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_第1页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_第2页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_第3页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_第4页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和大卫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和大卫李李 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 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 以理解:以理解: 重商主义理论重商主义理论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

2、“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 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 恩格斯恩格斯 重商主义经济学时代重商主义经济学时代: : 1414世纪末到世纪末到1818世纪世纪, ,这一时期正是资本主义经济这一时期正是资本主义经济 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重商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重商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及整个远东地区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及整个远东地区 搜寻着黄金;黄金这两个字变成了驱使西班牙人远搜寻着黄金;黄金这两个字变成了驱使西班牙人远 渡大西洋的符咒;黄金也是白种人刚

3、踏上新发现的渡大西洋的符咒;黄金也是白种人刚踏上新发现的 海岸时所追求的头一项重要的东西海岸时所追求的头一项重要的东西” 。 重商主义的两个发展阶段重商主义的两个发展阶段 从从1515世纪到世纪到1616世纪中叶世纪中叶( (文艺复兴运文艺复兴运 动)为早期重商主义,动)为早期重商主义, 1616世纪下半期到世纪下半期到1818世纪为晚期重商世纪为晚期重商 主义。主义。 -早期重商主义(重金主义)早期重商主义(重金主义)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斯塔福(斯塔福(William Stafford) 政策主张:政策主张: 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多卖少买或不买,

4、要,要 保持每一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实现顺差。保持每一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实现顺差。 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 累货币财富。早期重商主义者的这种思想被称为累货币财富。早期重商主义者的这种思想被称为货货 币差额论币差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晚期重商主义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托马斯托马斯. .孟孟(Thomas Mun )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政策主张:政策主张: 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 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

5、内就可以。不一定要求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不一定要求 对所有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允许对某些地区的贸易逆差,对所有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允许对某些地区的贸易逆差, 只要在对外贸易的总额保持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即可。因只要在对外贸易的总额保持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即可。因 此,晚期重商主义的思想被称为此,晚期重商主义的思想被称为贸易差额论。贸易差额论。 奖出限入奖出限入 1.主要论点主要论点 (1) 财富就是金银,金银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财富就是金银,金银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 唯一尺度;唯一尺度; (2) 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获得金银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获得金银,而获得金银

6、的重而获得金银的重 要手段是对外贸易;要手段是对外贸易; (3) 对外贸易要最大限度地追求顺差,使金银流入国对外贸易要最大限度地追求顺差,使金银流入国 内。内。 2.贸易政策贸易政策 主张国家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干预对外贸易,采取,采取奖出限入奖出限入政策,政策, 发展本国工业,扩大出口;通过关税和其它保发展本国工业,扩大出口;通过关税和其它保 护措施限制制成品的进口,严格货币发行,限护措施限制制成品的进口,严格货币发行,限 制金银外流,从而达到贸易顺差。制金银外流,从而达到贸易顺差。 3.贸易差额论的修正贸易差额论的修正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提出:休谟提出: (1).若各国

7、都一味追求贸易顺差,则不仅徒劳,若各国都一味追求贸易顺差,则不仅徒劳, 还会失去市场;还会失去市场; (2).国内金银太多,会造成物价上涨,从而导致国内金银太多,会造成物价上涨,从而导致 消费下降,出口减少,影响贸易差额消费下降,出口减少,影响贸易差额; (3).保存金银的最好办法是输出金银,即保存金银的最好办法是输出金银,即“货币货币 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 因此,贸易政策上的调整为:因此,贸易政策上的调整为: 奖出的同时适当增加进口,防止贸易报复;发奖出的同时适当增加进口,防止贸易报复;发 展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展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 4.贸易差额论的缺陷贸易差额

8、论的缺陷 (1).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并非如此。不并非如此。不 动产、矿藏、有价证券等亦是。动产、矿藏、有价证券等亦是。 (2).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财富的财富的 主要源泉是生产,流通领域导致局部财富的主要源泉是生产,流通领域导致局部财富的 产生,但全球而言仅仅是财富的转移(如股产生,但全球而言仅仅是财富的转移(如股 票)。票)。 (3).只研究如何从贸易中获得金银,没有探讨只研究如何从贸易中获得金银,没有探讨 国际贸易生产的原因、利益的分配以及对发国际贸易生产的原因、利益的分配以及对发 展各国经济的重要性。展各国经济的重要性。 案例

