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检修规程_第1页
电动机检修规程_第2页
电动机检修规程_第3页
电动机检修规程_第4页
电动机检修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动机检修规程目 录1 电动机技术规范2 电动机检修及周期项目2.1 检修周期2.2 电动机检修项目2.3 电动机检修程序示意表3 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3.1 检修前的准备3.2 电动机的解体、抽转子3.3定子的检查及检修3.4转子的检查及检修3.5 轴承的检修及修理3.6 电动机的组装3.7 电动机验收与运行4 绕组式转子电动机检修4.1 与鼠笼式电动机检修相同部分4.2 转子的检修与修理4.3 电刷与刷握的检修调整5 直流电动机的检修5.1 与鼠笼式电动机检修相同部分5.2 定子部分的检查及修理5.3 电枢与整流子的检查及修理5.4 直流电动机的组装找正5.5 电刷与刷握的调整6 电动机常见

2、故障及处理1 电动机技术规范 1.1 高、低压电动机设备技术规范一览表 表1 名称型号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额定电流频率转速功率因数(v)(kw)(a)(hz)r/min#1炉#1给水泵yks500-210k80055.65029870.86#1炉#2给水泵yks500-210k80055.65029870.86#1炉#1引风机yxkk500-610k40029.950955#1炉#2引风机yxkk500-610k40029.950955斗轮堆取料机10k环式破碎机yk500-210k22018.850745#1炉#1磨煤机lmh 1150380/660148244/140609890.9#1炉#2

3、磨煤机lmh 1150380/660148244/140609890.9#1炉#3磨煤机lmh 1150380/660148244/140609890.9#1炉#1密封风机y2-250m-2380551005029700.9#1炉#2密封风机y2-250m-2380551005029700.9#1炉送风机y355m1-4380250442.95014910.9#1炉一次风机315l-4380160287.85014900.89#1炉#1凝结水泵y2-13251-23805.511502900#1炉#2凝结水泵y2-13251-23805.511502900#1炉#1补水泵y2-13251-23

4、805.511502900#1炉#2补水泵y2-13251-23805.511502900#1热网循环水泵y2-280s-438075139.750#2热网循环水泵y2-280s-438075139.750#1冷却水泵y2-200l1-2th3803055.45029500.9#2冷却水泵y2-200l1-2th3803055.45029500.9#1炉#1火检冷却风机mzqa180m 2a660/3802240.5502940#1炉#2火检冷却风机mzqa180m 2a660/3802240.5502940#1炉#1污水提升泵y2-160m-23801528.85029000.89#1炉#2

5、污水提升泵y2-160m-23801528.85029000.89#1炉渣船小电机m80m2-43800.752.150#1炉#1供油泵yb2-280m-238090156502968#1炉#2供油泵yb2-280m-238090156502968#1炉#3供油泵yb2-280m-238090156502968#1炉#1卸油泵yb160m2-2660/3801529.4/17.0502930#1炉#2卸油泵yb160m2-2660/3801529.4/17.0502930#1除氧器补水泵yb2-315s-238011095.4/17.0502980#2除氧器补水泵yb2-315s-238011

6、095.4/17.0502980#1给水泵#1润滑油泵y112m-438048.8501440#1给水泵#2润滑油泵y112m-438048.85014401a皮带传送机y2-31s-43801102015014801b皮带传送机y2-31s-43801102015014802a皮带传送机y2-280s-238075139.55014802b皮带传送机y2-280s-238075139.55014804a皮带传送机y2-315l1-4380160287.85014804b皮带传送机y2-315l1-4380160287.85014805a皮带传送机y2-315l2-43801853305014

7、805b皮带传送机y2-315l2-43801853305014806a皮带传送机y2-200s-43803057.65014806b皮带传送机y2-200s-43803057.65014807a皮带传送机y2-280s-438075139.55014807b皮带传送机y2-280s-438075139.55014808a皮带传送机y2-225s4-43803769.95014808b皮带传送机y2-225s4-43803769.9501480叶轮给煤机dv180m4660/38018.538.5/22.5501465#1减温水泵y315l-4380110220502980#2减温水泵y315

8、l-4380110220502980#1罗茨风机38015.750#2罗茨风机15.750#1气化风机y2-200l-43803057.65014700.86#2气化风机y2-200l-43803057.65014700.86#3气化风机y2-200l-43803057.65014700.86#1湿式搅拌器type bm -200h-638018.538.5509800.81#1湿式搅拌器type bm -200h-638018.538.5509800.81#1湿式搅拌器type bm -200h-638018.538.5509800.81干式散装机y112m-438048.85014400.

