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说课稿汇编7篇_第1页
2021年说课稿汇编7篇_第2页
2021年说课稿汇编7篇_第3页
2021年说课稿汇编7篇_第4页
2021年说课稿汇编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no one lives easier than anyone else.悉心整理祝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说课稿汇编7篇 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单元及教材分析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它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二单元第二课。这一单元收录的_都是小说。我把它安排在了本单元最后一课来讲。小说通过塑造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揭示人性的假恶丑,彰显人性的真善美。它对人物内心活动揭示之深刻,对人物性格刻画之细腻,是纪实文学样式所无法比拟的。高尔基说过“文学即人学”。学生通过对小说的阅读,在享受审美愉悦中,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同时引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本单元上

2、承七八年级的小说单元,下启九年级上的小说单元,对于养成阅读小说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的叔叔于勒是中学语文教材传统篇目,莫泊桑的这篇小说,情节波澜起伏,张弛有节;人物寥寥,却个性鲜明;立意深刻,语言简洁明快而富于个性化。这得宜于作品生动逼真而又幽默风趣的细节描写,轻浅素淡之中有辛辣讽刺的语言特色,以及寓新颖于平淡自然之中的表现手法。小说描写若瑟夫一家朝思暮想他们在国外发了财的叔叔回到家来,可是他们竟然意外的发现于勒叔叔不过是一个贫穷落魄的小贩时,竟然拒绝和他相认。作者通过对人物性格细腻的刻画,对人物内心活动深刻的揭示,鞭挞了假丑恶,彰显了人性的真善美,这样的作品,能给人

3、以启发,耐人寻味,也能引发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态度变化,尖锐地指出了金钱左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是亲兄弟也概莫能外。作者用平常的的人物,平常的情节,表现一个普通的主题,可是能表达得深刻,能够给人启发,耐人寻味。二.说课标。1.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发展个性。应注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及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2.根据课标要求,

4、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1)、跳读_,理清小说情节。(2)、品读_,理解人物形象。(3)、学习_,明确_主题,认识社会现象。教学重点:目标1和2教学难点:目标2和3三说学情。九年级学生对小说题材接触过一些,对三要素的内容有所了解,但是理解分析、鉴赏_主题和写作手法远没有形成系统,感性多,理性少。所以必须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积累,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体验感知,思考领悟,提高他们的品味鉴赏能力。四、说教法与学法。对于_,我还是采用余映潮老师的板块法。分为三个板块来讲。第一,跳读文本,分析情节。第二,朗读文本,分析人物。第三,深入探究,分析主题。在学法上,跳读法。圈点勾画法,诵读法。小组合作学习。简约教

5、学 一课一得。五说过程:_的教学过程,首先是作者简介,再次是找于勒的称呼,从对于勒的称呼中,我们可以得出,菲利普一家人对于于勒称呼变化,始终是以钱为准绳的。再次整理得出小说的情节。再通过填充对联的横批,进一步理解_。从称呼出发,我们又找出是谁送给于勒这些称呼的,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的朗读,得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也体会出,描写人物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又找出于勒悲剧的原因,由于对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来说,有点难,我打出了背景资料,降低难度。这样,学生们得出了原因。进而也得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五:说反思。(一)、潜心阅读文本,使课堂教学符合我校学生底子薄的特点。为此就首先要找准切入课文的“点”。在反复

6、研究教材后,我将切入点定在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上,于是我先让同学找出课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然后画线并思考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称呼,由此理出一条小说构思的情节线索小说情节可分为于勒有钱时和没钱时;由此又理出一条人物情感变化线索害怕盼望躲避。再从语言、动作、表情神态等揭示人物的态度变化的,这样最后挖掘出小说隐含的深刻主题思想。在品析语言同时链接中考考点人物形象的分析。 。(二)、多方面能力培养。根据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实行探究式阅读教学,为学生搭建一个真正开放的交流平台,变文本解读为文本赏读、语言探究,并跳出课文诵,读课文,这样老师“搭台”学生“唱戏”。把时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让学生为主角。