9、: 伊丽莎白即位后,表面上曾项布一些禁止海盗伊丽莎白即位后,表面上曾项布一些禁止海盗 活动的法令。如活动的法令。如1565年年11月月8日,枢密院通过法日,枢密院通过法 令,指定官员来镇压海盗,并制定具体措施。令,指定官员来镇压海盗,并制定具体措施。 1566年又制定了一个追捕海盗的计划,并对其进年又制定了一个追捕海盗的计划,并对其进 行严密监视。行严密监视。 事实上,当她看到海盗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并可事实上,当她看到海盗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并可 资利用时,就转而采取招抚政策,使其为王国服务。资利用时,就转而采取招抚政策,使其为王国服务。 女王暗中给予海盗集团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资助女王暗中给予海盗

10、集团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资助 和支持,唆使他们去大西洋一带抢劫来往的西班牙和支持,唆使他们去大西洋一带抢劫来往的西班牙 船只,后来又干脆指使他们直接侵略西班牙沿岸及船只,后来又干脆指使他们直接侵略西班牙沿岸及 其在美洲的殖民地。其在美洲的殖民地。 此时,此时,海盗已成为英国在殖民掠夺和国际角海盗已成为英国在殖民掠夺和国际角 逐中不可缺少的力量。逐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德雷克、霍金斯、弗罗比德雷克、霍金斯、弗罗比 歇等这些著名的海盗头目为英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歇等这些著名的海盗头目为英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们进行的一系列大规模的海盗式的军事远征活他们进行的一系列大规模的海盗式的军事远征活 动,沉重地打

11、击了西班牙的海上霸权和贸易独占,动,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的海上霸权和贸易独占, 为英国掠夺了大量财富。据统计为英国掠夺了大量财富。据统计“英国至少获利英国至少获利 一千二百万英磅一千二百万英磅”。正是这笔巨额财富转化为资。正是这笔巨额财富转化为资 本,才促使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英国的强大本,才促使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英国的强大 奠定了基础。奠定了基础。 重商主义和海盗如何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重商主义和海盗如何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 全部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全部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古典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是在批判重商主义贸易思想的古典贸易理论是在批判重商主义贸易思想的 基础上形成与

12、发展起来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阶段: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阶段: 其一,亚当斯密的首创阶段;其一,亚当斯密的首创阶段; 其二,大卫李嘉图的继承与发展阶段。其二,大卫李嘉图的继承与发展阶段。 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以比较利益为支柱的古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以比较利益为支柱的古 典贸易理论便最终确立起来。典贸易理论便最终确立起来。 第一节第一节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 “裁缝不想自己制作鞋子,而向鞋匠购买裁缝不想自己制作鞋子,而向鞋匠购买. 如果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是理性的,那么整如果每一个私人家庭的

13、行为是理性的,那么整 个国家的行为就很难是荒唐的。如果一个国家个国家的行为就很难是荒唐的。如果一个国家 能以比我们低的成本提供商品,那么我们最好能以比我们低的成本提供商品,那么我们最好 用自己有优势的商品同他们交换。用自己有优势的商品同他们交换。 ” 亚当亚当.斯密,斯密,1776 一、背景知识一、背景知识 斯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英国斯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英国 资产阶级的原始资本积累已经资产阶级的原始资本积累已经 完成,经济力量得以壮大,不完成,经济力量得以壮大,不 再需要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再需要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重商主义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重商主义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 的自由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

14、自由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 的资产阶级要求实现自由竞争的资产阶级要求实现自由竞争 和自由贸易。和自由贸易。 斯密的学说正是斯密的学说正是当时英国资产当时英国资产 阶级经济利益和政治主张的反阶级经济利益和政治主张的反 映。映。 Adam Smith (1723-1790) 二、基本概念二、基本概念 所谓所谓(Absolute Advantage )是指,是指,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该,该 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 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的产品,就不