9、82干式散装机y112m-538048.85014400.82干式散装机y112m-638048.85014400.82 2.高、低压电动机检修及周期项目21 检修周期设 备 系 统大 修 周 期小 修 周 期高压电动机汽 机2-3年每年一次锅 炉2-3年每年一次 对于低压电动机大修周期按3年进行,对于工作环境条件恶劣的电动机可2年大修,小修每年一次。 运行期间,存在有严重缺陷影响安全运行应立即停运检修。 电动机预试按电气设备预试规定要求的周期进行。211 炉、机所属之电机及其设备的检修应随机、炉大小修同时进行。炉动力包括:引风、送风、磨煤、给煤、磨煤油泵、磨煤盘车、碎渣、捞渣等电动机及其设备

10、可在大、小修中分批进行。机动力包括:给水、循环、凝结、给水油泵、高压启动油泵、冷却水泵、顶轴油泵、润滑油泵、盘车电机、轴封风机、暧通给水泵、eh油泵及所有的通风机和其它设备。212辅助系统电动机及其设备的检修周期,应根据电动机的技术状况、部件磨损等确定。2121 机辅助系统动力及其设备检修周期:a.备用励磁机组、行车、机房生活水泵、循环泵房水泵、冲洗泵、消防泵等电机及其设备五年大修一次,无大修时每年一次小修检查。2122 化学水处理系统:包括生活水泵、生水泵、中间泵、除盐水泵、加药泵等其它电动机设备每三年大修一次,无大修时每年一次小修检查。2123 油处理系统:包括压力式滤油机、eh油滤油泵、

11、eh油冷却油泵等电机及其设备每五年大修一次,无大修时每年一次小修检查。2124 炉辅助系统动力及其设备:(a) 压风机、冲洗泵电机及其设备每二年大修一次,无大修时每年一次小修。(b) 疏水泵、采暧泵、主厂房通风机等电机及其设备每三年大修一次。无大修时每年一次小修,其中通风机每年应在入夏前进行检查。2125 除灰系统:灰浆泵、灰渣泵及其设备每二年大修一次;排污泵、轴封泵及其设备每三年大修一次,无大修时每年小修一次。2126 输煤系统:碎煤机、输煤皮带电机每二年大修一次,无大修时每年小修一次。22 电动机检修项目 电动机的检修分为大修、小修;大修项目又分为常修、不常修及特殊项目三种。221 电动机

12、大修项目和小修项目2211常修:a.吹扫定子各部分清理污垢。b.检查定子端部线圈及绝缘状况。c.检查定子引出线有无松动现象及接线端子与引出线有无过热现象。d.检查定子铁芯、槽楔有无松动过热。e.检查清理端盖及定子本体上的止口。f.检查防潮加热器表面、接头有无过热。g.清扫转子各部分。h.检查短路环、风叶、鼠笼条有无裂纹、松动。i.检查铁芯鼠笼条有无过热、裂纹。j.检查清洗轴承油室、油路及油封。k.检查轴颈是否光滑、完整无损。l.检查清洗轴承座导风圈、端盖。m检查清洗冷却器。2212 不常修:a.加固或更换少量槽楔。b.加固端部线圈。c.绝缘修复。d.更换定子引出线。e.更换轴承轴套。f.更换带

13、油环。g.更换电刷握架。h.笼条补焊。i.大修试验(绝缘电阻、直流电阻、交流耐压、直流耐压)。2213 特殊项目:a.全部或局部更换线圈。b.全部或局部更换转子笼条。c.轴颈加工。d.轴承座镶套及刷镀。e.其它重大缺陷处理。2214 小修:a.吹灰清扫。b.检查轴承及油质,必要时加油换油。c.检查电气引线接头、地线。d.检查电机内、外能见部分(如转子鼠笼条、定子槽楔、端部绑线、风扇、油挡)。e.预防性试验。f.检查紧固螺丝。g.检查冷却器有无渗漏(必要时冷却器清洗)。h消除运行中存在的一般缺陷。23电动机检修程序示意表准备材料、工具、设备停电办理工作票、检查安全措施拆引线、地脚螺丝、对轮螺丝。

14、拆水管、温度计、吊防雨棚(盖板)水箱吊电机 (外座式)吊轴承上盖、测量气隙、瓦隙拉对轮拆外盖测量气隙测量瓦隙拆端盖拆上端盖抽转子测量气隙、瓦隙拆轴承测量瓦隙及外圆公差检查、修理、清洗试验、验收(测量轴颈、弹子盘间隙)装轴承测量瓦隙、压紧力穿转子装端盖测量气隙测量瓦隙调整、装复套对轮就位装水箱、防雨棚(盖板)、水管测绝缘、接引线(外座式)测量气隙、瓦隙、调整、装复试运清扫工作现场、运行人员检查、消工作票。 3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31检修前的准备311 检修开工前,检修工作负责人(或设备专责人)应查阅检修台帐,了解此设备过去的检修情况、尚存在的问题和运行中的缺陷,特别是运行中轴承温度、响声、振动情况