7、让阅读教学课堂成了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的舞台,也成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多向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陶行知先生说“教师要培养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本节语文课是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思考回答、讨论回答。,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而形成的一节超出我预想的课堂,课堂上学生们一个个的发言让我惊喜不已,我看到了学生潜能如花绽放,看到了学生思维的激情点燃,作为教师的我不由从心佩服起他们。两年多来,踏踏实实的语文教学,真实的让我感觉到学生在成长。(三)在教学过程中, 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一、对学生评价方式不够多样化。二、在人物探究时,有几句话引导略有不到位,让学们在探究时多花了些时间

8、。三、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点拨不太到位。四、最后的想象写作,放到课堂完成才会精彩。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开国大典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描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建国大典的盛况,记叙了新中国成马上亿万大众欣喜若狂、冲动自大的动人局面。作者借三十万人民的心声,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新中国建立是我国汗青上开天辟地的巨大时候,中国人民今后站起来了!_文笔流通,条理明白,局面形貌与抒发情感相联合。_借刻画得绘声绘色的会场部署、大会盛况、群众游行等局面,突出了建国大典的喜庆、端庄、热烈的氛围。针对_以上的特点、单位训练的重点和课文在单位中的摆设,本课教学目的为:1、读准生

9、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学习场面描写”是单元语言训练目标之一,精当的场面描写表达思想感情又是本课的重要写作特色,因此,我把在阅读中体会场面描写的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那么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场面描写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自然就成了教学难点。二、说教法开国大典距今六十一年,当时的时代背景远离孩子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如何运用教学手段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切实提高语文教

10、学的有效性,是这篇课文的关键。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引领学生按照从整体部分回归整体的教学方法学习课文,先初读整体感知大典进行情况;尔后抓住部分重点词句领会人民的情感;最后再浏览全文回归整体。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走入情景,深化体验。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再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三、说学法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自学生字、新词;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场景,朗读,想象,谈体会,即通过谈读想体这四个环节,来学习课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效地展开了与文本的对话。四、说教学过程1、初读课文,整

11、体感知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激趣的启发式谈话:通过问题:你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第一岁的生日在什么时间吗?引出课题开国大典,随后播放课件开国大典片段(课件),然后让学生说说:该片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并提出自己看到课题后产生的疑问,最后让他们带着心中的疑问,结合自学的生字新词用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待学生初读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这样几个问题:(课件)什么是开国大典?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讲了几部分内容?并完成填空。这一环节我采用启发式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课件的引入又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用喜欢的方式亲近文本;同时学生交流的问题又梳理了_的结构,理清了课文的顺序,并锻

12、炼了孩子的概括能力,真实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生成过程。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优化整体阅读,以此达到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目的。2、精读课文想象场面体会情感“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教学中我没有引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而是从把握孩子的认知起点入手,引导学生抓住场面,想象场面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的揣摩来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首先,从情感入手: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课件)课文描写了一些什么场景,你对哪些场景的印象最深,从这些场景中你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边读边批注)也就是从谈、读,想、体这四个学生的认知点入手,让学

13、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场景,重点谈:什么场景的印象深、读:描写场景的段落、想: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体会这场景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课件)然后,抓重点分析:引读自然段后课件出示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落以及与词句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并指名朗读,随机引导学生理解课件出示的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分析中理解“光明”“长城内外”等词语的象征意义,体会场面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毛的伟人风采,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同时让学生从分析中知道了门大炮响代表着我国当时统计的个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英勇奋斗了年,终于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人

14、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声音传入了每个人的心中,传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传遍了中华大地。这声音怎能不让全中国人民感到欢欣、激动和自豪!随后: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借助开国大典盛况的课件片段把学生带入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学生走入情境,深化体验,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课件)看完开国大典片段之后让学生欣赏(年国庆阅兵)(课件)通过前后两课件的对比,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改革开放后我们伟大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军队现代化了,不再是开国大典时“马拉炮车”“万国牌武器”“小米夹布枪”而是自行研制的“战略导弹”“导航卫星”等现代化武器装备;使学生知道“国兴我兴”;教育学生

15、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努力学习,用知识强大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谈读想体让学生亲近了文本,以想象训练丰富语言感悟,使语文课成为“情感”的课堂。以默读、指名读、引读等多种方式的读,锻炼了学生阅读能力。让孩子走进字词,在字词理解、语言感悟中体味语文,发现语文的美。同时,分析课件所出示的重点语句的过程:让孩子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文中群众的情与教师情、学生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孩子的情感在文字上舞蹈,达到以情促悟。3、回归全文,升华情感。()、快速浏览全文。()、根据本课板书的提示小组交流:从开国大典的盛况中,你读出了什么?(课件)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的答案是多元化

