数量少固定制造费用就被 分摊得少,生产出来的数量多则固定制造费用分摊的就多。所以要想降低成本就必 5 彭思超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析j 科技创新与运用 2012(11)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3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优劣 9 须从企业的生产出来的数量着手。因此变动成本法的降低产品成本可以不考虑产量 的要素,这样就有利于掌控产品的成本。 第四,有利于责任归属。上文中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已经把固定成本与 变动成本区分开来了。变动成本法下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变动生产成本,以及变 动非生产成本。而固定成本是企
30、业正常生产所需要的必要条件,让企业能够顺利的 生产。所以固定生产成本是由管理部门承担的,可以用固定成本来测量管理部门的 成果;而变动生产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同向变动,它的特点是总 额的正比性与单位额的不变性。所以生产成本是由生产部门承担的,可以测量生产 部门的成果;而变动非生产成本,既不是正常生产力所必要的,也不随产品生产的 变动而变动,所以应该由销售部门跟财务部门承担。综上所述,变动成本法可以把 各部门的责任一一归属,各部门的业绩也可以有依可据。 第五,有利于成本计算工作不那么繁杂。变动成本法是把固定成本直接在当期 销售收入中扣减,而不计入产品成本中,这样就简化了产品成本的计算
31、。对于固定 成本的分解,尤其是混合成本的分解,存在着管理人员的主观随意性。所以采用变 动成本法可以避免固定成本在分摊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也使得成本计算不会那么 繁杂。6 3.1.2 变动成本法的劣势 上文具体的剖析了变动成本法的优势,当然,也有它的劣势。从以下几个方面 进行介绍: 第一,没有达到传统成本的要求。根据传统成本的要求生产产品所需要的全部 成本都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中。而变动成本法下,则把固定性制造费用计入了期间费 用,所以变动成本法没有达到传统成本的要求。 第二,成本划分不够精确。上文中提过,变动成本法是通过成本的习性把成本 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但在实际中企业常常会有混合成本,而
32、在变动成本下 没有对混合成本进行划分,所以变动成本法下的成本划分不够准确。 6 何玲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j 理财 2013(05)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3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优劣 10 3.2 完全成本法的优劣和劣势 完全成本法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经过长久的发展,肯定 有它的独特之处。本节从它的优劣势进行一一分析。 3.2.1 完全成本法的优势 完全成本法之所以能够长期的被企业使用,肯定就有被企业吸引的地方。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更能够吸引投资者注意。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分配中存在的差异中得知: 变动成本法把固定制造费用计入期间费
33、用,冲减了当期的利润。所以完全成本法的 利润是大于变动成本法的利润,这样可以导致用完全成本法来成本核算的企业更容 易得到普通人支持,更加吸引投资人的目光。7 第二,有利于编制对外报表,用完全成本法来核算成本是得到国际上公认会计 的原则的认可和支持。这样可以为企业以及企业外部的部门和投资人、债权人提供 他们所需要的服务。 3.2.2 完全成本法的劣势 现在变动成本法能被广泛传播与现在广泛的使用,肯定就存在完全成本法的局 限性。以下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不利于进行本量利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是基于变动成本法分析的基 础上,在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进行剖析的一种分析方法。本量利分析是要把成 本分
34、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而完全成本法是将产品分为生产成本(直接材料、人 工,全部制造费用)和非生产成本(三大期间费用)。 第二,成本计算工作量大。完全成本法把全部的制造费用计入到产品成本中, 因而完全成本法需要把制造费用在多个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使得成本工作计算量大。 7 汪付荣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j 企业导报 2012(09)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4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运 用 11 第 4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运用 从上面内容可以看出,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各有它们自己的优点跟不足, 但是它们不是对等的,而是互补的。为了结合这两种方法的优点,
35、我觉得“结合制” 比较好。本章重点介绍了结合制下的三种方法,即: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两种方 法同时使用、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的两种方法的结合、在完全成本法的基础上的 两种方法的结合,并且一一通过举例分析。 4.1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采用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同时使用的制度,是以传统的完全成本法的基础 上再建立另一个计算成本的方式,即就是用变动成本法核算。这样做显而易见的集 合了两种制度的优点,完全成本法有助于对外报表,而变动成本法则有利于企业的 内部控制。既然是两种方法同时进行使用,当然也呈现出这种体制下的缺陷,即采 用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导致成本核算要计算两次,这样使成本
36、计算工作过于复杂,加 大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4.2 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的两种方法的结合 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的两种方法的结合就是在日常管理中采用变动成本法, 只有在期末再调整为完全成本法。这样有利于在日常使用中用变动成本法计算,可 以每天知道会计信息。只有在期末对外编制报表时,再调整为完全成本法,这样又 可以得到完全成本法所需要的信息。跟只有一种成本核算方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的 结合既不会很大的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也能获取更多的财务信息。 在完全成本下的“生产成本”科目重新增加“变动生产成本与固定生产成本”,制造 费用也同理可得,在“制造费用”科目中重新增加“变动制造费用与固定制造费用”。同
37、 样,“销售、管理费用”也重新增加“变动的销售、管理费用与固定的销售管理费用”。 在日常计算中使用变动成本计算,期末时先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会计信息来给内部 管理人员提供服务,再将上文中的“固定制造费用”转入产品成本,完全成本法下的 期间费用是由变动与固定的销售、管理费用组成的。 这就是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的两种方法的结合体系,下面用举例子的形式, 更能具体的说明这种体系下能够结合两种成本法的优势。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4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运 用 12 例 4 某企业 8 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一开始没有存货,这个月投资生产 100 盒 产品,领用了 12,000