15、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绝对劣势。 绝对优势可间接地由生产成本来衡量绝对优势可间接地由生产成本来衡量:如果一国生产某:如果一国生产某 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比别国生产同样产品所需的单位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比别国生产同样产品所需的单位 劳动要少,该国就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绝对优势,反之劳动要少,该国就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绝对优势,反之 则具有劣势。则具有劣势。 三、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三、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 n17761776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了他斯密出版了他 的不朽巨著的不朽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即(即国富论国富论

16、) ),提出了后人称为绝对利益学,提出了后人称为绝对利益学 说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说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 n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 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 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 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体,若各个经济体都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体,若各个经济体都 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 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 从而整个世界

17、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四、绝对利益学说的理论模型四、绝对利益学说的理论模型 1.基本假设基本假设 假设假设1 1: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 ; 假设假设2 2: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劳动, ,劳动是同质的劳动是同质的 ; 假设假设3 3: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 产率上的绝对差异产率上的绝对差异 ; 假设假设4 4: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 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部门流动但不能在

18、国家之间流动; 假设假设5 5:劳动的规模收益不变:劳动的规模收益不变 ; 假设假设6 6: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 平均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平均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 假设假设7 7:无运输成本等交易费用。:无运输成本等交易费用。 2.绝对利益学说的数字说明绝对利益学说的数字说明 表表2-12-1国际分工前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国际分工前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 小小 麦(麦(Y产品)产品)布(布(X产品)产品) 劳动投劳动投 入量入量 产出量产出量 劳动投劳动投 入量入量 产出量产出量 英英 国国 (A国)国) 151205100

19、美美 国国 (B国)国) 1012010100 表表2-2 2-2 国际分工后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国际分工后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 小小 麦麦布布 劳动投劳动投 入量入量 产出量产出量 劳动投劳动投 入量入量 产出量产出量 英英 国国(A)0020400 美美 国国(B)2024000 表2-3 国际 贸易 后各 国的 消费 量 小麦消费量小麦消费量布的消费量布的消费量 英英 国国(A)120200 美美 国国(B)120200 案例:不进行贸易损失是什么?案例:不进行贸易损失是什么? n 美国经济发展早期,英法进行一场大规模的美国经济发展早期,英法进行一场大规模的 军事斗争,并在经济方面互相施加压

20、力:法国试军事斗争,并在经济方面互相施加压力:法国试 图阻止欧洲各国与英国开展贸易,英国对法国进图阻止欧洲各国与英国开展贸易,英国对法国进 行经济封锁。行经济封锁。年轻的美国处于中立地位,但蒙受年轻的美国处于中立地位,但蒙受 巨大的损失,巨大的损失,特别是英国海军经常扣押美国的商特别是英国海军经常扣押美国的商 船,有时还强制性地招募船员为英国服务。船,有时还强制性地招募船员为英国服务。 n 为强制英国停止这种服务,总统托马斯为强制英国停止这种服务,总统托马斯杰杰 斐逊下令禁止海外运输。总统认为禁海令使英国斐逊下令禁止海外运输。总统认为禁海令使英国 和美国都不能从贸易中获益,而英国的损害更多,和

21、美国都不能从贸易中获益,而英国的损害更多, 因此会答应停止其掠夺行为。因此会答应停止其掠夺行为。 n 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欧文推测美国的欧文推测美国的 真实收入因此减少约真实收入因此减少约8%。而美国此时因。而美国此时因 运输成本过高,导致小麦等商品无法进行运输成本过高,导致小麦等商品无法进行 横跨大西洋贸易,因而只有其小部分可进横跨大西洋贸易,因而只有其小部分可进 行国际贸易。行国际贸易。 n 英国似乎并没有应禁海令而受损,也没英国似乎并没有应禁海令而受损,也没 对美国的要求作出任何妥协。对美国的要求作出任何妥协。禁海令实施禁海令实施 14个月后被废止,英国继续掠夺美国的货个

