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_第1页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_第2页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_第3页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_第4页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北京航天中学毛冬梅(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认识论被称之为建构主义理论。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并对学习与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和思想。本节课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必修1 模块学习要求和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气体摩尔体积为知识依托,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由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三部分组成。气体

2、摩尔体积的学习深化了学生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理解, 使学生在深入理解、巩固和运用已学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微观粒子与宏观气态物质之间的联系,为今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以及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打下重要的基础。教材在复习物质的量的基础上,通过计算让学生认识到了1mol 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相同,而1mol 固体和液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不相同。而对宏观的现象要作出微观的解释,就需要学生有抽象的空间想象力,这是一个教学难点。借助于物理课上学过的温度和压强可以影响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学生可以比较顺利地突破难点。通过分析和讨论,将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此时,

3、全面、深刻地理解此概念又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2学习目标分析课程标准必修1 模块学习要求3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1. 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涵义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2. 了解m, M, N, n, c之间的关系,能用它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们进行简单计算3. 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3学情目标学生在初三已经掌握了微粒构成物质的初步知识,前一课时又学习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涵义和应用, 知道了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以及微粒数的之间的换算方法,此时引入气体摩尔体积恰逢其时。物理课上学习的物质三态的变化,温度压强对气体体积的影响,都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很

4、好的知识准备。4教学方式说明:类比、探究、归纳讨论( 1)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上尽可能地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提供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想法的空间, 加强过程与方法的培养, 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 并内化为自己终生受用的方法。( 2)以概念探究和理论探究为主要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小组探究,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 能主动尝试从化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面对新问题, 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3)类比联想:以连接物质质量和物质的量的桥梁是摩尔质量,连接微粒个数和物质的量的桥梁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摩尔个数) 为类比对象, 学生很快意识到连接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的桥梁应该叫气体摩尔体积(三)

5、本课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了解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的关系。了解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学会从微观角度分析宏观问题。【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分析电解水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分析、总结归纳能力; 通过学生讨论探究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及微观分析等活动过程,认识物质的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采用从微观到宏观,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 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及时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闪光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参与

6、概念形成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教学重点 】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 】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应用。(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1. 教学设计思路和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景播放视频引发学生思考计算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概念探究引领学生探究通过观察图片、小组讨论、观察动画、小组讨论得出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三个内部因素和温度压强两个外部因素概念建立帮助学生从探究中提取概念从概念中提取概念,强化对概念的理解概念应用与总结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完成两组练习巩固概念2教学过程教 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环节初三时我们曾做过电解水的实验,完成学案复习引入一:电解水的产物是什

7、么?请你计算电计算得到:创解 18g H 2O产生的 m(H2) 、 m(O2)n(H 2):n(O 2)=2:1设n(H2) 、 n(O2)各是多少?情在科学研究或实际生产中,气体通引入探究 V 和 n 的关景常是以体积来计量的,气体的体积系和物质的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气体体积能否换算成物质的量呢?播放电解水视频观察到结合计算和观察思考V(H ):V(O)=2:1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22的关系 引导思考 能比较一下 1mol H2 和 1填写学案表 4使学生的思维更有针mol O 2 的体积大小吗?同温同压下, 1mol H2对性和 O2 的体积相同 思考 同温同压下, 1mol 任何气体小组

8、讨论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体积是否都相同呢? 知识迁移 展示学生学案数据分析数据讨论发现:培养学生识表能力,在相同的条件下,引导学生分析整理数1mol任何气体的体据并得出相关结论积几乎相同。2、条件改变时, 1 mol环节气体体积有变化。二:在相同条件下, 1mol概固体、液体具有的体念积各不相同且受外界探条件的影响不明显究 探究 1 为什么在同温同压下,小组讨论,观看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相同?而 1mol看书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液体和固体的体积各不相同?粒子数的多少能力你认为决定物质的体积大小的因素粒子本身的大小有哪些?粒子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ppt 展示固体液体气

9、体微粒的排列小组内共同分析,相让学生认识宏观现象方式,分析决定 1mol 固体液体气体互补充:粒子数是相和微观本质的关系物质体积的主要因素。同的,固液体体积主要取决于粒子本身大小,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粒子间距离分析了决定 1 mol 物质体积的主要固液体粒子本身大小理解宏观现象和微观因素, 探究 1 的两个问题解决了哪不同,所以体积不同。本质的关系一个?气体粒子间的距离是否相同决定了气体体积是否相同。温度和压强 探究 2 气体粒子间距离是由什么小组讨论,联系物理用物理知识解决化学决定的呢?怎么决定 ?知识回答:温度粒问题,树立理化一家播放动画子间距离体积的思想。压强粒子间距离体积小结提问: 任何

