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课件:第一章_第1页
高频电子线路课件:第一章_第2页
高频电子线路课件:第一章_第3页
高频电子线路课件:第一章_第4页
高频电子线路课件:第一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频电路 通信电子线路 手机WiFi Bluetooth Radio TV(CMMB) GPS RFID 电视机 收音机单兵 电台 电视信号发 射机 移动应急车 无线发射机基本框图 无线接收机基本框图 高频电子线路 高频电路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高频功率放大器 正弦波振荡器 振幅调制与解调 角度调制及解调 波段名称波长范围频率范围频段名称主要用途 长波103104m30300kHz低频(LF)电力通信、导航 中波102103m300kHz3MHz中频(MF)调幅广播、导航 短波10102m330MHz高频(HF)调幅广播 超短波110m30300MHz甚高频(VHF)调频广播、电视、移动通信 分

2、米波10102cm300MHz3GHz特高频(UHF)电视、移动通信、雷达 厘米波110cm330GHz超高频(SHF)微波通信、卫星通信 毫米波110mm30300GHz极高频(EHF)微波通信 无线电通信波段 L波 段 S波段C波 段 X波段Ku波段K波段Ka波段U波段V波段E波段W波段F波段 12G Hz 24G Hz 48G Hz 812G Hz 1218G Hz 1826G Hz 2640G Hz 4060G Hz 5075G Hz 6090G Hz 75110G Hz 90140G Hz 手机 GSM:上行890MHz-915MHz CDMA:上行825MHz-835MHz CDM

3、A2000:上行1920MHz-1980MHz 下行2110MHz-2170MHz WCDMA与CDMA2000一样 TD-SCDMA:1880MHz-1920MHz 2010MHz-2025MHz 下行936MHz-960MHz 上行1710MHz-1785MHz 下行1805MHz-1880MHz 下行870MHz-880MHz GPS:L1载波1575.42MHz L2载波1227.60MHz WiFi:2400MHz-2484MHz,5GHz Bluetooth:2400MHz-2484MHz Radio:AM:中波530kHz-1610kHz 短波5.9MHz-26.1MHz FM:

4、88MHz-108MHz TV:48.6MHz-72.5MHz ,76MHz-92MHz 167MHz-223MHz ,470MHz-566MHz 606MHz-958MHz 中高频13.56MHz、27.12MHz 超高频433MHz,902MHz-928MHz 2.45GHz,5.8GHz 遥控玩具:26.975MHz-27.255MHz 40.61MHz-40.85MHz 72.13MHz-72.87MHz RFID:低频125kHz、133kHz 业余无线电:1.8MHz-2.0MHz,3.5MHz-3.9MHz, 7MHz-7.1MHz,14MHz-14.35MHz,21MHz- 2

5、1.45MHz,28MHz-29.7MHz,50MHz-54MHz, 144MHz-148MHz,430MHz-440MHz, 1260MHz-1300MHz 参考书籍 1、高频电子线路(第五版),张肃文,高教出版社, 2009年。 2、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第四版),曾兴雯等编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射频电路设计(第三版),美Joseph等著,电 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 4、高频电子线路,杨绍城等编著,电子科技大学出 版社,1993年。 第一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一、概述 高频宽带放大器 高频窄带放大器 从所接收的众多电信号中,选出有用信 号并加以放大(或对已调制信

6、号放大),而 对其它无用信号、干扰与噪声进行抑制,以 提高信号的质量和抗干扰能力。 高频窄带放大器作用: 应用:广播、电视、 通信、雷达、测量等 设备中。 主要性能指标: 增益(电压增益、功率增益) 通频带 选择性 稳定性 噪声 7 . 0 BW 1 . 0 BW in out u V V A 增益: 电压增益: 功率增益: in out p P P A )(log(20dB V V A in out u )(log(10dB P P A in out p 通频带: 一般指3dB带宽,即放大器的增益比谐振增益下降 3dB时,所对应的频率范围。 7 . 0 BW 7 . 0 1 . 0 1 .