22、月后被废止,英国继续掠夺美国的货 物和船员,三年后两国开战了。物和船员,三年后两国开战了。 3.绝对利益说图解绝对利益说图解 X(布布) (小麦(小麦) 国国 x (布布) (小麦(小麦) 国国 隐含世界贸易价格隐含世界贸易价格 隐含世界贸易价格隐含世界贸易价格 n假设假设A国与国与B国各生产国各生产X与与Y产品。左图为产品。左图为A国的国的 基本情况,右图为基本情况,右图为B国基本情况。图形表明,当国基本情况。图形表明,当 两国发生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后,两国的生产点两国发生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后,两国的生产点 和消费点出现了空间上的分离。和消费点出现了空间上的分离。 nA国的产业优势在于生产、

23、出口国的产业优势在于生产、出口X产品,产品,B国产国产 业优势则在于生产、出口业优势则在于生产、出口Y产品。因此产品。因此A国使用国使用 全部资源生产全部资源生产X产品,并用产品,并用X产品按照国际交换产品按照国际交换 比率比率Tw交换交换Y产品进行消费。产品进行消费。 五、绝对利益说的另一种表达五、绝对利益说的另一种表达 各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利益各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利益 ,各国应该将其资源集中,各国应该将其资源集中 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生产并出口其具有 “ “绝对优势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的产品,进口其具有 “绝对劣势绝对劣势”的产品的产品 ,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为有效地,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

24、为有效地 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 国际贸易的利益是国际贸易的利益是“非零和非零和”。因此,。因此,主张实行自由贸主张实行自由贸 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认为自由贸易能有效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认为自由贸易能有效 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一切限制贸易自由化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一切限制贸易自由化 的措施都会影响国际分工的发展,并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的措施都会影响国际分工的发展,并降低社会劳动生产 率和国民福利。率和国民福利。 n斯密的绝对利益说批判了重商主义关于财富的定义。斯密的绝对利益说批判了重商主义关于财富的定义。 n认为社会财富

25、应该以商品(含劳务认为社会财富应该以商品(含劳务)的生产来衡量,的生产来衡量, 而不是单纯的贵金属的保有数量;政府应鼓励经济而不是单纯的贵金属的保有数量;政府应鼓励经济 自由主义,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自由主义,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n斯密从货币流的调整机制出发认为,贸易的顺差与斯密从货币流的调整机制出发认为,贸易的顺差与 逆差事实上存在自动调节机制,会导致贸易自动向逆差事实上存在自动调节机制,会导致贸易自动向 平衡的方向发展。贸易的利益是双方的,这样才能平衡的方向发展。贸易的利益是双方的,这样才能 使贸易得到正常发展。使贸易得到正常发展。 n国际贸易也是一国解决生产剩余、消除过剩的方法国际贸易也是

26、一国解决生产剩余、消除过剩的方法 之一,来解决生产能力和消费偏好之间的矛盾。之一,来解决生产能力和消费偏好之间的矛盾。 六、对绝对利益学说的评价六、对绝对利益学说的评价 1.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 斯密的一个假设前提是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斯密的一个假设前提是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 就必须要有至少一种产品与贸易伙伴相比处于劳就必须要有至少一种产品与贸易伙伴相比处于劳 动生产率绝对高或生产所耗费的劳动绝对低的地动生产率绝对高或生产所耗费的劳动绝对低的地 位上,以便利用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进入国际位上,以便利用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进入国际 市场。这一点在理论上过于绝对,在实践中也不市

27、场。这一点在理论上过于绝对,在实践中也不 符合实际情况,陷入了理论与实践的两难境地。符合实际情况,陷入了理论与实践的两难境地。 2.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评价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评价 无法说明无法说明X、Y两种产品进行国际交换的内两种产品进行国际交换的内 在等价要求是什么,在国际间进行交易的价值基在等价要求是什么,在国际间进行交易的价值基 础是什么。础是什么。 3.局限性局限性 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间的贸易。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间的贸易。 该学说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参加国际贸该学说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参加国际贸 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贸易伙伴易,就必