15、以及电刷跑火情况和开关设备的接头是否发热等根据检修项目,制定所需材料和备品、配件、计划,制定大修和小修进度、工时计划、人员安排、检修时所需工具及专用工具,对起重设备或搬运工具进行认真检查,工作负责人根据安规要求检查现场安全措施,并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本规程和质量标准。32 电动机的解体、抽转子321 解体前应做好记号(包括:接线记号、对轮位置记号、端盖记号及各部螺丝、底脚垫片位置等),记号应明显可靠,以免组装时发生错误,同时应测量并记录电动机绝缘。322 对轮的拆卸,应根据对轮紧力大小,可以分别选用丝杆拉马、千斤顶或液压拉马进行拆卸,但应保护好轴中心顶尖孔及对轮,对轮特别紧的,可用加热法拆卸。但加

16、热前对轮应处于受力状态,然后用大号烤把迅速均匀加热,加热温度应不超过200-2500c。一般对轮与轴的配合为紧配合,其平均间隙接近于零。323 拆装电动机螺丝时,应尽量使用呆扳手、梅花扳手防止损坏螺丝六方头,端盖有顶丝孔的,应用顶丝顶开端盖再行拆盖,以保护好电机和端盖的止口。324 拆端盖一般应先拆球体轴承一侧,后拆柱体轴承一侧(装时顺序相反),要防止端盖脱离轴承时碰伤线圈,小容量的电动机端盖可用手抬,大容量电动机端盖可用抬杠抬下或用手动倒链行车吊下。325 抽转子的方法。30kw以下的小型电动机可由两人直接用手将转子抬出,对40kw以上的大型电机可在轴伸端套上一节内径略大于轴颈的钢管(但轴上

17、必须包以布片或厚纸板之类的软质垫层以防止损伤轴颈表面),可以用人抬或用起重设备将转子抽出,抽装转子时注意不得碰伤铁芯和定子线圈(包括转子绕组)。 转子抽出后,应用木板或枕木将转子垫起不得使风叶和短路环受力,并应防止转子滚动。33 定子的检修及修理331 电动机检修解体前应测量其定子绕组(绕线式电机包括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值,对1000伏以下的低压电机用1000伏或500伏摇表测量,常温下其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兆欧。对于1000伏以上的高压电机,用2500伏摇表测量,同时记录绝缘吸收比r60“/r15”其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每千伏1兆欧,吸收比不得小于1.3的系数。332 高压电机大修后,由电

18、气试验人员进行交流耐压试验。交流耐压标准为6kv电机试验电压9000伏1分钟,高压电机容量在500千瓦以上的,还应作2.5倍额定电压的直流耐压试验,并测量其泄漏电流值。其相间差一般不大于最小值的100%,泄漏电流为20a以下者不作规定。相间应无显著差别。 低压电动机大修后,100kw以下不重要电动机,可不作交流耐压试验,由检修人员用2500v摇表测1min,代替耐压试验,但有异常情况时,或重要电机,应由电气试验人员进行试验,标准为1.5倍额定电压,但不低于1000v。 电机的三相直流电阻测量,高压电机由电气试验人员进行,低压电机由检修施工人员测量,1000v及100kw以下的电机其直流电阻的标

19、准为:在200c时三相绕组直流电阻值之差不得超过最小值的2%,并应注意相间差别的历年相对变化,相间差别的历年相对变化可以明显反映缺陷。中性点未引出的可测量线间电阻。1000v及100kw以上的电动机各线间直流电阻的差别不超过最小值的1%。 对于低压绕组式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大修时可用2500v摇表测1min代替之,同时也应测量起动电阻器的直流电阻,其值与制造厂数值或最初测得结果比较,相差不应超过10%。333 定子吹灰清扫。用0.15-0.2mpa的压缩空气吹净线圈、铁芯及机壳内的灰尘,压缩空气必须经过过滤器,以除去水分和油,对吹不掉的油泥、灰垢,可用干布沾四氯化碳和酒精清擦或转用