7、0 BW BW K 1 1 . 0 K 选择性: 指放大器从含有各种不同频率信号总和中,选出 有用信号排除干扰信号的能力。用矩形系数表示。 矩形系数: 晶体管 谐振负载 谐振放大器 = + 二、谐振回路 串联谐振回路 并联谐振回路 耦合谐振回路 高频电路中的 基本单元电路 可用于: 谐振放大器 正弦振荡器 调制与解调电路 1、串联谐振回路 L R C - - + + I g V C V L V + - R表示L和C的总损耗电阻 L和C为理想元件 I LC 1 0 C LjR Vg 1 m I Cj LjR V I g 1 0 1 C L g V R V I g 电流 谐振时,有: 幅度达到最大

8、,且与 同相 即: 谐振角频率 此时, 定义: L 0 R C L 1 CR 0 1 0 0 0 Q 回路耗能 回路储能 0 Q C L R 1 R L 0 0 00 0 1 RCR L C 0 1 RCR L 1 R 0 2 0 2 0 Q 特性阻抗: 空载品质因数: 广义失谐: 0 0 0 )(2 Q 0 0 0 2 Q 0 00 0 )( Q 0 2 0 2 0 Q广义失谐: 窄带近似条件: 所以: 0 0 2 f f Q j I I m 1 LC f 2 1 0 谐振频率 回路电流可表示为: arctan Vg arctan 2 1 m I I 2 1 1 )( m I I N 0 V

9、g 回路电流幅度: 回路电流相位: 若则回路电流相位: 归一化谐振曲线: 注意:广义失谐是一个变量。 相对于谐振频率的变化量 电路参数: 0 7 . 0 07 . 0 2 f f Q 7 . 0 1 1 2 1 )( 7 . 0 N 0 0 7 . 07 . 0 Q f BW 1 7 . 0 0 0 7 . 0 Q f BW 7 . 07 . 0 2BWf 7 . 0 1 . 0 1 . 0 BW BW K 通频带: 7 . 0 BW 1 . 0 BW 矩形系数: 7 . 0 1 . 0 2 1 . 0 1 1 10 1 )( 1 . 0 N 10 1 . 0 10 1 . 0 K 2 1 1

10、 )( Narctan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Q变化导致通带变化,但不会改变矩形系数! 通常情况下,要求Q越高越好! 2 2 0 QVj g RC Vj g 0 1 Cj IV mC 0 1 R L Vj g 0 0 QVj g LjIV mL0 g VQ 0 CL VV 讨论: 谐振时, 电感两端的电压 电容两端的电压 电容、电感要注意耐压问题! 2、并联谐振回路 g I 0 V . R为L的损耗电阻 L和C为理想元件。 ,忽略电容损耗。 Cj LjR Cj LjR Z 1 1 )( 电压: LC回路阻抗: ZIV g 0 LC RC j R L j LC R 2 2 1 1 1 1 RCjL

11、C LjR Z 2 1 0 V g I 谐振时,有: 幅度达到最大,且与 同相 此时: R 2 2 0 1 L R LC LC RC R L 2 0 00 1 L 0 LC 1 0 LC L R1 2 2 谐振角频率 由于很小,通常情况下 因此有: 特性阻抗: C 0 1 CR 0 1 R C L R 1 C L R L 0 回路耗能 回路储能 0 Q空载品质因数: 0 Q C L C L R 1 R C L j RC L Z 1 1 1 RC L LC R Rp 2 0 1 LR j Rp 1 Cj LjR Cj LjR Z 1 1 )( p R Q 0 谐振时的阻抗为: 所以: LC回路阻

12、抗为: 由于 因此: j RI pg 1 arctan g I j V V m 1 0 0 2 1 1 ZIV g 0 2 0 0 1 m V V pgm RIV 0 m V V N 0 0 )( 谐振时: 输出电压幅度: 输出电压相位: arctan0 Ig 若则输出电压相位: 归一化谐振曲线: 电路参数: 0 0 7 . 0 Q f BW 通频带: 矩形系数:10 1 . 0 K 与串联谐振回路完全一样! 2 1 1 )( Narctan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2 2 为了计算和分析方便,通常将并 联谐振回路画为其等效谐振电路。 g I 0 V + - RC L Rp pg RIV 0 p

13、R Q 0 LC f 2 1 0 3、信号源内阻和负载对LC回路的 影响 g V g I 0 V + - LS RRRR RR LSp RRRR/ p RR R QL R 0 Q R QL p R 0 Q 有载品质因数: 有载品质因数: 回路实际通频带: L Q f BW 0 7 . 0 7 . 0 BW L Q!可能不满足应用要求 为了减小信号源内阻和负载对回路 参数的影响,需要在信号源与回路,负 载与回路之间加入阻抗变换电路。 4、常用的阻抗变换电路 互感耦合变压器阻抗变换 1 2 N N n 2 n R R L L 1k 接入系数 要求耦合系数 自耦变压器阻抗变换 1 2 N N n 2