28、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贸易伙伴 相比处于绝对优势相比处于绝对优势(斯密假定)。(斯密假定)。那么那么如果美国在如果美国在 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英国在小麦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英国在小麦 和布的生产上都有绝对劣势,英、美之间还会不会和布的生产上都有绝对劣势,英、美之间还会不会 产生贸易呢?如果两国发生贸易,英国能不能从贸产生贸易呢?如果两国发生贸易,英国能不能从贸 易中获利呢?贸易利益从何而来?绝对优势理论回易中获利呢?贸易利益从何而来?绝对优势理论回 答不了这些问题。答不了这些问题。 第二节第二节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1871年,大卫年,大

29、卫李嘉图发表了李嘉图发表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一 书,其中他提出了比较利益学书,其中他提出了比较利益学 说(比较优势理论、相对优势说(比较优势理论、相对优势 理论)。理论)。 比较优势是那些真实存在,比较优势是那些真实存在, 但并不显而易见的经济学事件但并不显而易见的经济学事件 之一。之一。 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所谓所谓比较优势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是指,一国在是指,一国在 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 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相对劣势相

30、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较小的商品较之 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而言,即具有比较优势。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而言,即具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还可以用比较优势还可以用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劳动生产率是,相对劳动生产率是 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 量之比。用公式表示则可写成:量之比。用公式表示则可写成: 均产量)均产量)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人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人 均产量)均产量)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人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人 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B A A 如果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如果

31、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 家同样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家同样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 拥有比较优势。反之,则只有比较劣势。拥有比较优势。反之,则只有比较劣势。 比较优势的来源:比较优势的来源: 自然禀赋的差异;自然禀赋的差异; 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 劳动者的技能;劳动者的技能; 组织能力;组织能力; 国际贸易的效应:国际贸易的效应: 充分利用闲置资源(亚当充分利用闲置资源(亚当斯密):斯密): 实现专业化分工(大卫实现专业化分工(大卫李嘉图)李嘉图) 吸收外国的技术;改变需求结构;激励企业家精神;吸收外国的技术;改变需求结构;激励企业家精

32、神; 鼓励发明创造;(约翰鼓励发明创造;(约翰斯图亚特斯图亚特穆勒)穆勒) 案例:案例: 一些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和出口集中度(一些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和出口集中度(2001) 主要出口商品主要出口商品主要出口商品额占总出口主要出口商品额占总出口 额的比重(额的比重(%) 中国大陆中国大陆运输设备运输设备14.9 孟加拉国孟加拉国服装服装73.0 伊朗伊朗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和天然气82.1 阿根廷阿根廷农产品农产品56.1 日本日本摩托车摩托车15.4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矿砂和矿石矿砂和矿石21.2 法国法国资本设备资本设备29.9 主要出口商品主要出口商品主要出口商品额占总出主要出口商品额占总出 口额的

33、比重(口额的比重(%) 比利时比利时汽车汽车15.3 加拿大加拿大摩托车和配件摩托车和配件24.5 智利智利工业产品工业产品45.0 哥伦比亚哥伦比亚石油和石油产品石油和石油产品20.9 德国德国摩托车摩托车11.4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矿砂和矿石矿砂和矿石21.2 美国美国资本品资本品43.9 二、比较利益学说的假设前提与基本内容二、比较利益学说的假设前提与基本内容 1.假设前提假设前提 n一种要素、完全竞争一种要素、完全竞争 n要素在一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国家之间要素在一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国家之间 完全不能流动。完全不能流动。 n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 n在

34、一国之内劳动同质性在一国之内劳动同质性 n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不变 n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分析方便)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分析方便)A.B两两 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221模型)模型) 2.基本内容基本内容 n 比较利益是相对优势,是本身各种优比较利益是相对优势,是本身各种优 势之间的比较,因而人们要将自身各种优势势之间的比较,因而人们要将自身各种优势 进行比较后,从事那些自己有更大相对优势进行比较后,从事那些自己有更大相对优势 的工作。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也应该遵循同的工作。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也应该遵循同 样的原则,即样的原则,即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