10、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在同温同压下,相同回扣本课主题 -引分子间平均距离是否相同?的粒子数的任何气体出气体摩尔体积。同温同压下,任何为例数相同的气有相同体积环节体体积是否相同?三:我们把 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叫做整理笔记,强化对气再认识气体摩尔体概气体摩尔体积。体摩尔体积的理解积,从感性上升到理念 板书 三、气体摩尔体积性建1. 定义:立2. 数学表达式:3. 单位:4. 数值: 口头提示 25 101Kpa时: Vm=24.5L/mol环节 概念应用 见学案完成学案练习1巩固强化四:帮助学生归纳Vm使用注意事项概 理论应用 见学案完成学案练习 2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念题应用 本课小结 倾听、

11、理解、记忆与总结V (L)气体体积VmL/mol VmL/mol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N /molM g/molAm (g)Nmol)n ()NA /molM g/mol布置同步检测14-15 页基础练习二强化巩固作业学案练习1 练习 2附板书:三. 气体摩尔体积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2. 单位: L/mol (Lmol -1 ) 或 m3/mol (m 3mol-1 )3. 数学表达式: Vm=V/ n4. 取值:标准状况( 0 101KPa) Vm =22.4 L/mol(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 整理书写式:学生将本节课讨论学习的知识整理书写在笔记本上,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了气体

12、摩尔体积的概念、单位、数学表达式、22.4 L/mol 的应用和气体摩尔体积的影响因素。【学生课上笔记整理率100%】2概念辨析式:探究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后,马上让学生做概念正误的判断,使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进一步深入理解,指出易错点。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常温常压下, 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 22.4 L【学生课上正答率93%】( 2)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学生课上正答率 92%】( 3)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是 22.4L 【学生课上正答率 95%】(4) 1 摩尔 H2O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学生课上正

13、答率 96%】(5)标准状况下, 1molO 2 和 N2 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 22.4L 【学生课上正答率85%】(6) 只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可能为22.4 L/mol 【学生课上正答率83%】3公式应用式:通过一个公式及两个变形的应用,使学生加深公式使用的熟练程度。练习 2、完成下列解题过程计算公式练习题解题过程标况下, 6.72L CO 2 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学生课上正答率92%】标况下, 5molCO 2 的体积是多少升 ?【学生课上正答率90%】Vm=V/n25、 101KPa 时, 2mol 空气的体积是49 L , 【学生课上正答率95%】求此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

14、积是多少?(六)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的反思: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校, 对于理论抽象型的新课, 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 本节课教学环节清晰, 以问题的提出开始, 以问题的解决结束, 教学内容丰富,四个环节的内容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 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引导中建立了摩尔体积的概念。 针对教材的重难点, 必修 1 模块学习要求 ,我在课堂上注重落实概念的建立和应用过程,并选择学生易错知识点作为当堂反馈题。学习氛围轻松,师生配合默契,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2教学效果上的反思:本节课的四个环节共同支撑起了气体摩尔体积的知识框架,既有知识建构的过程,又有建构前旧知识铺垫和

15、建构后的新知识的应用,基本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但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设计的概念建构过程略显冗长,时间稍有拖沓,影响了对这部分知识的归纳总结时间。因时间仓促,归纳总结部分没能完全达到预设目标。讨论过程中,有些同学反应很快,接受新知识慢的同学可能就被忽略了。今后还应注意课堂上尽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感受,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较大收获。3教学方式上的反思:本节复习课尝试使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抛锚式教学模式。本节课中三次小组讨论我认为是能够吸引学生的亮点,是承载抛锚式教学模式的载体;摩尔体积概念应用的6 道选择题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是展示抛锚式教学模式效果的一个平台。先让学生从习题中体会22.4L/mol的使用注意事项,再归纳总结,让学生对22.4L/mol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有一个质得飞跃;三次使用Vm=V/n及其数学变形的简单计算,是本节课的又一亮点,是展示抛锚式教学模式效果的又一平台。既帮助学生强化了本节课的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又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最后,在以1mol H2 为核心的四种物理量的相互换算中帮助学生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