14、 n R R L L 1k要求耦合系数 电感分压阻抗变换 21 2 LL L n 2 n R R L L 0k要求耦合系数 电容分压阻抗变换 21 1 CC C n 2 n R R L L n V V LL YnY 2 InI 2 n Z Z L L 讨论: 变换关系的阻抗与导纳表达 变换对信号源的影响 )( 21mm m CCCC C k )( 21 MLML M k 5、耦合谐振回路 (双调谐回路) 互感耦合谐振电容耦合谐振 耦合系数: 耦合系数: Cm为耦合电容 g I mpg CjVV Lj CjgVI )() 1 ( 211 C C k m ) 1 ()( 221 Lj CjgVCj

15、VV pm p p R g 1 CCm LLL 21 CCC 21 ppp RRR 21 为了简化分析和计算,假设初次级 回路完全一样,即: 2 2 ) 1 ( ) 1 ( )( 1 VCj Lj g VCj Lj g Cj CCj Lj g I p p m mp g 21 1 1V Cj Lj Cjg V m p ) 1 ()2( 1 2 Cj Lj gCCj Lj g ICj V pmp gm LC f 2 1 0 0 2 f f Q kQ p m g C 22 2 )1 ( jg Ij V p g p g L C 1 CCm mmpmmp gm CjCCj Lj gCjCCj Lj g

16、ICj V )( 1 )( 1 2 由于 这里 耦合因数 22 1 2 arctan 2 g I 2222 2 4)1 ( p g g I V 输出幅频特性: 输出相频特性: 上式虽然是由电容耦合回路推导出 来,但同样适用于电感耦合回路。 归一化幅频特性: 1 2 0 2222 4)1 ( 2 )( N p g g I V 2 max 2 max 2 2 )( V V N 所以: 上式有三个极点: 极点的分布与有关。 Q f BW 0 7 . 0 2 4 4 2 )( N 1 15. 3 1 . 0 K (临界耦合) 此时: 三个极点合并为一个,且为极大点。 通频带: 矩形系数: 1 (弱耦合

17、) 只有一个极点,且为极大点。 此时: 7 . 4 1 . 0 K Q f BW 0 7 . 0 64. 0 1 222 4)1 ( 2 )( N 极弱耦合时,有: 通频带: 矩形系数: 1)( max N 1(强耦合) 三个极点: 1 2 1 2 1 2 )0( N 形成两个通带 0 )0(N Q f BWPP 0 2 1 极小值 极大值 峰间距: 35. 2 1 . 0 K Q f BW 0 7 . 0 1 . 3 41. 2最大有效通频带:当 时 通频带: 矩形系数: cb r eb r fe Y re Y cb C bb r ce r ie Y m g eb C 三、晶体管等效模型 b

18、b r eb r cb r ce r eb C cb C ebmV g eb V be V ce V be I ce I b e e c b + + + - - - ie Y cere VY befe VY oe Y be V ce V be I ce I + + - - b c e e cb T m C f g 2 0 be V ce ce V I 0 ce V be be V I 0 ce V be ce V I 0 be V ce be V I oe Y 混合参数模型 共射Y参数模型 基区体电阻 发射结结电阻 发射结结电容 集电结结电阻 集电结结电容 集电极输出电阻 跨导 E CE I

19、V )( 26 mAIE 26 )(mAIE 54 1010 10 1010 pFpF 10 1010 输入导纳: 输出导纳: 正向传输导纳: 反向传输导纳: cb ebebbbebebce Cj CjggVVV 1 )( bbbeebbe rIVV )( )( cbebebbb cbebebbb CCjgg CCjgg cb r )( cbebebbb bbcb CCjgg gCj )( cbebebebbe CCjgVI 0 ce V be be ie V I Y )( )( cbebebbb cbmbb CCjgg Cjgg 0 ce V be ce fe V I Y cbebebmce