16、的,这样借助板书回顾总结了全文,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板书能简洁明了地展现课文灵魂。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板书,会场布置、大会盛况(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仪式、群众游行皆为_描写的大场面,但以大会盛况(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为写作重点(用红笔标出),这样设计既能再现作者的写作思路;也能帮助学生梳理_结构。()、部署课外作业:要是你是一名建国大典拍照记者,你会选拍哪些方面:给你拍摄的每张照片配上笔墨阐明。以此到达知识迁徙的目标。(4)、升华情绪:让学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齐唱中竣事本课。说课稿 篇3第五单元美化校园窗2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一、说教材1.说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17、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2第6769页。2.说教材简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理解周长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测量和计算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乐于思考的数学素养。3.说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过程, 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18、。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交流、善于合作和主动探究的数学素养。4.说重点难点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在对于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二、说教法1.说导入方法:本节课的导入采取了回顾旧知,为新知识作铺垫的方法进行,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了秋天到了,草地进入养护期,花匠老爷爷给花坛围上护栏这个情境,目的在于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关于周长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做好铺垫,既体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念,也

19、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2.说新授教学采用的方法:情境串教学法。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通过创设给花坛围护栏、算游泳池周长、篮球场的周长、给手帕加花边等一系列生活化的情境串,引出学生对数学问题周长的探索和研究,既体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念,也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猜想验证法。在教学长方形周长这一知识点时,先让学生猜想一下,长方形花坛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系?教学中,通过猜想,让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然后通过自己验证等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理地提出数学猜想、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素养。讲

20、解法。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归纳总结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讲解,将知识点进一步巩固、深化。迁移法。在学习了长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运用知识迁移法进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学习,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3.说巩固新知的方法分层练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设置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和发展练习三种不同层次的练习,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让学生多种方式、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素养。操作法。在练习中加入了先量一量,再计算图形的周长的题目,目的在于通过测量图形的每条边的长度

21、进一步巩固周长的意义和周长的计算方法,通过两张长4cm,宽2cm的长方形纸片的拼图游戏,进一步练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初步探究长方形的周长是与其的长、宽之间的关系。归纳整理法。在练习中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知识链。三、说学法1.说学生的认知基础学生们前面已经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及其特点,结合具体情境能理解周长的意义,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及算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之一,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动手操作和分析综合的能力,所以我觉得这节课让学生参与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显得十分必要,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模式:动手操作,创设情境操作体验,初步感知探索知

22、识由来,抽象概括新知实践操作,运用延伸。2.说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在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归纳整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多种方式、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通过量一量、拼一拼、算一算等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多种方式、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素养。四、说教学程序(包括情境创设、各环节及设计意图、课件的应用说明、板书设计)第一环节: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秋天到了,草地进入养护期,花匠老爷爷给花坛围上护栏,每块花坛需要多少米护栏?(出示课件:目的在于回顾图形周长的意义。)同学们,我们来帮花匠老爷

23、爷算一算每块草地都需要多少护栏。提问:三角形的周长怎样求?四边形的周长怎样求?【设计意图】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通过给花匠老爷爷给花坛围上护栏这样一个生活化的问题,引出学生对数学问题周长的探索和研究,既体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念,也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我们三年级一班也接受了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将负责管理学校门口一个长8米,宽4米的花坛。(课件出示情景图)2、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给长方形花坛围上护栏,需要多少钱?(师板书)师:要求需要多少钱,必须先算出什么?生:长方形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设

24、计意图】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通过给花坛围护栏这样一个生活化的问题,引出学生对数学问题周长的探索和研究,既体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念,也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第三环节:积极思考,引导猜想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长方形花坛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师:根据花坛的长和宽,你能求出花坛的周长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设计意图】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教师通过猜想验证等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理地提出数学猜想、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素养。第四环节:操作验证,总结方法(一)探索