20、绝缘清洗剂清洗,亦可用竹片等剔除灰垢,但不得使用金属工具以免损伤绝缘。334 定子铁芯全面检查及线圈、铁芯有无松动,锈蚀,过热,定、转子磨擦,个别硅钢片凸出及齿部压铁松动等现象,对于铁芯松动等情况,应向检修负责人汇报,以研究处理,必要时可做铁芯发热试验,以检查铁芯短路点。 检查槽楔及垫条有无松动、断裂、窜出、枯焦等现象,要保证槽楔压紧线圈。 检查线圈表面及引线有无损伤,通风沟内线圈绝缘是否鼓胀,端部线圈绑线之间隔垫片是否松动脱落,线圈及接头处有无过热现象,发现绑线及间隔垫片松动脱落应补齐垫片重新绑扎,接头部位有无过热现象或直流电阻不合格,均须剥开绝缘,检查接头焊接是否良好,检查引出线全长绝缘应

21、无裂纹、焦枯,焊头不脱焊、不流锡、不氧化、引线头首端应有永久性的相别记号。335 检查机座、端盖、风挡应无裂纹,止口无损伤,挡风固定良好,螺丝应齐全。对端盖上的裂纹,小型电动机可用电焊焊补,大型电动机端盖及机座,因不易加热焊补较难,一般可用钻孔,加夹板铆接方法加固处理,止口有碰伤变形时,必须修整。336 电动机受潮后绝缘电阻值下降,且低于规定值时,需进行干燥处理。常用的干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外部干燥法,另一种是通电干燥法(直流干燥法、铁损干燥法)。3361 外部干燥法:有灯泡法、热风干燥法、干燥室烘干法、电阻器加热法及蒸汽加热干燥法。 加热器的容量p的选择按下式估算: p = 0.4pn/10

22、0 +20(千瓦) pn-被干燥电机的额定功率(千瓦) 外部干燥法一般温度控制在850c以内。3362 通电干燥法:a.直流干燥法(即铜损法):利用定子线圈通入电流铜损发热进行干燥,通入定子绕组的电流约为额定电流的50%-80%,线圈温度不得超过750c(测温元件或电阻法测量)其温度的控制靠调整通入定子绕组电流的大小来实现,温升速度,中小型电动机为70c-150c每小时。此方法一般应抽出转子进行干燥,如不抽转子,转子应通直流电干燥。在干燥过程中,为防止轴热态变形弯曲,转子应间段地做1800的转动,转动前应先切断电源。绕组严重受潮时不易采用此方法干燥,以免由于直流电解作用而损坏绝缘。 干燥过程中

23、要定期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值及吸收比,并记录干燥曲线(包括时间、温度、绝缘电阻)干燥开始后一段时间,由于温度升高和排潮,绝缘电阻下降,以后将逐渐回升,直到稳定。一般稳定4-5小时后,可以认为干燥结束。干燥时绕组的连接方法,依绕组的结构形式不同。 接线形式有三种:如图1b.铁损干燥法:即在定子铁芯中产生磁通,引起铁损,加热电机以达到电机干燥之目的。如图2。 干燥前应先将测量定子铁芯的尺寸,以确定励磁线圈的匝数及导线的截面积。(1) 定子铁芯有效面积s的计算:s=0.93(l-nrbr)(d2-d1)/2 (cm2)式中:s- 定子铁芯有效面积(cm2) l- 定子铁芯长度(cm) nr-定子铁芯径

24、向通风沟数 br-通风沟宽度,一般为1 cm d1-定子铁芯齿根处直径(cm) d2-定子铁芯外径(cm)(2) 感应线圈匝数w的计算:w=110u/s(匝)式中:u-感应绕组所用之交流电压(伏)(3) 感应线圈中电流i的计算:i=(3.5-5)(d2+d1)/w(安)(4) 感应线圈导线截面积q的计算:q =i/(mm2)式中:-感应绕组中的电流密度,一般可选用5-7a/mm2 铁损干燥过程中,温度的调节是靠改变铁芯内磁通密度来实现的,所以感应绕组应抽出几个中间抽头,以便调节温度。干燥开始时所用匝数可选择:w=(56-45)u/s 待温度升高后,再改用较多的匝数,以降低磁通密度,保持温度,一

25、般铁芯温度不超过高于900c,线圈表面温度不应高于850c。 铁芯干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 感应线圈与铁芯及绕组要有良好的绝缘。(2) 应抽出转子,否则会出现轴电压、轴电流。(3) 干燥时注意保温,避免空气对流而造成干燥不均匀。3363 利用电机损耗热量通风干燥: 对于低压小容量电机表面受潮,虽用摇表测量绝缘电阻为零,而用万用表测量沿有百十欧姆,这时电机可以空载运行,利用自身损耗来提高电机绝缘值。337 电机找极性。当电机引出线首尾分辨不清时,电机应做极性试验。极性试验方法常用的有:灯泡法、万用表法等。如图3。3371 灯泡法找极性:(即绕组串联法)将任一相绕组的始末端接到36伏交流电源上