35、必停 止生产所有的产品,而只应停止生产本国处止生产所有的产品,而只应停止生产本国处 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参与交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参与交 换的国家可以节约社会成本,增加产品的消换的国家可以节约社会成本,增加产品的消 费,世界也因为自由贸易而增加产量,提高费,世界也因为自由贸易而增加产量,提高 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 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 于劣势(即无绝对优势),仍可能有互利贸易于劣势(即无绝对优势),仍可能有互利贸易: :一国一国 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

36、对小一些的商品 (即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即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 对大的商品(即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对大的商品(即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 中国古训中国古训:“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3.简单的数字说明(分工前、后比较)简单的数字说明(分工前、后比较) 假设假设A、B两国的劳动数量分别为两国的劳动数量分别为1000、600,封闭经济时,封闭经济时 两国用于产品两国用于产品X的劳动投入量分别为的劳动投入量分别为120、500 国家国家1单位产品单位产品X 劳动投入量劳动投入量 1单位产品单位产品Y 劳动投入量

37、劳动投入量 A国国 B国国 6 1 4 2 国家国家产品产品X劳动投劳动投 入量入量 产品产品Y劳动投劳动投 入量入量 A国国 B国国 0 600 1000 0 四、比较利益学说的图形解释四、比较利益学说的图形解释 1.概念准备概念准备 n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PPC):一国采用其所能获得的最一国采用其所能获得的最 佳技术充分利用其所有资源生产的两种商品的各种佳技术充分利用其所有资源生产的两种商品的各种 组合。反映一国的供给。组合。反映一国的供给。 n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 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数量所必须放弃的下,消费

38、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数量所必须放弃的 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n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消费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消费无差异曲线):社会效社会效 用水平(福利水平)不变时,消费两种商品数量的用水平(福利水平)不变时,消费两种商品数量的 各种组合。各种组合。代表一国的需求,前提:代表一国的需求,前提:社会无差异曲社会无差异曲 线与个人的无差异曲线相同(品位和偏好);一国线与个人的无差异曲线相同(品位和偏好);一国 的行为是尽力达到可能的最高无差异曲线的行为是尽力达到可能的最高无差异曲线. 李嘉图认为:李嘉图认为: 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劳动的同质性(一

39、种类型的劳动)劳动的同质性(一种类型的劳动) 19361936年哈伯勒(年哈伯勒(HaberlerHaberler)用机会成本理论用机会成本理论 (opportunity cost theoryopportunity cost theory), ,解释了比较优势原解释了比较优势原 理,理,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比较优势原理,有时也被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比较优势原理,有时也被 称作比较成本原理。称作比较成本原理。 哈伯勒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曾经在维也纳大哈伯勒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曾经在维也纳大 学学习和讲授经济学。学学习和讲授经济学。19361936至至19711971年在美国哈佛大年在美国哈佛大

40、 学任教授。学任教授。 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为让出足够的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为让出足够的资 源生产一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生产另一种商源生产一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生产另一种商 品的数量,也就是再生产品的数量,也就是再生产1单位此种商品单位此种商品 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产量。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产量。 部分发展中国家行业的单位劳动成本,部分发展中国家行业的单位劳动成本,2000年年 (相对于美国的比例)(相对于美国的比例) 食品食品纺织品纺织品 布布电子机械电子机械 运输设备运输设备 阿根廷阿根廷 1.951.280.64 2.111.78 巴西巴西0.740.650.47 0.810.53 智

41、利智利0.800.890.51 0.900.74 肯尼亚肯尼亚 1.312.200.96 0.743.34 墨西哥墨西哥 0.900.880.64 1.060。43 菲律宾菲律宾 0.650.670.59 0.800.40 印度印度1.291.570.47 0.981.43 韩国韩国0.730.630.62 0.560.71 土耳其土耳其 1.090.960.43 0.970.65 机会成本不变;机会成本不变; 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增; 机会成本递减机会成本递减(只有数学意义只有数学意义)。)。 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为让出足够的资源生产一种为让出足够的资源生产一种 商品

42、所必须放弃生产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也就是商品所必须放弃生产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也就是再再 生产生产1单位此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产单位此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产 量。量。 用图形说明的机会成本的三种情形用图形说明的机会成本的三种情形 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 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 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 量保持不变,则这种状量保持不变,则这种状 况为机会成本不变,此况为机会成本不变,此 时时PPCPPC为一条直线。前为一条直线。前 面的数字说明比较优势面的数字说明比较优势 原理是否为机会成本不原理是否为机会成本不 变?为什么?变