25、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1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花坛的周长。2、小组交流。3、全班汇报: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可能出现:(1)848424(米)板书:长+宽+长+宽 =周长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8216(米)428(米)16+824(米)板书 长2+宽2=周长(3)(4+8)2=24(米)板书:(长+宽)x2=周长小结:先算一条宽和一条长的长度,乘以2表示有这样的两份。分别让每一种做法的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出示不同算法的课件,将学生的算理以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周长的计算方法。)师:这里的每一种方法都很棒,你喜欢用那种方法?为什么?4、怎样得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6、?8米表示长方形的什么,4米呢?板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设计意图】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在他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教学中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的平台,尊重学生的实际需要,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和熟练运用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数学思想的素养;对学生各种不同的算法,只让他们说清算理即可。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在多次的计算过程中,会逐步实现多种算法的自我优化。算法多样化并不要求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算法多样化的核心是每一个学生个性的思考。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帮助学生选择最简单、最方便的计算方法。5、求护栏的钱数(1)师:求出长方形花坛的周长也

27、就算出护栏的长度,需要多少钱?我们还需要什么条件?(2)老师这里有两种护栏的价格,甲种护栏8元/米,乙种护栏9元/米,选择你喜欢的护栏,列式算出需要多少钱。6、跟进练习:(课件出示题目)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长25米,宽1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师:你能用刚刚学过的知识求出游泳池的周长吗?7、思考:假如我们要求教室地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呢?(二)正方形的周长1、师:学校又新建了一个花坛,也要围上护栏,你们看这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课件出示情景图)2、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正方形的特点是什么?3、那你们能求出这个花坛的周长吗?学生可能出现的做法:生1:(7+7)2=28(米) 288=22

28、4(元)生2:47=28(米) 289=252(元)4、全班交流。(1)让不同做法的学生谈想法。(2)你喜欢哪种方法?能具体说一下吗?5引导学生说出: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直接用边长乘4就可以求出正方形的周长。板书: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6、跟进练习:(课件出示题目)12厘米8米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设计意图】学生在探究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很容易得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因此这个环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护栏计算钱数,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求出正方形花坛的周长后,教师稍作引导,学生便可以在自我思维碰撞中实现算法的自我优化,培养了学生善于运用知识、方法的迁移解决新问题的素养。第

29、五环节:拓展应用,解决问题师:今天大家真不简单,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既然同学们有这么大的本领,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大家。现在我们也来证明一下自己的本领吧!1、小小测量师有四个图形分别测出周长,想:算周长之前应该干什么?2、篮球场的周长你们知道篮球场是什么形状的吗?(长方形)老师还知道它的长是28米,宽15米,你们能求出篮球场的周长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全班汇报。3、为了把这张画装饰得更漂亮,要给它的一周围上边框。要做多长的边框?你看小明做得对吗?(课件出示题目,根据学生作出的判断显示“笑脸”或“哭脸”)4、老师有一块长为10厘米、宽为8厘米的长方

30、形手帕,想镶上一圈花边,需要多少厘米呢?(课件出示题目。)师:你想怎样计算?为什么?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5、如果用刚才的那条花边装饰这个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手帕,够用吗?、拼一拼,算一算。引导学生说明原因。6、每组有两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片。请你们小组合作分别量出纸片的长和宽,再动手拼一拼,看一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并算一算拼成图形的周长,最后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拼一拼,算一算,组内交流。7、拓展题(课件出示题目,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题意)利用围墙的一边,用铁栏杆围出一个长方形花圃,长25米,宽10米,要用( )米长的铁栏杆。学生组内交流,独立计算。师:为什么只算3条边?一面广

31、告墙要装上霓虹灯,你能帮设计师算出所需霓虹灯的米数吗?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设计意图】数学学习的应该是生活中的知识,因此练习的设计注重从现实生活入手,体现层次性、灵活性、有效性,通过量一量、拼一拼、算一算等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多种方式、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素养。第六环节:回顾小结,梳理知识。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呢?你有哪些收获?小结:在现实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希望同学们能仔细观察、积极动脑,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帮助你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设计意图】学生谈收获,既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是对本节课知识的梳