26、,(小功率的电机可以接到220伏交流电源上)另两相绕组串联并接上灯泡,如灯泡亮表示第一相的末端(或始端)接在第二相的始端(或末端)上。如图3所示。反之则表示两相头头和尾尾相联。因为这时电灯上的电压是两相绕组中感应电动热之差。感应电动势正好抵消,继而再检查确定另一相绕组的始末端。3372 万用表检查级性:(1)盘动电机转子法:接线方法如图4。用万用表毫安档进行测试,盘动转子。如万用表指针不动,说明三相绕组首首、尾尾连接是对的。因为转子有剩磁,在转子盘动旋转时,定子三相绕组中感应电动势的矢量和等于零。如图4a。因i=0所以万用表指针不动,如果指针摆动如图4b,说明三相绕组中有一相头尾接反,此时定子

27、三相绕组中感应电动势的矢量或不等于零,i不等于零。 此方法只适用于使用过的电动机。(a) 指针不动,绕组始端和末端连接正确。(b) 指针摆动,绕组始端和末端连接不对。(2)万用表法之二:一相接电池,始端接正极,末端接负极,万用表使用毫安档,表的正极接另一相的始端,负极接末端。如图5。合上开关k时,表针应向零下(负刻度)方向摆动,而拉开k时,表针应向正刻度方向摆,则证明该两相绕组接正极始端或负极末端是同极性,作好记号,然后把万用表毫安档再接第三相绕组的两端,重复上述试验,即可确定其极性。34 转子的检查与修理341 用0.2-0.3 mpa的压缩空气吹净转子积灰,并擦净油泥污垢。342 检查鼠笼

28、铜条或铸铝条无断条、熔化现象,绕组式电动机线圈接头焊接应良好,无脱焊现象,绝缘应良好。槽楔紧固、平整、无烧焦断裂、突起等现象。转子线圈绑线应无松动、断股、焊锡无熔化等现象。绑线下面的绝缘应完好,转子轴应无弯曲、变形、断纹,拆开轴承后轴颈光滑无伤痕。若由于转子平衡不良而引起电机振动,必须做转子平衡校验,尤其是重绕线圈或更换铜条,更应注意转子平衡是否被破坏。35 轴承的检查及修理351 连续运行的重要电机,为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每次大修均需要换轴承。其它电机应视其运行及检修时,检查轴承情况而定。352 轴承用汽油清洗干净后,检查轴承滚道、滚球、滚柱表面均不得有任何麻点、掉皮、生锈、变色、球架应无变

29、形,且不磨内外圈,铆钉不松动、脱落。如有上述缺陷必须换,不得用棉纱或易掉毛的擦拭轴承。轴承清洗检查后不能马上装油或回装小盖的,应用塑料布(或白布)包严防止落进脏物。353 用手搬摇轴承外圈,检查轴承摆动应不大于表2所示。对于黄铜球架滚柱轴承(此种轴承宜采用稀油润滑,不宜采用干油润滑),其内滚道看不到,可用手紧压滚柱缓慢转动,以检查内滚道是否有凹坑和麻点。 表2 轴径(mm)轴承径向间隙0.001(mm)滚珠型滚柱型10-308-1515-4530-5012-2220-5550-8013-2525-7080-10013-2935-80100-12015-3440-90120-14017-4045

30、-100轴径(mm)滚珠轴承的轴向摆动0.001(mm)200型300型10-3090-165115-20030-50120-220135-23550-80190-325280-38580-100250-435290-500100-120260-460320-560120-140275-490350-635 新轴承的轴向间隙,如表2所列。但不同厂家不同精度的产品均有变化,故仅作参考,不作判断能否使用的依据。对于已运行的轴承间隙,根据经验,轴径(或轴承内径)为50-100mm者,间隙不得大于0.2 mm;轴径大于100 mm者,间隙不得大于0.3 mm;轴径在50 mm以下者,间隙不大于0.12

31、 mm,超过应更换。 轴承间隙的测量,一般用直径为0.5-1.0毫米左右的保险丝,放于球子(或球柱)与外(或内)滚道之间,转动外圈滚压保险丝,然后用千分尺测量保险丝的厚度。应在不同的位置测量3-4次,取其平均值即为轴承间隙。354 为便于在装配轴承时,对轴承间隙的掌握,表3列出轴颈与轴承配合时允许偏差。其实际尺寸之偏差不得超过表3之规定。见表格3。 表3 轴颈额定尺寸(mm)实际尺寸与额定尺寸偏差(mm)上限下限6以下+0.010+0.0056-10+0.012+0.00610-18+0.015+0.00718-30+0.017+0.00830-50+0.019+0.00950-80+0.03