38、 元的原材料;生产工人的工资为 14,000 元;变动制造费用 10,000 元;本月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为 9,000 元;支付固定管理费用跟固定销售费用 均为 3,000 元。8 月份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为 80 盒,期末的时候的正在产品为 20 盒, 假设它们的完工程度都为 50%,8 月份已经销售出去了 60 盒产品,它的价格为 750 元。 (1)借;变动成本法直接材料 12,000 贷:原材料 12,000 (2)借:变动成本法直接人工 14,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4,000 (3)借:变动制造费用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4)借:固定制造费用 9,000 贷
39、:银行存款 9,000 (5)借;固定管理费用 3,000 固定销售费用 3,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6)结转变动制造费用 借:变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10,000 贷:变动成本 10,000 1. 变动成本法 (1)销售收入=75060=45,000 (2)变动生产成本=12,000+14,000+10,000=36,000 (3)单位变动生产成本=36,000(80+2050%)=400 (4)销货成本=(3)销量=40060=24,000 (5)边际贡献=(1)(4)=21,000 (6)固定成本=9,000+3000+3000=15,000 (7)税前利润=(5)(6)=6,
40、000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4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运 用 13 利润表(变动成本法) 单位:元 销售收入45,000 减:变动成本24,000 其中:销货成本24,000 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0 边际贡献21,000 减:固定成本15,000 其中:固定制造费用9,000 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6,000 税前利润6,000 2. 完全成本法 (1)销售收入=60750=45,000 (2)完全成本=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36,000+9000(36,000+9000)(80+2050%)30+6000 =36,000 (3)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完全成本 =45,000
41、36,000 =9,000 4.3 在完全成本法的基础上的两种方法的结合 在完全成本法的基础上的两种方法的结合,是指在日常核算中使用完全成本法, 在期末的时候通过调整来获取变动成本法中需要的有关信息,这样保障了企业的对 外编制报表,又能获取日常管理中所需要的会计信息。而我国的采用的就是这种“在 完全成本法的基础上的两种方法的结合”,所以研究在完全成本法的基础上的两种方法 的结合就显得很重要了。下面是这种体系下的科目设置。 在完全成本下的“生产成本”科目重新增加“变动生产成本与固定生产成本”,制造 费用也同理可得,在“制造费用”科目中重新增加“变动制造费用与固定制造费用”。同 样,“销售、管理费
42、用”也要重新增加“变动的销售、管理费用与固定的销售管理费用”。 为了区别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的两种方法结合与在完全成本法的基础上的两种方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4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运 用 14 法的结合。 例 4 某企业 8 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一开始没有存货,这个月投资生产 100 盒 产品,领用了 12,000 元的原材料;生产工人的工资为 14,000 元;变动制造费用 10,000 元;本月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为 9,000 元;支付固定管理费用跟固定销售费用 均为 3,000 元。8 月份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为 80 盒,期末的时候的正在产品为 20 盒,
43、 假设它们的完工程度都为 50%,8 月份已经销售出去了 60 盒产品,它的价格为 750 元。 (1)借;变动成本法直接材料 12,000 贷:原材料 12,000 (2)借:变动成本法直接人工 14,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4,000 (3)借:变动制造费用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4)借:固定制造费用 9,000 贷:银行存款 9,000 (5)借:固定管理费用 3,000 固定销售费用 3,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6)结转变动制造费用 借:变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10,000 贷:变动成本法 10,000 借:固定生产成本 9,000 贷:固定制造费用
44、 9,000 1.完全成本法 (1)销售收入=60750=45,000 (2)完全成本=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36,000+9000(36,000+9000)(80+2050%)30+6000 =36,000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4 章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运 用 15 (3)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完全成本 =45,00036,000 =9,000 利润表(完全成本法) 单位:元 销售收入45,000 减:销售成本30,000 其中:期初存货成本0 加:本期生产成本45,000 减:期末存货成本15,000 销售毛利15,000 减:销售和管理费用6,000 其中: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0 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6,000 税前利润9,000 2.变动成本法 (1)销售收入=75060=45,000 (2)变动生产成本=12,000+14,000+10,000=36,000 (3)单位变动生产成本=36,000(80+2050%)=400 (4)销货成本=(3)销量=4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方案对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分析
- 跨学科视角下的情感教育实践研究
- 音色感知在小学音乐欣赏中的重要性及其教学方法
- 艺术设计与宗教文化的互动商业空间的创新之路
- DB3715T 71-2025杨树退化林修复技术规程
- 二手设备转让合同模板
- 2025年杂志宣传合作协议(合同)
-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模板大全
- 二手房销售合同模板大全
- 个人信用借款担保合同范本
- 安全开发流程培训文件课件
- 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记录声明
- 第六章-主成分分析法
- 2024简单的租房合同样本下载
- 2025届浙江省杭州七县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 2022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2023
-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及答案
- 【家庭教育】0-3岁婴幼儿早教训练方案
-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21-2035)
-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及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