32、理和再现;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周长的问题,体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素养。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宽+长+宽+长 8+4+8+4宽2+长2 82+4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2 (4+8)27+7+7+7=28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4 74=28说课稿 篇4【教材分析】称赞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课文,课文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讲了小刺猬和小獾因互相称赞而感到快乐的事。课文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得体的称赞别人。【教学理念】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多种方法识字,重视培养学生朗读与说话的能力,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受称赞、

33、学会称赞、享受称赞与被称赞的快乐。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认字、学词、识句、读文、交际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的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运用多种方法认识“刺、猬、板、凳、糙、但、傍、椅、瞧、留”10个生字,重点识记“背”“糙”的字音,会写正确、规范、美观的书写“背、采”2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称赞的句子。3.结合图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理解新词称赞、粗糙。4.体会称赞所带来的快乐,学会称赞别人。【教学重、难点】1.认识10个生字,会写2个字。2.理解称赞、粗糙的意思。【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

34、程】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首先用谈话的方式导入课题,师:同学们当我竖起大拇指的时候,猜我要干什么?(学生结合实际回答)由此引出课题称赞。【意图】这样导入的目的,是在谈话中让学生理解称赞的意思,并体会称赞所蕴涵的情感。二、初读课文,词语正音1.出示本课词语,检查初读成果。【意图】在初读课文中,做到借助拼音识字,小老师领读词语,多种方法识字,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每一个学生能做到正确朗读。2、借助图画与实物理解“粗糙”让学生看图,观察粗糙的小板凳的样子,动手摸一摸粗糙的小板凳,从而说出粗糙的意思就是不精细、不光滑。【意图】借助实物与图画理解词语,是我们低年级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通过理解词语更好的掌握

35、生字。3、认识“傍”出示“傍晚,小刺猬背着几个红红的大苹果,往家里走。”让学生读句子,理解“傍晚”这个词,认识“傍”。【意图】在具体句子中,理解词语,认识生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二)有感情朗读称赞的话出示“你真能干,小板凳做的一个比一个好。”让学生充分朗读小刺猬对小獾的称赞,通过对表情、动作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读书,通过表情、动作、语气的指导,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朗读。(三)练习说话让学生用“一个比一个好”进行同类的练习说话。(课件出示“我也会说”)一个比一个好一棵比一棵()一次比一次()一( )比 一( )( )一( )比 一( )( )小猪一

36、( )比一( )胖( )一( )比一( )( )【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练习说话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五、小组合作巩固识字,指导写好“背”“采”两个字(一)观察生字“背”“傍”,认真书写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背”“采”,学生仔细观察,把写好这两个字的方法告诉大家。(“背”下面的“月”字第一笔,撇变竖;“采的爪子头。)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写完之后,同位互相评价称赞。3.展示学生作业,全班进行评价,找出优点及不足。4.根据评议,学生再写,同位之间再一次进行评价称赞【意图】让学生扎扎实实的进行写字的练习,从观察到练写,再到评价,再进行修改,每一步骤都要扎实,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37、。【板书】18称赞小刺猬 小獾消除疲劳 自信说课稿 篇5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23页笔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下面我将回答以下四个问题:1、新课标对口算、笔算和估算三者关系是如何阐述的?2、例1、例2、例3的知识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这个单元的课时是如何划分的?4、例1的算理和算法是什么?你是如何进行算理和算法教学?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新课标对口算、笔算和估算三者关系是如何阐述的?口算、笔算和估算是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口算是进行笔算与估算的“根基”,也是有效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估算是口算的应用,同时也为笔算的正确性

38、作检验。口算和估算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笔算。因此,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和估算的前提,笔算与估算是口算的归宿,这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问题2、例1、例2、例3的知识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我认为例1、例2、例3他们都是笔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不同点:例1是笔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被减数中不含0),即被减数中每一位都能直接运用“退1作十”的方法进行计算。同时,教材以对话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例2是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这一知识是连续退位减法中的难点。它是在例1的基础上,出现了“被减数的十位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这一情况,关键让学生理解“从百位退下的十中

39、退1到十位,十位再退1到个位,这时十位上还剩9”的算理。例3是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即被减数是整百数,它是例2教学的一种特例。因此,教材除了巩固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外,还强调了用口算的方法计算这类题目。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3、这个单元的课时是如何划分的?笔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我打算安排3课时进行教学。具体是这样划分的:(1)例1,1课时。我是这样想的: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于“退1作十”这一计算法则虽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对“退位减法”的延伸,但是出现了连续退位,因此,有新的难度,它