32、0+0.01080-120+0.035+0.012120-180+0.040+0.013180-260+0.045+0.015260-350+0.060+0.015355 检查轴承装配的轴向串动间隙。对首端(即对轮端)为滚柱体轴承,尾端为球体轴承者,两端内外轴承小盖的止口均应夹住轴承外圈。对于两端均为球体轴承者,则尾端的内外小盖止口应夹住轴承外圈,而对轮侧的内外小盖与轴承外圈之间应留有间隙,此间隙为每米轴长0.5毫米(按两轴承间的长度计算),以便运行中轴膨胀时能自由伸缩。356 清洗检查轴承盖,小盖应无裂纹变形,止口无损伤。轴承的固定件、弹簧卡、压板、锁片螺帽等应齐全且固定良好。357 轴承的

33、拆卸应使用专用拉马拉下,受力点为轴承内圈,不得拉外圈。轴承紧力过大时,可用加热法拆卸,即用加温90-1000c的透平油浇在轴承的内圈上,轴承加热前,拉马要上紧,使轴承内圈处于受力状态,禁止用热水浇、气焊割或电焊割,以免割坏轴颈和造成轴过热应力集中。358 装配轴承时应采用透平油(或变压器油)加热法。加热用的盛油容器内应有支架,轴承平放在其内上进行加热,以免轴承局部过热退火,油温一般控制在100-1200c之间,保持15-20min,取出后随即套于轴颈上,轴承上有号码一侧向外。严禁使用水汽或火焊、喷灯加热轴承,加热轴承时要注意监视油温,防止油起火。 小轴承及紧力不大的轴承,可不采用加热装配法,用

34、专用套筒敲打轴承内圈即可,但不得装偏。359 装配新轴承时,应首先对新轴承进行详细检查(包括球子、滚柱、球架、内外滚道、间隙及内径尺寸)确认合格后再组装。3510 轴承装油前应清洗干净,残余汽油必须挥发完,轴承内不得有灰尘、水份或纤维等杂物,且油脂应清洁,装油时不应用手抓(尤为夏季)轴承内的油脂应充满,小油盖室装油量一般为其油室空间的2/3左右。 重要电机及100kw以上的电机轴承装油前应经班长或技术员详细检查后方可装油。3511 轴承润滑油脂的选用应根据各电动机的具体条件而定。其原则如下:35111 转速愈高,油脂粘度应愈小。35112 负荷大的轴承(即重量大、转速低),应选用粘度较大的油脂

35、。35113 环境潮湿的轴承,应选用钙基或钠-钙基的润滑油脂。3512 轴承在运行中可能发生的故障与处理方法:轴承在滚动中发出的声音可能发生的故障处理方法滚动体在内外环中隐约滚动声音单调而均匀,使人感到轻松。轴承完整良好听到明显的滚动体滚动和振动。轴承间隙过大。拆开检查,确认间隙过大应更换。滚动体声音发呕声调沉重。个别滚动体破裂,裂块已掉出,珠架尚完好。停机检查,若确认是滚动体破裂应更换轴承。间隙较好,但滚动中不同周期的振动声。滚动体的滑道有锈斑或麻点。应更换。近似哨声,夹杂着滚动体的滚动声。轴承严重缺少润滑油或油脂选用不当。补充清洁的润滑油或更换合适的润滑油。轴承温度突然升高配合过盈太大,装

36、不准。油脂沾度过大,油脂过量,轴承损坏。停机检查处理。声音有忽高忽低负荷轻重不一。设法使负荷均匀。3513 冷却系统的检修。电动机冷却风道应干燥、清洁、无杂物,风室应严密,电动机冷却器解体大修应清洁干净。水室及花板应除垢、除锈,并刷红丹漆。冷却器应作整体水压试验,水压0.4mpa、30分钟无渗漏,若铜管胀口处漏,应进行补胀。补胀无效或管子有砂眼、裂纹,可用紫铜楔子将该管两端堵死,但堵死管子的根数不得超过管子总数的5%。冷却器端盖之橡皮垫视老化程度和密封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更换。36 电动机的组装361 电动机组装应以拆卸前所做的记号装复原位。组装前安装面应清洁、光滑无毛刺和凸起现象等,并经施工负责