43、?为什么? W C 每增加一单位的每增加一单位的C C ,所必须放弃的,所必须放弃的W W 数量均相同数量均相同 机会成本不变 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 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单位的某种产品,所 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 品的数量逐渐增加,品的数量逐渐增加, 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 本递增,此时本递增,此时PPCPPC为为 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 C W 随着每增加一单位随着每增加一单位 的的C C,所必须放弃,所必须放弃W W 的数量逐渐递增。的数量逐渐递增。 机会成本递增 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 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单位的某种产

44、品,所 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 品的数量逐渐递减,品的数量逐渐递减, 则这种状况为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机会成 本递减,此时本递减,此时PPC凸凸 向原点。向原点。 C W 随着每增加一单位的随着每增加一单位的 C C,所必须放弃,所必须放弃W W的数的数 量逐渐递减。量逐渐递减。 机会成本递减机会成本递减 2.封闭条件下的均衡封闭条件下的均衡 X X0O Y Y0 A 封闭条件下的国内均衡封闭条件下的国内均衡 均衡,是指一国的生产均衡,是指一国的生产(供应供应)和消费和消费(需求需求) 的平衡。的平衡。 均衡点的确定:各种可能的社会消费无差异均衡点的确定:各种可能的社会消费无差异

45、曲线中,必然有一条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曲线中,必然有一条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 该切点即封闭条件下的经济均衡点。该切点即封闭条件下的经济均衡点。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国内均衡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国内均衡 YA UA3 UA2 UA1 O XA 生产可能生产可能 性曲线性曲线 TA EA (1).A国均衡国均衡 C D UB3 XB O YB (2). B国均衡国均衡 UB2 UB1 TB EB 当要素投入和技术条件确定后,在均衡点当要素投入和技术条件确定后,在均衡点 不仅资源能够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而且社会消不仅资源能够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而且社会消 费同时达到最大。费同时达到最大。 较低的社会消费无差

46、异曲线较低的社会消费无差异曲线UA1和和UB1虽也虽也 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相交,如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相交,如C、D两点。这时虽两点。这时虽 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但无法实现社会消费的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但无法实现社会消费的 最大满足,因为部分商品过剩,部分商品短缺。最大满足,因为部分商品过剩,部分商品短缺。 反映在图形上就是能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相交的反映在图形上就是能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相交的 还有比还有比UA1和和UB1的效用更高的消费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更高的消费无差异曲线 UA3和和UB3。 均衡点的性质均衡点的性质 切线斜率代表两种产品的替代成切线斜率代表两种产品的替代成 本或相对价格。均衡点的切线斜

47、率,本或相对价格。均衡点的切线斜率, 即即Y商品和商品和X商品的国内交换价格,商品的国内交换价格, 即均衡价格,它们分别是即均衡价格,它们分别是TA和和TB。 均衡价格均衡价格 两国的生产比较两国的生产比较 A A和和B B两国两国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形状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形状 不同表示两国在不同的资源配置下具有不同表示两国在不同的资源配置下具有 不同的生产特征。不同的生产特征。 A A国和国和B B国分别在生产国分别在生产X X产品和产品和Y Y产产 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表现在替代成本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表现在替代成本T TA A 和和T T B B的斜率不同, 的斜率不同,T T A AT T B

48、B, ,即 即A A国斜率小国斜率小 (绝对值),(绝对值),X X的相对价格便宜;的相对价格便宜;B B国:国: 斜率大(绝对值)斜率大(绝对值) ,Y Y的相对价格便宜。的相对价格便宜。 3.世界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李嘉图点世界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李嘉图点 X AF O C(李嘉图点)(李嘉图点) D B Y 国内经济一般均衡理论的图解国内经济一般均衡理论的图解用生产可用生产可 能性曲线和消费无差异曲线解释能性曲线和消费无差异曲线解释 1)封闭均衡:封闭均衡: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在封闭经济条件下,A国的均国的均 衡点为衡点为A,国内的布价为国内的布价为TA=1/3;B国的均衡国的均衡 点为点为B,国