20、 CjVVgI bb r eb r ce r eb C cb C ebmV g be V ce V be I ce I eb V b c e e + + + - - - ie Y cere VY befe VY oe Y be V ce V be I ce I + + - - b c e e 忽略 )( ebebbbebebmcecece CjggVVgrVI 0 be V ce be re V I Y bbebbe gVI 0 be V ce ce oe V I Y )( )( cbebebbb cbebmebbb ce CCjgg CjCjggg g ebeb rg 1 bbbb rg 1

21、 cece rg1 由于 ebie CC 0 b b r cb Cj ebie gg b b g 0 mfe gY ebcb CC ieieie CjgY ceoe gg ebeb Cjg fe j fefe eYY 0 fe cbm Cjg oeoeoe CjgY cboe CC m g re j rere eYY 因此 cbre CY cbce Cjg 0 c b Cj 而 可以认为: 2 re 0 ie Y oe Y befeV Y be V ce V be I ce I b c e e - + + - 简化共射Y参数模型 注: 共射、共基以 及共集Y参数可以 相互转换。 i V o V

22、 + + - - 四、单调谐放大器 集电极回路耦合 变压器作用: 为LC回路提供电感 阻抗变换 隔离 Cb、Ce为高频旁路电容 分析方法:直流等效,计算工作点; 交流等效; 代入简化Y参数等效模型,计算电路参数。 13 23 1 N N n pieoe ggngng 2 2 21 2 1 13 45 2 N N n CCnCnC ieoe 2 2 21 2 1 i V o V + + - - i V o V ie Y ifeV Y oe Y - + + - ifeV Yn 1 oe Yn2 1 L Yn2 2 2 n Vo + - 交流等效代入Y参数模型 阻抗变换 ifeV Yn 1 1 2

23、1oe gn 1 2 1oe Cn 2 2 2ie gn 2 2 2ie Cn 2 n Vo + - p 电阻、电容代替导纳 A.假设负载是与本级 相同的放大器; B.注意LC回路的等效 谐振电阻Rp。 ifeV Yn 1 g C 2 n Vo + - 化简 i o V V A 0 )( A A N 2 21 1 g Ynn fe Lj Cjg Ynn fe 1 21 L Q f BW 0 7 . 0 AA Lj Cjg n V VYn ife 1 2 0 1 2 1 1 )1 ( 21 jg Ynn fe g Ynn A fe21 0 10 1 . 0 K max A ifeV Yn 1 g

24、 C 2 n Vo + - 复增益 增益幅频特性: 谐振时增益: 归一化增益特性: 通频带: 矩形系数: g QL 1 LC f 2 1 0 L 0 2 2 1 2 iei ieo gV gV 2 A i o P P P A 2 2 i o V V )1 ( 4 4 22 2 2 21 2 1 21 2 g gngn gg Y ieoe ieoe fe 21ieie gg )1 ( 22 2 2 2 2 1 g Ynn fe 11 1 pieoe gggngn 2 2 21 2 1 2 2 2 1 2 1 ie oe gn gn P 功率增益: (假设负载是与本级一样的放大器) 22 2 2

25、2 21 2 1 2 2 2 21 2 1 2 2 21 2 1 21 2 1 1)( )( 4 4 g gngn gngn gngn gg Y ieoe ieoe ieoe ieoe fe 令:注意: 最大功率增益 2 2 0 2 21 2 1 1 1 )1 ( 4 4 Q Q P P gg Y A L ieoe fe 失配损耗插入损耗失谐损耗 gQL1 p gQ1 0 增益带宽积: gf g Ynn fe 0 21 C gnn m 2 21 7 . 00 BWA L fe Q f g Ynn 0 21 常数 7 . 00 BWA Cgnn m , 21 g 0 A g 若电路结构确定,则:

26、为确定值。 L Q 7 . 0 BW 常数 7 . 00 BWA 因此: g 在同一电路中,高增益与宽带宽是矛盾的! 五、单调谐放大器的级联 目的:为了获得高增益! 同步调谐 参差调谐 各级放大器谐振于同一频点。 各级放大器谐振于不同频点。 i V o V C C L L 0 f 0 f + + - - 为了讨论方便,假设所有级联 的放大器参数完全一样! L Q f0 n fe g Ynn 2 21 1 56. 2lim 1 . 0 K n n N 2 1 1 )( n A )( 1 12 1100 1 . 0 n n K n AAAA 21 L n Q f BW 0 7 . 0 12 1、同