37、人(100kw以上的电动机应经班长或技术员)验收后,方可进行组装。回装转子、端盖的方法、注意事项同拆卸过程,但步骤相反。电动机组装前应测量绝缘电阻,并记录。362 对轮的组装。对紧力不大的对轮可用铜棒敲进。敲打部位应均匀,不得打击对轮外缘。对紧力较大的对轮,应加热装复。加热温度为200-2500c左右。对轮加热应均匀,待对轮内径的胀量大于轴径后,方可装复于轴径上。 装对轮前,轴和对轮的安装面必须清洁、无毛刺等,并涂以少量的干净透平油或机油于轴颈上,对轮加热后应清洁干净内孔,装至轴上后应盘动转子冷却,以防轴受热弯曲。37 电动机验收与运行。371 电动机大修全部组装结束及开关等均以检修完毕并经施

38、工负责人检查无遗留问题,应进行整体验收。容量在100kw以上的电动机应由电气检修负责人或技术员会同生产管理部、检修部专责人进行验收,其余由班组长验收,以决定是否可以试运行。 电动机验收时,检修记录应齐全及试验有结论,环境卫生良好,还应说明计划项目完成情况,计划外项目内容,尚遗留的问题。372 电动机大修验收后,应作空载试运行不少于1h。试运行中应检查空载电流、铁芯温度(应不大于800c)、轴承温度滚动轴承应不大于1000c,且不大于表4值,并作记录。 轴承振动值标准: 表4同步转速(转/分)30001500100750以下振动值(双振幅)mm0.050.0850.10.12 一般电动机在额定电

39、压下空载电流为额定电流的20-35%。任一相电流与三相电流的平均值偏差应小于平均值的10%。可参考表5值。 表5 电机空载 容量 电流a kw 极数0.125以下0125-0.50.5-22-1010-5050-100100以上265-9045-7535-5525-4520-3550-10018-30470-9060-8040-6030-5025-3518-30680-9565-8545-6535-6025-4020-30885-9570-8550-6535-6530-4525-35 空载试运无问题,通知机械部分找中心连好对轮,作带负荷试运行时间不小于1h,检查内容同空载试运,重载试运无问题,

40、方可终结工作票,结束现场工作,并在运行值班处作书面交待和及时填写检查台帐(交待内容:某电机检修完毕,可以投入运行及作过哪些非标准项目,运行时应注意的事项)。4 绕线式转子电动机检修41 与鼠笼式电机检修相同部分411绕线式电机的检修准备、解体静子、轴承部分的检修及转子铁芯、风扇等检修、试运均与鼠笼式电机相同。即按第三章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执行。但解体前应先拆除转子引线,并提起电刷。42 转子的检查与修理421 绕线式转子检修时,其试验项目包括:测量转子回路的绝缘电阻(包括起动电阻或调速电阻、控制器等)。大修时用2500v兆欧表测量1min代替耐压试验。小修时转子绕组可与其起动设备一起测量,用50

41、0v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值,不得低于0.5m,测量转子三相绕组直流电阻的相互差别不应超过最小值的2%,并注意相间差别历年相对变化,中性点未引出可测量线间电阻,其差别不可超过1%,还应测量转子绑线对绕组和绑线的对地绝缘电阻,刷架对地的绝缘电阻,均不得小于0.5 m。422 检查滑环表面应无烧伤,轻微烧伤可用细砂布打磨测量滑环幌度不得超过0.2mm,如幌度超标或烧伤深度大于0.5 mm应车光,但不得多车,车后滑环表面光洁度应达6,幌度应小于0.05 mm,在车床上找中心时,偏心度不得超过0.02 mm ,车光前后均匀测量,并记录滑环直径。423 转子吹灰清扫并检查转子绕组绑线应无断裂,空心轴内引线

42、绝缘无焦枯、破损,接线鼻子接触良好,且不脱焊。43 电刷及刷握的检修调整。431刷架固定牢固,绝缘良好,用500v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不低于5 m,刷架与引线接触良好,无过热现象。432 刷握调整,其下边沿距滑环表面为2-3mm,且与刷架固定牢固接触良好,电刷压力为0.0147-0.0196mpa(即为150-200/cm2)同环上电刷压力应一致,相关不应超过10%。433 电刷的长度应适当,应不短于原碳刷长度1/3,且接触距铜铆钉应有足够距离(10mm以上),铆钉固定完好,电刷与滑环的接触应吻合,其在刷握内间隙为0.1-0.2mm,刷握、刷架等部件应清洁,但不必每次检修都打磨,以免造成间隙过