49、内布价为,国内布价为TB=2。 2)分工和贸易动因:分工和贸易动因:比较两国布的价格,比较两国布的价格, 可知可知A国布的生产具有比较优势,应当多生国布的生产具有比较优势,应当多生 产布用于出口换回小麦。产布用于出口换回小麦。B国生产小麦具有国生产小麦具有 比较优势,应当多生产小麦换回布比较优势,应当多生产小麦换回布 附:附: 开放经济下的国内均衡开放经济下的国内均衡 小小 麦麦 布布 UA 1 布价布价 格格 布布 P EF SA DA 1/3 A TA=1/3 A TW=1 C UA A国国 B国国 UB B 布布 小小 麦麦 B UB 2 布布 布价布价 格格 1 GH O TW=1 D

50、B SB 布出口B国进国进 口布口布 上图上图:消费无消费无 差 异 曲 线 和差 异 曲 线 和 生产曲线生产曲线 下图下图:供求曲线供求曲线 B2 B1 A2 A1 C TB=2 随着专业化的逐步扩大,随着专业化的逐步扩大,A A国将资源逐步转向国将资源逐步转向 布的生产,则其布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同时,布的生产,则其布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同时,B B 国生产小麦的替代成本也不断提高,小麦的比较国生产小麦的替代成本也不断提高,小麦的比较 优势也逐步丧失,但同时生产布的替代成本则逐优势也逐步丧失,但同时生产布的替代成本则逐 渐降低,劣势逐渐缩小。渐降低,劣势逐渐缩小。 当两国的的替代成本相等

51、时,即相对价格为当两国的的替代成本相等时,即相对价格为1 1 时,两国的专业化过程便稳定在这一水平,不再时,两国的专业化过程便稳定在这一水平,不再 继续发展。这时继续发展。这时A A国的生产点为国的生产点为A,BA,B国的生产点国的生产点 为为BB。国际交换价格与两国的替代成本相等。贸。国际交换价格与两国的替代成本相等。贸 易也在这个价格水平上进行。易也在这个价格水平上进行。 国际贸易导致分工国际化,尽管没有进行完国际贸易导致分工国际化,尽管没有进行完 全的专业化生产,却使两国变得更富裕,福利水全的专业化生产,却使两国变得更富裕,福利水 平提高。平提高。 见图 X T X2 B X1 O Y2

52、 Y1 J Y TW C B 出口(出口(X) E TB TW TA H X1X2O Y1 Y2 A I C A T E 进口(进口(X) 出口(出口(Y) I 4.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图形解释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图形解释 X轴代表布匹的数量,轴代表布匹的数量,Y轴代表小麦的产量。轴代表小麦的产量。 五、比较利益学说相关的其他论述五、比较利益学说相关的其他论述 (多国与多种产品模型)(多国与多种产品模型) 以两国多产品贸易为例以两国多产品贸易为例 La1/Lb1La2/Lb2La3/Lb3,Wa/ Wb ,则该产品应该由,则该产品应该由A国生产国生产 Lbi/LaiWa/ Wb ,则该产品应该

53、由,则该产品应该由B国生产国生产 (以以A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与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与A国的相对工资进行比较)国的相对工资进行比较) 六、对于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评价六、对于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评价 不仅在理论上更广泛地论证了贸易的基础,在不仅在理论上更广泛地论证了贸易的基础,在 实践上也部分解释了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贸易实践上也部分解释了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贸易 的原因。的原因。 1.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 n具有其合理的内在内核,分析了国际贸易具有的各具有其合理的内在内核,分析了国际贸易具有的各 个方面的利益个方面的利益(贸易互利)(贸易互利) n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完全竞争、一种要素、要素只(完全竞争、一种要素、要素只 能在国内流动、不存在规模收益)能在国内流动、不存在规模收益) n与现实不符与现实不符(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比重大)(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比重大) 2.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评价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评价 n同一商品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