27、步调谐 增益: 归一化幅度特性: 通频带: 矩形系数: 级联后的通带小于单级放大器的通带! 矩形系数有所改善。 n i V o V C C L L 01 f 02 f + + - - 0201 ff 0201 ff 2、参差调谐 双参差 三参差 双参差 假设:由于是窄带放大器,有 考虑到频率只有细微差别,因此仍有: 两级放大器的电路参数完全一样! )( 2 1 02010 fff 0 0 )(2 f fff Q d L 2 2 21 2 1 21 11 g Ynn g Ynn fefe 010 ff 01 01 1 )(2 f ff QL 2222 2 21 4)1 ( 1 g Ynn fe

28、21 AAA 002 fffd 0 0) (2 f ff QL 22 2 21 )(1)(1 1 g Ynn A fe 02 02 2 )(2 f ff QL 0 2 f f Q d L 0 0 )(2 f fff Q d L 增益: 令: 而: 广义调偏量 所以: 2222 4)1 ( 2 )( N 归一化幅度特性: 与双调谐回路特性相似。 三参差 i V o V 1ie Y 2ie Y 1oe Y ifeV Y 1 C 2 C 1 L 2 L + + - - i V o V 1 C 2 C 1 L 2 L 1b R 2b R 3b R 4b R 1e R 2e R 1e C 2e C 1b

29、 C 2b C + + - - i V o V 1 C 2 C 1 L 2 L + + - - 六、双调谐放大器 假设: 初、次级回 路完全一样。 Q1和Q2完全 一样。 交流等效代入Y参数模型 11 2 11poe ggng LLL 21 2222 1 24)1 ( g VYn n Vife o 11 2 11 CCnC oe ggg 21 22 2 22pie ggng 22 2 22 CCnC ie CCC 21 ifeV Yn 1 1 2 1oe Yn 1 C 1p g 1 L 2 L 2 2 2ie Yn 2 C 2p g 2 n Vo + - 阻抗变换 ifeV Yn 1 1 g

30、1 C 1 L 2 g 2 C 2 L 2 n Vo + - 电路化简 要求: 根据耦合谐振回路特性,有: 2222 4)1 ( 2 )( N 2222 21 4)1 ( g Ynn fe i o V V A 增益: 归一化幅度特性: 通频带、矩形系数完全由耦合谐振回 路决定。 0 V is go YY IV 1 Loe fere iei YY YY YY be ce reie V V YY Loe befece YY VYV 1 be be i V I Y 0 is YY 七、谐振放大器稳定性分析 be V ce V ie Y oe Y cereV Y befeV Y L Y + + - -

31、 i Y be I g I s Y i Y o V + - 考虑信号源 简化放大器模型 如果 则: 放大器不稳定! Lj CjCjggYY ieiesies 1 0 Loe fere ies YY YY YY 1 )( fere Loeies YY YYYY ggggg Loeies Lj CjCjggYY oeLoeLoe 1 21 )1)( 2 jgg Loe )1)( 1 jgg ies 0 is YY由有: 即 考虑到本级放大器是中间级放大器, 前后均有谐振回路。 则: 假设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相同,即 fere arctan2 1 )1 ( 22 fere YY g 1S 1S 1 )

32、1 ( )( arctan222 fere j fere j eYY eg g Y A fe 0 2 tan fere 2 re fere YY g S )1 ( 22 0 fe 1 re fe YS Y A 2 0 所以: 写成幅度和相位条件: 由于 低于谐振频率可能 产生自激振荡! 若不考虑接入系数, 定义稳定系数: 自激振荡 稳定 cb m S C g A 0 0 5 . 2 0 AS re fe YS Y A 2 0 mfe gY 105S cbre CjY 由于 一般要求 稳定 所以有最大稳定增益: 由可知 增益越高,放大 器越不稳定! 通常需要牺牲增益来获得放大器的稳定! cb C N C 12 N 23 N f I N I 23 V 12 V + + - - cbN C N N C 23 12 Nf II Ncb CjVCjV 2312 提高放大器稳定的方法: 核心就是减小内部反馈! 中和法 选择中和 电容CN 只能中和 特定条件 下的反馈 电流。 失配法 Loe fere iei YY YY YY ib Y A iei YY 0 L Z L Y若则:器件单向化! 此时, 负载失配! 牺牲增益获得稳定,适用于各种条件下。 ib Y 共射共基组合电路 很大,可以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