43、大。3 直流电机的检修51与鼠笼式电机相同部分511检修的准备、解体轴承部分的检修、转子风叶、轴以及转子部分原件的机械检修、验收试运行、作记录等均与鼠笼式电机相同,即按第三章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执行,但解体前应先提起所有的电刷,拆除刷架引线,并做好记录。空载试运行及带负荷试运行均要检查整流子的整流情况是否良好。52 定子部分的检查及修理521磁极铁芯与外壳连接应牢固、铁芯无锈蚀、叠片整齐、压紧牢固、磁场线圈绝缘不过热焦枯、连接线接头接触良好、不过热不脱焊流锡、绑扎牢固。用500v兆欧表或1000v兆欧表测量绝缘不低于0.5m。磁场线圈直流电阻与过去测得值或制造厂试验数据比较,其差别一般不应大于2

44、%,磁场绕组做交流耐压试验1000v1min(大修时进行)。522如拆动磁极或磁极连接线,必须做好记号,记清极性、方位、垫片数目及厚度等。装复时,应按原记录组装。如有怀疑,应作极性试验。磁极与机壳间的垫片数目之多少及厚度,对电机性能影响很大,如需变更,应经厂研究决定。523刷架固定应牢固、接触良好,500v v兆欧表测量其对地绝缘电阻应不低于5m。53电枢与整流子的检查及检修。531测量电枢对地、绑线对电枢及绑线对地的绝缘电阻(用500v或1000v 兆欧表)应不低于0.5m,测量整流子片间电阻,相间的差别不得超过最小10%。交流耐压试验1000v1min。100kw以下不重要的直流电机其耐压

45、可用2500 v兆欧表测量1min来代替(大修进行)。532检查电枢铁芯应无锈蚀、磨擦过热痕迹,铁芯不松动,绑线应无断裂、松动,平衡块牢固不位移,风扇牢固不变形,无损伤。533检查整流子表面应无烧伤、变形、变色,整流子幌动超过0.05mm,磨损深度超过0.5mm则应车光,车光时找中心偏度不得超过0.02mm,车光后整流子表面光洁度就达到6,幌度不得超过0.05mm,且不得多车,车光前后均应测量记录整流子的直径。 整流子车前应先修刮整流子片间云母,使槽深达1-1.5mm,以免车光后槽平,不便再度修刮云母,且易跑刀,刮伤整流子表面。534修刮整浪子片间云母,使槽深达1-1.5mm,槽底应平直,不得

46、成v型,槽壁不得有残留云母,整流子片两侧应倒450角,倒角深度为0.5mm,且不得有毛刺。修刮云母及整流子倒角时,要保护好绑线,且不得跑刀刮伤整流子表面,修刮后应将槽内云母粉、铜屑等清理干净。535车光修刮整流子后,应测量片间电阻,不合格者应找出故障点所在的具体位置,加以消除,一般多是相互间接头或升高片接头焊接不良所致和接头松动、开焊造成。54直流电动机的组装找正541直流电动机组装后,对滚动轴承电机,在未拆动磁极和轴承良好情况下,其磁极间隙是合格的,间隙的标准:气隙在3mm及以上者,各点气隙差值不超过平均值的+5%,气隙在3mm以下者,各点气隙差值不超过平均值的+10%,如端盖上口松动或拆动

47、过磁极或对气隙有怀疑时,应予测量调整。542电动机就位后,按拆卸前的记号把底脚片装回原处,找正时(即找中心),不得用大锤直接敲打电机,应垫以铝板或用铜棒敲打机座,防止打坏电动机壳。 对轮找正的标准:(a) 轴向(开口)及径向(偏心)允许误差0.05mm;(b) 所用的螺栓、螺帽应有防松装置;(c) 对轮孔眼中心线应与端面相互垂直;(d) 弹性靠背轮的橡胶栓应能顺利的用手插入孔内,并不得防碍轴向串动,橡胶栓如已磨损,则应更换;(e) 两对轮端面之间,应留有适当的间隙,此间隙应不小于每米轴长0.5mm,轴长按对轮两侧两根轴的总长计算。55电刷及刷握的调整551刷握在整流子圆周上的分布,应距离相等。其相互之差,对200kw以下的电机应不大于1.5-2%,对200 kw以上的电机应不大于0.5%。刷架及刷握应完整、无裂纹、固定牢固,其刷握下缘与整流子距离为2-3mm,刷架连接线接触应良好。552电刷压力为0.0147-0.0196mpa(即为150-200/cm2),各电刷压力差不应超过10%,电刷在刷握内间隙为0.1-0.2mm,接触面不小于70%(电刷与整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