40、也是学习例2的基础,所以我把它划分为1课时。(2)例2、例3,1课时。我认为例2是在例1的基础上将被减数进行改变,出现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而例3又是例2的一种特例。因此,学生利用知识的正迁移,运用“退一作十”的计算法则就比较容易掌握,所以我把这两个例题安排一课时进行教学。(3)最后安排一节练习课。目的是为了巩固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达到熟练计算。4、例1的算理和算法是什么?你是如何进行算理和算法教学?在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掌握了“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作十”的计算法则。而例1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它的算法主要是“十位不够减,向百位退1当十”,它是对减法计算

41、法则的完善。基于这样的理解,我把例1的算法确定为:算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1当十,和原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算理:个位7减8不够向十位借1,17个一减8个一得9个一;十位0减4不够,向百位借1,10个十减4个十得6个十;百位4个百减3个百得1个百。对于算理和算法的教学我打算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尝试计算教师出示517348,请你在纸上试着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由于学生层次不同,所以在这里学生可能会出现三种不同的得数:第一种179,第二种269,这两种可能是十位和百位忘了退的1,还是用原数减;第三种169即是正确答案。第二步:交流反馈,感知算法这一步

42、我想分两层进行教学:第一层:展示正确算法,理解算理。首先呈现算法。教师巡视后,请三个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板演,这里选取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也就是在第一步中提到的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然后先分析正确的方法,也就是从正面入手,让学生来说一说是怎么算的?由于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接触过退位减法,所以学生可能会这样回答:先算个位,7减8不够减,向十位借1,17减8等于9,个位写9;十位借走1后变成0了,0减4不够减向百位借1,10减4等于6,十位写6。百位5退1变成4,百位写4,所以等于169。学生说后教师追问:(1)个位明明是7,那么“17”是哪里来的?使学生明确: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当十,与个位上的7合起

43、来是17个一,17个一减去8个一是9个一。(2)10怎么来的?表示什么?10个十减4个十得6个十。(3)百位上为什么是1?引导学生:借1后,百位还剩4个百,减去3个百,是1个百。通过教师追问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在学生理解算理得基础上,我再多请几位学生将这一计算过程进行复述,此时,学生的语言可能不是很规范,教师需要必要的指导。第二层:改正错误算法。请刚才做错的两位同学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又该如何进行改正?学生能够找出自己错误的原因也就是在理解算理得基础上对算法已经有了初步感悟。第三步:尝试练习,总结算法学生对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算法有了初步认识后,教师再安排尝试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算法,然后再抽象

44、概括出计算方法并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一作十,和原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以上仅是我对四个问题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说课稿 篇6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有余数除法的内容。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况后,再研究“分后还余”的情况。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和“余数与除数间的关系”两个大知识点进行教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在有

45、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本课的重、难点是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明确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二、说教法学法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自主操作、体验感悟,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索新知,我设计了一个摆小棒等活动,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以及余数的意义。三、教学流程为了能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巩固新知,体验快乐”三个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过除法,除法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

46、份,每份是多少,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二、摆一摆,比较感知(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1.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2.问: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623(盘)问:这个算式什么意思?(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三)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1、课件出示7个草莓,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2、交流汇报摆的结果,并说发现。3、引导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列算式。4、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

47、。追问:余数表示什么?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一)初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1、用9根小棒,你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请动手摆一摆。2、能用除法算式表示你摆的意思吗?3、如果用10根小棒来摆呢?4、11根、12根、13根、14根、15根呢?5、余数和谁有很密切的关系?是什么关系?余数除数(二)活动思考,加深理解用一堆小棒摆五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1. 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2. 你是怎么想的?和同伴说一说,也可以摆一摆证明自己的想法。3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呢?四、课堂作业: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第2题。五、课堂总结,明确学习目标师: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师:看来,在家都很好地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说课稿 篇7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同仁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综合活动香蕉香蕉变变变,这个活动是我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小班上册中“好吃的水果”这一主题,自己创设的与主题紧紧相扣的、与幼儿生活又密不可分的、即培养了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又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增强了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与环保意识的一个综合活动。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